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数学小故事(模板16篇)

时间:2023-11-03 13:14:36 作者:飞雪 最优数学小故事(模板16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深入思考和反复修改而得到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抄,让我们一同感受其中的文采和触动。

数学童话故事

森林里有20只猴子,他们和睦相处,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大家平分,从不亏待哪一个。

有一次,20只猴子共采到130只野梨,可就是算不出每只猴子应当得几只梨。猴子们忙了半天,肚子饿得咕咕叫,又不能马上吃到梨,有的急得乱蹦乱跳,有的急得抓耳挠腮。

猴子分梨的情景早已给躲在外面的一只狐狸看得一清二楚。这时候,狐狸大摇大摆地向猴子们走来,“猴老兄,什么事使你们这样着急啊?”不等猴子回话,狐狸就接着说:“是梨子分不匀吧,这件事好办,让我来帮帮忙,怎么样?”

“太好了!”几只猴子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于是狐狸装模作样地一五一十地数着,接着又数了数猴子的只数说:“你们的130只梨,给20只猴兄弟分,按算式‘130÷20’,每只猴兄弟应当得……”

狐狸一边说,一边在地上写出了除法竖式“”,20130并且在13的`后面划去一个0,在2的后面也划去一个0,这样很容易算了。

猴子们看着“”,连连点头,一只猴子抢着说:“我们各得只梨,还2136余1只梨”。狐狸拍了拍那只猴子的肩膀:“老兄很聪明,现在你们大家都来拿6只走,最后余下的一只就给我来尝个鲜吧。”

“慢着!”这时,一只金丝猴跳到狐狸面前,指着他写的除法竖式说:“竖式中除数、被除数都划去一个0,表示把它们同时缩小了10倍,因而余数被缩小了10倍,这样,你要的那零头不是1只,而是10只。”

“原来狐狸帮忙,没安好心呀!”其它的猴子一下子都明白了。

数学童话故事

狐狸瘸着腿一拐一拐地走着,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发财。

瘸腿狐狸看见老山羊在卖大葱,走过去问:“老山羊,这大葱怎么卖法?共有多少葱啊?”

老山羊说:“1千克葱卖1元钱,共有100千克。”

瘸腿狐狸眼珠一转,问:“你这葱,葱白多少,葱叶又是多少呀?”

老山羊颇不耐烦地说:“一棵大葱,葱白占20%,其余80%都是葱叶。”

瘸腿狐狸掰着指头算了算,说:“葱白哪,1千克我给你7角钱;葱叶哪,1千克给你3角。7角加3角正好等于1元,行吗?”

老山羊想了想,觉得狐狸说的也有道理,就答应卖给他了。

狐狸笑了笑,开始算钱了。

狐狸先列了个算式:0.7×20+0.3×80=14+24=38(元),然后说:“100千克大葱,葱白占20%,就是20千克,葱白1千克7角钱,总共是14元;葱叶占80%,就是80千克,1千克3角钱,总共是24元。合在一起是38元。对不对?”

老山羊算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数来,只好说:“你算对了就行。”

“我狐狸从不蒙人!给你38元,数好啦!”狐狸把钱递给了老山羊。

老山羊卖完葱往家走,总觉得这钱好像少了点,可是少在哪儿呢?想不出来。他低头看见小鼹鼠从地里钻了出来。他让小鼹鼠帮忙算算这笔帐。

小鼹鼠说:“你原来大葱是1千克卖1元。你有100千克,应该卖100元才对,瘸腿狐狸怎么只给你38元呢?”

老山羊点了点头,知道自己吃亏了。可是他不明白,自己是怎样吃的亏。

鼹鼠说:“狐狸给你1千克葱白7角,1千克葱叶3角,合起来算是2千克才1元钱,这你已经吃一半亏了。”

老山羊问:“吃一半亏,我也应该得50元才对,怎么只得38元呢?”

