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调研报告大全(17篇)

时间:2023-11-21 06:28:57 作者:雨中梧 党员教育管理调研报告大全(17篇)

调研报告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和逻辑结构,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在撰写调研报告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

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塔西南公司从1999年划归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以来,在公司的管理上,从公司的组织机构到管理机制和体制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结果是成效卓著。大到公司综合经济效益增长率的快速增长,小到每位员工收入的逐年递增;看得见的是我们的油城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看不见的是我们的员工在各方面素质都在不断提升……。所有的变化都得益于“改革”,我们塔西南公司的发展动力也源于“改革”。

我们塔西南公司这几年与划归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之前相比,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并不是在各方各面都做得尽善尽美了,甚至可以说,在有些方面做得还有待很大的改善提高甚至是改革。下面根据对公司各方面的管理情况进行的初步调研,就公司目前的管理现状从4个大的方面作以分析。

一、公司的组织机构设臵。

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臵简单来说就是指公司的组成结构框架。我们塔西南公司是由10位公司领导,一个设有9个职能部室的公司机关,24个下属单位组成的人员重多,生产经营范围宽范的生产经营实体。

10位公司领导根据职权分工,分别对各方面的各项重大问题进行控制指挥和协调把关,并集体对公司的发展规划计划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公司机关的9个职能部室按照职能分工分管公司24个下属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并起到承上起下联系作用。从管理的模式上来说属于矩阵式结构,管理形式主要是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协调。这正适合于我公司复合型管理需要。

党员教育调研报告

党员参加党校的教育学习调研报告之后,在走向社会后继续教育、培养的衔接工作,引导中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扰,把条件成熟的青年学生适时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员学习教育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支队伍的思想状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并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好准备,党工委成立一个专题调研组,由常务副书记林德荣带队,对市直党政机关的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进行了认真调研。调研采取座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办法,先后召开了5场座谈会,参加座谈的近90人,以不记名方式发放《党员调查问卷》85份,回收率100%。

我们铁路供电段现有职工__名,其中党员__名,共有__个生产一线党支部,__个党小组。20xx年以来,我们深化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员技术业务素质,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持续稳定。段党委连续两年被局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称号,去年被省国资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明确现状,把握党员教育管理的定位。

1之一强,但作用发挥情况不容乐观:一部分老党员虽有吃苦耐劳,服从指挥的优点,但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对先进技术掌握不够,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另一部分陆续分配来的复退军人,尽管年富力强但现场经验较差,学习技术业务的主动性不强。

由于生产一线党员的技术业务素质相对不高,在日常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难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段党委领导经过认真思考形成共识:党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仅仅局限于能吃苦耐劳,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铁路供电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对党员技术业务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有每一名党员都发挥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先进性。这些都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加强党员技术业务教育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段党委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决定把强化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融入中心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建发挥党员作用,塑造形象凝聚职工队伍”的原则,结合党员队伍实际,确定了“分层施教,注重实效,党员自我管理,党小组互相管理,党支部考核管理的动态管理模式”的工作思路。段党委多次专题部署,协调行政和工会等组织力量,共同为提高党员政治业务素质发挥作用。

二、动态管理,结合党员实际提高保安全能力。

段党委根据局党委文件规定,修订完善了《党支部安全屏障工程考评办法》,把党员技术业务教育情况纳入党支部季度考核,将党员日常工作质量、学习落实、作用发挥情况、遵章守纪实绩等内容量化,2实行月度自评互评,在党支部网页上揭挂显示,从段党委下拨的经费中,对季度获得先锋岗、红旗区称号的给予奖励。同时,段党群结合党员队伍实际,印发《党员应知应会五十题》,为党员有针对性地提升素质创造条件。目前,全段主要生产岗位上的骨干分子,党员占80以上,党员班组长达70,真正发挥了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党员教育培训调研报告2016工作报告。

我们分层施教,进行动态管理。一是注重实际操作,抓好老党员的教育。针对老党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掌握应用有一定难度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这部分老党员主要采取加强生产一线新设备和一些新技术的实际操作教育,让他们熟悉新设备,了解新技术,并采取段组织现场教学小分队,到现场教学的方法,强化老党员的技术业务学习。二是注重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青年党员的敬业精神。段党委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政治业务培训班,将年轻党员相对集中培训,安排段党委、团委及关工委等有关人员对年轻党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段党委组织年轻党员上专题党课、请段离休老领导讲传统、组织他们到南街村等地参观学习,增强他们的敬业精神。三是加强岗位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党员的爱岗意识。对近年来分配到我段的退伍军人,重点进行岗位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有目的的请老党员为他们传帮带,结合社会上青年就业难的实际情况,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他们珍惜工作岗位,搞好本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主动提升素质,适应铁路发展需要的积极性。

三、创新方法,增强党员发挥作用的实效。

4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改进方法,将以往政治学习一人读大家听的形式予以改进,让领导讲,请大家谈,要党员群众说体会。段机关每月第一个周一下午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行大联组,吸收机关干部和党员参加;在《供电简讯》上选登党员的。

心得体会。

在党员群众中开展“安全在我心中”征文、“我为跨越式发展献一策”征文等增强学习效果。坚持把段、局相关会议精神制成光盘下发到支部和班组一些党员群众看到自己或身边的职工的镜头,深深感染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在培育先进典型过程中,我们不但重视树立老典型,也注重对普通党员表现出的亮点进行发掘,及时发现平凡事中的不平凡意义。去年七一前夕,段党委在审核各党支部上报的优秀共产党员时发现,一名党员因为原来工作上有过偶然失误,曾受到行政处分。但这名党员平时表现一直不错,作为班组长能吃苦在前,带领职工搞好工作。段党委经过认真研究,一致同意将其作为先进党员进行表彰。“过去犯过错误的党员表现好可以当先进”的做法,极大地激励了普通职工要求进步的积极性。

5党员学习教育调研报告篇2通过调研,在看到市直党政机关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向上主流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目前党员思想政治建设仍然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分析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现状,探究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近年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际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各领域分布不均衡,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工人中党员比例较低。区域分布不均衡,城镇等较发达地区党员较多,偏远落后地区党员数量相对偏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农村党员低文化、高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发展党员不够均衡。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坚持标准,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的现象。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等党的力量相对较薄弱,发展党员工作难度较大。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不够有力。党员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形式缺乏多样性,对不同类型的党员没有做到分类施教。党员管理方式方法相对单一、滞后,缺乏新思路、新举措。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还缺乏有效措施,党员底数不清,管理手段落后,普遍存在失管、漏管现象。

四是党员出口不够畅通。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还不健全,对不合格党员处置程序还不够规范,处置方式不够恰当,在组织处理上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形象。

6五是组织保障不够有力。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效果不好。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经费不足,尤其是社区、农村党员教育经费渠道单一,经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

针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以上突出问题,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标准程序,认真落实发展党员推荐制、政审制、预审制、票决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建立健全新发展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培训、联系培养、考察考核、实践锻炼等制度,有计划地加以培养。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大向农村、企业、“两新”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倾斜力度。村党组织以发展村务专职工作者、村委会成员、经商务工青年、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入党为主;企业以发展生产经营骨干、生产一线工人、青年职工入党为主;科教文卫单位以积极培养各类拔尖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入党为主。

二是创新载体,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建立流动党员台账,按照“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指导基层党组织建立并坚持外出党员报告制度、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专人联系制度、鉴定制度等,坚持完善组织关系转接制度,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从业相对稳定的地方和经济、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指派专人负责,随时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7市、县(区)党委组织部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在市、县(区)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力市场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做好流动党员服务工作。

三是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制定党员教育培训长期规划,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和流动党员、机关党员、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员、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六大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分类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开展“红星家园”、“红星驿站”创建工程,开展“党员服务承诺践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结对帮扶等活动,提高党员服务水平。深化党员“评星定格”、党员积分制管理、“双培双带”、“双创双争”等活动效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进、争优秀、作表率。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格评议程序,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队伍“出口”,提高党员队伍整体质量。

8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广大党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市积极探索新途径、创新新方法,从思想教育入手,夯实基础、提升素质、创新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党员特点的教育管理之路,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基本实践。

1、创新方法,着力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9扬新时期**精神,增强实现“两个率先”和“一个追赶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党员立足本职、开拓进取、比奉献、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手段突出“活”。我市针对农村党员分布广难集中、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健全了党员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电教网络,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构筑了党员思想教育体系;开通了**党建网,及时传送党建工作新信息,加强与党员的联系和沟通;开展了“党员教育在基层”电影放映活动,每年在乡镇、企业、学校、社区放映100场次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实用技术科教片,为全市党员教育开辟了新渠道。

10训示范基地2个,扬州市级示范点8个,培植县级党员科技示范户57个,有731名党员成为种、养业大户,759名党员成为农民经济人,带动了6725名群众致富。

2、健全机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我市在党员管理上,着力把好三个环节,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严把“入口”。坚持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认真制定发展党员阶段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上,以乡镇和部门基层党校为阵地,强化培训和教育,从源头上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先后推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把“入口关”。xx年至今,全市共有36名发展对象在公示中收到群众反映,经调查核实后,有24人被认定不具备发展条件,未予发展;有10名预备党员在转正公示中收到群众反映,7人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2人延长预备期;有一个乡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违规操作,查实后,给相关责任人实施了党纪处分。

三是疏通“出口”。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永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xx年,推广菱塘回族乡民主评议党员“两票双评”的做法,提高了民主评议党员的质量。二年来,全市共有148名党员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被评为不合格党员,基层党组织共发出限改通知书16份,警示通知书34份,有47人经过教育有了很大转化,2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4人被撤销党内职务,2名信教党员被劝退,32名党员被除名,有力地保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夯实基础,不断拓展党员教育管理的平台。

12理。全市共从乡镇中层以上干部中挑选了162名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使党组织的管理触角触及到了每个党员,扫除了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三是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社区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能。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城区24个居委会重新调整为15个社区,相应成立了党组织,配备了专职党务干部,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各社区党组织普遍开展了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使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了较大起色。

二、主要问题。

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市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创新了不少做法,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1)少数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所弱化。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对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冲击,少数党员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趋增强,金钱至上、个人至上、利益至上,重利益轻理想,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蜕化变质;还有少数党员精神颓废,丧失理想信念,陷入了宗教、迷信、甚至歪理邪说的泥潭。xx年我市有99名党员受党纪、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罚,比1995年增加了2.5倍。

13经商、打工,由于受空间和工作性质的限制,绝大部分党员不能经常回乡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不少党员不仅不主动与所在党组织联系、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及工作情况,甚至连党费也懒得交,忘却了自己的党员身份。还有一部分下岗职工党员,失落感强,抱怨饭碗没有了,生存都受到了挑战,还要组织关系干什么,既不愿主动参加流动党员活动管理站组织的活动,又不愿到社区报到,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成为“口袋”党员。少数非公企业党员雇佣思想严重,重经济效益、轻政治追求,对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认识存有误区,认为效益最重要,参不参加组织活动无关紧要。

(3)少数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少数党员理想信念淡漠,宗旨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人云亦云,甘当群众尾巴;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疏远,只顾自己致富,不想为群众谋利,甚至与群众争名争利。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减少的问题,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个棘手问题。

(4)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农村党组织设置不够合理,党员数量多、人员分散、流动性大,加之受活动场所的限制,组织活动难开展。二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不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偏窄,影响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三是社区建设起步晚,党建工作有待加强。全市15个社区党支部,有3个是独人支部,有2个社区靠租房办公,党员活动的场地有限,15个支部书记中有6人没有从事过党务工作,14绝大多数党支部书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党务工作培训,对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思路不够开阔、方法不够多。

(5)发展党员的源头不足。年龄轻、文化高、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纷纷外出经商打工,企业临时用工比例增多,流动性增大,从而导致了培养发展对象的源头不足,发展生产一线、青年、妇女入党的难度加大。发展青年党员源头不足,又导致党员年龄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调查情况看,许多农村支部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支部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思考与建议。

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检验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党的三代领导同志一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要与时俱进,针对新情况,拓展新思路,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要针对党员的分布、流向和职业特点,着眼于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

15持学理论与学实用技术相结合,着力提高党员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思想觉悟上,而且要体现在业务专长、致富能力上;不仅要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成为所在工作岗位上的业务骨干,成为带头致富、带领民富的中坚,成为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的先锋。再次,要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锻炼,增强宗旨意识。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已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教育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要教育党员在复杂的环境面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潮的侵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16多年来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创优争先”、“为党增辉”、“党员示范岗”、“党员联系户”、“党的温暖进万家”、“党群共富”、“三争”等活动形式,并使之更完善、更富有特色,更好地促进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三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流动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档案,发挥家庭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家庭与流动党员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建立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不定期联系制度和流动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制度,抓住流动党员回乡探亲的有利时机,主动登门了解流动党员在外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及时传达党组织工作信息,组织回乡流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始终将流动党员纳入组织视线之内。对下岗职工党员,要多引导、少说教,多理解、少苛求,要把主动关心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原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协调和衔接,及时主动地帮助下岗职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

17人申请为主动积极地宣传引导群众向党组织靠扰,相对缩短自然成长期,为发展党员备足源头活水。要突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知识群体、青年和妇女中做好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员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要加大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按照“着眼长远、立足教育、重在培养、个别发展”的要求,继续做好中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以及他们步入高校或走向社会后继续教育、培养的衔接工作,引导中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扰,把条件成熟的青年学生适时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

