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通用19篇)

时间:2023-10-12 12:43:36 作者:文锋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通用19篇)

意见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让事情变得更好。我认为我们应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范文范本的选取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课程与教学论篇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学教研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还要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自己在课程教学教研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对其他教师能有所启发。

首先,课程教学教研中,我发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过去,课堂上大部分的教学都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与接受知识。然而,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要求教师更多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与互动,并提供各种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其次,课程教学教研中,我学会了善于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通过使用多媒体、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呈现知识。此外,我还善于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我发现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并且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第三,课程教学教研中,我发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合作能力。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讨论、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得到加强,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第四,课程教学教研中,我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至关重要。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课堂小测、作业、讨论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价,我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改进。同时,学生也通过评价获取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不足之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

最后,课程教学教研中,我深刻理解到了教师的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教学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只有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我经常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与心得。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与提升,我深感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总结起来,课程教学教研需要教师坚持自主学习、善于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倡导合作学习、重视评价以及追求自我提升。这些经验与体会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希望能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课程教学教研的更多心得与体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与教学论篇二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的认识和度量,这是在学生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教学的。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体现了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编排特点,二年级内容相对料直观,现在慢慢从直观逐步到抽象,在第一学段学生都是通过直观来了解角,从第二学段的本单元开始将从数学化的角度来认识角。所以本册教材内容安排逐渐从数学化的角度认识角、度量角。

在二年级掌握角的相关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再教学角的度量,然后教学角的分类和画角。接着安排了练习四,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最后,结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安排了实践活动《怎样滚得远》。

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三角形及其分类、长方形、正方形等)打下基础。

学生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关于线与角生活经验,建立了这些几何图形的表象。在关于“角”的方面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对于角的概念也已经从具体材料表征(与实物分不开的)转向了图形表征(各种角的图形,与图形的平面区域是分不开的)而且积累了各图形特征的一些实践经验。本单元教学就是将学生积累的感性经验抽象成数学概念,并用数学化的语言给出概念,理解射线、直线和角,学会角的度量。

1、使学生经历观察、画图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知道它们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2、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认识锐角、直角、钝角等到角及其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和按指定的度数画角,会用三角尺画相关的角。

3、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4、能了解图形与生活实例的一些联系,并能运用角的知识解释或描述相应的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角、量角的方法、角的分类

教学难点:堂握射线、直线及角的特征、量角的方法、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可以从学生的数学知识入手,适时培养学生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内容。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射线、直线和角有关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有助于学生用形的知识描述现实世界,并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特点。例如,认识射线时,通过场景图中各种彩灯射出的一束束光线可以看作射线,引出射线,帮助学生感受射线的特点。教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列举了建筑工人砌墙时固定两点确定直线,跑步比赛的终点两位同学拉绳做标记的实例,帮助学生加以体会。通过纸扇上的周角和平角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其他周角和平角,体会这两个特殊角在生活中的存在。学习量角后,让学生测量实际场景中图片上角的度数,体会了生活中有许多大小不同的角。通过“你知道吗”介绍量角度判断风筝高低的方法,素材现实有趣,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介绍丹顶鹤飞行时队形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世界。

2、以原有认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构新的认识。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线段并且直观认识了角,这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知识基础。在学习射线和直线时,线段是生长点。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特点。应突出两点:一是让学生画一画,并且在画的过程中展开想像,使学生体会从有限到无限的发展过程,逐步建立“无限长”的观念;二是组织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比较,加深对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认识。本单元的认识角,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就是角的顶点。在认识角时,让学生画一个角,在画的过程中体会角的特点,提升对角的认识。“想想做做”第3题既让学生复习了有关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知识,又进一步认识到它们都是由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

3、经历丰富的操作活动,形成独特的体验。

经历丰富的操作活动,形成个体独特的体验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教材多次安排了画、量、折的活动,这些操作活动大致分为四类。

一是发现数学事实的操作活动。如,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一点和两点画直线,在画中思考体会能画无数条和只能画一条;学习量角后,让学生量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计算三个角度数的和是1800;出示三个大小相同但边的长度不等的角,让学生测量后发现角的大小与所画出的边的长度无关;量边长相等的多边形的角,发现每个内角的度数相同,或者三角形的三个角度数的和是1800,后面每个图形角的度数的和是1800的倍数,等等。

二是激发认知需求的操作活动。学习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时,教材先安排学生自由用三角尺量,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但同时又发现各人测量的结果并不一致,揭示测量时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这样的安排突出了知识的发展过程。学生在操作中亲身经历了认知冲突,容易产生量角时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心理需求。

三是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操作活动。在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的教学中,教材不再像过去那样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而是为学生创设了的适度探索空间,引导学生照样子量500的角,然后再交流是怎样量的,在交流中明确量角的一般方法。在用量角器量角之前,可先让学生找出00、200、900、1350、1800的刻度线,想像各刻度线延伸到量角器的中心,正好和00刻度线组成了相应度数的角。用量角器量角的本质就是将量角器上已知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角重合。同样,在用量角器和三角尺画角的教学中,也是让学生自己画,探索画角的不同方法和操作步骤。用量角器画角的本质就是将量角器上的角画下来。在第23页没有规定用什么方法画600的角,根据学生对三角尺上角的度数认识,可以想到不同的方法。同时,通过交流,学会上还会体会到画300、450、600和900的角时,用三角尺比较方便。在第27页第10题安排了用一副三角尺能拼成多少度角的练习,有两点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巩固对量角器上各个角的度数的认识;二是让学生体会到用一副三角尺还能画出其他一些度数的角。