鼹鼠写了一个算式:(1-0.7)×20+(1-0.3)×80=6+56=62(元)。

“你1千克葱白吃亏0.3元,20千克吃亏6元;1千克葱叶吃亏0.7元,80千克吃亏56元。合起来正好少卖了62元。”

老山羊掉头就往回跑,看见狐狸正在卖葱,每千克卖2元。老山羊二话没说,一低头,用羊角顶住瘸腿狐狸的`后腰,一直把他顶进了水塘里。

数学童话故事

狐狸瘸着腿一拐一拐地走着,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发财。

瘸腿狐狸看见老山羊在卖大葱,走过去问:“老山羊,这大葱怎么卖法?共有多少葱啊?”

老山羊说:“1千克葱卖1元钱,共有100千克。”

瘸腿狐狸眼珠一转,问:“你这葱,葱白多少,葱叶又是多少呀?”

老山羊颇不耐烦地说:“一棵大葱,葱白占20%,其余80%都是葱叶。”

瘸腿狐狸掰着指头算了算,说:“葱白哪,1千克我给你7角钱;葱叶哪,1千克给你3角。7角加3角正好等于1元,行吗?”

老山羊想了想,觉得狐狸说的也有道理,就答应卖给他了。

狐狸笑了笑,开始算钱了。

狐狸先列了个算式:0.7×20+0.3×80=14+24=38(元),然后说:“100千克大葱,葱白占20%,就是20千克,葱白1千克7角钱,总共是14元;葱叶占80%,就是80千克,1千克3角钱,总共是24元。合在一起是38元。对不对?”

老山羊算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数来,只好说:“你算对了就行。”

“我狐狸从不蒙人!给你38元,数好啦!”狐狸把钱递给了老山羊。

老山羊卖完葱往家走,总觉得这钱好像少了点,可是少在哪儿呢?想不出来。他低头看见小鼹鼠从地里钻了出来。他让小鼹鼠帮忙算算这笔帐。

小鼹鼠说:“你原来大葱是1千克卖1元。你有100千克,应该卖100元才对,瘸腿狐狸怎么只给你38元呢?”

老山羊点了点头,知道自己吃亏了。可是他不明白,自己是怎样吃的亏。

鼹鼠说:“狐狸给你1千克葱白7角,1千克葱叶3角,合起来算是2千克才1元钱,这你已经吃一半亏了。”

老山羊问:“吃一半亏,我也应该得50元才对,怎么只得38元呢?”

鼹鼠写了一个算式:(1-0.7)×20+(1-0.3)×80=6+56=62(元)。

“你1千克葱白吃亏0.3元,20千克吃亏6元;1千克葱叶吃亏0.7元,80千克吃亏56元。合起来正好少卖了62元。”

老山羊掉头就往回跑,看见狐狸正在卖葱,每千克卖2元。老山羊二话没说,一低头,用羊角顶住瘸腿狐狸的.后腰,一直把他顶进了水塘里。

数学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农夫想让自己的女儿嫁出去,让自己的女儿不要再跟着自己受苦,幸福一点。他就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女儿很快的嫁出去呢?我家又不是很富有,不是所有人想和我的女儿结婚的~!老农夫不知道,其实有很多人喜欢这为老农夫的女儿,可怕自己身份被人嘲笑,都没敢来求婚,有一个大胆的花花公子来试了试,可老农夫怕这位花花公子挥霍完自己拼命攒下来的一点家产,拒绝了,从那以后就再没人来求婚了。老农夫想着想着,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就能招到一个很聪明的女婿。

第二天出了比智招亲的招牌,老农夫以为就几个人来,没想到来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可是比了一个上午,还是没几个人能答的出老农夫的3个问题,老农夫有点失望,不过还是想:一定要等到晚上,一定有聪明人!老农夫又开始耐心的等了。

老农夫出的3道题:

2、把6个大烙饼分给8个人,每人得1大块和1小块。问:是怎样分的?

老农夫还真是高明,出了3题,既考了细心,又考了聪明,看来是不容易答出来了!

从那以后老农夫解决了一件心事,每天都非常高兴,青年凭着自己的才智,很快就富有了。农夫的女儿也非常快乐。

青年的解答:

1、答:一样多。6分之1牛奶,也有6分之1水。3分之1牛奶,也有3分之1水,最后说喝了一半,2分之1。6分之1加上3分之1再加上2分之1就等于1。和了一杯牛奶和1杯水。

2、8除6等于6分之8,约分后等于4分之3,化成带分数,1又3分之1,也就是1大块和3分之1小块。

3、这瓶水总共有48分之48。

数学童话故事

狐狸瘸着腿一拐一拐地走着,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发财。

瘸腿狐狸看见老山羊在卖大葱,走过去问:“老山羊,这大葱怎么卖法?共有多少葱啊?”