4、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的纯结性。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思想教育与组织处理并举,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处置,两手抓两手硬,以净化党员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一是要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监督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要把对党员的监督延伸到8小时之外,扩大到群众,覆盖到工作、生活、学习的全方位。二是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对违反党纪党规、形象不佳、在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中被评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党员,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教育,帮助(20xx最新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其剖析思想根源,指出问题与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对态度不端正,认识不深刻的党员,一律劝退;对丧失党员条件,劝而不退的党员,坚决予以除名,以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5、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

18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员教育管理质量的好坏。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总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根据区划调整后党员数量变化的实际,提升基层组织层次,打破原有区域界限,按行业和产业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继续推行村企合一、村镇联建模式,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效能。要积极探索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活动的新途径。对已建立党组织的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对未建立党组织的,切实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要在非公企业中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壮大组织力量,理直气壮地开展党的活动;要创新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党的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努力构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体系。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趋势,努力构建适合我市特点的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居委会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自主教育为主体、社区内其它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并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联手共育,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问卷中认为目前的党群关系密切的仅有14人;而认为目前党员队伍中有5%以上不合格党员的占30.6%,认为有的党员不想当党员的主要原因是“党内腐败现象严重,信心不足”的占42.35%,所占比例均为最高。

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启示四:只有实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传统单一”到“创新多元”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增强自觉性,更有效地保持党员先进性。有效防止流动党员党性流失、战斗力流失,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目标。由于流动党员结构组成复杂、文化差异巨大,传统单一模式的“三会一课”教育管理难奏实效,唯有针对流动党员特性与需求,充分运用现代媒介与手段,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管理活动,才能有效激发流动党员接受教育管理的自觉性。从技能培训到道德讲堂,从讲座研讨到数字点播,从报刊书籍到微信微博,从征文比赛到模拟法庭……xxxx家苑社区正是通过搭建多元平台,丰富多样内容,创新多彩活动,有效吸引了广大流动党员,使流动党员乐于接受教育管理,保证了素质素养的与时俱进。

启示五:只有实现流动党员目标追求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激发创造力,更积极地发挥先锋队作用。利益认同激发物质驱动力,价值认同激发精神驱动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利益认同是基础和前提,价值认同是核心和关键。xxxx家苑社区正是在优化服务、强化保障,满足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利益需求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创建党员责任区、评比先进宿舍、宣传先进典型等手段,才有效地促进了流动党员对党组织从利益认同跃升到价值认同,实现了物质驱动与精神驱动的双重激励,使流动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一面面流动的“旗帜”。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范围也随之广泛深入,襄阳市人才中心人事代理的流动党员数量在急剧增长,流动的频率在不断加快,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当前流动党员管理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何适应流动党员特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探索新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现阶段党员队伍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挥新整合人才中心的组织优势。

原市人才交流中心与市中高级人才中心合并后,整合了两个中心的资源,使新人才中心在探索流动党员管理中有了进一步提高。襄阳市人才中心目前人事代理人数达到8000余人,其中党员445人,组织关系挂靠人才中心流动党支部的流动党员有412人。如何发挥人才中心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现人事代理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效结合,已成为人才中心党委一项全新的工作。为了管理建设好这支队伍,中心流动党支部也在探索适应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

1、成立了人才中心党支部管理流动党员。专门在人才中心委内成立了人事代理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负责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明确了党支部书记分管代理支部工作,负责流动党员的考核、民主评议和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2、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管理。按照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慎重发展的原则,各级稳妥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工作。建立流动党员qq群方便与流动党员联系,并将流动党员学习书籍邮寄给他们,与一些在人才中心办理人事代理的大单位联系,发展流动党员,把那些优秀和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才纳入党组织,及时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工作状况。

3、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数据库。目前,人才中心设计建立了流动党员数据库,对流动党员转出地和转入地进行及时的登记和更新,以便于以后流入地和流出地能够有效的沟通,对于处在预备期的党员注明党员转正日期,到正式转正时,联系通知预备党员准备好转正申请书和思想汇报等材料。对于党费的收缴也在数据库中做到了实时更新,提高了党费收缴查询的效率。

4、统一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全程化管理党员转移手续。规范流动党员党费管理,明确专人负责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工作,建立和实行流动党员党费名册和数据库“双套制”管理,在代理党员收入不稳定、联系渠道不十分畅通的情况下,统一收费,使流动党员履行其义务。对于流动党员转入和转出都有详细的登记,全程管理流动党员转出和转入手续。

二、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市人才中心尽管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岗分流、外出务工、个体经商的党员越来越多,党员流动越来越频繁,进入人才中心流动党支部的流动党员也与日俱增,流动党员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随之增多。

1、组织活动无法开展。人才中心流动党员分布广、成份复杂、流动松散,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这些流动党员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生,他们毕业后将党组织关系转移至人才中心后到外地就业,所以导致党支部活动无法开展,部分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流入后不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导致流出地党组织不了解流动党员外流的去向和详细地址,无法与其经常保持联系,而流入地党组织不了解其情况,无法对这部分党员进行有效管理,信息流动不顺畅,造成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管不了、流入地党组织无人管”的结果。目前,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只能依靠其自觉性。流动党员由于太远不能回人才中心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又不能参加外出地党组织活动,常年甚至多年没过组织生活。同时,流动党员工作不稳定,特别是下岗职工党员寄望享受原单位的优惠政策,不愿转移党组织关系,有些人觉得接转党组织关系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必须由本人直接办理,十分费时费力,不便转移党组织关系。

2、党费无法按标准按时收缴。缴纳党费既是每名党员应尽的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党费难收缴主要体现在:一是标准难核定。流动党员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稳定,若按照政策规定与工资收入挂钩,则难以核定工资收入水平与党费收缴标准;为便于操作,在实际工作中按统一的党费标准收取,造成一部分高收入的流动党员党费标准不合理;二是时间难保证。流动党员工作变化快,联系渠道不畅通,致使党费难以按时收取。有的流动党员是半年交一次,有的甚至一年交一次。

毕业生办理流动人员代理,递交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等,可是后续工作却无法开展,这些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尤为明显。与代理单位中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部分没有设立党组织,而且这部分经济组织中的党员流动性较强,对党建工作不重视,发展新党员困难。流动党员在单位党组织解散后,对人事代理组织这种管理方式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外出前不向流动支部报告,有的外出后不及时与流动支部联系沟通。流动党员就业的单位大多是非公有制企业,在一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很难长久,流动党员的就业流动十分频繁,约束管理机制相对较弱,加之许多单位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居所不固定,联系方式变化很大,很难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动去向。

4、资金不足、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目前,人才中心流动人员代理、户口管理、毕业生就业和人才招聘事务繁多、经费不足的问题阻碍着流动党员管理的发展,在资金不足的状况下,有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就无法开展。另外,平常的人事代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使得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同时,由于人才中心流动党员无法进行组织生活,因此很难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使党员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1、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化。利用网络技术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目前我国现有的党建网站有500多家,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大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各地可根据情况建立党建网站并设立党员的电子档案,实现联网,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可通过网络及时沟通。在网络上构建一个流动党员活动的平台,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有一个能随时随地移动联系的桥梁,无论党员流动到哪里都能及时与组织联系,流动党支部统一为流动党员建立网上档案、个人登录账号,利用自动登录存储管理系统记载流动党员个人最新情况。同时,设置电子邮件群发功能,定期向流动党员转发学习资料、重要通知等事项,督促流动党员加强学习。这样双方党组织又能及时通晓流动党员的情况和信息,消除流动党员组织活动无法开展的尴尬。

2、是实行专人管理。流动党员的各基层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络和跟踪管理。把流动党员管理和人事关系管理结合起来,在办理人事关系代理登记的同时,登记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渠道、工作状况,并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流动党员到达外地以后,必须及时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电话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支部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收缴党费等。通过健全各级组织,从而使得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符合条件、表现突出的预备党员能按期转正。

3、要创新管理制度,改革组织关系转接制度。要在人社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明确管理责任,做到基层组织一盘棋。明确各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党委为中心,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人才中心流动党员流出流入都在党支部的管理监督之下。应适当减少转移环节,下放转移权限。流动党员在一个省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直接通过党组织对党组织相互转移。在全国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可在党组织推行微机并网管理等现代化手段,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实行数字印章,及时为流动党员转接组织关系。加大对流动党员的政策性扶持和资金投入,使人才中心能够更好的开展流动党员工作。

4、要提高对党员流动性的认识。党员走南闯北,务工经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走出去,党员们经风雨见世面,可以促进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致富本领,带动整个党员队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培养和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地方党组织要破除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狭隘思想,抛弃对流动党员的各种偏见,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自觉地承担起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神圣职责,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日程,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探索为流动党员服务的新途径,市人才中心要不断适应流动党员到各地就业的新形势,积极发挥人才中心的职能作用,在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代理、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党员党组织生活和党员就业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出富有实效的就业指导模式,同时尝试建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站,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各种政策法规咨询。

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与时俱进深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xx县借助党建信息化手段,将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两项制度深度融合,探索推行“年初承诺定任务、过程积分强管理、年终评议看成效、三项机制兑结果”这一闭环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找准了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的契合点,使党员积分制得到进一步深化,“三项机制”得以更好地运用,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明显增强。

一、深化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融合是推动发展的客观需要。

全县推行党员积分制以来,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党日活动坚持难、党员作用发挥评价难、不合格党员处置难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党员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积极性。

不可否认,在推行党员积分制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积分管理操作复杂,部分党员承诺事项空洞,部分支部积分制形同考勤制,积分结果运用和督促检查覆盖不到位等。从微观层面上看,原有党员积分制管理运行机制与党建“四化”标准还有差距;从宏观角度上看,我县党员干部队伍活力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奋斗目标还不相适应。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因此,对党员积分制进行必要的完善和优化势在必行。

为此,xx县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探索一个既能量化考核党组织和党员日常工作,又能通过考核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打通积分评议和结果运用衔接渠道,将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进行有机融合。

20县委提出“年初承诺定任务、过程积分强管理、年终评议看成效、三项机制兑结果”这一闭环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找到了融合契合点,借力党建信息化深化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融合。基于此,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党建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推行“闭环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就是要突出作用发挥,用好我县集成创新的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度、党员积分制度、党员工作实绩评议制度和干部管理“三项机制”等党建制度资源,加速党建制度有效融合的步伐,进一步激发全县党员干部的“新动能”,为实现全县追赶超越目标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证,为决胜全面小康加油助力。

二、以党建信息化促进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深度融合的主要做法。

按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关要求,本着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原则对党员积分制进行进一步深化,县委组织部提出了建设“党员积分制app”的设想,着力打造一款用于掌握全县党员积分完成情况,党员可以自己操作、自己管理、自己掌握自己积分情况的app,使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更加简便、易上手、易操作,易推广,后台大数据汇总和分析简洁明了,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掌握党员基本信息、当前动态、工作完成情况、思想状态以及后期发展趋势。经过前期策划和编程制作,我县自主研发的“党建信息管理平台”(电脑端)和“支部小管家app”(手机端)于年初正式投入使用。

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和手机app,以支部为单位,将党员积分制管理和“三项机制”等制度结合起来,由支部综合党员个人承诺、群众期盼、组织要求,给党员下达个性化积分任务,通过互动点评和年终评议,科学研判党员作用发挥情况,确定党员优劣格次,为“三项机制”结果运用中鼓励激励和区别处置不合格党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考。

1.年初承诺定任务。基层党组织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落实《xx县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度》的具体规定,夯实党员年度承诺践诺事项和责任。不同类型的党组织的党员结合单位工作性质和党员岗位特点,灵活掌握党员提诺、定诺的办法。党员年初承诺原则上要根据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对本年度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承诺,根据自身特长和意愿在服务群众方面拔高要求提出承诺;对上级组织分配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可按季度或按月提出承诺,把“组织要我做”和“我要做”的任务都纳入承诺践诺范畴。党员承诺事项要通过“支部小管家”手机终端app及时完成承诺申请,党支部进行严格审核,看党员承诺是否符合群众期盼、个人特长和组织要求,坚决避免空话、套话、喊口号,做到符合实际,力所能及,简明具体可操作。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2.过程积分强管理。对党员的表现和工作实绩按月进行量化考核积分。考核内容以党员履行基本义务、完成承诺任务、服务群众发挥表率作用情况为主,同时兼顾党员承担的临时性工作任务。考核操作中,党员要依托“支部小管家”手机终端app完成积分申请、工作任务举证等,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化办公的优势,为工作减压减负。基层党组织要依托xx县党建信息管理平台完成对党员申请积分内容的审核、积分评定、通报排名、公示上报等,组织党员积极开展互动点评,引导党员进行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3.年终评议看成效。党员的表现如何,积分群众是否认可,群众说了算。每年年终要对党员工作实绩进行评议。党员工作实绩评议根据《xx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工作实绩评议实施意见》要求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相关安排进行。评议之前,党员要对自己本年度表现认真进行梳理盘点,对标《党章》分析党性,对照党组织要求回望工作,总结得失,形成客观详实的述职报告,上传至党建信息管理平台,接受组织核查。评议结束后,党组织要及时将评议结果纳入党员积分进行核算,公示年度积分结果和定级格次;评议意见及时反馈党员本人,并跟踪指导做好整改工作。

