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读后感(汇总18篇)

时间:2024-01-31 11:20:02 作者:笔舞

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下面是一些读者写的读后感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一生有两个夫人,李慧仙和王桂荃。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成,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三子,因病早殇。

梁思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梁思礼,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的九个孩子之所以个个能成才,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息息相关,梁启超在给子女的信中字字珠玑,饱蘸慈父之爱和人生指导。梁启超对孩子们的爱是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这样的表达在家书中随处可见,身为父亲,梁启超当然希望他们个个成才。但在孩子们的健康和学习中间他毫不犹豫选择前者,他说:“汝必须顺承我意,若因欲速以致病,是大不孝也。汝需知汝乃吾之命根,吾断不许汝病也。”我在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直抱有这个观念,“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学好习的前提是有个健康的身体。身心健康,是我教育孩子的初心,在一路前行中,不忘初心。

“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很喜欢梁任公的这句话,自己喜欢的,就想去做,而且能做的更好。

他不仅是位慈父也是位严父。他关爱呵护子女,也对其严格要求。他教育孩子们对生活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忧伤憔悴是最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总要常常保持着元气淋漓的气象,才有前途,事业可言。自己要天天满带正能量,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有个积极向上的好心态。

处忧患最是人生之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梁启超深知读古籍的重要性,要孩子们读论语,孟子,左传,战国策,荀子。温习暗诵,务能略举其词。尤于其中修身之文句,细加玩味,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益善。这些国学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必是经典所在,在哪个年代都适用,孩子马上上初中,古文会学很多,适当引导孩子多读。

梁启超对思成说:“做学问不要专于一门,我怕你因所学太专业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根源,做学问要保持无所谓的精神。

曾国藩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坐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梁启超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盼望孩子们都能应用这点精神。种种道理就是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书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

梁启超就像一位勤恳的园丁,辛勤耕耘,浇灌心血,最终收获丰硕果实,子女个个成才,故梁启超的为父之道和家风家教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民国时期,梁任公能有这样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和他自己的自身修养有很大关系,好一个”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要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而忘记了耕耘。人人都想有好的成就,但如果我们仅仅憧憬美好未来,而不肯努力耕耘当下,这必然只能是空想。自己教育孩子就要做好自己,以身做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孩子自然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今天我来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

一进故居,一幅《少年中国说》映入眼帘,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了中国对少年的重视、期待与向往。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梁启超家的家规、家风就很值得世人学习,比如爱国、尊师、重道等等。就是这样的家风家规成就了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其中有火箭专家梁思礼,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考古学家梁思永。可见,接受优良家风家规的传承,对一个人的成长真是至关重要啊!

参观完梁启超故居,我又想起了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那篇《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定要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惜国家荣誉,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最近几天,在读《梁启超家书》,颇有感触,以记之。

首先,任公和众多父母一样,在家书里经常关心儿女的学费、经济问题,不仅读书的要资助,结婚以后的子女经济窘迫,他也会慷慨解囊,一切就如天下的父母一样。

第二,任公是个极民主的父亲,对于买房子、建坟墓等本应由父母作主的事情,他会在信中征求儿女的意见,让子女真正参与到家的建设之中。

第三,任公是个极温和的父亲。女儿考试不及格,孩子入学要延迟等,他都以鼓励为主,强调的是打基础,只要基础牢固了,今后的学习自然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任公是个极开放的父亲。他的子女众多,虽然自己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和文学史研究,但是对于自己的子女,从未对他们的未来进行严格的规定,思成喜欢建筑,就学建筑,思永喜欢考古,就学考古,思忠喜欢军事,就帮他联络西点军校,不管他的子女今后将从事哪一行,他都是支持的。不过有一点,他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官的,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学问。

第五,任公是个极自信的父亲。对于思顺和思成的婚姻,他是极自信的,认为自己促成了两对佳偶,但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这鸳鸯谱点得好不好,尚不得而知。

我最大的感受,作为父母,教给子女的,应当是做人的道理。对做事来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基础打好了,长年累月,总会取得成就。任公用自己的给子女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的借鉴和学习。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父母是我们从呱呱坠地时便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至亲之人,他们不求回报地为孩子付出。在读了《梁启超家书》后,我不仅更深地体会到父母对儿女的爱之深沉,而且了解到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梁的子女个个成才,其中必不可少的原因就是梁对子女含辛茹苦的指导与教育。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要为父母道一声感谢!

