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实用15篇)

时间:2023-11-24 06:29:12 作者:纸韵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实用15篇)

为了有效教授六年级学生,我们需要准备一份详尽的教案。如果你正在编写六年级教案,不妨先参考一下这些精选的教案范例。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一课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故事。之所以说它是个特殊的故事,是因为它是以一个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的形式出现。大故事是一位少年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巧劝吴王,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件事,小故事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那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么处理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呢?我想,首先这两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第一、小故事可以从大故事中脱离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大故事也可以略写小故事而不失其完整性。第二、小故事有其特定的寓意“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伏在身后的祸患”,大故事也有其特定的含义“直劝不如巧劝”。其次这两个故事的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教学小故事是进一步教学大故事的前提条件,教学大故事是教学小故事的必然归宿。由此,可以看出,小故事的教学是大故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不能脱离大故事的教学单独进行,必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才行。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与反比例是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常见的数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学生理解正、反比例意义的重要基础)而新教材没有都将常见的数量关系形成关系式,也增加了这节课的教学难度。让学生有画折线统计图的经验,所以基本能自己动手画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在保留原来表格的基础上取而代之的是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一个更开放、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更能提供让学生有足够研究的空间与思维想象的空间,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旧教材中的3个小问题实际上就是正比例概念的三层含义(两个量必须相关联;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值一定)。旧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这3个问题观察表格,发现表格中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虽然这样的编排能让学生明确观察方向,少走弯路,及时的发现变化规律,但是这样的数学学习体现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在行动。而新教材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何更好的组织、引导学生在没有3个小问题的帮助下也能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呢?新教材的这一变化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有效完成这节课的前提。教材精简了例题,教材不再对研究的过程作详细的引导和说明,只是提供观察研究的素材与数据,出示关键性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1、努力为学生创设充足的观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成正比的量的特征、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2、努力实现扶与放的和谐统一,共同构建有效课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可能完成的,充分相信学生,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优点,让学生有一个充分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有困难的,给予适当引导,拒绝无效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用字母 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重难点处理

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体会成正比例的量的规律,但要他们用很专业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归纳能力有限,考虑问题也有局限性。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当他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基本能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比如,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学生也很难得出,也没有探究的价值,所以由教师直接讲授,而对于他们之间的规律,则由学生自己来随意表述,当他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通过共同归纳、概括,合作交流,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时,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合作学习的高效。

说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入新课。

首先提供情景素材,接下来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量这个环节分为了四层:观察—讨论―—再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教学,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生在反复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

本环节将书中的表格分两层呈现,首先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研究变量,感受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量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接着引导学生研究定量,出示表格1、表格2,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让学生体会周长和边长的比值相等、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相等。感受变量、常量,此时可能部分同学还是模糊的,所以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讨论:周长和边长这两种变化的量具有什么特征?面积和边长两种变化的量又具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汇报后,可引导学生归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都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边长增加、周长(面积)也增加,周长(面积)降低、边长减少,但周长和边长的比值总是一定的,而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是相等。所以,周长与边长能成正比例,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 “周长、边长”之间的这种关系,从而自主归纳出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这里的周长和边长是成正比例的量,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仅有例题的首次感知还不能形成正比例的概念,增加一个与例题不同的情景素材,为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如果说例1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补充做一做就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经历正比例关系的判断过程,再次感知正比例关系。学生能够列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能说出更好(估计优生部分可以,但不能说出这时也不必追问,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用字母式y/x=k(一定),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来巩固今天的新知,由于很多的练习都渗透到了新授的教学过程中,因此,练习的设置较少,重点是让学生在正反例的对比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反思及说课稿

物体位置的确定以及路线图的描述和绘制。(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7、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北偏东、西偏南等方向的含义,熟练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熟练掌握简单路线图的绘制和描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绘制路线图并描述行走路线。

基础练习。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方向吗?用方向可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吗?(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反思及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从不同方向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形,能识别几何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了解三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逐步形成对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区别,体会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图形,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我们观察与评价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也应该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只有这样,才会发现许多美好的闪光的东西,从而感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因此,很有必要学好本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画出正方体及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能画正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并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四)教学准备:

老师:充分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的教具:乒乓球、热水壶、水杯、长方体、正方体、四棱锥、球等。

学生:认真预习新课,带上学具。

二、教法和学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新课改要求学数学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可采用观测法、发现探究法、演示法。对于本节课的难度,可采用小组交流合作和“想——做——想”数学思想相结合的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索、操作、想象、交流”等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会”自主转变成“主动会学”。在引导学生识别三视图和画三视图时,可以让他们体验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公开课教案文案

教材第36页例7、“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6~21题,思考题。

1.使学生经历“找乘积是1的两个数”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指名回答。

谈话:在将近六年级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朋友”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一些关系,比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就可以说是这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哪些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呢?怎样找这样的两个数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1、理解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7,学生独立完成。

(2)引出概念。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和互为倒数。可以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

引导: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些算式里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指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学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

(4)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小结:倒数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当两个数乘积是1时,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归纳方法。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分别找出和的倒数吗?

提问:观察上面互为倒数的各组数,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找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呢?

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1、做练习六第17题。

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的倒数,并选择几个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六第18题。

学生独立宛成,再集体交流,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3、做练习六第19题。

练习之前明确要求:观察每组的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写出的倒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带着问题边写边观察。

全班交流结果,板书每组里各数的倒数。

提问:你发现每组数和它们倒数的特点了吗?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

提出:从这四组数可以看出: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几分之一的倒数是几,几的倒数是几分之一。

4、做思考题。

引导:通过交汉我们知道,三个分数乘积是1,其中两个分数的乘积和第三个分数互为倒数,你能在这七个分数里分别找出这样的3个分数吗?试着找找看。

学生先尝试练习,再集体交流。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补充习题。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反思及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理解按比列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培育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析按比列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说出本班上学期的人数(男生:15人、女生:10人)。

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女生占全班的人数的:()。

2、口答应用题。

(1)学生口答:100÷2。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应用题,分谁?怎么分?

六年级和二年级承担同样多的.卫生任务,合理吗?能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清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1)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求的是什么?

(2)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3)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4)比较思路:a求出总份数。b各部分的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c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2、教学例3。

(1)提问:

a、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区别?

b、分配的是什么?按什么来分?

c、怎样计算各班载的棵树占总棵树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题,并检验。

3、小结。

(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例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怎样解答?

4、补充课题:按比列分配。

我们把具有这种特点,并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应用题叫做“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

5、提问什么是按比列分配?

6、回到复习题。

提问:平均分是按几比几分配?

指出平均分应用题是按比列分配应用题的一种特殊情况。

三、巩固练习。

p62.做一做1、2、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一般用分数的方法,用分数方法的关键是把比转化为分数。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公开课教案文案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试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放在口袋里呢,这东西大家平时都玩过,还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学生猜)。

2、还是让老师给你点提示吧!

课件逐句出示:买来方方一小盒,用时却有几十张,红黑兄弟各一半,还有一对“双胞胎”。

3、现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课件出示:扑克牌。

(设计说明:通过一则小小的谜语导入新课,与之后的新授的比赛巧妙衔接,以扑克牌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比例,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从这13个数字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数字来写出一个比例。

2、学生汇报写出的比例并说明理由。

3、们都是选择4个数字来组成比例。那你们想知道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本43页最后两段(师出示课件预习提纲)。(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就学生汇报的比例,找出内项与外项。

(设计说明:通过一个写比例的'小活动,一是复习了比例的意义,二是教学了内项与外项。)。

(二)在刚才同学们写比例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子转得可真快,王老师想跟你们比一比,比谁能更快地按要求写出比例。怎样?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生:敢)。

1、那我们就开始吧,请同学们先看“冠军攻略”(比赛规则)。

课件出示:

冠军攻略。

参赛者:王老师,全班同学。

规则:迅速判断由电脑随机抽取出来的4张牌面上的数学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请写下来。(至少写两个)(完成的可先举手示意)。

