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博士开题报告意见(汇总13篇)

时间:2023-10-22 20:43:07 作者:雁落霞 专业博士开题报告意见(汇总13篇)

在辞职报告中,需要真诚地表达对公司和同事的感激和祝福,同时指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想要写好一篇实践报告,不妨先参考一些优秀的实践报告范文,了解一下别人是如何进行思考和总结的。

博士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包括: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则是阐述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最后就是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写开题报告一切都是从题目出发,围绕这个题目进行讨论研究。所以要让你看到你的开题报告就能明白,你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你如何去通过实验或实践去证明你想要证明的观点。

文献综述

1具体的格式要求,不同的学校可能要求稍有不同,以学校提供的格式模板为准,如果没有详细说明的,参考标准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和论文一样是重视格式要求的,一般在要求你写开题报告时会有一个格式模板文件发给你。所以无论你是从哪复制粘贴都要注意符合目标格式。(如图)

我给你的更稳妥的建议是,如果从其他论文或文章上复制一些文字到你现在的开题报告上,不要先复制到底稿上。可以先复制到记事本上,然后编辑好再复制到底稿上。这样就能防止你有的时候忘记统一格式造成局部的格式不正确。(记事本上复制的文字默认是匹配目标格式的,而且排版工作量也稍少些)

2内容要求:

内容要求是对开题报告各部分应该阐述些什么样的内容作出统一的规定,之所以这么规定是为了让人更容易一目了然地了解你的思路。不同的开题报告要求不同,这里以工科论文的开题报告要求作为示范进行讲解。

博士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文件。准备开题过程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本学科专家进行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士生对拟进行的研究题目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全面、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文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案更为合理。

二、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博士生必须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面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口头报告。

2、由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人,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方案;

5、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8、主要参考文献。

1、在掌握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上(特别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及已有成果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引用的文献和论述要准确注明出处。

2、明确阐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意义。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二分之一,参考文献中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教材、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一般不应列为参考文献。

4、开题报告应以正规答辩的方式进行。博士生进行口头报告的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书面报告的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

1、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口头报告及答辩结束后,评审小组应举行内部会议讨论是否准予通过,并对通过的报告提出补充、修正意见。

2、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要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并上报各院(系),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对文献综述、博士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议。:

3、对通过的开题报告,博士生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经导师审阅通过后,交院(系)研究生秘书保存。研究生院定期组织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抽查。

4、未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报告。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将按《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进行处理。

5、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其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应与开题报告基本一致。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应将开题报告及《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上报各院(系)教学秘书,并由院(系)负责保存至学生毕业后一年。

博士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 年

号级

研究生姓名 导师姓名及职称 学 研 所 拟

科究属授

专方院学

业向所位

二o 年月日填

说 明

1.开题报告在本专业教研室(科)范围内举行,须成立开题考核小组,于第四学期4月底之前完成,开题时间和论文答辩时间必须间隔1年以上。

2.本表一式三份(可复印),教研室、所属学院(所)、研究生处各一份,原件交所属学院(所)存档。

3.本表用蓝黑或黑色钢笔填写或打印(不能打印表后粘贴),字迹要工整。 4.根据需要可自行加页,双面打印。 5.博士生在开题报告后应附《查新报告》。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

-1-

-2-

-3-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当前,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确有倒向过度物质化的倾向,这是一个可见的事实。它的威胁在于,人类社会“在物质进步的祭坛上牺牲了诸多道德和精神价值”.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始作俑者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这一文明对于物质的极力追求,使得他们渐渐偏离了启蒙运动时期所确立的文化方向,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技术和消费的层面,而较少顾及那些事关人类社会真正福祉的问题。

(一)全球设计的危机。

当代世界仍然处在巨变之中,其速度之迅捷、规模之盛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而这一现象并非无源之水,而是以发轫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作为基础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动因,也是果实。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设计的进化受到社会力量的塑造和鼓动。与此同时,它也反过来为社会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这个世界即使从总体上来看更加趋于平等和民主,但是我们也无法忽略这样的现实,即这里还存在着相当严峻的贫困、不公正、残酷和邪恶的事件。因此,我们仍然很有必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因此,设计也就十分自然地有了更多的承担,设计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理由使生活变得更美丽、更舒适,同时也更安全、更人道。

(二)当下国内的设计现实。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迎来了它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改革如今已经到达“深水区”,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因应新的国际趋势,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检视当前的境况和不足,反思我们走过的道路。这种姿态应当是全方位的,它将在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层面逐一展开。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设计发展之路,我们看到,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人对于设计的了解和期待也在不断加深。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设计还有严重的不足,总体说来,我们还很缺乏原创性的设计,以及负责任、有品质的设计,我们距离“设计大国”、“创新大国”、“软实力大国”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实践当中,则有这样这样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批评乏力,二是伦理缺失,它们实际上又是一体的。

就当下而言,发掘设计的道德力量,对于增进我国社会的凝聚力,提升大众生活的福祉和个体的内在幸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很多证据都已显示,一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往往与城市、社区功能的弱化有直接联系,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有理由加紧推动中国设计的批评规范化,推进伦理议题的常态化。它们将会在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生动、人性化,会逐一体现在设计实务当中。

(三)初步的看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在下意识地使用产品、适应于产品,产品对于人而言,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设计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设计和商业的密切交融,这就更加使我们容易忽略设计的“全景图”,一个正在逐渐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而当前越来越细化的设计教育分科,这就进一步模糊了人们本已经不太清晰的视野,而忽略了作为这个概念、这个行为的某些真正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马格林指出,“将设计作为一种广义的人类活动来讨论便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中国设计之弊虽与批评缺失有关,但从根本来看,却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缺少应有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和设计才显得残缺不全,并造成了设计和批评的双重失落:它们无法产生互动(与此同时,虚浮的设计和伪劣的批评却在大行其道)。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我们需要着手阐述设计的本质,尤其是充分论证设计与伦理议题的关系,而这不仅是推动设计健康发展的必需,更是事关家国命运的现实命题。

从伦理角度切入对设计批评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尽管还远不够成熟,但当前国内的设计批评研究还是显示出了多种可能性,如果从伦理角度切入设计批评研究,在方法层面具有特殊意义。它们虽分属不同层面,却具有明显的共同指向性。前者是设计活动接受社会反馈的过程,是健康有序的设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设计生产;而后者则是隐藏在一切社会活动(当然也包括设计)背后的根本动力,是设计的价值观所在--笔者认为,它们都关乎设计活动的本质--我们姑且可以把前者看作是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后者则是设计的内在动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外文献综述。