四是体会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操作活动。在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转动其中一条边,体会各个角的概念及其大小关系。这一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体会,角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在平面内旋转所形成的图形。这里的教学应注意:(1)学生以前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都是直观认识,现在是从度数角度进行量化刻画;(2)角是一个平面图形,因此,在用活动角演示各个角后,要及时抽象,画出平面图形,才能揭示角的概念;(3)钝角大于900容易知道,但小于1800需要强化;(4)平角和周角的概念第一次教学,可以让学生指出平角和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突出它们也是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同时,教材还安排了折圆形纸和正方形纸的活动,帮助学生在折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和角的变化。

对于学生操作有难度的教学内容,教材十分注意呈现的层次性。比如正确度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是学习的难点之一,教材为此作了精心安排。第20页“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看图说出量角的.度数,初步体会量角器的摆放位置要适合角的位置;第5题让学生照图的样子模仿量,进一步体会摆放量角器的方法;第6题通过辨析量角器摆放的正误,更清晰地认识操作的方法。第7题才完全放手让学生量各种生活中的角。当然,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仍然要耐心给以指导和帮助。

4、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在学生学习量角和画角后,注意安排估计角的大小的问题,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并且估计之后再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学生估计角的大小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对角的大小的估计,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可以根据直角和平角大致判断;第二步根据300、450、600以及直角的大小进行估计。如果学生形成估计的意识,那么在量角时就可以先估再量,500的角就不会看成1300。

5、拓宽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

本单元教材安排学生研究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物体滚动得远的问题,这一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有几个特点:一是问题的现实性很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二是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让学生经历反复实验,收集有用的数据,结合平均数处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得出初步结论的过程。三是整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的进行需要小组合作,实验的测量需要尽量精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应尽量准确,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从理论上讲,斜坡与地面呈450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学生在实验时应注意:要把物体放在斜坡的顶部,位置不能摆得有高有低;要让物体自然滚下去,不能用力推,也不能用手挡;要体会每次实验为什么求出三次滚动距离的平均数。

本单元内主要是角的认识和度量应以定性描述评价为主。

知识与技能方面:

对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是否清晰;是否能正确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是否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否了解两点间的距离的含义;是否能正确地量角和按指定度数画角;对角的分类是否清楚,能不能根据一个角的度数判断这个角是什么角。

过程和方法方面:

在学习活动中能否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方法;是否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能不能主动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有没有在操作中形成对角和角的大小的正确表象;能否联系生活实际找到各类角的相应实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有没有与同学讨论、交流的愿望和行动,动手操作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自信心。

本单元总共安排7课时。

课时课题名称教学内容

5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课第24页“想想做做”第3-7题

课程与教学论篇三

课程教学教研是教师交流并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教研都是对自己教学的一次深入思考和反思。在课程教学教研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就课程教学教研的目标、方法以及实施中的技巧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二段:自身目标的设定

对于每次的课程教学教研,我都会事先设定明确的目标。首先,我会明确自己对于教学的期待效果,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其次,我会制定具体的教学问题,并从中提炼出教研的关注点。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我能够在教研中更加专注地思考,并从中获取更多有效的教学经验。

第三段: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在课程教学教研中,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会积极参加学科组会议,并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他人的经验和观点能够给予我启示和帮助,使我能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此外,我也会邀请其他教师到我的课堂进行观摩和指导,通过交流与合作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段:引入新技术和教学资源

在课程教学教研中,我发现引入新技术和教学资源对于教学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我常常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也会积极参加培训课程,学习运用教育技术工具进行教学。新技术和教学资源的引入为我提供了更多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我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五段:反思与提升

教学反思是课程教学教研中的重要环节。每次教学,我都会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寻找改进的方法。同时,我会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参加研讨会、阅读教育专业书籍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反思和提升,我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尾段:总结

课程教学教研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课程教学教研,我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进一步明确目标、加强合作与交流、引入新技术和教学资源,并持续进行反思与提升,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课程与教学论篇四

本年级地方课程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三部分内容,教学时按进度兼周进行。教材具体分析如下:

(一)、传统文化: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安全教育:

本套教材以安全知识为主,让学生学习了解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为深入开展“保护生命”等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呵护学生的平安成长,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交通文明观念,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安全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学习各种安全知识,掌握一些交通安全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切实提高学生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珍视安全,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环境教育: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常熟市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网络资源。

2、让学生查阅各种资料。3、联系生活实际。

教法学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查阅资料法

教学时间安排:

每课二课时,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三部分内容,教学时按进度兼周进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课程与教学论篇五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课程教学教研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推动。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教学教研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次的课程教学教研心得,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程教学的本质,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与思路。

