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心得体会通用

时间:2023-07-08 10:44:41 作者: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堂改革心得体会通用篇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在有效课堂上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达到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变会学、愿学到乐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要有效

教学目标的高效应包括:一是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二是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2.教学策略要有效

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应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如果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这种环节就是无效的,就不能让它占用我们的课堂时间。因此,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要精心设计合适的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使课堂更有效。教师应做到精讲。精讲要讲清,不啰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讲准讲到位;该放则放,学生能自学的可略讲或不讲,不能包办代替。要针对学生有疑问的或重点去讲,讲解透彻,切中要害。

问题的设置要追求高效。问题的设置往往反映出教师备课的深度、广度,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启发性,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杜绝随意性的简单即问即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一时无法解决,应灵活将问题化解成若干小问题,或转换设问、或提供思考背景等。问题要有一定的系列性,要将整节课问题系统设计。问题还可以是课前提问(学案),也可以是课后问题,尤其可以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变换问题。总之,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创造学生敢问,敢说,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的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

有效课堂离不开有效管理。有效管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设法既让学生有一定的时空去想、去做、去活动,又让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要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及时解决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要有效评价和反馈,多采用鼓励性评价。

3.教学手段要有效

针对不同的内容,应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手段,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实验等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要求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探索的兴趣、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堂改革心得体会通用篇二

今天(20xx年12月1日),我有幸到李市小学参加了由李市教管中心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上午第一、二节课分别听了李市小学袁轶老师上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三袋麦子》,以及陈孝举老师上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天鹅的故事》,之后又观看了由李市小学全体学生参加的大课间活动,最后听取了江津区教研室张建老师、王所长和四牌坊小学刘晓红校长对几节课的精彩点评和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的诠释,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增长了不少的见识。今天的所听所学,无不让我感到自己所会的是多么的少、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人不学要落后”这句朴实的话是多么正确!这更让我迫切的意识到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地给自己充充电了!我们都该走出去,多听听、多学学,特别是老教师们,不能再抱着自己旧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了,多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上一个新台阶!

教研室张建老师所讲的关于“导学案”的推进,要做到的几点:一、学习准备;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三、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四、突出教学重点;五、突出教学的层次性;六、强调练习的实效性。

关于这几点,我觉得在李市小学袁轶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特别是第二点和第三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袁老师所上的这节课,《三袋麦子》是一篇批读课文,袁老师先教给学生学习批读课文的方法:一、提出问题;二、概括内容;三、赏析佳句;四、写出感受。然后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小猪收到麦子后对这袋麦子的处理方法。接着利用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一、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二、勾画出小猪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三、勾画出好词佳句;四、在旁批栏写出自己对小猪的印象。最后放手让学生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整个过程都由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形式自主完成,老师只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效果也很好。

张建老师抛出的另一个理念:承认学生的“认知冲突”。张老师说:“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没有新闻就是最大的新闻,而没有问题的课堂就是最大的问题。”、“一节课如果太‘顺利’就谈不上是一节好的课”。这个观念让我感到震撼:顺利、完美的完成一节课,不是最好的吗?但是张老师说得好啊:一节课怎么可能找不到问题,怎么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齐刷刷的一下子全部都弄明白呢?我细细思量:是啊,我们上课不是为了让少部分学生学到知识,而是要让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弄明白这节课的重难点。其实我们看似完美的一节课,往往是优生的光芒掩盖了差生的迷茫,也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的这一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都弄懂了,其实不然,差生其实什么也没弄明白。所以,张老师的这一理念提醒了我们:一节课要想真正成功,我们真的要善于挖掘问题,特别是差生对这一节课知识点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目的。而要想做到这些,我们也许真的该多学学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差生心理学了。

四牌坊小学刘晓红校长所提出的语文课教学要点中对“读”的要求:明确读的目的、读的要求、读的层次、读的时机、读的技巧。

我认为这些要求,在李市小学陈孝举老师上的《天鹅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陈老师在整堂课中,重点取了课文第五、六自然段进行教学,用优美的语言引领,合理的音乐导入情景,深度感染学生情绪,学生在朗读天鹅的三次叫声时,读出了第一次的伤心、第二次的团结、第三次的胜利和欢呼的语气,让人不由得随之心潮起伏;在朗读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时,读得是铿锵有力,士气高涨,让人精神振奋。

