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古诗教案设计(精选12篇)

时间:2023-12-01 21:21:58 作者:笔砚

小学教案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的重要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教案范例,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古诗》教案设计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所见》。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读《识字4。

》中的.儿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干什么?知了又叫什么?(蝉)。

3、出示图,认记“蝉”,理解“捕鸣蝉”。

4、揭题,读题。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情景图,师范读(感知课文)。

2、自由读《所见》,要求读准字音。

3、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

5、指名读,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出示“牧、闭、立、捕、蝉”。

2、认读生字(各种形式)。

3、小老师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组长考察大家。

5、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4、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

5、当一当诗人(配乐读)。

五、指导背诵《所见》。

六、指导写字“诗、闭、童、立”。

第二课时。

《小池》。

课时目标:

1、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池、惜、阴、晴、柔、露”6个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背《所见》。

二、出示课题《小池》,读题。

三、自学古诗《小池》。

个体自学。

1、学生自主读古诗。

2、自主圈出生字,学一学。

3、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互相读读这首诗。

2、请读得最棒的小朋友带读有困难的同学。

3、小组负责认记生字。

4、讨论组员中不明白的地方。

全班交流反馈。

1、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夸一夸,帮一帮。

(1)各组派代表读古诗,评议。

(2)展示:说说你们组自己学懂了什么?

(3)帮一帮:说出需要帮助的地方。

4)点拨(结合指导朗读)。

四、诵读古诗。

1、朗读比赛。

2、背诵古诗。

小学语文课文《古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3、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提高自己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难点:想象并写出《村晚》景象。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之一《村晚》。

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

3、能想象古诗意境,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录音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绚丽多彩的春天已离我们而去,让人向往的夏日风情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宋代的诗人雷震带来的古诗《村晚》。

2、板书课题——村晚。

3、看了课题,想象一下,古诗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欣赏古诗。

1、共定学习目标。

2、按学习目标自学古诗。

3、交流学习的收获。

(1)古诗中的生字:陂衔漪。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结合插图谈谈对诗句的感悟,体会古诗意境。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你能把你对诗句的感悟用你的声音来表达吗?

5、你不想把这么美的夏日风情留在记忆中吗?(背诵指导)。

三、布置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回去多搜集一些关于夏日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情境。

1、背诵古诗《村晚》,说说这首诗给我们带来了感悟与体验。

2、出示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欣赏古诗。

1、出示古诗。(配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自读古诗,并交流初步感受。

3、欣赏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过渡:诗人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想象画面,低声吟诵。出示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感受。发自内心的赞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配乐诵读古诗。

5、同桌交流。

三、诗人体验大行动。

过渡:诗人因对景色有独到的感受,就用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想不想过把诗人隐?播放荷花图片。

小组讨论,现场作诗。

全班交流。

四、作业。

交流课前搜集的夏日古诗和描写花的古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课文《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1、熟读课文,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学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懂得爱心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只有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钻石图片,板书钻石)。

漂亮不漂亮?你想说什么?不光漂亮,它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啊,它象征着纯洁和永恒啊。(板书:七颗钻石)齐读课题。

(二)读与悟第2段。

教师过渡:小姑娘睡醒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段。

2、指名提问。(小姑娘醒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齐读文中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4、问题预设:此刻,小女孩心情如何?引导学生找文中“喜出望外”一词。

5、指名提问。(“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结合表情理解)。

6、齐读。

7、指名提问。(小姑娘得到水之后想到了什么?)。

(她真想喝个够,但更想给生病的母亲喝,于是赶回家。)。

(三)请同学们与同桌一起把故事读完,并拿出预习表格相互交流。

小学语文课文《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及辅助教学课件应用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是教材分析,《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61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也蕴育了丰富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在阅读中的一些教学目标,比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所以我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两条线索:明线——水罐的变化;暗线——小姑娘的爱心。

3、从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就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弄清水罐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悟人物的品质,学会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它是一篇童话故事,可读性强,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准备了教学课件,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内涵,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渗透“爱心、奉献、互相帮助”等德育思想。

三、说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结合我的教学课件说说本课的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法。

1、出示一张美丽的星空图,问:你们喜欢看星星吗?看,多漂亮的星星啊!

