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延安精神的理解200字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大全

时间:2023-04-25 17:23:21 作者:曹czj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一

学校领导组织大家学习了《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对延安精神基本内涵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通过领导的课堂讲授,延安精神在我脑海中的轮廓慢慢清晰起来。言简意赅而略显抽象的几句话,变得那么丰富而生动、充实而具体、博大而令人震撼。它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学习和粗浅的理解,我想就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精神两点,下面,我来谈一点个人体会和认识。

一、关于如何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一、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当前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第三、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去。

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延安精神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持艰苦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对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延安精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我们老教师,大力弘扬并切实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重温历史,学习延安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效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两个务必”,树立科学发展观,发扬延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把握工作规律,我将用实际行动,争创较好的工作业绩,续写“延安精神”的新篇章。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二

学校领导组织大家学习了《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对延安精神基本内涵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通过领导的课堂讲授,延安精神在我脑海中的轮廓慢慢清晰起来。言简意赅而略显抽象的几句话,变得那么丰富而生动、充实而具体、博大而令人震撼。它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学习和粗浅的理解,我想就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精神两点,下面,我来谈一点个人体会和认识。

一、关于如何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一、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当前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第三、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去。

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延安精神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持艰苦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对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延安精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我们老教师,大力弘扬并切实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重温历史,学习延安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效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两个务必”,树立科学发展观,发扬延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把握工作规律,我将用实际行动,争创较好的工作业绩,续写“延安精神”的新篇章。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三

;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延安精神绘画艺术的教育功能,探讨了新时代的绘画创作艺术精神。认为,绘画艺术表现更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做为支柱,才能使绘画有所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当代绘画应展现新时代社会题材,以豪迈、大气和全新精神面貌,呈示出一种源自新时代的独有审美情调及宏大力量。在新时代,我们更要认真思索绘画艺术如何创作才能反映新时代主旋律。

【关键词】 延安精神;新时代主题性绘画;绘画艺术

一直以来,延安精神历史题材作为一个红色文化的绘画题材长期是画家创作所表现的重要主题,它以图像的形式直观的记录中国近代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成为我国近代史和美术史重要的组成部分。描绘了革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及广大人民群众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下进行的革命斗争精神,同时也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在当今中国,国家日益重视红色文化,在美术领域为了更好的反映本国民族精神和整体形象,作为美术工作者应结合新时代不断创作精品力作来弘扬延安精神。

主题性绘画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是历史的记录。它常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用绘画艺术表现感染力,从而使艺术欣赏者内心和创作者产生共鸣。历代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主题性思想内容较多。例如:石鲁的《转战陕北》《东方欲晓》,方济众的《宝塔晨辉》《小米喷香的时候》,何海霞的《延安颂》《杨家岭胜境图》,刘文西的《北斗——刘志丹和陕北人民》《毛主席和牧羊人》《解放区的天》《祖孙四代》等,都堪称经典之作。他们是以绘画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历史重要情节,通过这些情节表现延安精神的本质。

绘画的表现形式不是历史学家梳理的历史材料,它是在不违背历史的条件下,不局限对历史的考证和史料的罗列,它是艺术的加工。它可以通过油画、中国画、版画、水彩画等不同的艺术语言形式表现重要的历史事件,主要的人物形象或某一时段社会现象,一是反映革命精神和生活,二是反映延安人民生活。延安精神通过图像的艺术形式,使人们更清晰、更直观、更富有色彩的理解历史的史实。

延安精神主题性绘画,从历史的角度是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和现实社会功能的认识。从绘画的艺术角度分析,画面中能更好的反映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思想。加强对本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和教育,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对培养青年爱国情怀上具有重大深刻意义。

以绘画的艺术形式表现,既是艺术家融入个人情感的艺术作品的表达,又可作为图像资料保存下来,在中国美术史上增加新的篇章。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充分发掘和利用丰厚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弘扬延安精神的红色文化教育,对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绘画是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中国文化的上层建筑,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任何文化都是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的有机统一。千百年来,中国绘画对传承中华文明,展现不同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及精神世界起到了积极、独特的作用。当代中国绘画创作,更是立足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开放、包容、继承、创新的发展态势。为弘扬新时代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代绘画应展现新时代社会题材,以豪迈、大气和全新精神面貌,呈示出一种源自新时代的独有审美情调及宏大力量。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想,创作更好地符合时代的的艺术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艺术家寄予了殷切期望,他希望广大艺术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我们坚信,只要每一个文藝工作者始终不忘初心,立志创造奉献,中华民族先进的文化就一定会得到更好、更有力的弘扬,中华民族优异而伟大的创造精神,就会进一步展示出持续、恒久的光辉,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就一定能够实现。[5]以笔书写历史之印迹、以墨弘扬民族之精神。一幅历史性的绘画作品表现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具有崇高信仰和顽强精神的传承,才能使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艺术家正应肩负这样的使命,才能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才能创作出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延安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随着岁月的流逝,延安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新时代的人到延安革命圣地去追寻、去思考。在延安精神的思想引领下,也为我们重新认识生活,为艺术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就要为民众创作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尽到一个艺术家的职责。

