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计算机基础工作计划(通用22篇)

时间:2023-11-02 17:08:10 作者:雨中梧 最热计算机基础工作计划(通用22篇)

在工作计划书中详细列出每个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节点,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工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作计划书模板,供大家在编写自己的工作计划书时参考使用。

计算机基础课件

电大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开放,更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过程的开放。开放教育可以实行远程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涉及面广,影响大。该课程对电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其他课程学习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远程教学,制作优秀的网络课件很有必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革,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愈来愈快,社会对电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多样化,目前,电大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电大学生本身的水平有着较大的区别,电大学院显著的特点就是学员多为在职的人员,因此其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是教学时间上的限制,计算机知识及技能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很难逐一涉及到的,因此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再次,就是章节内容上的差异,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当中涉及到的内容往往观念性并不大,一章的内容就是一门课的缩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就很难将其良好的串联起来。

因此开发出一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课件,它直接面向学生及任课教师,既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课外辅助学习系统,又是一个可供教师使用的课堂多媒体演示系统,同时还可以利用其网络教学的优势为继续教育服务。

三、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特色。

1.研究内容。

1.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案例设计;。

1.2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情感态度要求;。

1.3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1.4网络课件的界面设计、整体规划、技术路线;。

1.5网络课件的测试及试用;。

1.6网络课件的应用与推广。

2.目标。

开发建设基于web技术的、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使学生通过网络课件的学习,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包括:

2.1网络课件中含有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

2.3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期各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帮助学生巩固每个知识点(包括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章节的同步测试和模拟训练;。

2.5帮助学生预习功课、理论结合实践、归纳与总结等,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的兴趣,知道“学习什么、如何去学”。

3.要解决的问题。

3.1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

3.2研究现行教学模式和探索适应高职的教学模式;。

3.3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案例设计;。

3.4结合教学实际和flash制作工具,设计出适合教学的表现方式;。

3.5研究网络课件开发的技术路线、制作流程;。

3.6做深入细致全面的系统测试和用户满意度调查和研究。

4.主要特色。

4.1基于资源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需充分体现教学改革的成果,并反映计算机最新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同享用网络课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效率高。网络课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涵盖本门课程全部基本知识点,教学内容新,内容组织结构清楚合理。

4.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程指南”,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参考学时及教学大纲,以把握学习进度。通过“教学指导”,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4.3导航能力强。在课件的页面设计上采用了树型菜单,每个章节的主页面可以实现课程各个章节之间的跳转,树型菜单对一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的安排,点击相关的小节标题,内容显示区就显示出相应小节的课程知识,这样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课程机构中浏览课程内容,随时知道自己学习到哪里,也随时找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主动权。

4.4利用flash实现模拟操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课程,网络课件以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利用flash制作操作步骤的动画,让学生仿佛感觉到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更深入地掌握操作技能。

4.5测试功能。分别以单元测试、篇测试和综合测试三种方式建设了与教学内容配套的练习与试题库,实现测试功能。学习者在学完相关内容后,通过测试了解自己把握的情况,检验学习效果。

四、成效。

通过研究,设计与开发出界面友好、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美观大方,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件,改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五、结束语。

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已成为开放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种优秀的网络课件为开放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开放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计算机基础论文

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mo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实施策略:遵循知识构建规律、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尊重学生学习特性。最后根据实施效果给出改进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应用。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一教育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给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mooc促进了“翻转式课堂”(flippedclassmodel)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让国内高校追求已久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课堂得以全面开展推广。

本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的策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以下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介绍操作系统、常用的办公软件、网络等,对于当今的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中小学也有相关的课程,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开展自主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2)在教学形式上,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介绍较少,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达到熟练和掌握的程度。

3)在教学条件上,大部分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并且可以接入互联网,为学生实操、互动交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基于以上条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具备了一定的有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mo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实施策略,寻找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操作强化与重点难点解答在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课堂中,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基本知识点和演示基本操作,对于重点难点留给学生操作练习和讨论解答的时间甚少。学生需要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而在课外却很难很好地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课内被动接受知识,应付操作练习,课外花费大量时间解决难点疑点,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实际上,大部分学生从小就有接触电脑和网络,已经有了很好的计算机基础,只要通过课程系统的介绍,教师简单的提点,大部分知识都能够很快上手掌握。此时教师只需要把课程的重点难点加以讲解和演示,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强化、讨论答疑,即可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而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还是以课内讲授、课外练习为主,造成课内学生因大部分知识已经掌握而无心听课,课外难点问题又得不到教师很好的指导,需要花费几倍的精力去完成,间接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已经违背了知识建构的规律,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已经成为必然。

以课本内容为主,缺乏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支持受限于课堂讲授演示型教学模式,课堂内容以课本为主,辅助资源、辅助工具较少。在内容展示上,介绍型的ppt文本、图片较多,动画、虚拟仿真较少,不利于学生直观学习。在操作演示上,一次性操作演示为主,没有录制成微视频、动画,不利于学生回顾学习、加固知识。在交流方式上,课堂师生互动较多,课外师生、生生交流较少,缺乏在线学习互动平台支持,不利于学生课外讨论互动、协同学习。在评价反馈上,以教师课堂提问为主,课外学习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不利于学生自测与提高。

以上种种,主要是缺乏在线学习的平台、资源库平台、学习空间等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支持,没有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效。

教学一视同仁,缺乏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特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往往缺乏个性化教学与体现学生时代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教学。受限于家庭条件、学习环境条件等,有些学生从小就已经接触电脑、网络,有非常坚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而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比较迟,操作电脑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而教师在课堂中需要照顾基础较弱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放慢进度,全班按统一进度进行教学,造成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耐心听讲。同时,课堂进度放慢,受限于课时数量,课程深度和广度都会受到限制,无法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关联知识。

2)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时代特性开展教学。当代学生生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习惯于网络学习,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资源,解决相关疑问。通过在线交流工具进行交流互动、协同学习,长时间集中精力较难,善于利用零散时间开展碎片化学习。而传统课堂以集中教学为主,没有很好地顺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性。

遵循知识建构规律,以项目化教学推动课前课中学习根据学生知识构建的规律,把简单的介绍性讲授型的内容放在课堂外自主学习,把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留在课堂中由教师指导、学生互助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并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在课堂内,教师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互助,通过项目解决达到知识转化的目的。而在课堂外,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通过观看视频、动画,阅读参考资料等,完成讲授型知识的学习,从而节省大量课内时间,让师生、生生互动有充足时间,实现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借mooc平台实施线上线下学习为了适应翻转课堂模式下教与学的方式,必须有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给予支持。mooc天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生,其与传统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有着很大区别。在内容组织上,传统网络课程以一个课时视频来呈现,包含知识点内容较多,视频时长较长。而mooc课程以知识点微视频、动画等来呈现,并辅以图文等说明,还可以推送该知识点相关参考资源,为学生直观、深入地了解知识点内容提供最大的支持。而微视频的设计,也恰恰符合了当代学生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习惯和特性。在测试反馈上,mooc平台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测试方式,包括视频学习中随机测试、练习、阶段测试、总结性测试等,能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加以改进。在互动交流方面,mooc平台提供在线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互助交流,可以通过平台记录学习笔记、学习心得。mooc平台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紧密。