(一)设计批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众所周知,设计理论和建筑、艺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建筑学,由于它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都对其他门类的设计学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和设计形成了一种极为紧密而又微妙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设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设计学的独立性也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批评的行为很早就已产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梁思成在1955年对北京城市规划的质疑和行动就是知名的历史公案,是非常重要的批评事件,显示出建筑界当时对于历史文脉保存的批判性思考。就总体而言,设计批评的真正起步却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设计批评的活动才逐渐展开,而相关的设计批评研究则在此后跟进。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批评开始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设计议题的逐渐展露而变得愈发急迫,另一方面,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理论的互动也越来越频密。在此过程中,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就总体而言,国内的设计批评和设计伦理的研究都是起步不久,大约从年前后起,论文和专着进一步有了数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也在大大加深。

就目前情况来看,设计批评对于大多数设计圈内人来说,它已经由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慢慢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的概念。当然,和现实相比这还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批评传统、批评氛围比较稀薄的国家来说,深入扎实地探讨设计批评,对其相关基础概念进行挖掘、梳理,将会是一份长期的工作。

因此,还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有待去完成。针对设计批评的学科概念的界定、相关框架的构建,对其相关历史源流的梳理,都还需要从头做起。因此,在该学科方向内,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仍然显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设计批评到底是什么?它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目前这方面的探索还只是一个开始,诞生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以建筑批评为例,郑时龄的《建筑批评学》(2019)就从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符号论、方法论、批评意识,以及建筑师的身份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建筑批评这一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其中既有相当篇幅的有关国外设计批评历史的介绍,同时也有许多当下国内建筑设计的案例,内外印证,联系紧密。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专业教学和各类建筑实践,因此得以比较透彻地剖析批评的各个层面;而在设计批评方面,目前有这样两本教材,即杜军虎的《设计评论》(2019)和黄厚石的《设计批评》(2019),二者都较为全面地评述了设计批评的框架,对其的历史、本体、价值、范畴等概念均有谈及,为这一学科的构建铺设了道路。而李丛芹的《设计批评论纲》(2019)也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非教材类型的专业论着,该书从人与物的关系着手,以设计批评的立足点、范式、原则、主体等几个方面作为抓手,阐述了人与物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变迁。作者结合大量实例,以轻松自如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人与物之间的深刻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造物”和“生生”关系的思考,清楚地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设计文化的深远影响,当然这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于设计的批判和认识。

此外,关于设计批评的本体研究,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例如,“批评是一种学术立场而非道德骂场”(田萌)、“关于设计批评的身份焦虑”(芦影,2019年)、“建构一种批评的本质”(李凯生)、“设计批评的类型研究”(刘震,2019年学位论文)、“从设计批评的现状谈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为止,针对设计批评也在进行着带有具体指向性的思考和总结,将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立场、设计的价值倾向、设计的哲学维度等等进行融合、并置的趋势,开始引发更多的关注。这一方法表明了设计批评研究的开放性,目前这方面的专着还不算多,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张犇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2019),该书将设计批评放在设计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较为清晰地还原了设计的文化属性,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对本体问题的横向思考,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对于设计价值的阐述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2019)一书中,就从设计价值的角度出发,专门就设计批评与设计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是为对设计批评的一种本体论性质的思考。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批评所涉及的价值原则的多样性。从设计价值与批评的关系、设计价值的类型、设计价值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出发,将设计批评和价值判断关系的内在逻辑层次做了清晰的梳理。其中还特别指出,设计批评不仅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社会整体的价值思考。此外,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一书把设计放在了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观察,体现出和其他相关着作不同的立意,体现出作者视野的独特性和责任意识。该书最后一章着力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回顾,用了相当篇幅来探讨现代设计的思想历史根源。这一部分看似脱略于该书的总体结构,实际上确有其必要性,这将设计背后的文明危机呈现出来。李乐山人认为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它实际上掩盖了西方工业文明内在的巨大缺陷,正是这种现代性造成了严重的伦理危机、社会危机,该书的具体表述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对于破除西方迷信,却是很好的提示。而青年学者李向锋的《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当代西方建筑伦理理论及其反思》(2019),是对建筑伦理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对西方建筑伦理的历史、体系、研究模式、当代的实践操作以及中国当下的回应,进行了思考。其中既有历史叙述的纵线,又有横向的、并列的概念阐述。不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筑伦理发展的线索,它的演化,核心议题的扩展,同时,又将这些问题同中国当下的现实加以连接,从而建立起一种结构坚实、体例完备的立体式叙述。

批评从来都不曾被局限于设计专业之内,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这一活态的、外向的、多元多义的面貌,就一直保持着。就这一特征而言,它和历时更为久远的艺术批评、建筑批评、文艺批评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允许,甚至有赖于设计之外的各类知识的积极融入。这些知识来源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多个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等。这些专家所思考的视觉未必一致,但他们往往能有许多相重叠的结论和观念。在我国,这种跨领域的、多学科的批评实践总是与理论的建构并肩展开。消费社会就是最受关注的“靶子”之一,社会学学者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19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书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对当前国内的社会景况做出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设计批评走向多学科的交流,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自然态势,而且也将成为设计学自身的一种要求。

事实证明,设计批评的发展往不仅需要从现实当中汲取养分,而且针对自身的文明基因,设计批评也需要有属于我国自身的理论建构。因此,回顾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当中去寻找设计发展的逻辑,建构其中的社会、文化、伦理维度,探索具有本土意义的批评范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它的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论证。但这一范式对于完善我们的设计批评,建立中国设计批评的伦理标准而言,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针对设计史以及重要设计流派的研究中,往往有许多是关于设计批评的发展研究。例如,“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研究”(徐昊,2019年学位论文)、“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研究”(廖前兰,2019年)、“都市乌托邦的批评理论:读威尼斯学派的三本着作”(李翔宁,2019年)、“雷纳班汉姆及其设计批评观”(关玲,2019年学位论文)、“批评包豪斯”(翟墨,2019年)、“事实与价值:卢斯装饰批判的批判”(黄厚石,2019年学位论文)等等。

针对那些专门的设计领域、设计专业,批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以往的研究当中,设计批评的思考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围绕着工业设计展开,严格地说来,这当然和设计史研究历来偏重工业设计的倾向不无关系,但这种以工业设计“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渐渐得到改观,在服装、景观,平面甚至动画专业当中,相关的批评研究正配合着批评实践的展开而得到深入的发展。例如由李超德、张蓓蓓共同撰写的《服装评论》(2019),该书针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批评研究,对于当下的服装设计批评的发展倾向有着全局式的认识,同时又不乏对历史的回望、关照,不失对服装设计自身专业特性的冷静思考。而在景观设计领域,俞孔坚也凭借着他一系列的专业实践和带有明显批评思考的着作而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2019)、《回到土地》(2019)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2.国外研究情况。