在《梁启超家书》中,我看到的梁启超没有《少年中国说》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在家书中对儿女不厌其烦的提醒、指导,向儿女告知自己的近况与家庭琐事。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里,我看到的只是一位父亲的父爱以及对儿女深切的冀望。梁启超作为一位过来人,在家书中向儿女传授生活经验,让他们少走弯路,而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或许我们的父母很少会以家书这种形式教育我们,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起到我们一生的榜样作用,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足以让我们感激一生。

爸爸是我精神世界的一个标杆,引领我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登山锻炼身体,那时的我还小,身体也没有那么强壮,望着被晨雾环绕的高大山峰,不免产生畏惧退缩之意。爸爸摸着自己并不算瘦的身体,笑着说:“你看爸爸那么胖,你年纪轻体力好的,哪有什么吃不消的!”爸爸的这句话又让我重燃斗志,也让我懂得什么叫迎难而上。但登山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刚走过半山腰,我就累得气喘吁吁,双腿仿佛被灌上了铅,几乎是寸步难行。这时,高挂的太阳也展现着它的威力,灼热的阳光仿佛要让人融化,我热得汗流浃背,真是又热又累,十分难受。过了一会儿,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便叫爸爸一起到路边的石凳上坐着休息,我大口大口地呼着气,心里又开始萌生退意……等到爸爸站起来招呼我走时,我就“黏”在石凳上,赖着不走,嘴里还一直嚷着“下山吧……”爸爸拿我没法,只好苦口婆心地劝我:“儿子,坚持才会胜利,不坚持是没法取得成功的!算了,既然你不想走的话,那我先走一步。”望着爸爸用力迈动双腿但仍不放弃的背影,我的脑海久久回响那句话——“坚持才会胜利”。是的,只有不停住前进的步伐,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想到这里,我又追上了爸爸……最后,我们在山顶上见到了壮观的山间美景。我的爸爸就是这样,在所见所闻中传授我人生的道理。

我的妈妈平时对我的学习很严格,常常弄得我苦不堪言,但我却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母亲的严格要求,我才能有今天的成绩。一天,我写完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心情正愉快,心想着终于可以脱离作业的海洋,出去玩一会。可是妈妈的一句话就让我的幻想破灭了:“玩什么玩!来,做做练习题吧。”听到这句话,我就像一个泄气的气球一般垂头丧气,母亲之命我可不能违背,只得摇头叹气地返回自己的房间,不情不愿地回到了题海的怀抱。英语的一个个字母让我眼花缭乱,数学的一个个数字让我头晕目眩,再想想外面的鸟语花香、打闹嬉戏,想到自己的一天又要这样子过去,我心里不禁闹起了情绪,干脆心一横,笔一丢,眼一闭,趴在桌子上打算与周公畅聊。这时,我感觉到自己的太阳穴在被一双温暖的手慢慢按摩着,耳边又响起妈妈那熟悉的声音:“儿子,我知道学习是辛苦的,但不付出努力如何才能获得成功呢?妈妈坐着陪你吧。”我的心中有一股暖流流过,感受到了温暖的母爱,也有了重新握笔的动力。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也教会了我们太多道理。“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我们要时刻铭记父母对我们的哺育之情与栽培之恩,时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以前,甚是喜欢老子显学中的“祸兮福之所倚”这句话,却不知其中精髓。祸福转化之条件,当然不缺“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毅力。倘若没有毅力,恐怕连面对忧患的勇气都没了,更不要说把灾难忧患转化成幸福了。如果一个人要想做到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浑身是勇气,浑身是毅力,意志坚定,敢于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这种思想铸就过程,就不得不依赖于一次又一次的困苦忧患的磨练,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它们才对。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及气势宏伟的第九交响乐,是那样普遍强烈而又深深地震撼过人们的灵魂。但是,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醋的玩笑,让他失去了听觉,这怎能不使他痛不欲生。面对如此厄运,他终究还是承受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聋着耳朵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篇章。还有,屈原放逐,赋作《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华罗庚左腿致残,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数学家;失去说话能力的高士其,成为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的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有多少不幸的伟人,面临着困苦忧患,像勇敢的探险者,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辉煌的成果,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不能否认,正是这些困苦忧患,才铸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毅力。

梁先生说得极好: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可以想见,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忧患。正如同巴尔扎克解释的`:“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我们不能向现实人生奢望什么,要成功,要幸福,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正视生活,正视忧患。

为什么忧患能使一些人成功,也能使一些人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弱者不敢面对忧患,害怕失败,在忧患面前大惊失色,退避三舍,甚至或走上自绝之路。其实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大难临头,都会有自己的精神危机,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来不发生“危机”的人,而是发生了危机能咬着牙挺过去的人。

没有什么东西会和人作对到底,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我们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更愈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渴望成功。然而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碰到困难的阻挡,而到这时,你是选择畏缩退避还是勇往直前呢?而那让你最终一直走下去的法宝是什么呢?那就是毅力!美国小说家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贝多芬是世界闻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就显露出他的音乐才华,但贝多芬从17便已开始感觉听力日渐衰弱,直到18,当他确认自己的耳朵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告诉朋友。但他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超过了个人的痛苦和绝望,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作品。对于一个耳聋的人来说,作曲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但他就是用自己坚韧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创作出震动全世界的《英雄交响曲》!贝多芬曾说过: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事实证实,他做到了!他成为了全世界伟大的音乐家!