2、再出示一张大熊星座的图,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星座吗?想知道它的来历吗?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呢!

3、出示课题:七颗钻石。这大熊星座其实是七颗钻石变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颗钻石》。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故事里有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她做了什么事?因为三年级学生还不完全具备复述故事的能力,所以用简单的问题引入他们的思考,降低把握主要内容的难度,由浅入深,从而慢慢训练他们复述故事的能力。

2、指名汇报,前两个问题非常简单,可以让平时不怎么敢主动举手的后进生回答,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三个问题则相对稍难,可以让学优生回答,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并适时点评。回答完毕后可出示问题的答案,兼顾全班学生。

3、用“小姑娘为什么要找水”这样一个问题自然引到第一段的学习:这一段是写旱灾的严重,出示几张旱灾的图片,其中有一张是一个小孩子仰着头站在干旱开裂的田野里,眼睛充满渴望的神情,这对帮助学生对旱灾的理解有着很强的冲击力。通过强调“凋谢、枯黄、焦渴”这几个词语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灾情的严重。

4、用问题“旱灾那么严重,什么东西最重要”这样一个问题引至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指导学生读出小姑娘找水的艰辛和接水的.困难。并让他们找到“找哇、找哇、终于、小心翼翼、一滴一滴、才”这些重要的词语,还可教学生用笔在课文里做批注,慢慢学会做笔记。

(三)、学习重点段落,把握水罐的变化,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1、学生自己默读3-7自然段,思考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和同桌讨论,并用铅笔在书上画出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进行全班交流汇报后再用钢笔在有关句子下面画线。然后对这些句子进行接力朗读。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新课标理念,让他们在合作讨论、交流汇报中学会自主学习,而接力朗读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水罐变化过程的理解。

2、通过画句子、朗读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概括水罐变化的具体过程,并出示板书水罐变化的具体过程: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泉眼(跳出七颗钻石),为巩固这部分的理解,再分组朗读第3、4自然段,第5自然段,第6、7自然段。这一次的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气,在读中慢慢体会故事里包含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承接上一环节,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3、这个时候可以提出思考题: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变化?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教学难点也即将得到突破。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分析、朗读,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小姑娘的爱心,使得水罐发生一次次的变化。

4、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再提一个思考题:体现了小姑娘对谁的爱心?

5、学生会根据课文回答出:母亲、动物、过路人。

6、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小姑娘的爱心,还可以增加一个拓展延伸的思考题:如果你是小姑娘,在找水和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思考,能让学生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会,对人物品质的体会将会更深刻。

7、最后可以再回顾一遍课文情节,利用简洁的板书出示水罐变化的词语,说明爱心可以创造奇迹,希望同学们也能用爱心对待生活。

(四)、欣赏歌曲,布置作业。

1、播放《爱的奉献》,让学生认真聆听,并出示感人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音乐和文字的完美结合,给学生情感教育带来一定的冲击。

2、我的作业设计是请同学们将这个爱心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并且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心,可以是对家人、同学、老师等等的爱心行动,把自己的爱心行动过程写在周记里面。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是以爱心为中心,以水罐变化为辅助,充分体现爱心的主题,一目了然。

小学语文课文《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小学语文课文《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把你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感悟童话的特点。

2、开展一次以收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人至少收集一则故事。

推荐资料:图书资源:《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

(设计这个课前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也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一讲有关大熊星座的动人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体裁。设计这一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为这节课奠定了一个好的基调。)。

三、请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请学生自读课文前,布置给学生如下阅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读课文。(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朗读,从读中感悟字句的意义,从读中去感悟文章内容及作者在文中所蕴涵的感情。这一环节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准备设计以下问题:

1、全班推荐同学参加讲故事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品。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四人一小组的小组长派代表回答问题。争取做到人人参与。

3、师生共同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点。之后教师作归纳小结。

4、佳句欣赏。品味佳句。同学们可以几人一伙地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品读佳句。

5、师生共同交流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句子。

(设计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共赏,从而能自我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进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这一环节也贯穿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如下两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然后全班交流。

