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写年味的随笔散文 淡去的年味散文随笔(模板8篇)

时间:2023-10-15 22:54:09 作者:念青松 2023年写年味的随笔散文 淡去的年味散文随笔(模板8篇)

拼搏和付出是奋斗的必要条件,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奋斗需要积极寻求帮助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从成功者身上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优点。此外,以下是一些关于奋斗的名人名言,希望能给我们带来思考和激励。

写年味的随笔散文篇一

“大人苦没钱,囝仔爱过年。”父亲好几年不再叨念了。

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过年了,有肉吃,有新衣穿,有鞭炮放,还会做很多糍@,令人大快朵颐,乐不可支。

小年二十九,一家子便张罗着置办年货,杀鸡杀鸭,舂冬米糍,炊白米@、红糖甜@……拿出自产的冬米(也称糯米),浸泡,淘洗,沥干,烫糍饭,舂打糍胚,蒸煮糍胚,又是一番舂打,直至细嫩柔绵。接下来的搓糍模,大人也总任由我们参与。双手抹点花生油,夹个热糍团,在手心里来回搓,父亲说趁热快点搓,凉了搓不来。尽管烫得小手发红,但笑容绽放在脸上,快乐洋溢于指尖。

炊白米@,母亲的拿手活,邻里有口皆碑。磨浆、煮浆、蒸煮,母亲说煮浆的水量搭配、温度控制,以及蒸煮时间、蒸煮火力尤为关键,白米@才会质嫩爽口,柔韧好吃。我们在大灶口边添加柴草,边取暖,蒸床上烟气缭绕,芳香四溢,氤氲飘荡,让人垂涎欲滴。

过年了,干嘛要做这么多的糍@?父亲稍显神秘,小孩少多嘴,敬神祭祖要用;而母亲很实在地嘀咕着,一年到晚没什么吃的,过年了让你们多吃几顿饱餐。后来,听村里老人说,过年敬神祭祖需“三牲五果六斋”,农村没什么水果,“五@”谐音“五果”,即大米做的各种口味糍@。

忙碌了一天,伴着糍@的香甜进入了梦乡,隔天醒来便是大年三十。这一天,是最热闹的,家家户户贴门钱,敬神祭祖,谢天谢地谢神祗,祈祷风调雨顺,平安福禄。大门外鞭炮声声,此起彼伏,欢乐如炮纸,四处飞溅。

鞭炮声未尽,年夜饭香又起,封猪肉、蒜蓉家鸡、番鸭汤、拼盘糍@、糯米红酒、农家米酒……摆满一桌,一家大小围坐一起,吃佳肴,喝酒说笑,其乐融融。平时,父亲是不让喝酒的,这一夜,父亲也特例放开。我捧起大半杯红酒,一饮而尽。“都是酒老虎!”不苟言笑的父亲咧着嘴,“慢点喝,等下发压岁钱,别醉了。”起先并没什么感觉,我又倒了些米酒,跟着家人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荩感觉很舒服,手脚热乎乎的,脸也辣辣的'……但终究不胜酒力,有些醉意,领过压岁钱,枕着红包一睡到天亮。

在渐远渐近的新春鞭炮声里,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传统上有许多忌讳,早餐禁荤,必吃三斋:芥菜梗、白萝卜、豆干。一样青两样白,寓意“一清二白”,为人处世要清清白白,多积功德,才有福报。年夜饭吃得太丰盛,来餐素菜,调节一下肠胃,也不无道理。“初一喝稀,出门逢雨”,“初一吃粥,全年缺粮”,这一天的主餐,皆为干饭,不能喝汤吃粥。“初一白日困,等着垮田坎。”白天不能睡觉,要不田地坎会垮塌掉,这样一来,有的会听天由命,变得懒惰,一年穷到头。

初一,穿新衣,走亲戚,串邻居,你来我去,互相拜年。大厝埕上,嬉戏追逐;瓦屋内,听大人“话仙抓皇帝”。悠然自得,乐趣无穷。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年俗浅浅,年味淡淡。