首先,课程教学教研需要不断地追求创新与变革。在这次的心得体会中,我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尝试使用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这些方法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转变,我们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伴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只有不断追求创新与变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其次,课程教学教研需要重视针对性与差异化。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在知识掌握、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提倡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会采取备课充分、讲解详细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我会推动他们深入思考、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针对性与差异化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加积极和出色。

再者,课程教学教研需要注重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科知识。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只有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在这次心得体会中,我深感自己在学科知识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会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最后,课程教学教研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们应该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相互学习和借鉴。这次心得体会中,我有幸参与了学科教学团队,与其他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与他们分享和借鉴,我不仅开阔了自己的思路,也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同时,我也将自己的心得与其他教师进行了交流,希望能够给他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只有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够形成集体智慧,不断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在这次的课程教学教研心得中,我受益匪浅。通过不断地尝试创新、注重学生个体和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其他教师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与教学论篇六

烘焙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各种美食,既能提高动手能力,又能获得独特的成就感。通过参加烘焙课程教学,我收获颇丰,以下将就个人心得体会作一概括和总结。

首先,烘焙课程给我带来了与同学们合作的机会。在烘焙课堂上,我们通常会被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在与同学们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不仅加深了友谊,还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素质。

其次,烘焙课程为我提供了实践动手的机会。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作为被动接受者,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而烘焙课程则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制作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搓面团、擀饼皮、搅拌材料,我逐渐掌握了各种烘焙技巧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此外,通过亲自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我体会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了成就感。

再次,烘焙课程培养了我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在烘焙过程中,每个步骤都需要我们精确地掌握,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失败。因此,我学会了观察和辨认原材料的质量,仔细控制每一次的时间和温度,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不仅在烘焙中有所体现,还在日常生活中对其他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中得到了应用。

另外,烘焙课程还开拓了我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接触。在烘焙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传统的烘焙技术和方法,还接触了各种不同国家的美食文化。通过尝试制作法国巴黎甜点、英式松饼和意大利披萨等,我不仅了解了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还学到了不同国家的烘焙技巧和食材搭配。这种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接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

最后,烘焙课程让我体会到了热爱和分享的重要性。在烘焙过程中,学生们满怀热情地制作美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成果。通过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和老师,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赞赏。而我也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和技巧分享给其他的同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这种热爱和分享的精神不仅帮助我建立了自己的自信心,还让我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反馈和建议。

总之,烘焙课程教学让我收获颇丰。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亲身动手的实践、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认知、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接触以及热爱和分享的精神,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烘焙能力,还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收获不仅在烘焙课堂上有所体现,还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了应用。我深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将会在烘焙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课程与教学论篇七

课型识字课

辅助工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象形字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这9个生字,会写十字和笔画竖。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汉字的形象性,能够通过象形的方法来识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4.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本课为象形归类识字。

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热爱汉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方法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这9个生字。难点是日耳两个字的音以及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补充的内容:象形字的相关知识。

5.学情分析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要注意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6.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因此,教学中,我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故事激趣法;

(2)图字结合识记法;

(3)游戏识字法。

7.教与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

1.故事导入。师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告诉学生根据物体的形状造出来的字,我们就叫它象形字。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出示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演变图片,学生通过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的方法认识这九个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领读。

3、卡片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

师生合说含有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的儿歌:点点头,扭扭腰,我们来做生字操。指指嘴巴口口口,拉拉耳朵耳耳耳,眨眨眼睛目目目,画个圆圈日日日,弯弯小船月月月,点撇撇捺火火火。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专心听,勤动脑,学好生字用处大。

1、出示句子:

(1)火车开走了。

(2)一只小羊在吃草。

(3)我家有三口人。

(4)小鸟飞到大树上。

(5)月儿弯弯像小船。

(6)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学生找出句子中含有的本课所学的生字。

2、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

3、把括号中的象形字换成今天所学的简化字。

()语花香风和()丽()聪()明()明星稀心直()快亡()补牢上浇油

1.学生观察:十是由什么笔画组成的?

2、指导笔画竖的写法,讲解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3、讲解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法。

4、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今天我们学习了9个象形字,认识了汉字的神奇。其实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一幅画,每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文字,我们要好好学习这了不起的文字!

请同学们找找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字和实物图片或简笔画)。

1、听师讲故事,了解象形字的意思。

2、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3、通过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的方法认识九个生字。

4、个别学生领读带拼音的生字。

5、开火车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说含有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的儿歌:点点头,扭扭腰,我们来做生字操。指指嘴巴口口口,拉拉耳朵耳耳耳,眨眨眼睛目目目,画个圆圈日日日,弯弯小船月月月,点撇撇捺火火火。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专心听,勤动脑,学好生字用处大。

1、读句子,找出句子中含有的本课所学的生字。

2、猜谜语。

3、把括号中的象形字换成今天所学的简化字。

4、观察:十是由什么笔画组成的?

