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病虫害防治协议书(汇总16篇)

时间:2023-10-22 09:03:21 作者:紫衣梦 实用病虫害防治协议书(汇总16篇)

岗位职责的明确性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职位特点,岗位职责的内容和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岗位职责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有机合成药剂为主的农药的发展,杀灭病虫害已比较容易,但同时,由于抗药性的增加和天敌的减少而使害虫再度增加以及原来并无危害的潜在害虫造成危害,同时由于这些农药直接危害人畜,或农药的残留及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浓缩而造成危害等,对这些问题已意识到,要进行综合防治或病虫害的控制,即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以不互相冲突的形式协调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应在经济的容许范围内,维持病原或害虫的种群控制体系。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为基础,再辅以各种防治手段,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并使其变动幅度维持在小范围内为目标,只有在病虫害密度超过容许水平时,才可使用喷洒药剂等临时性措施。

同时,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虫害或者是人类传染病的媒介,最好勿使其绝灭。根据这一主张,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等(1959称此为经济的为害水平(economicinjurylevel,fil)但这个词常会和作物的被危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谓“经济的为害水平”一词也易被误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议把着眼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规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称作“为害限制量(tol-erableinjurylevel)”、把与此相对应的病原或害虫密度称为“危害限制密度”(tolerablepestdensity)。此外,病虫害防治一词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有害鸟兽或杂草在内的有害生物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规生产中多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打农药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等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如赤眼蜂、丽蚜小蜂、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

病虫害防治措施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那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有机合成药剂为主的农药的发展,杀灭病虫害已比较容易,但同时,由于抗药性的增加和天敌的减少而使害虫再度增加以及原来并无危害的潜在害虫造成危害,同时由于这些农药直接危害人畜,或农药的残留及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浓缩而造成危害等,对这些问题已意识到,要进行综合防治或病虫害的控制,即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以不互相冲突的形式协调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应在经济的容许范围内,维持病原或害虫的种群控制体系。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为基础,再辅以各种防治手段,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并使其变动幅度维持在小范围内为目标,只有在病虫害密度超过容许水平时,才可使用喷洒药剂等临时性措施。

同时,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虫害或者是人类传染病的媒介,最好勿使其绝灭。根据这一主张,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等(1959称此为经济的为害水平(economicinjurylevel,fil)但这个词常会和作物的被危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谓"经济的为害水平"一词也易被误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议把着眼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规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称作"为害限制量(tol-erableinjurylevel)"、把与此相对应的病原或害虫密度称为"危害限制密度"(tolerablepestdensity)。此外,病虫害防治一词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有害鸟兽或杂草在内的有害生物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规生产中多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打农药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等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如赤眼蜂、丽蚜小蜂、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

一、杨树食叶害虫。

主要是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每年发生5-6代,两虫同时发生,同时危害,世代重叠,从5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上旬结束。杨扇舟蛾幼虫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大枣红色瘤,叶丝卷叶,夜晚出来取食。杨小舟蛾幼虫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并身体前后肉瘤呈灰色,上生短的细毛,蚕食叶片,仅剩粗的叶脉和叶柄。受害轻时,叶片呈网状,有缺刻,杨树生长受阻,受害重时,叶片吃光,形成“光秆”,杨树生长量下降。其防治方法:(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时间在5月底6月初)。

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

2、用3%高渗苯氧威1000倍液、吡虫啉100倍液、敌杀死10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胡柚树脂病。

也称流胶病,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也为害叶、果,是胡柚冻害后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呈灰褐色,病部可产生流胶并有酒糟气味,导致枝、干枯死,甚至使整株树死亡。其防治方法:

1、小枝条发病,剪除烧毁。

2、主干、主枝发病,用刀刮除干净,用托布津涂刷。

3、50%多菌灵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喷雾。

三、梨树锈病。

又名赤星病,病害通常危害叶片、新梢,引起早期落叶,病斑在叶片反面形成黄褐色凸起,并着生5-7根刺状物,严重时引起叶片枯死,甚至幼苗枯死,果实受侵害后不但造成畸形,而且不能食用,每年5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结束。其防治方法:

1、梨园周围5公里范围内不能栽植柏树,因为梨胶锈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

2、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树木抵抗力,幼树每株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1-3两,结果树0.5斤,沟施、穴施即可。

3、选育或栽植抗病品种。

四、梨蚜。

危害叶片,每年发生10多代,新梢顶端的叶片受害较重,被害叶片向正面卷成角状,皱缩,蚜虫潜伏其中为害。影响光合作用,梨树生长受阻。

剪除枯死枝条,摘除枯萎叶片,对剪口进行处理,用油漆、凡士林等涂抹伤口,整株用等量式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1000倍多菌灵喷雾,防治病害感染。冻害轻的树,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冻害重的树,施足腐熟有机肥,追肥宜薄肥多施,特别要注意控制施肥时期,以促进春、夏稍而控秋稍,有利于树势恢复。

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害虫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病虫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70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9万亩,1981年上升到675万亩,1991年高达1165万亩。面对这一严重态势,1992年我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1997年降低到453万亩。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防治措施。