而教科所王所长更是用诙谐有趣的语言,让我们轻松接受了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思想。王所长诠释的三个标准、三个规律、三个必讲、三个不讲、三个还给以及最后提醒大家要做到的三个字:学、做、拢。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新奇有趣而又受益匪浅。

总之,今天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对我的心灵、我陈旧的教育观念进行的一次洗礼,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新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课堂改革心得体会通用篇三

一年来的课改,回顾走过的路子审视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尝到了课改的甜头。在课程变革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课堂教学既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又是教师成长的平台。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保证“高效课堂”的强势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在课堂改革中我校成立了课堂改革小组,校长张友科任组长,具体负责计划的指导实施。

一、导学案的形成:导学案是教学立足点的转移,是备课方式的改革。导学案的设计先有主备人写好学案讲公开课。主备教师将导学案(共案)上交备课组长审核,再由备课组长交给分管领导审批,通过后由分管领导交付教务处复印。

二、导学案的使用:主备教师周五前要将下周导学案(共案)分发到其他任课教师手中。任课教师根据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一次修改,形成自己个性化导学案(复案)……。

三、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1、组合小组:

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智力水平、个人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组建小组,要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aa、bb、cc、——“乐学者”、“善学者”、勤学者”。

2、选组长:

选出的得力的行政组长、一组之魂、成绩中上、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

3、人人都是课代表:

每小组设立五个学科组长,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每个成员都感到我很重要,能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4、小组文化:

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取号组名,制定组徽、组训、组规、组歌等。人人参与管理、个个做出贡献、拥有共同目标、大家都是主人。

为调动各小组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将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介绍成功经验、物质奖励、等形式,开展大周优秀小组、月优秀小组、学期优秀小组的评选活动。

“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必将推动我校成功课堂更精彩、更高效的发展。

四、教学教研开展

学校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教学水平,规定每周二上午第三节进行语文集体备课,下午第三节进行数学集体备课,集智交流,合作互动,1、在集体备课交流会上,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反思上周导学案备课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建议。

2、由主备教师陈述自己的导学案(个案),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案思路提出看法和建议,就教学的难点或困惑进行讨论,反思提出哪些合作探究问题,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五、推进落实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

教师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责任人,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细致研究学情,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教师必须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结合业务学习进行),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把全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并要在全校交流,总结规律,推广经验。

2、教师必须加强“向40分钟要质量”的思想意识,有效组织教学,消除课堂上的无用功现象。强调精讲多练。教师必须自己设计或精选课堂练习题,练习题必须围绕本章本节本课的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

3、教师必须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有条件的班级,要求每位教师适时而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4、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布置必须坚持“量要适度,质在其中,精心选择,效益当先”的原则,突出巩固与拓展的目的。作业原则上要让学生在学校完成。对学困生提倡教师面批面改,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并能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教导处负责)

六、奖励机制

1、优秀导学案的评选设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00元、200元、100元奖励。

2、课改之星奖励分别为:县级500元、镇级300元、校级200元的奖励。 获得以上奖项者在评优、评先、外出学习等方面优先。

3、优秀学生:贴光荣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孙老家中心小学 2013年3月17日

课堂改革心得体会通用篇四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是我这个学期的课堂宗旨。

一、实行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利用教师会、教研活动等时间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理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资源,积极自学、反思。通过学习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清晰的认识,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牢牢抓住课堂这个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主阵地,通过每周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就高效课堂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通过这种听课评课的形式,对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建设、合作学习和展示、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在高效课堂改革中的角色和地位等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性认识,由原来的简单模仿到现在的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到逐步走向成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探索、实践、创新之路。

(三)走出去,请进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

到育才学校、大阳泉学校听课,学习别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虚心向教师请教。积极与校内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请课堂教学走在前头的老师谈做法、谈体会。与同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而产生的那种亲切而热烈的浓厚氛围。

二、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1.在现在的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了。

2.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变得想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提前预习,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体现出勃勃生机。