4、“三项机制”兑结果。推行党员积分管理,重在积分结果的运用。各级党组织通过用实用好党员积分结果,使干部管理“三项机制”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坚持以鼓励激励为主,突出能上,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活力;实施“能下预警”,严格能下机制的落实,让党员时刻做到警钟长鸣;把从严管理和关爱党员干部有机结合,合理容错纠错,为干事创业、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优秀”党员,优先推荐参加市级以上各类评优表彰,优先推荐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对其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在职人员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农村、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无职党员优先推荐作为领导班子后备人选进行培养,优先推荐外出学习培训,体验新技术、新成果。“合格”党员,推荐参加县级各类评优表彰,推荐提拔任用,择优推荐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基本合格”党员,取消各类评优表彰资格,在职人员暂不考虑提拔或转任,党员领导干部实施“能下预警”或从实职转任非领导职务。“不合格”党员,要进行帮扶教育促其转化提升,帮教无效的要劝退或除名出党;对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资格;对在职人员不予提拔使用,对领导干部要进行降职或免职等组织处理,存在违纪情形的要给予党纪处分,违反法律规定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5.形成管理“闭环”。党员年初承诺、过程积分、年终评议、结果兑现四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互相影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完整体系,不可分割,不可顾此失彼。党员当年积分结果以30%的比例折算,作为下年度的基础分值;党员通过自己找、组织点、群众提等方式所查找的问题要列入下年度承诺进行整改,整改结果在述职评议中要向党组织进行汇报,以此促进形成一个严密的党员“闭环”管理体系。

三、找准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契合点,激发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新活力。

通过接近一年的上线运行,“xx县党建信息管理平台”和“支部小管家”手机app给党员积分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三项机制”的结果运用提供了载体保障和考核依据。找准信息化这一契合点,更好地促进了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行的“年初承诺定任务、过程积分强管理、年终评议看成效、三项机制兑结果”这个闭环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也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推动各项党建制度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作用;二是促进年初承诺时“要我做”和“我要做”有效结合,提高了党员的主动性;三是确保过程积分中更加体现各支部的特性,灵活准确地为党员赋分,提升党员管理的精准性;四是保证年终评议对党员个人的画像更加客观真实;五是丰富结果运用外延和内涵,激发党员干事创业动力;六是有效推动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抓党建促脱贫、实现我县追赶超越等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据信息平台大数据统计,全县90%的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党日活动,党组织以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收看远程教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通过对党员实行积分管理,坚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激发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内在动力。县级部门单位的1200多名党员干部利用“星期五”党日活动时间,深入贫困村的2196户贫困家庭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2.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平台上线以来,将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任务等每一件好事实事、参与的.每一项公益活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党员承诺兑现情况等都进行量化计分,让“三项机制”结果运用有依据、能落地,使党员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压力,让党员有盼头、没负担,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根据软件后台数据统计,全县名驻社区在职党员,已全部向社区报到认领任务,累计认领并完成服务居民、维护稳定、扶残帮困等方面的任务2336个。县委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表现突出的191名先进典型还录入“党员英模库”,将其先进事迹在党员中宣传学习,使党员“提高积分,争当先锋”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3.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不断提升。部分党组织在服务行业开设“金苹果服务窗口”、设立“金苹果服务岗”、成立“金苹果服务队”等,农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让贫困户享受实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为民服务活动,亮出身份,服务群众,让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到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融合带来的新变化。县电视台开设了“创先争优风采录”及时宣传报道工作表现突出的党员事迹,党组织将党员为民服务情况纳入积分考核范围,并最终通过“三项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切实增强了对党员评价的直观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党员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新标杆,展示了新形象,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4.“三项机制”这把“金钥匙”更好地得到运用。我县坚持以制度创新强化机制保障,先后制定了《党政干部能下预警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县管科级干部任前政治理论考试实施办法(试行)》《xx县党员积分考核运用“三项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办法,以制度融合增强制度合力。一是坚持以积分考核支撑强化结果运用。今年以来,根据年度积分和评议格次,表彰420余人,实施容错纠错7人,发出“预警通知书”24人,“预警提醒约谈”23人,能下处理12人。对因包括积分考核在内的年终考核名次靠后的10名乡镇部门领导取消了评优或嘉奖资格,对3名脱贫攻坚考核较差的拟任人选,积分扣分,并暂缓使用;二是坚持以“三项机制”引领用人导向,将“三项机制”贯穿于班子研判和干部任用全过程。今年对照“三项机制”开展乡镇部门班子综合研判4次,其中第四季度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依据第一书记考核评优情况和班子研判结果,量化积分,调整干部82人,对积分得分较高提拔使用第一书记比例占到新提拔干部的50%以上;三是坚持以“闭环”管理模式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各基层党支部依据党员年度积分和年终评议格次,对优秀党员实施物质奖励和评优推荐,对不合格党员采取了谈话和帮扶教育等措施。

四、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对照新修改《党章》要求,按照基层党建“体系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载体品牌化、服务人性化”的总体思路,以“xx县党建信息管理平台”和“支部小管家”手机app管理软件运行使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积分制和“三项机制”融合机制,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激发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

1、完善积分制管理体系。针对农村、社区、机关、国企、学校、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各领域的特点分别制定切合实际的配套办法,不断完善“xx县党建信息管理平台”和“支部小管家”,使党员积分制管理更简便、更易操作。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积分赋分办法和细则,细化考核指标,扩大量化范围,制定详细的党员优劣评价标准,建立党组织争先进位和党员优胜劣汰模式,提升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2、扩大积分制和“三项机制”融合适用范围。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年初承诺定任务、过程积分强管理、年终评议看成效、三项机制兑结果”这一闭环式管理模式,使积分制管理和“三项机制”与党的自身建设、与全县中心工作任务、与各类评优树模活动、与干部提拔使用等紧密结合,努力做到工作业绩看积分、表彰先进看积分、干部提拔看积分,以党员积分制管理和党组织分类定级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标准,作为衡量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标尺,真正做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

3、运用积分制和“三项机制”融合推动工作。推行积分制和“三项机制”是手段,调动党员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发挥党组织引领功能,促进果畜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任务完成才是最终目的。要进一步深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对积分制管理和“三项机制”的认识,充分发挥积分制管理和“三项机制”在推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扛杆作用,建立健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加分办法,对工作特别优秀的党员、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要适当加分。使分值与工作业绩成正比,分值与贡献大小成正比。用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效果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情况来检验积分制管理和“三项机制”融合的成效,保证县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奋力实现追赶超越贡献力量。

党员教育管理专题调研报告

一、经验做法.....................................................................2(一)紧扣“三个环节”,加强党员干部教育。

2(二)依托“四个阵地”,定期集中党员培训。

3(三)抓实“三项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3二、工作成效4一是增强党性观念。

4二是增强业务本领。

5三是增强能力信心。

5

三、

存在问题.....................................................................5四、下步打算.....................................................................5一是建好教育培训载体。

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夯实党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当前,在党员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党员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等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新要求。xx针对党员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分析和。

总结。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做法((一))紧扣“三个环节”,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紧扣“以领导班子为重点抓好班子成员学习、以支部为单位抓好党员集中学习和专题学习、交任务抓好党员干部的自身学习”这三个环节,认真制订学习计划,充实完善学习制度,保证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参学人员的落实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坚持经常性分析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情况,及时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切实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理论素质不够强、责任能力不够高、工作作风不够实的问题,使党员加强了党性锻炼,促进了作风转变,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年来,局支部先后进行谈心交流活动x次,组织集中学习x次,领导领学x次,专题讨论x次,学习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等x余篇,撰写。

心得体会。

篇。

((二))依托“四个阵地”,定期集中党员培训。一是网络阵地,通过网站及时学习党的新政策、新理论,及时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二是区党建教育基地,通过到实地参观学习,聆听讲解,通过典型案例,直观的接受思想教育;三是社区阵地,加大力度开展志愿服务,分两个小组,每周有x个小组,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在服务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四是企业阵地,通过到企业走访,学习企业先锋党员身上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加深对企业的了解,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一年来,组织观看专题纪录片达x小时,到社区服务x次。

((三))抓实“三项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一是突出党员意识教育。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每月的第一个周二确定为“主题党日”时间,结合庆“七一”活动开展知识竞赛x次、专题党课x次,到社区进行电商培训x次、清洁家园x次、宣传政策x次;结合精准扶贫到x乡x村走访慰问贫困户x户,送去米面油共计x元;积极开展“五查五促”活动,共查摆问题x项x条,已取得明显的整改效果;开展专题讨论x次,并按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亮身份、当先锋”等活动。强化党员角色定位,增强党员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党纪意识和先锋意识。二是重视落实好党员权利。加强新党章的学习,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党员在享受权利、履行义务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三是强化工作目标管理。完善业务培训、业务考核、业务评价制度,创造条件帮助党员到前沿岗位、管理岗位等重要岗位去工作。对党员义务加以细化,引导党员公开承诺,严格落实检查、评比、奖惩措施。

二、工作成效。

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全局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适应〇〇场经济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是增强党性观念。党员能够根据自身特长和实际能力,从履行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执行国策等各个方面作出体现先进性的承诺,在实践中积极兑现承诺,真心为群众和企业服务。

二是增强业务本领。通过党员教育阵地,不断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业务素质。

三是增强能力信心。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更新了党员的观念,解放了思想,增强了他们工作能力和信心,集体的凝聚力更加凸显,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一是有的党员干部对学习教育不深入,避重就轻,缺乏针对性。表现在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中往往是布置什么学什么,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教育目的性不明确。二是党员教育形式缺少吸引力,缺乏灵活性。形式上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一人念大家听或是轮流发言、泛泛议论式等。三是党员教育内容缺少互补性,零打碎敲,缺乏系统性。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实用主义、拿来主义、片面主义、囫囵吞枣的现象,没有从全面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高度去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

四、下步打算一是建好教育培训载体。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为党员搭建多层次教育培训载体,为党员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服务。二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工作督查推进、目标考评等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抓好党员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对党员的约束力和党员的自律能力。

三是优化党员。

教学。

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员教育内容,使内容更贴近党员的实际需求,让党员真心乐学,使党员教育真正起到武装思想和解疑释惑的作用。

党员教育调研报告

随着信息网络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随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新的形势,给党员教育工作特别是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中共xxx委组织部《关于做好xxx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调研和远程教育站点情况统计的通知》精神和xxx州委组织部《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研究”重点课题调研工作的函〉的通知》要求,现结合我乡实际,对我乡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次参与调查党员人,发放问卷份,收回份,有效问卷份,通过测评,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填写问卷信息,如实反映了情况,信息量大,真实可靠。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我乡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表现出了喜人的趋势。

1、加强了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基层干部传统的工作方式已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乡党委抓住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契机,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使活动阵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党员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班子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村干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干部通过远程教育平台领会政策,解读文件,学习理论,探讨农技等,提高了干部的眼界,解放了干部的思想,改变了过去基层工作不好做,基层工作方法缺乏的不良局面。

2、加强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传统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生活经验已经不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规律要求,“增产不增收、增收不致富”,“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乡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市场小,传统种植业根深蒂固,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通过学习和考察,结合我乡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在全乡范围内实施了科技扶贫核桃项目1900亩,xxx村土地开发项目320亩,科技养羊项目51余户,存栏2000余只,火鸡养殖5户,1500余只,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进行科技养殖、防疫,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学习和探讨。

3、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乡建有“农家书屋”4个,藏书量4万余册,订购和赠阅报刊、杂志10余种,公益电影年放映量30余次,年轻力壮的农民喜欢上了科技种养殖,年老的朋友的乐道于历史文学英雄人物,孩子们喜欢上了绘画、诗歌等教育类影像书籍,看书成风,讨论成习,从远程教育平台获取信息资源成了一种时尚,走村串户酗酒成风的没有了,聚众打麻将、玩扑克的不见了。

干部的“见识”,使村干部从过去“怕风险,不敢发展;有积累,不会发展”向“努力创业,敢于突破,善于创造”的创业精神转变。目前,新坪村、纳鸟村、翁传村村组干部在乡党委、政府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下干起了自己的事业,目前xxx村村级资金10万余元,还塑造了xxx州“十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xxx的先进典型事例。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我乡远程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软环境和硬设备的差距,我乡远程教育工作还存在改进之处,主要表现为:

1、思想认识不足。虽然远程教育工作已开展很长时间,但部分村领导和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对农村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目前,我乡各村虽建立了领导机制,制定了学习方案,安排了学习内容,但部分党员干部还不清楚远程教育会给自身带来什么好处,所以还不太重视。可以看到,远程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作,短期内是很难见到实效的,这也是造成思想偏差的根本原因。

2、管理员待遇保障难。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经费有限,远程教育管理员的工资、待遇难以保障,加上远程教育的工作份额在基层党建的工作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管理员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远程教育管理员的积极性。

4、设备管理难。管理员队伍不稳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设备老化、接收系统和网络不稳定,日常维护难度加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把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开展远程教育工作。

(一)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维护。确保远程教育能正常运转,保证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科技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对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有关电脑网络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使村级技术管理人员能胜任远教设备的维护、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教学节目的播放等工作。

(三)加强远教管理,逐步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认真。

总结。

远教管理经验,积极探索管理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室管理制度、信息资源接收记录制度,从而加强对远程教育的管理。

(四)学用结合,服务群众。各村由党支部负责,利用农闲季节,多召集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到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致富本领,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技术早日应用于实际,为增加家庭收入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四、主要对策及建议。

1、强化学用效果,以点带面,促进认识提高。要合理布局,规范运行,推广典型经验,展示远程教育工作学用结合、良性循环的效果,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用我乡新坪村作为远程教育示范点,总结先进经验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广,着力打造一批业务精,责任强,有干劲的远程教育队伍。

导重视,专人负责;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员待遇水平,保证管理人员补助及时足额发放,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相对稳定的管理员队伍。