(3)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70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9万亩,1981年上升到675万亩,1991年高达1165万亩。面对这一严重态势,1992年我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降低到453万亩。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大樱桃园病虫害防治

一般情况下,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四种,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其具体内容为:

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根据树体、有害生物、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改变生态系中某些条件,使之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存发展,而有利于甜樱桃树生长发育,增强树体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农业防治可操作性强,且不污染环境,在果品安全生产中是优先采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措施:

(1)培育健壮无病毒苗木 甜樱桃根癌病等根部病害和病毒病较严重,发病的因素较多,主要是土壤中是否存在致病病源,苗木根系和接穗是否带有病菌。对病毒病的防治,目前尚无有效地方法和药剂,主要是根据传播侵染发病的特点,隔离病原及中间寄主,切断传播途径,严禁使用染毒的砧木和接穗,繁育健壮无病毒的苗木。

(2)合理密植间作,避免重茬 定植密度既要考虑提前结果及丰产,又要注意果园通风透光、便于管理。果园间作绿肥及矮秆作物,可以提供土壤肥力,丰富物种多样性,增加天敌控制效果。老果园应进行土壤处理后再栽树,并避免栽在原来的老树坑上。

(3)加强管理,保持树体健壮,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采用疏花、疏果、控制负载,增强树体抗病能力。秋末冬初彻底清除落叶和杂草,消灭在其上越冬的病虫,可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冬季修剪将在枝条上越冬的卵、幼虫、越冬茧等剪去,减轻翌年的发生与为害;夏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抑制病害发生。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指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源农药控制有害生物,如天敌昆虫、植物源、微生物源和动物源农药及其他有益生物的利用。生物防治不对环境产生任何副作用,对人畜安全,在果品中无残留。目前主要采用以下途径:

存,,放进天敌释放箱内,让寄生天敌自然飞出,增加果园中天敌数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人工饲养和释放天敌。

(2)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目前我国生产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苹果褐卷叶蛾、桃蛀螟、桃潜蛾等害虫的专用性诱剂,主要用于害虫发生期测报、诱杀和干扰交配。

(3)利用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线虫等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治果树病虫。 目前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鳞翅目幼虫有较好的效果;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金龟子幼虫;用农抗120防治腐烂病,具有复发率低、愈合快、用药少、成本低等优点。

3、 物理防治

此法是应用物理学原理防治病虫害,主要方法有:

(1)利用昆虫的趋光性 果园设置黑光灯或杀虫灯,可诱杀多种果树害虫,将其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有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的特点,将光波设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用色味引诱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降低田间落卵量,压缩虫口基数。

(2)害虫越冬前,诱集害虫并与翌年集中消灭 利用害虫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习惯,树干上束把草、破布、废报纸等,诱集害虫越冬,翌年害虫出蛰前集中消灭。

(3)冬季树干涂白 可防日烧、冻害,也可阻止天牛等害虫产卵危害。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合成的农药防治病虫。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化学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出于其对环境有一定破坏作用,因此必须科学使用,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化学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应参照gb/t4285和gb/t8321执行。

生产安全优质果品,提倡使用矿物源、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矿物源农药主要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害虫和病菌对这两种药剂不容易产生抗药性,且持效期较长。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包括滴滴涕、六六六、杀虫脒、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汞制剂、砷制剂等。

《大樱桃园病虫害防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玉米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然而,玉米种植中常常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给高产稳产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病虫害的种类、影响、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总结出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和影响。玉米病虫害主要包括玉米蓟马、玉米螟、白粉病、锈病、灰斑病等。这些病虫害常常通过侵袭玉米的叶片、茎和穗等部位,降低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病虫害不仅使农民的劳动成果化为泡影,还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第二段,总结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玉米病虫害防治需要遵循综合治理、综合措施和科学防治的原则。综合治理指的是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包括培育抗病虫害品种、优化田间管理、合理施用农药等。综合措施则是指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撒播杀虫剂、设置粘虫板、使用生物防治等。科学防治则是指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避免滥用农药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第三段,探讨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具体实践。首先,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如抗蓟马、抗螟等品种。其次,在田间管理上,要重视清除病虫害源,采用间作轮作、合理密植、及时除草等措施,保持田间清洁卫生。另外,要注意灾后快速收割,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机会。最后,在农药使用上,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程度和情况,选择正确的农药种类和使用方法,注意使用数量和防治时机,避免对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第四段,总结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和经验。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有效控制了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抗病虫害品种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抗逆性,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损失。同时,科学防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五段,展望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将得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例如,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更多的抗病虫害品种,使用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方法等。同时,要加强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农民的科学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共同推动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综上所述,玉米病虫害防治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才能实现玉米高产稳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更好的方案和技术支持。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全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今年我省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紧紧围绕水稻安全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农民,改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分布和发生为害规律等,通过建立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进一步推动了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一年来,在水稻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第六、七代稻纵卷叶螟在全省范围内大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病虫情预报及时、准确,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水稻的安全生产。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也初显成效。一年来,估计全省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8100万亩次,防治面积8300万亩次,挽回稻谷20亿公斤。21个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面积60多万亩,有效地带动全省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粮食生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