就设计批评在国外的发展、研究发展情况来看,它要早于国内。就工业设计的批评来看,它应以19世纪中叶作为起点,但其雏形又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而在建筑学领域,批评的行为和范式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在经历了这种漫长的发展之后,批评在西方设计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学科的的概念,更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自觉意识,熔铸到人们的设计意识当中。在建筑师、设计师和大众的思考当中,处处显示出这种批评意识的存在。

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在当时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的研究当中,也常常会将批评意识融入其中。历史写作本身有时就会映射出作者个人的价值立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写作往往成为一种表达立场和批判性的载体。这在佩夫斯纳和吉迪翁的历史研究中,就体现出这一点,作为现代主义的拥趸,他们借助于历史研究表达出这样的一种立场。

设计批评早已经超出了旧有的框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文化与社会力量,它在信奉激进主义的设计师与创作者手中,更是成为一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的利器,用设计的语言去批判社会。1964年,英国设计师肯·加兰德(kengarland)发表了着名的《要事第一》(《thefirstthingsfirstmanifesto》),这是一部设计宣言。加兰德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号召设计师回归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中,以此来对抗一个商业氛围浓烈的时代。这份宣言是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回应,呼吁社会重新回归到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1971年,德国沃尔夫冈豪格(wolfganghaug)的《商品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观、性和广告》,这是代表兰克福学派社会批评的经典作品,对于充斥在商品社会当中的广告展开了尖锐批判,对于大量充斥在市场上的商品产生的不良社会效应进行了消费文化的批判。

1970年代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1972),作为横跨设计批评和伦理两大领域的一部经典着作,该书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对于资本主义设计问题的伦理和环境思考。首次提出设计伦理概念的一部着作。从生态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进行了深度的反省,设计伦理从这时起,展示了设计伦理思考的多元性。书中还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设计伦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展示了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发展有可能达到的水平。

英国学者爱丽丝·劳丝瑟恩的《设计:为更好的世界》(2019),也以一种较为通俗、流畅的书写方式,对设计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评。针对正身处技术化时代的设计加以思考和想象。在各个专门的设计领域中,有着专业指向性的设计批评也在迅速展开。例如,《lookingcloser》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其中的《lookingcloser4:criticalwrittingsongraphicdesign》汇集了自1997年到2019年这三年间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设计批评有关的文章,它们发表在各类专业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质的刊物当中,涉及到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各类话题:例如,号召平面设计师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探讨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不断壮大的视觉文化力量。

(二)设计伦理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伦理问题的思考在最近数十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里,学术界的思考一步步落到了实处,这是可喜的现象。在此过程当中,一些专业杂志为设计伦理讨的讨论搭建了话语平台,一些重要的学术讨论、学术会议先后进行。例如,2019年,《美术观察》第6期,就以“设计伦理:从人机适合到人际和谐”为专题,在“观察家”栏目对这一问题做过最初的讨论。

由《装饰》杂志社和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的“2019全国设计伦理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大会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计伦理教育问题”为主题,围绕设计伦理的内涵、设计伦理与职业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伦理和设计伦理教育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结束后通过了《杭州宣言--关于设计伦理反思的倡议》.

一些重要的设计展览也开始针对设计的伦理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类活动并不只限于图片、展品本身,往往还囊括了论坛、会议等活动,从而增进了伦理议题思考的深度。2019年度10月26日到30日,在北京召开了“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为“信”(象征「信息」的沟通与「信念」的传递,以谋求透明与互信的对话及跨界的全球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信”,下设四个专题,分别是“获益”、“和谐”、“交流”、“定义”,其中的主题演讲涉及到这样一些具体的内容,例如“为更多人的设计”、“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师的当下责任”、“生态政策:义务或者负担”、audrabuck-coleman、markbiddle等美国学者则提出“连接多样性:设计教育中的伦理思考”.

此外,一些大型展览、博览会也在中国相继召开,这不仅有力地拓展了国内设计界的专业视野,增进了他们对某些普适的设计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有力地加强了专业内外人士的沟通交流,使得设计伦理这类看似枯燥的议题也能够为大众所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认同。例如,2019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次大型的博览会以“和谐城市”作为理念,对中国文化的和谐、中庸理念进行全新的、鲜活的诠释,将设计伦理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结合到了一起,从而推动了设计伦理学和设计实践的结合。

除了这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会议和论坛活动之外,一些较小规模的学术沙龙活动也在不断涌现,反映出伦理思考的多层次性和议题的多元。例如,2019年9月17日,北京市级人才强教项目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举办“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学术沙龙。需要指出的是,伦理问题已经不光是学术活动的目标,它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受关注的焦点;同时作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它也激发起跨领域、跨文化、跨民族的对话、思考。例如,作为策划周密的专题性展览的一部分,会议论坛构成了一个目标极为明确的整体,往往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在2019年成功举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是近年来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设计活动,本次活动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鲜明的信号,无论是“仁爱”,还是“善意”,都直接指向伦理问题的内核--.它关注的问题很多,在分论坛部分:社会、能源、环境保护、城市化和全球化、弱势群体,消费批评和设计伦理等等都被。对于“仁”、“善意”这类概念的提出,表明了中国设计界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再度肯定。

随着设计伦理逐渐在国内引发关注,对于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帕帕奈克也渐渐为人关注,对这个人物思想所做的系统性研究也正在拉开序幕,其中杨莹(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论文就颇有代表性,论文题为“维克·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2019)。

该文从战后设计的消费社会背景出发,追述帕帕奈克的人生,并对其思想,即设计师责任体系加以研究,从而呈现了伦理议题与设计师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当前国内的设计师责任思考,建立了理论的高度。

周博的《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2019)是近年来相关着作中颇为扎实、稳健的一部。对西方设计伦理做了总体性的回顾,对二战后的设计伦理发展,尤其是帕帕奈克的设计思考进行了评述,将帕帕奈克的设计伦理思考放在了学科发展的历史当中,脉络清晰,结构合理。该书将帕帕奈克的思想放在设计伦理的历史脉络当中,进行梳理和考察,这一方面表明了伦理议题的历史性,和某些稳固、坚实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帕帕奈克前瞻性的、独特性的设计思考。