5、听师指导笔画竖的写法,了解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6、听师讲解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法。

7、看师范写。

8、练习书写。

听师总结,了解汉字的神奇。记住作业:找找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

9.反馈教学反思: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节课,我注重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识字、巩固,这样就使枯燥的识字改变为趣味识字,既活跃气氛,又增加兴趣,也达到了识记目的。

如教学开始,我先以《仓颉造字》这个小故事导入课题,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对什么是象形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采用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使他们对象形字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了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我注重为学生创设多种识字的环境,如卡片识字、找出句子中的字宝宝、课中操、猜谜语、古今字替换等,这些多样的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使快乐识字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经过认真反思总结,我觉得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对学生表扬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课件的制作还不够完善,在一些教学的细节方面还需注意等。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课程与教学论篇八

除了横向定位之外,专业主干课程纵向之间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有其相互联系性。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纵向定位是道路工程整体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道路的线形设计实践训练,包括一般路线设计和交叉设计,而后则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需要完成的道路结构设计工作,再加上“道路工程概预算”的课程设计综合在一起就是交通土建方向的最终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因此,“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从形式上是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的第一个部分,而从难度上来说则较毕业设计简单一些,主要体现在道路地形、地物简单一些,设计路线短一些,附属物设计少一些等等。

通过课程设计,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线形设计的规范依据和基本方法,更应该领会正确设计的思想与思路。

教学实践表明,对于课程设计定位的明确讲述有利于学生清晰工作方向,从而提前对设计有整体认识和把握,工作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把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思想表现出来。

2纠正并建立清晰的设计思想

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技能;设计指标的计算与成果图绘制技能;设计说明文字报告撰写技能。

这三个方面中,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是整个课程设计关键性工作,是整个设计质量的灵魂,也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主要控制点。

然而,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这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知道“方向”和“界限”。

因此,设计工作伊始让学生先搞清楚以上这两个问题对于后面的设计工作尤为重要。

2。

1“界限”问题作为工科来说,设计的“界限”问题就是“规范”(这里的“规范”通指本行业的“标准”、“规范”、“规程”等等)问题,所谓不知道“界限”就是不清楚哪些方案本身就是超限错误的。

简单地说,方案中任何部分出现违反“规范”的',本方案就是错误的,有些学生很认真地搞出了一个方案,但却浑然不知某个指标已经超限了,仍以路线平面设计为例,当技术方案选择曲线半径过小,未达到不设置超高的最小曲线半径时[5],没有采用缓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的就是错误的方案,尽管方案中其他技术指标都是满足“规范”要求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规范”意识淡薄,往往认为“规范”和教科书、其他文献地位是等同的,因此设计中参考的不是“规范”而是教科书、其他文献,这种认识和习惯必须认真纠正过来。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规范”是行业技术法规,是设计的唯一依据,并让学生学会使用“规范”并养成习惯。

2。

2“方向”问题技术方案除了错误的(违反“规范”),就只有优劣之分。

而优劣之分这就需要让学生明白“方向”问题。

于是针对不好的地方进行修改,而局部的修改基本都会造成整体方案的随之相应调整,调整后的方案经过对比,又会发现修改前本较为满意的部分又变得不理想了。

这仿佛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因此造成了学生很大的迷茫,到底怎么选择才是最好的呢?为此,必须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对于单个人来说,设计方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多个人来说,设计方案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诚然,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对待我们的技术方案,但不应过于纠结甚至是钻牛角尖,工程实践告诉我们,技术方案的选择和制定总是在争取“大多数”。

对于单个人来说,设计方案只要能力争到大多数的指标有利就是良好甚至优秀的,绝对不可能所有指标都是有利的;而对于多个人来说,一个技术方案只要争取到大多数人肯定的就可以称为良好的,让每个人都真正满意的方案基本是不存在的。

为此,技术方案设计的“方向”就是做到争取“大多数”。

教学实践表明,清晰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控制设计“界限”,把握设计“方向”,从而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徒劳时间和精力,较快地制定出较为满意的技术方案。

3结语

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是与课程本身有关的个性问题,有的诸如管理方法问题是实践教学出现的共性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涉及教育大环境、教师本身、学生自身等等诸多因素。

作为指导教师应该坚持“制度管理”为先的原则,采用理性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大胆地尝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才能保证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柳志军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篇九

烘焙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面粉、酵母、糖和水等简单的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变化,蜕变成美味的面包、蛋糕和饼干。作为一位爱好者,我有幸参加了一门烘焙课程,学习到了许多烘焙的技巧和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课程教学烘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课程的启发

这门烘焙课程给了我很多启发,使我对烘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面粉,如全麦面粉、低筋面粉和高筋面粉等,并解释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我以前只知道面粉是制作面食的主要原料,但从未想过面粉的种类对于面包的质地和口感造成的影响如此重要。此外,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正确测量和混合材料,这对烘焙食谱的成功至关重要。

第三段:实践的重要性

课程要求我们在课后进行实践,并将自己制作的烘焙产品带到下一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这个环节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有时候面团发酵时间不够,导致面包松散;有时候火候掌握不准确,蛋糕烤焦了。然而,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烘焙技巧。同时,互相交流和讨论也帮助我扩展了对烘焙的理解和视野。