四、结语

延安精神下的绘画不仅记录中华民族历史史实,还表现人们的艺术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对绘画艺术价值的挖掘,使绘画艺术作品展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思想文化精神,反映祖国新时代繁荣昌盛,美好发展的新面貌。通过作品给人以精神的鼓舞,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让优秀的绘画艺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才能使中国绘画得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相关热词搜索:;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四

今早,在会议室聆听了“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的讲课,感受颇多,印象深刻,灵魂深处受到洗礼,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亲身经历了延安13年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

延安革命圣地留给中国人民的最大财富,就是延安精神,其内涵包括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为群众谋福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的精神;还有敢于揭丑亮短,擅于自我剖析的批判精神等。

延安精神,是在艰苦岁月里,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培养的结果,延安精神涵养心灵,修正行为,孕育初心,因此当我们学习延安精神的时候,一定要要虚心地融入延安时代,诚心诚意把自己投进艰苦环境里锻炼,从朴素的`吃穿住行中体会、学习,否则,啃着烧鸡喝着茅台,再高的调子理解不了精髓。

学习延安精神,要把现有认知、文化、理念、价值观、权利观、道德观、审美观统统抛掉,以空杯心态重组心里结构,以纯洁原始的心脑学习延安精神,这样才能在学习中领会什么是大公无私,什么是权为民所用,什么是利为民所谋,什么是不和老百姓争利益。否则,满脑子私利,一肚子算计,心胸太多杂念占据了思想,靠一点谦虚挤出微微空间汲取延安精神营养,那能汲取多少呢?所以学习延安精神,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入脑入心,在灵魂深处学。

延安精神,内涵朴素情怀,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如果不扎实学习、用心学,那些崇高的品质,理想信念的追求和极高的精神境界,是常人无法学到的。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五

;

延安精神是诞生在延安时期的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体系与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精神力量,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延安时期,正是这种精神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力量,从胜利走向胜利。时至今日,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思想宝库中的瑰宝,是引领人民奋发向上的重要精神动力。因此,“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延安精神,有利于达成认识共识,凝聚社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指明正确方向。”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育人的重任,其践行延安精神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素养,关系着他们能否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栋梁之才。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能否自觉践行延安精神要引起重视,通过各种路径让他们了解、认同、践行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其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高校教师要努力践行延安精神,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其时代价值。

二、高校教师自觉践行延安精神的重大意义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要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这其中也包括高校教师。这样就需要一个被全体人民共同认同的精神纽带,将全国人民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个共同精神纽带就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众多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东西方文化碰撞,国内的各种思潮也趋向于多元化,在此背景之下,激励和感召我们取得革命重大胜利的延安精神,再次成为统领人们思想的重要纽带。延安精神永不过时,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我们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强大精神支柱。高校教师自觉践行延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高校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训练场,是走进社会的桥梁。教师能够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自觉践行延安精神,就会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形,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在这一训练场中,成为政治坚定、专业扎实、服务人民、唯实求新的中坚人才。高校应将延安精神全方位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实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并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创新工作中,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等到大学生走进社会以后,就会使延安精神成为新风尚、新潮流,从而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达成社会共识,确立正确价值取向,凝聚社会力量,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社会思潮,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将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高校教师践行延安精神的现状

恪守职业操守,遵守学术道德。大部分高校教师践行延安精神,自觉热爱国家,热爱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能够爱岗敬业,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有着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能够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负责,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塑造完善人格。在自己的科研领域,锐意进取,勇攀科学高峰,每年均有大量科研成果面世,有很多成果达到了國际超一流水平,很多高校教师也成为了国家乃至国际上的顶级专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立交流平台,营造践行环境。高校采取各种方法,向广大教师宣传延安精神。很多高校建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成为高校师生学习延安精神的重要阵地,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的重要平台。很多高校还设立研究延安精神的专项课题,组建了一些教师科研团队,让教师在学术研究的同时,自觉去充分领会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成果可以在成果交流会上交流,共同学习,并将成果在学生中展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各高校还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大学文化,为高校教师践行延安精神提供良好的文化熏陶。很多高校还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使这些活动既具有时代特征又体现党的光荣传统,吸引越来越多的师生参与其中,自觉学习,主动践行。

学习动力不足,自觉践行欠缺。部分高校教师学习延安精神、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其践行延安精神的自觉性。当前,高校教师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践行延安精神的效果,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成才。有些教师重视业务学习,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甚至断章取义,没有真正理解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的深刻内涵,没有认识到深入学习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有些高校教师还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影响,社会道德责任感有所下滑,少部分高校教师更是被社会上的错误思潮和价值观所迷惑,功利主义思想较强,认为政治理论素养的养成可有可无,直接导致忽略了社会主义教育“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