老山羊说:“1千克葱卖1元钱,共有100千克。”

瘸腿狐狸眼珠一转,问:“你这葱,葱白多少,葱叶又是多少呀?”

老山羊颇不耐烦地说:“一棵大葱,葱白占20%,其余80%都是葱叶。”

瘸腿狐狸掰着指头算了算,说:“葱白哪,1千克我给你7角钱;葱叶哪,1千克给你3角。7角加3角正好等于1元,行吗?”

老山羊想了想,觉得狐狸说的也有道理,就答应卖给他了。

狐狸笑了笑,开始算钱了。

狐狸先列了个算式:0.7×20+0.3×80=14+24=38(元),然后说:“100千克大葱,葱白占20%,就是20千克,葱白1千克7角钱,总共是14元;葱叶占80%,就是80千克,1千克3角钱,总共是24元。合在一起是38元。对不对?”

老山羊算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数来,只好说:“你算对了就行。”

“我狐狸从不蒙人!给你38元,数好啦!”狐狸把钱递给了老山羊。

老山羊卖完葱往家走,总觉得这钱好像少了点,可是少在哪儿呢?想不出来。他低头看见小鼹鼠从地里钻了出来。他让小鼹鼠帮忙算算这笔帐。

小鼹鼠说:“你原来大葱是1千克卖1元。你有100千克,应该卖100元才对,瘸腿狐狸怎么只给你38元呢?”

老山羊点了点头,知道自己吃亏了。可是他不明白,自己是怎样吃的亏。

鼹鼠说:“狐狸给你1千克葱白7角,1千克葱叶3角,合起来算是2千克才1元钱,这你已经吃一半亏了。”

老山羊问:“吃一半亏,我也应该得50元才对,怎么只得38元呢?”

鼹鼠写了一个算式:(1-0.7)×20+(1-0.3)×80=6+56=62(元)。

“你1千克葱白吃亏0.3元,20千克吃亏6元;1千克葱叶吃亏0.7元,80千克吃亏56元。合起来正好少卖了62元。”

老山羊掉头就往回跑,看见狐狸正在卖葱,每千克卖2元。老山羊二话没说,一低头,用羊角顶住瘸腿狐狸的'后腰,一直把他顶进了水塘里。

数学谜语故事

谜题:二三四五六七八 (打一成语)

谜底:缺衣(一)少食(十)

谜题: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谜底:王

谜题: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谜底:三

谜题:羊打架 (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对顶角

谜题:三十分(数学名词)

谜底:三角

谜题: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

谜底:分母

谜题:大同小异(数学名词)

谜底:近似值

谜题:1、2、3、4、5(成语)

谜底:屈指可数

谜题:1000×10=10000(成语)

谜底:成千上万

谜题:周而复始 (数学名词)

谜底:循环小数

谜题:考试不作弊 (数学名词)

谜底:真分数

谜题:五四三二一( 数学名词)

谜底:倒数

谜题:一元钱 (数学名词)

谜底:百分数

谜题:考试成绩(猜两个数学名词)

谜底:分数,几何

谜题:道路没弯儿(数学名词)

谜底:直经

谜题:风筝跑了(数学名词)

谜底:线段

谜题:最高峰(数学名词)

谜底:顶点

谜题:入坐(数学名词)

谜底:进位

谜题:齐头并进(数学名词)

谜底:平行

谜题:废律(数学名词)

谜底:除法

谜题:大家发表意见(数学名词)

谜底:商

数学童话故事

在一座森林里,住着好多动物,有小白兔啦,小花鹿啦,还有小狗熊啦等等。一天他们一起来到山羊妈妈家作客。山羊妈妈心想,拿什么东西来招待这些小客人呢。后来山羊妈妈附着小山羊的耳朵悄悄地说:“你到孔雀阿姨店里买一块大蛋糕吧!”