尊重学生学习特性,根据内容、时间自主安排学习通过mooc平台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控制学习进度,根据原有学习基础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深度;避免重复学习已掌握的知识,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由此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此外,学生的精神集中力一般保持在10分钟左右,对于40分钟的课堂听讲或者收看视频录像,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mooc以知识点为基本单元,每知识点讲授8~10分钟,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达到较好效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mooc知识点微视频的特征,正好能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需要。所以,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性,是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的最佳方式。

通过“遵循知识构建规律、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尊重学生学习特性”等策略,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知识掌握的强度;二是加强了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提高了学习效率;三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习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学习过程适当引导翻转课堂给予学生很大的空间开展自主学习,对于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学习自主性比较弱的学生,往往无从适应,甚至严重影响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给予一定的引导非常重要,如学习进度建议、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等。适当的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特别是对于刚接触mooc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其作用更为重要。

评价体系适度扩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学院制度的保障,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资金投入、激励政策等方面,同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需要完善。对于翻转课堂的评价与传统课堂的评价是有区别的,需要认可教师的教学方式,认可教师课后线上的辅导,认可在线的考核方式,认可学生的线上学习成绩,等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是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校园环境加强完善翻转式课堂要实现无处不在的学习,需要建立支持翻转式课堂教学的校园环境,包括建立高速校园网,无线覆盖学校各个角落,提供稳健的云服务、易学易用的mooc平台、移动学习app,等等。除了硬件环境,还需要软件环境支持,包括服务于教师的课程制作支持,服务于学生的培训指导,等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师生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开放思想,积极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努力探索mooc、spoc、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选择性地阅读、理解教学内容;根据个人的时间和学习节奏,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学生不再只是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在提出疑惑、陈述观点、互助竞争中,学生语言表达、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计算机基础课件

课程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经过学习,使学生达到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要求,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办公室软件(word和excel)的使用,掌握因特网的.简单知识及应用。

(二)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目标。

(2)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3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

(6)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制作各种演示文稿;

(7)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并取得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证书。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6)使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计算机应用为主,同时也应适量介绍些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硬件知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七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共计68学时。

教学内容改革。

主要是参照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模块化教学,重点加强模拟练习。

教材的选用。

2.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最后全体参加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取得证书。

教学方法:

学生在机房上机,利用一级模拟环境,对各个模块进行练习无纸化考试,可分模块进行阶段考试,期末进行综合练习,参加考证。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基础差别非常大,在理论教学中,很难都兼顾到,在上机时,分组实训,常用互帮互学,组长负责制。

四、教学效果。

通过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情况最差的班级通过率都达到:80%以上。好的班级通过率:100%。

计算机基础论文

我们也知道,计算机真正的使用还是在于实践操作方面。因此,理论固然重要,实践更是理论的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通行的过程中,建议更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例如:我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总分是100分,实践操作就占了80分,理论知识只有20分。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产品与知识更新是非常迅猛的。以前的计算机可以说是庞然大物,而现在的计算机已经是小巧玲珑的笔记本、上网本甚至使我们离不开的手机,可见相关技术的发展速度是不可估量的。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若是还是以以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可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脱节的情况,更谈不上应用。例如:usb的发展历史。usb1.0:1.5mbps低速,1月。usb1.1:12mbps全速,9月。usb2.0:480mbps高速,20xx年4月。usb3.0:5gbps超速,20xx年11月。当前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教材还没有正式提到关于usb3.0的相关知识,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教材的权威性而无法获得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又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与更新,80年代、90年代的dos到windows的一系列变化,就算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vista与win7,虽然在版本上会有所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因此,必然有改善和增加的知识。因此,教师对自身知识的更新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时候到任教已经好几年过去了,长的甚至可以达到十几年时间。计算机技术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更何况已经有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教师若要适应新形势额发展,必须要努力充实自己,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与知识。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授课时内容不能一成不变,知识更不能过于陈旧,要及时将新的知识与新的计算机技术传授给学生。

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教学背景,入学时期在计算机技术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是必然的,这也是当前影响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充分利用选修课来进行解决。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切实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课之前可以进行一次摸底测试,教师通过学生的成绩可以大致掌握学生关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与理论知识的真实情况,学校可以出一个标准,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力处于什么层次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班,或者是免修。在进行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学校在进行统一测试,以保障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不退化。

从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来分析,若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本为必修课,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又或者是理科,还是工科都必须学,而且课时为64学时,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分别为32课时。在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关于打字、windowsxp基本操作与word20xx的简单排版都没有大的问题存在,主要是excel表格计算上不足。主要的特点与要求如下第一,本科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改为自学,然后学校统一组织考试,学生必须通过基础方面的测试,而且数学为1。考试的目的当然是让学生都能通过,这个过程是对学生现有计算机知识进行理论与实践一次强化,侧重点还是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第二,学生自学可以依靠学校的自动考试系统。而此系统的.优势不仅能自评理论题,也能对操作题进行评分。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机房进行练习,而且在完成之后还能及时得到评分,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动考试系统里可以选择的试题类型也比较丰富,这样学生可以充分的选择习题,发现自己的问题,把不会的变成会做的。不断的练习必然能提高计算机能力。

本科生自学通过考试,但是对于专科生来说会存在局部的难度。由于起点的差异性,本身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因此,专科生应该都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而且要通过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

’虽然没有对本科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不代表没有重视,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目前,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以及本科生都必须学习二级语言类课程,当前已经开设的课程主要有visualfoxpro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通过这样的课程建设,学生能有效掌握计算基础操作能力,并且培养了程序设计的思想,能有效推动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提高。计算机专业无非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这才是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本质目标。因此,如何来设计课程、如何来教,如何来让学生学,使我们广大教育者必须不断面对的问题,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思考。

计算机基础试卷

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向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决定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从内容到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就根据现在信息一fermi会的市场需求,从教材选择、教师引进、硬件更新、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自学能力等方面谈谈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作者:杨金相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刊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22)分类号:g64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件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从教学模式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的茫然性主要来源于对所学技能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重要性认识缺失,所以,我们要把计算机课程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就业为导向融为一体,形成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以面向就业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策略体系。

二、精心设计教学,体现学生个性。

1、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摆脱了课堂内容的抽象与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尝试上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座课、学生作品演示课、任务实现讨论课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软件、手机短信、电话等通信手段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利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作业保存、学生作品展示等。