写年味的随笔散文篇二

心在灯红酒绿之间徘徊,看繁华,看落寞。此时,彼时,心境到底有何差别?为俗事奔忙,便没有时间去温习生命中的那些寂寥。

忽而觉得不得不提广州,一个不待见我的城市。每次去广州,总得找点不愉快给我。这次去,喉咙痛,回到温州就好了。我在想,广州是不是跟我有仇呢?若不然,为何总不让我自在。或许,广州会觉得很冤。那么多人待在广州都没事,偏生你不行?或许,还真是我的原因。那怎么着呢?广州不得不下。

每次去都悠着点吧,至少做好心理准备。相较来说,温州对我倒显得温情脉脉。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什么不好。无风无雨的,相安无事。或许,是我习惯了它,也可能是它习惯了我。

一座城,习惯了也便好了。生活亦如此。好的,坏的,都得习惯。有些人,你笑着去迎。有些事,你笑着去做。你若不在乎了,也便没有什么不愉快了。譬如,此刻,我早已淡忘广州的不好了,反倒生了些许淡淡思念。不是思念那座城市,只是思念我青春岁月里的每一个足印。原来,真的无所谓好或者不好,藏在记忆里的都会变成佳酿。

这一个月,走马观花,玩过,累过,单剩了此刻的无声无息。外面,日影西斜,暮色悄然而至。一天,一月,一年,如是而过。有些人收获了成功,有些人收获了惊喜,有些人收获了痛苦,有些人收获了不如意。我呢?或许收获的只是一份宁静。幸又不幸,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或许,这份宁静很快就会被打破。该来的风雨不可避免,倒也无所谓了。我心坦然,不负岁月。一如此时偷来的半刻闲暇,码字,品茗。下一刻,或许就埋头在工作中,分身不得,焦头烂额。

此时,彼时,两种心境,一个我。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彩。或许,很平凡,很平凡。那又有什么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宿命,你不可能去过别人的生活,别人也不可能来过你的'生活。无法交换,自然也就无法彼此认可。你在你的世界里安好,他在他的世界里精彩,不须介怀。

一瞥窗外,树木悄悄。但我知道,温州的傍晚不可能无风。它们在承受风,却给我们带来一幅静立的画面。生命有多少不能承受之重,你永远无法知道。每一种生活,自有它的不易。

冬日悄悄,岁月无声。

写年味的随笔散文篇三

湘人爱吃熏菜,更爱做熏菜,鸡、鸭、鱼、肉等各种肉食菜,经他(她)们抹盐、晾干,再用粗糙的谷糠粉烧出淡淡的蓝烟熏上大半天,就变成了腊鸡、腊鸭、腊鱼,那黄澄澄的颜色,香喷喷的气味,常常吸引着周围人驻足观望,赞叹不已。

熏菜是湘人很多年来的一种古朴沿袭,也是湘人春节期间、春播前后的家常荤菜。每年进入腊月,不管贫富贵贱,只要是湘人,总会想方设法弄几块肉挂在厨房的灶角上方,供过年时待客享用,而客人到主家拜年的第一眼也是以灶角上方有多少荤菜来权衡主家的日子是富裕还是清贫。

我是湘人,自然懂得做熏菜的技巧和做熏菜时的心境。小时候,我最盼的就是过年,而过年对我来说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日子。我不知道时间,更不知道腊月,直到屋前的大小树上挂满了鱼、肉之类的美味佳肴,我才知道快过年了。于是,我不待母亲吩咐,便会雀跃着自告奋勇地背来谷糠,用筛子筛出粗糠来以备熏肉时用。

熏肉的日子是香甜而充满希望的。我常常守在灶角,看着母亲在灶角里点燃柴火,将粗糠覆盖在上面变成淡淡的蓝烟,再将各种晾干的肉食架在灶口上,用报纸或塑料严严地密封好。于是,在这一系列虔诚动作中,我闻到了浓浓的年味。