2、第一轮:6、8、9、12。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并由学生验证,得出老师胜)。

第二轮:3、5、4、8。

(老师比学生提前判断出不能组成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第三轮:4、8、6、3。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

(设计说明:由扑克牌引出三轮比赛,设计都由老师胜出,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厉害,这么快地写出8个比例,借此激发学生探究。)。

4、学生汇报,验证,课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字母公式”

5、师讲解如何很快的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设计说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

看样子,同学们对新知掌握的不错,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练习运用。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指出:2.4与40的乘积等于1.6与60的乘积。

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判断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14:21和6:9(2)3/4:1/10和15/2:1。

(3)9:12和12:15(4)1.4:2和7:10。

2、把图a按比例放大得到图b,按比例缩小得到图c。根据图中的数据组成比例。(课本46页第3题)。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a=b:1.5,那么a和b可能是()和()。

如果a是小数,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如果a-b=1,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如果a+b=7,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设计说明: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反思及说课稿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教材第19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初步掌握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角尺、课件。

学生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东南西北”和数对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22页例3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

例3的教学内容是描述简单的路线。教材呈现了台风从生成地出发、经过四次方向改变的大致路径,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3的路线图中包括了例1和例2中台风的移动路线,体现了情景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综合性。教材通过学生对话的方式,给出了分段描述的示范,使学生明白方向与距离的描述是具有相对性的,并掌握在描述每一段路线时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如起点、终点、沿着什么方向、移动了多少距离等。

教学目标。

1.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给出的路线,自己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描述和画简单的路线图,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

在描述路线过程中,会正确选择参照点,会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另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

根据描述的路线,自己画出路线图。

位置与方向(二)练习课。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物体位置的确定以及路线图的描述和绘制。(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7、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北偏东、西偏南等方向的含义,熟练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熟练掌握简单路线图的绘制和描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绘制路线图并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方向吗?用方向可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吗?(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学习目标:

1、知道倒数的意义。

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

3、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数学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而不能单独地说某个数是倒数。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当你们看到“倒数的认识”这一课题时你们想知道有关倒数的哪些知识呢?(出示幻灯片)。

生:

1、什么是倒数?2、怎样求倒数?

师: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的学习探究。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探究的起点和动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1、知识与技能:知道“0”表示的几种含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时的温度、起点的含义等等;并且能正确地读、写“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探究、交流、合作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理解“0”的含义。

一、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三、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四、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五、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公开课六年级语文教案

1、品味文章的精彩段落和精彩语句,享受美文的艺术魅力。

2、体会散文的特点,以及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3、从饮茶品茶的生活习俗中寻觅社会变革的踪影和水乡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见课文下方注音的字

古朴雅致 小巧玲珑 小道消息 愤世嫉俗 拍案而起 味同嚼蜡

本文写水乡茶居在新时代的变化和水乡人的“叹”茶,从饮茶品茶这一流传久远的生活习俗中寻觅到社会变革的踪影和水乡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写水乡茶居的外在变化。

首先将水乡茶居与城市茶楼作一对比,以见其小。然后与旧时茶居作对比:一比茶居建筑的变化,近年“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二比茶居名字的变化,现在“讲斯文”,用“雅号”;三是茶居设备和品茶食品的变化,现时“越来越讲究了”。

第二部分(第6―11段),写水乡人“叹”茶的高雅情趣。

首先,总说水乡人把饮茶作为一种享受。

然后,分两层意思:一写他们边“叹”茶边欣赏美景,品味生活;二写他们边“叹”茶边谈论,“酿”出生活的诗来。

最后,以月下“叹”茶,使人“渐醉”收束全文,让读者思考回味。

本文以小见大,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习俗,来反映社会变革及这种变革带来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的巨大变化。全文紧扣一个“变”字,写水乡茶居的环境变化,写水乡人生活情趣的变化。