贝多芬的事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就可以做到,但假如你碰到困难就低迷消沉下去,成功永远都不会向你微笑!

居里夫人曾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毅力和壮志是事业的双翼,两者缺一不可,假如你没有坚韧的毅力,你的事业就会像雄鹰断了一个翅膀一样,不可能展翅翱翔,不可能遨游出你的一片天空,所以毅力是你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其实,学习也是如此,不能一碰到困难就退缩,碰到难题就不思考,那么这样难题越积越多,学不会的问题就越来越多,这样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学业有成”这四个字就无从谈起了。

由此可见,拥有顽强的毅力对于一个向往成功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啊!每个人都有毅力,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获取和失去的问题。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不免碰到挫折和失败,但假如没有坚强的毅力作为后盾,将永远也走不出困境而迈向成功的。假如你正走在向往成功的道路上,请别忘了,毅力是成功道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奠基石之一——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从蒙学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一直到清末的《曾国藩家训》,任何一篇关于教导自己子女立身、处世、做学问的文章,都有一副神色严峻的教训面孔,板着,端着,让孩子和家人觉得惧怕。

有此印象,对于写这类文章的父亲们,便都有了一种固定的认识。甚至读《傅雷家书》时,也羡慕傅聪有如此博学多才,循循善诱,同时又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而近日,读得一本旧书——《梁启超家书》,忽然发现,梁任公教育孩子是如此的不同。

写《少年中国说》的梁任公(启超)曾经这样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加戊戌变法之前之后,曾经想着君主立宪,而后又支持民主的梁任公,在一生之中思想多变,兴趣多变,唯有对他儿女的拳拳爱意从未改变,为了少年中国梦,梁任公仁慈地呵护着子女,精心培育着子女,引导着子女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发展,梁启超的9个儿女,人人成才,且各有所长,当年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竟然有两人是他的孩子: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此外有才女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西点军校任十九路军校官早年病逝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参加革命的梁思懿和梁思宁,已经第三个成为院士的火箭专家梁思礼。

家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第一篇便可看见梁启超指导时年十九岁的女儿梁思顺学习行政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法,等等,"因思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汝求学不可太急……",接下来便是给思成思永的'"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

随着儿女们的成长,梁任公说:"人生之旅历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往不克因此着急失望,找精神上之萎(上草头下畏""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紧接着,梁任公便开始教导"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人之生也,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则安之若命。""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有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任公在本书里的文笔很活泼的,古文和白话相间的,亲切动人。有意思的是,梁任公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思顺","没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他是非常平等亲和地与孩子们交流,当孩子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梁启超是给出了这样的安排,他说"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激烈,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而且,当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定下之后,梁启超会问女儿思顺"你的意见怎样呢?"。

此书选择的大部分是梁任公给子女谈为学和做人的书信,后附三篇演讲和谈话录,其实也是总结了梁任公认为为学做人的思想——所谓三达德——即为"智、仁、勇".

一如梁任公说的:"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皆在于此。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有人评价梁启超是中国近似百科全书的人物,我读完这本书,深有同感,我被他的胸怀和大格局所折服。本书以时间主线,分别从少年、婚姻以及与同时期历史人物的交集,给我们客观展示一个真实的梁启超。

梁启超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与光绪、康有为、孙中山、谭嗣同、章太炎、袁世凯、段祺瑞、蔡锷等都有很深的联系,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每件大事情都与他有联系。他是最早提出“中华民族”这个词的人,也是最早向中国杰少马克思主义的人。他提出过“少年强则国强”的口号,100年后的今天,这同样是我们的口号。他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铺砌了中国近代思想文明的道路。

梁启超做人有大格局,在因康有为支持张勋复辟而与之反目,在康有为死后,梁启超却为他守灵,哭了三天三夜,他气量之大,能容下常人不能容之事。梁启超早年解除到西医文明,觉得这是能学以致用,强国利民,极力推广,就算是协和医院把他的右肾割错的情况下,也极力为西医辩护。大格局者,爱国、无私、开放、宽容。他一心只有国家,他的大格局是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审时度势修炼出来的。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的这首诗来形容梁启超在合适不过了。我们人人都能做到不为名,不图利,世界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嘘寒问暖之语或许没有常挂嘴边,但在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关爱流于点滴。

