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秋节日记(通用8篇)

时间:2023-10-17 06:51:17 作者:QJ墨客 高中中秋节日记(通用8篇)

标语是直接面向受众的语言形式,其文字形式和排版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优化。在人们信息获取迅速多渠道的时代,标语要具备独特性和独到的观点才能脱颖而出。推荐一些优秀的标语范例,希望能启发你们的创作灵感。

高中中秋节日记篇一

我们全家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这个中秋给盼来了。就为了能团圆,老爸还从千里迢迢的北京赶了回来呢。

第二天醒来,就有一个个好消息往我耳洞里钻;为了更有节日气氛,外婆特意到菜场买了好多大螃蟹和一只肥美的老母鸡,好让我们玩得开心,吃得痛快。

有螃蟹?还有鸡汤?啊?我没听错吧?。今天,我莫非碰上了“桃花运”了呀。月亮姐姐呀,你赶紧出现吧,这样我就可以一饱口福啦。这一整天我一直呼唤这月亮姐姐,白天过得可真慢呀。

终于到了晚上啦,餐桌上的菜“争奇斗艳”:有烤鸭头、酱鸭、干丝、什锦菜等等一大堆美味佳肴,特别是一只只黄灿灿的大螃蟹,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我们的兴致越来越高,干脆轮流背诵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轮到老爸接最后一句,只见他结结巴巴的“……千里共邯郸”“哈哈……”全家人狂笑不止,老爸为了让我们高兴,故意把“婵娟”背成牛头不对马嘴的`“邯郸”,今天可真快乐。

感到遗憾的是我念叨了一天的月亮姐姐没能出来和我玩,也许她也是在家吃团圆饭呢。不过,妈妈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明天再看月亮姐姐也不迟。

啊,这个中秋节可真令人回味无穷呀,特别是螃蟹的味道。

高中中秋节日记篇二

天苍苍,野茫茫,圆月一轮悬天边,垂泄银光满世间。心幽幽,情切切,中秋佳节人人欢,分享给大家。

九月,秋风送爽的季节。九月,同时也送来了美丽的中秋节。可是,今年的中秋节有些调皮哟!

期待已久的中秋终于来临了。耳边吹过的秋风在为我庆祝。甜滋滋的笑容掩藏不住,两颗兔牙亮在嘴上,甜蜜蜜的笑着,比蛋黄月饼还甜!妈妈看我这傻乎乎的样子笑得合不拢嘴,笑着对我说:“小傻瓜,还要等到夜晚九点才能赏月、烧烤呢!”我拍拍胸脯说:“没问题,我是个很有耐心的好孩子,一定会老老实实地等到夜晚明月升起时的!”“那就好!”妈妈满意地走开了。其实,妈妈是怕我这个小馋嘴偷吃了放在冰箱的鸡翅。我望着冰箱,直流口水。一个个不安分躺着的鸡翅似乎在诱惑我:“过来呀,我可好吃呢!”一只鸡翅说。“来呀,过来尝一口。闻闻,我多香!”……我揉了揉双眼,一看,它们并没有动啊。再看看——“快过来啊,我可香甜了!”心里一想:会不会是自己心理作怪?“恩,一定是!”一个坚定的声音告诉自己。我躲过了鸡翅的香甜诱惑计划。当然也同让能抵过其他食物的诱惑啦!于是,自己得意洋洋的笑了起来…… 我用着期待的目光望着它,反应有点迟钝地说:“到九点啦,九点啦!”望着天空,我陷入了一脸的呆滞,一阵冷风掠过——没有月亮。“妈妈,妈妈!中秋怎么会没有月亮!”我惊呼。

这个中秋节,真特别!

高中中秋节日记篇三

中秋月下,到处都是洒遍了淡淡银光的美妙视野。田野里,惊醒了一片稀疏的蛙叫,此起彼伏,和着祥和的月光,飞向梦境的远方。

今年中秋,是在与父母的简单的一次聚餐中度过的,因为寻常,我甚至找不到一丝值得保存在我记忆匣子里的美好,是因为繁忙的学业掩盖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为我挚爱的亲人,此时已然不在我身边。我只能从花样日益繁多的月饼中,去找寻,依稀地辨认那些过往。

我又看到了那个忙着品尝月饼的不亦乐乎的我,看到了一张年老而已残旧的桌子,看到外公在月光中隐约可见的慈祥脸庞。那时候,中秋在我脑海中并无概念,因为那时的月亮并无异于评审,可以时常看见,可以让它跟在我身后,很服从,因此对中秋的月亮没了好奇心。可让我对之魂牵梦绕无法忘却的却是一个小月饼。

作为一个对一切具甜味的东西都有着严重情结的我,月饼自然是我所垂涎的,而月饼在我的印象中就简单得只剩下豆沙与砂糖口味了。因此每每中秋,看到外公做起月饼,总会不怀好意地靠近他,好蹭些吃的来。而吃完甜点的我却又露贪婪的眼神,外公此时总会笑着轻抚我的嘴角:“看你这个小馋猫!”

