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梁启超的演讲稿(优质8篇)

时间:2023-08-29 16:53:12 作者:MJ笔神 最新梁启超的演讲稿(优质8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演讲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梁启超的演讲稿篇一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位人物。他在政治、学术、思想、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成就。敢于尝试百日维新的探索创新精神和爱国热情,使得他在教育上不仅有西方的开放民主还有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可能是因他深刻认识到“少年强则国强”从而对子女的教育倍加注重。

他的教育方式既不迂腐跟从中国封建传统,也不盲目追求西方时尚,而是注重将两者完美结合。他精心指导子女,悉心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是他没有对子女们有太多苛求,而是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方向。他对不同子女的教育引导方向不同,不正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孔夫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吗?这种教育的成功事例不正是告诉了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他还表明学习应有批判精神。不同的学术与文化都有不同的自身优势与劣势,只有敢于批判与评析错误之处,才能创造出更繁盛的文化。正是应为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择善而从取其精华,才使得他的儿女们将东西方独具特色的文化结合以修身养性。

他也讲究学习应有上进心,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有趣味主义和乐观精神。正如他在寄予梁思成的信中所自述“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回忆他如此的治学方式,梁思礼也说:“父亲伟大的人格、博大坦诚的心胸、趣味主义和乐观精神,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由此可看出学习真应该注重兴趣与锲而不舍的精神。

正是梁启超的独特教育使得梁家有了“一门三院士”的光荣。那么他是否只注重子女们的学习而不顾儿女们的健康了呢?不,这从400多封家书中的任意一封都可体会到他对子女们浓浓的关爱。

首先,他对的子女称呼方面。他称子女们为“宝贝”,自称“老白鼻”谐音老baby,甚至还给孩子们起了外号。如:五女梁思懿,在信中呼之为司马懿,六女儿则称为六六,又如小宝贝庄庄,大宝贝等称呼。如此可想象出他是怎样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甚至有些颠覆他身为革命家的伟大形象,瞬间变身为老顽童。如此开放的思想,在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的那时还正是前卫啊。大概梁启超先生这开放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他与他子女接受西方文化吧。

再者,他信中所述内容。他在信中不仅鼓励引导子女学业发展,还时刻念叨着子女的身体健康。作为一个好父亲,在孩子学业与身体健康方面,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而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关心孩子的好父亲。

梁启超的演讲稿篇二

最近几天,在读《梁启超家书》,颇有感触,以记之。

首先,任公和众多父母一样,在家书里经常关心儿女的学费、经济问题,不仅读书的要资助,结婚以后的子女经济窘迫,他也会慷慨解囊,一切就如天下的父母一样。

第二,任公是个极民主的父亲,对于买房子、建坟墓等本应由父母作主的事情,他会在信中征求儿女的意见,让子女真正参与到家的建设之中。

第三,任公是个极温和的父亲。女儿考试不及格,孩子入学要延迟等,他都以鼓励为主,强调的是打基础,只要基础牢固了,今后的学习自然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任公是个极开放的父亲。他的子女众多,虽然自己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和文学史研究,但是对于自己的子女,从未对他们的未来进行严格的规定,思成喜欢建筑,就学建筑,思永喜欢考古,就学考古,思忠喜欢军事,就帮他联络西点军校,不管他的子女今后将从事哪一行,他都是支持的。不过有一点,他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官的,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学问。

第五,任公是个极自信的父亲。对于思顺和思成的婚姻,他是极自信的,认为自己促成了两对佳偶,但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这鸳鸯谱点得好不好,尚不得而知。

我最大的感受,作为父母,教给子女的,应当是做人的道理。对做事来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基础打好了,长年累月,总会取得成就。任公用自己的给子女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的借鉴和学习。

梁启超的演讲稿篇三

梁启超有哪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呢?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梁启超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1)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2)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3) 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4)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5) 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6) 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

7) 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8) 过渡时代,必有革命。

9)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0)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2)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3)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4)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5)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6) 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7)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8)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苟不自新,何以获存。

9)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

10)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1)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12) 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13)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4)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15)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16) 竞争者,进化之母也。

17)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18) 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19) 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

21)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22) 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23) 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24)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25)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26) 重精神,贵德育。

27) 重人者人恒重之,侮人者人恒侮之。

28)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29)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30)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1)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32)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33)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34) 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35) 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36)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37)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

1、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2、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3、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5、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6、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7、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8、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9、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0、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1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3、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14、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15、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16、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17、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18、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19、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20、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21、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22、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23、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24、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25、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6、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27、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28、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29、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30、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31、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32、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33、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34、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35、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2、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3、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5、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6、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7、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8、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9、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0、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1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3、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14、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15、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16、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17、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8、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19、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20、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21、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22、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23、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24、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25、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6、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27、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28、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29、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30、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31、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32、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33、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34、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3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梁启超的演讲稿篇四

我读了梁启超先生《敬业与乐业》后,让我懂得了对待工作的态度要“敬”与“乐”,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敬业是易事,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敬业也是难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无论你在何时何地,也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尽职尽责投入其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竭尽所能去完成每一件事,争取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能达到尽善尽美,那时你会发现,敬业最终会改变你的人生。