梁先生的家书中,他有时扮演慈父角色,为子女人生之路的规划起引导作用;有时候似乎也是位慈母,对子女诸多宠溺,宠溺之间不乏告诫,慎言慎行,人贵自立,人贵自省,人贵自知;有时候宛如兄长,呵护之情溢于言表;有时候又好似孩童,对子女们撒娇。撒欢、逗笑、关爱、或宽言鼓励,或敞开心扉,梁先生的真性情,很难想像到他是一个生活在思想禁锢,长辫宽袍,三寸金莲的封建时代,思想穿越百年灰色中国,以身作则,做年轻人人格的典范,也让我们读到了别样的梁启超。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爱国之心长存,当取外国之知识报国,当取外国之思想报国,当取爱国之先进报国。梁先生希望子女不管在国外多有成就,也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国,报效国家,即使这个国家还在经历苦难的成长,即使这个国家还是沉睡的狮子,吾之国,吾之家,以吾赤诚之心相报。他还希望子女于苦难中磨练成才,当自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治学之路不可不严谨,“汝求学不可太急”,“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关怀之中透着严厉。精于术业,也许生活中会少些乐趣,但是知识和专业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和课堂上,交友取益,读书取益,生活中亦有颇多可学习的地方。

当孩子求学治学碰壁时不断的鼓励和劝慰,知识不是死的,不是几门考试、几张卷子,几本文凭,学问也是灵活的,不拘泥于眼前的小磨难和小挫折,不消沉,不堕落,不灰心。一个人若是在束缚的环境中消磨意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

哲子女之道,似双手托着奋起的雏鹰,自由飞翔,偶有训诫,皆语重心长,一代大家,“智、德、仁”的典范。

《梁启超传》读后感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革,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鼓励人们只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梁启超在《论毅力》一文中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地。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他认为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逆境和顺境总是交替轮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事无巨细,都会遭遇无数次阻力,不同的人对待阻力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毅力,从而决定了他们的事业成功或失败。正如文章中所说的一样: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在事业的登攀中,只有毅力才能让我们领略无限风光。

但是,是不是一个人只要有了毅力,所有想干的事都能成功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锲而不舍的人,并不是都能获得成功。这也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应该有选择的“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途径中一个必要的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如果单有毅力,一万次失败之后,只懂得一昧的蛮干,并不懂得去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那么这种坚持的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却很难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就比方说,人们都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其中的主人公够有毅力了吧,可他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原因很简单,他所选择的方向并不值得他去坚持,与此相反的是,歌德曾经尝试着学习绘画,但在发现绘画并不适合自己的时候毅然放弃了绘画,而选择了文学,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大文学家。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选择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毫无选择的去干,只会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或财富,而有选择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话,那么我们的坚持,锲而不舍,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曾经听一个人说:青年人的可爱,就在于凡事不干则已,一干就是开弓没有回头前,哪怕到头来一无所有,也绝不半途而废。或许他是对这种闯劲持赞同的吧。但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错过了便不会再回头,如果把大好的青春浪费在了没有价值的事情上,那么就只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了。”成功的人正是做到了有选择的,并且是正确选择的锲而不舍下去,才取的了如今的辉煌,就比方说,陈景润吧,相信许多同学对他不陌生,原本是教师的他,在讲台上并不受欢迎,或许他在教师方向锲而不舍的话,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那么他便错过了教学王冠上的那一颗明珠了。

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成功离我们不远了。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

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

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

“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

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

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

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

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

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

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

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

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时代的悲哀。

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着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

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

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

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

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

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

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

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

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

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

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

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

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

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

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

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

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

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化大革命,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用了三周,大致第一遍读完了《梁启超传》,期间屡次感叹,凡有趣的书最少要读两遍。

精力不济,以后再来翻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

连他本人也常常以此自述。

《梁启超传》大段引用了《饮冰室文集》里的内容。

我总有“读原着”的冲动,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卷册数目,还是算了,决定改道认真读完《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文字,确实很有感染力。

既朴实,又活泼。

而且可以体会到他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特点。

读到康有为时,看到他的刚愎,便有很直接、快捷的比较,深刻体会什么样的语调让人喜爱。

梁启超涉猎很广,治学,政治,历史,宗教,法律,文学,甚至教育,科学等等。

如果按照他的理念办学,那一定是一个视野丰富、高质量、开明的通识教育。

梁启超教育子女很有成就,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梁启超还在各种旅途之中,不断思考,结合亲眼所见的现状,得出结论,改进自己的理念。

他对于当时很多社会现象,有深刻而且深远的见地。

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

是当时重要的精神和政治领袖。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那个年代大量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同样的讨论中。