组织保障不力,激励机制缺少。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高校教师践行延安精神的坚强后盾。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践行延安精神的过程中,组织领导不力,制度建设不足,有些高校即使有相关的制度,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致使这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同时由于缺少激励机制,导致高校教师开展践行延安精神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之流于形式,走了过场,践行延安精神与学校的日常工作衔接不够,延安精神没能有效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四、提高高校教师践行延安精神自觉性的对策

延安精神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高校教师自觉践行延安精神,教育和影响大学生,这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教师自觉践行延安精神的制约因素众多且复杂。因此,提高高校教师践行延安精神的自觉性,应多措并举,相互促进,形成综合力量。

(一)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强化办学政治方向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党委加强党的领导,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掌好舵,采取有效措施办好大学。为此,高校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保障高校践行延安精神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党委中心组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谋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顶层设计,明确高校教师践行延安精神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各级党政部门要全面参与,横向协调,提高办事效率。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延安精神的践行落到实处。

高校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评定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强化制度保障。要使各项管理制度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将延安精神的魂与高校规章制度的体有机整合,形成高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制度建设要符合高校发展规律,符合大学生成才规律,既能体现出制度建设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又能展示出延安精神人文精髓。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学习延安时代革命前辈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奖罚分明,违者必究,对那些违反制度者进行追责,以保证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有力。

(二)加强延安精神学习力度,提高教师认识程度

由于“高校教师是学生素养提升的楷模,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等方面均给大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持久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应牢记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自觉学习延安精神,提高自己的认识程度,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优良传统,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加强党史教育力度,让高校教师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懂得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中创造的一大批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优秀红色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懂得高校教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是服务好大学生,将他们培养成才,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高校教师还要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改革开放史,深入了解延安精神对当代改革开放具有持续的指导意义。

(三)加强教师践行渠道建设,提升高校育人效果

高校教师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教授专业技能的重任,他们面对的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校教师要勇于承担历史重担,知晓延安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增強对延安精神的认同度,以自己渊博的知识、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学生,影响学生。

要将践行延安精神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高校教师要将践行延安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以及服务工作,并且促其相互促进,提高践行水平,提升自己工作质量,发挥高校建设者和育人导师的作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高校教师要积极参加专家报告会、每月的理论学习及观看宣教记录片等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提升自己对延安精神的认同度。同时,高校教师还要发挥自己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利用新媒体,采取各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大学生中宣传延安精神,使其既具有时代特征又体现党的光荣传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自觉学习,主动践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栋梁。

(四)加强高校内涵发展建设,完善教师奖励机制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为“抗大”提出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近20年来,我国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接下来的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仍要不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祖国大地,坚持办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方向,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高校在内涵建设中,应鼓励高校教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紧密结合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和学科发展前沿,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学科团队,实现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产生具有创新性、继承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为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同时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培养出一批专家学者。

高校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教师自觉践行延安精神。加大对“延安精神研究会”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将其打造成为校内外一流的学术团体,在师生和社会上宣传延安精神。鼓励高校教师编写有关弘扬延安精神教材,引入大学课堂,成为必修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延安精神教育,使之在他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指导他们未来的发展。搭建各类交流平台,为高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提供畅通的交流渠道,让延安精神在各种交流中得以强化,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鼓励教师带领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践行延安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

相关热词搜索:;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六

;

摘 要:
抗战时期 ,鲁艺的成立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艺术发展的需要。伴随着鲁艺成立而形成的鲁艺精神,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是老一辈鲁艺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指导。尽管时代变迁,鲁艺精神却长久留存,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对当代音乐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鲁艺精神 价值 音乐教育 指导意义 传承与发展

本文就延安鲁艺精神做出一个简要梳理和浅析,简单梳理了延安鲁艺时期的音乐创作作品及其特点。旨在探索延安鲁艺时期音乐创作对后世创造的价值,以及鲁艺精神作为指导性方针对当代音乐文化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当代音乐教育对鲁艺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一、延安鲁艺音乐内涵和价值

1.延安鲁艺音乐文化的内涵

鲁艺创建之初的教育方针之一就是以马列主义为基本立场,既要将文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要充分理解中国文艺运动的历史,培养、训练出大批抗战需要的艺术工作者,将他们团结起来,让整个延安鲁艺乃成为共产党文艺政策的核心力量。鲁艺广大师生在这一教育方针的引领下,以“为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统一到音乐创作中。积极推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行“三三制”,以满足抗战特别时期各地对文艺工作的需要;以民族化的音乐为创作的指导思想,以生活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创作贴近生活、符合大眾审美的音乐作品。