小山羊一听有蛋糕吃了,可高兴啦,从妈妈手中接过钱,乐滋滋地走了。不一会儿,小山羊就到了孔雀阿姨蛋糕店。

孔雀阿姨见小山羊来了便亲热地问:“小山羊,替妈妈来买蛋糕的,是吧?”

小山羊细声细气地说:“是的。”

孔雀阿姨又问:“妈妈告诉你要买多大的蛋糕吗?”

小山羊心想买大蛋糕可以多吃些,于是说:“挑最大的买。”

孔雀阿姨说“行!”连忙从柜台里端出一块漂亮的.大蛋糕。孔雀阿姨对小山羊说:“这块蛋糕周长30厘米多一点,给6块钱吧!”

小山羊一边付钱,一边说:“谢谢孔雀阿姨,把蛋糕切成两半,这样我才好拿哩!”

小山羊刚走出孔雀阿姨蛋糕店,就打起蛋糕的主意来了。“蛋糕让我先来尝尝吧。”小山羊说着,就啃了起来,左一口右一口,不一会儿就吃掉了半块。

小山羊回到家里,小白兔、小花鹿、小狗熊一齐拍着手高兴地说:“山羊阿姨请我们吃蛋糕啰。”山羊妈妈接过小山羊手上的蛋糕,不禁问:“你怎么买了半块呀?”

小山羊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山羊妈妈又问:“你买的这半块蛋糕多大呀?”

小山羊回答:“周长15厘米多一点。”

小白兔嘴快,摇着头说:“不止15厘米多,不止15厘米多。”

小山羊不客气地白了小白兔一眼:“什么不止,一块蛋糕周长30厘米多一点,那么半块蛋糕周长不就是15厘米多一点吗?”小山羊刚说完,大家“轰”地笑了起来。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这时山羊妈妈也将那半块蛋糕量好了,心里揣磨起来:一定是这个小傻瓜先吃了半块蛋糕,但山羊妈妈没有当众揭小山羊的丑。

等客人走后,山羊妈妈问小山羊:“你吃了半块蛋糕吧!”

小山羊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又不解地问妈妈:“我吃了一半应该只剩下一半,30厘米多些的一半该是15厘米多些,可妈妈怎么量得多起来了呢,真怪!”

山羊妈妈拖长声调说:“你—真—傻!你把半圆的周长算成圆周长的一半,算错了。”

数学童话故事

小熊第二天早上没敢去取鹿肉,怕中了猎人的圈套。第三天一大早,小熊冒着刺骨的寒风跑去一看,鹿肉没了。小熊找了半天,一点影儿也没有,他垂头丧气地往家走。

小猴灵灵从树上跳下来对小熊做了个鬼脸,问:“小熊,怎么啦?怎么这样无精打采的?”

“别提了……”小熊把前天狐狸算卦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哈哈……”小猴笑得直不起腰。

“你笑什么?人家把鹿肉丢了,你却幸灾乐祸!”小熊有点生气了。

小猴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昨天一早,我看见狐狸叼了一大块肉从树底下跑了过去。”

“不会吧!”小熊不信狐狸会骗他,说,“这一切都是算出来的`,哪会是假的?”

小猴说:“你不信,我来让你算一个数。你把你的出生年份、离开你母亲的年份、你现在的年龄、你离开你母亲独立生活的年数,这4个数加起来,看看得多少。”

小熊在地上写着。没等小熊算完,小猴脱口说出:“等于3986,对不对?”

“对!你怎么算得这样快?”小熊惊呆了。

小猴说:“根本用不着算。你只要把今年的年份1993乘以2,就得3986。”

小熊一试,1993×2=3986,一点不差!

小猴说:“不管谁,把与他有关的这4个数相加,一定得3986,不信你试试!”

小熊摸着脑袋,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道理也很简单。”小猴解释说,“一个动物出生年份加上现在年龄,一定等于1993,因为今年是1993年呀;离开母亲就是独立生活了,因此,离开母亲年份加上独立生活年数,一定也等于1993。两个1993相加,当然等于3986喽!狐狸让你算的数,都是事先编好的。”

小熊明白了,他把拳头攥得咯咯直响,大吼一声说:“好个坏狐狸,你用数学来骗我,看我怎样收拾你!”