今年全省降雨量比正常年份少三成左右,全年无台风无汛期是罕见的年份。由于天气原因等因子影响,今年水稻病虫的发生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迁飞性害虫发生严重。全省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约8100万亩次。其中,纹枯病发生1800万亩次,属常发生性病害,发生面积与往年持平,发生程度比往年稍轻。稻瘟病发生150万亩次,在历史病区的晚稻个别品种发生较重,如清远市种植秋优998,苗期出现病斑,移植后遇阴雨天,病害迅速扩展,8月中下旬,出现整科禾苗枯死。稻纵卷叶螟发生2200万亩次,由于其迁入峰次多,迁入虫量大,对早晚稻生长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尤其是8—9月,全省稻区普遍有3—4个迁入峰,粤东地区出现5个迁入峰,一般亩蛾量600―6000头,高的3万头以上,亩卵量3―7万粒,高的10万粒以上,为近年来少见。稻螟发生900万亩次,以三化螟为主,台湾稻螟和二化螟在部分地区有所回升。稻飞虱发生1900万亩次,早稻迁入早,迁入量不大,发生较去年轻,晚稻受干旱天气的影响,发生较轻。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特点,各级农业部门,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粮食生产目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的职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作物病虫发生动态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技术措施。尤其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使病虫害防治技术切实有效地落实到田间。

1、领导的高度重视,确保了技术措施的落实。

今年,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一年,我省各级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并把植保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黄华华省长在全省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推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谢悦新厅长在全省农业局长会议上,较大篇幅地阐述了植保工作在粮食安全生产的作用。根据农业部(农明字[20xx]第57号文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农业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晚稻病虫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省站在5月发出《关于抓好早稻中后期病虫防治工作的通知》,9月发出《关于抓好水稻迁飞性害虫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厅长谢悦新、副厅长蔡汉雄及植保总站站长陈忠南等领导在国庆、中秋前后,针对我省晚稻迁飞性害虫大发生的情况,多次组织有关人员研究防治对策,深入基层检查、督促防治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领导和农业局领导放弃节假日休息,到基层发动群众防治病虫害,揭阳市9月份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市府召集农业局长和有关专家研究防治对策,同时组织召开了市、县农业局长会议,部署防治工作。国庆节期间领导带头值班,大大鼓舞了植保人员的斗志,也改变了人们对植物保护“丰年无功、歉年有责”的看法,保障了植保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

2、掌握病虫情,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

我省各级植保部门,积极开展病虫害的调查监测,认真履行病虫情汇报制度,做到病虫情上传下达迅速、畅顺。同时根据病虫发生特点和水稻生长季节,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措施,尤其是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如早、晚稻生育中后期,针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发生特点、发生量和防治适期,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并将这些技术措施印发至农户手中,并张贴。省植保总站将水稻、柑桔等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印制宣传单张20多万份分发至各地。确保各项有效技术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黄瓜病害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

凡是由气候影响和管理不当引起的症状均属生理性病害范畴。

在黄瓜生产中,生理性病害则往往难以识别。

对生理性病害菜农则是认不准、分不清、胡乱猜、蒙着治,有的造成了重大损失。

目前,生理性病害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能占总病害的50%以上。

以下按症状表现具体分析生理性病害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黄瓜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哪些?

黄瓜幼苗异常。

1、黄瓜苗“戴帽”

黄瓜苗“戴帽”

症状:

在黄瓜育苗出土时,经常遇到有种皮夹在子叶上而不脱落的情况,俗称“戴帽”。

发病时轻者造成幼苗生长不良而形成弱苗、小苗,重者子叶烂掉,幼苗因饥饿而死亡。

致病原因:

(1)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弱,出土时无力脱壳。

(2)苗床底水不足,种皮干燥变硬,夹住子叶而不易脱落。

(3)种子竖直插入土中,上部接触的土壤面积减少,种子出土过程中吸水不均匀。

(4)幼苗刚出土即撤掉塑料薄膜,种皮在脱落前变干,致使种皮不能顺利脱落。

防治方法:

(1)精选种子,挑选粒大饱满无虫的种子。

(2)播前浇足底墒水,播后用潮湿土覆盖。

(3)育苗床加盖塑料薄膜或草帘进行保温,使种子从发芽到出苗期间保持湿润状态。

(4)幼苗发生“戴帽”时,用喷壶先在幼苗上喷少许清水,在清晨种壳潮湿时人工辅助“摘帽”。

2、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症状:

幼苗子叶畸形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两片子叶大小不一、不对称,有的子叶展开方向不在同一条线上,有的子叶抱合在一起,有的子叶开裂,有的子叶粘连在一起。

子叶是黄瓜幼苗生长初期的主要光合器官,子叶畸形会对幼苗生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例如:粘连在一起的子叶会影响真叶的伸展,减少黄瓜幼苗的光合面积。