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学艺术是革命的,是从属于政治、从属于革命事业的。同时,它又对政治给予了一定影响和反作用力。对于革命事业来说,文艺就好比它的齿轮和螺丝钉,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论断既明确表明了鲁艺文化艺术创作、学习必须服从于革命的政治取向,同时也是鲁艺音乐文化的理论指导——音乐创作是“大众内容”与“民族形式”的有机结合,要成为抗日救亡的有力武器。鲁艺音乐系的广大师生们在这一教育方针的指导和引领下,以民族性、革命性、传统性为特点的音乐作品逐渐产生,也逐渐形成了延安鲁艺特有的音乐文化。

2.鲁艺音乐文化创造的价值

延安鲁艺时期,一系列激奋人心的作品先后产生。如歌剧《农村曲》、《塞北的黄昏》、《军民进行曲》等,《吕梁山大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以及《保卫西北大合唱》等歌曲。这些歌剧或歌曲主要的内容讲述的都是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抵抗侵略。曲调大多是对中国传统民族调式的采用学习,也有对西方音乐技法的部分融入与探索。作曲家冼星海将自己留学法国学习的音乐知识与中国传统相互融合,将之体现在其作品《军民进行曲》中,和声效果层次分明,合唱段落的创作也取得了良好的表演效果。这是一次成功的中西结合的先锋尝试。冼星海专注于革命音乐创作,写出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音乐作品。如《到敌人后方去》、《九一八大合唱》、《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作品。

在毛泽东的号召下,艺术工作者纷纷走下艺术的高雅殿堂,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期,向民间艺术学习。秧歌剧作为一种民族的、地域特色的、民俗的艺术表现形式大放光彩,最为突出的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作品。秧歌剧创造性的综合了戏曲、舞蹈、曲艺、话剧等艺术形式的特点,题材上贴近当地人民群众生活,讲述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故事,因而受到了民众空前欢迎。1945年,中国首部歌剧《白毛女》在鲁艺艺术家群体的手中产生,这部歌剧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欧洲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部中国歌剧。

二、鲁艺精神对当代音乐教育的指导意义

1.鲁艺音乐艺术对当代音乐教育的价值

时光荏苒,艺术价值永存。沈阳音乐学院于2017年专门成立了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旨在传承延安时期的音乐文化,延续鲁艺精神。在鲁艺精神的感召下,当年老艺术家们创作的那些鼓舞中华人民奋勇前进的作品至今仍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例如歌剧《白毛女》,既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开篇之作,也是一部经久传唱的经典之作。全剧的音乐都是作曲家们博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之长,取材本土民歌,结合说唱、戏曲等音调特色;又如1939年由公木和郑律成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在1988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时至今日,由贺敬之作词、马克作曲的《南泥湾》依然被新一代的音乐人争相传唱、表演,试图探索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来表达《南泥湾》的丰富内涵。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等经典歌曲更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释放着强大的能量。

鲁艺音乐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量,不仅是抗战时期的精神感召,虽然其具有时代特性的斗争性意义已不再凸显。鲁艺音乐文化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和算计的,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鲁艺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因此说鲁艺精神对当代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鲁艺精神对当代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延安鲁艺音乐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时代特性可以解释的,延安鲁艺音乐文化悠久的历史影响以及对当代音乐产生的价值恰恰是正是鲁艺精神赋予了延安鲁艺音乐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对当代音乐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鲁艺精神正是新一代音乐教育需要传承与发展的。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中指出,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指导方向。这正是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座谈会上讲到的关于艺术要来源于生活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的,正是新时代下对于传统的弘扬与发展。“传承鲁艺思想,弘扬时代精神”是繁荣中国音乐文化,促进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1)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德育为首。

当代音乐教育,应当强调的不仅仅是声乐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而应当把德育发在声乐教育的首位。如果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个艰辛岁月,正是灾难和痛苦把老一辈艺术家们团结到了一起,以艺术为利器给敌人以打击,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每个艺术工作者的品德教育,我们更应该注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更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做为专业声乐教育的大前提。因为只有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艺术家才能够正确、准确地将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之中。也只有一个基础素养合格的艺术工作者,才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才能以最好的状态,以最佳的方式表现处理不同形式的作品。因此说鲁艺精神中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当代音乐教育首要传承的精神之一。

(2)传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精神,声乐教育“去高雅化”。

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毛泽东同志发现延安根据地的艺术工作者的作品普遍存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关门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他立即召开座谈会,及时提出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艺术创作上的经验教训,鼓励和号召艺术家们要深入生活,只有走到群众中去,才能创作出具有普世价值、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秧歌剧《兄妹开荒》和歌剧《白毛女》等大批经典之作应运而生,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向。人民是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根源,只有植根与人民群众,发现生活、热爱生活,才会有持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精神体现在音乐教育中,其实更多就是要求声乐教育要注重民俗、民族的大众化教育,避免声乐教育高雅化,而是要“化”高雅,探索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宽思路,走一条多元的、民族的、大众的声乐教育之路。比如如何将民族、美声、通俗三种表现形式有机合理地结合,既达到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又能够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