全篇运用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这样的语言清淡雅致,用来写茶居饮茶,写水乡饮茶人,写他们的雅逸的情趣,可谓恰到好处,体现出内容和形式的高度一致。

1、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生动比喻,如“叹”茶“有如牛的反刍”。

有雅逸的比拟,如“大小船只在半新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撸扬帆来去”。(拟人)

“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拟人)

“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拟人、拟物)

有比比皆是节奏舒缓的排比,如“有轻轻的'叹息,有嗬嗬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茶居灯火的微茫,小河月影的皴皱,水气的飘拂,夜潮的拍岸……”

还有引用,如“草草杯盘共一欢”,是引用苏步青的诗句。

2、本文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

文章不仅用水乡茶居与城市茶楼对比,与旧时茶居对比,还把饮茶与饮酒对比,作者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叹’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表现出水乡人在饮茶中品味生活的雅趣。

3、哪一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它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绘的?请找出相应语句。

水乡人边“叹”茶边赏景的那一段,写得很富有诗情画意。加上那“半依栏杆”边“叹”茶边赏景的茶客,构成一幅诗意盎然、美丽无比的风俗画。 听觉:“小鸟的飞鸣”。

视觉:“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的小河。嗅觉:“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的水果香气。

4、生活中,哪些也可以称为高雅的生活情趣?请举例说明。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要抓住场面描写。

2.词句段运用: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谈谈人物说话时“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3.书写提示: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注意行款整齐、正确、工整。

4.通过理解、感悟、诵读,积累“爱国”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背诵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2.难点: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以及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准备书法作品的课件。

2.词句段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关注场面描写。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

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

(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

(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

(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场面描写的作用。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到位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返,一直辐射到遥远的地方。

生:这段话有点的描写,也有面的描写,有点有面,所以能够很生动地描绘出大合唱的气势雄壮,也能够反映出大家的团结一致。

生:这是对延安歌唱场面的描写。既有鸟瞰式的描绘,又有特写的镜头,点面结合,层次分明,把一个热闹非凡的伟大场面,写得十分动人,从而表现了延安军民的革命精神面貌。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件。

读句子,注意红色画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3.讨论词句反复运用的'妙处。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4.反复与排比的不同。

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句段运用”课件。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2.朗读,理解其意思。

3.分析不同的“说”。

a句是“赞叹”,b句是“婉言谢绝”,c句是“话一出口”,d句没有用“说”,只是用“:”引出说的内容。

4.生活中形容“说”的词语比较多,如“窃窃私语”、“谈论”、“争吵”……请选择表示“说”的一个词语写人物的“说”。

五、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以及词语反复的妙处。

2.“说”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达,请写一句人物的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交流词语反复的妙处。

2.谈谈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

二、学习“书写提示”

1.出示书法作品的课件。

2.学生朗读。

3.交流两幅书法作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妙处。

相同点:作品后面都有题款。

不同点:《游子吟》是一首诗,是竖着写的。

《草原》(节选)是课文的一句话,是横着写的。

妙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注意行距,给人以整齐端庄的感觉。

4.老师指导: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款式,同时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不出现错别字,不规范的字。

(3)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5.学生临摹,注意要求。

6.老师及时点拨。

三、学习“日积月累”。

1.旧知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4.学生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这句话可以看出曹植非常的热爱国家。

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这句话告诉了后人要保卫祖国的疆土,神圣不可让敌人侵犯。

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每个人都有为祖国担忧的意识,因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5.讲一则爱国故事,学生谈感悟。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是苏州医学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闭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

四、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书写作品要行款整齐、布局合理,还要正确。

2.理解、背诵关于“爱国”的名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

词语反复不同的“说”

书写提示——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正确规范。

爱国名言。

公开课六年级语文教案

1、介绍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2、自读自悟文章,理解课文含义。

3、借助译文,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4、抓住人物对话,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

1、通过同学自读自悟文章,培养他们借助译文自学古文,积累文学知识的能力。

2、有感情朗读,培养诵读古文的语感与技巧。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正确处置“久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