第四段:感受与提升

通过这门烘焙课程,我不仅学到了烘焙的技巧和知识,还收获了许多其他方面的感受。首先,我对耐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烘焙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急躁。其次,我对美学有了更多的关注。在课程中,老师不仅注重烘焙的口味,还注重烘焙产品的外观和装饰。这让我意识到烘焙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需要口味的完美,还需要美观的外表。最后,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课程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烘焙实践,通过互相协作和沟通,才能最终完成一个完美的烘焙作品。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门烘焙课程,我不仅学习到了烘焙的技巧和知识,还体会到了耐心、美学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烘焙不仅仅是制作食物,更是一门让人们感受快乐和满足的艺术。我希望将来能继续学习和研究烘焙,不断提升自己的烘焙技巧,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美味的享受。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

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未来工作者,对“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刻的了解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庆幸的是,研究生的第一学期我们系统的学习了杜萍老师的《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杜老师用自己丰富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每一位同学受益匪浅。现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1、学习中的收获。

我们在学习中主要采取的是同学们讲课为主,杜老师补充、点评为辅的方式。这也是老师特有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让我们同学收获颇丰)。目的是让我们同学自己深入理解、贯通学科知识,以自己的方式和思路讲授课程内容,每个同学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让我们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讲课能力、教学能力。

2、我所参与的有关本课程的学习活动及其体会。

我们组共有五名成员,由我担任我们组的讲课代表。讲授课程的内容是教学论的第四章:教学模式。还参与讲课内容ppt的修改和最后定稿。给我的感受是,如果要有机会,我们同学包括自己一定要站在讲台上多锻炼,多实践。包括课前还应该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应该对自己所讲的课程内容非常清晰,这样才能在讲台上做到思路清晰,自己传达的和学生接受的才会更多。

3、对该课程教学的评价与建议。

正如总结开头所说的一样,老师的这种把时间、实践和课堂教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以后教学的运用。符合我们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要求,同时我认为也去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同学讲授的内容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老师每次的总结和点评更是画龙点睛,让我们对所讲内容的认识更加深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成为一位好的老师,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要灵活运用我们所学习到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不断积累,不断提升。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一

烘焙,作为一门烹饪技术的分支,早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通过参加课程教学,我有幸能够系统地学习烘焙的理论和实践,这让我收获颇丰。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烘焙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下面,我将分享我在课程教学中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了解基本工具和材料

在烘焙课程的初期,我们首先被介绍了各种基本的工具和材料。从蛋糕模具、面粉、砂糖到酵母和奶油,这些都是烘焙的必备材料。通过实践操作,我们逐渐熟悉了这些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工具的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搅拌器、烤箱和计量工具等。我认识到,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式,才能在烘焙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段:学习基本面点制作

烘焙课程的另一个重点是学习基本的面点制作。我们从简单的面团开始,逐渐学习了各种不同的面点制作技巧,例如饼干、面包和泡芙等。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面团的发酵、搅拌和擀平等基本技术,还要根据配方和工艺进行合适的调整。通过实践,我逐渐理解了每种面点制作的原理和要领,从而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操作。

第三段:创新和改进

除了学习基本的烘焙技术外,我还有机会进行一些创新和改进。在课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良。通过尝试不同的食材和配方,我发现有时候一点点的改变就能够带来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在蛋糕的制作过程中,我尝试加入一些水果的纯e0汁混合面糊,结果让蛋糕更加香甜。这种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我更加享受烘焙的过程,也鼓励我不断尝试和创新。

第四段:分享和交流

在课程教学中,我发现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分享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烘焙经验和技巧,通过互相交流,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和进步。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一起制作各种面点,互相尝试、品尝和评价。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此外,我还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了一个烘焙俱乐部,每个月都会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新的创意。这种共同进步的氛围让我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实践烘焙。

第五段:烘焙之外的启发

通过参加烘焙课程,除了学习烘焙技术外,我还获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首先,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和专注的重要性。烘焙需要细心和耐心,一旦粗心大意,很可能整个制作过程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我在烘焙中学会了经历每一个步骤,并且在过程中享受其中的乐趣。其次,我也学会了珍惜食物和分享的意义。烘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每一口美味的食物都需要被珍视。我们可以将烘焙的成果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一同感受美味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通过课程教学的烘焙学习,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学习烘焙是一项有趣又有挑战的活动,它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味蕾,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可以在烘焙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并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喜的美味作品。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二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对药理学的学习与研究也愈加重要。为了规范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少高校制定了药理教学课程标准。在参与药理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标准的价值所在,下面将结合我个人的经验与感悟,分享一下对药理教学课程标准的体会。

首先,药理教学课程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药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知识点繁多、内容杂乱。通过标准的规定,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将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例如,在教学阶段的设施、数据库等学生的参考资料中,教师可以根据标准的规定,按照药物分类、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划分,使得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应用范围,从而更好地理解药理学的知识。