(3)传承根植本民族土壤并创新的精神。

青年的艺术家们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不远万里奔赴延安,扎根于大西北,创作出了既充满了民族特色、本土特征同时又巧妙的糅合了新时代风格和欧洲风格的作品。那个时代特有的音乐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优势和特点,又借鉴了欧洲的长处,兼收并蓄才成就了经典。《白毛女》被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先后翻译和改编成歌剧上演,足以证明了世界与民族、传统与创新永远都是事物不可割舍的两面性。只有二者兼备,才能成就经典。这种鲁艺精神放在声乐教育上面,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将传统的、民族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并传承下去。并将这种民族的、传统的精髓不断与当代的音乐融合发展,创新出新的音乐教育方式和方法。而不能够把声乐教育简单的看成是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更深层次的发展创新声乐教育。使得当代音乐教育拓宽教育思路,不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简单层次的声乐教育层面。

(4)传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

这些音乐理论的建构对于民族音乐研究,艺术风格的探索,音乐表现形式以及当代学术背景下,音乐表达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代的音乐教育,同样要传承这种精神。既注重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中发声技巧、情感表达等表演水平的理论教育,注重艺术修养的教育,注重声乐表现形式的教育,同时还应该将之结合到实践中。从某个层面上看,我们普遍的理论知识投射到每一个教育对象上就是一次将理论知识付诸到实践的过程。那么对于声乐教育来说,掌握每一个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就是一次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的工作。针对不同特征的教育对象,就是一次用实践修正理论的机会。

结语

即便是到了爆炸式信息化时代的当下,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化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鲁艺精神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相信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们同样会在鲁艺精神的引领下,以传承和创新当代音乐教育为己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4]张荷. 浅析鲁艺精神[j]. 新丝路,2017:156.

相关热词搜索:;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七

2014年,汉阳区延研会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中共汉阳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延安精神当代价值研讨,深化延安精神“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医院)活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鼓劲添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区延研会和区直机关分会等十个单位被市延研会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张晏生等八位同志被评为年度工作先进个人。

把区延研会建设成学习型、研讨型、创新型组织是协会章程确立的目标。为此,区延研会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重要任务。会长会议多次组织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通过学习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新一轮改革开放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建设法治国家重要性的理解,从而使延研会的工作自觉投入到推动汉阳全面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去。其学习情况和收获体会分别在市延研会“简讯”和“延安之光”网站得到反映。与此同时,区延研会成员还多次深入街道社区和有关单位,宣讲“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内容,受到广泛欢迎。

去年8月,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区延研会组织召开了“缅怀小平同志,坚持改革开放”的专题学习座谈会,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工商联、汉阳经济开发区、市五医院、汉商集团、汉阳市政工程公司、九州通药业集团、黄鹤楼酒业、武汉摩尔城等单位和企业的负责同志到会并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同志高度颂扬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联系各单位的实际畅谈了改革开放所产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了对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取得成果的期盼。通过专题讨论,大家对新一轮改革的全局导向、治理导向和问题导向加深了理解,形成了共识。

去年9月,为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70周年,区延研会和区直机关分会联合召开了“为人民服务永放光芒”的专题学习座谈会。区直机关工委、区财政局、区检察院、区民政局、区水务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张晏生等劳模代表交流了学习的收获体会。与会同志结合“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新形势下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加深了认识。即:坚持群众观点,解决相信谁的问题;坚持群众路线,解决依靠谁的问题;坚持群众利益,解决为了谁的问题;坚持群众立场,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一年来,围绕“汉阳精神汉阳人”这个主题,区延研会采取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先后深入到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等20多个单位,大力开展调研工作,同时召开十多次小型座谈会开展探讨与交流。深入挖掘弘扬延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典型案例。一是敢做善成、勇于担当的案例;二是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的案例;三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案例;四是崇德重义、诚信友善的案例。区延研会所到之处,得到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共形成18篇调研成果。经过认真准备,去年9月,区延研会与汉阳区委宣传部联合召开了“汉阳精神汉阳人——汉阳区延安精神当代价值研讨会”。

在此基础上,区延研会将研讨成果汇编成《汉阳精神汉阳人》文集。该书收录综述1篇,集体材料11篇,个人材料7篇,集体材料和个人材料均附有编者简单的“点评”。同时书中还配有29幅图片。根据市延研会下达的收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的任务。我区《汉阳精神汉阳人》文集选送的“案例”全部收入了市延研会编辑的《案例集萃》(送审稿)。

去年,区延研会撰写的论文《坚持实事求是,增强武汉自信》在市延研会召开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论文结合“武汉自信”大讨论活动,强调学习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彻底性,增强决策自信;坚持实事求是的一贯性,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实事求是的全面性,增强和谐自信;坚持实事求是的创新性,增强改革自信。文章交流发言后受到到会者广泛好评。

