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0篇)

时间:2023-09-28 23:54:19 作者:飞雪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0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一

20xx年5月17日,学校组织我们去科技馆春游。我和黄钰景、虞欣烨、于可娣一组。我们组的任务是完成一本活动手册。

我们四个人只有一本手册,内容不少需要大家一起在科技馆里寻找答案。可是我们在2层b厅里走散了,我和于可娣找不到黄钰景和虞欣烨了!于可娣赶忙给黄钰景打电话,问她们在哪里。好不容易找到了她们,我们赶紧一起继续完成任务。大家都积极的'寻找手册中问题的答案,很快就都填好了!这就是团队合作的力量!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二

作为一位学生,上学期间经常去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场所参观,因此这次在山西科技馆参观也是我们班级的必修课。在这个公共场所,我不仅仅是学习了科学知识,更是探索了山西的历史文化,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

二、了解山西科技馆

通过参观山西科技馆,我了解了山西科技馆的基本情况。山西科技馆是大型科普教育机构,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石门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自2003年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开展科技普及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技文化,培育创新思维,提升公众科学素养,逐渐成为山西科普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参观心得

在参观山西科技馆时,我收获了极多的知识和感悟。在展览内容方面,馆内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分为“科技之源”、“科技之树”、“科技之果”三种主题展览。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印象颇为深刻的是“机器人人形足球比赛”、“压缩波机器手”、“天文科普”等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此外还有“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能源绿色理念”等主题推广,颇具参考意义。

四、对科学与文化的思考

在参观中我不仅了解了科学知识,也对科学与文化的关系有了一些思考。由于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深入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科学知识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理解科学的发展态势和基本原理,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发展的挑战。

五、结尾

总之,这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明白了科技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技的发展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与探索。在未来的道路中,我们也能走得更稳健、更有力,更多地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也是将科技向更高层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回想起这次参观,我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科技的热爱和信心。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三

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在我眼里,科技不仅仅是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更是我们对未来的探索和展望。因此,昨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位于延边的延吉科技馆,这次参观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对科技的期待。

第一段:科技带来的变革

一踏入科技馆,一幅宏伟的数字展示墙就迎面而来,上面滚动着各种有趣的数字数据和科技趋势,让人眼花缭乱。这让我想到了科技全面渗透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日常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很多事情,而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已经被深深打破了,这正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第二段:人工智能引领未来

在科技馆里,我还见识了许多关于人工智能的展示,这些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而人工智能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医疗设备,到日常办公和生产,都已经走在人工智能技术路上。科技馆里的人工智能展示,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开始思考未来不同于现在的可能性。

第三段:科技教育培养人才

科技馆展示的科技教育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教育是为了培养有用之人,而科技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备科技素养、科技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人才。科技教育也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科技教育中的原因。

第四段:科技未来的展望

科技馆的参观也让我思考到科技将如何塑造未来。科技带来的革命是永恒的,而科技未来的展望,更像是一个充满多样性与活力的广阔星空。机器人、交通、通信,甚至是人类自己的身体,都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新领域。

第五段: 科技馆的意义

科技馆不仅让我更好地了解科技,更让我开始思考科技对我们未来的影响和发展,也开始理解科技教育对于培养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馆不仅仅是传承科技知识和研发成果的场所,更是促进创新传承的过程和社会发展和谐的桥梁。在我心中,科技馆不仅仅只是展示科技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承和培育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总之,这次去延吉科技馆参观让我受益匪浅,对科技未来发展的展望让我感到充满期待。并且,这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科技改变生活,让我们的日常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同时科技馆也是促进人类和地球共同未来的一个关键运作点。我期待着这种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在未来会有更大的贡献。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四

参观科技馆浙江省桐乡市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三(2)班陈赟豪听说“神舟”飞船航天展在嘉兴成功举办,为了实现我当科学家的理想,我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我将零距离接触“神舟”号返回舱、降落伞、火箭发动机、太空食品等珍贵的实物和各种卫星、火箭模型。想到这些,我就激动万分。