但是在坎坷面前,如何面对,每个人却是有很大不同。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我困惑过,伤心过,难受过,流过泪,就是没消极过,伤心难过之后,我会重新振作。我很喜欢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梁先生在文章中说:“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工作中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认真对待、琢磨你的工作,就会增长知识,增长见识。这个过程中充满艰辛,充满挑战,也充满乐趣。你只要潜下心来,悟进去,工作中有无穷的乐趣。

如果我们能忠实于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就是敬业;如果我们能从工作中享受到快乐,就是乐业。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业是我们教师的最高境界。

梁启超的演讲稿篇五

今天,我们去了梁启超的故居。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座梁启超的雕像和两栋精致唯美却不失文化的西式洋楼。这就是梁启超的故居。

我们进入了第一座西式洋楼,一进门就写着几个沧桑有力的大字,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梁启超一直在寻找使祖国强大的方法,于是发动了戊戌变法,只可惜戊戌变法失败了,他逃到了日本,但是剩下的人却都被杀了。其中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谭嗣同了,他在狱中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笔诗句,一直激励着那些为中国改革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们。

他的东屋挂着一幅时局图,图中有一副对联,一目了然,不言而喻,在中国地图上有熊、老鹰、太阳、蛇等图案,他们代表了欧洲的列强想瓜分中国。梁启超的变法失败了,可他要通过变革来改变中国的现状的心却没有变。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却因时而异不断变化,前后矛盾,以致难以令人信服。

在第二栋楼里,一进门是饮冰室。一开始我以为是卖冰的地方,其实是静心、写书的地方。上了二楼可以看见一个个别致精美的房间,有插满红烛的摆满餐具的餐厅,干净整洁的卧室。

最吸引人的还是一个书房,里面有一个巨大的书柜,它有姚明那么高,里面放满了书,左边是书桌,桌子上很整齐,上面有书、墨、毛笔,我仿佛看到了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我仿佛看到了他极其郁闷、苦闷的心理。右边是一个名贵的皮革沙发,沙发旁是一个棋桌和茶桌,我仿佛看到了梁启超喝了一口茶,长长的为中国经济的问题叹气!

同时,梁启超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极其注重家庭教育,他的儿女就是证明。他的儿女和他一样,一生都在为祖国付出。他有9个孩子,其中7个孩子出国学习。他们最后都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经济学家、档案学家,有的还成为了院士。他的孩子们没有辜负他的希望,他们一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梁启超,一个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一个为国做过贡献的人,一个优秀却又被人们在生活中忘记的教育学家。

梁启超的演讲稿篇六

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六,“五会”作文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梁启超故居游学。

一走进梁启超故居,就看见了梁启超的铜像,梁启超的身材高大挺拔,一手叉腰,一手拿着书卷。

再往后边走,那里有一个弯弯曲曲的楼梯,楼梯下还有一个池塘,里面游着许多的小鱼,我们拿起鱼料,让这鲜小鱼吃得饱饱的,有的小雨穿着一身金色的拖尾裙,有的穿着雪白的衣裳,真像一群淘气的小公主啊!

再往左边走,进入会客厅。厅堂是户主用于会客,闲坐谈的地方。正堂上一对明国春天大花瓶,正是厅堂摆设的习俗。那儿有一幅金木雕彩瓷画——《八仙图》挂在墙壁上。还有一把木梯用于上神阁上香等。

往前走,那就是怡堂书室了,怡堂书室是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教书的地方。其中有个南耳北房:1892年梁启超上京考试落第后回来居住的地方,越年生下长女梁思顺。还有一个正堂:是梁启超父亲了梁宝瑛教学的场所,梁启超小时候就在此读书(这类私塾在明清时普遍出现)。最后,就剩下北面耳房:是梁宝瑛教学休息的地方。

啊!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又要到下一站了。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的演讲稿篇七

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在一个星期六的早上老师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梁启超故居游玩。

我接着经入梁启超故居。梁启超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书室、回廊等建筑组成。

接着穿过纪念馆的大门是一个摆放特色纪念品和梁启超家族相关书籍的地方的大厅,里面还有一个放映室,在不知疲惫地给游客播放着关于梁启超的生平事迹……。过了这个大厅,来到了真正的纪念馆,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白色两层楼建筑,有骑楼门廊、拱形门,门前有一水池。里面装着很多金鱼。水池周边很浅,恰好一条鱼的深度,这里的鱼似乎不怕生,经常成群结队的来岸边的水域游玩,鱼儿们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惹很多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欢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在这里玩得真快乐啊!

时间过得真快,如拉出的箭一样一穿而过,我舍不得离开,我希望下次还能来。

梁启超的演讲稿篇八

《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告诉人们,敬业,即责任心,是对学业或工作专心致志;乐业,即趣味,不仅乐意去做某件事,而且从中领略出趣味来。下面就让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敬业与乐业》阅读题原文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敬业与乐业》阅读题题目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该敬业?

3、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4、如何理解解画线句子?请结合实例谈谈。

5、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6、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敬业与乐业》阅读题答案

1、我们要敬业。

2、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答对意思即可)。

4、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上说,就是轻慢职业的神圣,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就不能从内心深处认真思考如何做好,那么其结果肯定是一团糟,连自己也不会满意,结果自己害了自己。比如教师如果不敬业,就不会认真研究教材、大纲,也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自己当然很痛苦。

5、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

6、示例:看大门的尹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忱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