另外,子叶的质量是黄瓜种子质量和幼苗质量的标志,子叶畸形,往往说明种子质量差,将来这样的幼苗的产量和瓜的品质往往也较低。

致病原因:

子叶畸形主要是种子质量本身造成的,如种子不成熟,发育不完全,放置时间过长,留种时选择母株不当,母株不够健壮等。

防治方法:

栽培者自行留种时,要选择植株中部大瓜留种,而不要用下部瓜,甚至根瓜留种,因为下部瓜发育时植株幼小,环境条件差,授粉不良,种子质量差,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清选或漂洗,剔除瘪籽,残破籽,小籽。

黄瓜茎叶异常。

1、黄瓜的生理性萎蔫。

黄瓜的生理性萎蔫。

症状:

对产量影响较大。

早春栽培的黄瓜从定植到结瓜生长发育一直正常,但有时在中午特别是晴天中午,叶片会出现萎蔫现象,初期只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在白天萎蔫,到夜间尚可恢复,到后期整个植株叶片萎蔫且不能恢复,生长势减弱,结瓜能力降低,甚至整株枯死。

致病原因:

主要是由于种植黄瓜的地块低洼,雨后地面长期积水,或长期进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缺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吸收功能降低所致,植株缺水,而叶片蒸腾量大,植株水分不能满足蒸腾需要,就会发生萎蔫。

土壤干旱,也会出现生理性萎蔫现象,在土壤氧气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微生物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根系中毒,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露地栽培时,要选泽地势高燥,平整,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黄瓜,切忌选择低洼地。

例如:栽培过水稻的地块是不宜栽培黄瓜的,如果确实需要在低洼地种植黄瓜,则一定要采用高畦栽培的方式。

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和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

2、黄瓜叶片边枯。

黄瓜叶片边枯。

症状:

枯边叶又称焦边叶,多发生在植株中部叶片上。

病叶叶缘发生干枯,深达叶内3~5mm。

致病原因:

(1)盐害,因大量施用化肥,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浓度过高。

失水,在棚室内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突然放风,致使叶片急速失水量过多。

衰老,植株下部叶片自然衰老。

(2)药害,喷农药时,因药液浓度;偏高或药液偏多,或药液积存在叶缘而造成药害,这类叶的坏死部分多呈白色。

防治方法:

(1)科学施肥,进行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追施化肥要适量,均匀,尽量少施硫酸铵等有副成分残留的化肥,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洗盐,对于土表有白色盐类析出的盐渍化土壤,可在夏季浇大水,连续泡田15~20d,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淋溶到深层土壤中。

(2)科学放风,切记放风过急,过大,即使需要大放风,也要逐渐加大放风量。

黄瓜花果异常。

1、黄瓜花打顶。

黄瓜花打顶。

症状:

在早春、秋延后或冬春茬栽培的黄瓜,苗期至结瓜初期常会出现植株顶端不形成心叶而是出现花抱头现象,植株停止生长,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致病原因:

花打顶的成因大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1)定植时定植穴或沟内有机粗肥施用过量,定植后浇水不及时,土壤溶液浓度高,根系吸收困难,导致植株顶端发生花打顶。

(2)棚室地温长期低于10℃,田间持水量又高于25%,使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形成沤根而出现花打顶。

(3)是夜间温度偏低,白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同化物质在夜间转运缓慢,时间长久致使叶片变为深绿色,植株变得矮小出现营养障碍而形成花打顶。

(4)是少量瓜苗在移栽时植株根系受到伤害,养分吸收受抑而出现花打顶。

防治方法:

发生花打顶后,要针对各种成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1)烧根所引起的花打顶,应及时浇水,浇水后及时中耕,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不久即可恢复正常。

(2)沤根出现花打顶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设法提高地温达到10℃以上,等逐渐恢复正常发育后再转为平常管理。

(3)夜温过低时,要设法维持前半夜的室温度在15℃左右,下半夜室温降至10℃左右即可。

(4)采取地膜覆盖,避免中耕伤根。

追肥应采用施加液肥,避免挖坑引起伤根。

2、畸形瓜。

(1)黄瓜尖嘴瓜。

症状:瓜条未长成商品瓜,瓜的顶端停止生长,形成尖端细瘦。

病因:

(2)植株长势弱,叶片小,黄叶,生长点受抑,根系受到损伤;。

(3)植株生长后期表现衰老,或感病虫危害,或遇连阴天;一个叶节长出多条瓜,长势弱的易出现尖嘴瓜。

防治方法:

(2)合理建造温棚,采用高光效无滴棚膜,增加透光度;。

(3)合理密植,保证每个植株有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空间;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植株遭受病虫危害。

(2)黄瓜大肚瓜。

症状:瓜条基部和中部生长正常,瓜的顶端肥大。

病因:

瓜条细胞膨大时,温度高,水分大,根系吸收能力强,浇水过量,不均匀。

防治方法:

适时适量浇水,控制温度,避免出现大的温差。

(3)黄瓜细腰瓜(蜂腰瓜)。

症状:

瓜条中腰部分细,两端较肥大。

病因:

在温室后排,白天光照弱,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钾素供应不足;植株体内硼元素缺乏。

防治方法:

挂反光膜,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物质积累;增施微量元素肥料,亩施1公斤硼砂作基肥;亩施硫酸钾15公斤或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重施腐熟有机肥料,亩施5000斤以上。

(4)黄瓜曲形瓜。

症状:

在植株生长的过程中,瓜条逐渐呈弯曲状态,在最初和最后的果穗发生较多。

病因:

光照不足,营养不良,温度、水分管理不当。

高温、低温、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易发生。

此外,幼果被架材及茎蔓遮阴或夹长也易形成曲形瓜。

防治方法:

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及水肥管理,要避免温度过高过低,温差过大过小。

(5)黄瓜苦味瓜。

症状:

苦味黄瓜嫩瓜和正常的商品嫩瓜外观一致,但生食时口感涩麻,有苦味,花头和蒂头的苦味重于中间部分的苦味;切成片加调料后,稍有苦味,熟食时与正常黄瓜没明显差别。

黄瓜苦味的原因。

黄瓜苦味的发生,是由于瓜肉中积累了过多的苦味素所致。

造成瓜肉中苦味素过多的原因分以下几种:

(1)施磷钾肥过少或施氮肥过多,易形成苦味瓜。

(2)低温弱光照生长条件下,氮素化肥施量过多,结的嫩瓜不仅有苦味,而口感涩麻,因为大棚较低温度条件细胞透过性较低,致使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到抑制。

(3)大棚内高温持续时间过长,使植株同化能力减弱,损耗增多,黄瓜果实中积累苦瓜素。

(4)湿度。

苦瓜素是在干燥条件下产生的,如大棚中空气湿度较大,而土壤湿度较小,就会使植株发生“生理干旱”。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苦瓜素会从茎叶转移到果实中,产生苦味。

黄瓜苦味瓜的防治方法。

(1)对多年种植黄瓜的棚室,栽植前先对土壤进行养分测定,然后按氮、磷、钾,三元素5∶2∶6的比例配方施肥。

(2)苦味具有遗传性,叶色深绿的苦味瓜多,因此对品种要有所选择。

(3)注意温度管理,当棚温高于30℃时要及时放风,使地温保持在13℃以上。

(4)叶面经常喷洒磷酸二氢钾、绿风95等营养调节剂也以可减少苦味瓜的出现。

(6)黄瓜化瓜。

瓜条长到2—5厘米长,停止生长,萎蔫。

黄瓜化瓜的主要原因:

(1)连阴天、光照弱、密度过大、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积累不足而化瓜;。

(2)水肥不足、肥料配比不合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受阻,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

(3)瓜条之间争夺营养而造成营养不良产生化瓜;。

(5)高温或低温下雌花发育不良。

黄瓜化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总的来说是因为小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停止发育。

冬暖大棚育苗和生育前期昼夜温差大,形成的雌花多而雄花少,不进行人工授粉,主要为单性结实,单性结实弱的品种就易化瓜。

黄瓜化瓜的主要原因:

棚室内白天温度高于32℃,夜间温度高于18℃,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增加,从而导致营养不良而化瓜。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主要是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每年发生5-6代,两虫同时发生,同时危害,世代重叠,从5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上旬结束。杨扇舟蛾幼虫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大枣红色瘤,叶丝卷叶,夜晚出来取食。杨小舟蛾幼虫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并身体前后肉瘤呈灰色,上生短的细毛,蚕食叶片,仅剩粗的叶脉和叶柄。受害轻时,叶片呈网状,有缺刻,杨树生长受阻,受害重时,叶片吃光,形成“光秆”,杨树生长量下降。其防治方法:(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时间在5月底6月初)。

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

2、用3%高渗苯氧威1000倍液、吡虫啉100倍液、敌杀死10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胡柚树脂病。

也称流胶病,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也为害叶、果,是胡柚冻害后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呈灰褐色,病部可产生流胶并有酒糟气味,导致枝、干枯死,甚至使整株树死亡。其防治方法:

1、小枝条发病,剪除烧毁。

2、主干、主枝发病,用刀刮除干净,用托布津涂刷。

3、50%多菌灵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喷雾。

三、梨树锈病。

又名赤星病,病害通常危害叶片、新梢,引起早期落叶,病斑在叶片反面形成黄褐色凸起,并着生5-7根刺状物,严重时引起叶片枯死,甚至幼苗枯死,果实受侵害后不但造成畸形,而且不能食用,每年5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结束。其防治方法:

1、梨园周围5公里范围内不能栽植柏树,因为梨胶锈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

2、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树木抵抗力,幼树每株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1-3两,结果树0.5斤,沟施、穴施即可。

