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数群教学反思 数字宝宝教学反思(精选9篇)

时间:2023-09-23 05:06:26 作者:灵魂曲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 数字宝宝教学反思(精选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一

这个小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最初的构思来源是一本用数字画画的书,书中是用数字变出的各种图画。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特点,就意图设计一个有关认识数字1~5的活动。但是如果活动本身仅仅是停留在这个层面,有没有突出的地方,也显得比较简单,没有深层次的价值可以挖掘。紧接着发现一本有趣的科探书《视觉大发现》,其中有一本是关于校园迷宫的,一个大的数字周围有很多生活中的物品,这些物品的身上都隐藏着和这个数字相关的秘密,例如剪刀有两个孔,就和数字2在一起。这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把从简单的认识数字,引申到与生活中物品的数量相关的内容。为此,我构思了这个《数字宝宝找朋友》的集体活动。将小班幼儿已经认识数字1~5的原有经验唤醒,并逐渐建构关于数数的新经验。

活动的大方向确定好了,那就要确定目标。翻阅了《指南》中的数学认知目标,其中有部分写道“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能手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按数取物。”“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为此,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也就逐渐明确,两条目标分别为:

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数与量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兴趣。

发现生活中很多物品都能用数字来表示,尝试用数词描述事物。以《指南》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则,可以很好地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并以此来制定明确的教学活动目标,并理清活动的重难点。

构思和目标都明确了,那么活动环节也就很顺利的呈现出来。本活动主要有四大环节,分别是:导入环节,藏起来的数字宝宝;感知数与量的对应,理解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方法;个别操作,帮数字宝宝找到朋友并送回家,发现很多物品都能用数字来表示,尝试用数词描述事物;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这四个环节可以看出,本活动是有一定层次递进的,先是结合幼儿对数字的前期经验,进行一个捉迷藏的小游戏,并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然后在情境找朋友中让孩子发现数字与物体上某一个数量的对应,从而感知数与量。最后是同一个概念上的难度提升,让孩子发现生活中更多物品上也藏有和数字相关的特点,激发孩子的兴趣。

活动开展下来,仔细思量,多少存在一些优点和不足。

优点:活动价值较好,既可以通过集体活动让幼儿掌握目标,也可以讲本活动的内容延伸到区域游戏中,对幼儿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价值。环节很流畅,目标也明确,对幼儿的经验分析还算到位,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是有效和及时的。活动中准备的课件和教具比较适合幼儿观察和操作,提供的材料在难易程度上也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准备的都是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

不足:活动前期没能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工作,活动中缺少一些关键经验的唤醒,如数字宝宝要找什么样的物品做朋友,缺少一个关键环节,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个别操作的目的。活动中幼儿的反应是层次不齐的,教师在面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时,缺少一些灵活的应对策略。在材料的选择上还可以更丰富一些,难易程度上也可以再调整,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有更多的接触点。最后,整个活动是否可以再设计的趣味性浓一点,让孩子在快乐游戏中感知和理解数与量的关系。

以上是本人对自己设计和执教的小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的一些反思,倾听过的老师可以给我提点好的建议,谢谢!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二

《数字编码》是三年级年级下册“拓展平台”中的教学内容:邮政编码、身份号码、学号编码、图书编码等。本节课我应该重点讲什么呢?通过对比我发现身份号码所包含的信息多,最能体现编码的思想和方法。所以本节课我以身份号码为重点,教学有关数字编码的知识。

身份号码人人都在用,但这其中的18位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人们又是怎样进行编码的呢?我想有些人(包括我自己)也并不太了解。为此,我上网查找了有关资料,弄清了身份号码中的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并专门请教了管户籍的同志。

如何让学生了解身份号码的含义呢?为了不让学生走弯路,讲课时我以自己的身份号码为例,课上得很顺利,曾一度认为类似这样常识性的课就应该这样教。但细想:数学课不同于常识课,每一项教学内容承载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有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不能把身份号码作为一个知识点教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在探究身份号码含义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发现问题,我调整了教学方法,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开放式的课堂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兴趣盎然。4人一组,学生把收集来的身份号码放在一起进行观察比较,几分钟后,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他们真的有所发现!并急于把自己的发现和猜测和大家交流!交流时当学生说的不够准确时,我就引导他们进行了第二次的比较观察。即学生自己探究能够有所发现的,就让学生探究;而当学生自己探究发现不了规律,我再给予解释说明。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上竟生成了许多新问题,如:“老师,如果2个人是双胞胎,身份证怎样编号呢?”

