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精彩(优秀9篇)

时间:2023-10-07 00:18:29 作者:薇儿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精彩(优秀9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一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实际上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连续两遍阅读了本书,精神境界有没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有了浅显的记忆,也只能是记忆,因为还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做为现世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

哲学是对人生系统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当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大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不能离开土地。因此上农,家族伦理制度就成为中国哲学产生的基础。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分为六家?阴阳儒?墨名道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个老师,主张仁,爱。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张人性善,并把儒家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上升到国家层面,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王若不贤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而荀子就儒家现实主义,主人性恶论,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讲究势法术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爱。爱无差别,混淆杀人和杀盗,是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论家,公孙龙、惠施是代表有名与实自马非马的理论。道家是隐者,代表是杨朱老子庄子。讲究无为,道可道非常道,认识自然规律,要想强大须先示弱,夫为不争而争天下。阴阳家代表邹衍宇宙阴阳五行构成对各家都有影响。秦国用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但不施仁政而亡,汉初黄老之学兴盛,道家无为思想,使人民休养生息。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趋于保守,对妇人的贞操要求就从此始,并使儒家驱于正统。在后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对中国哲学产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产生,又和道家思想结合产生禅宗,既惠能六祖静默的哲学。唐朝韩愈为恢复儒家思想,进而形成道学,为阻止皇帝迎法门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贬潮阳。到宋朝以程家兄弟为代表的称为新儒家。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西方哲学的引入,必使中西结合,而中国哲学的出世入世也会为世界哲学做出贡献。

冯友兰先生写此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天下仍大乱,其比喻说当时形势和春秋战国的形势更为严峻,为避战乱也曾西南联大到昆明。他在书的最后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断修行,才能到达更高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二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三

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传世名作。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哲学的了解大概就仅限于神秘、晦涩与深奥了——当时的我,甚至以为哲学是各门学科中最无用的一个。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

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后反思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到中途时便大彻大悟;但这本书不一样,我在翻开它第一页的目录时,便醍醐灌顶了。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的确!

哲学,其实就是一个人过完一生后,想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时发现的规律总合。而由于一个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许有人会说庄子的“丧我丧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认为其实那一种“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种具象化的体现),因此,哲学离我们其实并不远,甚至无处不在。

第一页的醍醐灌顶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很快,我便开始研究起了目录——于是我便知道了为什么这本书被历史学家陈来先生赞誉为“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盖因首先,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所有的哲学学派、理论、观点都收集、理解、展示出来的书了,光是这点,便可以胜过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学书;其次,它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东西方的哲学观念进行比较、讨论、融会贯通的书了,这一点也同样使它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开里页,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说上面所述两点只能让冯友兰成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的话,那么现在,他可以说是开山鼻祖了。在这本书中,他不仅清楚阐述了各个哲学观念,还对其进行了延伸探讨以及比较讨论,例如:在第九章介绍《老子》思想时,他不仅将《老子》所谓道解释为了哲学家们为了进一步解释“名”而所假设带来的结果,还与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看完不禁觉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真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四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物”即为物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的确比“物”更重要。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体现。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五

大概不知道哪里来的心血来潮,然后一门心思的寻找哲学方面书籍要阅读。经过网上查询,朋友推荐,终于选择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然后当即在网上选购,坐等到货。

速度蛮快,然后拿到书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后就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沉入到其中,了解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思想,去思考相关问题。我想,哲学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后来,了解到作者冯友兰先生写这本书是在国外。学生根据其日常授课进行整理,编纂了此书。一开始只是英文版,先后翻译成很多语言。后来才翻译出了中文版,带到国内。

《中国哲学简史》一经问世,立即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是热爱。成了很多外国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人了解古代诸子百家的好书籍。

好的书籍,我当然要涉猎一番。

书中讲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分别讲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阴阳家,中国佛学、禅宗。还有,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的发展和状况。

总体来说,本书按照时间节点,叙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可读性,可观赏性、可操作性极强。是研究哲学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书,能够开启和萌发相关思维。

说实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学。之前一直在阅读古典书籍,虽然读的都是精简版,但是其中心思想,还是能够了解和掌握的。我一直渴望通过阅读古代书籍,能够窥探一丝智慧,萌发我愚钝的思维。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规律。

直到我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发现其实有很多苟合之处。正如《周易》一样,其实讲究物极必反,万事万物顺着规律去推进;《道德经》的精髓莫过于,有和无,无为而治,讲究唯心。而儒家历经好几个阶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纲五常”。这也是我经常跟朋友聊天讲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义礼智信”,儒家对于周朝礼法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思想成为治国理邦的规则。

