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看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精选

时间:2023-07-09 07:39:14 作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3年观看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让我受到了一次心灵震撼和思想洗礼。从片中一个个真实案例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与平时不守小节、不顾小德、不行小廉密不可分。因此我认为,要走好作风建设的新长征路,必须抓早、抓小、抓常。

抓“早”就是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不少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问题被查处后,也经常发出“要是早点有人和我打个招呼、提个醒,我也不至于走到这步田地”的感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早抓起,从苗头性问题抓起。对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党组织要经常性的提醒和警示,在出问题之始就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避免一些党员干部陷入贪腐深渊而难以自拔;同时,党员干部自身也要有自省意识,及早照镜子、找差距、明方向,坦诚接受别人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不出问题、少出问题、不出大问题。

抓“小”就是要小处着手,防微杜渐。滴水石穿,干部作风上的一些问题,看似很小,不解决就会酿成大问题。专题片中,武汉钢铁集团原董事长邓崎琳在落马前独自占用企业内部游泳池,长期占用企业内部宾馆客房。正是他在这些自认为不值一提的“小事”上放松了要求、放松了警惕,才使他彻底忘记了自己是谁,权力是谁给的,最终错把央企当成私人领地。抓“小”就是要把反腐关口前移,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方面的小问题、倾向性问题,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诫勉谈话、明查暗访等方式提醒告诫,红红脸、出出汗,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让党员干部心怀戒惧,行有所止,禁有所忌。

抓“常”就是要常抓不懈,防止反弹。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建设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经常抓、反复抓,持之以恒地抓,才能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近年来,纪委把监督检查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每到重要时间节点就“精确制导”,点到不正之风的“穴位上”,抓了元旦抓春节,抓了端午抓中秋,抓了节日抓平时,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朽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朽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朽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朽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朽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朽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朽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朽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朽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1.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3.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

4.观看永远在路上体会

5.观看永远在路上的体会

8.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范文

2023年观看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

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经过认真的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

在幼儿园里谈起廉洁从教,大家都觉得有点可笑,都说:作为一名老师,不廉洁也得廉洁。

这样的想法缘于何处呢?因为我们多数老师想,我们不是企业,不跟经济正面交往,想不廉洁也不行。

于是,老师们在谈笑间说:我们的贪wu,无非是贪几节课上上罢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无非折射出我们老师的单纯与质朴,或许我们根本也没想有关廉洁的问题,也或许我们对廉洁这个词理解太单一了。

但仔细想想,教师的廉洁的意义是不止这些。

教育似乎不能创造利润,但教育事业也许拥有着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会是整个美丽的人生。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幼儿教师是平凡的,但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就是伟大的,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修师德,塑师魂,真心爱生如子,献身教育,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用博爱为孩子撑起广阔的蓝天。

“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有人说,廉洁是一颗星,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而我却要说,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廉洁则是灵魂深处常吹的徐徐清风,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要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与园工,乐做春蚕与蜡烛,在教研的平凡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让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观看《永远在路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段话。

“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说得多确切啊。

廉,《说文解字》解释为:“廉之言敛也。

“洁”,《说文解字》解释为:“净也。

通俗的来讲,廉洁就是言行收敛,不受世俗丑行的污染。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廉洁是我们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和职业的双重要求,是教师育人的品格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平凡,但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我们清贫,但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在这样的岗位上,我们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为我们被寄予了很强的社会期望。

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我们还担负着倡导社会文明风尚的责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对幼儿,而且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廉洁从教。

《永远在路上》从各个方面对我们教师进行了指导,有高深的理论的讲解,有通俗的事例的列举,深入浅出的为我们教师的廉洁从教指明了方向。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教师的廉洁就是“严谨求真做学问”。

幼儿教师虽然不是学术活动的主体,但是,我们处于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嗷嗷待哺”的渴望知识的幼儿,所以我们也要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扩展我们的视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遵守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教师的廉洁就是“礼尚往来立师表”。

随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家长对老师也重视起来,因此,逢年过节时到老师身边“请客送礼”,我们的许校长做到了不拿家长一包烟,向我们诠释了何谓真正的“礼尚往来”,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廉洁就是“敬业爱生尽责任”。

作为教师,本职工作就是敬业爱生。

但现在“有偿家教”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争议也颇多。

作为我们教师,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把主要精神集中在工作上,便可有效地抵制有偿家教。

看《永远在路上》,让我认识到: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们义无反顾。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

在这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净土,用爱写好“廉洁”二字。

近期,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段播出。

每天晚8点不到,张掖市许多党员干部就早已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永远在路上》专题片。

“昨天晚上看《永远在路上》了吗?”