1、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如何续写下去呢?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本文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读就懂,所以就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于是设计了想像创作题)。

六、课堂小结:

小姑娘的爱心,就想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这堂课的学习是否也在闪光的东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谈谈你的一堂课的收获吧。(学生回答)(通过问题的形式总结全文,使得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也能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七、课后探究:

收集关于宇宙中事物的神话传说,出一期小报,一个礼拜后交。

(语文活动设计体现语文学习的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并渗透了人文因素)。

小学语文课文《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童话,它是根据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改写的。文中的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变成了七颗星星,告诉我们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阅读教学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根据这点本设计抓住让学生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两个重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爱心,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凋、罐、翼、喘、涌;要求会写的字有:钻、旱、焦、缝、滴、捧、嘴、银、凉、需、股;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钻石、旱灾、焦渴、岩缝、一滴、嘴边、清凉、需要、一股。

情感目标: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能力目标: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关心他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阅读、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动感情。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北斗七星)今天学的课文与北斗七星有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去了解它神奇的来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8段)你是怎么知道课文有8段的?

2、指名读第一段。(指导朗读)真好,读得不错,预习得很充分。

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大旱灾)。

师:旱灾严重到什么程度?

花儿都凋谢了,草木都枯黄了,许多人和动物因焦渴而死去。

师:什么是凋谢、枯黄和焦渴?再读这几个词。(演示渴字)。

师:你看这个干旱大不大?请你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演示旱情图片)。

3、第二自然段开始讲一个小姑娘给她妈妈找水,因为她妈妈生病了,需要水喝,拿着一个什么?(空的木水罐)(演示罐字)。

师:她找到水了吗?是怎么找到的?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读读!

她找哇,找哇,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端着水罐,一滴一滴地接着水,很久才接满一罐。

师:从中我们体会出小姑娘找水的艰难。

4、在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木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发生了几次神奇的变化呢?(自由读38段)。

汇报交流:第一次:木水罐变成银水罐。

第二次:银水罐变成金水罐。

第三次:金水罐跳出七颗钻石,并变成泉眼。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

三、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1、第一次神奇的变化是从第三自然段开始读到哪里为止?(4段)谁来读?

师:那句话写出了狗非常的口渴?

小狗躺在地上,伸着舌头,呼呼地喘着粗气。

师:此时此刻小姑娘干了什么?找一找动词。(演示舔字)?这时候,出现了神奇的变化,为什么木水罐会变成银水罐?(小姑娘对动物有爱心。)。

2、第二次神奇的变化是第几段?谁来读?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是什么?

就在这一瞬间,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

师:你说什么是一瞬间?(一瞬间就是一眨眼睛,水罐变得很快,由银的变成了金的。)一起来读。这时候,出现了神奇的变化,为什么银水罐会变成金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脸色苍白有气无力。

师:此时此刻,小姑娘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好哇!你比我更需要水,把它全都喝了吧。说着,小姑娘把金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师:这时候,又出现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它的神奇之一在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师相机画课题。(它的神奇之二是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什么?(涌出一股清澈的水流。)(演示涌字,并体味涌出)(它的神奇之三是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神奇的变化?(小姑娘对他人的爱心。)。

4、小女孩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是什么力量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其实,同学们也发现了,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小姑娘的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童话中小姑娘的爱心就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假如这位小姑娘来到你的'身边,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小姑娘也有一句悄悄话想告诉我们:爱心是大海里的一艘船,带你到达理想的彼岸;爱心是春日里含苞的花蕾,让你看到无穷的希望;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愿爱心这颗种子,在你们心底慢慢发芽、长大。愿每个人都献出爱心,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四、引导想象,丰富情节。

师:托尔斯泰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北斗七星赋予了这样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表达了他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永远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同学们也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给课文加入一些情节。

1、小女孩把水罐递给讨水喝的过路人时,从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巨大清澈的水流。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过路人是谁呢?(是真正的过路人,还是上帝)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延伸文本,扩大感悟。

从你们的想象中,老师明白你一定更深的感悟到课文。看这首小诗:

爱是什么?