于是每一年中秋节,就在这种与月饼的邂逅中悄然度过,而外公,也在每一个月明的夜晚渐显苍老,于是后来,月饼变了味。

而也是那时起,月亮在我的星空却悄然升起。我开始睁着大眼睛,久久的伫立凝望那一轮极圆的月亮,可心中却有丝丝寒意。错过的月圆已然不能再重逢,而逝去的时光也无力被挽留。

中秋节,我依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过头,想抓住背后那缕月光,却见不到月亮。曾错过了无数次的月亮,又怎么会始终如一地跟在我身后,并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温暖呢?这已然不是那时的中秋了!

梦境里,我走在路上,欢笑着奔跑,一回头,满脸都是幸福的月光,我笑了,月亮也笑了。

也许,那样月光洋溢的中秋,只能回忆。

同学们,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高中中秋节日记篇四

中秋节到了,早在前几天,街边就摆起了数不胜数的卖月饼的小摊,各种月饼礼盒中一个个包装精致的月饼,真是琳琅满目,街上的人也都提着大包小包的月饼,预备着过中秋。可以说,中秋节早已在许多天前就开始了。

中秋节的第一大事就是与家人一起赏月了。晚上,吃完月饼,我和爸爸、妈妈、姐姐来到了公园,这里的天空没有受到楼房的束缚,显得更加广阔,高远,月亮也变得更大、更圆、更亮。天气非常好,一开始,空中还有几朵零零散散的云,但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为月亮让出了一片展示的舞台。中秋的月亮格外地亮,它那皎洁的月光,柔柔地洒在大地上,在月光的照耀下,万物好像披上了银装,闪闪发亮。月亮就像一潭清泉,清澈、明亮,又犹如一只玉盘,盛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将各种感情寄托在月亮之上,月亮也成为了诗人们吟诵的重要题材。“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是我们熟读成诵的千古名篇,里面都出现了“月”,这说明了月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月亮是纯洁的,又代表团圆,那白色的月光有时也会使人感到凄凉,月亮表达着人们的多种情感,也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月亮在人们心中仍然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

在中秋之夜,我渐渐沉醉在这温和、明亮的月光之中了。我的心也追随着月光飞到了天空,这里是月亮的家乡。

高中中秋节日记篇五

中秋之夜,少不了吃月饼,赏月,这是我国的传统,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诗句,都是用月亮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相思之情。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此时,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为名除害,射掉了九个太阳。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嫦娥。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之后,王母娘娘给了他一颗仙丹,吃了那颗仙丹可以长生不老。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最后,我们在家吃月饼。吃水果。看电视。多么美丽的中秋之夜,多么愉快的中秋节。

高中中秋节日记篇六

中秋节那天,我们早早吃完晚饭,就开始布置。我们先在自家门口摆张桌子,桌子上放着折叠成各种形状的纸币,还有各种不同水果——苹果、火龙果、柚子、油柑……我数了一下,竟然有十五种之多!月亮还没完全升起来,爷爷说:“你可以和堂哥们提着灯笼到村里各家走走看看!回来再一起祭拜。”“好咧!”我们提着各种形状的带着音乐的小灯笼,开始“巡游”啦!只见各家各户门口都摆放着八仙桌,桌上的祭品琳琅满目,看来这真是一场隆重的祭拜仪式,大家过上好日子,祈求安康是所有人的心愿哪!

每年一到八月,我们家乡每家每户就开始做好拜月亮的准备,我问爷爷:“为什么要拜月亮?”爷爷说:“我们中国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有个美丽的姑娘——嫦娥,她住在月宫里。‘月到中秋分外明’,我们到中秋节这一天拜月亮是要祈求嫦娥保佑我们幸福安康!”“是真的吗?”我好奇地问,“那用什么拜呢?”爷爷笑眯眯地说:“是传说,美好的传说,代表着美好的祝愿。祭拜时要准备好金黄色纸币,还没到中秋节就要折叠好,大家发挥想象再把纸币叠成高塔形的,扇子形的,盘子形的……”“那要怎么拜呢?”我打破沙锅问到底。“哈哈!中秋节你不是放假吗?你回来就能亲自体验啦!”爷爷笑了。

回到家,爷爷提醒我们该祭拜了,我们朝着天空叩拜起来。只见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呀!月亮里好像真的有只玉兔在陪着嫦娥哦,又好像是吴刚在砍树哦!