小熊来到了狐狸的家,一脚把门踹开,狐狸正在屋里大啃鹿肉。小熊上去三拳两脚,把狐狸打得屁滚尿流,特别是狐狸的左后腿被小熊一脚踢断,他变成了一只瘸腿狐狸!瘸腿狐狸也不会干好事的。

数学童话故事

瘸腿狐狸偷吃了小鸡崽,要打他6下。小熊朝手上吐了唾沫说:“我劲大,由我来打吧!”

小熊抡圆了胳臂,朝狐狸猛揍了5拳,狐狸“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小熊最后一拳将他打到了树上。狐狸过了半天,才缓过气来。

这时,一只小松鼠左手拿纸,右手拿笔,在树枝上边走边说:“哎呀,这数学题可难死了,怎么做呀!”

小松鼠猛一抬头,吓了一大跳:“唉呀,树上怎么会有只死狐狸?”

瘸腿狐狸半睁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你才死了哪!”

“是活的?”小松鼠又吓了一跳。

瘸腿狐狸小声问:“你遇到难题了?我能帮忙吗?”

小松鼠说:“你伤得这样重,还帮我解题,真是好狐狸!题目是这样的:。

有3棵古树,它们的.年龄分别由1、2、3、4、5、6、7、8、9中的不同的3个数字组成,其中一棵树的年龄正好是其他两棵树年龄和的一半,这3棵古树各多少岁?”

瘸腿狐狸说:“这题很容易。不过,我如果帮你做出来,你能帮我一把吗?”

“没问题!救死扶伤嘛!”小松鼠满口答应。

狐狸说:“你用这9个数字中最小的3个数1、2、3组成123,用最大的3个数字组成789,而123+789=912,恰好是456的两倍。也就是说456正好是123与789和的一半。”

小松鼠高兴地说:“这3棵古树年龄分别是123岁、456岁、789岁。年龄可真大呀!要好好保护这些古树。”

瘸腿狐狸说:“我已经帮你把题算出来了,你把我拉起来吧!”

小松鼠“吱吱”叫了几声,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好几只小松鼠。大家喊着号子,连拖带拽把瘸腿狐狸拉了起来。帮忙的小松鼠一转眼又都不见了。

瘸腿狐狸对小松鼠说:“我想吃点东西,我可不吃素食。”

小松鼠问:“你想吃什么?”

瘸腿狐狸说:“鸡、鼠共有49,100条腿往前走,请你想一想,来多少只鸡来多少只鼠?鸡我是不敢吃了,只好吃鼠啦。”

小松鼠问:“要吃几只鼠?”

小松鼠惊讶地问:“这1只鼠是不是我呀?”

“就是你小松鼠!”瘸腿狐狸张嘴扑上前去。

数学童话故事

独眼小狼王叫喊着要吃活兔子。小猴在树上冲着小狼王说:“喂,要吃兔子的饿狼!明天给你准备3只活兔子———1只白兔、1只灰兔、1只黑兔。你看怎么样?”

小狼王用舌头舔了一下嘴边的口水,高兴地说:“好,好,有3只兔子可以吃个半饱了!”

“不过……”小猴坐在树杈上,跷起了二郎腿说,“你必须告诉我这3只兔子各有多重。”

小狼王用力点点头说:“行,行,兔肉香极啦,多重我都吃得下!你说怎么算吧!”

小猴不慌不忙地说:“你听好啦!白兔的重量等于灰兔的重量加上黑兔的重量,白兔加黑兔的重量等于灰兔重量的2倍,3只兔重量的乘积等于3只兔重量的总和,最轻的兔子为1千克。你自己算去吧!”

小狼王说:“我先判断一下哪只兔子最重,哪只兔子最轻。由于白兔等于灰兔和黑兔重量的和,显然白兔最重。根据白兔和黑兔合起来等于2只灰兔的重量,灰兔一定比黑兔重。如果黑兔比灰兔重的.话,因为白兔也比灰兔重,那么白兔和黑兔合起来肯定比2只灰兔重啦!”