我们都知道,一堂课是否成功,要看学生的表现。这节课从学生的表现上看,我想我是成功的,而我收获的远远不止这节课。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三

1.进一步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编码。

2.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我知道,40代表重庆市,00代表市中心的几个区,41代表歇台子片区。

教师:这是老师的身份证,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1:我知道老师来自×地方。

二、编排学号

教师: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数字编码。希望小学给每位学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入学的5年级10班的24号男同学的学号就是0310241。

教师:学号0310241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1:03表示入学年份;10表示班级,24表示所在班内学号;末尾的1表示男生。

学生2:为什么5年级的5没有编入学号呢?

学生3:我知道,因为年级每年都会发生改变,可我们学号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从入学时就应该是不变的,要是编入年级号,那么每人每年学号都要修改,就很麻烦。

教师:从0502402这个学号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1:这是入学的2班40号同学。

学生2:并且还是一个女生。

教师:这个班有45人,并且最后一位是男同学,你能编出他的学号吗?

学生:能,前两位表示入学年份05,第3、4位表示班级02,第5、6位表示班内学号45,末尾表示男生1,连起来就是0502451。

教师:那你们可以按上面的方法给自己编一个学号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点评:本环节通过分析学号的编排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自主设计学号。]

三、课堂活动

学生1:我打算一个数字编年级,一个数字编班级,一个数字编组号,还有一个数字编组内同学。

学生2:……

学生确定方案后,完成自我设计,展示并进行交流。

2 .教师:同学们想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吗?

学生:想。

教师:好,我们就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

学生动手尝试,选1~2人上台展示并说说是怎么编的。

教师小结并指出:其实在你们的户口簿上已经预留了一个身份证号码,回家去核对一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完成练习四第3题。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四

《编码》的一课,把它编入多位数着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些多位数能够起到编码的作用,而每个数字又代表了特定的意义,因此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我把重点放在了:1、让学生结合身份证的认识,了解到用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2、通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其它编码的知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提高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因此,课前我让学生先对生活中的这些编码进行收集,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收集的编码都是身份证号码,这也进一步说明以身份证的认识为载体,进一步学习编码的知识是符合生活实际的。

并使他们观察到月和日中有零占位的情况,如“19960305”就是1996年3月5日出生的,其中的两个“0”就是起到占位的作用,当学生认识了出生日期码后,他们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剩下的几个数字上,这师老师再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地址码”和“顺序码”,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当破译了身份证号码后,我马上又出示了一些生活中其它的编码,如:邮编、电话号码、运动中的跳水编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当学生看到了这么多数字的应用后,有一些学生就有了想自己试编的想法,我便抛砖引玉举了一个“200345231”(20xx年入学四年级五班23号是个男生)的例子,让学生猜测是什么意思,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更高了,马上开始尝试自己编码。

我认为这节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数学的用途、探索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综合应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而这节课也实质上反映了学生经历的两个主要过程,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一是课前,学生对生活中的大量的有关于编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作出推理判断和验证的过程。这是研究兴学习中进入问题情境、时间体验阶段。二是课上,学生表达自己对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的理解,同时又在交流中进行反思的过程。这是研究兴学习中表达和交流阶段。而教师在这两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变成了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五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编码的兴趣 。

课的开始通过同名同姓现象引入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很愉快的进入到了学习状态。从而很顺利地引出身份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使用性,起到了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通过提问:在收集身份证号码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有学生回答:妈妈开始不肯给我。她说这是天机不可泄露。孩子真实而富有童真的话语很自然地让学生明白身份证是私密性很强的个人证件,不能随意泄露。通过以上环节很顺利解决了身份证除编码知识外的重要知识点,那就是它的适用性和私密性。

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身份证编码中的知识。

运用自主学习方式(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自己和父母的身份证,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从中又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因而课堂上汇报气氛活跃,学生学到了许多与编码有关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和无限性。通过让课前学生收集身份证号码,自己探究身份证号码中的“小秘密”使这些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当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和结构后,让学生通过猜一猜、试一试、进一步巩固身份证编码的规律。

三、待改进之处。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六

“数字编码” 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数的认识等知识和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提出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上课前我通过上网等途经查询学习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的各种信息,以及疑难问题, 并搜集一些身份号码作为教学资源,同时请每位学生向家里要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及自己等亲朋好友的身份证号码,以供上课学习所用。