爱是付出,不求回报。

爱是什么?

爱是坚强,不会软弱。

爱是什么?

爱是伟大,绝不渺小。

爱是什么?

爱充满世界,

永远在我们的身边围绕。

师: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同学们你们想说点什么呢?你从前是怎么对待别人的?学完这一课后有什么想法?有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还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六、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1.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2.制作爱心贺卡,送给你周围有爱心的人。

附:板书设计:

给小狗喝变成银水罐。

给妈妈喝变成金水罐。

一木水罐水变成泉眼爱心。

给过路人喝。

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

语文课文《采薇》教案设计

《采薇》以其传神的人物刻画、独特的场面描写及真挚的思乡之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下面是课文采薇教案,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2、培养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自行翻译,了解作品主旨,熟读成诵。

2、从诗歌的时代背景,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适当延伸拓展,启发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文本,由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提出预习要求。

2、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

3、确定主题。

1)充分预习,提出问题,由组长收集问题,并组织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交老师。

2)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诗。

通过学生自己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入预习,独立思考,通过课前组织解决一般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同时可以把简单的问题提前处理而不占用课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境导入。

《论语》解读。

八佾篇·第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学生背诵《八佾篇第三》前面三则内容。

2、认真听老师讲解。

3、积极回忆《论语》中写到《诗经》的相关条目。

《论语》是高一年级必读的经典,分散在各节课堂之前讲解,能培养学生每日读论语的习惯,同时,通过老师的解读,更明白经典的精髓。孔子与《诗经》有着非同小可的关系,所以,这节课前解读《论语》可以作为导入,自然引入课堂。

课文探讨。

温故知新。

(1)《诗经》和“《诗经》六义”。

复习学过的知识,了解本篇课文的背景。

通过复习这些知识,能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好这些知识点。

重点探究:戍边思乡主题。

列出六个题目作为探究台阶:

(1)该诗的思路结构有什么特点?

(2)诗从“采薇”写起,这跟“曰归曰归”的思乡情有何关系?

(3)前三章所写的“薇”有无变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4)四、五两章表现了什么内容?与浓浓的乡愁矛盾吗?

(5)这首诗最经典的景物描写在哪里?你是如何理解的`?

(6)你怎么理解这首诗交织着士兵思家恋土与保家卫国的复杂心理?

学生结合问题以及自己预习的情况展开讨论,师生互动,逐步推进讨论的进程。

学生可以畅谈自己的独特理解,并深入感知本文主人公复杂的心理。

重点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通过教师设计小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问题。

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延伸探究:边关思乡(征战不归,身不由己的天涯羁旅)。

柳中庸《征人怨》。

李益《从军北征》。

范仲淹《渔家傲》。

李白的《关山月》。

高适《塞上听吹笛》。

学生重在朗读体会,学习一些鉴赏技巧,同时,学会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究类似主题的诗歌。

适当延伸拓展,启发思考。

通过同一主题相关诗歌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唤起学生的比较阅读的意识,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同时,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思辩意识,更深入地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本文其他可行性探究引导:

文本探究:翻译改写概括每章内容第六章解读艺术特点本诗主题。

拓展性探究:

1、《诗经》战争诗探究。

2、文化背景探究(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战争的影响)。

3、意象的探究(植物或以采摘植物的行为作为思念意象)。

学生重在初步了解探究内容,可以在课后进行小组协作探究。

旨在示范,引导。

示范一篇文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可以从深度考虑,亦可从广度考虑。《诗经》作为诗歌的一大源头,可研究的内容很多,此内容的设计,可以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简单指导,以引起部分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归纳:

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乐观豪迈、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浑厚,笔势豪放。

与教师一起回顾,总结。

旨在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半个百姓半个兵,半碗黄沙半碗风,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万古荒原中。”——乌鲁木齐“西北边境第一连”

拓展阅读:采薇赏析。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诗,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语文课文《凡卡》教案设计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说明沙皇统治下的旧俄罗斯社会中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本文是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全文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讲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他们去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