我们老家的中秋节祭拜月亮的习俗,令人遐想联翩!

今天,我在家里打扫卫生,无意中看到一些月饼,想到:“去年的中秋节过去虽然已经有好些岁月了,但回想起那次中秋节,还真可以算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了!

记得那一次,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我们一家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饭,在院子里谈天说笑,等待着夜幕徐徐降临。

就在我们聊的正起劲的时,调皮的月亮就悄悄地从云朵后面出来了!多亏了那小小的韩韩提醒我们月亮出来了,恐怕我们就错过了这美丽的”夜色中月“了吧!

于是,我们各自搬上小板凳到顶楼,去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有一种非同凡响含义的事情——”赏月吃饼“,而爸爸却与我们不同,他可是”赏月饮酒“。妈妈却说:”你看都怪你要喝酒,瞧瞧!月亮都被你吓跑了!俗话说的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反而因我饮了酒明月才会出来呢,哼!“爸爸反驳道。”唉!爸爸真是无药可救了我说,“妈妈,我们别扫兴了!爸爸要喝就让他喝呗!我们来举行一个‘诗乐故’大比拼吧!‘诗’代表古诗,‘乐’代表音乐,‘故’代表故事,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固定的要求——都与月亮有关。”

妈妈自告奋勇地说:“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来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朋友吴可贻的话。紧接着,我从楼下拿来葫芦丝,吹了一首《荷塘月色》……我们吟诗的吟诗,讲故事的讲故事,演奏的演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

在欢乐中,我们度过了这个难忘的中秋节!不管岁月流逝,中秋节离我们远去,但那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时时让我留恋,怎么也忘不了。我相信,今年的中秋节一定也能像去年的一样的精彩,这样的难忘!

中秋节的时候,我和豆豆在外面和大人们一起放孔明灯。

我把孔明灯拿出来,一个孔明灯分给一个人,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怎么弄,我和豆豆也心情很激动。我们把第一个孔明灯张开,定睛一看,呃,居然破了一个大洞,算了,不管了,应该没什么问题,我们要真正开始放孔明灯了哦。

杨暎姐姐把一个像饼干一样的东西安在铁丝上面,再用打火机点燃,把孔明灯放在地上,我们胆战心惊地看着孔明灯,观察它有没有碰到可燃物,“呼”微风吹来,我们都会吓个半死,渐渐地,这个孔明灯起飞了,它一直在跳,一下,两下,三下,它又掉下来了,它再次起飞,这次终于成功了,就像一颗星星载着人们的愿望起飞了,孔明灯越飞越高,最后变成一个点不见了。但是他们说孔明灯还不够高,于是,他们就把第二个孔明灯破损的地方贴上了透明胶布。

呀!一阵大风乱过来,孔明灯沿路不停地“跑”,幸亏有人把它追回来,可惜的是,在这个孔明灯飞的时候,风就开始刮,难道风和它有仇吗?孔明灯又开始“跑”了,这次它的目的地是——房子下面,我们赶紧路过去,想要把孔明灯拖回来,可是孔明灯已经起飞了,我们无可奈何,幸好,孔明灯布的那一面碰到了房顶,火掉了下来,我和豆豆赶紧去救火,我们搬来满满的一盆水,一浇,“嘶”,火灭了。

我们要放第三个孔明灯了,哇!这个孔明灯超级巨大,点燃之后几秒钟就起飞了,不停地飞,不停地飞,简直要飞到云朵上了,我们都用手机拍下了这个孔明灯,一边感叹:“这个孔明灯飞得真漂亮。”我觉得它就像深夜里一颗红色的,亮闪闪的星星。

希望下次还能放孔明灯,但是如果里面不是火,而是电灯泡就更好了。

中秋节的早晨,我起了个大早,一摇一摆地走出房间。咦,小脚丫踩在地板上怎么会发出“兹兹”的声音?脚底下还有一点粘粘的感觉。我一眼望去,发现这地板很脏,东一块污迹,西一点灰尘,真像一只大花猫。我想爸爸妈妈一天到晚忙,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还要照顾老人,照顾我,多辛苦啊。今天我休息,应该为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趁爸爸妈妈还没有起床,我来擦一下吧,说干就干,行动吧!

我先收拾那细小的碎片、灰尘,就打开吸尘机开始吸了起来。洗尘机唱着欢快的歌,这些小灰尘一下子都被跑进了洗尘机的肚子里,这洗尘机仿佛是观音菩萨的净水瓶呢!