近年来,以“设计伦理”为主题进行申报的高层次的课题也有不少,其中更包括:“20世纪西方设计伦理思想研究”(2019年,周博)、“19世纪后半叶英国设计伦理思想述评”(2019年,周志)、“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伦理思想研究”(,杨先艺)等等。

伦理议题也常常和性别议题相关,所以女性主义设计、建筑的研究也自然归属于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滕静茹的博士论文《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较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该文以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作为视角,分别对女性在建筑专业、建筑环境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思考。其中涉及女性建筑师的角色、女性建筑设计、女性的建筑设计教育、女性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思考。较为深入地展示了女性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境遇。这种将女性主义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方法,融合了理论与现实,是对以男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社会环境的全面反思,具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2.国外研究情况。

由德国建筑史学家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撰写的《建筑理论史》初版于1985年,这是关于建筑理论和建筑批评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该书的内容上迄古罗马,下至20世纪70、80年代,内容浩瀚庞杂,作者却能条分缕析,从容道来。其中既有历史的纵向梳理,也有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作并置的、呼应的研究。将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建筑、规划、园林等方面的理论、批评做了清晰、整体,而又不失情节的描述。并且始终保持前后的贯通,对建筑理论史上的关键性价值概念的发展、演化进行了陈述。

建筑批评和建筑理论、建筑史的紧密逻辑关系在该书中有清楚的呈现。

由美国设计学者维克多·马格林和理查德·布坎南合作编辑的《发现设计--设计研究探讨》出版于1995年,其中的“价值与责任”部分专门辑录了三篇论文,代表着1990年代设计伦理研究发明的较高水平成果。其中由卡尔·米查姆撰写的“设计中的伦理学”一文,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对设计的伦理本质做了清晰的陈述,对伦理在设计体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做了诠释。作者认为,设计不单纯是技术和审美的问题,它同样也无法脱开伦理学的本质。而伦理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把设计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观察,而不能任由设计沦为孤立的、自私的社会现象。而托尼·弗莱的“神圣设计--再创造理论”则从神圣信念的角度谈到设计的发展,认为设计肩负有重新联系自然与文化的责任。这些思考都将设计的伦理思考摆在了伦理学和人类文化建设的高度,拓宽了设计思维。《essaysondesign1:agi'sdesignersofinfluence》是一本论文集,一部由平面设计师(agi会员)所提供的一部思想汇编,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平面设计的社会角色的。作者们多为拥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其中很多人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谈到设计的责任问题。但就平面设计这一载体而言,相比于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它的社会价值往往受到忽略,而对于设计师而言,重新树立起对于这一专业方向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学者哈尔·福斯特出版于2019年的《设计之罪》,既包括设计和艺术的批评文章8篇,福斯特认为,设计已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下膨胀起来,其中的“设计与罪恶”、“建筑大师”等文章,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这种特征无论是在19世纪的英国,还是20世纪初的德国,都体现出这一点。

在近来的许多设计史着作中,有许多都会很自然地涉及到对设计批评和伦理问题的描述,因为在现代设计史的写作过程中,这些内容几乎总是会十分自然地融汇进来。

比如乔纳森·m·伍德姆所着的《20世纪的设计》一书,就有“设计与社会责任”一章。全面地回顾了二战后以来西方各国设计与设计的社会责任的互动关系。显示出二战之后,设计界和制造业对于消费者群体利益的思考和认识。诸如战后的英国、美国设计界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关心、设计师对于大众健康,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从历史的角度,反映出二战以来设计道德责任的逐渐复苏,此外也包括设计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应,同时还探讨了绿色设计。

而在《真实的设计:荷兰现代主义与视觉识别》一书中,针对荷兰在20设计的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荷兰的平面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于它在战后阶段同荷兰企业的合作与矛盾着墨较多,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荷兰设计师对于自身设计文化的反思,以及关于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展开的诸多思考。例如,保罗·贝茨(paulbetts)的《日常用品的权威:一部西德工业设计的文化史》(2019)(《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aculturalhistoryofwestgermanindustrialdesign》)在关于西德设计发展的历史的记录当中,有着对于德国设计思潮发展的相关记录,其中在关于乌尔姆学校的发展、变迁历史当中,记录了设计领导者设计理念发展的相关情况。虽然不是专门的设计批评论着,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批评的意识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

此外也有专门的设计评论集出版。维克多·马格林的设计论文集《人造世界的策略》(2019年),其中有多篇文章涉及伦理议题,对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进行设计伦理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他指出了设计伦理发展的滞后性,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人们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就会使得议题变得空泛无力。真正重要的是,要积极推动伦理议题朝着现实的方向去发展,令伦理议题与当下的现实环境相互结合。譬如,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需要思考的也许是,能否在主流的消费文化之外构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设计实践模式,从而超越当前的商业局限。因此,马格林认为,伦理的思考需要结合实际的设计项目进行,方才具有实质意义。

新泽西州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莱斯利·凯恩斯·魏慈曼(lesliekanesweisman)的《设计的歧视:「男造」环境的女性主义批判》(1992),从公共空间和家庭空间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其中的弱势地位,而女性在其中的问题又和阶层、种族等问题掺杂在一起,作者不仅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和女性在这样不同的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劣势地位,而且试图去探究如何建构起一种新的更加平等、更加符合不同种族和阶层期待的新型的空间关系,该书从大量时间案例当中推进了理论思考的深度。

在近年来的很多设计研究文献中,也都会针对设计的“社会价值”、设计的“伦理价值”、“道德”等展开相关的研究,这个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设计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例如,荷兰设计师、作家基斯·杜思特(keesdorst)的《了解设计》(《understandingdesign》)一书,就对设计的道德价值和设计师的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述。

此外,设计伦理也在今天西方的设计实践当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美国学者唐纳德·诺曼既是设计教育家,同时也是设计师和理论家。他的着作关注于设计的人性化服务,并且在设计研究中注入了对“人-机”情感问题的思考。他的着作《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就重点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在该书书中,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设计、行为层次设计和反思层次设计。这三个层次的设计从根本上看,共同满足了我们对于设计的需求,设计的体验就建立在这样三个层次当中,人和设计之间的交流就是通过这样三个层次建立起来。人对于设计的多层级的需求,实际上就已经表明了人潜在的多种需求,例如、愉悦、美感、兴奋以及其他的各类因素,而设计理所因当地能够回应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于当下和未来的许多商品,特别是那些智能产品而言,设计将要全面地回应这些问题。因此,这实际上也就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了人的伦理问题的多种需求。诺曼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论述,向我们表明,设计需要在情感层面回应我们的需求。