清末至民国初年,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着实丰富,令人神往。

不记得是哪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提过,经济学家(甚至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解释问题的学者:观察到某个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试图给予答案,或解释。

还有一类,是建设型的学者。

他们获取大量已经有的结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更有力者,甚至会给予执行(比如美国总统的经济学家团队)。

我所了解的基础研究学科,大体也是这样的归类。

梁启超,我认为,属于出色的第一类,善于解释、归纳,而不善应用。

身处乱世,梁启超没有太多书生不切实际的架子,迫切的想要改善中国的状况,甚至因此曾经被人利用,加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可批可驳。

小学、初中、高中,前后学了三遍中国近代史。

我认为我在这套教育体制下,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很幸运!我的记忆力,选择性很强,但凡是我不懂的,一概记不住。

《梁启超传》读后感

看完一本书和看完一场球,一场电影的感受有时候很像。精彩的比赛和电影,看完之后恨不得立刻就和旁人谈起,讨论进球的精彩又或情节的跌宕。倘若比赛乏善可陈,电影不痛不痒,则看过之后,仿佛走过上班的路、刷完睡前的牙一般,你若不问,我便不再提起,好似寻常往事一般没了意义。实在不幸,赶上了臭脚一群,矫揉一班,则避之不及,恨不得从未看过,绝不提起,仿佛告诉别人浪费的这时间,让听者拿去。

或许这算是自己的一个说辞,以至于迟了这么久才来写《梁启超传》读后感,不觉得惭愧。然而书与球,与电影不同在于,耗费了那么久,不留下些什么是万万不能的,也是千万不可的。幸好之前断断续续的记录了一些感受。才不至于把这本书直接还给作者。

自己的感受,这是一本详实有余,深度不足的书。作者博采众家,却未能升华出什么境界。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就事论事的发些感慨做些总结。加之大量直接摘录资料原文,却少有详解,清末民初的古文生涩虽不至难以理解,却也实在使人疲于持续招架。本来读书的时间就很有限,更不愿意陷入一字一字的理解泥潭中。书籍的序言中,评价他是采用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写成,通篇读下来,才发现时务文体的内容确实不少,只是都源于引用。作者还是实实在在的采用白话文。上下两册,洋洋洒洒上百页,耐读性不高。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抛弃了传记作品常用的编年体,而采用人物关系区分章节。如梁启超与黄遵宪,梁启超与袁世凯等等,反过来看,也算是刻画了清末明初的名流政客种种,只不过用梁启超签了桥搭了线。不知道算不算是搭车版的纪传体。这种设计天然的就是争议点。能看出梁启超与种种人物,是按照年代的进程撰写的,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国初立——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五四运动。所以前有康有为,黄宗宪等等立宪人物,中间安排了章太炎、袁世凯等1912年前后的人物、后面则是蒋百里、胡适、徐志摩众生。每个章节集中在两个人的关系之间的,自然也是响应时期梁启超的主要思想与行为。

人是社会产物,人的身份与价值体现在社会关系之中,用这种方法勾勒的梁启超算不上问题。然而纠结在于,人物之间的时代难免重叠,若是不了解这段历史,恐怕会在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关系中,丧失了基本的存在感。而且同一时期的不同事件,可能因为涉及人物的不同,而呈现于不同的章节中,二者间的关联解释,是这种方法的弱点。若是提前展开,难免抢了别人的风采。但放到后面再谈,恐怕不把前事叙述一遍,读者是需要往回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感觉这本书内容总是重复。前因后果,事出有因,这写作的规律终究逃不过去的。况且明明是写梁启超与某某人,行文却经常撇下一个不表,而只提另外一个。以至于搭档上场时,有关公见秦琼之感。因此,能否接受这种写法,关键还是看个人的阅读感受与背景知识基础。

评价一本书,耐读性是一点,但绝非唯一,可读性是第二个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梁启超传》值得充分的肯定。世人对梁启超的认识形形色色,却无外乎“君主立宪”、“教子有方”两个刻板印象。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史实的介绍和适当的分析,为梁氏摘掉了第一个面具。

客观上说,梁启超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让他有机会参与思想的启蒙并成为中国伏尔泰一类的人物;另一方面,也让他有机会去参与实践,虽然都以失败告终,却终究告诉了我们,民主之路的坎坷。他若早生,则无实践的机会,他若晚生,是否会成为革命志士或者民主先锋都难以确定。