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由于xxx乡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全乡7个行政村在外打工的党员共有22人,其中:荒田村有1人,xxx村有4人,坝子村有1人,社勒村有4人,下麻翁村有3人,过瓦村有9人。外出务工党员中,男党员有21人,女党员有1人,35岁以下有7人,35岁以上45岁以下有9人,45岁以上的有6人;小学学历的有3人,初中学历的有18人,高中学历的有10人;在本县三个月以上流动的党员有3人,在省内的有10人,在省外的有9人。

二、乡党委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一)、对在本县流动三个月以上的党员的管理。

xxx乡在本县流动三个月以上的党员有3人,其3人都是在六枝范围内跑摩托车的,按其所在的支部,要求支书或支委同志随时与他们取得联系,若所在支部要议定某项重要事情或召开民主生活会时,必须在3天前通知本人,务必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在交纳党费时,村支部书记应及时通知到本人,必须按时交纳党费,若因特殊情况未通知到而不能按时交纳党费的,由所在支部书记先垫支其应交纳的党费,以便各支部的党费按时上交乡党委。

(二)、对流出到省内打工的党员的管理。

全乡7个村长期在外打工的党员共有10人,均在省城贵阳附近做建筑工,与他们在一起打工的非党群众比较多,除这10人党员在工地上因是骨干而长期在工地上以外,其他人都是经常来来去去的,对这10位党员的管理,按照本县流动党员的管理方法,有事或有必要事时及时与其联系或提前联系,保证能让他们回到本支部参加每次党员民主生活会,交纳党费时,能通知就通知,若到交纳党费时未通知到其本人就按在本县流动党员的方式一样,先由支委垫支其应交纳的党费,保证所在支部能够按时上交其应交纳的全部党费。党员在外的生活,支部应随时了解他们在外的生活情况,坚决让他们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三)、对流出省外打工党员的管理。

全乡在外省打工的党员共有9人,这9名党员都属有知识的年轻党员,年龄均在35岁以下,都在不同省份打工,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在具体工作中,不可能按在省内打工的党员管理方法,让他们回乡参加每次支部生活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的方式与其取得联系,告知其该支部的重要议事情况,尽可能地征求他们的意见,对其交纳的党费,只能按年度收取,每到年底,提前一个月通知到本人,让他们在限期内把各自的党费汇到村支书手中,务必把各支部的党费按时上交到乡党委。村支部随时关心外出务工党员的组织生活,经常邮寄学习资料给他们,让他们在外打工期间既熟悉掌握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学好一技之长,回乡后带动一方群众发展经济。

三、切实做好跟踪服务。

(一)、站所相互配合,实行建帐建卡管理。

乡流管办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管理,在党员外出前,免费为其办理《流动证》,乡党政办为其办理党员关系证明,由乡流管办及劳保所办理务工证明,对外出流动党员实行台账管理。

对长期外出的党员由乡党政办出具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凡三名及以上的党员在一个务工地或厂家打工的,建立党小组,由支部邮寄学习资料,定期过组织生活。若党员的务工地发生变化,党员本人应及时通知支部,以便支部掌握其务工情况。

(二)、切实为外出务工党员做好服务。

对外出务工党员属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在农忙季节,由村支部组织服务队,帮助其搞好农业生产。

外出务工党员的合作医疗费交纳。一年一度的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的交纳,由村支部先与他们取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即是否同意从其退耕还林每亩20元补助款中支部,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由支部先垫支,待退耕还林补助款下拨后,支部从其补助款项中扣除。

外出务工党员在务工期间因生病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其本人将住院清单、疾病证明书、医疗发票传真到乡合管办,家属将其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本交到乡合管办,由乡合管办为其办理减免事宜,事后通知本人或家属到卫生院领取减免款。

对外出务工党员的计划生育的管理,由本人将其在务工地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传真到乡党政办,由乡党政办及时转到乡计生办登记。

三、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与流动党员的交流。

每年年底,由乡党委、政府组织返乡党员(包含非党群众)到乡召开座谈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谈心交心,增进友谊,交流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听一听他们在外务工的情况和对当前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在给他们做好服务工作的同进。

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组织执政力的一项重要任务。x市x区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全国流动党员主要流入地区之一。近年来,x区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作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逐步探索出了以“五s工作法”为主要特点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一、流动党员管理的现实问题:“五大挑战”

如何加强党员管理是当前很多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现实问题,尤其在面对流动党员时,情况就更为复杂、问题就更加多样,集中反映为“五大挑战”。

1、流动性强,实时去向难掌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党员在人员数量上规模增长,在流动频率上成倍加快。因此,流动性强成为了流动党员的最大特征,也成为了流动党员管理的最大难点。不少流动党员居无定所、作息无常;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联系,流入和流出都缺乏有效的接转手续。不少党组织缺乏对流动党员的正确认识,疏于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愿管、不想管、管不着”成为管理实践的突出难点,“底数不清、来去不明、口袋党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分布面广,组织生活难正常。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地之一的,现有流动人口76万,广泛分布在城镇各地和建筑业、制造业、商贸业、餐饮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其中大量的流动党员经常性回属地过组织生活显然不可能,而想要及时融入地方党组织,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以及地方党组织掌握信息不及时、组织渠道不畅通等多种原因,也并非易事。

3、归属感差,教育监督难到位。流动党员对地方党组织的归属感较弱,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多数流动党员并不能参加到本地党组织生活中,少数能参加组织生活的也只满足于被动应付。党员教育管理在空间、时间上较难落实,难以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对流动党员履行权利义务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4、制约力小,队伍建设难见效。不少流动党员错误地认为,入党就等于进了保险箱,除了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外,基本不存在退党可能,加上流动党员基本处于两头不管的真空地带,党组织和党内规章制度对他们的影响力弱、制约力小,不自觉地形成了党员群众化、党性淡薄化的错误导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

5、凝聚力弱,党员作用难发挥。由于长期脱离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部分流动党员纪律观念弱化,党性观念淡化,常常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对地方建设发展不关心,模范带动作用逐步消退。还有一些流动党员虽有较强的党性观念,也有为党多做工作、为群众多办好事的良好愿望,但地方党组织没有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提供好舞台,使得流动党员“英雄无用武之地”。

二、流动党员失管的不利影响:“五种流失”

流动党员一旦失管,必然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在现实社会中,这些不利影响正在种种“流失”中愈加凸显。

1、流动党员数量“流失”。党员的流动就是人才的流动,党员的流失就是人才的流失。随着社会流动加快,流动党员越来越多,大量流动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流动党员“隐性流失”非常严重。

2、流动党员党性“流失”。由于长期脱离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部分流动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觉悟日渐退化,思想观念日趋功利,共产党员的本色一点点丧失,更有个别“免疫力”差的流动党员见利忘义、违法乱纪,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3、党组织战斗力“流失”。由于难以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降低。不少地方书记找不着党员,党员找不着书记;有的地方群众找不到党员,也感受不到身边有党组织存在;更为甚者,党组织工作几近瘫痪,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弱。

4、党组织吸引力“流失”。目前党内对流动党员的关注、关怀、帮扶机制还不够健全,往往难以为流动党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难以有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合法权益,更有一些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引导的少,保护和调动积极性的少,而对党员赋予责任的多,施加压力的多,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吸引力相对减弱。

5、党的群众基础“流失”。部分流动党员由于“失管”而“失范”,甚至“失控”,在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毁害了党的形象,伤害了群众感情,疏远了党群关系,损伤了党的群众基础。

三、x社区开展的创新实践:“五s工作法”

社区里的流动党员有哪些需求?怎样组织这些流(20xx最新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如何对流动党员实行教育管理?如何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x区家苑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形成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五s工作法”。

1、setup:建组织,全覆盖。x1年起,社区党支部开始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社区划分为10个网格,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147名党员划分为10个党小组,每一个党小组负责一个网格的管理,做好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实现社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所有楼栋。为及时发现“隐形党员”、“口袋党员”,社区设立了“首谈制”。新市民入住后,负责相应网格的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进行“首谈”,确认其党员身份,完成其关系结转,引导他们自觉参加组织生活,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2、shitsuke:抓培训,提素养。为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社区党支部积极搭建多元化的培训平台。每周定期开放图书阅览室,开展“读书日”活动,组织居民读书征文比赛。联合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市场,聘请专业讲师,每天组织技能培训,提高新市民的创业就业能力。以道德讲堂为载体,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电化课堂、录像点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居民道德教育活动。在“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的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新市民需要,创新发展“五加三”模式,加入“学一句话”、“上一堂交通法”、“背一段《家苑三字经》”等内容。此外,社区还以模拟法庭、法制文化宣传、《家苑简报》等多种平台,积极构筑展示流动党员风采的舞台,进一步激发社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与责任感。自社区成立以来,开展各类培训及活动总计350次,流动党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养明显增强。

3、service:重服务,解难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党支部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为流动党员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对外来经商党员,社区工作人员主动登门拜访,帮助他们解决在日常经营、购房、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组织开展慈善捐助献爱心活动,实施党员帮带救助工程。建立社区党建网站和社区党支部qq群,设置“民生通道”,使之成为流动党员反映工作生活问题的网上窗口。与x市心理卫生协会合作,建立“青年心”工作室,以案例分析、心理测试讲解等形式,帮助流动党员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周全的服务举措,使社区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日益便利。

4、security:强保障,促和谐。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建立了居委会、警务室、物业共同参与社区管理的工作机制,创建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全程代办”。加强基础安全设施建设,织密社区防控网络,每月实施消防设施例行检查维护,不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活动。社区警务室工作人员全天24小时值班巡查,并自主研发了“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将社区内房屋信息、居住人员信息、物业管理人员信息等有效整合,实现了对流动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党建办公室”、“党团活动室”等多个阵地,按照“多说请少说不,多流动少摆谱,多自律少诉苦”的“三多三少”服务法,开展各项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优质的安全保障,有效增强了社区流动党员的生活满意度。

5、strive:创先进,树形象。社区成立以来,以创先争优为目标,积极发挥流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断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社区整体形象。开展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以宿舍为单位,建立“星级宿舍评比”制度,综合考查各宿舍成员遵纪守法、文明住宿、爱岗敬业、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内务卫生达标等情况,推进流动党员在社区管理中争当先进、争做表率。目前,已评出20个三星级宿舍。对流动党员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在社区广播和宣传栏及时通报表扬,倡导社区居民效仿学习,引导社区形成学党员、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社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x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社区党组织被评为x区五好社区党组织。

四、模式背后的经验启示:“五个转变”

家苑社区流动党员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局面绝不是偶然,在这背后凝聚着“模式”管理理念的大胆突破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启示一:只有实现流动党员组织关系从“被动接转”到“主动接转”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去掉隐身衣,更充分地保证流动不流失。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源头,面对陌生的工作生活环境,流动党员不可能主动寻求组织关系接转,基层党组织只有主动掌握流动党员的身份信息,流动党员才不会与党组织“失联”,党组织才不会对流动党员“失管”。家苑社区正是通过建立“首谈制”,主动把好“源头关”,才使每个新流入党员都能及时地表明身份,并顺利地完成组织关系的接转,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启示二:只有实现流动党员出入信息从“静态掌握”到“动态掌握”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走出档案库,更切实地参与党组织生活。组织关系的接转并不代表组织生活的延续,流动党员在完成关系接转后,如果不能正常参与地方组织生活,就很有可能形成“名转实不转”的局面,造成二次“隐性”流失。家苑社区正是通过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对辖区内流动党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定期回访制度,及时跟进流动党员动态,对其出入信息做到实时掌握,才让每一位流动党员真真切切走进组织视野,纳入管理服务体系,从而实现组织生活的正常化。

启示三:只有实现流动党员服务保障从“口头承诺”到“行动兑现”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提升归属感,更迅速地融入地方党组织。缺乏归属感是制约流动党员顺利融入地方党组织的最关键问题,以服务为重点、以保障为基石、以满意为标准的务实行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家苑社区正是通过向流动党员提供全方位的工作生活服务和健康安全保障,为流动党员解决了后顾之忧,确保流动党员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问、急事有人办、难事有人帮,才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有效增强归属感,快速成为地方党组织的一份子。

启示四:只有实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传统单一”到“创新多元”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增强自觉性,更有效地保持党员先进性。有效防止流动党员党性流失、战斗力流失,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目标。由于流动党员结构组成复杂、文化差异巨大,传统单一模式的“三会一课”教育管理难奏实效,唯有针对流动党员特性与需求,充分运用现代媒介与手段,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管理活动,才能有效激发流动党员接受教育管理的自觉性。从技能培训到道德讲堂,从讲座研讨到数字点播,从报刊书籍到微信微博,从征文比赛到模拟法庭……家苑社区正是通过搭建多元平台,丰富多样内容,创新多彩活动,有效吸引了广大流动党员,使流动党员乐于接受教育管理,保证了素质素养的与时俱进。

启示五:只有实现流动党员目标追求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激发创造力,更积极地发挥先锋队作用。利益认同激发物质驱动力,价值认同激发精神驱动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利益认同是基础和前提,价值认同是核心和关键。家苑社区正是在优化服务、强化保障,满足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利益需求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创建党员责任区、评比先进宿舍、宣传先进典型等手段,才有效地促进了流动党员对党组织从利益认同跃升到价值认同,实现了物质驱动与精神驱动的双重激励,使流动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一面面流动的“旗帜”。

商务局党员教育管理专题调研报告【精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夯实党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当前,在党员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党员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等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新要求。xx商务局针对党员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分析和总结,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做法。