第二部分(第三至十五自然段)具体讲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联想,说明凡卡的悲惨命运。

第三部分(第十六至二十一自然段)讲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做的梦。

凡卡课文解读。

(一)凡卡没有人身自由。

凡卡在给爷爷写信前,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神像和神像两边摆满了楦头的架子时“叹了一口气”。这里的“叹气”表明凡卡从家里来到这充满凄凉、恐惧的鞋铺,看到眼前这黑糊糊的窗户,昏暗的神像和摆满了楦头的架子,心里不免悲伤起来,自己在这人间地狱里,无一点人身自由,就连写信都不敢明着写,还得趁人们到教堂做礼拜时,才能偷着写,并且还要提心吊胆,所以他“叹了一口气”。

(二)凡卡想念家乡和爷爷。

凡卡在回忆起爷爷守夜的情景和美丽的家乡夜晚后又“叹了口气”。

凡卡的爷爷“是个非常有趣的老头儿,六十五岁,老是笑眯眯的眨着眼睛”。多么可亲可爱啊!然而鞋铺的老板、老板娘是那么凶狠,凡卡非常想念爷爷,急切盼望回到爷爷身边。这是“叹气”的原因之一。

凡卡的家乡“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这一切,同那昏暗的神像,黑糊糊的窗户,凄凉恐惧的鞋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凡卡多么希望早一点离开这可恶的鞋铺,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是凡卡“叹气”的原因之二。

(三)凡卡没有幸福欢乐。

凡卡在信中告诉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之后,又“伤心地叹口气”。

往年在家乡,生活虽然贫苦,但在过圣诞节的时候,还能从圣诞树上摘下一个糖果,还能快活地跟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可现在,在这圣诞节的前夜,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城里受尽折磨,连写封信还唯恐被老板娘看见,再挨一顿毒打。这样的悲惨生活“连狗都不如”,所以凡卡在这里“伤心地叹口气”。

语文课文《采薇》教案设计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过程与方法。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四、教学方法。

诵读赏析。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知识前提详解。

1、作者作品简介。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背景介绍。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

《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3、相关资料。

《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

《诗经》中的“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二)、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尤其是重点字词,句式,文章大体翻译。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译文:

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三)、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语文《琥珀》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文琥珀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指名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l.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

三、阅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读后讨论:“约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

(“约摸”,大概估计。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立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一万年了。)。

3.老师小结: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

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读后思考:

(1)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

(2)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

5.老师小结: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6.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7.指名读第3-4自然段。

8.老师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9.指名读第8自然段。

10.老师小结: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

四、继续学习课文。

(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师小结;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地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3.思考讨论:松脂球是怎样变成了化石的?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儿石。)。

五、启发谈话。

对于这块琥珀的形成,科学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讨论:

1.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风吹浪卷到岸边,孩子踩着后挖了出来,孩子的爸爸认出这是一块琥珀。)。

2.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一块琥珀包裹两只虫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现出了这块琥珀的不可多得,极有价值。)。

六、齐读最后一段。

七、老师小结。

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评析]。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叶老的论述正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即略读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琥珀》是一篇略读课文。徐老师的这篇《琥珀》教学设计,紧扣略读课的“主要任务”来设计,真正体现了略读课教学的特征,把略读课文真正上成略读课。在教学活动中,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总觉得略读课文不好上,到底怎样上才符合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总感到把握不好尺度。徐老师设计的这篇《琥珀》教案,为我们上好阅读课文提供了范例。

一、紧扣“半独立地理解”进行教学。

所谓“半独立地理解”,就是教学时既不是老师包办代替,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基本功,自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要使学生的“半独立地理解”能有成效,首先就要把预习引进课堂。预习这个环节很重要,没有预习,就谈不上“半独立地理解”。这篇教案设计,其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预习课文,并检查预习的效果,看看学生在预习中是否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这篇课文内容的关键是:(1)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2)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学生在预习中能理解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习的效果。预习及检查预习效果之后,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理解语言文字。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也是在“半独立地理解中进行。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教师点拨,学生讨论。而教师点拨的方式是设疑启发。例如,要学生理解”约摸“一词时,徐教师是这样点拨:”'约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经过设疑启发,通过讨论,学生对”约摸“的含意就清楚了。