2019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威廉·麦唐诺(williammcdonough)和德国吕内堡大学化学教授迈克尔·布朗嘉(michaelbraungart)(前者是“永续建筑运动”的棋手,而后者则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合作出版了《从摇篮到摇篮:绿色经济的设计提案》(《cradletocradle:remakingthewaywemakethings》),这也标志着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已经开始着手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该书通过回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发展模式,深刻反思人类的贪欲,指出应该从新经济的角度入手,以设计作为引擎,来推动社会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从自身的产业实践出发,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案例作为依据。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作为我国设计学科的新兴议题,“设计批评”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路径、多重选择。

事实上,设计批评和设计伦理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因此,将二者并列起来研究,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因为它们都关乎设计的本质。批评是推动设计的方法、手段,而伦理则是设计的立场、内核。而从当前的研究成果看,尽管对于设计批评和设计伦理的研究都在不断推进当中,但却鲜有将这二者并列起来作专题讨论的。

研究意义:

(一)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西方设计批评和设计伦理议题的全面理解,这也是对惯常的设计史研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我们推动国内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完善。现代设计本质上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从设计学科的发展来看,我们很有必要加强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为了推动当下“设计批评”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有必要从“设计伦理”入手,进一步思考设计批评的理论构建。

(二)本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设计学本体的认识。有力地增强设计批评与设计伦理、设计史、环境议题、社会学的横向交流,从而夯实当前设计学研究的基础。这就证明设计自身具有和各类社会议题进行横向交流的可能,证明了设计学科自身的发展潜能。设计批评始终受到来自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主导。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的研究或将有助于推动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发展。通过对西方设计批评在历史和学理的回溯,我们将可以深化对于当前国内设计批评发展状况的把握,提升我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我们需要从眼下的现实情境中有所超脱,通过回溯现代设计产生的原点,梳理其发展脉络以总结经验。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通过技术、审美、社会和生态这四个基本维度,课题对现代西方设计批评的面貌做出整体的勾勒,呈现出设计与西方社会充满矛盾的二元关系。如果把它们比作“同路人”也未尝不可,它们无法相互分离,彼此之间有时嘘寒问暖,有时也龃龉不断。

可以说,在设计发展的目标和人类真实需求之间,总是存有差距。尽管这二者的总体方向一致,但它们并不是始终重合的、默契的。人类在膨胀的欲望驱动下,有时可能制造出不合格的设计、“坏设计”,甚至是邪恶的设计,而这已经为历史所证实。

此外,这里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当前的研究有一种趋势,似乎谈论伦理,试图否认人类的中心地位。对于这种论调,在笔者看来,不仅显得不诚实,而且也是自欺欺人的。对“人类-世界”这一主客关系的重新调整,并不能够回避人类作为主体的事实,对这一主体的任何弱化,都将造成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目标的模糊--这就如同一个没有主语的句子一样,它无法准确传递信息--任何企图否定这一事实的思考,那种虚化的“区去中心化”,倒是既有可能导致逻辑和实践层面的困境。因此,不用回避人类中心论的问题,我们应当坦率地承认,人类自身的存在、延续和永续的发展是我们关心的根本问题,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与之同时出现的。

其次,研究设计伦理,为了防止这个议题变得空泛化、概念化,因此,课题始终将“人”作为核心,由此辐射状地连接到各个不同的话题当中,譬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等等。试图呈现“人”的矛盾性、多元性、复杂性,这个“人”既可以是指作为整体的人、具有共同属性的人、有着相同诉求的人,同时也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具体的人、有着特殊要求的人。围绕着“人”这个核心来展开思考,但尽可能用超脱于西方的立站到场来思考设计批评与设计伦理问题,由于一体的宽泛,这里的论述必定也是运动的、发展的、开放的。

再次,应以尽可能客观、理性的态度去思考技术文明和消费社会带给人类的影响,倘若无视、或者回避人类在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成就,那就等于是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成果,那么这不仅武断,而且也愚不可及。同时也要以敏锐的直觉,去判断技术理性带来的异化。

最终,本课题所探讨的设计批评指向了伦理的议题,设计在伦理这个层面上的意义得到凸显。这会触及不同层面的问题和现象,其中既要呈现具体的“物”,又要梳理出“物”对人类个体、社会和自然等造成的直接后果、潜在影响。随着目标的扩大,其结果也必然由“人类中心”延伸为“去中心化”的伦理思考,这就是由微观而宏观,由具体而抽象,由“小善”而致“大善”的过程。

五、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西方设计批评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由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物质文明的观念变迁。

一、伦理的价值:造物与伦理的和谐统一。

二、对待技术的态度。

三、对待奢侈品与消费的态度。

四、理性的原则。

第二节启蒙运动时期。

一、理性主义的崛起:批评的基础。

二、批评与伦理价值。

第三节现代设计的多元维度。

第二章设计批评的技术维度。

第一节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

第二节人性化议题:人与机器的抗争、妥协。

一、技术革新和现代工业。

二、19世纪英国对待工业化和设计的反思。

三、穆特修斯的选择:个性化,还是标准化?

四、美国工业的选择:欢迎机器,但要适度。

第三节乌托邦议题:人与社会的融合。

一、设计与“最高的善”

二、格罗皮乌斯的教育尝试和伦理思考。

三、纳吉的教育与思考:以人为中心。

第三章设计批评的审美维度。

第一节个人主义、审美与消费社会。

第二节装饰议题:诚实与虚伪。

一、不合时宜的装饰。

二、装饰之罪。

第三节风格议题:被物驱使的人。

一、个人主义与商业活动。

二、消费社会的矛盾性:个人与社会的分离。

三、对广告和商业文化的批判。

四、对废止和“流线型”的迷狂。

第四章设计批评的社会维度。

第一节平等与安全的议题。

一、时尚与女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安全:由“消费者”转向“用户”

三、设计师的觉醒。

第二节设计师的责任议题:乌尔姆观念的变迁。

一、包豪斯的影响。

二、要求理性的声音。

三、在科学之外寻求人性。

第三节帕帕奈克的历史贡献。

一、对消费社会的批评。

二、对设计师的定位。

第五章设计批评的生态维度。

第一节生态议题的紧迫。

一、过度膨胀的技术文明。

二、越演越烈的环境压力。

第二节人-社会-自然:从分离到统一。

一、现代主义者的生态设计观。

二、由“个体”走向“共同体”