其次,药理教学课程标准能够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药理学教学的内容繁多、更新快,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演进。通过标准的规定,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重点难点,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盲区和混乱。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药物剂量的讲解中,标准规定了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教学、临床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再次,药理教学课程标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药理学知识的学习常常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教师能够根据标准明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提前准备好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案例,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标准规定了教师在课前要提前准备好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教学资源,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更加感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最后,药理教学课程标准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药理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基础,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标准的制定,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实验教学环节中,标准规定了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设计的方式,判断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药理教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药理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标准的规定,学生能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教师能够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在今后的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秉持并发挥标准的价值,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推动药理学教学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三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学生朗读时很有感情,在提出“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个问题时,没想到学生却回答幸福生活是爸爸妈妈给的。而课文中心却是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的感激之情。为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有提出一个问题“那伊拉克和非洲一些贫穷国家孩子幸福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因为课前曾让学生收集资料:世界上哪里还有战争和饥饿。这是我又追问他们也有父母呀?学生沉默了,看出他们在思索。我借机给他们解释什么是党什么是社会主义。虽然我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理解还比较浅显。我想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理解到这么深入,现在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生活,就是充满朝气、充满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爱祖国。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四

这是本学期学的第一首古诗,教学时我做到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五

思政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爱国情怀。而情感教学作为思政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断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情感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思政课的教师,我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注重倾听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倾听他们的思考和感受。我还会组织一些情感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些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帮助他们理解、认知和调适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

其次,情感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作为一名思政课的教师,我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是培养爱国之情。在课堂教学中,我讲授国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培养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我还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革命纪念碑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国家的历史和荣誉,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从心底里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情感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社会,社会责任感对于每个公民都是必不可少的素养。作为一名思政课的教师,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讲解社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还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自实践社会责任,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养成为社会做贡献的习惯,并将社会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最后,情感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对于每个人的发展都极为重要。作为一名思政课的教师,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我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我还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交活动,让他们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交流关系,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善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思政课程情感教学是对学生情感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我的实践中,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这些努力,我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情操和健康人格的学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六

入门英语教学课程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作为一个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我对于英语的学习一直持有浓厚的兴趣。在这个入门的阶段,我参加了一门由资深教师开设的课程,为期一个学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还体会到了英语教学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这门入门英语教学课程主要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教师在每一部分都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听音频、观看视频、朗读和模仿等方式来提高语言能力。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辩论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还特意设置了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

第三段:学习策略与技巧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巧。比如,在听力部分,我学会了先预测内容,再仔细倾听,并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在口语部分,我注重了发音准确性和语调的把握,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来改善口语表达。在阅读部分,我学会了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并加强了对于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积累。在写作部分,我学到了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以及如何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些学习策略和技巧对我今后的英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段:互动与合作

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活动,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我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观点。同时,老师也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外国人交流,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这种互动和合作的氛围让我在英语学习中感到更加轻松和愉快。

第五段:心得与收获

通过这门入门英语教学课程,我不仅在英语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自信和勇气。我学会了如何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努力去实现。我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坚持练习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并且不断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门课程中找回了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对于未来的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我一定能够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

总结:这门入门英语教学课程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积极的互动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我相信,这门课程为我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我开启了更加广阔的英语世界。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七

教学查房课程是医学生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学习和实践查房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病人的病情,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临床技能,还意识到了医生的责任和使命。下面我将通过五段式的结构,来阐述我在教学查房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教学查房课程

教学查房课程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通过医学生亲自去病房查房的方式,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与导师进行讨论和反思。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学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培养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第二段: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教学查房课程给予了我们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实际观察患者、询问病史、查体和病理检查等一系列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这不仅对我们将来的医学实践有很大的帮助,还使我们更加有自信去面对各种临床问题。

第三段:提升患者沟通与人文关怀能力

在教学查房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病情,还要关心他们的情感和需求。通过认真倾听病人的痛苦和困扰,我们可以更好地与病人建立起信任和友好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病情,还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生的温暖和关怀。

第四段:理解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在教学查房课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医生的责任与使命。作为医生,我们要竭尽全力去救治病人,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们也要坚守医学伦理和职业操守,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五段:结合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

通过教学查房课程,我不仅学到了医学知识和技能,还有益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这门课程锻炼了我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未来,我将持续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总结:教学查房课程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升患者沟通与人文关怀能力,并理解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同时,这门课程也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将成为更好的医生,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八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汇报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订学校推进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措施,确保“零起点”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2、设施保障

为了更好地推行“零起点”教学,学校投入近20万元,特为一年级7个班级全新配置电子白板等,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保障。

3、班额控制

我校一年级学生247名,随迁子女占35%。为了有效实施“零起点”教学,在教育局的支持下,我们克服办学条件的困难,多扩了1个班,使班额控制在35人左右,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的充分性。

4、师资优先

组建较强的师资团队实施“零起点”教学。在现有14名语、数、英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6名,青年骨干3名。

5、制度完善

依据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及教学常规等,修订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评价管理等工作。

6、培训跟进

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在学习文件、贯彻视频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制订学校推进“零起点”教学工作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培训,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认清教改方向;开展一年级教师系列培训,明确具体政策要求,落实推进工作重点,把握课程教学目标,探索多元评价策略。

同时,教研组长积极参加区级滚动式培训、上好“传达课”,通过上课或说课的形式在组内进行再培训。

7、家校合力

推进“零起点”教学,需要家长教育观念与学校达成共识,形成

教育合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家校互动”的相关活动,每月组织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参加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使家长亲身感受孩子在学校的健康成长。