当然,年味也有由香干子和萝卜干组成的时候,那是我们一家人生活最困苦的年月,法角的上方依然挂着一串串被糠烟熏黄的食物,轻轻一碰,烟尘抖落,呈现在眼前的是说不出的寒迫和酸涩。

长大离开家乡来到城里后,因为日子的日益甘美和现代都市生活的.日益熏陶,我以为那种烟熏的年味会离我越来越远。没想到有缘的夫君也是湖南人,每到腊月,尽管我一再申明家里有冰箱,市场也方便,可以随吃随买,用不着烟熏火燎盼过年,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购回大堆新鲜的鸡鸭鱼肉,采用传统的方法,用城里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制成训种熏菜,挂满房前屋后,令周围的邻里好不羡慕,纷纷打听这手艺,这口味,他也乐得顺手送情,或是请同事朋友春节期间来家相聚,遍尝自己做的熏菜,自然会得到啧啧称赞,口口感叹!

夫君很得意,得意之余便会豪迈允诺:来年,来年一定让你们更加称快!

于是,烟熏的年味便会引着我们一天天走向新春,走向故乡,走向一个个温情而丰满的好日子!

写年味的随笔散文篇四

晚上和彭师傅公园散步,我说,周末在家,一天也不得闲,头一天包芹菜馅儿饺子,装了一冰箱;第二天给老婆做拉面忙了一上午。“哈哈……男人就得这样。”彭师傅答。一晚上散步下来,我都在请教做饭的问题,不知不觉就提到了厨艺过人的岳父。

犹记第一次吃甜红烧肉。谈对象那会儿,春节去红山乡老婆家,第一次吃到岳父做的红烧肉很特别,块大色红、肥而不腻、甜香可口,味道比梅菜扣肉要略胜一筹,我大快朵颐,唇齿留香。婚后再吃才发现,原来之前吃的是撒上白糖的甜红烧肉,属于洛阳水席的一道名菜。

岳父做的`猪头糕也让我念念不忘。有一年春节,岳父提前一天把猪头加入大料熬煮,方法与熬皮冻类似,直到肉皮熬化,再加入葱花、姜末、香菜、盐拌匀调味,放上大石头压出水分,隔夜便成。第二天晚饭时,岳父拿出醇香浓郁的陈年老酒,就着五香花生米,我拿出“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一人吃了一碗猪头糕,哪成想豌豆糕好吃难消化,夜里,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臭鸡蛋味儿的饱嗝呼呼往上冒,一宿未眠。

我是个吃货,每次岳父做菜,我都在他身旁打下手学艺。他常说:“技多不压身,等我哪天下世了,你们也能吃上可口饭。”

转眼岳父已离开我们近三年了。如今,我成了家里的大厨。早晨,我加入了浩浩荡荡的逛早市大军,与大爷大妈们挤在一起,忙碌着自己的“菜米油盐酱醋娃”。随着季节更替,我知道了春季竹笋炒肉最清香,夏季凉拌黄瓜苦瓜最可口,秋季水煮花生毛豆最香甜,冬季牛腩炖白萝卜最下饭。

做饭还能修身养性。做拉面,揉半小时才能把面揉匀揉光,揉到额头微微出汗,一来锻炼身体,二来满足口福。做饭也是个不断实践,揣摩感悟的过程,上周老婆做的芹菜馅儿饺子,拌馅儿时芹菜吐水,使整盆肉馅儿洗澡一般泡在水里,我向人请教后得知,芹菜要先挤水后拌馅儿,再做,果然大获全胜。做菜讲究火候,为了省时快速炖牛肉,我专门从网上买回高压锅,十分钟肉便炖好,可做出来的根本不是那个味儿。

每每做饭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岳父。昨晚,梦见他时,我刚做好了一盘红烧草鱼,我说;“伯,尝尝咋样?”他和颜悦色地说:“还叫伯?叫爸。”他品尝后连连点头说:“不错,就是那个味儿。”而我更想对他说,感谢他让我懂得了“人间真味是家常”。

写年味的随笔散文篇五

越长大越觉得时光飞逝,越长大越觉得年味渐淡!

