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发言(精选5篇)

时间:2023-09-28 19:29:56 作者:雨中梧 2023年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发言(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发言篇一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委扶贫工作情况汇报,请大家参阅,希望可以为您解除疑惑!

为坚决打赢我区精准脱贫攻坚战,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按照《xx区委区政府印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xx区发〔2016〕2号)文件要求,区发改委迅速行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制定了有效的帮扶措施。下面就将我委帮扶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扶贫工作项目开展情况

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是“十三五”扶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我委以这两项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扶贫工作。一是抓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按照要求,我区2016年计划完成3.5公里乡级公路畅通工程及7公里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总投资600万元。目前,2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现已完工2公里,完成投资170万元。二是抓好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我区美丽乡村建设以“钟楼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和渠沟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为重点。全区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8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启动,其中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00万元。下一步,我委将对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及美丽乡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按进度、按要求推进。

二、我委重点帮扶村工作开展情况

区发改委结对帮扶渠沟镇鲁楼村,共16户贫困户。为全面落实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通知(xx扶组〔2015〕2号),我委制定了定点帮扶制度,将每户的包保责任分解到人。共安排包户干部7人,对渠沟镇鲁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31人开展“一对一”帮扶”,做到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一名包保责任人。年初我委对16户贫困户进行了“一对一”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帮扶对象的情况,共商脱贫致富办法。

为确保渠沟镇鲁楼村16户贫困户顺利按时脱贫,我委制订了xx关措施。一是制定了贫困户脱贫台帐,指导村民填写了扶贫手册。二是主要领导每月进村督查扶贫进展情况,每周安排2名包保人员进户走访。三是在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聘请的农民工及“群众监理”,优先聘请贫困户,实现了以工带赈扶贫。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发言篇二

全市"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乡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下面将我乡前期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二)乡里多次召集了各村书记、主任就下一步产业发展召开了座谈会,就各村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与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走出各村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的含金量释放出来,做到“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二、产业扶贫下一步具体措施

下一步我乡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各村的优势和资源,挖掘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四)xx村、xx村具有种植油茶的悠久历史,为提高油茶产量,重点依托每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着力抓好油茶低改,提高茶油生产质量和茶油品质及出油率,让茶农增收致富。

(五)xx村计划把村里14户红卡户和部分蓝卡户全部吸收进来,利用山场计划种植30亩猕猴桃,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发言篇三

全市"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乡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下面将我乡前期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二)乡里多次召集了各村书记、主任就下一步产业发展召开了座谈会,就各村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与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走出各村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的含金量释放出来,做到“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二、产业扶贫下一步具体措施

下一步我乡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各村的优势和资源,挖掘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四)xx村、xx村具有种植油茶的悠久历史,为提高油茶产量,重点依托每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着力抓好油茶低改,提高茶油生产质量和茶油品质及出油率,让茶农增收致富。

(五)xx村计划把村里14户红卡户和部分蓝卡户全部吸收进来,利用山场计划种植30亩猕猴桃,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发言篇四

划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我乡动态管理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73户1427人,已脱贫341户780人、未脱贫332户647人。为更好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我乡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由党委书记、乡长统筹规划,分管领导具体落实,村上由总领队进行监督管理。乡党委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产业扶贫工作,认真谋划、主动研究、跟踪推进,尽全力做好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工作。

二、扶贫产业概况。为更好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孔国乡根据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本乡产业覆盖情况,2019年拟谋划扶贫产业7个,同时乡成立产业扶贫领导小组,以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形式,督促扶贫产业项目推进落实。

(一)笙得利公司产业项目。双发村笙得利公司,在稳步开拓老产品的同时,不断推出新产品。公司注册了“笙得利”牌商标,推出了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全脂膨化大豆粉、脱脂膨化大豆粉、药用发酵豆饼粉、有机饲料豆饼颗粒、有机杂粮等多个非转基因系列产品品种,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得到了国内大型抗生素制药企业认可,以成为公司产品常年供应签约单位。公司不断的,将产品市场向国外市场延伸,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欧盟、韩国等国外市场,并逐年出现需求量上升的良好势态。企业已成为东北三省非转基因大豆精深加工行业的知名企业,得到了讷河市乃至齐齐哈尔市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认可,成为讷河市大豆蛋白、大豆膨化、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行业的佼佼者。

2019年,笙得利公司新上豆豉生产线一条,安排贫困户进厂务工,预计带动9位贫困户实现月增收1500元。同时该企业积极发挥社会责任,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剪纸艺术,以扶贫、扶智、扶志,助力扶贫攻坚,笙得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贫困户免费进行剪纸技术培训,将贫困户的剪纸成品直接回收和销售,预计能带动4户贫困户参与,户均增收800元。笙得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产业扶贫基金,带动8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分红1500元。2019年,孔国乡未实现产业覆盖的贫困户,将依托笙得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企贷企还户受益进行扶贫小额贷款,贫困户参照企业绩效获得收益,预计覆盖2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

