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风家训内容孝顺 家风家训的手抄报内容(优秀5篇)

时间:2023-09-26 18:59:52 作者:笔砚 2023年家风家训内容孝顺 家风家训的手抄报内容(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家风家训内容孝顺篇一

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dao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孝,恭,善,勤,俭。

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

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举止行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家规:指家庭或者家族的规定。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训: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家风: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在中国有着诸多的名称:“家规”“家矩”“家训”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

家风家训内容孝顺篇二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家训也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实质内涵,临沂九曲小学开展了寻找家风、家训,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的活动,这次开展的“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收集家教故事,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使同学们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学生们从各自家中挖掘、总结优秀家风、家训,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我校全体师生在以王凤娟校长为首的行政领导的带领下,特别成立“家风家训伴我行”,收集家教故事,学习优秀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领导小组,深入贯彻省文明办、省教工委《关于开展“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家教故事征集活动的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并不断萌芽,向上、向前发展。

这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文明教育,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我们深知,与时俱进地介绍并继承中华家训文化及其优良传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建设不可或缺的行动指南,良好的家风、家训必将成就少年未来的辉煌。

在家风家规家训教育活动中,很多家长积极参与。在学校的引导下,家长积极探讨如何实现家风家规家训与学校规章制度、纪律的有效对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有一些家长积极撰写有关家风家规家训教育的心得体会。有效地支持了学校的工作。被评为优秀家长学员。

家风家训内容孝顺篇三

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

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毋庸置疑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优良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家风家训内容孝顺篇四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3、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4、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6、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0、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1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12、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1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4、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15、谕教宜早,弗敢辞劳。

16、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17、贤者居世,以德自显。

18、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2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21、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22、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23、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4、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25、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2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7、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28、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29、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30、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31、家,心灵的守护地;家,温暖的港湾处;唯天下间最美丽的地方!

32、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33、勤俭不是一时节约,而是一世的坚持与努力。

34、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35、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

36、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3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8、枯木逢春犹在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39、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

4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1、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42、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3、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44、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45、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46、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47、优秀家风影响的不止一代人,这会是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影响的是世世代代的人。

48、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49、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50、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51、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5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53、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54、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55、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56、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57、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58、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59、教子不趁早,大来多颠倒。

60、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61、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62、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

63、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6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65、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6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67、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68、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69、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70、君子居家,须是能容。

7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72、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73、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74、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75、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76、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

77、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

78、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

79、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80、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

8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82、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83、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84、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8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8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家风家训内容孝顺篇五

家风家训是什么?“温州一家人——家风·记忆征集活动”在引发老百姓关注的同时,也唤起大家对当下家风家训传承的思考。

家风家训是什么?

六成家庭家风淡化

当被问及“您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的受访者选择“知道”,“不太了解”的人群则接近四分之一。追问受访者对哪些家风家训有所了解时,曾国藩家训成为市民认知度最高的名人家训,有的市民表示知道,其次认知度较高的名人家训为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

普通温州人家风家训传承情况如何?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中,选择“没有整体性和明确的家风”、“对家风没有印象”、“没有家风”等选项的受访者占到,接近六成。仅有的市民认为家里家风传承很好,能代代传承;有市民评价自家家风传承较好,仍发挥着作用。

家风家训淡化的背后,显示着家风家训教育和传承正在弱化。调查显示,市民对目前家风家训教育现状并不满意,更多市民支持重提家风家训。超过的市民支持重视家风家训,有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对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大。而少数认为重提家风家训意义不大的市民则提出,他们最怕家风家训的简单提倡陷于空洞口号,希望教育能有实际意义。

家风传承怎么样?

年轻一代更陌生

是什么让家风家训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市民的感慨:时代变了。

在问及“家风家训是否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时,有的受访者表示肯定,的市民则称不太确定。

时代对家风家训的传承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风家训的记忆随着受访者的年龄段而变化,年轻一代新人类对家风家训更显陌生。

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市民普遍都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知晓率到“70后80后”降低了;“90后”知道家风家训的人群仅占66%;“00后”的中小学生中,接近60%的孩子选择“不知道”。

对家风家训教育满意度同样随年龄改变而变化。其中“70后”、“80后”是受访者中满意度最低的人群,仅有四分之一的“70后”认为自己家的家风家训传承“很好”或“较好”;这一数字到了“80后”再降低了2个百分点。在其他年龄段,选择传承“很好”或“较好”的市民则超过七成。

为什么“70后”“80后”对家风家训现状最不满?“我们有了家庭、孩子,才发现怎么教育孩子是个难题。”80后孙小姐接受采访时说,把孩子送去读国学、读朱子家训就是为了能更好接受传统教育。“我们小时候家长还忆苦思甜,让我们刻苦努力,现在的小孩养尊处优,一点都不努力。”70后的.陈女士正替青春期的孩子着急,她略感自责没有言传身教把好传统传下去。

家风家训最重视:

勤俭宽厚诚信

调查中,超过六成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很重要,不仅影响个体,也将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让家庭更有凝聚力,弘扬社会正气。的受访者相信家风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或“比较大”。当回答家风家训的积极意义时,7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教育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有助于孩子家庭教育,的市民相信重视家风家训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半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家风家训能增进家庭成员和睦、保留独特家庭文化。

哪些家风家训是咱们“温州一家人”最重视的品格?在“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刻苦勤勉”、“自强独立”等选项中,“勤俭节约”被最多温州家庭奉为准则,有接近57%的市民回忆,自己的家风家训与勤俭节约相关。温州人同样重视宽容待人、吃亏是福,有54%的`市民认为从小家里人教育“宽厚待人”;有47%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是家人最重视的品格。

面对家风家训逐渐淡化的尴尬,现代家庭该如何培养家风、传承家训?接近七成的市民认为,好的家风家训应该建立在家庭成员经常交流的基础上,有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不失时机教育孩子,有受访者认为应注重分享家庭的独特记忆。此外,两成市民赞成可以借鉴名人典故进行教育。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