小狼王接着说:“嗯,黑兔是1千克重。由于3+1=2×2,3×2×1=1+2+3,可以肯定灰兔2千克,白兔3千克。”“猴子,猴子,我算出来啦!快告诉我,明天把兔子放在什么地方吧!”

小狼王抬头一看,猴子早没踪影了。

小狼王大叫一声:“上猴子当啦!”话音未落,从树上飞下一只烂西瓜,正好砸在小狼王的脑袋上。小狼王大叫一声:“我的妈呀!是什么东西,这么臭!”

“哈哈……”小猴在树上笑着说,“请你先吃个烂西瓜开开胃,然后再吃兔子肉。”

小狼王用前爪抹了一把脸上的臭西瓜汁,咬牙切齿地说:“好个猴子,我非吃了你不可!”

他嚎叫一声,跃起身来向猴子扑去。猴子揪住树条灵活地从一棵树悠到另一棵树上,小狼王在后面猛追。

独眼小狼王只顾追小猴,没注意前面有一个圆乎乎的东西,一脚踩了上去,他大叫一声:“哎呀,扎死我啦!”

小狼王定睛一看,是个小刺猬。

小刺猬不高兴地说:“踩了人家一脚,也不说声对不起,没礼貌的家伙!”

“哼!”独眼小狼王气得全身发抖。

数学家的故事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数学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汉,临死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不行了。咱们家只有十七棵树,我死后,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并且,每个树都不能砍倒。”说完这些,老汉死了。

兄弟三人看到死去的父亲,他们伤心极了,于是,三人商量着安葬了父亲,他们并且按照父亲的叮嘱,商量着分树,按老人的遗嘱分树,怎么分也分不开,兄弟三个一筹莫展,谁也没有办法。

不过,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从这里路过,轻轻松松,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解决方法吧。

小朋友和兄弟三个人说:“要想用现有的树,将其按照你们父亲的叮嘱分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下外人的树”,听到这里,兄弟三人还是很迷茫,于是,小朋友就给他们继续解答问题。

解答方法:

把邻居的树借来一棵加上来分,17+1=18(棵)老大:18的二分之一是9(棵)老二:18的三分之一是6(棵)老三:18的九分之一是2(棵)9+6+2正好17棵,最后把邻居家的树还给邻居。

数学家的小故事故事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有一天高斯的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排行第三。因为家里孩子多,父亲收入微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因此,陈景润一出生便似乎成为父母的累赘,一个自认为是不爱欢迎的人。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个“怪人”。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1953年,他毕业于厦门大学,留校在图书馆工作,但始终没有忘记哥德巴赫猜想,他把数学论文寄给华罗庚教授,华罗庚阅后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便有幸在华罗庚的指导下,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1966年5月,一颗耀眼的新星闪烁于全球数学界的上空------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颅。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1973年,他发表的著名的"陈氏定理",被誉为筛法的光辉顶点。

对于陈景润的成就,一位著名的外国数学家曾敬佩和感慨地誉:他移动了群山!

数学家华罗庚少年时失学在家,帮爸爸经营小卖店。空闲时,华罗庚常用包装纸解答数学难题。

一天,华罗庚正在柜台上演算,爸爸让他去内屋打扫。打扫完毕,他回到柜台一看,不由得哭了起来:“我演算的草稿纸呢?”

爸爸左找右找也没有找到。忽然,他指着远处一个人的背影说:“我包棉花卖给他了。”

华罗庚追上那个人,朝他鞠了个躬。然后掏出笔来,把写在包棉花纸上的算题抄在手背上。

过路人疑惑不解地看着华罗庚,摇着头说:“真是个怪孩子!”

