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民丰收节工作的总结与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01:28:25 作者:文锋 2023年农民丰收节工作的总结与反思(大全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民丰收节工作的总结与反思篇一

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活跃__镇__村贫困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全村村民的沟通和交流,在中秋和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场监管局于9月22日开展“农民丰收节”趣味运动会,有效推进太兴村精准扶贫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此次运动会在太阳小学举办,操场上500多名村民和7个战区的包保领导聚集在一起,庆祝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隆重开幕。本次运动会充分结合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特点设置比赛项目,包括田径项目(单人、团体、混合)、插秧比赛、套圈跑、螃蟹背瓜、托球跑、吊瓶跑、拔河、足球比赛等多项内容,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争性于一体,又贴近广大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实际。

比赛中,市场监管局9名包保领导及工作人员10余人组织第七战区150余名村民按比赛项目分组,在螃蟹背瓜、托球跑、拔河、足球比赛中,包保领导和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既注重团队协作,又发挥了个人优势,调动了村民们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个人和团体第一。整个活动第七战区的村民男女老少齐上阵,欢声笑语不断,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锻炼了身体,提升群众的精神风貌。比赛结束后,市场局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包保领导与质朴的村民如同家人般围坐在一起,吃着农家菜、闲话家常,欢声笑语,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凝聚力。

中国农民丰收节工作总结篇14

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贵州省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黔农领办〔2021〕17号),在中共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下,贵阳市民族乡村紧紧围绕“庆丰收感党恩”农民丰收节活动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庆祝活动基本情况

为做好丰收节系列活动,中共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征集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贵阳活动安排意见的函》,要求每个区(市、县)开展一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节庆活动。贵阳市民宗委作为成员单位,积极协调有民族村寨的区(市、县)民宗局,在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下,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以“千村万寨心向党载歌载舞庆丰收”为主题,指导开展节庆活动。

活动期间,贵阳市民族乡村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农产品直播带货、文艺活动展演、庆丰收趣味比赛等活动,欢度属于农民自己的节日。如修文县开展以“猕猴桃丰收季”签约活动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息烽县开展群众文艺演出、特色农产品展示、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等庆祝活动;乌当区开展文艺演出、趣味比赛(搓玉米、负重跑等)接地气的庆祝活动。

二、庆祝活动效果

本次丰收节庆祝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和现场展览形式充分展示贵阳市民族乡村“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果,大力推介了本土特色优质农产品;在全市营造了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了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带动广大农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我市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民丰收节工作总结篇15

国务院决定,自2022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不言自明: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也提醒社会各方面更加重视和关注“三农”工作,关心和爱护广大农民,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农民职业的尊重。

事实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如彝族的火把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但在国家层面上缺少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

各级以及相关部门对今年的首届“农民丰收节”不仅高度重视,为举办好首届“农民丰收节”可谓新招频出:类似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促丰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把每个地方的特色挖掘展示出来,让全社会共同感受丰收的喜悦。

举办好“农民丰收节”,不仅在节日,应更多做好节外功夫。首先,不应只注重仪式感。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办乡村节会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政府搭台的方式,对于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说,有的节会太注重仪式感,“热闹”一阵子后,“骤冷”表现明显。村民的农副产品,仅仅在节会期间俏销,之后很快又陷入“销售难”。举办“农民丰收节”,应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其次,应从政策、资源、资金、环境等各个方面,为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创造良好条件,并探索乡村振兴的办法,创新“三农”工作的思路,让广大农民能够安心农村、安心农业、安心发展农村经济,真正让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总之,让农民口袋鼓起来、让农民收入多起来,才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要义所在。

中国农民丰收节工作总结篇16

为做好第x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节庆活动,全面展示我县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持续打造“源味武川”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武川县优质农牧产品,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县委、县政府决定于9月22日(农历秋分)举办20__年第x届武川县“中国农民丰收节”节庆活动。

一、活动主题

“庆丰收、迎小康”、“源味武川、振兴乡村”

二、活动安排

主要活动分为庆丰收、晒丰收、忆传统、享美食、显特色五大板块,通过开幕式、农民群众文艺节目表演、趣味技能比赛、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传统中药文化表演、网络直播等丰富精彩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我县农民丰收带来的喜悦之情,展现广大干部群众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豪情壮志。

本次“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举办,既是激励全县农牧业战线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凝聚人心、扩大影响、提升形象,又突出宣传推介“源味武川”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牧产品品牌形象和价值,促进产销对接。