我一走进科技馆,啊!我的眼前好像是一副美丽的画卷。我们首先来到返回舱展示厅。返回舱上有三个透明的小窗子,就是杨利伟叔叔向我们招手的地方,下方有三个小圆圈,里面有一个十字形,那是天线,用来和地面传播信号的。顶上有个小洞是喷出三把降落伞的地方,降落伞的面积可大了,有1200平方米呢!降落伞是用来放慢速度的,如果不用的话,返回舱会钻到泥土里去的.,宇航员还会受伤呢!还有一个最大的窗口没说呢,那是用来让宇航员出入的地方。这个返回舱是“神舟”一号遨游太空,返回地面的实物,返回舱位于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上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返回舱的外形像一口钟,是宇航员的座舱和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舱的外部是耐高温的复合材料。总重量是3。2吨,直径是2。5米。

我们看完了返回舱,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神舟”五号飞船的模拟演示,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飞船升空的一刹。

参观了科技馆,我知道了很多火箭上的知识。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为国争光。像杨利伟叔叔一样。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五

“啊,真的去。”我兴奋地说。“那当然了。”弟弟得意地回答我。“真是太好了!”我高兴得喊出了声,我在电视中早就看到科技馆非常的奇妙,一放暑假,我就盼望着去那里玩一下了。

进了科技馆,我们首先去了“设计师摇篮”,在那里我用电脑制作了一匹马,全身为红色,腿上是玉白色的,酷似《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赤兔马。接着,我们又去了“智慧之光”,“儿童科技园”,“机器人世界”,“宇航天地”等地方。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机器人世界”。那里的人非常的多,有的在和机器人下棋,有的在看机器人跳舞,还有的在控制机器人玩。我在那里看到有和机器人比赛打乒乓球这个项目,便急忙冲到那里排队,终于轮到我了,我激动地走到台前就和机器人pk了起来,经过一番激烈较量,尽管机器人发了比较刁钻的`20个球,我还是稳稳地接住了16个。

我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人与箭”厅,我挤到前面一看,哇,大约有40多人在排队呢。我等了20分钟,值班叔叔才给了我一试身手的机会。按规定每人只能射3支箭,第1箭我射歪了,第2箭射到6环,最后一箭,我瞄准红心,一箭射出,射中了8环。弟弟在旁边拍手叫好,奶奶“咔嚓”一声为我留下了一个精彩的镜头。爷爷兴致勃勃也射了3箭,箭箭射中9环,比我还强,真是宝刀不老啊。弟弟也想射箭,可是,身高不到120厘米,不许射箭,只得作罢。最后我们又观赏了“动物世界”,大开了眼界。

再见了,上海科技馆!“爱科学、学科学”永留我的心中。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六

近日,本人有幸参观了市内的一家恐龙科技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想分享我参观恐龙科技馆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领略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惊艳之处。

首先,进入恐龙科技馆,一股强烈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无论是场馆内部的设计还是展品的制作,都融入了先进的科技手段。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恐龙复原机,它将电脑和机械技术的结合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恐龙的时代。这也让我更加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科技可以不断创新和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其次,在展馆内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恐龙科技馆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恐龙史前时期的壮丽画卷,通过配合现代音效,仿佛带我们置身于那个时代中。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如VR影院、生存游戏等活动,让我们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轻松愉悦。在参观恐龙科技馆的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也让我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恐龙科技馆还可以感受到创新的理念。每个展区的设计和装置都在向我们展示着设计者的巧思和想象力。比如,在破碎的恐龙骨头旁边,会有一句富有文艺气息的句子,或是在墙角处和地面上都会隐藏着一些有趣的东西,这些都让我们在欣赏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设计师对展馆进行周到、精美处理的用心。