2、模块化教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授课选取新教材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应用方向分成三大部分,包括9个实训模块。其中,个人计算机组装、文字录入训练、办公室(家庭)网络组建是对基础操作技能的提高;宣传手册制作、产品介绍演示文稿制作、统计报表制作是针对职业活动而设计的实训;个人网络空间构建、电子相册制作、dv制作是计算机在生活娱乐中的.应用。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将其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英输人、windows操作、网络及通讯、文字排版、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按需施教,尽量精简不必要的知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教师把基本目标分解成为相当于知识点或技能要点的若干子目标。根据各个子目标来设计作业,教授学生独立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以人机之间的交互式技能训练为主要方式,教师负责个别指导。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讲授只是基础环节,除了依据模块中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课堂讲授外,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上机学习或者在实验室中实践,以完全自然的、无拘束的方式学习特定的技能,即讲求少而精、学到手。

3、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确保每一环节的有效实施,才能够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教师在剖析案例时,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把案例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分任务再往下分,直到学生可以完成分任务为止。一般情况下,这些分任务中,有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是没有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技巧,教师就应创设任务情景,通过指导、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案例的欲望,尽量不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难情绪。比如用word制作个人简历案例,可以分解成表格的制作和文字录入和排版两个分任务,而表格的制作又可再分成表格的创建、表格的编辑和修改和合并、拆分单元格三个小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三个小的任务。案例教学法的设计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辅以适当的指导即可。通过剖析案例,学生明确了案例的目标后,首先会思考如何去完成案例,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案例会想方设法查阅教材、互相交流或者请教老师,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完成案例,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如在制作个人简历这个案例中,学生在制作表格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此时他会带着问题想方设法直到完成为止。案例的完成标志着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而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

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

运算速度快: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具有存储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教师应对以上每一部分特点进行扩展和讲解。

4、计算机的用途(5分钟)。

可采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来回答,最后由教师来统一进行总结。

1.2计算机系统组成(60分钟)。

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都有着一此初步的了解,教师应在学生已知的范围内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细化。

1、观看系统结构图(由此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分步进行讲解,5分钟)。

2、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5分钟)。

运算器: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负责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人、输出等操作。

存储器:实现记忆功能的部件,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人设备:负责把用户的程序和数据输人到计算机中。

输出设备:负责从计算机中取出程序执行结果或其他信息,供用户查看。

3、计算机工作过程(5分钟)。

首先编制程序,操作人员通过输人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存储器;运行时,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进行分析、识别;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存储器和运算器的操作;当运算器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序列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另外,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台启动或停止机器的运行,或对程序的执行进行某种干预。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用来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的数据和有关技术文档资料的集合。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组成。

5、微机硬件系统(重点,应采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30分钟)。

(1)主机部分:(15分钟)。

主机部件包括机箱、主板、cpu、内存条、声卡、显示卡、网卡等。

(2)外设部分:(15分钟)。

外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6、计算机技术指标(难点,重在理解,不用太深入讲解,10分钟)。

(1)字长。

(2)存储容量。

(3)主频。

(4)运算速度。

(5)存取周期。

三、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四、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

本课程是职专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是学习其它课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必须使学生达到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后继课程和本专业专业课的学习。

本课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为教材。

首先,在进行本课程之前,对键盘、鼠标的操作做一简单的介绍,对windows系统的启动、退出稍做一介绍。然后借助于打字练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和中英文打字实训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文字录入进行系统练习。

然后,利用学生已掌握的windows的基本操作,系统地讲述windows知识,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交流。

学习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时,以任务模块进行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五笔打字实训,借助于打字练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和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文字录入进行系统练习三、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windows xp为操作平台,以office 20xx为软件版本安排学习内容,可以适应具有一定设备条件的学校各专业作为文化课教材。教材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常用工具软件应用。

本学期继续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深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逐步获得计算机初步知识和技术。本学期需要掌握和详细讲解的重、难点有以下内容:

第三章因特网应用

1.网页浏览及电子邮件。

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四章word字处理软件

1.表格的创建和编辑。

2.图文混排中如何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

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

1.创建、编辑和操作excel电子表格。

2.数据计算和处理。

3.创建图表和工作表的数据操作。

4.报表输出。

第七章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

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修饰和编辑幻灯片。

3.幻灯片的播放。

四、教学措施:

(一)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和教学理念,不断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深浅度适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不同度的提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有所提高的学生及时予表扬鼓励,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真正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二)其它工作: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及专业研究讨论等,在今后计算机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开拓和创新。

附:教学进度表

计算机基础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4.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

1.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

3.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

1.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

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

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

5.嵌入式应用6.人工智能(ai)。

一、硬件和软件。

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

软件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3、i/o设备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4、总线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

(1)数据线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

(2)地址线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3)控制线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

计算机基础论文

为了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情况,在大一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学生的兴趣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分级教学,可分为基础层和拓展层。基础层以基本知识为目标,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拓展层以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为目标,着重培养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竞赛能力等。在教学课程前,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同时结合专业分级,不同专业需求有差异,让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进行知识补充,使学生学有所用。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以学生为主体。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仍然采用“讲授-复习-考试”的授课方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技能。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在机房小班授课,以学生为主体,一人一机,边学边做,讲授与实践真正融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只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提高未来的就业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各种软件不断更新,各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能再局限于等级考试的内容,要不断融入社会,了解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信息。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法教学,精选仿真案例,以任务驱动方式来构建教学布局,在实现任务过程中分析案例特点,完成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以赛带练。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学生会、院团委联合举办一些ppt设计、文字编辑、网络应用等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作为第二课堂拓展教学活动,收集整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进行互评,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考核模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模式可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上课出勤、课堂表现、项目作业完成质量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终结性考核不能以一套操作或过级定结果,应实行理论知识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考核范围和难度有合理的区别,并将计算机基础考试分数实行加权换算,以示公平,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重在“实用”,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其核心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还要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新,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基础论文

本课题组将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进行一系列改革,将基础医学内容融入计算机课程中,研究其可行性及价值。

医学职业类院校现有的计算机教学都是以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主体,教授word、excel、ppt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其授课过程既枯燥无味,又抽象难懂,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没有直接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内外对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研究已较为深入,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融合计算机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的课程改革的尝试尚属首次。

学院计算机教学课程中相关软件,如word、ppt等;基础医学课程中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等课程中所用电子文档、图片等);计算机实验室;研究对象为本院护理专业20xx级3-10班学生和计算机、解剖、生理、病理学任课老师。

(一)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

在教务科的帮助下编写新的计算机课程。

1.将基础医学知识融入计算机授课过程中,使计算机教学成为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配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师,在计算机和基础医学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对基础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掌握,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

2.整合课程资源,整理出融合计算机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的校本教材。

通过计算机与基础医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将基础医学,包括解剖、病理等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图片、动画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融入计算机课程中,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计算机教材。

3.改革考核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在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利用现有医学资料,通过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制作一定的医学文件和软件,以此作为最终的计算机考核成绩。