年初,区延研会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区直机关分会共同选定在区法院召开“汉阳区延安精神进机关”现场会。此项工作得到了区法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他们结合法院文化建设,把延安精神进法院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专题制作《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文化长廊,认真总结交流了延安精神与法院队伍建设巧结合,促进公正审判和执法为民工作落实的先进材料。受邀参加汉阳区延安精神进机关现场会的省、市延研会和区委领导,高度赞扬延安精神进法院体现出较高的结合能力、研究能力和宣传能力,工作实效明显,成果丰硕,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现场会召开后,团省委等单位还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前往区法院参观学习。

延安精神进医院,是2013年省、市延研会领导到汉阳实地考察调研时,在听取了五医院结合实际传承白求恩精神并参观了该院白求恩纪念馆后确定的。区延研会多次到市五医院专题调研,与市五医院党政领导共同商讨进一步发挥白求恩纪念馆作用的方法,总结培养白求恩式的医务人员,推动医院创新发展。去年9月,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2014武汉白求恩生平展开展暨武汉市医德医风教育周活动”在市五医院举行,会上正式授予市五医院“全国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的光荣称号。

此外,区延研会“六进”工作指导组和各分会还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实际抓点带面,推动“六进”工作的开展。许多单位按照“有方案、有制度、有活动、有典型、有成果”的要求,把弘扬延安精神与本职工作结合,与文明创建结合、与文化建设结合、搞得生动活泼,各有特色。去年春节前夕,区延研会还联合区文体广电局、汉阳书画家协会举办了《晴川墨痕 〃 颂汉阳觅知音》迎春书画展。市延研会名誉会长韩忠学、市政协原主席刘善壁等老领导还专程为弘扬延安精神书写了作品。

我们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差距。如“六进”工作落实的面还不宽,工作开展还不平衡,组织建设还需根据实际及时进行调整完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逐步解决。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八

在庆祝建党__周年前夕,我有幸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 公司__年组干工作暨青年干部座谈会,和大家一起近距离接触延安,感知延安精神。期间先后瞻仰了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南泥湾大生产展馆、七大会址等地,通过会场教学、现场教学、展览图片、等形式,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巨大的洗涤,党性得到锻炼升华,深感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一、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

从历史书上我们接受红色新中国启蒙教育,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这次能亲赴实地学习,我倍感珍惜,对延安和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

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珍稀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的脑海里不时闪现出70年前毛泽东穿着打着补丁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篇章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革命热血青年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一批批地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线。通过参观革命旧址,我对1935年-1948年中国的历史和我党的历史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开办了闻名世界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干部,创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可以说,延安当之无愧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通过重温延安革命历史,我对曾经感召无数革命党人的延安精神,感触很深。延安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经过十多个年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培育和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在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正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紧紧团结人民群众,依靠延安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和建设的胜利。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这一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又要创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做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做坚持实事求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领导中国革命由小变大、不断走向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崭新纪元,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延安精神的无穷力量,无愧于民族之魂。

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使我真正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一些精神的力量与敌人对抗,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敌人胆寒,让敌人退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我党精神力量的大胜利。

一致性,做到明辨是非,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要敬重组工岗位。做到珍惜岗位,注重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爱的新形象。再次,要忠于组织工作,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切实为做大做强铜川煤业、建设平安稳定和谐富裕新矿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坚守“精业”,对组工重任始终怀有责任感。“精业”是组工干部讲党性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勤于学习。坚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学理论、学经验、学方法。二是要勇于实践。坚持用心干事、用力干事、用情干事,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三是要敢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创新理论,以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需要,适应建设平安稳定和谐富裕新矿区的需要。

第三,坚守“净业”,对组工纪律始终怀有敬畏感。“净业”是组工干部讲党性的底线。温家宝曾讲,“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是新时期我们每个党员应遵循的准则。从现在起,要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无私无欲,坦荡磊落,坦白做人,干净做事。一是要牢守组工纪律。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实遵守纪律,把公道正派摆在第一位。二是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在埋头苦干中实现人生价值。三要自觉维护团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沟通、多协商、多补台,把干干净净作为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一种承诺,做到工作务实、勤奋和廉洁。

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虽然在延安学习只有短短的三天,但三天来的感受使我的党性得到了锻炼,延安精神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力量,我决心以新的姿态、新的行动将延安之行作为人生的坐标和转折点,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终,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建设平安稳定和谐富裕新矿区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九

;

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是我们西安政治学院的一门特色课程。自1978年建院以来,学院坚持以弘扬延安精神为己任。39年来矢志不渝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迄今为止已先后组织了347批、20多万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学员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项教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军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中宣部、原总政宣传部把学院坚持30多年持续不断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全军进行了集中宣传。习主席强调,共产党人“要经常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延安精神已经成为我院重要的办学理念,为政治建军、培养合格军政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办校治学的正确方向

