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抗疫心得体会(实用9篇)

时间:2023-09-17 21:26:28 作者:翰墨 最新疫情抗疫心得体会(实用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带给了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很多生活的不便,而且一些时候还会让人产生恐慌焦虑、孤独失落等心理危机应激反应。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社会影响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

教师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和每个学生的心理距离应是一致的、等距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现在不管是数学还是语文教改理念都是遵循“生本”原则,遵循孩子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成长规律,还孩子快乐、健康的童年。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教师要当好毛泽东、张艺谋、袁伟民,当好导演、指挥家、和教练,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也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只有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与他们真诚的相处,才会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纷纷加入到疫情的抗争中,表达对病毒的抗议和不满。在这场疫情中,我也参与了一些抗议活动,亲身感受到了社会的团结和个人的成长。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抗议疫情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团结抗疫,战胜困难

在抗议疫情的过程中,我见证了人们的团结和勇气。在一开始,很多人对疫情还存在疑惑和担忧,但随着病毒的传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在示威游行中,我看到了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齐心协力、手拉手共同走在一起,用行动传递出了对疫情的抗议。这一团结的力量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战胜困难并实现疫情的终结是有可能的。

第三段:个人成长,心态转变

抗议疫情的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个人的心态转变和成长。一开始,我对抗议疫情持有怀疑的态度,觉得自己的个人努力微不足道。但在参与过程中,我逐渐理解到每个人的努力都是重要的,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抗议言论,还是参与实际的物资捐赠,每个人都在积极地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心态的转变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的努力或许微小,但凝聚在一起就会变得强大。

第四段: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

在抗议疫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有人通过线上签名活动传递抗议的声音,有人通过线下参与志愿者工作为社区提供帮助,还有人通过创作艺术作品表达内心的独特情感。我在抗议疫情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式,我利用自己所擅长的摄影技巧,用镜头记录下抗议活动的点点滴滴。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疫情的不满,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见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到抗议的重要性和个人作用的价值。

第五段:反思与展望

通过参与抗议疫情的活动,我反思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我意识到,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卫生和健康,避免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同时,我也认识到,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的公正和长期的健康发展。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将自己所学所得投入到建设更加和谐、公平的社会中,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通过抗议疫情,我不仅心怀感激地见证了社会的团结和个人的成长,也认识到了每个人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为社会的健康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我们需要为之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战胜困难,实现疫情的终结。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三

盼望着,盼望着,沉寂70多天后,白云黄鹤的故乡终于解除了相对封闭的状态,九省通衢的武汉终于舒展出生龙活虎的样子,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武汉“解封”意味着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意味着以湖北和武汉为主阵地的中国防疫战取得了重要成果,意味着千千万万人的配合和坚守有了实际成效,意味着那些为我们拼过命的人付出的艰辛努力没有白费。自4月8日起,滞留数月的人们可以踏上回程的列车,分别太久的亲人终于可以团聚,偌大的城市终于恢复生机。然则,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解封日”,但并不是最后的胜利日。

此次新冠疫情非同寻常。病毒狡猾多变,传染性很强,目前多数省份保持零新增状况,但也有地方出现新增本土病例。更令人忧心的是,各地不时出现无症状感染者,给排查和防控带来了更大挑战。加之境外疫情日趋严重,疫情输入风险依然很高。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疫情防控压力依然较大,我们决不能因为眼前的阶段性胜利而盲目轻敌,决不能因为疏忽大意给疫情卷土重来之机。

越是有理由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越是要保持冷静看待问题的定力,越是要清醒认识到,“解封”不等于解防,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零新增并不等于零风险。随着进出城通道的打开,人的流动性在增强,防疫压力不是减小了而是增大了。武汉市有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强化小区封闭管理,“引导居民非必要出行尽量不出门”,继续严格落实“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等措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此公众应予充分理解,一如既往地支持。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做好包括疫情防控在内的很多事,至关重要的就是“坚韧”二字。唯有坚决摒除“弹冠相庆、洋洋自得”的骄矜,抵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思想麻痹,坚忍不拔、坚持到底,常态化地注重个人卫生、做好必要防疫,我们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才能在“解封”的基础上,步步为营,拥抱更安全、更畅达的生活。