(二)新课程的实施。

将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引入教学过程中。

我们将20xx级3-10班学生随机分成两组。3-6班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计算机教学方法。7-10班为实验组,使用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授课。即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配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师,在计算机和基础医学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对基础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评价方法。

学期末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一是学生期末成绩,二是问卷调查(包括学生问卷和老师问卷两部分)。

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现将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优势分析如下:

(一)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前就能明确学习目的,能做到学有所用,在学习过程中又无形中巩固了基础医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新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所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单个专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和自学的能力。

(三)学生成绩提高。

应用新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授课,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直观、具体,容易识记,而且在学生复习和预习等自学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缩短授课课时,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两门课程的授课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授课效率。

因此,我们认为在医学院校进行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是必要和可行的。该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社会效益)水平,控制教学经费(经济效益)。

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1)信息特性及定义,数据、信息、知识,信息处理系统。(了解)

(2)信息分类及信息处理,信息技术内容。(熟悉)

2.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的概念,集成电路发展与分类,ic卡。(了解)

(2)集成电路制造封装形式,moore定律。(熟悉)

3.通信技术

(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信道、信源、信宿,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全光网。(了解)

(2)信道的传输模式,信道的带宽,信道的传输速率,多路复用技术,交换技术。(熟悉)

(3)有线传输,无线传输,有线载波通信,传输介质,光纤通信。(熟悉)

(4)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通信,移动通信。(了解)

4.数字技术基础

(1)信息表示单位,常用进制数,bcd编码,传输速率单位。(了解)

(2)整数编码表示,原码,补码,反码,实数编码表示,机器数,真值,数据溢出。(熟悉)

(3)比特位逻辑运算,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进制数的运算,原码、反码与补码之间的转换,原码和补码表示数的范围。(掌握)

1.计算机基本原理

(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软件概述,硬件概述。(了解)

(2)常见的输入设备,常见的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概述,奔腾处理器特点。(了解)

(3)计算机分类,内存储器、外存储器概述,系统总线,i/o总线。(理解)

(4)微处理器发展、字长、处理速度,指令与指令系统,客户机、服务器概述。(理解)

机组成

(1)主板、芯片组、bios、内存储器概述,i/o总线和i/o接口。(了解)

(2) bios组成及运行过程,内存储器ram和rom各种类型。(理解)

(3)当前流行的sdram、ddrsdram、rdram各项参数,数据传输率计算,内存条封装形式。(理解)

(4) i/o总线,i/o操作方式,常用的几类i/o设备接口,i/o总线带宽计算。(理解)

3.常用输入设备

(1)键盘,鼠标,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概述。(了解)

(2)键盘,鼠标的分类,工作原理,基本操作,采用的接口类型。(了解)

4.常用输出设备

(1)常用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分类,特点。(了解)

(2)常用输出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采用的接口类型。(理解)

5.外存储器

(1)常用几类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组成,分类情况,接口类型。(了解)

(2)存储器存储结构,各项性能参数设置,数据分布,容量计算。(理解)

1.软件基本概念

(1)软件的定义。(熟悉)

(2)软件的分类。(掌握)

2.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掌握)

(2)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熟悉)

(3)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

(4)常用操作系统介绍。(了解)

3.程序设计语言和处理系统

(1)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掌握)

(2)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成分和控制成分。(掌握)

(3)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熟悉)

(4)主要程序设计语言介绍。(了解)

4.算法和数据结构

(1)算法的概念、性质、评价。(掌握)

(2)数据结构的概念。(熟悉)

(3)软件工程的概念、生命周期。(熟悉)

1.计算机网络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的组成,分类。(掌握)

(2)网络服务分类,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了解)

2.计算机局域网

(1)局域网的特点、组成、分类,以及常用局域网。(掌握)

(2)局域网的扩展,中继器,网桥。(了解)

3.计算机广域网

(1)广域网的基础知识,广域网接入技术。(了解)

(2)分组交换与路由。(掌握)

(3)常用广域网。(了解)

4.因特网及应用

(1)我国因特网发展,网络互联与tcp/ip协议。(了解)

(2) ip地址,ip数据报,域名。(掌握)

(3)路由器。(了解)

(4)因特网提供的服务。(掌握)

5.网络信息安全

(1)网络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内容,信息安全级别划分。(了解)

(2)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了解)

(3)包过滤与防火墙,计算机病毒。(了解)

1.文本与文本处理

(1)文本,文本处理,文本输入方法。(了解)

(2)文本的表示与字符编码。(掌握)

(3)文本的保存与文本文件的类型。(了解)

(4)文本的编辑处理,检索与文本的展现。(了解)

2.图像与图形及应用

(1)色彩产生,色彩的表达方法,色彩空间。(了解)

(2)数字图像的获取与重现。(了解)

(3)模拟图像的数字化过程。(掌握)

(4)数字图像的表示,压缩编码,数字图像的性能指标。(掌握)

(5)常用图像文件格式,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常用软件。(了解)

(6)计算机合成图像,合成过程,优点,常见的绘图软件。(了解)

3.波形声音的获取与播放

(1)模拟声音信号的'数字化。(掌握)

(2)波形声音的获取设备,波形声音的表示,压缩编码和编辑。(了解)

(3)计算机合成声音的制作与播放。(了解)

4.数字视频及应用

(1)视频信号的组成,原理,彩色电视的三种制式。(了解)

(2)数字视频的获取,播放,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掌握)

(3)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编辑和应用。(了解)

(4)计算机合成数字视频。(了解)

(5)流媒体。(了解)

1.计算机信息系统

(1)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含义及特点。(掌握)

(2)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类型。(熟悉)

(3)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

(4)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了解)

2.典型信息系统介绍

(1)制造业信息系统。(熟悉)

(2)电子商务。(熟悉)

(3)电子政务。(了解)

(4)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了解)

(5)远程教育。(了解)

(6)远程医疗。(了解)

(7)数字图书馆。(了解)

3.关系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掌握)

(2)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及类型。(熟悉)

(3)关系数据模型。(掌握)

(4)关系运算。(掌握)

(5)关系数据库语言sql。(掌握)

(6)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新技术。(了解)

4.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1)软件工程与信息系统开发概述。(熟悉)

(2)系统规划与分析。(了解)

(3)系统设计。(了解)

(4)系统实施与运行维护。(了解)

1.键盘与鼠标

(1)键盘的使用,常用功能键、快捷键。(了解)

(2)鼠标的使用,鼠标形状及含义。(熟悉)

s基本概念

(1)启动、关闭系统。(了解)

(2)桌面元素介绍,任务栏,桌面图标,快捷方式。(掌握)

(3)窗口和菜单操作。(掌握)

3.文件和文件夹

(1)基本概念。(了解)

(2)命名规则和通配符。(掌握)

(3)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熟悉)

s应用工具

(1)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掌握)

(2)回收站和剪贴板。(掌握)

(3)控制面板和键盘、鼠标、显示器的设置。(了解)

(4)常用系统工具。(了解)

