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好好洗手(优秀17篇)

时间:2023-11-08 23:36:12 作者:温柔雨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好好洗手(优秀17篇)

在幼儿园小班中,老师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预计你会对下面的幼儿园小班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感兴趣。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

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1.有关的图片。

2.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巧克力、果冻。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幼儿园小班洗手的教案

1、了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2、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1、动画片。

2、课件(洗手步骤:知道正确洗手方法、步骤。)。

1、游戏导入,引起参与兴趣。

2、观看动画片,激发幼儿勤洗手的兴趣。

1)情节一:幼儿讨论:小鸭怎么了,为什么会肚子疼?

小结:没洗手就拿东西吃会肚子疼,生病就要去医院,小鸭应先洗手再拿东西吃。

2)情节二:幼儿讨论:细菌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小细菌到了我们身上会怎样?

小结:细菌最喜欢不爱干净、不讲卫生的孩子,如果小细菌跑到我们身上,就会浑身发痒,患皮肤病。如果用不干净的小手拿东西吃,就会肚子痛。

3、什么时候要洗手。

幼儿讨论:我们什么时候要注意洗手?

小结: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完玩具后、做游戏后……。

4、怎样洗干净小手。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小手洗的干干净净?

方法:幼儿边说边演示,运用课件将洗手各环节一一呈现。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洗—甩水—用毛巾擦干)。

2)将洗手步骤编成儿歌,边做洗手动作边念儿歌。

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流动水里冲一冲,

甩一甩、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1.有关的图片。

2.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巧克力、果冻。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1.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要求幼儿懂的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话。

3.幼儿练习起立、坐下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懂礼貌、守纪律的习惯。

教学难点: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跟老师听音乐做拍手点头的律动。

2.引出:“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我们是小班,大家真高兴,咱们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吧!”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琴,教幼儿会听琴声起立、坐下。

可以反复练习,让幼儿仔细听,跟老师学。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

2.教师弹琴,教幼儿听琴声,学习问好。

2/41=c。

1234︱5-︱5432︱1-‖。

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您好!

3.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认识一下小朋友问问他叫什么名字。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三、

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2.活动结束。组织幼儿到室外去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幼儿园小班教案:洗手

1、了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2、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1、动画片。

2、课件(洗手步骤:知道正确洗手方法、步骤。)。

1、游戏导入,引起参与兴趣。

2、观看动画片,激发幼儿勤洗手的兴趣。

1)情节一:幼儿讨论:小鸭怎么了,为什么会肚子疼?

小结:没洗手就拿东西吃会肚子疼,生病就要去医院,小鸭应先洗手再拿东西吃。

2)情节二:幼儿讨论:细菌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小细菌到了我们身上会怎样?

小结:细菌最喜欢不爱干净、不讲卫生的孩子,如果小细菌跑到我们身上,就会浑身发痒,患皮肤病。如果用不干净的小手拿东西吃,就会肚子痛。

3、什么时候要洗手。

幼儿讨论:我们什么时候要注意洗手?

小结: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完玩具后、做游戏后……。

4、怎样洗干净小手。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小手洗的干干净净?

方法:幼儿边说边演示,运用课件将洗手各环节一一呈现。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洗—甩水—用毛巾擦干)。

2)将洗手步骤编成儿歌,边做洗手动作边念儿歌。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流动水里冲一冲,

甩一甩、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巧克力、果冻。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幼儿园小班洗手的教案

1。仔细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维护双手清洁的意识。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

挂图《为什么要洗手》,活动前请幼儿了解洗手的原因,小块肥皂若干,洗手盆,清水。

一组织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请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的手都做过什么事情,摸过什么东西?

(2)今天,我们的小手已经摸过这么多东西,让我们看看自己的手,是不是有点脏了?(有的小朋友看不见手上有明显的污迹会说不脏,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虽然有事我们的肉眼看不见手脏,但是我们的手上会有许许多多看不见的细菌,如果双手沾上看不见的细菌,会让身体生病。所以,生活中我们随时洗手,清洁自己的双手很重要。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原因及时间。

(1)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

(2)原来把手洗干净是因为要把病菌冲掉或杀死,不要让它们跑到身体里面,让我们生病。

(3)做哪些事情要记得洗手?