有感情诵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

由现象到实质,让同学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正确认识文章主题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一、激趣导入,切中主题。

教师先向同学提问最喜欢什么。如有同学回答喜欢钱的话,可以继续追问:为了金钱,你愿意舍弃什么?生命呢?让我们看看这个永州人是怎么做的。

二、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简介作者柳宗元,让同学了解其生平既主要成绩。

2、给同学充沛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先不要参照译文,尽量理解文章内容。

3、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同学进行朗读训练:要根据词义、句义进行断句;突出重点实义词;叙述与对话感情色彩要有所区别等。

4、对于重点词语,教师要引导同学结合译文理解、记忆:

氓:古义与今义的'区别。

咸:全、都。程度副词。

善:同擅,擅长。可以给同学简单的介绍通假字的知识。

绝:横渡。

济:ji 第四声。渡,到。组词:救济。多音字,ji 第三声。组词:人才济济,指数量很大。

有顷益怠:有顷,一会;益,更;怠,疲乏。

5、进行有感情诵读训练。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如何处置两人的对话,该用语气、语调的变化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溺水者:贪婪与固执 同伴:关切与焦急

6、扫清字词障碍后,要加深同学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提问:

落水人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他两次摇头,分别代表什么?

假如你是落水人,该如何去做?

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教师要引导同学说出自身真实的想法。在充沛表述自身观点的同时,要指引他们从本单元主题进行考虑,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二、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过以上步骤的学习,同学基本理解文章的寓意。教师可以让同学合作交流: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例,通过今天的学习,对这些事例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这篇文章是节选,为了拓展延伸同学的思维,使文章变得完整,将结尾补上: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理解这句话,进而引发对社会问题的考虑:病态的追求必将使自身一无所有,甚至是生命。

3、引同学将本文中的“金钱”与“生命”同“眼前利益”与“久远利益”联系起来,结合自身生活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处置二者的抵触。同学可以讨论交流,只要做到言之有物,层次清晰即可。

4、教师总结:喜爱金钱,无可厚非;追求利益,理所应当,但当这些与其他因素发生矛盾的时候该怎样处置,这又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课题。让我们将眼光放得更远一些,终究世界上还有许多更为美好,更为重要的东西。

五六年级数学公开课听课报告

一座美丽的小城,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台风,顷刻间变成了大海。

人们都躲在一艘小船上。船小人多,必须有2个人跳下去,否则,整艘船都会沉没到水中。可是谁都知道,跳下去,毕死无疑!这时,一位老人说:“我跳下去吧,反正已经70多岁了,应该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一个青年人也继续说:“我也跳下去,我得了绝症,医生说活不了多久了,迟早都是死,不如就今天死,也能保全你们中一个人的生命。”说着,就要往水里跳。

这时,人群中冲出来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拉住他俩的手。他问老人:“您的体重是多少?”“100斤”老人答。接着,他又问了小伙子相同的问题,小伙子只有80斤。

《球的认识》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79页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1题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能解释众数的实际意义。

2、使同学能在理解众数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有关数据的特征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一、谈话导入。

板书:众数。

二、教学新课。

1、出示表中的原始数据。

(1)提问:同学们,看到这组数据,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让同学说说对发芽试验的看法。

通过交流,使同学认识到:在9位同学所做的试验中,大多数同学发芽的粒数都是17粒。

(2)揭示众数的含义。

(3)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4)比较平均数和众数的不同含义。

追问:用哪个数据代表这9位同学做发芽试验的情况更合适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2、做“练一练”第1题。

同学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求这组数据众数的考虑过程。

3、做“练一练”第2题。

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可以先让同学分别算出两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并具体解释求出的每一个众数和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哪组身高的众数更具有代表性”这一问题,并使同学在讨论中明确:同样个数的数据中,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这个众数也就越具有代表性。

四、小结。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课前考虑:

众数和中位数是新增加的内容,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平均数是在一组数据内移多补少,假想各个数据变成同样多,用这时的数据代表一组数据的.状态。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高的一个数,利用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表示整组数据的状况。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居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利用中位数,也能描述整组数据的状况。平均数是小学数学的保守内容,有些时候,它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有些时候则不然。课程规范新增了众数、中位数的教学,目的是让同学多认识一些统计量,初步了解对同样的数据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用合适的方法,才干比较客观地描述数据的特征,从而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和能力。

在例题2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逐步引导同学认识众数:

(1)看一看:在做试验的9人中,发芽几粒的最多?有几人?