的运行及其工作窗口

(1)运行及退出word的方法。(熟悉)

(2) word窗口基本组件,菜单栏,工具栏,标尺,状态栏。(了解)

(3)工具栏设置,常用的两类工具栏。(掌握)

(4)主要菜单栏介绍。(熟悉)

(5)几类视图的特性及切换。(掌握)

(6)多窗口和多文档编辑。(熟悉)

2.建立、保存文档的基本操作

(1)建立文档。(掌握)

(2)建立特殊文档。(了解)

(3)保存文档,第一次保存操作,以后保存操作。(掌握)

(4)自动保存设置。(熟悉)

(5)保护文档免受未经授权的更改。(掌握)

3.编辑文本(掌握)

(1)文本的输入。

(2)自动图文集的输入。

(3)审阅文本。

(4)拼写和语法检查。

(5)选定文本,选定单个、一行、一段、整篇。

(6)插入和改写,查找和替换。

(7)删除文本,移动文本,复制文本,校对文本。

(8)撤消操作/重复操作。

4.简单排版(掌握)

(1)字体设置,字体颜色设置,字符间距和字符缩放,字符位置设置。

(2)段落对齐方式设置,首行缩进,悬挂缩进,行间距,段前/段后间距。

(3)项目符号和编号,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

(4)分栏设置,分隔符设置。

(5)节格式设置,页面格式。

(6)纸型设置,版式设置。

(7)样式设置。

(8)格式刷使用。

5.表格处理(熟悉)

(1)建立表格。

(2)编辑表格,表格合并,拆分。

(3)表格边框设置,底纹设置,颜色设置。

(4)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5)表格公式对象使用。

6.高级排版(掌握)

(1)绘制图形,文本框。

(2)艺术字,图表,剪贴画,图片等在文档中的使用、设置。

(3)文件插入,域。

(4) word文档打印设置。

基本操作

(1) excel的基本功能。(了解)

(2)启动及退出excel。(熟悉)

(3) excel窗口,常用工具栏,主要菜单栏,状态栏,网格线的显隐,颜色设置。(熟悉)

(4)工作簿文件,新建、打开、保存工作簿。(掌握)

(5)工作簿的关闭、保护。(熟悉)

2.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1)工作表特性:几行,几列,最大行数,最大列名。(熟悉)

(2)工作表的选定、插入、删除、移动和复制。(掌握)

(3)工作表的重命名。(掌握)

(4)工作表的保护。(熟悉)

(5)工作表的打印。(熟悉)

3.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1) excel中主要的几种数据类型。(熟悉)

(2)单元格数据(字符、数值、日期时间、逻辑值)的输入。(掌握)

(3)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概念,含义及状态切换。(掌握)

(4)单元格中公式的使用,常用的几种运算符。(掌握)

(5)单元格中插入函数,常见的几类函数的使用。(掌握)

(6)单元格的插入、选定、删除。(掌握)

(7)移动单元格,填充单元格(单元格中包含公式及不包含公式)。(掌握)

(8)选择性粘贴。(掌握)

(9)修改/清除单元格中文字。(掌握)

(10)查找/替换单元格中的文字。(掌握)

(11)合并/拆分单元格。(掌握)

(12)数据输入的几种方式,引用另外的单元格实现输入,使用word文件输入excel中,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熟悉)

(13)常见错误信息含义。(熟悉)

4.格式化工作表

(1)编辑行/列。(熟悉)

(2)设置字体、字型、字号和颜色。(掌握)

(3)设置对齐方式,单元格边框、底纹。(熟悉)

(4)自动套用格式。(熟悉)

5.数据分析

(1)数据清单。(了解)

(2)数据排序。(掌握)

(3)分类汇总。(掌握)

(4)数据筛选。(掌握)

(5)数据透视表。(熟悉)

(6)图表。(掌握)

oint的运行、查看、新建、打开、保存及关闭。(熟悉)

(1) 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

(2) powerpoint窗口及其视图。

(3)新建演示文稿。

(4)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5)保存演示文稿。

2.幻灯片的编辑操作。(掌握)

(1)幻灯片的选择、插入、删除、复制、移动和编辑。

(2)幻灯片中对象(文本框、图片、剪贴画、动作按钮、艺术字)的编辑操作。

(3)对象动作设置,超级链接。

3.设置幻灯片外观。(掌握)

(1)幻灯片母版设置。

(2)幻灯片版式设置。

(3)配色方案定义。

(4)幻灯片背景设置。

(5)幻灯片页眉/页脚设置。

(6)选择应用设计模板。

4.演示文稿的放映。(掌握)

(1)演示操作,定位幻灯片,改变鼠标形状,幻灯片播放方式。

(2)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3)幻灯片间切换效果制作。

(4)幻灯片内动画设置。

5.演示文稿的打印。(了解)

6.演示文稿的打包与发布。(了解)

(1)演示文稿的打包。

(2)演示文稿的发布。

计算机基础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这份自荐材料,在此首先对您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是计算机学院20xx年毕业生----一名寻找机会要将在校所学知识奉献于社会的热血青年。虽然我很平凡,但我不甘平庸。

我主修计算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我先冒昧的向贵单位做个人自我介绍,并诚恳地希望能在贵单位得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校期间,我上课认真听讲,作好笔记,不懂的向老师讨教,和同学讨论。课余时间,亲自动手实践。在校表现突出,不惹是生非,勤奋守纪,无条件遵从老师的安排,是一个优秀的乖娃娃,因此很受欢迎。本人人际交往能力强,社会经验还算丰富,因此,有很多好朋友。

我做人的原则:“1人活着,就能吃苦耐劳,更何况自己还年轻。2人就要勤俭节约,这样未来才会更加美好,能得到别人的好评;3我几乎不撒谎;说到的定会做到,做不到的我不会说。4刚刚出道,我定会尊敬领导,尊重同事,和谐共处。以后也会!”本人最坏的优点诚恳!自认为最好的习惯:从不睡懒觉,事情组完了再玩。

我认为自己适合从事系统管理维护、硬件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坚信,在校的拼搏能为明天的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校的生活已经结束,我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本着发挥自身特长、与同学携手并进、服务于企业这一目的,我来了,希望接受到您的甄选,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能拥有一片施展自己才华的亮丽天空!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得更为出色!我深深懂得:昨天的一切已成为历史,未来的辉煌源于今天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尽管在众多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然自信。

祝随信附个人简历表,盼面谈!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计算机基础试卷计算机基础试题

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向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决定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从内容到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就根据现在信息一fermi会的市场需求,从教材选择、教师引进、硬件更新、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自学能力等方面谈谈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作者:杨金相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刊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2009“”(22)分类号:g64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实习目的:通过计算机的组装,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的整个组装过程和注意事项。

实习要求:识别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能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

一.识别部件。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

风扇:cpu工作的时候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散热,可能将cpu烧坏。所以加上了风扇达到散热目的。

3.主板:是计算机主顶内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它设备都是通过它来联结工作的.