“看了,白x培、周x顺、李x城等人现身说法,进行了深刻剖析和忏悔,揭秘了很多之前不为人知的情节,其教育意义和警示教育作用不同凡响,令人震撼。

连日来,交流观看《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成了张掖市党员干部在办公室、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热议的主要话题,受到广泛关注,引起了强烈反响。

“专题片再一次彰显了党中央坚定的反腐决心,观看后对自己是一次深刻教育,对做好纪检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张掖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吕铁军颇有感触地说。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全面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严格按照省委“3783”主体责任体系和“866”衡量检验标尺,抓好明责、传责、督责、问责等环节,落实落细各项举措……”民乐县纪委书记郭建平观看专题片后向机关干部交流了自己的认识。

“作风建设和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密切关联,正如专题片的名字一样,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作为肃南县新一届县纪委书记,我将带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以顽强的意志品质,‘零容忍’的态度正风肃纪,认真践行‘四种形态’,锲而不舍纠治‘四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当前反腐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但是不收手、不收敛的问题依然存在并让人触目惊心。

苏c、白c培、吕c文等案件的陆续查出,说明当前反腐的形势依然严峻,作为纪检干部决不能抱‘松一口气’‘休息一阵’的想法,工作上更不能有丝毫松懈。

山丹县纪委书记宋建军掷地有声地说。

“如果不绷紧党性修养这根弦,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就容易被忽视。

我们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在工作中要落实好抓早抓小,同时要带头示范、以身作则,为其他党员作榜样。

高台县合黎镇纪委干部化叶东说。

“看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

从片中能鲜明感受到,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

作为乡镇负责人,我将切实担起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甘州区乌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小军说。

为了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最大范围组织观看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精心部署,通过下发通知、微信、qq工作群等告知本地本单位党员干部,要求认真观看。

党员干部收看后,纷纷表示深感震撼、受到教育。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我,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本学期,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有关活动,使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廉洁文化有了很深的认识:  第一、献身教育,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把教育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乐于奉献,为世人做出表率。

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正是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教师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

论财产教师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但教师却富有,我们拥有无数学生对我们爱的回报。

第二、通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有关精神,我加深了对廉洁的认识: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

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带头宣传廉洁文化,把廉洁带进课堂,让学生从小树立廉洁意识,并且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时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

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三、自我约束、廉洁从教  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

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清泉般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第四、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我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社会确实还存在着腐bai、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

第五、公正执教,关爱孩子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

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

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

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我班上有50位学生,这些孩子是可爱的,我要爱他们;这些孩子是可敬的,我得欣赏他们;我得帮助他们。

因此,他们思想困惑了,我促膝谈心;学习上遇阻了,我倾力相帮;经济上,家庭上少温暖了,我给以温馨的关怀。

这是我的职责,澄清了自己的灵魂,摆正了位置,奉献,其乐无穷,精神的富有比什么都能使人快乐、欣慰,让人崇敬。

第六、通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有关精神,我决定在工作中,要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安贫乐教,爱岗敬业。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通过讲座、学习有关资料、报纸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使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

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学习,身为学校教育者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廉洁精神带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从小就能树立廉洁修身的意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廉洁从教”的真正意义。

所以,我们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洁从教,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

1.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2.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

4.观看《永远在路上》有感

5.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6.观看永远在路上的感受

7.观看永远在路上体会

8.观看永远在路上的体会

2023年观看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教师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永远在路上》是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该片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反腐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它的观后感吧!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只有始终从严要求自己,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这样的高度,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也正是着眼于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制定了相应规定,给干部确立规矩,狠刹不正之风,目的就是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使执政的根基更加牢固。

改进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很大,如果成天忙于应酬,穿梭于各种会议、活动,陪吃陪喝陪逛陪玩,哪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哪有时间领会政策、研究工作?如果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奉行享乐主义,老百姓怎能不反感,困难群众怎会不寒心?如果什么钱都敢花、多少钱都敢用,群众怎么会没有意见,党的执政基础还怎么来巩固?“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对此,各级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改进作风的重要性、紧迫性,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切不可不以为然、无动于衷,而要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

改进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动员令,也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和破题。

它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

领导干部更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急民之困的实事,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功。

应当懂得,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拥护你、追随你;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反对你、疏远你。

只有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百姓期盼的事情做起,干部才能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作风转变,必须下一番踏石留印的功夫。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