8、环境优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过了暑期一期整修,校园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教学楼色调明快,活泼大方,学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一年级新生。

准备期“综合活动”,我们从熟悉环境、认识伙伴、喜欢学习、学习礼仪、健康安全等五方面进行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准备期顺利“软着陆”

为保证每个学生充分享受均衡化教育资源,切实履行零起点教学措施,我们从丰富课程、丰富活动入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体会校园生活的快乐。如:经典诵读《弟子规》进课程,开设舞蹈拓展课,安排快乐韵律操,组织元旦班班唱,举行小红星入团仪式等。

二、推动“零起点”教学——贵在实践

(1)严格课程设置。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2)严格教学规范。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

(3)严格政策执行。按要求组织好为期四周的“学习准备期”、每周一次的“快乐活动日”、每月的“家长开放日”,落实“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取消期中考试”、“期末不进行书面考试(查)”、“不以成绩排名或变相排名”等减负措施,全面实行“学业成绩等第制”。

(4)严格招生行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测试,不以生源特殊情况分班。

2、教学有效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知晓本学科各年段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梳理本学科各年段的核心知识点、能力点、考核点等相关内容,解决老师“教什么”的问题。

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每月开展教材的疏通工作,学习研修中心下发的各学科每册教材的“单元目标要求”,明确每单元和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使教师能准确理解单元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和基本规范的培养,注重让学生在体验和活动中成长。

例如,一年级语文教材有所变动,备课组首先一起学习研究课标,再分工合作。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进行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制作,然后在上课的前一天对其他老师进行第一次说课,骨干教师陆彩霞适时进行指导,随后再让第一次任教一年级的第二次说课,最后一起确定教学方案、落实教学。

(3)开展“基于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上学期,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都上了实践课,分学科进行了听评课。在教学中,老师们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学习、锻炼,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言,开展探究活动。利用学生的差异,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组织备课组的老师一起进行分析评价。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准备期”,老师们通过游戏、谈话、活动等形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数学课堂上,老师在课前组织齐念儿歌准备上课,并进行习惯谈话;课中,始终用评价、鼓励和引导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课末,小结引导学生对习惯表现进行自评与互评;课后,将课堂上得到表扬的学生给以鼓励性符号的评价记录。引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已成为一种自觉要求,数学课堂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习惯、态度态势良好。

(5)进行作业设计的研究

学校分别于20xx学年和20xx年12月开展了两次“学生作业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作业效度的方法,整理并出台了“逸夫小学作业规范化标准”的意见和“关于作业的温馨提示”,以此来规范作业的管理:一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分析研究教材和配套练习,把握使用的时机,提高练习的功能与价值;二是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设计符合校情的配套“同步练习”,在不断使用、修改中力争做到数量少、质量高;三是备课组内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少量的课堂“学习单”和“针对性”练习。

3、评价多元

(1)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要求

换礼物”等形式鼓励表扬学生。如数学学科,

为每位学生设计了一颗“成长树”,每周进行“学业”、“兴趣”和“习惯”三方面进行评价。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精心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评价。如:语文和英语学科采用读读、说说、圈圈、演演等活动形式进行考查;数学学科则以“复复考考”形式在课堂上完成考查。考查的结果都以等第形式呈现,对部分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评语加以补充和鼓励。

我们还积极探索非语数英学科的学业考查方法,根据学科教学目标采用节目展演、作品展示、方案设计、考核评估等形式进行学生学业的评价。另外教导处通过校内年级和学科调研、学科知识点达标测试等形式,了解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所有学科采用等第制与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各门学科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作业练习都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符号;考查(试)结果使用等第评价,另加适当评语。

规范使用“成长手册”,期中、期末组织师生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互相留言,使“成长手册”成为师生联系沟通的桥梁。

(3)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经常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促使师生在重视学业的同时关注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同时让学生及时获得成就感、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在许多展演、展示等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心、表现力,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采用等第制、进行一年级学生学业非书面考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教师采用口头或书面的评语,在沟通的过程中,增进了师生之间学习、情感之间的交流,便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4、教研深入

(1)教育共同体联手,邀请教研员结合教学实例,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语评价”的专题辅导。

(2)开展“零起点”教学的视导活动。组织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对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备课、作业三方面进行听课检查,发现优点,查找问题,并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提出改进的意见及值得深思关注的问题。

(3)召开教研组长专题学习会议,提高教研组长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认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商讨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4)教研组内设计开展“零起点”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

如:音乐组在区级课题“基于课标的中小学音乐学科教材教法实践与研究”的引领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即时进行有效评价与指导“的主题研究。

再如:一年级数学进行学生学业“复复考考”的评价研讨。探索数学终结性评价的模式。

(5)以备课组为单位每月开展教材的疏通工作,使教师能准确理解单元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三、推进“零起点”教学——勤在反思