三、问题和困惑

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模式的驾驭还不够游刃有余,"导学“6+2”教学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导学案的设计还不够科学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科学的、可操作的体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自己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习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静下心来读几本书,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的得与失,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中经常需要的做的事情。

2、让"导学6+2"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锤炼和完善。

3、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展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4、导学案的设计。导,是方法的植入;学,是学习的材料;案,是计划,是预设。反观前段自己的导学案设计,具体到每一个课时的少。导学案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出现超时现象。如何分工合作进行导学案设计,使导学案成为指导老师教、学生学的科学的体系,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

5、学习方法的探讨。预习的方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要使学生有科学的方法,老师心里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案。下一步,我必须把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牢牢抓住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牛鼻子,扼其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方向已明确,思路已清晰。我应该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改革心得体会通用篇五

今天(20_年12月1日),我有幸到李市小学参加了由李市教管中心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上午第一、二节课分别听了李市小学袁轶老师上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三袋麦子》,以及陈孝举老师上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天鹅的故事》,之后又观看了由李市小学全体学生参加的大课间活动,最后听取了江津区教研室张建老师、王所长和四牌坊小学刘晓红校长对几节课的精彩点评和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的诠释,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增长了不少的见识。今天的所听所学,无不让我感到自己所会的是多么的少、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人不学要落后”这句朴实的话是多么正确!这更让我迫切的意识到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地给自己充充电了!我们都该走出去,多听听、多学学,特别是老教师们,不能再抱着自己旧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了,多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上一个新台阶!

教研室张建老师所讲的关于“导学案”的推进,要做到的几点:一、学习准备;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三、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四、突出教学重点;五、突出教学的层次性;六、强调练习的实效性。

关于这几点,我觉得在李市小学袁轶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特别是第二点和第三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袁老师所上的这节课,《三袋麦子》是一篇批读课文,袁老师先教给学生学习批读课文的方法:一、提出问题;二、概括内容;三、赏析佳句;四、写出感受。然后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小猪收到麦子后对这袋麦子的处理方法。接着利用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一、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二、勾画出小猪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三、勾画出好词佳句;四、在旁批栏写出自己对小猪的印象。最后放手让学生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整个过程都由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形式自主完成,老师只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效果也很好。

张建老师抛出的另一个理念:承认学生的“认知冲突”。张老师说:“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没有新闻就是最大的新闻,而没有问题的课堂就是最大的问题。”、“一节课如果太‘顺利’就谈不上是一节好的课”。这个观念让我感到震撼:顺利、完美的完成一节课,不是最好的吗?但是张老师说得好啊:一节课怎么可能找不到问题,怎么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齐刷刷的一下子全部都弄明白呢?我细细思量:是啊,我们上课不是为了让少部分学生学到知识,而是要让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弄明白这节课的重难点。其实我们看似完美的一节课,往往是优生的光芒掩盖了差生的迷茫,也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的这一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都弄懂了,其实不然,差生其实什么也没弄明白。所以,张老师的这一理念提醒了我们:一节课要想真正成功,我们真的要善于挖掘问题,特别是差生对这一节课知识点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目的。而要想做到这些,我们也许真的该多学学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差生心理学了。

四牌坊小学刘晓红校长所提出的语文课教学要点中对“读”的要求:明确读的目的、读的要求、读的层次、读的时机、读的技巧。

我认为这些要求,在李市小学陈孝举老师上的《天鹅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陈老师在整堂课中,重点取了课文第五、六自然段进行教学,用优美的语言引领,合理的音乐导入情景,深度感染学生情绪,学生在朗读天鹅的三次叫声时,读出了第一次的伤心、第二次的团结、第三次的胜利和欢呼的语气,让人不由得随之心潮起伏;在朗读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时,读得是铿锵有力,士气高涨,让人精神振奋。

而教科所王所长更是用诙谐有趣的语言,让我们轻松接受了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思想。王所长诠释的三个标准、三个规律、三个必讲、三个不讲、三个还给以及最后提醒大家要做到的三个字:学、做、拢。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新奇有趣而又受益匪浅。

总之,今天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对我的心灵、我陈旧的教育观念进行的一次洗礼,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新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