3、选育或栽植抗病品种。

四、梨蚜。

危害叶片,每年发生10多代,新梢顶端的叶片受害较重,被害叶片向正面卷成角状,皱缩,蚜虫潜伏其中为害。影响光合作用,梨树生长受阻。

剪除枯死枝条,摘除枯萎叶片,对剪口进行处理,用油漆、凡士林等涂抹伤口,整株用等量式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1000倍多菌灵喷雾,防治病害感染。冻害轻的树,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冻害重的树,施足腐熟有机肥,追肥宜薄肥多施,特别要注意控制施肥时期,以促进春、夏稍而控秋稍,有利于树势恢复。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防治措施。

(3)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月季花的病虫害怎么防治

月季花的病虫害怎么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茎蜂、切叶蜂、蚧壳虫、食叶类害虫等等,月季花是蔷薇科属的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叶子为羽状复叶,表面深绿有光泽而叶背青白,且无毛面具有小托叶。

1、蚜虫。

蚜虫是月季每年最先发生的虫害,它会危害月季的嫩芽嫩梢,导致长势变差。蚜虫最易发,每年多发,但是很好防治。

花友们可以用市面上最常见的蚍虫林,另外很多菊酯类药剂也能杀治。菊酯类的药剂可以同时灭掉其他害虫,很方便。

2、红蜘蛛。

红蜘蛛是最让人头条的虫害,它是螨虫类,繁殖能力特别强,特别迅速,所以总是没办法根除。红蜘蛛也是会吸食汁液,导致月季植株生长受损,出现黄叶落叶。判断有没有红植株,可以看看叶子的背面,是不是有白点点,红色的小蜘蛛以及蜘蛛网。

对付红蜘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大水冲刷枝叶,花盆搬到浴室,用淋雨的喷头对着叶子和枝条反复冲洗,冲干净了一周内不会再犯,之后有了可以接着用水冲洗。

但是要根治还得用药,名字带“螨”字的药都能杀灭红蜘蛛,比如金满枝、诺普信尼满诺、阿维哒螨灵等等,须连续用药两次,间隔7天。

3、蓟马。

蓟马在临近夏天的时候发生的频率非常高,而且杀伤力更强,一旦染上蓟马,月季叶片就会出现凹凸变形,叶片总体卷曲,变得硬脆失去光泽。严重时嫩梢萎缩,生长停滞,不开花或开花畸形。

蓟马的防治药有高浓度(70%)蚍虫林,阿维啶虫脒等,傍晚或接近傍晚时分用药。

4、茎蜂。

茎蜂不常发生,但一发生就可能损失枝条致使花量减少。它通常在月季的嫩枝中上部钻刺产卵,幼虫孵化后向上钻,钻到枝条立马,像蛀虫一样,导致枝条枯死。在暮春或夏季,如果发现某一根枝条突然萎蔫垂头而其他枝条正常,那基本是中招了。

对付茎蜂很简单,你可以在月季附近挂一张黄色的粘虫板,可以起到很好的诱杀作用,简单又高效。

5、切叶蜂。

切叶蜂是一种“流浪杀手”,经常啃食叶片,啃完一个位置就跑了,你逮不到它,只能看到残缺的叶片,所以用药没意义,但是它对月季生长开花没有严重影响。

6、蚧壳虫。

蚧壳虫很常见,多半是土壤没有杀菌造成的,它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严重时会布满整株枝叶,导致枝干容易枯黑而死。但是它特别容易发现,你会有足够的时间防治。

治疗蚧壳虫,推荐国光蚧必治,不喜欢用药,可以用棉签蘸点75%的消毒酒精,把蚧壳虫直接擦拭几下就消灭了,当然严重了还是得喷药。

7、食叶类害虫。

食叶类害虫是一个统称,包括各种毛毛虫、夜蛾类害虫的幼虫等。这类虫子有的啃食叶片,有的蛀食花苞,有的啃食花瓣。食叶类害虫的防治药剂很多,比如敌杀死、虫螨腈、虫虫杀等。

用药时间最好在清晨或者傍晚,这两个时段是食叶虫进食时间。

月季花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气候、土壤要求虽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的微带酸性沙壤土较为适宜。性喜温暖、日照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22~25℃为花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大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天为15-26℃,晚上为10-15℃。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有的品种能耐-15℃的低温和耐35℃的高温;夏季温度持续30℃以上时,即进入半休眠,植株生长不良,虽也能孕蕾,但花小瓣少,色暗淡而无光泽,失去观赏价值。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害虫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病虫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麦播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近年采,随着小麦生产水肥条件的改善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南乐县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日趋严重,尤其是多种土传或种传病害、吸浆虫、地下害虫等尤为明显,若不及时有效防治,将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播种期需防治的病虫害主要有吸浆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小麦全蚀病、黑穗病、纹枯病、根腐病等.