梁启超毕其一生,追求的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君主立宪,而是基于议会制的政体改良,从而实现国家的理想。这二者听上去区别不大,实则却让梁启超在世人心中的面目难以辨识。过去看历史教科书,以为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南海先生一般,抱着光绪皇帝不放,非要这个主子立宪不可。把梁启超这位过渡时期的巨擎,简单的规划到了君主立宪的`阵营中。即使不谈流亡日本前期,梁氏的一副革命派作风。即使是回归改良之后,他在护国运动中,与其弟子蔡锷一手促成的两省出兵这讨袁,最终点燃了运动的燎原之势,也足可以证明其政治上的复杂性。梁氏的政治理想并不局限特定的国体中,他追求的是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改良,建立完善的政治上层建筑,从而实现期待的国家富强。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联邦议会,每次变革都迫使他做出改变,却从未动摇他最终的目标。

“文字收工时,世界革命潮”,从思想启蒙的角度看,梁启超为首的思想启蒙者奠定了中国20世纪初社会革命的思想基础。如今当我们谈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绝不会忘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绝不会绕开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一类的启蒙大家。与欧洲相对渐进的革命发展历史不同,中国的思想启蒙是与政治变革夹杂在一起的。而在夹杂之中,如梁氏一般,保留着清醒思考的人却并不多。他和老派立宪者一样,反对激进的变革,认为在中国民智未开的情况下,激进革命带来的绝非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多数人的专制。中国此后百年的发展,无不证明了先贤的远见。

从戊戌变法开始,到护法运动结束,期间中国经历的种种大事,其背后都有梁氏的影子,不敢带有阴谋论的说起是幕后黑手,但至少他在思想领域的影响,在政治上的亲力亲为,都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了这些事件的发展,从而塑造了中国近代纷繁复杂的历史。毕其一生,梁启超都在追求,这一理想如今依旧延续。

只是不知道,这种延续,是否还值得我们去骄傲。

“读懂梁启超,就能读懂中国近代历史”。在关于本书的种种介绍中,唯有这一句,光芒闪耀。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的儿女他们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

每当我听到同学们激昂豪迈地诵读《少年中国说》时,心中燃起一股暖流,视线逐渐模糊,《梁启超家书》中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梁启超家书》一开始以书信的形式呈现在儿女眼前,后来经过整理,编订构成了一本书。梁启超的一封封书信渗透着对子女们浓浓的亲情与深沉的爱。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对儿女的人生指导,像照明灯一样点亮了孩子们光辉的前程。当然,更少不了对儿女的关心、问候。这与《洛克菲勒的38封家书》大同小异,同样都是为孩子们照亮前程,指引人生。不同的是,《梁启超家书》充满了家国情怀,充分表达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对梁启超这种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最好写照。作为一位父亲,他当然希望子女成才,但他更重视健康。他说:“汝需如汝乃吾之命根”,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在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才能有一个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我喜欢梁任公说的一句话:“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行之好机会。”思永、思成被车撞得头皮血流,却还乐观地直面生活。梁启超认为,这并不是灾难,而是挫折,挫折正磨炼了德行与心性,使自己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使自己变得更勇敢。如今社会安定,我们这一代有一部分人太矫情了,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挫折,也就不能很好地磨练自己,遇到一点点困难便放弃,可笑至极,受了一点小伤便大声哭喊,没有想过老一辈那么苦是怎么挺过来的。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从中汲取了人物的优秀品质,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还记得我三年级被小车碾碎脚趾的时候,我受不了那个疼痛,哭得稀里哗啦,但是爸妈赶到医院,看着坐在轮椅上的我,他们都在乐观地安慰我,甚至还给我讲笑话。当时我一点都不理解爸妈,觉得他们对我太没有同情心了,我都受伤了,他们还笑得出来!现在想想,爸妈并不是不爱我,不关心我,他们当时的种种所谓的“笑”,其实是他们在灌输我一种难得的乐观精神。事情已经发生,哭天喊地,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忧愁满面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唯有积极面对,才能更以好的心态,好的精神面貌抗衡不幸。确实如此,在我受伤住院的那些日子里,同样快乐,同样充实,我的伤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少年强,则国强,正值少年的我们,应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向上,学习种种有用的知识,陶冶情操,为国家之富强而发奋图强,让自己更加优秀,国家更加富强!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最近无意读到梁启超写的一篇《论毅力》,一番诵读,心中泛起朵朵涟漪,曾几何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找寻了许久,愣是没找到(记忆中也写过类似文体)。也罢,找不到或许是命中注定。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两个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做了这篇文章,是为了激励和打气,为了心中的坚毅坚持下去,坚持总会有收获。

下面简单领略这篇文言文的风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那颗心。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大概意思就是人的一生想要干成一件事,必须要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支撑。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就像那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之所为】,只有经历苦痛,才能收获甜蜜。

人的一生,其实跟破茧成蝶一般的历程。一开始作为蚕蛹一般,经历暴风,大雨,暴晒,还有夜晚的凄凉,熬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经历了那么多的所谓挫折才能成为美丽的蝴蝶,那振翅飞翔是蝴蝶最美的时刻。