中国农民丰收节工作总结篇17

9月23日是第__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渭南市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宗旨,坚持“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开放创新、节俭热烈”原则,广泛发动、下沉基层,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体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

据了解,渭南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有以下三个特点:围绕组织振兴,突出党建引领,回顾百年来“三农”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围绕人才、文化和生态振兴,突出农村美农民富,举办美丽休闲乡村及最美高素质农民评选活动,提升农民群众参与度和幸福感;围绕产业振兴,突出农产品营销、农业品牌和产业链建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充分展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时代风采,展现“三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农民丰收节工作总结篇18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我国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愉悦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把酒话桑麻”,喜庆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和谐筑梦的佳节。自20_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亿万农民的福音,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关心农民的生动体现。

我校根据天津市教委、区教育局下发的要求,积极组织丰台镇丰台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一、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泛宣传“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二、一堂堂“劳动美、丰收乐”的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三、一张张丰收节手抄报,黑板报将农耕文明所蕴合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在华夏儿女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四、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了解农耕文化,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

此次活动成为我校劳动教育和优秀农耕文化教育的重要实践课堂,让学生体验农事、崇尚自然,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并下下决心为振兴农村做出我们应有贡献!

农民丰收节工作的总结与反思篇二

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活跃__镇__村贫困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全村村民的沟通和交流,在中秋和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场监管局于9月23日开展“农民丰收节”趣味运动会,有效推进太兴村精准扶贫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此次运动会在太阳小学举办,操场上500多名村民和7个战区的包保领导聚集在一起,庆祝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隆重开幕。本次运动会充分结合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特点设置比赛项目,包括田径项目(单人、团体、混合)、插秧比赛、套圈跑、螃蟹背瓜、托球跑、吊瓶跑、拔河、足球比赛等多项内容,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争性于一体,又贴近广大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实际。

比赛中,市场监管局9名包保领导及工作人员10余人组织第七战区150余名村民按比赛项目分组,在螃蟹背瓜、托球跑、拔河、足球比赛中,包保领导和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既注重团队协作,又发挥了个人优势,调动了村民们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个人和团体第一。整个活动第七战区的村民男女老少齐上阵,欢声笑语不断,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锻炼了身体,提升群众的精神风貌。比赛结束后,市场局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包保领导与质朴的村民如同家人般围坐在一起,吃着农家菜、闲话家常,欢声笑语,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凝聚力。

通过这次运动会,激发了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拉近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恩社会感恩亲人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加对扶贫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和认可度。现脱贫攻坚进入了决胜阶段,趣味运动会必将提振贫困户脱贫信心,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助力贫困户在脱贫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中国农民丰收节工作总结篇21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农民主体作用,突出了民俗特色,弘扬了农耕文化,展示了农业成就,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可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可以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可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在华夏儿女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衍生出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精神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同时更彰显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风范。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是一个向世人展示中国“三农”状况的窗口,要通过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等多种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我国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愉悦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把酒话桑麻”,喜庆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和谐筑梦的佳节。自20_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亿万农民的福音,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关心农民的生动体现。

农民丰收节工作的总结与反思篇三

作为x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老百姓特别是广大中国农村地区的人民当然很是期待,也希望能够给久违的农民带来更多利好。

根据国家相关指示,希望可以把中国农民丰收节办成世界上最有特色、最有人气、最为丰富、最有影响的农民节日、丰收节日。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重大。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这个节日可不是一般的节日,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引起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民俗类活动,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为什么选秋分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丰收节和农事传统密切相关,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主要基于这样几个考虑: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所以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我国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中国农民丰收节应该如何办?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农村部将牵头组成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结合政策,同时发挥地方创造。原则是,办好这个节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因地制宜办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纷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

坚持节俭热烈办节日。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

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农民是丰收节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这是亿万农民的节日。所以,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坚持开放搞活办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综合性的节日,既是农民的节日,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所以,要用开放思维办节日,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还要举办各种优秀的农耕文化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工作总结篇30

农民丰收节,为农民集体点赞。“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千古佳句,教育每一个人都应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尊重精耕细作的农民。然而,现实却存在发人深思的“倒挂”——农民,时常成为没有文化的代名词;时常因体力工作、收入不高,而被轻视。每一口粮食都是来自农民们那布满茧子的双手。从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农民丰收节”,成为继教师节、医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之后我国第5个社会行业性节日,不仅是传承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也正是为农民点赞、为丰收喝彩、为致富助力,推动社会重拾对农民那份久违的尊重。