(2)写一写:把9人的发芽粒数写成数列。

(3)算一算: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是多少?

(4)想一想:你认为在我们研究这批种子的发芽状况时用平均数14合适吗?为什么?

小结:这9个数据中,由于有两个数据明显偏小,拉低了平均数。因此用平均数来表示这批种子的发芽情况是不合适的。

(5)议一议:你认为用哪个数据来表示这批种子的发芽状况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6)在同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揭示众数的意义、求法和用途。

(7)辨一辨:平均数和众数在这里的意义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义?

补充以下练习: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20名同学的得分情况如下:70,70,80,100,60,80,80,70,90,50,80,80,70,90,80,70,90,60,80。

在上面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多少?

2、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9,8,8,9,10,9,8,8,7,1。在这一组数据中,众数是,平均数是(),用()数来描述这位运动员的射击水平更合适些。

教学反思:

总感觉得整堂课上下来内容好象少了点,准备的不够充沛,对于众数的意义同学课上应该理解了,都知道是在一组数据中次数出现的最多的那个数,但到实际做练习的过程中,有一局部同学开始混淆了。有局部同学把那个“次数”当成了众数,其实还是对概念没有理解清楚。尤其是让同学判断哪个数据更具有代表性时,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分歧,都有自身的见解,所以这个解释的任务也就交给了老师。

整堂课上下来,感觉新授的过程上得快了点,以至于同学没有理解的很透彻。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行文流畅、结构简洁、带着几分豪气的散文。作者引用史学家司马迁、地理学家徐霞客、诗人白居易、科学家沈括的游历故事,以及许多发达国家对青少年游历的重视,呼唤着我们走进山水之间去陶冶性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并灵活运用“热衷、掌故、芳菲、栩栩如生、疑惑不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给课文分段,总结各段的意思。

3.明白文章中讲述的游历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逗号、分号和句号的不同用法。

5.学做读书摘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呈现对文本的预习情况。

2.展开小组讨论,明白课文介绍了哪些关于游历的故事。

3.小练笔,深化对游历的认识与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游历的故事,培养自己的兴趣,做出自己的打算。

重难点分析:

l本课结构清晰,故事简练,学生易于理解。同时文章用词优美,讲究遣词造句,所以引导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优美词句是教学的重点。

l文章主题突出,学生的经历使然,虽有认同但不一定能够全部理解。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游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旅行中、在生活中长见识,学知识。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古今中外的游历故事。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自己的旅行经历。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学情。

课件展示。

1.指名读课文,并说说通过读文章自己了解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关于基本内容的课堂练习,学生用抢答的方式汇报预习情况。

三、引导学生品读,了解游历故事。

课件展示。

2.教师抓住要点引导学生交流:

(1)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到祖国各地去旅行,为后来撰著《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写成一部真实记录祖国山水地貌的专著——《徐霞客游记》。

(3)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酷爱旅游,吟诗时留下疑点,宋代科学家沈括游玩解疑。

注意点:

(1)司马迁热爱旅游体现在何处?

(2)徐霞客游历范围广,体现在何处?

(3)白居易有哪些和游历有关的诗篇?

3.学生阅读第6、7自然段。

(1)总结归纳游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课件展示。

(2)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四字词语和排比的妙用,同时针对体会指导朗读和做读书摘记。

(3)第6自然段中逗号、顿号的用法和第3自然段分号用法的对比区别,学会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课件展示。

四、激发游历热情,布置扩展活动。

1.师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游历中的收获,领会游历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

2.布置学生以“我的旅游故事”为主题,写下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收获。

课件展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