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3-09-24 18:38:09 作者:紫薇儿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篇一

《散落的钞票》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10单元“金钱”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叙述了地铁站以立明为代表的众人捡拾散落的钞票、物归原主的故事。在金钱与道德之间,所有的人都放弃了金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读之使人感慨。

本文的教学重点要放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并且贯穿始终。通过结合人物的品质“拾金不昧”的精神,找出体现人物这种精神的重点句子,进行品读感悟。在读的过程中,都是以引读的方式为主,把学生的情感带进句子中。在指导理解人们纷纷捡钱的句子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拾金不昧的场面,也把学生的情感带进文中。

其次要营造想象空间,感悟人物品质。没有想象的阅读,只能说是机械的发音和枯燥的重复,因为无法使文字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在指导学生体会这是一位怎样的服务员时,我并没有直接道出她的品质,而是借着女服务员的动作与语言,让学生适当的发散思维,任意导演自己的角色,我始终放手让学生自由体会文本角色,亲身去想象如果自己当时在场会怎么做,面对失主的感谢会怎么回答,做了好事心情怎样,去感悟拾金不昧带来的愉快心情。在这里,我发挥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想象中收获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理解。同时,利用课文空白,激活了学生思维。

这是一篇在写作上非常值得借鉴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本为载体,感悟写作方法。例如,在教授服务员看到散落一地钞票时的第一反应时,我适时总结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认识人物,其中人物的语言最能直接反应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一写作技巧,又比如,在文章最后在描述“我”和立明做了好事后的心情及周围的环境时,我也适时点拨:“通过环境来描写人物的心情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的心情。学生找出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过什么事情后最高兴,尝试通过环境描写来表现当时自己的心情。练习的效果比较理想,今后还可以有意地训练学生练习环境描写,可以让学生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不同的心情,比如悲伤、失望、懊恼等。最后,一个“我手写我心”的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于笔端。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篇二

国庆长假的一天,我和立明去逛书店。中午出来准备乘地铁回家。我有点饿了,看到旁边有家麦当劳店,就想拉立明进去,立明推开我说:“太贵了。吃一次至少要花8元呀!咱们不是想攒钱合买全套《丁丁历险记》吗?”我想起立明家里生活困难,也就不再坚持。

节日的地铁站里,喜气洋洋,人来人往,拎着礼品的,捧着鲜花的,抱着孩子的,扶着老人的。。。列车进站了,可是要上车的人太多了,我们没能挤上去。

忽然,立明嚷起来:“钱!钱!”几乎同时,好几个人也喊起来。顺着立明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许多粉红色的钞票正从一个车门口散落下来。只见一个外地出差模样的人正在奋力往车门里挤——帽子挤歪了,手包拉链开了,几十张百元钞票散出来。当他在人们的喊声中发觉得,列车自动门已经合拢。他拍打车门大喊大叫,可是列车已经启动、加速,转眼间呼啸而去。

站台上乱起来了,人们追逐着飘落的钱。一个女服务员过来大声喊:“把钱交给我!请把钱交给我!”我捡到一线,交给服务员。立明手疾眼快,捡了三张,也交给了服务员。一时间,老人、孩子、青年、妇女、解放军战士,人们纷纷把捡起的钱交到她手中。

我正在左右搜寻,立明对我努劝嘴——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个穿夹克衫的壮汉,一脸木然,好像根本不知道发生的事。再看脚下,哦,鞋跟处露出了粉色的钱边儿,原来他的脚底下踩着钱!这可怎么办呢?如果指出来,这人会不会打我们?立明却好像没想这些,他走到那个面前说:“叔叔,您好!您脚底下好像还踩着钱呢!”那壮汉一脸尴尬,支吾着:“是吗?我怎么没。。。。”在众目睽睽下,他挪开脚,把钱捡起来,交全走过来的服务员。

隆、隆、隆隆——对面的列车进站了。那个外地人焦急地向这边站台跑来。服务员迎上去,把一沓百元销票交到他手里,说:“数数,看少没少。”那人接过钱来数,手都在发抖。有人问:“你一共带了多少钱?”那人顾不上回答,又数了一遍,松了口气说:“只少了两张!”“唔——”众人发出遗憾的感叹。但不一会儿,人们又高兴起来,原来有人发现那两张钱在铁轨下躺着呢!那人千恩万谢,抽出二百元钱往服务员手里塞,带着浓重的西北口音反复说表示谢意。服务员笑着拒绝了,说:“要谢的是大家,我也要谢谢大家,特别是这两位小朋友。”受到夸奖,立明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拉着我迅速登上刚到的列车。

从地铁站出来,外面蓝天白云,秋高气爽。建筑物上的国旗迎风飘扬,马路边的鲜花分外明丽。我和立明都特别高兴,真的,比买了全套《丁丁历险记》、又吃了麦当劳还高兴。分手时,立明和我相约,回家把这感人的众人拾金不昧的事情写下来。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篇三

一天中午,我和立明去地铁站乘车回家。地铁站里人来人往,有一个外地出差的人,在挤车时手包拉链挤开了,几十张百元钞票散落出来。当他发觉时,列车已经启动。站台上乱了起来,在女服务员的组织和大家的帮助下,捡回了所有的钞票并交还给失主,失主千恩万谢,要给感谢费,被服务员笑着拒绝了。

我和立明相约把这众人拾金不昧的故事写下来。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篇四

《散落的钞票》一文叙述了地铁站立明为代表的众人捡拾散落的钞票、物归原主的故事。在金钱与道德之间,所有的人都放弃了金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读之使人感慨。

根据本文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注重了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去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进而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比如通过体会“我”面对壮汉时的心理描写和立明面对壮汉时的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胆小怕事和立明的机智大胆、见义勇为,这种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邪不压正的`主题。

在学习由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例如对abcc式词语“喜气洋洋”“众目睽睽”等此类词语的积累训练,把语言积累与语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回归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

最后,我让学生回顾课文写法时,又抛出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这件事情,而开头要写我和立明逛书店和地铁站的情况呢?”通过朗读,学生终于找到了关键句子“我想立明家里生活困难,也就不再坚持。”我赶紧接过说:“是啊,立明的确很需要钱哪,可他却能这样——不贪钱,拾金不昧。”学生对文章的写法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在写一件事情前不只是要简单的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还要将故事情节进行铺垫,这样更能突出中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便在孩子们的读中、议中凸显出来了。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篇五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的美好品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难点】

感受路上行人真诚相助的好品德。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一、二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

2.文中的立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3.节日的地铁站会是什么样的?简要介绍地铁。

三、学习3--6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导读:同学们想想,这么多的钞票突然落在你的眼前,你会怎样嚷?

(3)以情促读,展开想象:那么丢钱的人在喊什么?在叫什么?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从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把钱交给我!请把钱交给我!”

(3)结合重点句子引导想象:你再看“一时间,老人、孩子、青年、妇女、解放军战士,人们纷纷把捡起来的钱交到她手中”,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你能想象一下吗?理解“纷纷”。

(4)师总结,学生齐读。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想呢?

(2)分角色读二人对话。

4.自读第六自然段。

(1)你有什么问题吗?

(2)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出现次数最多,你能找到吗?

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立明和我没吃到小吃,也没有买到《丁丁历险记》,为什么“特别高兴”?

五、拓展延伸。

1.学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

2.齐唱《一分钱》。

六、总结全文,升华提高。

钱能买到_____,但是买不到_____;

钱能买到_____,但是买不到_____;

钱能买到_____,但是买不到_____;

……

七、作业。

缩写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