第三节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一、新的伦理思考与可持续发展。

二、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三、面向大众的设计批评。

第六章设计批评的主体。

第一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改革者。

第二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教育。

第三节设计批评与职业设计师。

第四节设计批评与大众。

六、写作计划。

(略)。

七、参考文献。

一、专着。

2.杜维明,《对话与创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3.杜军虎,《设计评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9年。

4.黄厚石,《设计批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

5.海军,《设计之重》,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

6.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7.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9.李超德,《设计美学》,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9年。

10.李超德,《服装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

11.李丛芹,《设计批评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12.李立新,《设计价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13.金观涛,《历史的巨镜》,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年。

14.袁熙旸,《非典型设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15.(台)杨冠政,《环境教育》,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6.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18.张犇着,《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9年。

20.陈嘉明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

二、论文。

1.李超德,从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看设计伦理[j].中国服饰,2019(1)。

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学评论,(1)。

9.滕静茹,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9。

10.杨莹,维克多·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9。

……。

三、外文文献资料。

26.keestandingdam:bispublishers,2019。

博士生开题报告

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的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博士开题报告

(一)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对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价值的课题,或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应有先进的科学实验或运算手段,能够保证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三)选题一般要求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范围之内。鼓励从事新兴、交叉学科的前沿性课题研究,并达到创造性成果的基本要求。

(一)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期末之前完成。

(三)开题报告内容应就课题的来源、选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时间安排、科研条件等实施方案作出论证。

(四)开题报告应在一级学科范围内集中、公开进行。学科点所在学院组织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至少4名为教授)的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开题时应吸收有关老师和研究生旁听。跨学科课题应聘请有关学科的专家参加。

(五)开题报告经考核小组审议通过后方能进入论文阶段。未通过者,应在3个月之内补做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按博士生中期考核有关规定处理。

(六)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能随意改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由博士生提出书面申请,导师签署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同意后再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教育学院备案。

(七)开题报告进行后2周以内,博士生应将《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审核表》及《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送交研究生教育学院存档,博士生本人、导师及所在学院各保留1份。

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从而对博士生学位论文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并检查培养过程中其他环节的完成情况。

中期检查的组织和实施:中期检查由学院组织实施。各学院应建立有导师参加的3~5人检查小组,负责本学科中期检查的考评工作。博士生要着重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论文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尤其对与选题报告内容中不相符的部分进行重点说明,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需继续完成的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导师对博士生中期检查情况给出评语,评语包括对已有工作评价,以及对计划完成情况、博士生表现和今后工作的评价。检查小组对博士生中期检查给予评定,并填写《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情况表》。在中期检查中,专家组认为确有创新、有可能成为优秀论文的学位论文,应予以重点关注。对于中期检查评定不合格者,应对该博士生提出修改要求,并在半年后再次进行论文复查。没有进行论文中期报告的博士生,不能进行论文答辩。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

博士生。

学号。

院(系、所)。

专业。

指导教师。

选题时间。

注:评审专家按百分制在六项指标每一栏的最后一列内打分。

注:此评分表作为博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必备的材料之一。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处制表。

注:本表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

博士开题报告

智慧城市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出现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引起全球关注始于 20xx 年。由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刚刚兴起,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十分有限,主要是围绕智慧城市是什么、如何建设它来展开的,并且这些研究目前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实践进展也十分有限,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借鉴他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为我所用,以促进中国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探索的持续深入,是行政管理学者需要承担的重大责任。对于笔者而言,阅读和借鉴前辈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是寻求自身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的依据所在。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方面的研究。

2.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意义和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

3.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与策略方面的研究。

4.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和路径方面的研究。

5.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效益和评价方面的研究。

6.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研究。

(二)国内外实践发展状况。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20xx 年底 ibm 提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地球”的设想,20xx 年又提出建设“智慧地球”首先需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希望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引领世界城市通向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虽然 ibm 提出的智慧城市理念具有明显的商业利益驱动,甚至可以将其看成是以 ibm 公司为代表的 it 行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当政府和民众面对接踵而至且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如: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公共安全隐患日增等)束手无策时,以智慧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的到来,让困顿中的政府和民众对未来城市生活有了新的憧憬,正是怀着这种对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憧憬,智慧城市的理念最终被政府和民众所逐渐接受并推广。

1.城市的智慧发展理念将为解决当今“城市病”提供新的途径。

2.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3.相关研究的薄弱和匮乏是该选题的缘由之一。

(二)选题意义。

在现阶段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对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丰富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理论。

3. 为我国新兴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南。

本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状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

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理性解读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兴形态和未来趋势,认识智慧城市应首先了解城市的起源、定义及发展历史,从而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在探寻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众说纷纭的智慧城市概念进行总结归纳,并提炼出本文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和属性认知。在对智慧城市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充分解读的前提下,理性地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兴起的动因。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诞生而兴起的。以感知技术、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全面覆盖的网络基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智慧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体系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软件基础条件。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和软件基础条件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第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建设才刚刚开始,在目前的建设实践中还未形成一个标准的体系可供遵循。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模式、实施模式与过程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切实可行的、标准的参考体系,并绘制了有关模式的构成示意图。

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预警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正在我国形成,而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的风险研究明显不足。技术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是智慧城市建设风险的根本诱因,由于智慧城市是虚拟城市与实体城市的融合,因此技术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对新环境下的城市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带来了新的风险威胁。本文从整体上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能风险进行了预警。

第五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创新工程,要顺利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创新机制及和谐管理机制。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是防范建设风险的有效屏障,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的创新机制,调动与激发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以保障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的和谐管理机制是和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本论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出发,首先系统研究了智慧城市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智慧城市的概念、属性及建设动因;其次,探讨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再次,研究并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模式、实施模式及建设过程管理模式,而后在剖析智慧城市安全风险根源的基础上,预警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最后,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防范机制、创新机制及和谐管理机制。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1.在选题方面。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一篇研究智慧城市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博士论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选题本身就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此选题在国内属于前沿性的研究领域。

2.在写作内容方面。尽管当前的一些论文或着作涉及到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但多是就其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国内外建设问题的简介与比较,建设模式的讨论,建设的保障措施等。

这些研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关注不够。本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建设动因、前提基础、基本模式、风险预警到保障机制等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的完整逻辑链条,对智慧城市建设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

(二)不足之处

1.智慧城市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才刚刚开始,文献资料积累有限。同时在实践领域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城市政府接受并着手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是从 20xx 年以后才开始的,目前许多问题尚在探索中,因此缺乏翔实、完整的经验数据。理论研究文献以及实践数据的缺乏,给本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这使得本文的研究缺乏量化分析。

2.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涉及领域广、影响因素多,事关整个城市发展全局,而每个城市就其个体而言情况各异。本文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探讨,缺乏对微观层面的考察。同时本文较多地探讨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共性问题,而对个性问题的讨论还远远不够。

3.本文将界定智慧城市的概念,对其内涵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但限于笔者的研究能力有可能对其外延的研究不足。

(1)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模式。

(2)形成智慧城市建设预警机制。

(3)形成相关研究论文。

(一)外文译着: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xxxx.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xxxx.