熬过所谓的挫折和磨难,必须是自己的毅力支撑。

愚公移山的时候,别人问他,如何实现,愚公是这样回答的,我现在再移山,我死了以后,我还有儿子,儿子也有儿子,只有我们家有人,就祖祖辈辈的干下去,一直到把山移走。这是什么?这就是毅力,毅力是超越生理的难受的。

不论你现在经历啥,请记住,不要放弃,熬过最难受,迎来的是美好。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干就完了,不要放弃!(侯晓斌)。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的儿女他们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

九子皆才俊。

每当我听到同学们激昂豪迈地诵读《少年中国说》时,心中燃起一股暖流,视线逐渐模糊,《梁启超家书》中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梁启超家书》一开始以书信的形式呈现在儿女眼前,后来经过整理,编订构成了一本书。梁启超的一封封书信渗透着对子女们浓浓的亲情与深沉的爱。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对儿女的'人生指导,像照明灯一样点亮了孩子们光辉的前程。当然,更少不了对儿女的关心、问候。这与《洛克菲勒的38封家书》大同小异,同样都是为孩子们照亮前程,指引人生。不同的是,《梁启超家书》充满了家国情怀,充分表达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对梁启超这种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最好写照。作为一位父亲,他当然希望子女成才,但他更重视健康。他说:“汝需如汝乃吾之命根”,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在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才能有一个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我喜欢梁任公说的一句话:“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行之好机会。”思永、思成被车撞得头皮血流,却还乐观地直面生活。梁启超认为,这并不是灾难,而是挫折,挫折正磨炼了德行与心性,使自己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使自己变得更勇敢。如今社会安定,我们这一代有一部分人太矫情了,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挫折,也就不能很好地磨练自己,遇到一点点困难便放弃,可笑至极,受了一点小伤便大声哭喊,没有想过老一辈那么苦是怎么挺过来的。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从中汲取了人物的优秀品质,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还记得我三年级被小车碾碎脚趾的时候,我受不了那个疼痛,哭得稀里哗啦,但是爸妈赶到医院,看着坐在轮椅上的我,他们都在乐观地安慰我,甚至还给我讲笑话。当时我一点都不理解爸妈,觉得他们对我太没有同情心了,我都受伤了,他们还笑得出来!现在想想,爸妈并不是不爱我,不关心我,他们当时的种种所谓的“笑”,其实是他们在灌输我一种难得的乐观精神。事情已经发生,哭天喊地,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忧愁满面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唯有积极面对,才能更以好的心态,好的精神面貌抗衡不幸。确实如此,在我受伤住院的那些日子里,同样快乐,同样充实,我的伤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少年强,则国强,正值少年的我们,应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向上,学习种种有用的知识,陶冶情操,为国家之富强而发奋图强,让自己更加优秀,国家更加富强!

《梁启超传》读后感

最近偶然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在围绕第三届读书节展开一些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向读者推荐一系列书籍,不过无奈的是,其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我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将《梁启超传》上下卷给读完,纵观梁启超生平,个人认为,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呼吁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然而其本身却依然免不了保守,忠于清皇,忠于先生(康有为),以至于在政治立场上,几番变动,尽管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思索与分析,但是终将因为自身的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分析不够,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悲哀。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着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梁启超传读后感

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小至蝼蚁大到宇宙,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发展。愚昧变文明,落后变先进,弱小变强大。没有变,历史岂能前进?没有变,中国的革命怎能发展到今天?变,它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今日的中国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她正在向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飞跃。五湖四海、神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史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已经竖立了,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少年的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国。梁启超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个“少年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不至愧对这光荣的称谓和这美好的时代呢?首先,少年要有理想,有知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已经五千年了。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应该为她光辉的史册添上灿烂的一页!我们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立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理想并不是说你想成功就会成功的,他要求你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巨大的代价。实现理想需要力量,力量来自知识,我们要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就要有文化。今天的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将是明天实现理想的基础。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从一加一学起,孜孜不倦、勤勤恳恳,而且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这样,知识才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扎下根,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少年还要有进取心和创造力。少年的精力是旺盛的,他是初升的太阳,他是才华发源的长河,他是一团能燃烧世界也能燃烧自己的烈火!少年是与世界有缘份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总想凭自己的本事改造它们,有时对一切都感到不顺心,不满意,总想凭自己的意志使一切都顺从于自己。

所以,只有今天的少年,才是历史新纪元的开创者,才是未来历史的主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我们将把“少年中国”建设得更富有,更强盛!