作为一名90后,转眼就要进入而立之年了,前几天被“18岁照片”刷屏,意味着最后一批90后也已经成年,可不我们90出头的人都“老”了!

元旦一过,春节的脚步声也悄然临近,家家户户都已在为春节忙碌着准备着,身在都市里,这种春节临近的味道还不那么浓烈,街道上挂点灯笼、彩灯,商店的门口贴副春联,在城市过年,大街小巷只不过比平时多了一副喜庆的景象罢了,要想感受年味,我想还得回到农村。不过现在的农村过年,也和以往大不相同,回想儿时的年是这样子的:

基本上元旦期间,母亲就会给家里的孩子们置办新衣服。小时候大部分家里的条件比较拮据,去往县城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乘坐出租面包车了。我记得九几年那会儿去离村三十里外的县城车费也就二元,后来涨到四元,现在坐公交是六元。小学时的衣服基本上是父母给买啥穿啥,没有太多讲究,而且衣服的价钱也比较便宜,一套下来五六十,即便这样廉价都感觉骄傲的不行。上了初中仿佛有了审美观,不过也是父母领的买衣服,在农村要是谁家提前买了衣服,妇女们会闻讯赶来观赏买的衣服,这样心里就有了个数,照着款式和价钱买总不会吃亏!

年前家里还会买点简单的干果,像花生、瓜子,再买点糖果,小时特别喜欢吃糖,所以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总会翻箱倒柜找糖,偷偷拿几颗,吃了糖果再把糖果皮扔的远远的,以防被父母发现。

腊月里头有的人家还要磨刀霍霍向猪羊,有的人把猪肉或者羊肉放在三轮车上绕着村子卖,有的人家还要杀鸡,家里没养猪羊鸡的就只能花钱割几斤肉了,炖肉、炸丸子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如此,还要蒸一些馒头,刚出笼屉的馒头要在上面点一个红点点,特别好看,还要用黄米面做一些我们当地的特产,像糕卷、“三道子”(个头小,很甜,黄米面做的,用刀在上面划三道痕,俗称“三道子”);还要烤一种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茶食”,腊月里还要准备些饺子菜,记忆中母亲会在很大的一个案板上切很多胡萝卜,把胡萝卜切碎,之后再和羊肉馅和在一起,就成了一盆香喷喷的胡萝卜+羊肉馅的饺子馅。

腊月里头还要写对联,提前买几张红纸,家里需要贴几副对联就得拿刀裁几副,等到村委会在广播里通知写对联的时候,家里派一个人拿上红纸去写对联的地方让写毛笔字好的人帮忙给写对联,那时那个地方定会水泄不通,村里的大门口还会挂一种镂空纸,一般是四张,上面写“吉”“祥”“如”“意”四个大字,我们土话叫“大纸”。城市里面我没有见过。现在家家户户都直接在市场上买现成的对联,方便了很多。

腊月二十八、九就开始贴对联,贴对联的时候全家齐上阵,在火上烧半锅“面糊”(土话),准备张桌子,把对联放在桌子上,拿个刷子蘸上“面糊”刷在对联的背面,把对联贴到合适的位置,再拿上一块干净的抹布或者一个小笤帚弄平、粘牢,由于家里的屋子较多,所以得贴一上午,还包括狗窝、鸡窝、大树上都有相应的对联,好像家里的墙上也会贴一张“抬头见喜”或者“身体健康”之类的小对联。