从课文中知道,这块琥珀的形成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松柏树,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第一个条件是显性的,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明显地表露出来,让学生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并把它读一读就能明白。第二个条件是隐性的,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所以徐教师十分注意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整个森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然后教师小结:“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备的第二个条件。”这样,学生就能“半独立地理解课文中这些关键句子的含意,感悟了语言文字,读懂了这块琥珀形成必备的另一个条件。

二、采用讨论方法组织教学。

采用讨论方法,是略读课文教学让学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的一个有效方法。走入新课程以后,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要强调学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则是最佳的教学策略。这篇教案设计,就是采用了讨论方法组织教学,用得扎实有效。综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五次讨论。第一次是”检查预习“时,指名学生读课文后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2)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通过讨论,互相启发、补充。发挥集体的智慧,学生就初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第二次是学习第一自然段、品味词语的含义时,组织学生讨论”约摸“一词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感悟语言文字。第三次是对”科学家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这句的理解,也采用了讨论方法,以发挥集体的想象力。第四次讨论课文的一个难点:”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第五次讨论课义的另一个难点:”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教案设计这样的五次讨论,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达到”半独立地“理解课文的目的。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采用讨论方法组织教学,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讨论必须扎扎实实,认认真真,讲求实效,切不可搞花架子,形式主义。我们过去听的一些公开课或比赛课.常常看到一些流于形式的课堂讨论。比如教师要学生转过脸来进行四人小组的讨论,但当学生转过脸来刚开始讨论,教师马上宣布停止讨论而转到别的教学活动上去了。这样的讨论,显然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是不可取的。二是要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组织讨论(这可从这篇教案的设计中看出来),并非什么问题都要组织讨论。

另外,必须清楚,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但也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基本功,自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

”七“中国大学网~。

语文课文《凡卡》教案设计

6月2日,在我镇高效课堂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凡卡》一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这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在寒假里人教论坛上的《同备一课书》中我就备了这一课,但是这是期中考试前的内容,再讲还有什么意义呢?开始报课时我很是纠结,于是在高主任来新军屯讲座时便提出这个问题,高主任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该考虑的不是讲什么,而是要考虑想训练学生什么能力。”是呀,我要训练学生什么能力呢?目标都不明确,上出来的课怎会高效呢?静下心来开始思考,正好高主任在群里分享了他在光明实小讲的《武松打虎》一课,同样也是学过的课文。我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后,茅塞顿开。

1我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我们用来教学的案例,要借助这一篇篇案例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所以,我借助《凡卡》这篇课文来引导学生体会“反复”写法的作用,并指导写作中如何运用这种写法。我开始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含义了。

2高主任曾说过:“评价一节课,首先要看到学生通过学习是否有发展。”我觉得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凡卡的反复哀求”这一环节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因为,我发现在我创设凡卡的种种悲惨的情境中,学生读出了凡卡因为现实生活的悲惨而向爷爷发出的苦苦哀求,连最后的全班齐读都读出了味道。

整堂课,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是很活跃,虽然班主任李老师一再解释平时学生们也不爱举手发言,但是我发现40分钟下来,孩子们的眼神始终是追随着我的,因为他们在听,更因为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让他们有了兴趣,有了思考。

3这节课的设计我觉得思路很清晰,就是紧紧围绕“凡卡反复地哀求”和“凡卡反复地叹气”来体会反复的作用,很符合教研室提出的“一课一得”的教学思路。结尾拓展了五年级《草原》和《再见了,亲人》一课中反复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然后进行小练笔:运用反复的写法与母校告别。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只在“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的.基础上说了一句,便再无人举手了。在教研时,也有的老师提到如果能让学生们写一写,这堂课就更完整了。当然,我也很希望有这样的结果。考虑到当时时间的不允许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如果学生以前不经常做这样的练习的话,在短时间内做这个练笔是有难度的,所以作业留到了课下完成。

当然,老师们对这节课也提出了更好的建议,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让自己的课堂从有效到高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