(4)除了吃东西以外,病菌也喜欢在你揉眼睛、挖鼻子的时候跑到身体里面,让身体不舒服。用肥皂洗手,可以把手上的病菌杀光光,让手变得干净。

(1)教师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洗手方法。

(2)出示洗手图,幼儿体验如何正确洗手。

给幼儿发放学习单《什么时候要洗手》,请幼儿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完成。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1、认识桔黄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的能力,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菠萝。

2、涂色-菠萝轮廓线的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

满身长满鱼鳞,头像公鸡尾巴。

说来不是动物,水果店里见它。

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呢?

(谜底:菠萝)。

2.教师:今天我们来画菠萝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菠萝的颜色。

课件播放: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菠萝都是什么颜色?(桔黄色)。

2.学习涂色菠萝。

(1)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认识橘黄色。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用桔黄色的油画棒给菠萝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2)提醒幼儿涂色时保持安静,自己独立作业。

(3)图片欣赏-菠萝,激起幼儿的涂色期望。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

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

比比谁给菠萝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

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设计意图:

由于此次活动针对小班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有的幼儿并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需要幼儿老师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意识。入园之前,也许他们并没有好的喝水习惯和意识,然而良好的喝水习惯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设计本次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每天都需要喝水,多喝水,身体好。

2、懂得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会主动去喝水。

活动准备:

一盆长势很好的康乃馨、一盆枯萎的康乃馨;有关起床后、锻炼后,游戏后喝水的视频;《乌鸦喝水》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了解什么时候需要喝水。

2、播放人们在起床后、锻炼之后,小朋友们在游戏之后喝水的短片,提问:为什么起床后,锻炼后,游戏之后喝水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起床之后喝水,有助于清理肠道的垃圾;锻炼时,身体会出许多汗,流失很多水分,所以得补充水;小朋友做游戏也会出汗,也会口渴,所以得喝水。

3、提问,我们还在什么时候需要喝水呢?

老师小结:外出游玩时;口渴时;感冒、发烧,拉肚子时等等。

二、通过实验观察,懂得水对身体的重要性。

观察教室里的两盆康乃馨,提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你更喜欢那盆呢,为什么?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都喜欢开满鲜花的这一盆,因为它漂亮,而另外一盆快要枯死了,叶子都黄了,没有一个花骨朵,为什么两盆都是康乃馨,长得不一样呢?(鼓励大家大胆发言)。

三、知道水是最好的饮料。

展示各种饮料和白开水,提问:你们口渴呢,最想喝哪一个呢?为什么?

有的说饮料,因为甜甜的,很好喝:有的说白开水,因为最解渴。

老师小结:其实,水是最好的饮料,其他的饮料中都含有许多的糖分和添加剂,这些物质不利于小朋友的健康成长,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平时要多喝水,身体才会棒棒的。

四、游戏活动:和老师一起喝水吧。

老师说了好多好多话,口好渴呀,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喝水吗?看谁喝水有“咕咚咕咚”的声音。

五、活动反思:

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本次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喝水意识,但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得靠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故事引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一系列的提问,和故事紧密联系,是幼儿的回答启发于故事,又回归于故事。通过视频短片,人们都在喝水,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时候要喝水呢?而不仅仅是口渴的时候。我充分利用了教室的资源,其中一盆花枯萎好久了,可能并不是只因为没有浇水,但幼儿能够完全相信,是因为没有浇水。在第三个环节中,有小朋友问我,牛奶,豆浆是不是饮料呢?纯牛奶,豆浆小朋友可以喝,但也不能喝太多,不然会导致营养过胜。整个活动,小朋友能够大胆发言,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会主动要水喝,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但生活中还得我们的家长坚持督促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挂图3幅、教学课件ppt。

活动过程。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

总结。

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家长工作: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触摸,如: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洗手幼儿园小班教案

1.了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2.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1.动画片。

2.课件(洗手步骤:知道正确洗手方法、步骤。)。

1.游戏导入,引起参与兴趣。

2.观看动画片,激发幼儿勤洗手的兴趣。

1)情节一:幼儿讨论:小鸭怎么了,为什么会肚子疼?