(一)紧扣“三个环节”,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紧扣“以领导班子为重点抓好班子成员学习、以支部为单位抓好党员集中学习和专题学习、交任务抓好党员干部的自身学习”这三个环节,认真制订学习计划,充实完善学习制度,保证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参学人员的落实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坚持经常性分析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情况,及时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切实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理论素质不够强、责任能力不够高、工作作风不够实的问题,使党员加强了党性锻炼,促进了作风转变,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年来,局支部先后进行谈心交流活动x次,组织集中学习x次,领导领学x次,专题讨论x次,学习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等x余篇,撰写心得体会x篇。

(二)依托“四个阵地”,定期集中党员培训。一是网络阵地,通过网站及时学习党的新政策、新理论,及时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二是区党建教育基地,通过到实地参观学习,聆听讲解,通过典型案例,直观的接受思想教育;三是社区阵地,加大力度开展志愿服务,分两个小组,每周有x个小组,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在服务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四是企业阵地,通过到企业走访,学习企业先锋党员身上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加深对企业的了解,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一年来,组织观看专题纪录片达x小时,到社区服务x次。

(三)抓实“三项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一是突出党员意识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每月的第一个周二确定为“主题党日”时间,结合庆“七一”活动开展知识竞赛x次、专题党课x次,到社区进行电商培训x次、清洁家园x次、宣传政策x次;结合精准扶贫到x乡x村走访慰问贫困户x户,送去米面油共计x元;积极开展“五查五促”活动,共查摆问题x项x条,已取得明显的整改效果;开展专题讨论x次,并按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亮身份、当先锋”等活动。强化党员角色定位,增强党员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党纪意识和先锋意识。二是重视落实好党员权利。加强新党章的学习,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党员在享受权利、履行义务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三是强化工作目标管理。完善业务培训、业务考核、业务评价制度,创造条件帮助党员到前沿岗位、管理。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岗位等重要岗位去工作。对党员义务加以细化,引导党员公开承诺,严格落实检查、评比、奖惩措施。

二、工作成效。

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全局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是增强党性观念。党员能够根据自身特长和实际能力,从履行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执行国策等各个方面作出体现先进性的承诺,在实践中积极兑现承诺,真心为群众和企业服务。

二是增强业务本领。通过党员教育阵地,不断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业务素质。

三是增强能力信心。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更新了党员的观念,解放了思想,增强了他们工作能力和信心,集体的凝聚力更加凸显,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

一是有的党员干部对学习教育不深入,避重就轻,缺乏针对性。表现在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中往往是布置什么学什么,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教育目的性不明确。

二是党员教育形式缺少吸引力,缺乏灵活性。形式上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一人念大家听或是轮流发言、泛泛议论式等。

三是党员教育内容缺少互补性,零打碎敲,缺乏系统性。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实用主义、拿来主义、片面主义、囫囵吞枣的现象,没有从全面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高度去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

四、下步打算。

一是建好教育培训载体。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为党员搭建多层次教育培训载体,为党员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服务。

二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工作督查推进、目标考评等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抓好党员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对党员的约束力和党员的自律能力。

三是优化党员教学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员教育内容,使内容更贴近党员的实际需求,让党员真心乐学,使党员教育真正起到武装思想和解疑释惑的作用。

XX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xx市委坚持把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主动应对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挑战,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与两新组织党建和社区党建紧密结合,遵循“条块结合”的原则,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式,取得明显成效。

1、坚持组织先行,不断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基层党组织。近年来,针对流动党员以两新组织为主要就业领域的现状,xx市加大了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力度。截至20xx 年8月,共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xxxx个,其中,在大型摊群市场建立党支部xx个,在商务写字楼建立楼宇党支部xx个。同时,坚持双向互动,不断完善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共管”的有效形式,建立异地托管或协管党组织xx个。

2、坚持管理创新,不断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全市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不同流动党员群体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党的建设与所在单位的业务工作或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努力使党的工作为社会所需要、为单位所支持、为职工所拥护、为流动党员所欢迎。xx市场党支部开展“党员挂牌亮身份”活动,把党的建设与市场管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提高个人 经济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党员树形象、市场创品牌、党建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3、坚持服务为本,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服务为本,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开展了以“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各区县、各部门依托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设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xx区在社区建立“365 阳光驿站”,每天安排专人为流动党员提供咨询服务、吸收他们就近参加组织生活。xx区职介中心党委紧紧抓住为党员就业提供服务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出职业指导谈心会、流动党员教育、青年职业生涯策略、政策课堂、心理测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用工单位链锁式职业指导的“情景效能八平台”就业指导模式,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

虽然各级党组织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相当突出。主要有:

一是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同志认为流动党员数量不多,抓不抓无所谓,不想管;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流动性强,情况复杂,不好管;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是“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不必管;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是外来的,不是“自家人”,不愿管。

二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基层党的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大量两新组织还没有建立党组织。即使是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地方,其组织设置也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需要,存在薄弱环节和空白点。

三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基层党组织“有组织无活动”或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效果欠佳;少数基层党组织沿用“单位制”下集中统一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忽视了流动党员分散、灵活、多变的特点和多样性、差异性的需求,难以吸引流动党员;此外,还普遍存在“没场地、没经费、缺教材”的难题,致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活动不起来、组织不起来、效 果不明显”。

四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受业主个人素质和态度 的影响较大,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部分业主对党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甚至抱有抵触情绪,以没有法律依据为借口予以拒绝。在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存在手续繁琐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

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组织执政力的一项重要任务。xxxx市xxxx区作为xxxx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全国流动党员主要流入地区之一。近年来,xxxx区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作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逐步探索出了以“五s工作法”为主要特点的流动党员管理“xxxx模式”。

一、流动党员管理的现实问题:“五大挑战”

如何加强党员管理是当前很多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现实问题,尤其在面对流动党员时,情况就更为复杂、问题就更加多样,集中反映为“五大挑战”。

1、流动性强,实时去向难掌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党员在人员数量上规模增长,在流动频率上成倍加快。因此,流动性强成为了流动党员的最大特征,也成为了流动党员管理的最大难点。不少流动党员居无定所、作息无常;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联系,流入和流出都缺乏有效的接转手续。不少党组织缺乏对流动党员的正确认识,疏于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愿管、不想管、管不着”成为管理实践的突出难点,“底数不清、来去不明、口袋党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分布面广,组织生活难正常。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地之一的xxxx,现有流动人口76万,广泛分布在城镇各地和建筑业、制造业、商贸业、餐饮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其中大量的流动党员经常性回属地过组织生活显然不可能,而想要及时融入地方党组织,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以及地方党组织掌握信息不及时、组织渠道不畅通等多种原因,也并非易事。

3、归属感差,教育监督难到位。流动党员对地方党组织的归属感较弱,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多数流动党员并不能参加到本地党组织生活中,少数能参加组织生活的也只满足于被动应付。党员教育管理在空间、时间上较难落实,难以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对流动党员履行权利义务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4、制约力小,队伍建设难见效。不少流动党员错误地认为,入党就等于进了保险箱,除了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外,基本不存在退党可能,加上流动党员基本处于两头不管的真空地带,党组织和党内规章制度对他们的影响力弱、制约力小,不自觉地形成了党员群众化、党性淡薄化的错误导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

5、凝聚力弱,党员作用难发挥。由于长期脱离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部分流动党员纪律观念弱化,党性观念淡化,常常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对地方建设发展不关心,模范带动作用逐步消退。还有一些流动党员虽有较强的党性观念,也有为党多做工作、为群众多办好事的良好愿望,但地方党组织没有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提供好舞台,使得流动党员“英雄无用武之地”。

二、流动党员失管的不利影响:“五种流失”

流动党员一旦失管,必然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在现实社会中,这些不利影响正在种种“流失”中愈加凸显。

1、流动党员数量“流失”。党员的流动就是人才的流动,党员的流失就是人才的流失。随着社会流动加快,流动党员越来越多,大量流动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流动党员“隐性流失”非常严重。

2、流动党员党性“流失”。由于长期脱离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部分流动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觉悟日渐退化,思想观念日趋功利,共产党员的本色一点点丧失,更有个别“免疫力”差的流动党员见利忘义、违法乱纪,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3、党组织战斗力“流失”。由于难以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降低。不少地方书记找不着党员,党员找不着书记;有的地方群众找不到党员,也感受不到身边有党组织存在;更为甚者,党组织工作几近瘫痪,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弱。

4、党组织吸引力“流失”。目前党内对流动党员的关注、关怀、帮扶机制还不够健全,往往难以为流动党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难以有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合法权益,更有一些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引导的少,保护和调动积极性的少,而对党员赋予责任的多,施加压力的多,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吸引力相对减弱。

5、党的群众基础“流失”。部分流动党员由于“失管”而“失范”,甚至“失控”,在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毁害了党的形象,伤害了群众感情,疏远了党群关系,损伤了党的群众基础。

三、xxxx社区开展的创新实践:“五s工作法”

社区里的流动党员有哪些需求?怎样组织这些流(最新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如何对流动党员实行教育管理?如何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xxxx区xxxx家苑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形成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五s工作法”。

1、setup:建组织,全覆盖。xxxx1年起,社区党支部开始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社区划分为10个网格,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147名党员划分为10个党小组,每一个党小组负责一个网格的管理,做好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实现社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所有楼栋。为及时发现“隐形党员”、“口袋党员”,社区设立了“首谈制”。新市民入住后,负责相应网格的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进行“首谈”,确认其党员身份,完成其关系结转,引导他们自觉参加组织生活,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2、shitsuke:抓培训,提素养。为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社区党支部积极搭建多元化的培训平台。每周定期开放图书阅览室,开展“读书日”活动,组织居民读书征文比赛。联合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市场,聘请专业讲师,每天组织技能培训,提高新市民的创业就业能力。以道德讲堂为载体,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电化课堂、录像点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居民道德教育活动。在“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的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新市民需要,创新发展“五加三”模式,加入“学一句xxxx话”、“上一堂交通法”、“背一段《xxxx家苑三字经》”等内容。此外,社区还以模拟法庭、法制文化宣传、《xxxx家苑简报》等多种平台,积极构筑展示流动党员风采的舞台,进一步激发社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与责任感。自社区成立以来,开展各类培训及活动总计350次,流动党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养明显增强。

3、service:重服务,解难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党支部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为流动党员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对外来经商党员,社区工作人员主动登门拜访,帮助他们解决在日常经营、购房、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组织开展慈善捐助献爱心活动,实施党员帮带救助工程。建立社区党建网站和社区党支部qq群,设置“民生通道”,使之成为流动党员反映工作生活问题的网上窗口。与xxxx市心理卫生协会合作,建立“青年心”工作室,以案例分析、心理测试讲解等形式,帮助流动党员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周全的服务举措,使社区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日益便利。

4、security:强保障,促和谐。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建立了居委会、警务室、物业共同参与社区管理的工作机制,创建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全程代办”。加强基础安全设施建设,织密社区防控网络,每月实施消防设施例行检查维护,不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活动。社区警务室工作人员全天24小时值班巡查,并自主研发了“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将社区内房屋信息、居住人员信息、物业管理人员信息等有效整合,实现了对流动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党建办公室”、“党团活动室”等多个阵地,按照“多说请少说不,多流动少摆谱,多自律少诉苦”的“三多三少”服务法,开展各项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优质的安全保障,有效增强了社区流动党员的生活满意度。

5、strive:创先进,树形象。社区成立以来,以创先争优为目标,积极发挥流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断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社区整体形象。开展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以宿舍为单位,建立“星级宿舍评比”制度,综合考查各宿舍成员遵纪守法、文明住宿、爱岗敬业、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内务卫生达标等情况,推进流动党员在社区管理中争当先进、争做表率。目前,已评出20个三星级宿舍。对流动党员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在社区广播和宣传栏及时通报表扬,倡导社区居民效仿学习,引导社区形成学党员、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社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xxxx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社区党组织被评为xxxx区五好社区党组织。

四、xxxx模式背后的经验启示:“五个转变”

xxxx家苑社区流动党员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局面绝不是偶然,在这背后凝聚着“xxxx模式”管理理念的大胆突破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启示一:只有实现流动党员组织关系从“被动接转”到“主动接转”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去掉隐身衣,更充分地保证流动不流失。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源头,面对陌生的工作生活环境,流动党员不可能主动寻求组织关系接转,基层党组织只有主动掌握流动党员的身份信息,流动党员才不会与党组织“失联”,党组织才不会对流动党员“失管”。xxxx家苑社区正是通过建立“首谈制”,主动把好“源头关”,才使每个新流入党员都能及时地表明身份,并顺利地完成组织关系的接转,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启示二:只有实现流动党员出入信息从“静态掌握”到“动态掌握”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走出档案库,更切实地参与党组织生活。组织关系的接转并不代表组织生活的延续,流动党员在完成关系接转后,如果不能正常参与地方组织生活,就很有可能形成“名转实不转”的局面,造成二次“隐性”流失。xxxx家苑社区正是通过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对辖区内流动党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定期回访制度,及时跟进流动党员动态,对其出入信息做到实时掌握,才让每一位流动党员真真切切走进组织视野,纳入管理服务体系,从而实现组织生活的正常化。

启示三:只有实现流动党员服务保障从“口头承诺”到“行动兑现”的转变,流动党员才能提升归属感,更迅速地融入地方党组织。缺乏归属感是制约流动党员顺利融入地方党组织的最关键问题,以服务为重点、以保障为基石、以满意为标准的务实行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xxxx家苑社区正是通过向流动党员提供全方位的工作生活服务和健康安全保障,为流动党员解决了后顾之忧,确保流动党员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问、急事有人办、难事有人帮,才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有效增强归属感,快速成为地方党组织的一份子。

党员个人调研报告

写出有价值的。

党员调研报告怎么写呢?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20xx党员个人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结合目前开展的xx板块整合工作,xx集团经过认真调研,现将”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调研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各行业各领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是什么?

