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班主任家访计划方案(汇总5篇)

时间:2023-09-27 21:48:14 作者:温柔雨 2023年班主任家访计划方案(汇总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班主任家访计划方案篇一

福罗倍尔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的话,那家庭教育就是基础了。

今年,我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工作,全班一共15人,男生11人,女生4人。这帮二年级是有史以来最特别的一帮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主要表现在,懒惰,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并且,农村的孩子,家长大多在工厂上班或出去打工,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的孩子是跟着老人长大的,家长也缺乏家庭教育的意识,想教育也不知从何处入手。针对这样一种情况,特制订家访计划,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联系与沟通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学会与家长的沟通。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整体策化,实施方案

开学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自行申请教师家访,使自行申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家访目标: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4、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进的教育信息。

5 、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四、家访也要提前备课

家访前也要提前“备课”,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家访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1、目的性和期望值

2、了解学生

家访前,学校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3、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4、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五、家校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我们要家校联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几点: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改变以往的随意请家长进校“训话”为主动走进家庭,将意见和建议送到家庭中。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应加大与家长的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力度。

六、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总之,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真正做到家校沟通,把孩子教育好。

班主任家访计划方案篇二

为了做好暑假期间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和交流,敦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职责,确保学生过上一个安全、愉快、健康的假期。同时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树立我校教师优良形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家访时间

20__年7月16日-8月30日

二、家访形式

教师登门家访(思想行为偏激、学困生等)。

其他的学生,班主任也可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与家长联系。

三、家访内容

2、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3、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5、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组织方式

按班级及学生住址分区域进行

五、家访对象

全体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单亲生、进城务工子女等特殊家庭学生和思想行为偏激生(学困生、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

六、参加家访教师

全体教师

七、家访要求

1、提高认识。全体教师要对家访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充分体会家访的意义,将家访当成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充分了解学生、提升家校共育的重要保障。

2、精心组织。各位教师要做好家访准备、明确家访对象;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积极配合的家访机制;及时组织反馈;各位班主任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充分做好访前准备,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

3、树立服务、平等意识。态度要谦虚诚恳、介绍要全面客观。

4、认真记录,及时认真填写《家访记录》;

八、家访材料上交

1、《家访记录》;

2、家访工作小结及反馈信息;

3、有条件的老师在家访时要留一部分影像资料。

以上1、2、3项材料开学后上交校办。

班主任家访计划方案篇三

家访是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访有利于促进老师因材施教,有利于家庭教育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个学期里我将家访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的家,这样可以深入到孩子的家庭生活。我感觉到做为一名班主任仅仅把教育的目光放在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家庭是教育的起始,也是每一个孩子一生离不开的学校。因此,要做一名成功的老师,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的家长成为我“教育事业的同伴”,共同努力,才会使教育迈向成功。

在每次家访前我都要充分准备好资料,实事求是,以表扬为主,关爱为本。在与家长交流中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讲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上进的话。对学生的缺点尽量委婉、客观的指出来,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各个学生应做的事情。

通过家访我将会拉近学生与我的距离,家长与我的距离,使学生更加亲其师,信其道,使家长了解了我的工作,认同我的教育方法。而我也将理解家长的心态。有的家长平时很少和我沟通,对学校、老师的工作有不理解的地方。我相信通过家访,我和这些家长将会消除误解,并真心欢迎他们为孩子的教育提供宝贵意见。通过必要的家访,我相信我的班级将会更有凝聚力,更加团结。

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所以我们在家访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具体为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

家访前,老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2、明确目的

3、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4、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老师的情绪。

5、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实践证明,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老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老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

总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体学生素质,要靠老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对学生情况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并且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争取赢得更多良好的社会声誉。

班主任家访计划方案篇四

家访——教师教育的延伸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家庭和社会互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教育。然而,教师教育是否有效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与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突出。

我们的具体要求是:

第一,把“请进来”改成“出去”

第二,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主动上门,让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工作,事半功倍。

第三,把“聊家访”改成“请家长参加教育活动”

我们深切感受到教师单一的教育作用不大,要增加与家长的沟通,让教师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加强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在学校工作中,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是引导家庭教育,关注家庭教育是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的新途径。因此,教师必然要掌握与家长沟通、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教师教育更复杂。在家庭教育的引导上,要特别注意:父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引导;指导父母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每个家庭的“个性”特征。有必要教育教师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成功的家访是让父母接受你,信任你。所以,第一次会议发言很重要。探亲的时候要注意语言,措辞要有分寸。千万不要因为失态而无礼。

首先,了解学生

家访前,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情况、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以便他们可以轻松处理家访并提高家访的有效性。

第二,明确目的

第三,时间的选择和控制

家访的最佳时间是放学后或周末,这样学生可以到场,家访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父母工作。

第四,提前预约

家访前一定要提前和学生家长约好时间,不能盲目去拜访,因为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浪费时间和精力,极大的影响了老师的情绪。

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该多种多样。当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当他们取得进步,当他们发现问题,当他们的家庭有困难时,他们可以回家。注意家访的谈话方式不要千篇一律,要适合人的需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实践证明,精心准备的家访不仅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在校表现,还可以获得家长对教师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起到协调合作的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所以老师在家访前一定要备课。

总之,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有赖于教师、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访,我们了解了一些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全面、全面的了解,并向家长介绍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得到了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教师连续八年没有犯罪,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班主任家访计划方案篇五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现代教育形式的发展告诉我们,单纯依靠教师是搞不好教育的,必须和家长密切配合,家访是必不可少的。家访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使教师、家长更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个方面的素质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管理好班级,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只在学校了解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也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这就需要老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大部分是通过家访来实现的。。通过家访教师同时也可以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教育理念,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家访。结合本班实际,特制订本学期家访工作计划如下。

二、本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居住在联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生素质的高低往往也和家长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的孩子的素质是不低的。

有些家长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希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他们总是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能明白家长的苦衷,而却不去理解孩子的心理,不知道教育应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往往会发生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甚至会发生令家人后悔终生的事。和学生座谈时不少学生反映他们的父母都打过他们,没有挨打的学生寥寥无几。

还有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家长们对教育的投入很少,除了给孩子交学费以外,就很少有其他的教育投资了,更谈不上给孩子订阅课外读物了。这就在很大方面造成孩子阅读面狭窄,课本以外的知识了解的很少,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把孩子交给老师就算完事了,孩子的成绩好坏和自己没关系,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把教育孩子的事推卸的干干净净。

三、家访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向家长提供先进的教育信息。

5、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6、家访时不可与家长发生争吵和冲突,态度要和蔼,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

7、不能接受家长的吃请,更不能接受家长的礼物。

8、家访后要及时记录和整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四、家访重点

1、后进生,查找落后的原因及在家表现。

2、优等生,了解在家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

3、问题生,随机家访。

五、家访时间安排

家访一般不占用教学时间(特殊情况除外),主要安排在假日,一天可访问1-2人。

实践证明,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家访前也一定要备好课。

总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本学生素质,要靠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了对学生情况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并且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