最后,在恐龙科技馆里也可以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仅展示了不同种类恐龙及其生活方式,同时通过展品和现场演示,向人们传递了恐龙史前时期的文明和文化,切实赋予恐龙科技馆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也与我们现代人将历史遗产进行好的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不谋而合,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综上所述,参观恐龙科技馆的各项展品和活动,不仅展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让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和创新带来的惊喜。同时,它也极大地强化了我们对文化传承和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视,令我们不断思考、创新的力量,远超我们此时所见,更是我们人类社会推动进步、走向未来的灵魂所在。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七

本节课的教学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因此,在备课时,我主要围绕口算方法,和算法的多样化进行设计。先是出示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多样化上。

听了师傅张老师的这节课后 ,我对她上的课进行了好好的学习,找出了之前备课的误区,并借用了师傅的教学设计展开了这节课的教学。对这二节课对比并如下反思:

1、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在备课时,我重点放在了计算方法的教学上,忽视了北师大版教材中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是不分家的,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计算方法。我只是单纯的将教学情境出示,接着就是纯粹的计算教学。而第二次上课,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环节:先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示题目:同学们去青少年宫参观。80人乘2辆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在学生列出了80÷2时,追问:你为什么要怎么列?在学生回答时,抽象了数学模型:把8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来计算。之后让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注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和算理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了计算方法。然后改变信息,60人乘2辆车,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这又是对学生的更高一步的要求。学生理解了第一次的问题,抽象了数学模型,因此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就比较的简单和容易了。

2、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

还记得第一节课上《小树有多少棵》时,我只是单纯的在教学生怎样计算,而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的计算,只是机械地进行着计算。而这个课中十分重视学生的算理的理解。反复追问:为什么要在末尾添1个“0”?而不是添2个“0”啊? 通过小棒的演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3、注重算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中,或许很多老师认为这种方法是最简单而可行的。往往在教学中只教这种方法,忽视了其他的计算方法。但是在这节课中,我展示了很多算法,如:“想乘做除”,另一种思路是“860里有8个十,把8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十,即40。

4、适时抓住学生的回答,为下面的计算做下伏笔。

出示600÷2时,有学生说到因为60÷2=30,所以600÷2=300。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生了什么变化。虽然学生只能用自己的话而不能用数学语言说出规律,但是通过引导聪明的孩子还是能理解的:当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的道理。就这样在学生汇报算法的同时,让试一试第二题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真是一石二鸟。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八

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延吉科技馆。这座科技馆格外引人入胜,不仅为我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让我对现代科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以下,我将详细叙述我的参观心得与感受。

一、初探科技馆

到达科技馆,我首先被吸引的是它的外观设计。这座建筑采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金属和玻璃的搭配让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进入馆内,我发现展厅里整个环境非常的清新明快,大气磅礴,显得非常的大气。而馆内舒适的空调环境,让我能够舒适的进行我的参观旅程。

二、参观展区

科技馆的展区分为多个展室,每个展室都有自己的主题和特点,让人大开眼界。一层的主要展室介绍了现代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并展示了先进的科技成果。另一个展示区则主要是介绍新型能源与循环经济。整个展示区的排列合理,每个展项的讲解都十分详细,让我们从中领略到了很多奇妙的科技成果。而在这里,我也了解到科技如何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便捷和舒适的效果。

三、惊叹科技奇观

除了参观展览,我也感受到了一些比较高端的科技产品。例如,有一些仿真实验仪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成果的真实性和创新性;就连馆内的自动洗手间都让人十分的惊艳。而关于这些科技产品,还有许多不为我们所了解的技术细节,这些更令人倾佩不已。通过这些现代科技奇观的展示,我们无疑能够更好的了解科技真正的含义,并从中领略到科技创新的巨大前景。

四、感受科技获取能源

在参观展览中,我更多的是了解到了科技如何获取新型能源和推动循环经济。科技馆中展示的新型能源是以太阳能等能只靠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让我们又经历了一次科技领域中的马车变汽车时代。科技不仅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而且让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也有较大的作用。