另一方面,蜗居在家日久,即使“解封”,人的心理状态也还容易陷入“沉寂”的惯性中,一些人也许会有低沉不振、怀疑过度或无所适从等负面情绪。城市“解封”了,心理也应“解封”。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不妨多看看窗外繁花竞开、草长莺飞的春意,调整心态、提振精神,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心怀美好希冀,过好接下来的每一天,也是对此前一切牺牲和努力的珍惜。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COVID-19疫情的全球暴发,上海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一个城市。上海作为中国的一座国际大都市,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应对疫情。在抗疫过程中,上海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高效的组织能力和坚决的决心。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参与其中,并结合自身的体会整理了以下几点。

第一,坚强的领导和高效的组织是成功的关键。在疫情初爆发时,上海迅速行动,采取严格的封控措施,组织快速扩大核酸检测,确保病毒的传播得到最大限度的遏制。这种高效的组织能力源于领导的明确决策和统一指挥。上海市政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并通过每日例会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措施,确保所有层级的信息流转畅通,并及时将决策传达到一线。这种坚强的领导和高效的组织为上海成功应对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是抗疫胜利的保障。上海市民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和主动配合是阻击病毒的有力武器。大家自觉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筛查病例的上报率极高。此外,上海市政府对身在海外的上海市民和外籍人士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上海成功地控制了病例的增长,并最终将疫情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积极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彰显出上海市民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第三,全面的科学防控策略是成功抗疫的核心。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上海严格落实了科学的防控措施,并不断加强和优化。例如,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了疫情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帮助政府及时掌握和分析疫情动态,调整应对策略。同时,上海还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防止病毒传播。这种科学的防控策略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为后续的复工和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第四,科学传媒报道和有效的沟通是增强社会信任的关键。上海市政府倡导了科学、客观和透明的疫情报告和信息发布。通过及时、准确、权威的媒体报道,市民能够了解疫情的真实情况,正确判断风险,并主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与此同时,上海政府加强了与市民的沟通,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政策、释疑答惑,回应市民的关切和疑虑,增强了社会的信任度。这种科学传媒报道和有效沟通极大地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感。

第五,经验总结和持续学习是提高应对能力的关键。上海在疫情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反馈和调整。在社区防控中,上海学习了抗击非典的经验,建立了健全的社区防控体系。在疫苗接种中,上海充分发挥先进的科技优势,推行“一物一码”管理系统,实现了疫苗信息的追溯和智能化排班。这种持续的经验总结和学习,不断提高了上海的应对能力,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总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紧紧抓住了疫情防控的核心要素,展现出了高效组织、坚强领导和科学策略的特点。同时,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集体荣誉感,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感也为上海成功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这次抗疫过程,上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应对类似危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行动力。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五

一次猝不及防的病毒来袭,让今年春节的我过得很不安生。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在一条条新闻中,我慢慢懂得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的原因,因为我们有中国的脊梁和中国精神。

钟南山院士今年已经84岁的高龄了。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选择了临危受命。没有丝毫犹豫,就像当年面对肆虐的非典。匆匆出发,奔赴战场,那一张在地铁的照片,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全国人民。今天,看到一个采访,钟南山院士眼含热泪,激动地说:“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度过难关的。”下方的评论更是让我不禁泪目:“我不知道院士您为什么会眼含热泪,我只知道这眼泪重若千金,它是老爷子一个人的,也是十四亿人民的。”是的,您不是孤军奋战,您的背后站着的是十四亿的中华儿女!

在昨日,有媒体报道,武汉多个小区居民在齐唱国歌。一人起头,百人千人纷纷相应,歌声响彻云霄。这是怎样的一种凝聚力,怎样的一种信念,怎样的一种团结与彼此信任!