小结:没洗手就拿东西吃会肚子疼,生病就要去医院,小鸭应先洗手再拿东西吃。

2)情节二:幼儿讨论:细菌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小细菌到了我们身上会怎样?

小结:细菌最喜欢不爱干净、不讲卫生的孩子,如果小细菌跑到我们身上,就会浑身发痒,患皮肤病。如果用不干净的小手拿东西吃,就会肚子痛。

3.什么时候要洗手。

幼儿讨论:我们什么时候要注意洗手?

小结: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完玩具后、做游戏后……。

4.怎样洗干净小手。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小手洗的.干干净净?

方法:幼儿边说边演示,运用课件将洗手各环节一一呈现。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洗—甩水—用毛巾擦干)。

2)将洗手步骤编成儿歌,边做洗手动作边念儿歌。

附: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流动水里冲一冲,

甩一甩、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幼儿园小班洗手的教案幼儿园小班洗手观察记录

活动目标:

1.了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2.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动画片。

2.课件(洗手步骤:知道正确洗手方法、步骤。)。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参与兴趣。

2.观看动画片,激发幼儿勤洗手的兴趣。

1)情节一:幼儿讨论:小鸭怎么了,为什么会肚子疼?

小结:没洗手就拿东西吃会肚子疼,生病就要去医院,小鸭应先洗手再拿东西吃。

2)情节二:幼儿讨论:细菌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小细菌到了我们身上会怎样?

小结:细菌最喜欢不爱干净、不讲卫生的孩子,如果小细菌跑到我们身上,就会浑身发痒,患皮肤病。如果用不干净的小手拿东西吃,就会肚子痛。

3.什么时候要洗手。

幼儿讨论:我们什么时候要注意洗手?

小结: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完玩具后、做游戏后……。

4.怎样洗干净小手。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小手洗的干干净净?

方法:幼儿边说边演示,运用课件将洗手各环节一一呈现。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洗—甩水—用毛巾擦干)。

2)将洗手步骤编成儿歌,边做洗手动作边念儿歌。

附: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流动水里冲一冲,

甩一甩、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幼儿园小班洗手歌教案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丰富幼儿的语言,让幼儿在《洗手歌》中感受语言韵律。

4、发展幼儿手部的灵活性。

1、小手脏脏的图片一张。

2、与儿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图片。

3、课前准备的小手律动。

师: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二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乌龟;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金鱼。

师:宝贝,刚才我们做的律动用的事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小手)。

对了,那我们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多动脑、多回答)。

我们的宝贝真棒,我们的小手可以画画、捏橡皮泥、吃饭饭,还可以玩沙子、玩玩具、玩泥土,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范文,我们做完这些事情后,我们的小手就变得怎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2、将儿歌与图片串联在一起,引导幼儿学说儿歌。

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干净。

今天,我们宝贝都学会了怎样能把小手洗的更干净、更漂亮,现在,我们一起去洗洗我们的小手吧!

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

1、仔细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维护双手清洁的意识。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

挂图《洗手》,活动前请幼儿了解洗手的原因,小块肥皂若干,洗手盆,清水。

一、组织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引导幼儿讨论洗手的原因。

(1)请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的手都做过什么事情,摸过什么东西?

(2)今天,我们的小手已经摸过这么多东西,让我们看看自己的手,是不是有点脏了?(有的小朋友看不见手上有明显的污迹会说不脏,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虽然有事我们的肉眼看不见手脏,但是我们的手上会有许许多多看不见的细菌,如果双手沾上看不见的细菌,会让身体生病。所以,生活中我们随时洗手,清洁自己的双手很重要。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原因及时间。

(1)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

(2)原来把手洗干净是因为要把病菌冲掉或杀死,不要让它们跑到身体里面,让我们生病。

(3)做哪些事情要记得洗手?