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宝贵资源。39年来,学院发挥地处西北、邻近革命圣地延安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指导办校治学实践,不断挖掘这座精神富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坚定不移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1978年学院创建之初,院黨委就作出了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决定,以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部队培育合格的军政人才。“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最初是结合中共党史课进行的。1990年初,院党委作出《关于新形势下深入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决定》,把延安精神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各项工作中去,把延安短期教育扩展为学员在校期间的全程教育,并将延安革命传统教育从中共党史课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并规定无论两年制学历班、研究生,还是半年制、一两个月的短训班,都必须集中接受42课时的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并以写心得体会的形式进行考核,成绩记入学员学籍档案。1995年,学院开始招收4年制本科学员,延安革命传统教学随之成为本科教育的必修课。鉴于该门课程现地教学的特点,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学院专门制定下发了《延安教学手册》,对教学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教学保障(包括教材、教学设施、车辆输送、伙食管理等)、教学基地行政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从制度上为教学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我院担负着为全军培养新型政工人才的任务,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培育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当代革命军人,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全院上下倍加珍惜这笔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自觉履行传播实践延安精神的职责使命,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确保办校治学的正确方向。在办学实践中,始终突出理想信念这个主题,不断强化官兵的精神支柱。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积极开展“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校训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建设。牢固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调动全院同志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勤俭建校的方针,努力营造出勤奋敬业、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氛围。

(二)在校园文化中有机融入延安精神

39年来,延安精神始终是学院文化建设的精神母体。突出延安精神实践特色,我们加强了以“追求真理、传播真理、捍卫真理”为核心的“求是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富有学院特色的文化体系。以延安精神为母体,按照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办学思想为代表的理念文化形态,以“以实取胜、主动作为”为特征的行为文化形态,以石头、雕塑、橱窗、亭园、走廊等组成的物质文化形态。不懈培育“忠诚使命、求实力行、团结拼搏、忧患进取” 的西政精神,强化教职员工对学院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把延安精神内化为全院同志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行为准则和集体品质。

(三)积极开展延安精神教育渗透活动

传播实践延安精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9年来,我院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教育相结合、院内教育与现地教学相结合,统筹设计和开展革命传统教学活动。新生入学时,把延安精神、校风校训纳入教育计划;延安教学开始前,组织学员集中收看《延安——我们的课堂》、《圣地大课堂》专题片,请陕北歌王王向荣作《土地与歌》人文讲座,搞好教学动员;现地教学期间,在基地开办“延安之声”专题广播,教唱红色歌曲,举办联欢活动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学结束后,组织填写教学感言,撰写体会文章,进行心得体会交流,举办“延安颂”诗歌朗诵会,开展延安精神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教育效果。

二、不断创新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模式,确保弘扬延安精神的持续高效

(一)始终突出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主题

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和着力点。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人民军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延安精神已深深融入了人民军队的血脉,成为一个时代的坐标,显现着一代革命军人的崇高价值追求,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精神支柱。革命圣地延安是对学员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最好的课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本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继承传统与实践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原则,把理想信念、价值观作为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主题,作为提高学员政治素质的重点,引导学员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结合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讲授党在延安13年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的延安精神,使学员了解中国革命从小到大、从曲折走向胜利的发展历程和老一代共产党人为真理而奋斗的光辉业绩,加深对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就没有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更没有革命最后胜利这一历史结论的认识,从而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铸牢“听党指挥”的思想基础。

二是参观革命旧址,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文物和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一件件文物,一桩桩往事,一个个鲜活教材,使学员感受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受到革命人生观的熏染,深刻认识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正是创造人间奇迹的力量源泉。

三是围绕教学主题,合理组织专题讲课、案例教学和现场点评。共设置了10个专题、2个教学案例、8个现场点评课。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合理选择使用,从不同角度渗透主题,为学员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一个历史与时代的坐标。

四是把看、听、思、悟与思想交流结合起来,启发学员思考“人生的价值究竟在于奉献还是索取?”“三四十年代热血青年奔赴延安追求真理,今天我们来延安寻觅的是什么?”“如何结合时代特征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通过联系思想实际,使学员在真挚、感人的交流之中,互相启发,互相教育。

五是开展“陕北三战三捷”实地战例教学,使学员置身黄土高原的战场遗迹中,实地感受开国将帅驰骋疆场、横刀立马的英雄气概,催生能打仗、打胜仗的壮志豪情。

(二)科学运用“情感教学法”,在情理交融中升华学员思想

一是动之以情。无论是专题教学还是现场点评,在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领袖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事迹时,教员都带着深厚的感情认真讲好每一课,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员。

二是以境激情。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营造浓厚的传统教育氛围,使学员触景生情,受到感染。例如,在“四八”烈士陵园现地教学中,精心设计包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向革命先烈三鞠躬——教员现地授课《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前进》——重温入党誓词——召开烈士墓前党小组会——自由瞻仰”等教学流程,充分挖掘环境润物细无声的功能。

三是寓理于情。在教学中,教员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以“情”激发学员对“理”的领悟,最后,将答案聚集到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上,并通过情感的传输,铭刻在学员的心上。

