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优秀9篇)

时间:2023-09-24 16:00:30 作者:笔舞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一

1.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的点画出雨滴。

2.感知歌曲节奏,帮助幼儿学会"点"和"提"的动作。

3.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1.五张画有乌云的大作画纸,上画有草地、树林、房子等(在云下用铅笔画好竖直线)

2.红、黄、绿、蓝颜料若干,用胶卷盒装好。抹布若干。

3.打雷和下雨的音乐。

1. 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1) 音乐游戏"下雨了"和"大雨和小雨"。

(2) 老师示范点画彩色小雨点。

老师示范时强调雨是从上往下下的。边和幼儿谈一谈雨下到了哪里。并让示范不同颜色的雨滴,让幼儿知道这是彩色的雨滴。

(3) 请全体幼儿空手练习一下一下点雨滴。

2.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点和提的动作和小雨从上往下下。

3.活动评价:幼儿互相欣赏。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二

1、能区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学会将三种颜色的物体进行归类。

2、学习推的技能,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游戏的快乐。

红、黄、绿、三种颜色,(颜色挤放在瓶盖内)可乐瓶,三种颜色的棍子。

一、找瓶宝宝玩

(1)师:宝宝们,那里有许多的瓶宝宝,每个人去拿一个喜欢的瓶宝宝和它玩玩。

(2)幼儿自由活动,引导幼儿摇瓶子。

二、瓶宝宝变色

(1)提问:你们的瓶宝宝变成什么颜色啦?幼儿讲述。

(2)帮助幼儿区别三种颜色。

请红颜色瓶宝宝举起来给我看看

请绿颜色瓶宝宝举起来给我看看

请黄颜色瓶宝宝举起来给我看看

三、玩棍子

提问:(1)那边有许多的棍子,他们是什么颜色的?

(2)棍子可以怎样玩?

启发幼儿按颜色进行匹配:请你找一根和瓶宝宝颜色一样的棍子。

四、推小车

(1)幼儿自由探索玩法。

(2)引导幼儿推小车,并示范正确玩法。

用棍子顶着瓶宝宝身体中间,慢慢的向前推。

(3)听信号推小车

我拍一下手小车推向老师这里,拍两下手小车推向门口。

五、送瓶宝宝回家

(1)玩累了,瓶宝宝要回家了;那里是瓶宝宝的家,请你们按颜色标记把瓶宝宝送回家。

(2)幼儿按颜色送瓶宝宝回家。

六、结束活动:《洗澡》

今天推小车流了许多的汗,我们洗洗澡吧!(幼儿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三

1.让幼儿学会动手,动脑并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

2.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制作小脚丫。

3.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和合作的愉悦。

1.大脚板,大型玩具,五角星。

2.彩色卡纸,剪刀,滑石粉。

3.双面胶、透明胶。

1.听《大鞋小鞋》的音乐,带领幼儿进场

2.出示大脚板,激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大脚丫可以用来做什么吗?”(玩游戏)

“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幼儿上来试一试。)

3.让幼儿学会制作小脚丫。

(1)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你们想用脚丫来玩游戏吗?”“可是老师只有一个脚丫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制作方法。(教师可以请幼儿来演示。)

(3)让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制作小脚丫。

教师参与到幼儿的制作活动中去,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幼儿自由结伴玩“踩脚丫”的游戏。

(1)幼儿分组将小脚丫排队。(幼儿可排各种不同的队形。)

(2)玩游戏“踩脚丫”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去。

(3)幼儿交换位置进行游戏。

5.游戏“我把星星带回家。”

(1)教师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 交代游戏规则。

(3) 幼儿进行游戏。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四

看看、玩玩、变变,跟着音乐,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巴巴爸爸变出的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件、交互式白板、洞洞墙。

一、看一看,引起“变”兴趣

欣赏巴巴爸爸动画片,教师:巴巴爸爸一家变出谁,我们就和谁做游戏。

二、玩一玩,变一变,用不同方式表达动物的主要特征。

1.引起动作变变变的兴趣:(律动)

2.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兔:什么颜色是小兔?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小兔的?(展示局部和整体,并出示小兔)

小结:小兔小兔长耳朵,小兔小兔短尾巴,短短尾巴摇一摇。

b、小猫:什么颜色是小猫?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小猫的?(用小老鼠作比较)

小结:小猫小猫尖耳朵,摸摸胡子喵喵喵,走起路来静悄悄,看见老鼠啊呜……

c、小鸟:红红颜色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老师用鸟叫声印证,并出示)

小结:“小鸟小鸟飞飞飞,张开翅膀飞飞飞,这里飞飞,那里飞飞,飞上去,飞下来。

3.听辩不同的音乐形象,尝试用不同方式表达动物主要特征。

(1)听辩不同音乐形象。

(2)游戏:森林舞会,尝试跟着不同的音乐形象模仿动作。

三、变成动洞墙,生成新的探索点

活动延伸

怎样让自己的身体变一变,钻过巴巴爸爸变的动洞墙?