接着,我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卫生间,准备好擦地的毛巾,给桶灌上水,然后拎着捅走向客厅,蹲下身子,来回抹动着毛巾,从里往外认认真真地擦了起来。嘿,不擦不知道,一擦吓一跳,瞧,我才擦了一会儿,雪白的毛巾变得漆黑。我赶快地把毛巾放到桶里搓洗。我想:要是小弟弟小妹妹到我家来,摸摸地板不洗手就拿东西吃,那多不卫生呀。想到这里,我擦得更仔细了,把每一个角落擦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儿灰尘。水脏了,我又换了一盆。没过多久,我满头大汗,汗水还浸湿了我乌黑的头发。

7:20分了,妈妈起床一看地板像镜子似的,一尘不染,高兴地对我说:“我们慧贞长大了,会帮妈妈檫地了,这是我收到的的中秋礼物。”

我想,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变得更温馨!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爷爷、奶奶、大伯、大妈、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起坐着车去昆嵛山玩。

因为过节放假,大街上,走亲访友的车很多,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我们才出了威海市区。一路上,看着窗外路旁的一排排大树,看着路边果园里硕果累累的苹果树,看着葡萄园里的葡萄树上挂满了紫水晶般的葡萄,看着田野里一片片即将收割的玉米,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进了界石镇,我看见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那就是的昆嵛山。

昆嵛山非常雄伟,非常壮观。山顶上有一大片一大片黄白色的石头,其余的地方全被翠绿的树木覆盖了。又过了几十分钟,终于到了昆嵛山的山脚下,我兴奋地跳下车,向山上跑去,山间小路的两旁,有树,有花,有草,小路的下面是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我们走上台阶,沿着小道,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王母娘娘的洗脚盆。”

我们到了“王母娘娘的洗脚盆”的两岸上,看见了“洗脚盆”三个大字,慢慢向远处看去,原来洗脚盆的水是从上面的一个池子里流下来的,由于几千年的冲刷,池子很深很大,传说是王母娘娘洗脚的盆子。这洗脚盆的水非常清澈,中间深的地方是翠绿色的,水流很平静。

我们又走在林间小路上,小路旁边有着千年古树。我走了一会,又走过了一座摇晃的小木桥,到了玉屏水池。清清的泉水慢慢地流,我慢慢欣赏着。啊!大自然真美呀!水下的石头也很干净,很美。大伯说:“这些石头常年受水冲刷,磨得很光滑。”我们走呀走,终于到了昆嵛山的尽头。我坐在大石头上晒着太阳,吃着美食,感觉好极了。

昆嵛山的自然之美让人流连忘返。啊,昆嵛山,你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高中中秋节日记篇七

圆月高悬在天边,影影幢幢树梢间。中秋佳节月如斗,抛洒银霜泄人间。敢托嫦娥送我情,敢派吴刚传我言。祝福声声不止步,愿你幸福常香甜。分享给大家。

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祭月的节日,由于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社”的风俗,祭月的主持者为家中的女主人。祭月源于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在春秋时代已有月中有兔的传说,汉代以后人们将这种崇拜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有一幅画,画的是一弯新月中并置着口衔灵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郑州土出的西汉时期的画像砖中有“玉兔捣药”的形象。

关于兔儿爷的产生,最早在明末,据明纪坤著《花王阁剩稿》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另据专门记载明代北京岁时节日民俗志的《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

在皇宫中的皇子们也玩这种游戏,据清末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记载:“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

高中中秋节日记篇八

中秋的夜晚夜晚,星空洒遍,每一个闪烁的光芒,都充满温馨。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邻居李奶奶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据说她的子女外出工 作已经有几年了都没回来过几次。她平常很少出外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 今天是中秋节了她是否和她的子女一起在过中秋?是否也在品尝月饼呢?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我再也不能吃得心安理得了。我问妈妈能不能看一下旁边的奶奶呢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拿着一盒月饼悄悄来到奶奶家门前只见奶奶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时用着纸巾擦眼泪我的心一颤,呆呆地站在门前注视着房中的一切。 奶奶的家里到处是灰尘,东西摆得乱七八糟,电视机的屏幕明显已经老化了,墙上的白漆也即将脱落……一定是没人帮她打扫吧!我想进去但又不知该如何说好。

就这样我和妈妈陪着李奶奶一个晚上听着她倾诉。我终于体会到了老人的心境是多么的悲哀。这个中秋节我们虽然没有在家里团圆但是能抚慰一颗孤独的心跟妈妈说的一样我们的心团圆了。 夜深了我们起身离开。一轮明月当空悬挂柔柔的光让人觉得温馨。刚走出门身后响起了电话铃声……妈妈笑着说:“团圆了!团圆了!”

在这里就结束了,本文章语言精美,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得写作技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