[3][俄]列宁。列宁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xxxx.

[4][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xx.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xxxx.

[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xx.

[6][美]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的研究[m].沈原,黄克克,黄玲伊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xxxx.

[7][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xxxx.

[8][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xxxx.

[9][美]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m].蔡江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xxxx.

[10][美]熊彼特。 增长财富论--创新发展理论[m].李默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xx.

(二)中文着作:

[1]蔡立辉。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xx

[2]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xx

[3]陈述彭。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xxxx

[4]崔保国。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xx

[8]丁向阳。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xxxx.

[9]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xxxx

(三)中文论文:

[1]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xx(1):8-16.

[2]陈琳。电子政务环境下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xxxx.

[7]程大章。应重视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xxxx(6):10.

[10]崔国清。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xxxx.

(四)网络文献资料:

(五)外文原文文献:

博士开题报告

在题目选定的情况下,文献综述就是整个论文构思与写作的基础,因为,只有全面、深刻地阅读、理解了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进展,才能明确自己工作的起点;做好文献综述就等于凝炼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撰写文献综述的首要环节是对以往成果进行线条清晰的梳理和系统全面的评价。

一是只简单罗列他人观点,未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和提炼。

二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归纳或梳理,但未做系统、深人的分析、评价。对已有成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到矛盾和症结所在,进而凝炼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是文献综述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但是对问题的提炼不够精确。对他人成果进行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在评说他人的基础上挖掘出待研究的问题,才达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

在对以往研究不足的分析和阐述中,有时会出现对前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过分夸大的错误。有的博士生为了突出说明自身研究的重要性,对以往研究的缺欠或不足进行了人为的放大。实际上,这种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放大,不仅不能够提升自身研究的价值,反而有可能造成小题大做甚至是重复研究的结果。

一般的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在文献综述之后要列出主要参考文献。有的博士生认为,参考文献的编排只是全部研究的辅助环节,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其中有许多技术环节需要引起博士生的注意。在参考文献的编排中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为了显示资料搜集的系统和全面,将尽可能多的参考文献编人其中,以多取胜。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将一些貌似相关、实则无用的研究成果编人参考文献之中,或将一些内容相同,甚至是重复研究的成果也误当重要文献列人。

二是为了证明对国外研究进展的全面把握,将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的外文资料也编人参考文献,甚至将那些以自己不懂的语言出版的文献也列人其中。

1.没有认真阅读过的文献不要引用;

2.非一流期刊上的论文不要引用或慎重引用;

3.虽然读过,但对博士毕业论文研究工作没有借鉴意义的名人之作不要勉强引用。

研究内容是整个开题报告的核心,它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研究内容在整个博士毕业论文研究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首先,研究内容是对文献综述的进一步展开,它实际上是文献综述所提问题的求解程序。

其次,研究内容搭建起整个研究的基本框架,下一步研究就是按此框架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内容安排得合理,就会使整个研究少走弯路,顺利达到预期结果。

第三,研究内容的确定又是设计技术路线和选择研究方法的依据。

第四,研究内容确定之后,往往就预示着在哪些环节能取得突破,因此,它又是阐述预期创新点的逻辑前提。

研究框架的搭建要切合实际;

玩弄新鲜名词、滥造时髦概念的研究风格不值得提倡;

要注意研究内容安排与技术路线设计的相互照应。

创新点是博士毕业论文的点晴之笔,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创新点提炼得精准、明确,既能凸显论文的理论或应用价值,又能使阅读者较快地把握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贡献。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博士毕业论文的评阅者首先阅读的是作者对创新点的阐述。因此,提炼创新点不仅对于论文的写作具有导向作用,对于论文顺利通过评审、答辩也至关重要。

(1)创新点是指你设了哪些他人未设之问、说了哪些他人未说之理、用了哪些他人未用之法、解了哪些他人未解之惑。

(2)对于创新点的阐述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填补某领域(或方向)研究空白。

二是某学科领域基本理论的完善、发展,乃至突破。这种理论贡献对于学科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

三是某对象(问题)研究方法的创新。

四是某问题解决方案(具体对策)的设计。

(3)对创新点的阐述切忌任意拔高。有些博士生为了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对创新点进行了不符合实际的拔高和提升,这种做法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博士生开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的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参考文献则附在后面。(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附后)。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博士生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文件。准备开题过程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本学科专家进行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士生对拟进行的研究题目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全面、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文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案更为合理。

1、博士生必须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面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口头报告。

2、由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人,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方案;。

5、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8、主要参考文献。

1、在掌握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上(特别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及已有成果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引用的文献和论述要准确注明出处。

2、明确阐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意义。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二分之一,参考文献中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教材、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一般不应列为参考文献。

4、开题报告应以正规答辩的方式进行。博士生进行口头报告的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书面报告的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

1、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口头报告及答辩结束后,评审小组应举行内部会议讨论是否准予通过,写毕业论文并对通过的报告提出补充、修正意见。

2、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要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并上报各院(系),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对文献综述、博士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议。

3、对通过的开题报告,博士生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经导师审阅通过后,交院(系)研究生秘书保存。

4、未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报告。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将按规定进行处理。

5、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其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应与开题报告基本一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慢慢热起来,bajrr0s&cabral(1994)、collie(xx)、cowan(1989)、head&ries、faj叮el&shapiro(1990)、hom&levinsohn(xx)、riehardson()、saggi&肠ldiz(xx)、丫idiz(xx)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问题以及跨国并购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等领域。unctad的《xx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冼国明译,xx)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很多。刘文通(1997)、陈朝阳()周小知(1999)、殷醒民(1999,xx)、王一(xx)、蒋泽中(xx)、张秋生(xx)、吕薇(加02)、李光荣(xx)、魏江(xx)、王长征(xx)、魏成龙(xx)等学者的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问题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并购报告》(xx)、《中国并购报告》(xx)以及《中国并购报告》(xx)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史建三(1999)对跨国并购、刘恒(xx)对外资并购中的法律规制问题、韩世坤(xx)对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并并购购浪潮等直接与跨国并购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了探讨(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的资料汇集与系统研究对理解并购(跨国并购)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的成果就更加多了,如陈彪如(1987)、冼国明(i994)、陈飞翔(1995)、潘英丽(1997)、谢康(1997)、蒋殿春(1998)、张纪康(1999)、唐勇(1999)、金芳(1999)、金润圭(1999)、杨建龙(xx)、鲁明汉(20()0)、毛蕴诗(xx)、杨大楷(xx)、李洪江(xx)、程新章(xx)、陈左(xx)、唐海燕(xx)、吴先明(xx)、王志乐(xx)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