1、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健全,阵地建设相对滞后;。

5、党建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全部为兼职从事党建工作;。

6、开展的各项党建基础工作不扎实。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4、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的集中学习,缺乏“三观”的教育引导,加上平时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水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1、对普通党员、中层党员干部和公司领导干部都要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

2、建立学习笔记制度;。

3、进一步推进评议制度。

1、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选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时应严格把关;。

2、进一步加大党建人员培养力度,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3、认真制定学习教育考核办法和实施计划;。

5、可继续推进送学上门、远程教育、配发学习资料等方式。

五、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学习教育?有何具体措施?

1、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

2、公司党委成员深入基层调研,增加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内容,一方面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形成长效机制,机关和项目相互推动和促进党建工作。

六、如何落实学习教育的责任,对各级党委特别是书记抓学习教育的成效如何考核评价?

1、不定期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教育测试;。

2、将党建学习教育纳入生产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中;。

3、建立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考评机制,严格落实不合格退出机制。

七、其他意见和建议。

建议集团公司多组织党建方面的培训。

开展“两学一做”,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结合目前我院实际情况,本人经过认真调研,现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研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本单位党员队伍发挥作用情况。

1.党员队伍是支撑院系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大多数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和党。

员在本单位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表示认可。

本单位党员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组织生活和政治理论学习不系统,党建工作教育形式单一,党员处于被。

动接受状态,学习效果不明显;。

2.部分党支部负责人包办过多,弱化了基层党支部的职能,进一步导致了。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强,党员纪律性弱化;。

3.在抓党建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以党建促发展的门路不多,解放思想的。

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4.基层党组织推动本单位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开展党员。

5.党建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全部为兼职从事党建工作;。

6.党员和非党员对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的评价有一定的差距。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希望解决哪些问题。

1.着重思想引导,强化党员主体意识;。

2.强化制度保障,明确党员主体地位;。

3.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党员宗旨意识;。

4.健全教育机制,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5.明确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院所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见建议。

需做到四个“严防”:

1.严防精神懈怠。近年来,中央出台了各种规定和政策,从“八项规定”、

“六项禁令”到《新准则》和《新条例》;推出了一系列整治活动,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些“整改之风”继续有力,让很多党员干部有点“吃不消”,产生了“缓口气”、“歇歇脚”、“放放松”的懈怠情绪。这种精神懈怠万万要不得,一旦精神松弛,开展“两学一做”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全体党员要打好预防针,做好心理准备,防止懈怠思想。

2.严防喜新厌旧。不管对各级党组织而言,还是对广大党员来说,都要防。

止机械地将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此次“两学一做”完全割裂开,搞“喜新厌旧”,将原有的问题清单和整改成果晾在一边,特别是将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措施抛诸脑后。同时,还要防止“新瓶装旧酒”,为了刻意求新,将原有的整改措施、整改制度改头换面、“包装”成新措施、新制度。

3.严防学做脱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学”不是简单地读读书、看看报,而要带着问题去深学、细学。“做”也不是简单地说一说,而要针对问题去真改。总之,要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等五大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4.严防走走过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各地、各单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要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安排,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

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开展:

1.认真学习党章,落实忠诚信仰。学习党章,既是党章的要求,又是党员的义务。广大党员一定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学习党章的极端重要性,把学习党章与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规结合起来,全面了解党章的主要内容,准确掌握党章的精神实质,坚持用党章的理论指导工作。一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地通读和学习党章,对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等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切实了解和掌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要剖析学。对照党章规定,认真查找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以及履行党员义务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剖析原因,制定措施,切实整改,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三要创新形式学。紧密联系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广大党员的思想实际,采取个人自学、党课辅导、媒体宣讲、撰写心得、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党员干部的必备课程,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确保取得学习实效。

2.严格遵守党章,落实严于律己。党章对党员权利和义务、党组织的行为。

作出了明确规定,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掌握,严格遵守。一要强化党章意识。坚持用党章的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素质;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二要发挥党员作用。坚持用党章的要求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勇于纠正违反党章规定的行为,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要严守党的纪律。坚持用党章的规定规范言行,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及群众工作纪律,厉行工作规程,做到令行禁止。

3.模范践行党章,落实勇于担当。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模。

范执行党章,尤其是要始终牢记、努力践行党员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要密切联系群众。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务必讲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二要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各项决策、措施和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愿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三要一切为了群众。把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农村“第一书记”、在职党员进社区、干部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党员公开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制度,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诚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活动可以采取自主学、集中学、比赛学、对比学、研讨学等“五学”措施,以“六个一”方式开展:

1.每年制定一个党章。

学习计划。

各级党组织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在每年年初要制定党章学习计划,明确当年活动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考核目标等内容,作为全年深入学习党章的重要遵循。

2.每年召开一次专题学习会。各级党组织的集中教育培训必须将党章知识作为必修内容。活动期间,党支部至少召开一次党章专题学习会。

3.每年撰写一篇。

党性分析材料。

广大党员对照党章查找差距和不足,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

4.每年组织一次党章知识竞赛。各级党组织于每年“七•一”前夕,组织开展一次党章知识竞赛。同时,开展歌咏比赛、主题演讲、党史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节日氛围、调动学习热情、促进知识普及。

5.每年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将每年的7月份作为“践行党章、服务群众”的主题实践月,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主题,深入基层、学习基层、服务基层、推进基层,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党员的宗旨意识。

6.每届组织一次党章考试。各级党组织在每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之后,

围绕新修改的党章内容和要求,以及应知应会的党章基础知识,采取统一出题、集中考试的方式,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一次党章知识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增强党员学习党章的自觉性,并将党章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党员当年评先选优的参考依据。

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把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要求,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纪律处分条例从十个方面规范了我们的行为,它涉及到政治、人事、廉洁自律、贪污贿赂、经济秩序、财经、失职、渎职,侵犯权利、道德、社会秩序等十个方面,指出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也就是说要加强十个方面的修炼,从这十个方面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和党的建设,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中所指出的那样,党纪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通过认真学习《条例》,我查找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方面情况。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性原则,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但是政治理论学习上仍然存在不主动现象,学的不深不透,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有差距,政治敏锐性不够。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方面。能够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区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及实施意见,在思想上努力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与要求相比,在认识上还不到位,思想上存有模糊认识。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1、在理论思想学习上,虽自觉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先进思想,但存在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而缺乏深刻思考的毛病,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在经济普查工作中,涉及哪面学哪面,相关的专业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有时在领导及社区普查员问及相关数据汇总方法、经济指标数据换算等方面不能做好及时有效的汇报与解答。

2、在工作作风上,当各项工作同时进行时,经常会慢半拍,没能及时有效地分清各项任务的轻急缓重。

(二)官僚主义方面。

1、工作效率不高。缺少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和心态,存在活干的越多越容易出问题的思想等。

2、当一时间事物繁多时容易急躁、处理问题时常陷入细节纠缠不清,缺乏从宏观视野,从而时常会导致工作从早到晚,忙繁忙碌。

工作计划。

缺乏明确的分列,盲目单干,犯了无头脑、迷失方向、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错误。

(三)享乐主义方面。

1、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缺少新动力。在缺乏创新意识方面较为明显,工作方法单一,虽能借鉴同事间的优秀工作经验,但缺乏自我融合的创新意识,经验上容易照搬照抄,虽在简单工作时能解决相关问题,但在工作事务繁多、程序复杂时则时常手足无措,没有将别人的工作经验很好的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工作中。

2、安于现状,缺乏吃苦的精神。虽然在工作中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但开动脑筋想办法的动力不足,吃苦精神不强。

(四)奢靡之风方面。

1、生活上,虽能自我抵制奢糜之风,但偶尔也存在“舌尖上的浪费”等现象。

2、工作上,学习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还不够,时有“人走灯未关”,打印不注意双面等浪费问题。

党员调研报告

截止到x年x月,x共有流动党员6人,其中流出党员6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占党员总数660人的1%。其中:外出务工党员全部是男性,共计6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3人、35岁到45岁2人、45岁到55岁1人;学历结构为:高中学历4人、本科2人。分布情况为:省内5人,省外1人,均是外出3个月以上流动党员。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党员流动方位很难掌握。

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一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到位,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导致流入和流出党员无登记,使部分党员“来去自由”。二是有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心态和家庭等情况对党组织报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

(二)流动党员党组织活动不好开展。

一是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二是流动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不说自己是党员。有的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不能正常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流动党员管理存在不足。

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外出党员都难以落实,致使外出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要求难以落实。

(四)流动党员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

流动党员的接转组织关系程序较多,繁多的接转程序导致党员不情愿心态,有的成为了口袋党员。

(五)流动党员身份不好确定。

一是要了解流动党员的身份,只是靠本人自己说,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由于工作时间紧和工作量大原因,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抓好教育。

一是要求外出党员要主动与所在地区党组织取得联系,按规定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二是对未能及时转出组织关系的,要出具《流动党员活动证》,要求党员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活动,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任务;三是要求流动党员主动通过适当方式与党支部保持联系,每季度汇报一次以上在外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四是要求外出党员返乡时及时与支部联系,如实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把《流动党员活动证》交支部查验。

(二)建章立制,强化约束。

要把外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措施、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出党员管理机制。一是政治和道德观念教育;二是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外出时间、地点、就业情况、工资报酬、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的活动情况等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三是建立联系制度。党支部要确定一名正式党员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提供其现实表现情况,原所在党组织要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做好跟踪考察工作。

(三)创新载体,发挥作用。

要把流动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好、组织好,促使带富一方群众,搞活一方经济,必须寻找活动载体,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组织要在每年春节期间和借党员回家之机,召开党员座谈会,向他们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家乡出流动党员的家庭解决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外出务工党员送去组织的关心,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四)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业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多数的在原支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组织,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又确保了企业团组织、工会组织等能够发挥正常作用,促进企业沿着健康正常轨道发展。

(五)流入地是流入党员的管理重点。

流入地党支部要与流出地党支部取得联系,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建立流动党员档案;流入地党组织要把流动党员吸纳到邻近的一个党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以及学习培训,同时协调好流动党员与用工单位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让流动党员既安心工作赚钱又可以正常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党员找到自己的一个“家”,避免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对流入本地居住或工作3个月以上并持有《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流动党员,本地要负责登记备案,编入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过正常组织生活;在本地居住工作6个月以上,而没有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流动党员,其工作单位党组织或其居住地党组织要督促其办理组织关系迁移手续;对持有《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流动党员,按有关规定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六)对务工经商党员上级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

流动党员的流入管理十分重要,但很难解决党员的真实性问题和不暴露党员身份的问题。一要进一步加强“流出地”对他们的管理;二是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必要的联系,形成管理网络;三是加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的情况。

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学生”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样使“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xx县始终坚持立足于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把“留守学生”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建立和完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大力实施用真情温暖留守学生、以奉献奠基未来工程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走出了一条富有中江特色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积极面对留守学生教育新问题;认真探索,全面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

xx县是人口、农业、丘陵大县,由于资源匮乏,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多达46万,占全县总人口141万的33%。“劳务经济”成了中江“特色农业立县”发展思路中“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大量人员的外出务工,出现了农村未成年人留守家庭的“空巢”现象,使相当多的中小学生成了缺乏父母有效监护、缺少家庭亲情温暖、得不到良好家庭教育。根据统计,全县留守学生数占全县学生数的45%左右,在一些偏远乡镇中小学,留守学生比例高达50%以上。

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家庭的后顾之忧,让留守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稳步推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教育的难点问题。庞大的留守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关注、关爱留守学生,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解忧、为民解难的“民心工程”,就是推进劳务经济发展的“富民工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干群关系的“德政工程”。

xx县文明办高度重视,联合教育局认真研究这一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留守学生管理新机制,把对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纳入中江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联系教育局、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三主”作用,着力构建“子女一样的学生、父母一样的老师、家一样的学校”的和谐校园。用爱心点燃留守学生的希望,使他们能享受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温馨与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五措并举,扎实推进“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突出创新,倾力打造留守学生教育新亮点。

针对留守学生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父爱母爱缺失”、“沟通交流缺少”、“有效监护缺乏”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县教育局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小学寄宿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通过探索研究、抓点示范,创新了一系列“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方法和举措,打造了留守学生教育新亮点,较好地解决了留守学生教育难的问题,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探索出了一些新做法和新经验。

1、建立制度,构建机制,健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面对中江留守学生问题的严峻形势,xx县文明办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联合教育局始终把架构好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作为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首要任务,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