概览诸子百家,领略那个事情人们的思想,对于我来说,能够细致的静下心来去琢磨。

时间过得很快,年轮在无情的转着。谁又能说,我们现在这个时刻,不是历史的尘埃呢。通过这些,能够促使我变得通透。

我想,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对于“得失”的一个拿捏。

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必须要去争取,我们的实际行动也应该去大刀阔斧的干。这个时代,是一个好时代,可以通过努力,成就自己一番。最现实的莫过于财富的增长,“买房置地”是古今人们的做法,也是苟活一世必须要干的。

但是,在现实努力争取之余。我们的思想是否可以静静的去思考一番,是为了什么?因为,社会分工不同,导致我们角色属性也不同,所以,有身份和地位。高贵的,贫贱的,最后都是荒冢一堆草没了。所以,与天地相比,你所追求的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所以,这个问题困扰我很多。我也问过很多人,比我岁数大的,比我小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就像有十个人,每个人都炒一盘宫保鸡丁,那么炒出来的应该是是个宫保鸡丁的味道。诚如我们的人生,每个人虽然做的事大体相同(出生,读书求学,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赡养老人,退休年老、死亡),但具体的做法和行为而又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体会。

事实就是这样~

我想,既然这样,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那我还是想办法去将生命的宽度继续拓宽吧。长度不可把控,横向的知识积累,人生价值的体验要更丰富。所以,我不断地去折腾,来回跑。因为,我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我所经历的颠沛流离,是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崇尚,直到最后,我不后悔!

如果说阅读历史,可以以史为镜,明智;那么阅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去领悟,顿悟。

了解天地人之间的联系,诸子百家的思想,不尽相同而又有雷同之处。

这是值得研究和了解的。

让人懵懂和恍然大悟的哲学!《中国哲学简史》,再一次,着实不错,值得每一个人去观看。

侯晓斌(2019年6月6日星期四)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六

冯友兰先生系上世纪中国知名的哲学家。初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四年前吧,因内容与先前所读的哲学迥异,再加之有大量生涩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读《南渡北归》时,方知冯先生1924年始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新中国后冯在清华大学任教,涉及诸多相关内容。近段重读《南》书时,尾部出现一段梁漱溟先生评价冯先生的话,让我十分警觉。称冯友兰曾经谄媚过江青,冯的品行是墨家,实践的是功利主义。将我对冯先生博大的哲学、国学知识和文人独具品格的崇拜,从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说冯先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放弃了文人独立自由的品格,谄媚江青,出于什么目的,冯先生在上世纪中国哲学界当属大咖级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哲学思想一定有可读性,就再次捧起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为了便于印证或纠偏,同时在读希金斯的《世界哲学简史》。

西方人说中国古时有哲学思想,但没有哲学家。那么,古时希腊知名的哲学家有柏拉图及其师傅苏格拉底和学生亚里斯多得三人。冯友兰先生从希腊和中国在地球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他说:希腊是海洋性国家而中国是大陆性国家。海洋性国家崇尚贸易,追求利润。随利而逐的个性荡漾着平等和自由。而大陆性国家的中国,以农为本视商为末,重本抑末鄙视商业。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土地固定的羁绊,形成以家庭为单元,世代家族相伴诞生的是森严的长幼尊卑等级观念。当时,耕种土地是非常依靠经验相传,看天的营生。而哲学思辨恰巧是无需经验积累的心智活动。遵循传统,恪守春生夏长秋收冬储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会出现“君臣、父子、夫妻”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无论儒家的孔子还是道家的老子为了扬名立业,只能顺应国家和民生大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

儒家顺应的是“治国”和“平天下”,道家顺应的是“修身”和“齐家”。至此,中国古时哲学思想多了低头研思具体的人间实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来生轮回无形无影形而上的层面。这种农业民族的特性,也许就是有哲学思想没有哲学家的重要成因。这一结论可能有些牵强,但这个成因于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扰着我,或许是读这两本书的收获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七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正因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务必脱离尘罗世网,务必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好处,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正因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但是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一样,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联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这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透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务必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带给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八

在学校号召下,有幸拜读了《中国哲学简史》,感触颇深,受益非浅。这之前,总感觉“哲学”是个很崇高的名词,是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先生用英文撰写并由其弟子赵复三先生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哲学殿堂厚重的大门,让我们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领略到中国哲学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说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这或许能够说明该书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对我们教师来说,学点哲学的意义更是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所以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有很多问题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用哲学的观点来对待,其实就会容易很多。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了解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明白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而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这里想重点谈谈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不仅被历代的读书人称为“圣人”,而且在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们一直想了解:孔子本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接近历史上本来的孔子,但同时,我们的认识又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永远值得人们重新研究的缘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时地位卑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经在鲁国当过管理粮草和牛羊的官吏。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认真,一丝不苟。当他管理仓库的时候,“会计当而已矣”,很认真很仔细;他在做牛羊官的时候,牛羊很肥壮。这就说明孔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认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这就是一个伟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奋地学习,从未间断,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没有间断过。他的学习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不同于现在的一些人以学习作为实现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学习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讲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对知识产生一种乐趣。孔子一生就是这样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以说是对其一生的一种总结。孔子一生无所不学,但学无常师。在他一生的经历中,他曾向当时一个很小的诸侯国的人学习请教过历史文化问题,还曾专门跑到东周(今洛阳)问礼,据说还向老子问过礼。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