虽然一年级新生进校才一个多学期,但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不断进步:一是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如课前两分钟预备、课间文明休息、如厕习惯、午餐秩序、文明礼仪、课堂学习倾听与表达等,都表现较好。二是学习积极性较高。在准备期学习课堂中,教师们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及自己学科特点,采用了各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弟子规》的诵读,让刚进入学习生活的孩子们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规范了行为,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参与。三是适应了小学生活。对班队活动、兴趣活动、集体活动、社团活动等表现出良好的参与状态。

同时,在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过程中,也有了粗浅的有效做法:

(1)专题学习。城乡教育共同体联手,进行“零起点”教学的专题辅导。

(2)校内视导。开展“低年级语文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视导活动。

(3)主题研究。教研组内设计开展“零起点”教学的主题活动。

(4)多元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修正语数英学科课学生学业评价,探索其他学科的考核评价途径。

一方面采用节目展演、作品展示、方案设计、校内调研、学科基本知识点测试等形式进行学生学业的评价。进行了二年级音乐和四年级数学能力点考核,进行“学生艺术作品”展览、“我爱古诗词”展演、“学生科技作品”展览、“班班唱”、“数学周”、“英语周”等活动,了解学生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学习中成果。

另一方面采用书面、对话、问卷、操作、实践等形式,尝试进行自然、劳技、品社等学科的考查评价。

尝试设计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表。

课程与教学论篇十九

汉字发展有五千年历史,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兴衰起伏,每一个汉字的起源就是神奇的故事。汉字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绘画,讲述了山水的变化。学生只要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就一定会从中找到设计的灵感。

广告文字;兴趣;小组合作

当我们第一次学习汉字时,情绪会被汉字笔画中的波折起伏所感染,第一次学习abc时会被拉丁文字的简约之美震撼。每个学生在第一次字体设计时,会惊叹于文字的创造性及延续性的神奇。文字是个庞大的系统,其中蕴含着人类的集体智慧,也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见证。大家都熟知,西方文明孕育了拉丁字母,而中国的文明诞生了汉字。

我们在广告设计中,应该如何创造出有魔力的字体来抓住读者,如何将文字的历史之美、简约之美融入设计中,这就是这节课程中首先需要掌握的。

我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字体设计的教法大同小异,都是老师做案例、学生观看记录学习、然后学生电脑操作模仿。最终完成的作业不是素材单一,就是千篇一律,几乎作品都一个样。最后,学生厌烦无趣,没有任何创新意识。这样的课程既不利于对学生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难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汉字发展有五千年历史,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兴衰起伏,每一个汉字的起源就是神奇的故事。汉字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绘画,讲述了山水的变化。学生只要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就一定会从中找到设计的灵感。汉字的经典设计案例在设计史屡见不鲜,例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行徽至今仍被视为汉字变形设计的典范。这个设计作品整体简洁流畅,标志形状如同中国古钱,但外形又符合中国传统天圆地方之意,标志中间的“中”凸显了银行的招牌,可谓是融贯东西方理念的创意之作。

当然,中国汉字的设计运用佳作还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文化的积累及沉淀,所以我首先要让学生去了解历史,多去接触传统文化。比如,我在食品海报字体设计课程中,为了引导学生的创意,先会让学生欣赏《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设计,名以食为天,这些海报以食物素材为原型,通过文字变形稍加创意改变就能吸引眼球,学生上课的兴趣大大提升,也会主动地去思考,寻求创意。

传统教学模式无非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会照着做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取经典的案例来进行讲解,比如,我在“拉丁文字的变形设计”这节课中,以伦敦地铁标识系统设计为例,它是当代视觉设计的`典范,也是世界上其他铁路系统借鉴的摹本。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红色圆环加蓝色横条的标识。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圆标作为标志的地铁系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这套伦敦圆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伦敦乃至英国的象征。在后来的发展中,圆标成为了众多企业的标识,特别是在汽车品牌中,如大家所熟悉的尼桑。那幺学生可以从这个案例入手,先去寻求拉丁文字的起源以及它的象形特征,从一两个单词入手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靠图形趣味性吸引阅读者,让人产生共鸣。而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提升,会有很多想法。

对学生作品进行及时反馈评价,课堂运用多媒体设计,把学生做得比较成功的作品展示出来。当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投影仪或屏幕上时,让他们进行讲解,提出自己的设计观念。学生通过交流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探索新的技巧和设计方法。如在创意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课程中教导学生创意字体在现代设计中不仅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在视觉上也要具备美感,要做到形象、生动。当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时,就要分析创意的来源及设计观念,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意字体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表现方法。

当然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课堂中缺少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是在学习时,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去完成一个任务。本课程主题就是让学生掌握设计广告文字的知识,有些学生只根据操作提示和书籍指导就完成了任务,并没有去创新。作品也缺乏美感,集体的智慧在课程中没有体现,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广告设计课程需要眼前一亮的设计,在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而我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学生要创新也必须先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因此我这节课没有让学生自己创新,而是让学生去模仿,为下节课打好基础。

总之,时代在发展,设计的软件版本在更新,但基础操作万变不离其宗,重点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不求变,不去理解历史及文化的内涵,只是照书做,机械地临摹,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烦,教师就会失去课堂的驾驭能力。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历史文化,让学生多看多想,这样才能独立完成优秀的广告文字设计案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