4.内存条:是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5.硬盘:通过读写记录各种信息,存储各类软件.程序和数据.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但只能和计算机内存交换信息.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特点储存量大。

6.软驱:平时可以插入软盘,用以存放数据。

7.光驱: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读数据.

有耳机插孔:连接耳机或音箱,可输出audiocd音乐.

音量控制:调整输出的cd音乐量大小.

指示灯:显示光驱的运行状态.

紧急出盒孔:用于断电或其他非正常状态下打开光盘托架.

打开/关闭/停止健:控制光盘进出盒和停止audiocd播放.

播放/跳道键:用于直接使用面板控制播放audiocd.

8.电源: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

9.显示卡:由0和1组成的枯燥数字信息被转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像现在屏幕上,这都是显卡的功劳.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

10.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具有向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

11.声卡:是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

12.鼠标:由滚球的移动带动x轴及y轴光圈转动,产生0与1的数据,再将相对坐标值传回计算机并反映在屏幕上.(现在大多也基本上采用光电鼠了,原理和滚球鼠,基本一致)。

13.键盘:电脑的最重要输入设备之一,也是pc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件之一.

14.显示器:主要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还有新出现在等离子体(pdp)显示器等.现在大多数用的crt,但以后不久lcd将占据市场.

15.机箱:是电脑的外衣.

二、拆卸。

注意:拆卸前,一定要关机,然后放掉身上的静电或者戴上防静电手套后才能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1。

首先拔下机箱后侧的所有外设连线,用螺丝刀拧下机箱后侧的几颗螺丝,取下机箱盖。

步骤2。

然后将主机卧放,使主板向下,用螺丝刀拧下条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丝,然后用双手捏紧接口卡的上边缘,竖直向上拔下接口卡。

步骤3。

接着将硬盘、光驱和软驱的电源插头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数据线的拔出方式与拔电源线相同,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下驱动器支架两侧固定驱动器的螺丝,取下驱动器。

步骤4。

拧下机箱后与电源的四个螺丝,取下电源。

步骤5。

拔下插在主板上的各种接线插头。在拆卸电源的双排20针插头时,要注意插头上有一个小塑料卡,捏住它然后向上直拉即可拔下电源插头。

步骤6。

稍微用点力,将内存插槽两头的塑胶夹脚向外扳动,使内存条能够跳出,取下内存条。

步骤7。

在拆卸cpu散热器时,需先按下远端的弹片,并让弹片脱离cpu插座的卡槽取出cpu散热器。

步骤8。

拧下主板与机箱固定的螺丝,将主板从机箱中取出。

头上有一个小塑料卡,捏住它然后向上直拉即可拔下电源插头。

步骤6。

稍微用点力,将插槽两头的塑胶夹脚向外扳动,使内存条能够跳出,取下内存条。

步骤7。

在拆卸cpu散热器时,需先按下远端的弹片,并让弹片脱离cpu插座的卡槽取出cpu散热器。

步骤8。

拧下主板与机箱固定的螺丝,将主板从机箱中取出。

三.安装。

1.安装主板:首先打开机箱,去掉侧盖。将主板的i/o端口朝机箱后部,主板的定位孔对准机箱上的主板之撑,用螺栓固定主板。

2.安装cpu:首先将主板socket插座旁的把手轻轻向外拨一点,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将cpu的第一脚(缺孔引脚),插入cpu。应注意圆角对准后插入,以防损坏,并压回把守,卡入把手定位卡固定。

认识主板上cpu的三种跳线和开关,。

第一步,确认cpu类型。比如是intel还是amd或者cyrix等别的品牌。

第二步,了解cpu的工作电压。cpu常见的工作电压有2.0、2.8v、2.9v、3.3v等。一般,所设定的电压要和cpu工作电压相吻合。如果设定电压太高,可能会因cpu过热而烧毁;同样,电压过低也会造成功能故障。

3.安装风扇:将风扇安装到cpu上,把风扇低弹性挂钩挂在socket插座两端的挂钩上,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在cpu附近)。

4.安装内存条: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插槽两侧的白色固定夹“咔”的一声向上自动卡在内存条两侧的缺口上锁牢内存条。

5.安装电源:将电源放在机箱上,电源的风扇朝机箱后步并对准风扇孔。用螺栓将电源固定。连接点源于主板(主板电源接口一般在cpu附近)。

6.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固定在主机支架内(标签面向上,接线部分朝机箱内部),用螺栓固定。

然后,将电源d型大四孔插头和硬盘的电源插座连接。用ide数据线的一端杰在硬盘上,注意:数据线的1线(1线/彩色线表示整个数据线的第一根)对准硬盘接第一脚(靠近电源插座的一侧,与电源线的彩色线向内对应)。将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接口连接,数据线对准ide接口的第一脚。(ide借口和其第一脚在主板上又标示)。

(注意设置好光驱、硬盘的主从盘,并弄清它们的关系。如何设置主、从盘,可参照ide设备上的参数表。)。

7.安装软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软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软驱的电源插头。

a)区分软驱数据线的a、b、c三端,数据线交叉的一端为a端、中间一端我们叫它为b端,另外一端为c端。a段和b段各有一个接头,用来连接3寸软驱。c段连接主板上的软驱接口。当要连接两个软驱时,就在a段和b段各接一个软驱。此时,接在a段的软驱在物理上为a驱,另一个为b驱;当只连接一个软驱时,要把它接在a段上。

b)连接主板的一端时使红色边对应着接口的1号角,现在的主板上给接口加了一个塑料卡槽,方向错了就插不进去。软驱这边也是一样,红色边对应1号角,用力按紧。

8.安装光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光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光驱的电源插头。

9.连接at主板串并口线。

普通的at主板还要把串口线和并口线也接到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把它们直接做在主板上了,可以省去这一步。

a)弄清主板上串口线、并口线的标准及对应的位置和它们的定位角(红色线对应的第一针的位置)。

b)连接at主板的串口、并口线:串口线联接主板上两个9针串口,旁边标着com1、com2;并口线联接主板上25针的并口,,旁边标着lpt。连接时要保住数据线的红色边对应着接口的1号角,然后将接头按到底即可。

10.安装显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显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1.安装声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声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声卡固定在机箱上。

12.安装网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网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网卡固定在机箱上。

13.连接控制面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一般为金属引脚),然后按照“正接正,负接负”的原则,将机箱面板上的hddled、tbsw、tbled、reset、speaker和powerled等连接在主板引脚上。

a)开关线的连接,这种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电脑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但是你还可以在bios里设置为开机时必须按电源开关4秒钟以上才会关机,或者根本就不能按开关来关机而只能靠软件关机。

b)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1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led或hd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1。这条线接好后,当电脑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灯会亮。有一点要说明,这个指示灯只能指示ide硬盘,对scsi硬盘是不行的。

c)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的接线,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当它连接好后,电脑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

d)两芯接头连着机箱的reset键,它要接到主板上的reset插针上。主板上reset针的作用是这样的:当它们短路时,电脑就重新启动。reset键是一个开关,按下它时产生短路,手松开时又恢复开路,瞬间的短路就可使电脑重新启动。偶尔会有这样的情况,当你按一下reset键并松开,但它并没有弹起,一直保持着短路状态,电脑就不停地重新启动。e)pc喇叭的四芯插头,实际上只有1、4两根线,1线通常为红色,它要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针上。这在主板上有标记,通常为speaker。在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