有人说,中国人民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总是会变得异常团结与不可匹敌。是的,中国人民在面对危机时,是真的会因为难以置信的凝聚与团结而获得巨大的力量,从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我们的中国,我们的中华民族,真正做到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我们,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取得胜利。

再到春暖花开时,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希望着这一天快点到来。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六

第一段:疫情抗议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这场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更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通过方式多样的抗议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声音,为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对抗疫情产生负面影响的政策。这些抗议行动不仅是对当局无能的讽刺,更是表达人们的要求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二段:抗议的形式和内容(250字)

疫情抗议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通过线上社交媒体发布言论,有的参与到各类集会和示威活动中,抗议者们举着标语牌走上街头,高喊口号,表达自己的不满与诉求。他们的目标包括政府对疫情的不力管理、医疗资源不公平分配、经济衰退影响等问题,他们希望借助抗议的力量让政府和社会察觉到他们的存在,共同面对这个关系到每个人生活和未来的重大挑战。

第三段:抗议的成果和限制(300字)

疫情抗议行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成果。对于政府来说,抗议的声音使他们认识到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和公众的期望。政府加大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力度,通报更多的信息,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关注抗议者的诉求,努力解决问题。然而,抗议行动受到一些局限,包括政府的权力、现行制度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多样性。同时,抗议行动也存在一些不当行为和暴力冲突,给社会和其他人民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第四段:抗议者的心得体会(250字)

参与疫情抗议的人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体验了社会运动的力量和个人的奉献精神。抗议者们发现,只有当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够推动改变和实现目标。他们也意识到,借助各类社交媒体工具,能够更加高效地组织行动,传播信息,倡议更多的人加入到抗议中来。同时,抗议者也明白了,抗议行动应该秉持和平、理性、合法的原则,避免使用暴力,保证自己行动的正当性和效力。

第五段:展望未来(200字)

疫情抗议是时代的产物,而时代也需要抗议。尽管抗议有限且复杂,但正是通过抗议,我们才能够为自己的权益和未来发声。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开放和民主的社会环境,更加公平和公正的资源分配,更加稳定和繁荣的社会经济发展。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抗议的一分子,通过行动和声音,共同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结:疫情抗议行动是抗议者们为自己权益和未来发声的方式,虽然成果和限制并存,但抗议者们从中体会到了团结、奉献以及借助社交媒体工具的重要性。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社会问题,并以积极的方式参与抗议行动,为实现更好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七

今天是大年初二,可我的假期提前结束了。

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十分清楚这次的任务与自己以往参加的医疗任务大有不同,是在高度危险情况下和医学领域的新病魔搏击、抗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需要勇气、智慧和信心。

陈俊医生。早上8点起床,洗漱之后等待蔡院长和袁师傅来接我,内心既激动、又忐忑。

主动报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救治工作,让我这名精神科医生有了机会去帮助患者和呼吸科同事。回想08年,一份请战书如愿把自己送到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

这一次的主动请缨让久违的慷慨激昂又回来了。但是,既往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光有激情是不够的,需要有计划、有观察、有应对。08年在什邡时有徐勇医生一起工作,老大哥在让我省了不少心,而这次只有我一个人。

穿越上海城区时,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偶尔几个行人,也都是戴着口罩,行色匆匆。

到达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后,我再次感到气氛十分紧张,这就是的上海版“小汤山”。不,它比小汤山更先进、更全面、服务能力更持久,是上海医疗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有人问我:去那里你怕不怕被传染?我内心笃定的很,我相信上海医疗同道们的专业水平。

一进入a3病房隔离区,在经过短暂的了解适应后我就投入了一线工作。

陈俊医生在公卫中心工作。首先,在院感科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穿脱隔离衣,这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一环,半点马虎不得。待我穿戴整齐,感觉自己就像航天员一样,头戴帽子,手戴手套,还有口罩和防护眼镜,身穿防护服,脚穿隔离鞋外加鞋套,工作起来很笨重、艰苦。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要坚持4—8小时的工作,我立刻体会到感染科工作人员的不易,尤其是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弱弱的护士们。

下午床边会诊了两个有些焦虑紧张的病患,在了解病史后我给予了他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一些药物;晚上在病房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下,辟出了一楼茶室作为医护职工的心灵减压室,并且用微信二维码做了宣传海报供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单独联系。

在这里我暗暗发誓:再难、再险也绝不退缩,一定要战胜病魔!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八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抗议活动。一些人认为抗议是对政府无能和疫情控制不力的反应,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抗议是不负责任的,可能加剧疫情的传播。确实,疫情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从抗议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宝贵的体会和启示。