活动反思

关于活动目标

看看、玩玩、变变,跟着音乐,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巴巴爸爸变出的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取材:幼儿兴趣和前期经验

巴巴爸爸也在变……引起孩子也想来变一变的欲望。

孩子喜欢动物,喜欢飞机、汽车等一些事物,但是,对于这些事物的主要特征,他们心里清楚,但是无法表达。我在前期备课的时候也准备把这些变的东西都在一节课中让孩子感知,体验,后来导师付老师、徐老师觉得要的太多,变的太多,不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阶段,所以就选取了孩子比较有认知经验基础的动物入手,调动不同感官眼睛、耳朵、动作感知表达表现。基于此,我设计了这样一节活动,让他们来变一变玩一玩。虽然我是综合活动,其实有两条主要的线,贯穿其中,一条是音乐的线索,一条是科常的线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外形,走路时的姿态、声音等)

二、设计思路

环节一:通过变,引发幼儿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

不同颜色巴巴爸爸变出不同颜色的动物,整个活动都在巴巴爸爸变的情境中进行。

环节二:将目标里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目标分两步达成:

1.重点在感知动物外形特征上,出现的是动物的简单影子图形,而且跟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贴近,从局部到整体、听声音、比较动物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用节奏语言和肢体动作从动物的外形、叫声、本领等方面,试着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主要特征。

2.难点听辩不同的音乐形象,尝试用不同方式表达动物主要特征。利用不同音乐可以代表不同动物形象特质,给予孩子从听觉角度出发去揣测动物的一个挑战,并在游戏情境中通过听一听,试着比较音乐形象,用动作再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三:洞洞墙的游戏

看似离开了目标围绕动物展开,但主线还是变,巴巴爸爸从画面上来到了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做游戏,降低了难度,没有动物外形束缚,让孩子发现除了模仿各种动物以外还能有自己身体的一种变,其实跟孩子最直接的还是他们自己的身体,小班孩子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的一些主要特征,因此创设了洞洞墙,想让他们利用这些主要特征玩起来。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倾听、发现、辨别各种声音。

2、能比较、区别声音的大小,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有关声音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倾听,感知发现大雨与小雨声音的不同。

师:宝宝们好!

幼:老师好!

师: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什么声音?(师放大雨、小雨声)

师:听出来了吗?

幼:下雨。

师:下大雨啦,声音……下小雨呢,声音……

引导幼儿说出:大雨的声音大,小雨的声音小。

2、幼儿拍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大小。

师:你会用小手拍出大雨、小雨的声音吗?宝宝们,试一试!

幼儿自由拍。

师:宝宝们,雨停了,我们的小手就不能发出声音了,谁来拍一拍大雨声,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拍的?(用力地拍)小雨声该怎样拍呢?(轻轻地拍)

3、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玩“大雨与小雨”的拍手游戏。

1、引导幼儿探究不同部位发出的不同声音。

幼:脚。

师:宝宝的脚能发出哪些不同的声音呢?我们一起找个空位置来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

师:宝宝们,让我们的小脚休息一下,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小脚会发出哪些声音?

幼:跳、跑、跺、走……

师: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走的声音小,跳、跑、跺的声音大)

2、教师和幼儿一起感受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3、倾听哭、笑两种声音,说出其它声音。

幼:哭声,笑声……(师放声音)

(幼儿说)

小结:听到咳嗽声,爸爸妈妈就知道宝宝生病了。听到笑声、歌声,我们就知道宝宝们很高兴、很开心,听到打哈欠声,我们就知道宝宝们累了,要休息了。听到哭声,我们就知道宝宝伤心了。

1、欣赏故事,倾听故事里的声音。

2、放课件,请幼儿说一说听到故事中的不同声音?

师:宝宝们,你们听清楚了吗?听到了哪些声音?谁来说一说。

“踢踏”“嗵嗵” “啦啦啦”“淅淅沥沥”“哗啦啦”“呜呜”“呵呵”。

四、迁移经验。

宝宝们,我们的小手、小脚、嘴巴都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发出声音,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找一找,听一听吧!