腊月三十的下午母亲会包很多饺子,以备晚上和初一的早上吃,三十的晚上母亲会把新衣服全部找出来,还会扯很多红布条,每个人的衣服上都会系一根,家里的每个门把手上也会系一根,家里的狗狗脖子里也会系一根;再把糖、花生、瓜子放在果盘里;还会拿一些食物祭祀先人、供奉财神。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熟悉的面孔不熟悉的面孔,总会对春晚进行一番评论。

大年初一的清晨,我们有个风俗就是――“接神”,约莫快六点的时候,父亲会在院子里点旺草、放鞭炮,迎接财神的到来。全家被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索性也就起床准备迎接新年了。大年初一换上崭新的衣服格外的高兴。

大年初一一般是和爷爷奶奶一块儿过,初二去姥爷家,但我从小没有爷爷奶奶,又和姥爷是一个村的,所以初一、二大都是在姥爷家过,初三开始跟着父母走亲戚。

过年期间最开心的事情除了穿新衣就是挣压岁钱了,用挣来的压岁钱可以买以前想买却无能力购买的东西,像鞭炮就是在春节期间非常畅销的一种东西了,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格外的喜欢,有五毛钱一盒的和一块钱一板的,鞭炮的种类也很多,有可以摔响的,有可以擦响的,还有需要点火那种的,总之是特受男孩们的欢迎。

这样喜庆的节日氛围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七过后才结束,十七一过,孩子们要上学,家里挂的灯笼也要拆卸下来保存后以备来年再用,老百姓们休息了一正月,又要投入到农活当中了。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年,现在老百姓的经济水平也提高了,腊月里头家家户户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忙碌,可以说都有了私家车,出门特别方便,不用再像从前那样五点多钟天空还是黑的就得起床安顿,一群人挤在一辆出租面包车里,挤的腰酸背痛,下车的时候都直不起腰来。去了县城急急忙忙转大半天,提个大包小包再坐面包车回家。

现在过年,置办年货基本上去一趟超市就都解决了,很少人家会像以前那样杀猪宰羊,村里的热闹也就那么几天,大部分务工人员在初四、五就走了,初六一过,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夜晚偶尔的几声狗吠声才会打破夜空的寂静。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老百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声中带走了一些美好的习俗与回忆,那时虽然家里不富有,饭菜没有那么丰盛,服装没有那么新颖,过节没有现在简单,那时花生、瓜子还是特别香的,桌上的糖果总是那么诱人,餐桌上的食物总会吃个精光,饮料是那样的好喝,即便廉价的衣服穿在身上也是那么自豪,长辈给的压岁钱总是那么兴奋。

写年味的随笔散文篇六

清晨,天刚刚晌亮,我也正趴在被窝里,流着口水和周公约会。一串响亮的爆竹声打破了村子里的沉静,为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不一会儿,爆竹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而我也终于被吵醒,擦擦口水,打着哈欠,抻个懒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向窗外望去,满地的白雪上铺着火红的爆竹碎屑,仿佛春日里大地上开的串串鲜红的杜鹃,把这隆冬也打造的鲜活闪亮,或许这就是过年所特有的”年味儿“吧。

这北方的年味儿还要数那最朴实最实惠的菜品——杀猪菜。每到过年,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杀上一头猪,家里不养猪的或家庭条件不好的就买上几脚猪肉。这农村自家养的猪,肉就特别的香。妈妈切下一块连肥代瘦放到锅里和自家腌的酸菜一起炖,那香味弥漫整间厨房。这时候,在院子嬉戏疯跑,冻得的瑟的孩子们就会乖乖回屋向妈妈讨一碗酸菜汤,也不顾烫就几口喝下去,暖和了一阵后就又到外面放鞭炮去了。这杀猪菜也就成了北方孩子们内心最温暖的牵挂。