14.要把剩余的槽口用挡片封好。然后要仔细检查一下各部分的连接情况,确保无误后,把机箱盖盖好,安装好螺丝,这样,主机的安装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15.插好鼠标键盘。

实验心得。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信息和计算机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人们更多想到的是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认为这是主要的,从技术角度看它们要比硬件如计算机组装更胜一筹。但我觉得组装与维护课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整个计算机的基础是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基础没有了,其它的也就谈不上了吧。

学习组装与维护课,感触很深,以前觉得计算机学问很深,很难,现在看组装一台电脑已经不成问题!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理解了老师的一句话“学就是为了用,用上了才算学会”结合实践的学习易接受,易理解,易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这个实习,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机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自己能够组装一台pc机,而且还了解了安装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能够自己动手排除。

我个人认为,这次实习对于我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个人的影响比较大,对我的成长更有莫大的帮助。希望学校以后多几次像这样的实习机会!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1、在课余时间自己主动学习,学习研究计算机方面的教学问题及该领域的新技术,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

2、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3、4班的计算机课的教学工作,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认真。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春招。

3、4班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并给学生多些实际操作的机会。

3、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多次听公开课,使自己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计算机专业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一学期以来,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踏实工作,服务于教,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计算机基础知识

依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器件的不同,计算机发展可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共4代,一代更比一代强。

计算机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1)硬件系统一般指用电子器件和机电装置组成的计算机实体。

就是我们肉眼所见的实体。如:电源、显示器、主机箱等等。

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电子部件都是由集成度很高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这里“微”的含义是指微型计算机的体积小。微型化的中央处理器称为微处理器,它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微处理器送出三组总线: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其他电路(常称为芯片)都可连接到这三组总线上。由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此外,还有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它们统称为外部设备。

(2)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说明资料的总称。所谓程序,实际上是用户用于指挥计算机执行各种动作以便完成指定任务的指令的集合。用户要让计算机做的工作可能是复杂的,因而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也可能是很庞大而复杂的,有时还可能要对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因此为了便于阅读和修改,必须对程序作必要的说明或整理出有关的资料。

就是我们使用的程序。如:音乐软件、游戏软件、百度网等等。

信息是反映客观情况的资料,其可由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形式表现。

数字化信息:仅用0和1代码串表示的信息称数字化信息。

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加工)机。计算机一般指的是数字计算机,数字计算机能接受和处理的是数字化信息。

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可分成数据和程序两类:数据是被加工的对象;程序是加工数据的指令串。

信息处理指的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转换、传输、检测等。

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有文字、数值、图形、声音、图像、视频等。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本学期开学后,根据教务处的课程安排,我上计12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每周六节课。我结合教材和学校机房实际情况安排了相应的计算机实训活动。

根据教材、学校机房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我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实训的实施过程设计为:老师先在教室讲解要实训的内容,然后在机房通过电子教室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练习,最后布置实训任务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去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我采取巡视的方法、个别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适当地给学生提示以帮助他们完成实训任务。

1、通过实训,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使他们牢固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为后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准确操作技术水平。

3、通过实训,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4、通过实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增强他们的修养,提高他们的素质。

1、机房电脑比较陈旧,实训过程中出现死机、鼠标失灵等情况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实训进度与实训效果。

实训当中,有些学生在下面说话或趁机玩游戏,扰乱课堂秩序。实训室电脑数量不能满足每人一台机,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一学期的实训,让我对学生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让我积累了经验,让我知道,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时候是有一定出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正固有的思维,需要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因此,在今后的实训当中,我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结合,加大力度要求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切实抓好今后的实训活动。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业高中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基础性强又实用。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等。本人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看计算机中的一些硬件设备或图片等,增强形象记忆;通过看书自学,教师适时点拨,培养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通过看网络,教会他们查找、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爱玩是职高学生的天性,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尤其是各种益智游戏,应有尽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学会计算机的操作。当然,不能让学生一直玩,没有目的性的玩,应该给学生一个尺度,让学生即会玩又会学,还应该在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再玩。

以教学任务为核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自学自悟,多向思维,注重实践和应用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通过自学探究,交流汇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设计问题外,还应精心准备,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并及时给出参考答案。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我主张“理论+实践”,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时间。计算机主要是实践,上机课的课时应占总课时的70%以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让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全班、全校,甚至在网络上展现,给学生以自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竞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这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

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中常常不注意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和相关情景进行反思性体验。而反思并总结拓展的能力恰恰是学习能力中关键的一种。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有意安排学生反思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应用,去体验与此相关的情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学习了《excel窗口组成》中的“工作薄和工作表的关系”以后,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反思体验,在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的关系与工作薄与工作表之间的关系一样?有的学生回答:“作业本与活页的关系”、“书架与书的关系”、“文件夹与文件的关系”、“楼房与房间的关系”可见,这种反思性再体验可以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加强,使其思维空间得到拓展且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主动去发现、构建新知识,比教师生硬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要好的多。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将逐渐地学会用思维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头脑去思考和分析周围的一切。学习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地的提高,不再感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很困难的,他们会觉得是有趣的、有用的、是美好的。以上是本人教学中的一点不成熟看法,但愿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电脑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诞生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有3000小时,计算机运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机死机的现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360系列。

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部分: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合你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光电输入机、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等。

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运算器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其功能是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解释,根据其要求进行控制,调度程序、数据、地址,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

机等。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可分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两大类。

模拟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参与运算的数值由不间断的连续量表示,其运算过程是连续的,模拟计算机由于受元器件质量影响,其计算精度较低,应用范围较窄,目前已很少生产。

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参与运算的数值用断续的数字量表示,其运算过程按数字位进行计算,数字计算机由于具有逻辑判断等功能,是以近似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工作,所以又被称为“电脑”。

数字计算机按用途又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专用与通用计算机在其效率、速度、配置、结构复杂程度、造价和适应性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专用计算机针对某类问题能显示出最有效、最快速和最经济的特性,但它的适应性较差,不适于其它方面的应用。我们在导弹和火箭上使用的计算机很大部分就是专用计算机。这些东西就是再先进,你也不能用它来玩游戏。

通用计算机适应性很强,应用面很广,但其运行效率、速度和经济性依据不同的应用对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用计算机按其规模、速度和功能等又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及单片机。这些类型之间的基本区别通常在于其体积大小、结构复杂程度、功率消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和设备、软件配置等的不同。