四是以真取信。在教学中,教员始终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既讲党的伟大之处,也不掩饰某些失误,使学员在历史的真实中,感受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和好做法,更加感到党的伟大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

实践证明,“情感教学法”拉近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使二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取得对理论教化的认同,达到教学目的,是革命传统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在坚持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法”,以情为桥,以真取信,在情理交融之中促进学员思想转化的基础上,我们针对时代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适当加大了教学中理性感召的成份。如师旅政委班等高层次班教学,我们在内容上突出理性感召,突出领导智慧、突出实践感知。主要体现在专题教学《艰辛的历程,永恒的精神》、抗大旧址现场点评《深邃的战略眼光,卓越的人才理念》等,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化教学内容,使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理性色彩有了较大提升和强化,教学贴近时代、贴近现实,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坚持延安精神的与时俱进,打造梁家河现地教学体系

习主席在梁家河7年的奋斗实践是延安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们围绕延安精神的现代传承,建设了梁家河教学体系,打造出一个集“4个专题、1个访谈课、1个研讨课、2个拓展专题、1个实践课”的课程群和“1本教材、1本教学资料、1个电教片”的教材体系。使学员深入了解习主席在梁家河7年不平凡的奋斗创业历程,深刻体悟其中所体现的坚定信念、爱民情怀、苦干实干、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投身强军实践的实干精神和创造热情,着力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延安教学的时代性感召力,以深化拓展延安精神教学。

把延安精神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理念,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延安教学,更需要加强教员队伍、教材建设、学术研究以及利用媒体传播来提升延安精神传播的持续合力。

(一)重视教员队伍的培养和提高

教员队伍的自身素质如何,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这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根据新的形势要求,不断加强教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院党委一直明确要求:具体承担这一教学任务的教员,首先必须带头学习、实践延安精神,要用延安精神搞好延安教学。鼓励教员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派教员去中央党校、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等参加教学、学术活动,使任课教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二是加紧后备力量的培养,始终保证教学质量。近几年,随着学院编制体制的调整,教研室几经变化,人员进出较大,教学人员培养任务很重。为此,教研室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培养力度。如及早压任务,严格备课、试讲制度,老同志现场手把手地传帮带等,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延安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不断完善教材体系建设

39年来,我们编写出版了《延安歲月》、《永恒的精神》、《永远的延安》、《怀念您啊——延安》、《延安革命传统现地教学教程》(主教材)、《中共中央在延安》、《延安精神论纲》、《延安时期红色故事选编》、《延安红色歌曲选编》、《圣地沉思》、《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等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音像资料,投入教学后对提高延安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扩大了我院在军内外相关研究的影响。

(三)建成“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网站”和延安精神研究所

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延安现地教学效果,学院一直强调在教育中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短期实地教学与在校全程教育相结合。二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三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2005年学院立项建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网站”。开发建设的预期目标主要有四个,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服务于学院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和延安精神研究;其次,是为各培训班次学员学习、研究延安精神,了解掌握党中央在延安13年历史提供专门平台;三是充分展示和宣传我院建院以来坚持和发展延安教学的情况和教学科研成果;四是为全军学习研究延安精神,深入了解我党我军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培养部队战斗精神提供信息资源服务。2006年上半年网站建设完成,主题非常鲜明,信息量大,集中了本学科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研究动态、研究成果,较好地配合了延安现地教学,进一步扩大我院延安教学的影响和作用力。

2006年12月正式成立延安精神研究所。研究重点:一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13年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二是总结和研究中共中央在延安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程和经验;三是揭示中共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规律;四是研究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内涵及时代意义,以此加深教员、学员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极大地推动、提升我院延安教学的层次与水平,更好地发挥它独特的育人功能。

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在军队内部做好这项工作,也应该向全社会加大传播延安精神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为此,我们依托《政工导刊》、《学报》,开辟“延安精神研究”、“延安精神在军营”等特色栏目,为传播实践延安精神提供有效媒介。依托延安精神研究机构和专家,结合形势任务,及时组织攻关、重点突破,多出高质量的精品力作,为弘扬延安精神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智力成果。加强“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网站”建设,借助“新华网”的传播优势,提升延安精神在军内外传播的影响力,使之成为集学习、教育、研究、宣传为一体的媒介平台。加强社会互动,巩固与北大、清华等军地院校的合作,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提供教育资源,扩大延安教学社会影响力和延安精神的辐射面。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积极宣传在传播实践中取得的认识成果、理论成果、经验成果、制度成果,努力造成浓厚的传播实践氛围,推动学院建设科学发展。

39年来,我们为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洛阳外国语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北京军区联勤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国防生、西安联合大学、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宁夏和青海延安精神研究会、上海市委党校等50多家军地单位承担过教学任务,受到广泛好评,推动了延安精神的广泛传播。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中国军网、新华网等中央和地方40多家新闻单位先后介绍了我院用延安精神办校治学的做法;并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的“延安精神进校园”的研讨会等多次会议介绍我院的经验。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