星期天,爸爸带着宝宝在公园玩,宝宝走在前面“踢踏” ,爸爸走在后面“嗵嗵”。宝宝玩得可高兴啦,他还“啦啦啦,啦啦啦……”唱起了歌。

忽然,天上飘起了小雨,小雨“淅淅沥沥”,爸爸抱着宝宝往回跑,雨越下越大,“哗啦啦,哗啦啦。”

下午,宝宝发烧了,爸爸带着宝宝来到医院,打针的时候,宝宝“呜呜…….”哭得可伤心了,爸爸为了安慰宝宝,买了好多玩具送给他,宝宝看见玩具“哈哈”地笑了起来。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六

综合教育活动

秋叶飘飘

1、幼儿认识秋天的树叶落的自然现象。培养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2、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树叶找妈妈游戏的乐趣。培养爱心。训练粘贴技能。

1、幼儿看这是什么?(秋天的落叶)

2、投影仪,观察树叶什么颜色?树叶怎么落下来?模仿动作。讲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小朋友穿厚了,(启发小朋友摸自己的衣服)树叶变黄。落了。

3、听音乐《秋天的落叶》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4、老师交待,每个人取2片树叶,(认识数字2)每人取两片树叶,束到手腕上。游戏:树叶找妈妈,方法:我是大树妈妈,秋天来了,树叶孩子离开了妈妈,妈妈是多么想你们啊,孩子们,快快飘回到妈妈的`身边来吧?幼儿学树叶飘,来到大树妈妈的身旁。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七

教案是活动设计的一种呈现方式,是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进行设计,它阐明了预定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下面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小班综合活动教案《种花》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按颜色标记帮花朵分类,根据点数和花朵匹配。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1、花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花若干,装花的礼盒人手一个。

2、师: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幼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1、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1、认识标记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

我们要怎么种花才最好呢?

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那绿颜色的花,我们要种在那里呢?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在花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花种到花园里去。

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花有几朵,和哪个图形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种上去就可以了。

3、幼儿操作

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师: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兰的。

一开始我就以用神秘的方式来紧紧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当他们打开礼盒,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花都兴奋不已,我就设计了让幼儿尽情讨论的环节。不仅让幼儿与伙伴之间有了交往,还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大家都收到了这么多花,该怎么办呢?”为了让幼儿有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我就设计了种花的这种形式。整个活动环节都环环相扣,有联系性,幼儿之间有了比较好的交流,师幼能够互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观察能力。在活动中幼儿体验了种花的乐趣,大部分幼儿能根据颜色、点数对应种花,有少数幼儿由于事先没有观察花的数量就直接种花而出现了不能和点数对应的现象以及颜色弄错的现象,在小朋友赏花时发现了,我就帮助他们改正了过来。

今天活动后的另一个疑惑点是我们班的小朋友李俊,他平时数类活动很擅长,但是今天的排序却错得一塌糊涂。我实在有些想不明白,于是活动后和孩子进行了个别交流,我发现孩子会点着蓝色的花朵说“粉红色”,粉红色的花朵说“绿色”。经过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我得出了两个结论,要么孩子是色盲,要么就是不会叫出颜色的名字。放学和孩子的妈妈沟通后了解到孩子果真有轻度的色盲。这个小插曲让我明白,细致的老师可以看到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如果我今天麻木的只是认为孩子不会,那么孩子色盲的这个身体缺陷就不得而知了,也会因此对孩子的评价不客观、不公平。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八

苏教版第十一册p112实践活动

1、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联系信息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组信息:

(1)改革开放以来,常州这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成为一座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常州市的自来水普及率达98%。

(2)到目前为止,城乡电话机普及率达22.3部/百人。

(3)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电视机普及率在80年代平均为11.9%,1990

年达到了59.1%,1997年达到了94.8%。

2、思考:

(1)从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选择其中的一句具体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2)由这些数据你联想到了什么?

3、教师提问:

(1)还能从哪些方面来体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呢?你能不能猜猜它们的普及率?

(2)你们的猜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科学性呢?如何才有说服力?

(3)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到那些已学的知识?

二、设计方案:

2、小组制定计划(可参考课本p112)

3、交流计划,互相评价。

4、调整计划,修正方案。(既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三、执行计划:

四、整理调查资料:

分析现状,估计发展趋势,并汇报。

五、全课总结:

谈谈你上了这节课有些什么体会。

小班数学综合游戏活动教案篇九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一、活动一

(一)谈话引入

(二)出示图片:学校平面示意图

1.如果你是解说员,你都想给大家介绍学校的什么地方?

2.在这些地方,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你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很多问题是关于操场的,大家都喜欢到操场上活动.

你最喜欢哪种活动?

二、活动二

(一)出示图片:大家来锻炼

1.分组学习

观察图: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2.独立填空.

3.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1)这里有5棵树.

(2)有(10)名队员参加足球比赛.

(3)这里有(3)排树.

(4)有三个人跳绳,又来了一个小朋友,一共有4人.(3+1=4)

(二)分组讨论研究:根据图中的内容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

1.一共有几棵树?(5+10=15)

2.一共有几盆花?(3+4+3=10)

3.跳绳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几人?(3+10=13)

4.踢足球的比做操的多几人?(10-4=6)

5.爬铁架子的比跑步的少几人?(10-3=7)

6.做操的比跳绳的多几人?(4-3=1)

7.共有10人跑步,有4个女孩,有几个男孩?(10-4=6)

三、小组活动

上体育课时,分小组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想想能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其他组交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