对并购问题和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都很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并购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专题研究却不多,但随着我国政策的松动,江娟、桑百力l、冼国明、陈佳贵、王巍、刘志云、蔡红、潘爱玲、程新章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以及我国政府的对策这两个方面。但这些研究角度各异,目前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的研究成果还没有。

2选题的理论意义。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背景。

(一)我国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松,xx年11月,外经贸部、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决定》。

xx年2月,国务院公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3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xx年6月,证监会发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规则》。

xx年10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xx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xx年4月,《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开始正式实施。

在此期间,另外还不断有各种配套的规章或文件出笼。各行业主管部门也陆续发布了一些涉及具体产业外资并购问题的法规,如xx年11月民航总局等部门制定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等。

透过越来越密集的时间间隔,大致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外资并购由排斥转为认可、进而转为积极推动的演变轨迹。这也直观地反映出,经过全球化大潮洗礼后的中国拥有了更多的冷静和成熟。

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问世,为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扫清了制度障碍。在外资并购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上,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就连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这些以往甚为“敏感”的领域也已开始解禁:在外资并购的对象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放开,新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更是将允许外资并购的企业扩展到了几乎全部所有制形式;曾令许多外商担忧的外资并购审批程序,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说法。

2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重要性。

有关外资并购的政策法规尽管己比较齐全,却仍突出存在着两大弱点:一是“层级低”,绝大多数法规属于行政性规章,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二是“散乱”,各种法规之间互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也就是说,我们离建立一整套权威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还有相当的差距。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跨国并购法律体系一般应包括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公司法、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多部法律。而我国目前只有公司法以及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部分行业法律有零散的相关规定,而这些法律又都受到适用范围的限制(如公司法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银行法等只适用于特定行业),难以形成体系效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跨国并购在促进国内市场有效竞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如何防止外资通过并购形成产业垄断,是各国政府最为重视的问题。

我国在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垄断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在我国己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对外资在华并购的种种限制都已经取消,但由于种种历史遗留的问题在短期内还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些必然会影响外资在华并购活动的展开。

正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会带来这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详尽的研究。

主要内容(提要)。

1、对跨国并购以及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2、对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3、最近投资日趋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在入世背景下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重构。

4、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以及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

5、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微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析。

6、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进入壁垒。

7、研究跨国并购法律体系完善的必要性以及制度建设问题。

本文的创新。

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对我国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出口竞争力、国际收支等宏观层面以及对我国本土品牌、技术外溢、技术转让和提升、资产价格形成、公司治理等微观层面的效应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这些细致的剖析对于全面理解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后果有着重要价值,同时这些剖析也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基础。

2、对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面临的主要壁垒进行探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需要尽快进一步完善我国外长在华并购的法律监管体系,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体系。

四、主要参考文献(论文:作者&8226;题目&8226;刊名&8226;卷(期)&8226;页码;著作:作者&8226;书名&8226;出版社&8226;年份)。

2、程惠芳:《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版。

3、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4、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l989年版。

5、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吕蔽:《产业重组与竞争》〔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xx年版。

9、史建三:《跨国并购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版。

10、《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版。

11、蔡红:《入世与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中反垄断规则》【j〕,《法学》xx年第3期,

12、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4、茅于轼(编):《中国经济学xx》【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xx年版。

博士生开题报告

在钟敬文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20xx年12月23日,钟先生生前招收的最后一批弟子—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的8位博士研究生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这预示着钟老的事业后继有人,中国民俗学的未来充满希望。

8位博士研究生的选题以民俗志式研究为主,视野开阔,观点新颖,结构严密,准备充分。叶涛的选题“泰山香社的调查与研究”,一改过去泰山研究偏重帝王封禅仪典与文人吟咏题刻的传统思路,着力探寻当代社会转型时期民间信仰及信仰组织的生存状态。岳永逸的选题“当代村落庙会:民众对生活空间的想象与建构—以河北赵县铁佛寺庙会为例”,关注当代村落庙会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及其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探讨民众对生活空间的想象与建构。王杰文的选题“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民众的诙谐及乡土社会的秩序”,试图通过对民众诙谐与社会秩序关系的探讨,检验人类学家特纳、道格拉斯、巴赫金等人的相关理论。黎敏的选题“建国初十年民俗史探索:1949一1959—以北京为中心”,以建国初的民间文艺学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特殊时期国家政治文化与民俗现实的关系。吉国秀的选题“民众生活中的婚姻关系:以清原镇的婚俗为考察对象”,将以民众生活为婚俗研究的着眼点,把民俗环境、民俗承担者、民事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张雅欣的选题“民俗文化的异质表述方式—解析民俗电视记录片”,是民俗学领域内的新探索,拟通过个案的分析,探讨电视人如何利用电视手段来理解民俗、表达民俗。朱霞的选题“云南诺邓井盐生产民俗”,试图用田野作业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把井盐生产与村落社会的民俗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与研究。

韩国留学生朴广浚的选题“中国摊戏与韩国假面剧的比较研究”,将以中国安徽池州地区贵池摊戏与韩国安东市河回别神假面剧为比较研究对象,置戏剧仪式于村落社会背景与历史脉络中,考察其传承,比较其异同。开题报告会由刘铁梁教授主持,刘魁立、董晓萍、赵世瑜、万建中、萧放、杨利慧等出席报告会。与会学者对诸位博士的开题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论文调查与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

刘魁立教授最后指出,北师大是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镇,因为这里的民俗学研究既有追求,又有实力。实力体现在教师的研究上,也体现在学生的研究上。此次8位博士生的选题质量颇高,学术追求明确。刘教授还对民俗学研究提出殷切的希望,他说:“我们的研究一定要有自己的发明发现,有自己的声音,不能老唱别人唱过的调子。做工作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你要解决什么,要有所追求。哪怕是描述,当你寻找要描述的东西时,也要有问题意识。第二要讲方法。当电脑代替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解放了我们的脑子之后,我们该干些什么?我们需要在方法上加以考究。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方法论的天下。如果能在这两方面多下些功夫,对我们的学科建设将更有好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