(4)除了吃东西以外,病菌也喜欢在你揉眼睛、挖鼻子的时候跑到身体里面,让身体不舒服。用肥皂洗手,可以把手上的病菌杀光光,让手变得干净。

(1)教师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洗手方法。

(2)出示洗手图,幼儿体验如何正确洗手。

给幼儿发放学习单《洗手》,请幼儿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完成。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1、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能正确区分上下。

2、在操作中尝试使用方位词表达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1、教具:《公园里》。

2、学具:操作材料,铅笔每人一支。

一、游戏情景导入。

1、玩玩“上面与下面”游戏,咕噜咕噜上(双手上举),咕噜咕噜下(双手下放)。

2、师:“我知道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去公园里玩,今天高老师也带你们去公园看一看好不好?”

出示教具:哇,春天的公园里好热闹呀!看一看、说一说都有些什么?

3、师:“哇,你们真厉害,都说出来了,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们!我说一样东西,你们告诉我它在哪里好不好?”

在幼儿能说出位置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达完整,如xx在xx的上面(下面)。

4、介绍句式: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上面。

二、使用幼儿操作材料。

1、师:“刚才高老师带你们逛了一圈公园,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去公园里玩逛一圈。”

观察操作纸,教师逐个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里的场景,把在上面的圈出来。

2、教师巡视各组幼儿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清活动的操作规则,观察幼儿的操作水平,因人而异适时提供指导。

引导幼儿先用嘴巴说,再动手操作。

三、交流评价。

1、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再看一看,说一说,加深印象。

四、延伸活动:小小理货员。

1、出示货架。

师:小超市明天就要开张了,可是货物架上的货物还没有整理好,你们想来做理货员吗?”

介绍游戏:请你帮我拿一下xx上面(下面)的东西,请你帮我把这个东西放在xx的上面(下面)。

2、活动结束后,将货架放在区域中,幼儿区域活动时可继续探索。

通过游戏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游戏重复多次,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关系。

请幼儿观察公园里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幼儿独立操作,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个别指导。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观察该幼儿操作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话改正,正确的话引导幼儿用句式来表达“xx在xx的上面,xx在xx的下面”,鼓励幼儿敢于用语言表达。

整节课下来,我通过自己反思和指导老师给我的意见,我总结了几点不足的地方:

2、老师没有示范操作,导致幼儿操作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表现得非常茫然;

3、在幼儿激动的时候,我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使他们安静下来,我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了音量,可能导致幼儿更加激动,这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体会、反思,我觉得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会反思,只有学会了反思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有所进步。

幼儿园小班洗手歌教案

1、感受乐曲的快慢,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2、体验劳动的愉快,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活动重点】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活动难点】感受乐曲的快慢。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手帕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师:这是什么?它有没用?那脏了怎么办?学习动作。

1、播放视频。

2、分段练习。

3、师:我们来洗一遍手帕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

分段欣赏。

师:它是什么样的?快的还是慢的?

师:这一段呢?

师:这里是怎么样的?做什么动作?我们小手拿出来,做一做。

师:我们小朋友都学会了这个本领,那陈老师这里有一些手帕,要请来帮我洗一洗,你们愿意么?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手帕,准备好!

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

1、初步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讲卫生。

4、初步了解洗手的小常识。

一、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游戏导入:出示小老鼠手偶,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

教师伴老鼠:“哎哟,哎哟,我的肚子疼死了。”

提问:小老鼠怎么了?它为什么肚子疼呀?

2、播放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

1)、小老鼠为什么会肚子疼啊?

2)、小老鼠以后在吃东西前它应该怎样做,肚子就不会疼了?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脏东西,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在什么时候还应该洗手呢?

小结:我们要在吃饭前,大小便后,手脏时一定要洗手。

二、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出示课件《示范洗手》,幼儿了解洗手的方法。

2、教师讲述并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

3、播放儿歌《洗手》,幼儿边说边模仿洗手的动作。

三、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把你们的小手用水洗的干干净净的呢?”

2、幼儿伴随儿歌一边操作。

活动重点是教会小朋友们饭前便后都要洗手,养成好习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