晚10点27分,心里头却还有件重要的事情未做。早想动笔写好这篇读后感,却不知如何开笔!才发现自己最近写东西越发少了,不晓得是年龄越来越大的原因,还是自己写作水平越加退步了。《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已看过多次。趁夜还早,又看了三遍,每多看一篇又多了几分感触!可想把它记下来,可就真的太难了,想我自5岁读书,除小学发疯似的去背文章,之后就再不勉强自己去背任何东西,当然在心里还是挺佩服那些能将经书倒背如流的同学们!

说起了少年,难免又会想起了自己的年少时光,儿时父母都出外打工,和哥哥一起在家里读书,每日要自行解决吃喝问题,哥哥每日清早5点多就起床来,一吨早餐做下来,就立即跑向学校,遵守的是决不迟到!而我却从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一觉睡到自然醒,每早醒来,吃完早餐再赶到学校太阳已到天中间。老师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严重的留堂处罚,而我却也经受得住,读书而已,成绩也还不错,父母也早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任我自由成长,在信中却督促我经常练习写字,让我做些自己喜欢的名堂!不想到现在还是凭着一手字在过活!

时如流水,转眼已近三十。古语说三十而立,但始终感觉自己还是没长大,虽心往少年,却又年有二七,现代生活节拍使得年少之时的诸多爱好,早已抛之身后。往日心爱的短笛早已尘封在家乡的抽屉里,学习书法的热情早被工作用字所代替,偶遇“知音”再拾旧好时,总发现功力大不如昔!不由得假想起来,如若再重操旧好,想必身心均能回到年少之时。读《少年中国说》后也更坚定了自己的假想!

写到这里时,不由得琢磨起少年的特点是什么?而我的理解的特点是:

1.吃饱,吃好,因为长身体。

2.有很多个为什么?因为好奇,喜欢究根问底。

3.喜欢的事情会充满激情。因为只做喜欢的事。

4.自认第二,相信没人敢再认是第一。因为自信。

5.输了再来。不怕没机会。

也许正因为是这样的少年心态,也就决定着这个时段的特殊的力量,古语就有:“英雄出少年”之说。现实社会中,诸多少年艺术家,音乐家,书法家,科学家比比皆是。连我们的东家在知行中也发表了“要心如少年”的文字来,可见保持这种少年心态是如何的重要!

记得初中时,常在学校打架,偶被一校长抓住,问我,读书是为了什么!我干脆利落的的回答:“为了自己!”不想被足足教育了近2个小时!倘若现在东家问我,打工为了什么时,我会更加直接的回答:“为了馒头!”我想为了馒头才是最根本的价值观。

企业由人组成,人强则企业强,人强莫过于少年强。倘若,人人心如少年,岂不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

写到这里时,不由得再次体会起东家的“要心如少年”来。而我应该已经从80后变成了90后,而且决定要去拾回以前的爱好!再有深刻的体会就是,夜已深,少年强莫过于身体强,熬夜虽已是家常便饭,但今日得《少年中国说》这一体会,确实收益繁多!

临睡之时,又记起了《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句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我得再加一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心如少年的人!”

今天,我们的晨会令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我们来到操场,一开始,就是朱校长对开学新一天的要求:‘旧的一年过去了,我们也长大了一岁,我们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应该都懂事了,不会那么调皮了,应该负起国家的一部分责任。

朱校长讲完了后,五(一)班的同学上台来吟诵“中国少年说”,他们诵读得很有感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他们脸上非常地严肃,有时眉头皱得紧紧的,有时他们的手整齐地伸向远方。他们演完后,台下响起雷鸣似的掌声。

我听了这些同学富有激情地吟诵,他们整齐?高昂的声音感染了我。正好,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少年”这一篇课文,作者臧克家形象地把少年比作“六七点钟的太阳”“万仞高山的源泉”“一株株嫩绿的小树”“小鹰初展新翅”“一只一只乳虎”和“刚磨好的刀刃”,这让我看到了少年的责任与希望,少年的希望是: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中华崛起做贡献的人。那今天的少年怎样成为明天一个有希望的人呢?我认为只有用今天的努力,不断的奋勇向前,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成为一个有希望的人。

新的学期第一次晨会结束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已经成为了少年了,我知道身上的担子很重,可是我有信心实现我的目标-作一个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人。

梁启超先生激昂洒脱的文字如波涛汹涌般涌入我的心田,通过诵读这段文字,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将来报效祖国。

我们应该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不要受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退缩不前,我们不能一直依赖着父母,要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成长。我们要为新中国的崛起努力奋斗!

正如青年毛泽东曾在《奋斗自勉》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我们祖国的少年更应该有潇洒、霸气的精神。

少年如振翅之鹰,如含苞之花,他们怀着满腔热情,剪下一片地平线。我愿伸出双手,去创造世界,留下永远的少年中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