能不能打消干部群众对改作风的疑问,能不能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深刻转变,关键就看有没有抓铁有痕的劲头。

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不能取得实效,一阵风,走形式,虎头蛇尾,最终就会失信于民。

只有真改实转,让人民来监督,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人民群众的心才会与党员干部贴近再贴近。

2023年观看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日前,央视正在热播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

影片分为四集:《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民风淳》。

该片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运用纪实的手法,聚焦作风建设两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效。

该片通过违纪人员自述,感受他们的反思痛悟,是一部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和正风严纪的活教材。

党员干部应该从专题片中学习和领悟国家正风肃纪的重要性、紧迫性,促使在职领导同志的思想灵魂受到震撼和触动,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牢记权力就是责任,做到“敬畏法律、珍惜现在、不忘责任、自立慎独”,当个好官,当个清官,才会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自己和家庭。

通过观看专题片,我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深刻理解了“贪廉一念间,悲喜两重天”的真正含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自觉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将为民务实清廉作为牢牢坚守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2023年观看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做抓作风建设的“先行军”,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忘初心,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拉近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展示了反腐斗争的形势与成果,体现了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

通过收看,油墩街镇党员干部们都感触很深。

“这些落马贪官大多原来都是为民服务的好官啊,从底层一步一步走上去,可到后来......哎!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位老党员看完后感慨到。

大部分官员都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通过自己勤奋努力走上领导岗位,但最后都没能坚守住纪律法律的底线,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反腐斗争没有休止符,必须从根源抓起,将势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要注重学习,坚定信念。

学习《党章》、《条例》等,从思想上净化,从内心里绷弦,让纪律自觉在党员干部心中落地生根;二要抓早抓小,及时提醒。

对违反纪律约束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曝光,从细微处入手,对于普遍性、情节轻微的问题要“抓早”,防微杜渐,抓实典型问题,及时采取约谈函询、通报批评等措施,防止小毛病转变为大问题;三要坚持“零容忍”,形成高压。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发现严重违纪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尤其是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正风反腐必须做到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

2023年观看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经过认真的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

在幼儿园里谈起廉洁从教,大家都觉得有点可笑,都说:作为一名老师,不廉洁也得廉洁。

这样的想法缘于何处呢?因为我们多数老师想,我们不是企业,不跟经济正面交往,想不廉洁也不行。

于是,老师们在谈笑间说:我们贪,无非是贪几节课上上罢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无非折射出我们老师的单纯与质朴,或许我们根本也没想有关廉洁的问题,也或许我们对廉洁这个词理解太单一了。

但仔细想想,教师的廉洁的意义是不止这些。

教育似乎不能创造利润,但教育事业也许拥有着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会是整个美丽的人生。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幼儿教师是平凡的,但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就是伟大的,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修师德,塑师魂,真心爱生如子,献身教育,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用博爱为孩子撑起广阔的蓝天。

“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有人说,廉洁是一颗星,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而我却要说,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廉洁则是灵魂深处常吹的徐徐清风,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要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与园工,乐做春蚕与蜡烛,在教研的平凡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让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观看《永远在路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段话。

“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说得多确切啊。

廉,《说文解字》解释为:“廉之言敛也。

“洁”,《说文解字》解释为:“净也。

通俗的来讲,廉洁就是言行收敛,不受世俗丑行的污染。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廉洁是我们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和职业的双重要求,是教师育人的品格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平凡,但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我们清贫,但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在这样的岗位上,我们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为我们被寄予了很强的社会期望。

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我们还担负着倡导社会文明风尚的责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对幼儿,而且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廉洁从教。

《永远在路上》从各个方面对我们教师进行了指导,有高深的理论的讲解,有通俗的事例的列举,深入浅出的为我们教师的廉洁从教指明了方向。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教师的廉洁就是“严谨求真做学问”。

幼儿教师虽然不是学术活动的主体,但是,我们处于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嗷嗷待哺”的渴望知识的幼儿,所以我们也要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扩展我们的视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遵守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教师的廉洁就是“礼尚往来立师表”。

随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家长对老师也重视起来,因此,逢年过节时到老师身边“请客送礼”,我们的许校长做到了不拿家长一包烟,向我们诠释了何谓真正的“礼尚往来”,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廉洁就是“敬业爱生尽责任”。

作为教师,本职工作就是敬业爱生。

但现在“有偿家教”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争议也颇多。

作为我们教师,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把主要精神集中在工作上,便可有效地抵制有偿家教。

看《永远在路上》,让我认识到: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们义无反顾。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

在这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净土,用爱写好“廉洁”二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