(1)积极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强化领导,健全运转有序的组织机构,在全县成立“幸福留守”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在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育工会主席、政教室主任、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相关部门单位人员为成员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考核评比和经验推广工作。二是构建“双线三级”(“双线”即:行政线和教育线。“三级”即:县—乡镇—村(居)委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班级)工作体系,实行“双线”并行,“三级”合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区并驾齐驱,构建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关爱网络等。通过层层抓落实,在全县迅速构建了上下互动、内外协调的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机制,创建了多部门、多层次、社会广泛参与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了各施其职,各尽其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2)重点建立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十项制度”: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情况登记制度,全面掌握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及时采集各类信息,准确统计相关数据。二是建立留守学生监护人联系制度,采取召开监护人会议、家访、通讯联系、书信联系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校外状况,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三是建立留守学生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头,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提出统一的工作要求。四是重视留守学生的安全管理、健康和心理状况,建立留守学生情况报告制度。五是建立留守学生沟通交流制度,采取对话谈心、沟通的多渠道交流形式,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让留守学生告别孤独,感受亲情,引导其正确认识人生。六是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施结对帮学和强化辅导,对生活困难的学生优先纳入“两免一补”范畴,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立志成才。七是根据学生家长的愿望和实际情况,建立留守学生入学、升学指导制度。八是建立留守学生寄宿优先制度,优先满足留守学生寄宿需求。九是建立阵地建设制度,根据学校实际,要求建立“三室一机两箱”,即:留守学生工作室、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留守学生亲情活动室、亲情电话机、校长信箱、知心姐姐心理信箱。十是建立考核奖励制度,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作为德育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学年综合评估考核。每年教育局评选一定比例的留守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通过“十项制度”的建立和具体实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促进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创新抓手,建立队伍,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制,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举措。

建立一支素质高、有爱心的“代理家长”队伍,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制,是实施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重要“抓手”。我县采取多种形式和举措规范建立“代理家长”队伍,要求“代理家长”做到“四管”(即: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当好“五员”(即:情感沟通员、日常行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思想品德辅导员、健康成长指导员)。并对“代理家长”职责从五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一是掌握思想动态,关怀留守学生的精神成长,与他们沟通情感,及时矫正不良行为习惯。二是关心留守学生生活,了解他们一日三餐及生活开支情况。三是了解学生生活情况,保障其正常作息生活。四是培养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留守学生健康程度。五是了解留守学生身体状况,保证每日营养,使其健康成长。

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期开展一次留守学生调研活动,结对帮扶一名留守学生,撰写一篇留守学生方面的教育论文,参与一个留守学生教育科研课题,读一本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书籍),普遍推行“代理家长”制,班主任、课任老师等主动当起了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目前,全县共有1000余名教职工承担了2万余名留守学生的监护任务,认真履行着“代理家长”的职责,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位”、“有效监护缺乏”的问题。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成了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一股真情关爱温暖留守学生的激情正在山村校园涌动,一种为留守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在每一个教育岗位上闪光。

3、开展义务托管,营造温馨氛围,多形式组建“临时家庭”,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使长期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留守学生能得到家的温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组建“临时家庭”活动。全县广大教职员工自觉当起留守学生临时的“爸爸”和“妈妈”,使留守学生虽然远离父母和家庭,却没有孤独与失落感,和谐校园成了温馨快乐的家园。

(1)以教职工的家为主体组建留守学生“临时小家庭”。县教育局要求凡是住在学校和距离场镇近的教师都要将自己负责的留守学生每周带回家共同生活一天,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活动,一起休息,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有的教职员工一次认领几个留守学生,在“六一”、中秋、元旦、学生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通过买生日蛋糕、开生日晚会等活动,让留守学生深切感受到胜似“父母”的亲情关爱。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学生“父爱母爱缺失”的问题。

(2)以学校为主体组建留守学生“周末大家庭”。在留守学生较多的学校,从周五下午放学到星期天下午的两天时间里,由学校组织开展留守学生“周末大家庭”活动,让留守学生过上了愉快而充实的周末。我县龙台镇中心学校组建“周末大家庭”很有特色,它既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又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安排。在上午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老师和食堂师傅一起手把手地教学生煮饭、炒菜,与学生一道洗衣服、上街购物;在下午开展棋类、球类以及美术、书法等比赛活动;在晚上开展学习辅导,集体收看电视,播放经典影片,做好下一周学习准备等活动。“周末大家庭”在思想教育、学习辅导、洗衣购物、文体活动等方面,做到指导到位、关心到位,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学生“沟通交流缺少”的问题,让留守学生体验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4、个案分析,区别施教,创新开展“五心”育人,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方略。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深和教之深。”针对留守学生群体特点,我们要求全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收集掌握留守学生个案材料,对留守学生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要进行全面研究,对留守学生独特情感世界要进行深入剖析,并不断创新育人的方式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五心”育人:以“爱心”温暖学生,以“细心”研究学生,以“匠心”教育学生,以“耐心”转化学生,以“恒心”守望学生。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施教:对幼儿园的留守学生侧重进行身体素质培养,关注其身体健康;对小学、初中的留守学生侧重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注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普通高中的留守学生侧重进行学业指导,为其提供升学指导和帮助;对职业高中的留守学生侧重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注重其专业技能的培养。

我县南渡镇中心学校在实施以“个案分析、区别施教、‘五心’育人”为主要教育方式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中,特色鲜明,成效明显,成功转化了一批留守学生。该学校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人头档案,通过对留守学生的观察、交谈、家访、问卷调查、教育有效性鉴定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等情况,做好个案分析。二是建立留守学生成长记录袋,翔实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全面实施“五心”育人,并在留守学生中广泛开展“我独立、我成功、我成材”和“五个一”(即:制订一个计划、给父母写一封信、交一个朋友、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留守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关爱他人,感受幸福。该校的留守学生余佳是从外县中途转入的“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转化,现在该生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均发生了明显改变,成为了学校的优秀学生。

5、加大投入,改善条件,积极推行寄宿制,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必要平台。

为实施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满足留守学生的寄宿需要,近年来,我们深化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后勤服务条件,通过新建、改扩建生活用房、增设住宿床位等措施,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留守学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住所,为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平台。

在“幸福留守”关爱行动中,我们将寄宿工作的重点放在小学寄宿制的研究和实施上,积极探索“传授知识、共同生活、健康成长”的“保、教、育”一体化的留守学生寄宿管理新机制和实行生活、教育“双线同步管理”新模式,坚持正确引导,规范运作,建章立制,加强督查,并将留守学生寄宿工作作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纳入考核。

我们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取得了寄宿制“服务、育人”的双重功效,积累了寄宿制办学经验,初步构建了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寄宿制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既使留守学生的衣食住行有了妥当的安排,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生活,留守而幸福地成长,又填补了家教的真空,弥补了家教的不足。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1、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机制。全县留守学生面广、人多,学校老师工作压力较大,加之农村学校大多数缺编,教师超负荷劳动现象普遍存在,在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都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额外的劳动,按理应给予一定的报酬,但现在学校办公经费有限,既无专项资金,又无资金来源渠道,教师工资福利等待遇不高,我县财力有限,仅靠每年财政拨付的数量有限的经费难以解决问题。留守学生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广大教师长期不懈地坚持和付出,如果没有一个长效机制,没有必要的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极大地影响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缺乏必要的队伍保障机制。寄宿制是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一个有效办法,但要做好全县住宿的留守学生的管理工作,尚差生活老师320名,现有老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原本依靠家长“化整为零”的最有效教育方式,取代为一、两个教师帮助几十个“留守学生”的无奈局面。在生活教师的配备及管理经费上需要政府解决。

3、留守学生假期管理问题突出。学校放寒暑假到开校,时间近3个月,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监护。为了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假期管理,使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留空挡。

4、家校联系制度的实施艰难。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几年难见一次面,教师向家长通报学业成绩与表现情况时,只能电话联系,一些班主任老师一个月就得开支电话费二、三百元;再加之一些家长打工地点经常变更,遇事联系不上家长的时候很多,造成学校、学生与他们沟通交流非常困难。

5、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加大了学校管理难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能力较弱,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安全衔接上存在“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大的负担,这就更需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共同促进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1.加大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留守学生宿制制度。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设立托管中心,对留守学生实行寄宿制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学生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中、省、市财政要把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留守学生寄宿的需要。

2.建立农村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保障制度。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不足,因此,必须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心理咨询教师、生活保健人员、校外活动辅导员等,系统地解决留守学生吃、住、管、教等一系列问题。

3.建立留守学生工作经费保障制度。由于农村中小学公业务费在现行体制下存在较大缺口,缺乏留守学生工作经费来源,各级财政在预算中单列留守学生工作经费项目,用于学校完善必要的设备设施,以及解决教职工付出的额外劳动需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等问题。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留守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4.进一步完善县--镇(乡)--村及各职能部门的考核制度。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人员、责任、措施、经费”等四到位。充分发挥教育、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公安、司法、财政、广电、文体、卫生、劳动、建设、发改、宣传等党政职能部门的优势,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体现政府作为、社会作用、全民关注的工作效应,实现留守学生幸福留守,健康成长的目标。各级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学期对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表彰奖励。

5.建立代理监护人培训制度。由于代理监护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与育人”观念。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村社家庭教育机构”定期对代理监护人举办培训班,进行专题讲座,使他们明确代理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懂得留守学生的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

党员调研报告

本文目录。

保持农村党员工作的先进性是首要工作,我们认为应该先从党员的源头抓起,我们采取下发调查表、走访党员群众、召开乡村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等办法,对以来乡镇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调查表明: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先进分子,尤其是优秀青年和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内来,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保持党员先进性、解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的根本措施。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报。

每年初,县委组织部和绝大多数乡镇党委,都下发党员发展工作规划,明确当年发展党员的指导数额。全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元月以来,全县共发展农村党员1892名,平均每年630名,符合全县党员发展工作规划的总体要求。

一是向青年农民倾斜。3年来发展的1892名农民党员中,35岁以下的944名,占49%;36岁至50岁的878人,占46%;51岁至60岁的67人;60岁以上的仅3人。二是向经济能人倾斜。3年来,全县共从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吸收党员455人,占新发展总数的24%;从个体工商户中吸收党员297人,占新发展总数的15%;从各类科技示范户中吸收党员258人,占新发展总数的13%。三是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及女性倾斜。3年来,全县从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吸收党员234人,从高中毕业生中吸收党员855人,占发展总数的57%;从退伍军人中吸收党员105人,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5%;女性320人,占17%。

一是严格培养。鸭田、雨山铺等乡镇采取民主确定培养对象、专人跟踪考察、定期组织评议、分配一定工作等办法,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能力素质。桃洪镇、六都寨等乡镇,每年组织外出经商人员座谈,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和党的宗旨,吸引致富能人向党组织靠拢。二是严格程序。大多数乡镇建立了严格的入党审批程序,实现了确定对象民主化、培养教育经常化、发展结果公开化,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序。三是严格督查。县委组织部每年对乡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年来,金石桥镇、羊古坳乡等乡镇党委共查出8名新党员入党材料不齐全,取消了2名突击入党的“人情党员”的预备党员资格,3名村支部书记受到诫勉。

县委组织部明确了发展在校学生入党的程序和权限。年下半年,各乡镇全面推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发展党员质量把关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每年农村青年入伍期间,县委组织部都派人参加政审,并注意在转移党组织关系过程中严格把关,有效地防止了参军入伍人员突击入党。滩头镇、西洋江镇在新党员发展工作中注重把好培训关、政审关、审批关,保证了新党员质量。羊古坳乡、金石桥镇禁止新兵在入伍、高考升学时突击入党,纯洁了党员队伍。

一是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目前,全县35岁以下农民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1%,较1999年上升3.7个百分点;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6098人,较1999年增加2531人。现有入党积极分子总数1919人,其中掌握一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的1230人,各类科技示范户528人。二是改善了村级班子结构。3年来,455名致富能人被吸收为党员,其中139人进入村级班子,29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全县1003名村(居、社区)党支部书记中,45岁以下的562人,有一技之长的882人,分别占其总数的56%和88%。三是改善了党员队伍形象。新吸收的党员积极为群众兴办实事,引导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了新时期党员的良好形象。

与1995年相比,全县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申请入党人数由3520人下降到3012人。重点调查的52个村中,主动写入党申请的仅32人。有的村多则四五人,少则一二人,个别村甚至一个也没有。

据调查,截止底,全县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尚有181个,占全县村党支部总数的19%。滩头镇高岭、莫家村已有9年没有发展党员。

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14988人占总数的71.8%。由于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不快大部分党员“双带”本能低有科技致富专长的较少。据统计全县掌握一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的党员仅8600余人不到总数的40%。

返回目录。

为真实了解基层连党员工作现状,聆听来自基层党员的心声,解决制约党员发展的瓶颈,提升全矿党员整体素质。渝阳煤矿于元月在全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党员旗帜工程活动,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该项工程在基层连队运转是否良好,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为此我花了2天时间,到10个左右基层连队就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好的方面;

一、党员旗帜工程整体效果良好,现在基层连队党员在安全意识方面超前、连队安排的生产任务不讲价钱,欣然接受、工作态度端正,和普通员工有着本质的区别。党员在对后进同志帮扶、合理化建议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在安全工作中,党员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普通员工中树立了好榜样。现在基层连队普通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入党思想更加坚定,思想觉悟在党员同志的潜移默化下自然提高。各基层支部无党员班组明显减少。

三、通过每月的党员谈心学习活动,相互交流好的意见和建议,党员素质得到了共同提升。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党员在班组中分布不平衡,有的班组一名党员没有,有的班组有几名党员现象存在。还有的班组党员因为工作调配,使无党员班组在采掘连队有增加现象。

二、党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是薄弱环节,应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有个别党员自觉性差,不愿意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表现在人虽然是党员,工作中与一名共产党员政治觉悟还有差距。建议矿上通过下面几个途径解决:

1、多组织集中培训,培训方式应新颖,不应以老套的领导讲,党员听这种模式学习,应注重学习的实际效果。

2、基层大部分党员文化程度都是初中和小学。接受认知能力较差,教育方面是否简易,让员工通俗易懂。

3、通过请外面的教员来本矿讲课,结合多媒体或者光盘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党员收看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