我想,这北方的年夜饭最值得一说的也就是酒。这北方人喝酒那是最豪爽痛快的。无论是原来的一斤散白,还是后来瓶装的丰谷、稻香村,北方人都能畅快痛饮。喝着滚烫的白酒吃着精致的小饺子,这样的年夜饭才有年味儿,才像是北方人过年。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自出生起这17个年都是在北方过的。家乡的年过得年味儿浓浓,过得我心头火热。我相信以后不论在哪,不论春运多可怕,我都会——回家过年。

写年味的随笔散文篇七

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

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相遇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同一个人﹐是没法给你相同的`痛苦的。当他重复地伤害你﹐那个伤口已经习惯了,感觉已经麻木了﹐无论在给他伤害多少次﹐也远远不如第一次受的伤那么痛了。

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厮守到老。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相逢,不是恨晚,便是恨早。

承诺本来就是男人与女人的一场角力,有时皆大欢喜,大部份的情况却两败俱伤。人生的大部份时间里,承诺同义词是束缚,奈何我们向往束缚。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爱,原来是一种经历....

写年味的随笔散文篇八

推开岁月的轩窗,年味已渐渐地远去,缭绕在乡村的那一缕淡淡吹烟也随着飘远;打开光阴的门户,熙熙攘攘的人群随着年味的暗淡,也变得稀疏起来。

时间的长廊里,总有一抹心香在生命里安放,镌刻在岁月的扉页上深情地缱绻;总有一些温存的记忆润过心田,温暖着那颗孤独的心灵。

横渡梦里梦外,思绪随着笔尖静静地流淌,一种情怀,清淡如水,沉淀了美丽的曾经;一种执念,浓烈如酒,渲染了乡村的寂寞。可是,我拿什么来破解人生的困惑?浅释当下深深的眷恋。

看一场烟花灿烂容易,静守一世的平淡很难。生命的旅程在经年中潜行,时光的潮水冲淡了多少疼痛的记忆,却冲不去生我养我那小山村的`怀念。沙滩上的追逐、小溪边的嬉戏,仿佛就在自己的面前转眼即逝;操场上的雪人、树枝下的野果,犹如相机的旧底片翻新在我的脑海,再现在我的眼前。

尘缘往事如烟,不经意间都淹没在历史的烟云里,前尘的清欢,今日的酸楚。风霜给这秀丽的小山村增添了一点点沧桑,雨雪让这僻静的村野包含着一丝丝薄凉。站在物欲横流的风口,一个渺小的我又能怎样摆渡那滚滚红尘。眼下昔日喧闹的村庄,已不再是我们这帮野孩子们的乐园;错落有致的民房,已冷清了许多。听不着孩子们的喧闹声,看不见灯火辉煌的夜晚,感觉不到节日的气氛。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打工,老年人,离世的离世,剩下这些空巢老人也只好默默地独守着那一缕暗淡的黄昏。

不仅如此,就连麻雀、喜鹊、乌鸦也去了城郊安营扎寨,农村极少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使整个山乡更加显得空寂、萧条。我猜疑:再过十几年后,一个喧嚣的小山村将会变成死一般的寂静。日后,是否还存在不存在什么人间烟火?我不得而知。

揽一缕幽思入怀,把美好的童年情趣植入梦中。梦里,不知埋葬了多少前尘往事,演绎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梦外,见证了多少花开花落,看见过多少云卷云舒。然而,那风花雪月,却沉淀着多少青年时代的馨香,柔软了岁月的情怀;那松柳荷雁,冰凝了几多青年人的沉思,冷清了乡间小路的一些过往。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梦,梦醒,才知道季节转换的冷暖。

也许用情太真,或许入戏太深,心雨在笔尖上涓涓地流淌,情感轻浮在纸笺上慢慢横逸。其实,每个人都是岁月的过客,每个偏僻的山村都经历了由所谓的繁荣到衰败的一个过程。人生的酸甜苦辣,不是用心去品味;人生的风风雨雨,不是用心去承受,去释然,而是要适者生存、顺其自然。

年味淡了,是没了童年过年的乐趣;乡村冷了,是打工潮孤独了太多的老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