(二)华源家庭农场智能大棚蔬菜采摘项目。华源家庭总投资6000万元,在孔国乡孔国村中心屯,拟建智能化温室大棚150栋,占地面积600亩,分三期工程完工,一期工程6栋已建完。2019年,拟利用省级产业扶贫专项资金进行二三期的建设,以村书记领办合作社与华源家庭农场合作,通过承建承租的方式共同建设经营此项目,项目建成后向市缴纳一定租金,所有租金用于贫困户务工开支和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分红,可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一是在建设过程中和瓜果采摘期,用工人数将达到30人,人均可实现增收1500元。二是对贫困户的贫困程度、是否享受危房改造政策、人均收入多少等进行综合考量,实施等次分红,户均600元、800元、1000元不等。另外,对有意愿自主经营的贫困户进行让利转租,并向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作物秧苗,既扶贫又扶志,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三是若该项目运行良好,不仅带动孔国村贫困户脱贫,还将辐射带动全乡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预计带动15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

(三)隆昌村特色养殖貉狐项目。隆昌村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在外人才来我乡创业投资,在隆昌村六屯建立养殖场与食品加工厂,计划养殖貉子5000只,狐狸5000只,预计可吸纳贫困户15人进入养殖场务工,10人进入食品加工厂务工,户均年收益8000元以上。

(四)德宝村仁信木耳养殖项目。德宝村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柞蚕养殖生产优势,变废为宝,将以往用于烧火柴的柞树枝中刈部分进行粉碎,使用容器袋进行木耳养殖,整个生产流程中,从灌装菌袋到移植到室外大地进行培育各个阶段均可吸纳贫困户务工进行增收。2019年仁信木耳养殖厂将养殖规模从30万袋扩大到50万袋,预计可带动19位贫困户进厂务工,每人每年可增收2000元。

(五)大球盖菇种植项目。2019年我乡在孔国、德宝、隆昌、仁爱和满仓五个村发展林下栽培大球盖菇183亩,以贫困户入股分红形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养殖,预计带动36户,平均每户可增加收入3000元。

(六)林下经济项目。计划在隆昌村松树林养殖“上树鸡”25000只,在河套养殖“会飞鹅”30000只,5户贫困户进行入股分红,预计每户可增收3000元;15户贫困户直接参与养殖,预计每户贫困户可增收5000元以上。

(七)小园经济。一是蔬菜种植。计划在文明村、仁爱村、满仓村、长安村和三星村引导33户贫困户,利用村民房前屋后闲置小园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绿色豆角、黄瓜、西柿子、茄子和粘玉米等150余亩,预计每户可增加收入2700元。二是干菜加工。隆昌村利用闲置老村委会做干菜规模经营场地,发展豆角丝、萝卜丝、黄瓜片、土豆干等干菜产业,以订单回收的形式,收购贫困户自家种的蔬菜,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1500元;同时吸纳贫困户5人进行务工,预计可带动增收每人3000元。三是在文明村种植中草药,预计带动11户贫困户在自家小园种植红花30亩,由医药局免费提供红花种子,预计可带动贫困户增收每户每年3000元。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发言篇五

在民族团结教育月,开展扎实开展“第10个扶贫周”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的一项新的重通过举措。为使我委第10个“扶贫周”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方案,建立落实“扶贫周”计划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职,各负其责,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了扶贫帮困献爱心的“五个一”活动,在访民情、集民智、释民惑、觖民忧、惠民生的服务群众实践活动中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缔结了各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浓厚氛围。

一、开展一次新疆“三史”知识宣讲教育。到扶贫村与党支部开展一次与贫困村座谈、联谊等活动,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以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为重点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惠民政策,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及法规的宣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充分看到我国改革开放和新疆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看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所带来的阶段性重大变化和成果,引导广大群众感恩伟大祖国,增强推动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族共同富裕、走向现代文明,建设美好家园上。

二、开展“四进四同”活动。该委为增强干部赴基层转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责任意识,结合“扶贫周”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对口帮扶点对口联系户,与群众开展四进四同活动,即进基层、进社区、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活动,通过活动了解到民情、民意,在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情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事、办实带、解难事的累计资金4600元,同时送科技下乡,扶持105亩果园示范园的助产活动,在活动中做到爱心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效果显突。深入扶贫点,帮助贫困农牧民棉花技术指导、100亩红枣施肥、病虫防治等恢复当前生产生活,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

四、结对帮扶活动。以帮扶联系村为重点,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走访一户农户,每名领导干部结交了一批农民朋友,牵手帮扶一户困难户,及时关心牵手帮扶对象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扶助和支持。通过扎实有效的帮扶活动,尽最大努力帮助基层和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活动成效显著。

五、开一次组织生活。在“扶贫周”活动中,该委结合结合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到扶贫点与群众一起唱国歌、升国旗,面对面与群众谈论交流,向群众讲述党的移民疆兴疆、富民固边、关注民生的好政策,谈身边民族团结互助的好事例,使“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更加生动地反映出来,使“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转化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阿瓦提县经济跨越式发展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发展稳定氛围,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通过“扶贫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在持贫村兴起了学习“三个代表”重通过思想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新高潮,加强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宣传报道,全面完成在农村生产帮扶重通过任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阿瓦提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