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数学故事作文

在这多姿多彩的生活里,充满的数学无处不在,就像:买东西,分东西,谈价格,物品打折。等等,今天,我就发生了数学中,谈价格的数学问题。

“姐,我好饿。咱家有什么吃的?”“要不你去超市买点吃的吧!”一听到去买东西,我就有点发愁,因为现在超市,便利店都很少开门的。“去我包里拿20元吧!不够的话,再拿10块,花余的在哪来。”“哦哦。”我兴高采烈的骑着我的自行车,出发了。叮叮。

到了王珂超市,幸好开门,我要大采购了。进去一看,我能吃的只有方便面。膜片。锅巴了,方便面不能吃多,干脆只买2包吧!我有一张方便面有优惠卡,买一包,送一包,但只能用一次,所以,我就有了3包香脆方便面。已经用了2元了,再买两包膜片,一包2元,锅巴一包3元。2+2×2+3=9(元)。再去便利店看看吧!(因为开门)这家,除了买的,还有零食。要不买点零食,吃不完,以后吃。虾味条一包1元,就这样吧!9+1=10(元)正好10元。一算账,回家吃东西喽!

是哎!数学是奇妙的,只要你发现。

数学文化故事

在很多学生甚至是一些老师眼里,数学只是一种应用工具,是一些符号,一些计算,枯燥乏味,毫无生动感人之处,这是对数学的一种片面的认识,其实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艰辛的路程,在它的`知识不断的丰富不断的发展中,蕴含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而在我们的课堂中,往往只强调了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了它的文化价值,从而也忽略了数学中的教育基因。当我们都关注到“数学是一种文化”这一理念后,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自然而然的就引入了数学史。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而在一学期的数学文化学习中,更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和通过其所获取的感知。

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在上课期间,我到图书馆借了数学文化这本书,本书共分八章,简要阐述了数学文化的学科体系,以及数学文化的哲学观、社会观、美学、创新观、方法论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并附有专章介绍几千年来的数学思想发展史。数学文化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介绍思想,介绍方法,重在开拓人们思考问题的思路,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

“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数学中的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奇异美。数学美学是构成人的精神与外部世界相融合的基本中介,美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陶冶情操,而且引导人积极向上,献身科学,还有利于改善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如,简洁美在数字符号、运算符号等数学符号上,在命题的表述和论证上,在数学的逻辑体系上都有表现。在几何图形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的例子。例如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数学中的和谐统一美。而数学中的奇异美则是吸引着人们去考察、了解、研究、欣赏数学的重要原因。

在数学文化学习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和通过其所获取的感知。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工具,还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精神产物和文明成果,在一个人运用数学进行思维的过程中,所锻炼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许多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认识,从而更大和更深刻的领悟人类的自由。我们会了解所谓的客观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并意识到数学中存在的和谐、对称之美的本质及其独特性,我们甚至会根据自然的数学文化来重新认识和领会世界,并从而为之高声赞叹。数学文化的辉煌是人类文明灿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未来还会继续证明这一点。总的来说,我感觉这门课很好,我个人是非常地喜欢,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教学模式也很适合我们当代大学生。通过讲台的自我展现,更能引发我们的上课积极性。很感谢这门课,让我有了一次难忘的经历,并且又再一次感受到了您讲课的精彩乐趣。很希望老师您能够继续这样的授课方式,使以后的同学也能体会到那份真正意义的快乐,因为那一刻舞台属于自己!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的小故事

又到了周末,妈妈带我去钓鱼(我们是去钓假鱼)。

我们来到红石公园,钓假鱼。

钓鱼摊在红石公园的东边,钓鱼池其实就是一个充气水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塑料鱼、小鸭子、章鱼、海豚什么的……,鱼竿也是塑料的,鱼线下面挂着一个吸铁球,鱼的嘴里砸了一个钉子,这样,就可以引鱼上钩了。

妹妹好奇地说:“这么一大池鱼,谁能钓完呀?再说,钓了放哪儿呀?”妈妈给我们每人交了两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个钓鱼竿,就开始钓鱼了。

可是,鱼都沉在水底,可气的是,吸铁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么办呢?所以,我一只手把吸铁球摁下去,另一只手拿着钓鱼竿,就这样,我们很快就钓到了一只只海豚、章鱼、热带鱼、金鱼等。

后来,又来了两个小弟弟。

其中一个弟弟钓得非常快,但是他一只海豚都没钓着。

我给他了4只,这下,我只剩8只了。

请你们猜猜吧,我原来有几只小海豚?你们肯定猜到了吧?是12只,算式是:4+8=12(只)。

我们玩了约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