五、直接体验科技的魅力

在科技馆,我们不仅可以观看科技成果和科技演示,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些科技产品和技术活动,例如虚拟现实设备、电子竞技区域等等。这些科技设备带给我们的极致体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在创新和体验方面的前景。通过对科技的深入参观和座谈,我得以更为准确地了解科技的意义和作用,更有信心去应用和创新科技。

最后,延吉科技馆的参观令我收获颇丰。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拓展了科技知识的视野,还更深刻的理解了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我相信,在科技的推动下,我们人类的社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九

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前段时间我有幸参观了延吉市科技馆。这是一次让我受益匪浅的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科技的理解,还让我感受到了对科技教育的必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开门见山,介绍参观的场所

延吉市科技馆是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社会文化设施,位于延吉市中心的金山路上,占地约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科技展厅、3D影院、科技图书馆、科技实验室等大型科普展馆和科普教育基地,是全市居民了解科学、科技知识的重要场所。

第二段:介绍参观的活动和体验

在科技馆,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科技的原理和应用,例如:自然之声、生命之光和玄妙宇宙等,这些科技实现原理的展示真实而又生动,较为易懂。此外,还可以去3D影院观看科技故事片,身临其境地体验科技带来的创新和想象。此外,馆内还设有交互式实验活动区,让参观者亲手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我和同伴们都非常喜欢这种参与式的活动,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第三段:分享对科技的感悟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影响力。科技不仅可以创造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好。今天我们所拥有的高铁、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等创新科技,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力和智慧,科技进步不仅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四段:对科技教育的思考

科技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科技教育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狭窄模式,让人们通过互动体验,更深刻地了解科技的应用和发展。毫无疑问,科技教育是当今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应该做到的,它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背后的事物真相,拓宽人们的知识面,并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未来科学家。

第五段:总结回顾

总的来说,参观延吉科技馆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经历。它让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魅力,并且思考到科技教育的必要性。我相信,只有不断加强科技教育,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便捷。同时,希望延吉科技馆能够更加完善和开放,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种有益的科技教育中来。

参观科技馆社会实践报告篇十

今天下午,我们班参加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里面的东西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

我们坐车来到了科技馆,走进去一看,第一个吸引我眼球的是那具有科学原理的“静电球”。那“静电球”外观十分独特。外面是一层十分坚固的外壳,是圆形的,而且还是一个绝缘体。里面还有一个像杠铃一样的东西,黑黑的,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用金属做的物体。这个“静电球”一下子吸引了大众的眼睛,纷纷拥上来观看。听这儿的解说员介绍,这个东西非常的特别,只要把手放在圆形的玻璃上,里面就会有神奇的效果出现。“哇!这个东西太牛了!我一定要试一试,看这小小的“静电球”除了静电,还有什么功能!”我激动地说。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手放下去,浑身莫名地冒出冷汗,心想:万一电死人该怎么办?但我还是勇敢地将手放在了上面,“嗞”——手一下子感觉痒痒的,接着又感觉麻麻的',像手抽筋了似的,后来就什么感觉也没有了。我高兴地说:“太好了,竟然一点儿事都没有。”就在这时,一个同学的手和我的手发生了碰撞,我尖叫了一声:“好痛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旁边的解说员马上解释道:“因为我的手刚触碰过静电球,所以手上带有正电荷,而同学的手有负电荷,当这两种电荷发生碰撞之后就会产生静电。”我恍然大悟。这个“静电球”可真有趣呀!

我们参观完科学展区后,又去参观了音乐展区。这次,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无皮鼓。奇怪,没有皮子的鼓怎么可能发出声音呢?我很疑惑。听了解说员地介绍后,我便觉得很惊奇,原来“无皮鼓”虽是空的,但里面有红外线感应器,只要在无皮的那一面拍打,就会发出“咚”的声音。于是我去玩了一下,果然发出了声音。你不得不为人类的鬼斧神工叫绝。

这个科技馆实在是太有趣了,让我们体验到各种奇怪的发明,又学到了许多知识,可见我们科技在发展、在进步。我从现在起更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创造出更多的发明。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