我想,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处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于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来说,如果我们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膨胀无时不在警示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21世纪是一个“学习、改变、创业”的世纪,在21世纪要征服别人,必须用知识。学习是储备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成功是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学习是积累财富的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它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那我们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样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九

最早接触到哲学,应该是读高中的时候,政治老师常说,哲学是一门受用终生的课程,但那时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根本没有直观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囵吞枣般的死记硬背,以期将来高考时能考个高分。上大学时,也学过一些哲学课程,由于不是主科,老师很多时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觉哲学既很枯燥晦涩,又玄而又玄,所以没有深入进去,更没有心入进去。可以说,对于哲学,自己一直是抱有“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甚至连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对哲学感兴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看到知名学者周国平用亲身经历讲授“幸福的哲学”,对拥有哲学,拥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会幸福有了质朴直观的感悟。过后,上网简单搜索了一下哲学的意义,特别是中国哲学,对这个曾经提不起兴趣、敬而远之的学科作了些许粗浅的了解。有人所说,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认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圣人,因此有中国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相当于西方圣经的论断。于是乎,根据网上大多数网友的推荐,到书城了买了一本冯友兰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心想从最基本的入手,由浅入深探究一下哲学的奥秘。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同冯老先生这本著作,但通过细细品味的阅读,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一个哲学白丁来说,算是一本哲学入门的最好书籍了。本书非常客观的阐明关于中国哲学的几个问题,一是哲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二是哲学流派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三是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及区别,对学习哲学的意义,如何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哪些内容也有所涉及。读完之后,大致能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不再觉得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或者认为哲学离生活、工作十万八千里了。

冯友兰先生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原译名《中国哲学小史》,是老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出版,迅速成为各大学中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本书由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英文本翻译成中文出版,系统梳理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形成背景、各学派起源,以及在各学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进的过程中,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任何人读完这本连小部头都称不上的书,都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认同、认可、推崇的学派,然后再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冯友兰先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价,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风格是难能可贵、值得推崇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中,堪称最经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为是《中国哲学简史》,书中对各家各派的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作深入的介绍。但我感觉,从入门来讲,或者激发读者对哲学的兴趣,这已经足够了。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通读此书,我能够感受到中国哲学的含蓄之美、辩证之力和修身之径,也能理解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们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代代薪火相传,连绵不绝。

我对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全书的最后一章“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中,冯友兰先生提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提出哲学不是获得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这一看法,发人深省。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但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我们时常感叹,人生是一场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觉悟中不断提升境界、最终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增大,很多人都面临着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压力,有时疲于应付都显得力不从心,使得人们变得越来越务实,没有多少闲情逸致看闲书、做闲事,甚至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向往诗和远方,从容、淡定、恬静的生活有时就如“镜中花、水中月”,只能满怀希望的憧憬,却劳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赶,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许有的人经过拼搏努力,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内心的精神世界却依然苍白粗糙—因为忙着赚钱、养家糊口,从不或者很少有时间向内探索。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便始终处于无明状态,在尘俗中摸爬滚打,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将大好时光与大美自然辜负。

从“利己”的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读完《中国哲学简史》,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先生的哲学观念,对于思考现实的人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习哲学,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看懂人生本质,从而轻松自在地、豁达快乐地生活;可以哲学地思考人生大问题,站在更高的层面和角度去进行生命反思。一个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地求取高远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是通过有限的人生去求取无限的人生价值。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许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许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旷达。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确立一个远大的生活目标,建构一个理想的生活蓝图,这会增添生活的动力。这样的人生境界理论,既整合了中国人生哲学中最优秀的传统,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彰显意义与价值。

读《中国哲学简史》之前,觉得哲学离我很远,哲学应是哲学家讨论的事。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哲学就是生活。哲学家的理念,都是来自于生活。人生需要不断地觉解,境界需要不断地提升。只有通过这种不断的修为和提升,才能够在生活中将真、善、美动态地统一起来,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体验到人生中的美好。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曾对《中国哲学简史》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常想这本书像是太上老君练出来的仙丹,经过熔炼,把浩繁的史册浓缩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读一读《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梳理一下我们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经先贤们话,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寻求到心灵的慰藉,回归曾经率性的纯真。

很喜欢冯友兰先生最后的那句话,人的一生,要说很多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借此与每一位喜欢《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友共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