作者:李宇作者单位:南乐县植保植检站刊名:河南农业英文刊名:henannongye年,卷(期):2009“”(21)分类号:s4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1、爱草爱花爱森林,防虫防病防危害。

2、调运木质包装货物必须检疫。

3、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必须依法检疫。

5、发现死松树,快报森防站。

6、发现死松树,快报乡政府。

7、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保障梅列经济发展。

11、贯彻《植物检疫条例》,防止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12、贯彻落实《植物检疫条例》,防止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13、贯彻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防止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

17、加强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18、检疫林木,保护生态,惠及百姓。

19、健康森林是我家,防虫治病靠大家。

20、警惕松材线虫,关爱绿色尤溪。

21、警惕松林头号杀手,严防松材线虫入侵。

22、开展森林植物检疫,为梅列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

23、科学防治病虫,促进森林健康。

24、枯死松树是疫源,私自伐运埋隐患。

25、林业要健康发展,病虫要严密防范。

26、绿色美景你我共享,森林病虫大家共防。

27、苹果蠹蛾危害大,防控主要靠大家。

28、苹果绵蚜除治难,群防群治是关键。

2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顷松林毁于线虫。

30、强化林业检疫执法,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31、森检执法,服务为民。

36、森林健康我健康,树子长虫人受害。

37、森林健康重防范,植物检疫严把关。

38、森林是生命的摇篮,病虫是森林的杀手。

39、使用木质包装的货物必须经过检疫。

40、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癌症。

41、松林生长数十年,线虫毁林一瞬间。

42、维护森林健康,保障生态安全。

43、未经检疫审批准入不得调进松类植物及其产品。

44、先申请林木检疫,再凭证调运木材。

45、严防松材线虫入侵,保护尤溪绿色家园。

46、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47、严格林业检疫执法,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48、严格森林植物检疫,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49、要想富,先栽树;要不穷,早防虫。

50、依法防虫治病,保护森林安全。

作物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

作为农民,我深知作物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多年来,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心得体会。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我认为最重要的经验,希望对其他农友有所帮助。

首先,了解病虫害的生态特点是防治的基础。不同的作物受不同的病虫害的影响,而每种病虫害又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寄主偏好。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了解病虫害的生态特点,如繁殖规律、危害程度和适宜发生的环境条件等。只有了解了病虫害的基本生态特点,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例如,在我种植玉米的经验中,发现玉米螟主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孳生繁殖,因此在播种玉米前,需要提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和控制田间温湿度,从根本上抑制玉米螟的滋生。

其次,注重预防为主。预防是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首要任务。在田间种植作物之前,我们应该对土地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清除病虫害源。同时,选择健康的种子和优质的种苗来避免病虫害的传播。此外,合理的田间管理也是预防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土壤管理中,我们要控制土壤湿度和通风,避免病菌滋生;在植物栽培过程中,适时修剪病叶和病株,及时清理落叶和残根,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通过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减少防治成本。

第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由于单一的防治手段难以彻底解决病虫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综合防治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避免或削减病虫害对作物的伤害,如设置陷阱捕捉病虫害、利用覆盖物材料避免昆虫的接触以及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等。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如通过放养鸟类和昆虫等捕食性生物防治害虫。而在生物防治效果不明显或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手段。但在使用农药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使用剂量和时间,以免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第四,加强监测和预警。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巡视田地,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和传感器技术,对农田进行遥感监测,提前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在监测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通过分析历年的病虫害数据和环境因素的变化,我们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高发期,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病虫害的损失。

最后,加强农民培训和宣传。农民是实施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主体,因此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其对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组织示范田和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还要利用现代化的农业信息化手段,如农业移动app和互联网,向农民提供实时的病虫害防治信息和建议。

综上所述,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基础的防治要领,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农民培训和宣传,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地控制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

维护生态、维护发展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新时期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进入到综合治理的阶段,国际国内、林业生产链条等都将生态维护、环境平衡列为治理森林病虫害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新时期要明确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概念和定义,把握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内涵与外延,形成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和原则,建立有针对性、有效率性的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和要点,组建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新平台,实现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目标与价值。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是林业对常见、高发、烈度强的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根据fao(国际粮农组织)对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定义,结合我国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实际,本研究认为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定义为: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预防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局限性,通过预防为主的策略,形成林业病虫害治理的方案和措施,使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优势得到发挥,各类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长处得到保障,在高效率、高速度的基础上,达到对林业病虫害综合而全面的控制和防治。

林木和病虫害在环境中属于生态链条上的不同位置,彼此之间存在互为制约和互为依存的关系,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应该立足于生态这一大体系,通过生态的调整改变病虫害发生、生存和消长的内外环境,进而做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也可以通过对林木内外环境的调整,确保林木生长态势的稳定,进而做到对病虫害的有效预防。在对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过程中要从选种、育苗、种质和养护等过程入手,将生态理念整合在实际过程之中,调节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林木生长的生态条件,营造林业病虫害不利于繁衍的环境条件,控制林业病虫害的发展频率与危害程度,有效提升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质量和水平。

2.2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安全策略。

在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中既要保证人员的安全,也要确保林业的安全,还要做到对整个环境生态的安全。在林业病虫害治理过程中会应用机械、设备、农药、生化制品,这些器具和药品会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应用不良会给生态系统带来安全影响,进而达不到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效果和要求。因此,要建立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对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防护,采用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安全预案和应急方案等方法,使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安全措施得到不断完善,形成安全体系对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全面覆盖,使他们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实现林业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2.3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保护性原则。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并没有将化学药剂和农药等高效率药品摒除在治理工作的选择之外,这就需要在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过程中做好对林木生长环境的保护工作。要选择针对性强、消杀效率高、低污染、低残留的农药作为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性药剂,预防在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过程中产生对环境、生态、人员的毒害和污染,有效维护林业病虫害天敌的生存、生长系统,进而控制林业整体的环境与生态因素,有效保护生态和自然的调节与维持能力。