农民丰收节,为奋斗详尽注解。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辛劳耕作的酸甜苦辣,只有体验过才会知道。脱贫致富、奔向小康,不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是不现实的。可以看到,那些在丰收节上晒出漂亮瓜果、秀出稳稳幸福的农民,没有懒汉和愚民,只有奋斗路上的志士和走向胜利的战士。今年“丰收节”也有着特殊意义——7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繁荣强盛,源自艰苦卓绝的拼搏、勠力同心的奋斗,也昭示着开创下一个70年的辉煌,同样离不开朴素的道理:唯有靠勤劳双手,才能奏响奋斗之歌、赢得丰收喜悦。

农民丰收节,为发展强基固本。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大局和民生福祉。70年来,我们创造了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0%的人口的伟大奇迹。让人民群众的餐桌子、菜篮子更加丰盛,既要靠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再攀创新高峰,也要靠亿万农民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丰收时节。唯有如此,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才有繁荣发展的基础,民族复兴才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

农民丰收节工作的总结与反思篇四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我国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愉悦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把酒话桑麻”,喜庆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和谐筑梦的佳节。自2022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亿万农民的福音,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关心农民的生动体现。

我校根据天津市教委、区教育局下发的要求,积极组织丰台镇丰台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一、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泛宣传“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二、一堂堂“劳动美、丰收乐”的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三、一张张丰收节手抄报,黑板报将农耕文明所蕴合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在华夏儿女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四、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了解农耕文化,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

此次活动成为我校劳动教育和优秀农耕文化教育的重要实践课堂,让学生体验农事、崇尚自然,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并下下决心为振兴农村做出我们应有贡献!

农民丰收节工作的总结与反思篇五

五谷丰登,稻菽卷起千层浪;嘉禾遍野,千畦黍香万家富。为庆祝第_届“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4日下午,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在第六运动场以“颂歌献党添锦绣,稻麦流金庆丰收”为主题举办学校第_届丰收节。

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袁德胜,学校副校长王进军,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种业处处长骆凤玲出席开幕式,学校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团委、人力资源部、教务处、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有关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共谋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开幕式上,王进军向奋斗在农业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慰问,并对第_届丰收节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王进军指出学校拥有劝课农桑的优良传统,115年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肩负科技强农的历史使命。经过学校多年努力,近年来也涌现出许多富有朝气的“超级新农人”。王进军表示学校将继续秉承“顶天立地”“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成果送进千万农户家”的理念,在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攻坚克难,担起责任,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努力奋斗。

开幕式节目包括舞蹈《我们都是追梦人》、诗歌朗诵《丰收赋》和《写给袁爷爷的一封信》、歌伴舞节目《万疆》、师生合唱《我有一个梦》。师生代表用优美的歌声、欢愉的舞蹈和感人的朗诵播种希望、收获理想,将丰收的喜悦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精彩节目点燃现场气氛,台下观众与台上表演者互动、歌唱,为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欢呼喝彩。歌声与舞蹈的交织,掌声与欢笑声的交汇,亦是新农人汗水与理想的交融。

表演结束后,袁德胜致开幕词,他从国家政策趋势、重庆市农业发展状况、学校农业科技研究贡献等多角度发表讲话,袁德胜肯定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在农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农业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宣布学校_届丰收节开幕。

全体师生们一起体验传统打糍粑活动,只见蒸好的糯米迅速放入石槽,被硕大的木杵一下一下地舂至绵软柔韧,新鲜软润的面团就成形了。“原来糍粑是这样制作出来的,以前从未亲手做过。”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惊喜地说道,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活动现场其乐融融。

活动还设置农事竞赛活动,包括团体赛和个人赛。在比赛现场,“颗粒归仓”“春耕秋收”“金玉满堂””等充满农村农事特色的竞赛项目轮番上演,整个运动场欢笑声、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气氛十分热烈。此次竞赛项目全部源于农村的日常农事,展示农业生产的不易以及农民朋友日常活动的趣味性。参与的师生们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从中领悟劳作的艰辛、分享收获的喜悦,使大家真正懂得珍惜粮食、热爱劳动,在体验中找到快乐,彰显光荣劳动风范,另一方面,也在欢呼雀跃中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增强专业认同感,坚定了农科专业自信。

据了解,本届丰收节特设有农业展览区。各个科研团队纷纷拿出各自团队的优秀科研成果和产品,农业展览区包含“五谷丰登”食品展区、“大有可为”高科技农产品展区,“乡村振兴”家乡特色农产品展区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