一般来说,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很高,可达每秒执行几亿条指令,数据存储容量很大,规模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大型科学计算。它也是衡量一国科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单片计算机则只由一片集成电路制成,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十分简单,性能介于巨型机和单片机之间的就是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它们的性能指标和结构规模则相应的依次递减。电脑的常见硬件设备一台电脑是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只有这些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协调的工作,才能称之为电脑。电脑发展到现在,其零部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工作原理却没有变,其中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等。下面将简单的介绍组成电脑的各个零部件。

(一)主板解。

主板是整个电脑的基板,是cpu、内存、显卡及各种扩展卡的载体。主板是否稳定关系着整个电脑是否稳定,主板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整机的速度。

(二)最新的赛扬41.7g。

cpu就是中央处理器,也就是负责运算和控制的控制中心,是电脑的关键部位,相当于人的大脑一样。

(三)最新推出的ddr400。

内存是电脑的一个临时存储器,它只负责电脑数据的中转而不能永久保存。它的容量和处理速度直接决定了电脑数据传输的快慢,和cpu、硬盘一起并称为电脑的三大件。

(四)硬盘。

的配件。

(五)gf4ti4200显卡。

显卡的作用就是提供对像数据的快速处理,显卡也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而且也是更新换代最快的一个部件,目前很多3d游戏对显卡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我们不得不掏钱从新买一块显卡来更新换代。

(六)目前主流的17"纯平显示器。

显示器,顾名思义就是电脑的一个显示设备,和电视原理差不多。一般来说,显示器的身价决定于它所采用的显象管,好的显象管可以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寿命也更长。

(七)无线鼠标和键盘。

鼠标、键盘一直以来都不被许多人所重视,不过它们却是现代电脑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没有它们就相当于人没有手一样。

绘仪、手写板等等很多东西,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电脑的软件组成如果一台电脑只有硬件的话,那么它只能说具有一副骨架而已,只有装上了软件过后,电脑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电脑。

计算机基础教案

近年来,我国职业中学发展很快,而学生生源质量一直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是大部分职业中学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已经懂得一点点,而有的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很多职业中学在师资、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也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上机操作实践,了解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的基本知识,学会计算机基础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技能,从而具有应用计算机来获取信息的能力,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精讲细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从以下方面来谈一谈,供大家参考。

一、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如果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联系生活,将书本知识用生动形象、妙趣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出来,就能更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课之前,教师应当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将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用途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将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我们人类的结构分工相类比,突出cpu等同大脑的重要地位。在讲课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回答你的问题,有哪些同学使用过计算机?,在我们生活周围,大家都在哪里见过计算机?,计算机有哪些用途?通过一个一个问题,把同学们常去的超市、银行、移动联通大厅里的计算机介绍给大家,把新闻里常听到的智能机器人、火箭升空和天气预报等等话题与计算机联系起来,把我们常见的宣传单、成绩单和学校的通知等等与将要学习的微软办公软件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电脑,进而会端正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态度。虽然用了两节课的时间,但学生不仅了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在问答的过程中也加深了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最主要的是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的感官效果。

例如在讲解e_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计算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课前自制一个期末成绩表,将表中的总分、平均分等需要计算的项目通过讲解进行演示,让同学们有个直观的了解。具体分析如下:

1、展示如下成绩表,并提问回顾有关e_cel单元格格式化设置的问题。

2、对比显示利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完整的成绩表。

3、讲解总分、平均分、单科总分、单科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利用sum求和函数以及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计算。

在h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c3:g3),然后拖填充柄至h14。

在i3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c3:g3),然后拖填充柄至i14。

单科总分、平均分计算方法类似,注意函数参数区间即可。

4、单科最高最低分分别利用ma_()和min()函数计算。

在c17单元格输入公式:=ma_(c3:c14),然后拖填充柄至g17。

在c18单元格输入公式:=min(c3:c14),然后拖填充柄至g18。

5、名次的计算是讲解的难点,最好利用rank函数的函数参数对话框来进行计算,如下图。

这个时候要联系前面所学的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讲解rank函数的每个参数含义。然后拖填充柄至j12。

6、等级的计算也是讲解的难点,利用if函数来进行计算,并讲解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图:

7、函数的应用告一段落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制作数据图表,并展示制作后的效果图给予参考。

三、以鼓励表扬为主,充分利用上机时间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上、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课过程中,一定要预留时间布置上机作业,使他们有时间先动脑筋思考。在机房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所布置的任务独立完成。学生每完成一项操作,都应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加强他们的信心。有提前完成的同学,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确定已经充分理解所教知识后,可以委派为临时指导员,指导其他同学的操作。通过这种灵活方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互助意识,又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充分发挥了上机的实践效用。

以上是我个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点点浅见,希望各位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

1.计算机的五大基本部件为__运算器_____、存储器、__控制器_______、_____输入设备______和___输出设备____,其中存储器分为____________内储存器_______和外存储器。

2、请实现以下进制转换。(10分)。

第二套。

一、进制转换:(10分)。

(136.25)o=(5e.54)h。

8位二进制可以表示个数。

二、填空题(10分)。

(2)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将计算机硬件分为五大组成部分。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四种,分别是(总线)型、(环)型、(星)型和(树局域网)型拓扑结构。

(3)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第三套。

一、进制转换题目(共10分)。

二、填空题(共10分)。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他提出的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件构成(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rom指得是(只读存储器)。3s指得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第四套。

一、进制转换题目,小数部分保留4位的精度。(共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硬件系统的核心是(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分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操作系统是用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中硬件和软件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请举例说出至少5个操作系统系列名称(包括手机版操作系统)(mac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塞班操作系统还有黑莓操作系统等等,)。

第五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照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器件)不同,我们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代,分别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2)计算机硬件系统核心是(cpu)、它是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分组成。

(3)计算机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二、数值转换(每空2分,共6分)。

第六套。

一、进制转换(每空2分,共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请写出3种常见的图像文件的.扩展名(.avi)、(.jpg)、(.bmp)。

2、请写出3种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exe)、(.com)、(.bat)。

3、网络拓扑结构按照形状可以分为(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

第七套。

一、请实现以下进制转换。(1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

2,组成cpu的两大部件是(运算器)和(控制器)。

3,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有(.avi)、(.bmp)和(.jpg.);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有(.mp3)、(.avi)和(.mav)。

第八套。

一,填空题(共20分)。

1、11010.11001b=()o=()h=()d(6分)。

2、计算机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8分)。

3、一般来说按照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6分)。

第九套。

一、进制转换(10分)。

2.(7af6)h=(111101011110110)b=(75366)o。

二、填空题(10分)。

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四种,分别是(总线)型、(环)型、(星)型和(树)型拓扑结构。

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构成主要包括(主板)、(总线)和(接口)。

3.常用的可执行文件扩展名为(.exe)、(.com)、(.bat)。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