2.4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经济性策略。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工、设备、农药、制剂的投入,这些费用的产生会对林业病虫害治理的资金投入带来压力,如果资金链条出现困难,林业病虫害的危害就得不到全面控制,进而加剧经济、林木、资源的生态损失。在设计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案,实施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实际工作中要强化经济性策略,要将防治和应急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经济性上,提高资金在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对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要做到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控制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过程中的开支和浪费,为开创更为高效的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新模式打下经济基础。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各管理区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病虫害防治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明确职责,建立领导小组。

为了明确任务,落实职责,确保任务高质量快速的完成,各单位成立以分管区长为组长,技术员,测报员、工队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二、治理措施。

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综合地利用化学、生物、物理及检疫措施,确保有虫不成灾,促进泰山生态的良性发展。依照我委编制的《泰山林果主要病虫害测防技术手册》、《泰山林果病虫害测防年历表》及泰山林果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制定本年度实施办法治理措施。明确重点:病虫害防治重点为:赤松毛虫、油松巢蛾、双条杉天牛、锈色粒肩天牛、松墨天牛、栗疫病、柏红蜘蛛及蚜虫、松烂皮病、松扁叶蜂、舞毒蛾、板栗柄天牛、云斑天牛、草履蚧、栗大蚜等病虫害。

1.赤松毛虫:对该虫实行全面监控,密切注意其发生动态,对于重点地区以毒绳围环、灯光诱杀为主,全面控制其危害。

2.松扁叶蜂、油松巢蛾:有水源区实行喷雾化防,无水源区以涂环防治为主。选择安全高效农药及生物制剂,减少污染保护天敌。

3.双条杉天牛、松墨天牛、柏肤小蠹等蛀干害虫:以营林措施为基础,适时采伐死树,清除虫源,加强抚育间伐,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和通风透光强度,增强林分抗病虫能力。进一步推广使用引诱剂和饵木诱杀,压低虫口。对锈色粒肩天牛要采取挂吊瓶和生防并重,确保古槐安全。

4.红蜘蛛、蚜虫:古树以喷洒生物制剂阿维菌素等进行控制;经济林以适时实施氧化乐果树干涂环进行防治。

另外对其他病虫害应加强测报,力争在灾害到来前采取有效措施控灾。对于古树名木走复壮与病虫防治相结合的路子,改善古树周围生态环境,确保古树名木的安全。

计划全年综合治理各类病虫害4.2万亩(详见附表),防治经费视任务完成情况,验收核拨。

三、工作措施。

1.落实责任制:严格贯彻执行《泰山景区管理奖惩办法》,各管理区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和检疫工作的领导;有关处室搞好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职责到位。由管委主任与各管理区区长签定《病虫害防治责任状》;森保站和各管理区共同与专职测报员签定《专职测报员责任书》,各区也要与施工单位或个人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奖罚严明,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病虫害测报:一是对专职测报员进行技术培训;二是每月按时召开专职测报员例会,通报上月病虫发生防治情况,部署本月测报任务;三是加强森保技术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固定标准地调查,研究分析各种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强化平时测报,做到超前预报;四是完善全面测报,搞好病虫普查,主要种类要把握全面准确,及时完成国家级测报中心点、省市测报中心站的`各项任务。

3.搞好防治:各单位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防前及时搞好《防治设计书》报森保站核定申批后,组织好人力和物力,严格按照《防治技术规程》操作,适时地开展好除治工作,除治过程中要加强带工和技术指导。森保站做好药械准备的同时,加强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做好防前、中、后的服务工作。

4.搞好检疫:根据泰山管委办公会议[2002]第8次纪要确定的“关于强化泰山植物检疫工作的有关问题”的要求,进山路口的检疫工作由各管理区和交通管理站负责;各管理区都要设置专门的检疫科室,抽调2-3名专职检疫员负责所属林景区进山木材和竹、木制品的检疫检查工作。对进出泰山的木材、花卉种苗及竹木制品依法实施检疫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调运;尽快筹建检疫检测中心并处害处理场;成立专业检疫执法队伍,及时检查督促各单位检疫工作;加强检疫队伍地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全面搞好产地检疫,定期对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实行查访,确保泰山森林资源安全。

5.加强科研:研究、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措施和新产品应用工作。加强预灾和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研究,促进泰山生态系统地良性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6.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力度:一是搞好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月期间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二是各林景区、职能科室、森保站、林业公安分局相互配合,加强执法力度,打击乱捕滥猎行为;三是强化保护措施,充分利用鸟类投食台,在冬季为鸟类准备好充足食料,利鸟类越冬。保护野生动物,促进泰山生态良性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