使这些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与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我设计教学的四个环节,基本凸显了上述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表现的也很强烈。为了能迅速有效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希望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我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在交流中,每个学生都比较主动,这里不仅有编号知识的交流,更重要的是问题意识的交流,如在身份号码中遇到不尽相同的数字,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寻找编码的一般规律,在较高的层位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汇报,促进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多向交流和共同发展,交流的不仅是自己的思想,也有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运用对身份证号码含义的理解去解读教师身份证的秘密,进一步加深对身份证号码的含义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新旧身份证号码的比较,使学生了解身份号码在不断完善,通过两个层次的追问:将来会增加哪些个人信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含量及深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拓展与延伸这一环节中,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编码的知识之后,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编码的好处以及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编学号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一大特色,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给全校学生编学号,学生得出了内容一致、形式多样的学号。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应用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数字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数学。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七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理念,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字编码中我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方式,体会编码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难点是怎样科学合理地编码。教学中,第一环节我以谈话交流导入,引出课题,并为下面学生自行编码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环节,探究身份证号码中的秘密,让学生课外收集号码,并了解相关信息,在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况下了解到底身份证号码中隐藏着怎样的信息。了解每个数字用几位数表示,新旧身份证的区别,数字编码的作用和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第三环节,练习,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编码的方法。数字编码这一单元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九册的内容,它包含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但它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的紧密.我没有按照过去的传统教法——课前将相关知识一一查询搜集,然后传授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在课上做汇报交流。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这一环节,显示了超强的信息量和惊人的创造性,课堂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前我分小组给学生分配任务。

二、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上网、咨询、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编码的知识。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编码,例如:图书编码、商品编码、运动员号码牌、门牌号码、银联卡、积分卡等等。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学习,还了解到不同的编码表示的含义。

三、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前,小组长带领几个同学把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整理。课中,小组代表汇报完后,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补充汇报。零零散散的知识在同学们的合作努力下变得条理清楚、概括完整。

四、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身份证号码的知识之后,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数学。

上完这节课,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重新认识了“教”与“学”的关系。不要简单地充当知识的传话筒,也不要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是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他们课前通过做社会调查,上网搜集资料,向家长咨询等活动,逐渐走“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虽然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寻找、查阅了关于编号方面的大量资料,做了充分的预设,自认为对有关数字编码方面的问题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对有些问题处理的也不够及时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精炼,教师对学生的反应要作出正确、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还有一定的难度,我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课后我与李老师做了交流,我的收获很大,在这里很感谢李老师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在教学上很快的成长!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的丰富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

本节课在课前设计和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有以下三个亮点:

教师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通过轻松的谈话引导学生自然地发现数字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表示编码这一特点,通过学生以及教师例举的有关编码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编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身份证编码是和自己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编码,通过“小博士”的介绍,学生了解身份证的有效期和用途使学生体会到身份证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身份证编码的唯一性,教师利用“咱们国家有13亿多人口,怎样编码才能保证每个身份证号码的唯一性呢?”这一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学习,主要是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比较、发现、猜想、验证的平台,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习惯,营造一种学生之间互学、互论、互补的课堂氛围。

另外,在地址码的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向学生介绍了大量课外知识,使学生明确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划分,更好地体会出地址码的六位三级划分规律。

在校验码的教学中,由于这部分知识非常抽象,科学性极强,所以教师利用课件让“小博士”来介绍,这样使得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好地感悟编码的科学性。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评价的'语言还应在丰富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改进。

目测数群教学反思篇九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查资料。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搜寻资料及分析一些简单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课前首先让学生做两件事:一是让学生收集一些身份证号码,并上网查询有关身份证编码方面的知识。二是分组探索身份正编码的规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再让学生分组上台讲讲自己的收获与疑惑之处。通过反馈,了解了哪些学生已经明白,哪些学生还不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作了铺垫。

二、正确处理好“教师教给”与“学生探究”之间的关系

当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进行讲解时,认为像什么是“校验码”、“顺序码”以及为何有时用x来表示“校验码”等知识需要教给学生,而像为何月份与日期都要用两位数字等问题可让学生探究。

三、内容设计紧凑,环环相扣

本课紧紧围绕“解读身份证编码——用身份证编码知识帮警察抓小偷——了解生活中的编码——自己创造编码”等程序展开教学,环环相扣,甚是紧凑。

四、设计的内容与练习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像身份证编码、电话号码等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还有让学生创造学号等活动,极大得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我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不组之处,如:评价语的运用比较含糊,指向不明;还有,当学生创造自己的学号时,应该指出哪些设计得更好。

《论语。述而》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过程中,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去探索、去思考,才能有效地达到学习的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