【正文】

1. 抗议是表达关切和诉求的一种方式

抗议活动不仅仅是对政策和措施的反应,更是人们对自身利益和权益的捍卫。近段时间内,街头和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政府不力应对疫情的控诉、对防疫措施影响经济和生活的抱怨,以及对少数人不遵守防疫措施造成影响的谴责等。抗议虽然无法直接改变政策和决策,但会让政府意识到公众对问题的关切和诉求,迫使政府采取更加负责和周全的措施,以此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2. 抗议需要合理和有序

在表达自身诉求和要求的同时,抗议活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抗议者可能聚集在一起,造成疫情扩散的风险。更严重的情况下,抗议活动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抗议需要合理和有序,需要考虑到公众利益和安全。抗议者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采用和平的方式表达诉求,同时遵守防疫措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众的安全。

3. 抗议需要集思广益

疫情是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需要各方合力应对。在这种情况下,抗议需要集思广益,让公众普遍参与到应对疫情的工作中。民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社交媒体和志愿服务等,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和应对工作中,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

4. 抗议需要关注心理健康

疫情是一次全方位的挑战,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往常的生活秩序和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抗议活动不仅带有政治性质,更需要关注到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防疫期间,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担忧情绪。因此,在抗议活动中,我们应该关注到人们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保障社会心理健康的稳定。

5. 抗议需要积极理性

疫情期间,抗议和争论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采用积极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诉求。在社交媒体上,抗议者应该避免使用以偏概全、情绪化和攻击性的语言,应该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倡议各方合作,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只有积极理性的抗议才能够获得广泛的共识和支持,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

【结论】

在疫情期间,抗议活动是人们表达自己观点和诉求的一种方式。但是,抗议需要合理和有序,需要考虑到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抗议需要集思广益,让公众普遍参与到应对疫情的工作中。抗议需要关注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帮助。抗议需要积极理性,推进事实和科学的防疫工作。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篇九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市学校展开“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然而,有些网上教学只是把课本内容简单地搬到电脑上,按在校一样排出“课表”,而且不顾学生是否具备网上学习的条件实行签到打卡,增加了学生的烦恼和家长的负担。而今,教育行政门发出通知,明确禁止学校直接把线上资源甩给学生、机械照搬网课的行为。应该说这是在“停课不停学”中做好“减负”的样板,对各级各类学校和老师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停课不停学”中做好“减负”,一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对众多学习资源进行必要筛选,合理设置网上课程,打破原有的“数学”“语文”“外语”“科学”等课表式安排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可结合防控疫情的基础知识和防疫一线的英雄事迹等,适当增加健康课程、感恩课程、运动课程等,以提高学生的防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难点,任课老师不妨通过班级微信群予以一对一的解答,以确保学习效果;三是要掌握在线学习与在校上课的不同特点,注重发挥家校协同的.作用,把学生“抓”在手里。确保孩子按时上课并及时完成线上作业,从而形成管理闭环,使“停课不停学”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收到最大化效果。

经过几天的学习、摸索和调整,目前我主要从这几方面开展教学:

1、备课。在直播课前一天,看课本、教材、课标,查资料,订学案。

2、为方便学生在腾讯会议室的操作,我会提前10分钟发直播链接

或会议号,就可以听课了,免得听课迟到。然后直播结束后,点开群里发的家校本,就能快速地了解自习任务。

3、直播课上,要求学生记好笔记,留下纸质的复习资料。并在直播课结束后,家校本上拍照提交,这样也能大概地了解,哪些学生听课了,哪些没有听课,督促学生认真听课。

4、在直播课期间,我会根据老师的讲解,完善学案。在直播课结束后,把学案发到班级群里,让学生结合笔记完成学案,拍照提交到家校本。对于课上没弄懂的问题,在微信里留言,个性问题找老师辅导,共性问题在班群里统一讲解。

目前的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与无奈。毕竟网络直播教学,不同于面对面教学,老师不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完全掌控课堂,一些学生自制力差,家长监管不力,学习就成了应付差事。怎样保证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学习,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