三、个别队的战线点多面长,隐患和考核较重,在党员旗帜过程中,一部分党员同志工作了,已尽职了,但党员旗帜工程的钱拿得很少,甚至有个别党员拿不到,挫伤了党员同志的积极性。建议能否考虑各工种的具体情况,分头面进行考核。有个别支部党员旗帜工程待遇按二线连队计发。

四、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党员填写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对于基层单位填写的合理化建议,各部门应将采纳和落实的情况通过oa邮件的方式,反馈给基层连队。

五、党内活动搞得太少,形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基层连队党员因工作原因,搞党日活动党员来得不是太齐。矿上应多集中组织党员同志到外面接受红色教育,或者送党员外出轮训。

六、员工在工作中配合班组长和安全员方面较好。党员在查处员工违章方面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员工配合党员的工作被动,还有的员工根本就不配合。

七、党员旗帜工程经济投入力度能否再加大,只有以经济为支撑,让员工看到入党的实惠和好处,既能保证安全,又能调到基层党员工作的积极性。

八、连队党员合理化建议和金点子填写手册中能否加入党员率先垂范的事例,每月一条即可,主要是介绍党员本人在安全和生产方面先进经验,对党员提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李志)。

返回目录。

自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以来,能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能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按时参加组织活动,过好组织生活,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按时缴纳党费,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在工作中,积极积极担任社会工作,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有高度的责任心,能认真完成交给的任务,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学习成绩优异。在作风上,该同志为人正派,善于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和同学相处融洽,关心同学,经常和同学交流沟通,并能虚心接受批评,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都能认真对待,加以克服。

经过一年的考察,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入党后又有了新的进步,可以按期转正。(或经培养考察,已符合党员条件,可以按期转正)。

注:对于延期转正的,切勿出现“按期”二。

返回目录。

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也是一个走过xx年悠久历史有着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聚集了大量的一代又一代久经考验、出生入死、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党员,为国家的解放、建设、繁荣美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许许多多的党员同志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年龄增长离退了下来。但他们始终对党怀着最真挚、最深厚、最朴素的感情。多少人发自肺腑的感慨“我把党来比母亲”。

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离退休党员逐渐增多。离退休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关心好、照顾好离退休老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夕阳”作用,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课题。总书记总书记曾批示:“老同志作为干部虽然离退休了,但作为党员永不退休,还应从政治上关心老同志”。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妥善有序地管理教育好离退休老党员,是我们应该肩负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一、离退休党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员数量增大。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离退休老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离退休老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已达%。以xx县为例,离退休党员x人,占全县党员总数%。党员基数大,所以离退休老党员数量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

2.思想放松,党性观念淡漠。总的看,绝大部分离退休老党员仍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续维护、关心、支持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发挥作用,奉献余热。但是,也有少数离退休老党员不再追求进步,不再自觉主动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工作退休、思想滑坡”的现象严重;有的离退休老党员不爱学习,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建设妄加评论,对党内的一些违纪违法的人和事道听途说,夸大其词,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和形象。

3.自我要求降低,纪律约束松弛。前不久,我们组织的老党员现状及愿望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个别离退休党员不参加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包括党课教育、支部活动等(约占%);一些老党员把交党费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负担,为了少交党费,要求把组织关系转往街道社区或农村(约占%);有的甚至半年不交党费,个别的还有退党的想法。

二、离退休党员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个人方面。一些离退休老党员有松懈思想,认为自己为革命、为工作兢兢业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到了离退休下来的时候,认为自己什么都退了,因而不愿接受思想政治再教育,对党的活动和地方建设不关心、不热情、不参与。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离退休党员身上,但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组织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可有可无,与离退休老党员联系少,沟通少,存在着“一重一轻”的倾向,即重视对在职党员的管理、监督、教育,而轻视忽略对离退休老党员的管理、教育、服务。究其原因是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四难”。一难是对离退休党员不好提要求。老党员都是老同志,赋闲在家,年事已高,不承担具体工作,对老党员个人不好提要求;二难是对离退休支部布置什么任务不好掌握,因此工作要求普遍较低,基本上能管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三难是组织学习活动难,由于大多数老党员居住分散,老弱病残,信息联系沟通不畅,很难组织集中学习和集体活动;四难是经费欠缺、保障无力。由于经费特别困难,基层党组织往往是“有心无力”手长衣袖短,无法解决离退休老党员的具体困难和活动经费。

3.制度方面。主要是党员分类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健全。针对离退休党员数量大、分布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对一些离退休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的处理制度,对离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对离退休党员的激励和表彰制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一千多年前,文滔武略的一代英雄人物曹操曾写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激情诗句。烈士也曾有“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豪言壮语。廉颇、赵云、黄忠更是家喻户晓的横刀立马、拼杀沙场的老英雄模范。离退休老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他们也曾朝气蓬勃,雄姿英发,指点江山,激扬文,经过风雨的洗涤和岁月的沉淀,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如何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是我们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一)提高认识,真切关爱,动之以情。

1.要真正重视。各级党组织要提高认识,加以重视,真正认识到做好离退休老党员的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环节。要根据离退休老党员居住分散、部分党员高龄多病、行动不便等特点,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由于离退休老党员曾经在国家和党的建设事业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其结识面广,有的原来还是领导干部,他们往往在人民群众中和社会各届有较大的影响力。如何调动和发挥老党员的积极性和榜样作用,进而带动其他老同志发挥“夕阳增辉”作用,这将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激励机制,在“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时,要扩大离退休老党员的参与面、表彰面,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肯定。

2.要真情关怀。党中央和中央领导提出要切实关心爱护党员和基层干部,特别是要帮助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要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目前,正在实施和逐步完善的党内关怀制度正是一个真情关怀老党员的重要举措。在节庆日去看一看离退休老党员,离退休老党员在生病住院时去慰问一下,离退休老党员有困难时去帮扶一下,这些都是离退休老党员所盼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举手之劳的事情。要建立慰问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节假日慰问老党员制度。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定人去探视慰问老党员同志,特别是老党员病逝身故时,能以组织的名义送一个花圈,对家属表示慰问,这对逝者是一个莫大的缅怀和肯定,对生者更是一种激励和感动。

3.要真心爱护。各级党组织要真心爱护,倍加体贴离退休老党员。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新载体,让他们发挥余热有舞台,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有继承,做出成绩有肯定。要建立帮扶机制,要逐步建立老党员之间、在职党员干部与贫困老党员之间的对接帮扶制度。对生活困难、身体有病的老党员要特别提供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加强教育,严格管理,晓之以理,不断提高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和不可放松的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改革创新,使老党员的组织生活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并在活动中达到教育和提高的目的。

1.改进方法。变过去的读读报纸、摆摆龙门阵为政治思想引导式,国家大事、地方建设讨论式,单位工作、社区活动参与式,以成功的事业去鼓舞人,以先进的典型去激励人。特别是要在老党员中开展寻找光荣感的思想教育,讲理想、讲荣誉、讲奉献,不断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xx人杰地灵,又有着光荣革命传统,这里走出过有着光辉历程的一代伟人尚昆主席;走出过被敌人残酷地挖去双眼,割下舌头,斩断双臂,临死不屈,英勇就义的闇公烈士。伟人的精神感动着我们的心灵;xx年代近xx万人勒紧裤腰带肩挑背磨,挖掘“三块石”运河修电站的壮举。这些人文精神定会激起他们当年的“壮怀激烈”的自豪感,让他们想起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要通过建立开展“忆峥嵘岁月、看改革成果”季末交流活动,“奉献宝贵经验、帮助年轻干部”双月回岗活动等制度,让老党员再出激情、再展魅力、再立新功。

2.强化管理。要使老党员继续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休不退党”,进一步加强组织观念和党性锻炼,政治思想上不能放松,坚决不能放弃。对拒不交纳党费、思想消极、不思进取,经多方多次做工作仍不改进的,则应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畅通出口,确保离退休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3.加强建设。按照“就地、就近”和有利于退休党员管理的原则,组建离退休党支部。党支部委员应选派能力强、作风正、身体好、威望高的离退休党员。同时,要形成单位、社区、基层党委的合力,来强化退休支部建设。我们剧团退休支部的老党员在退休待遇本来就不好的情况下,xx年如一日,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利用他们的文艺特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地方建设,为全县老党员发挥余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创造条件,注意引导,积极鼓励老党员发挥余热作用。

1.多联系。为避免出现离退休党员既退岗也退党现象,让离退休党员在生活、思想等方面均有所依,每个支部应明确专人负责离退休党员的联系服务和协调工作,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加大走访力度,重点进行帮扶教育,照顾慰问。

2.多接触。为使离退休党员紧跟时代步伐,时刻保持先进性,对文化层次较高的离退休党员,突出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的教育;对文盲或半文盲离退休党员,突出身边典型的耳熏目染、言传身教;对年老体弱离退休党员,坚持上门送学、结对助学。

3.多服务。为丰富离退休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基层组织可成立离退休党员门球队、象棋协会、秧歌队等团体,修建绿色广场、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学习健身娱乐场所,配置棋牌、vcd播放机、电视机等设备及体育用品,订阅《参考消息》、《干部之友》、《党员文摘》、《当代党员》和《党风廉政文摘》等报刊杂志,为离退休老党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条件。

4.多关心。为激励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的积极性,基层党组织应在离退休老党员中开展各种有纪念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的健康竞赛活动,营造“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对一些觉悟高、能力强的离退休党员,让他们走进校园担起课外辅导员,或加入社区治安巡逻队参与日常治安巡逻,或主动加入招商引资队伍,为老党员有事做,有地方干事,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四)加强领导,保障经费,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

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是做好老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已经成立了离退休老党员的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离退休党支部的领导,经常研究、关心、支持离退休党支部的工作,努力把支部建设成为老党员之家,成为带领老党员发挥“夕阳”作用的坚强核心,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好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稳定离退休老党员队伍,使他们更好地支持在职干部职工的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离退休党支部有必要的活动经费,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有丰富的学习资料,确保离退休党支部能正常开展组织活动,真正使离退休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坚持做到“政治上送营养,生活上送温暖,思想上送理解”。

忠诚奉献不是青春的专利,晚霞也是人生辉煌的光彩。在加强和改善离退休老党员工作中只要坚持贯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这一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坚信,以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百折不挠的恒心去做好老党员工作。离退休老党员“夕阳光辉”一定会晚霞满天,辉煌壮丽。

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

(一)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

随着我县城镇化深入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__年我县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12.9%,留守儿童在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荥经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各中小学校在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领导机构。

为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荥经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和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荥经县教育局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学校也相继成立了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党政、工、团、少先队负责人和班主任为成员,明确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2.关工委组织悉心关爱留守儿童成长。

教育局和学校均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把关注特殊青少年,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关工委的重要工作内容,努力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

1.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针对山区教育工作和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多的特点,我县结合“5.12”和“4.20”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一是进一步改善泗坪中学等6所初中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二是把三合小学等7所小学新建成寄宿制学校。目前,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13所,__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生1328人,__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生1064人。

2.改善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

全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共有学校31个校点,享受学生约6727人。其中:乡镇中心小学23所,在校学生5500人;乡镇初中3所,在校学生1021人;村小及教学点5所,在校学生206人。按《荥经县__-__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模式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我县从__年9月起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模式试点。选定宝峰小学、安靖小学、烈太小学、天凤小学、新建小学5所学校为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模式试点学校,享受学生690人。__年秋季学期开学,计划新增青龙小学、青龙复兴村小、民建小学、民建大坪村小、新庙小学、三合小学、石龙小学共7所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转向食堂供餐,享受学生850人。其余学校到__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全覆盖。

1.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进一步完善联系留守儿童制度。

(1)基本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全县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联系电话、监护人等基本信息。各校以班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花名册,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奠定基础。

(2)探索建立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

案例1花滩小学作为荥经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小学,目前,有留守儿童177人,分布在全校27个班级中,占全校学生比例13.7%。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学校建立并逐步完善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落实具体联系责任人,各班班主任负责联系该班的留守儿童,学校行政人员及领导小组成员有针对性地联系3名留守儿童,随时掌握、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情况。

民建彝族乡双语寄宿制小学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联系制度和帮扶制度。班主任负责联系该班的留守儿童,每名教师负责联系、帮扶一名留守儿童,学校行政人员及领导小组成员有针对性地联系了2名留守儿童,一名好学生帮助一名学习有困难或行为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一帮一”手拉手活动,经常与结队与帮扶学生谈心、交流、沟通,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制定了《荥经县__年德育工作要点》(荥教发[__]7号),统一安排布置全县德育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牢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利用开学毕业、入队入团、成人仪式等契机,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团队活动,并利用张贴标语、校园广播、黑板报、学校法制宣传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狠抓学生一日常规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学生的养成教育纳入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

3.大力开展法制进校园工作。

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工作实际,荥经县教育局制定了《__年法制进校园方案》(荥教函[__]16号),统一安排布置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法制进校园”工作。基本建立了法制教育制度,各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课程计划设置要求,上好法制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认真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组织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案例2__年4月上旬,各中小学校利用黑板报开设了班级法制教育阵地,学校同时组织了一期法制教育宣传专栏。4月中下旬,各中小学校均聘请法制副校长或者司法机关联系人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部分学校还根据实际开展了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荥经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把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列为__年工作要点,并开展了相关工作。4月21日,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到新添中学、石龙小学等学校开展“加强法制宣传,创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报告会。4月22日,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到严道四小、花滩小学等学校进行“法制进校园”工作调研。

截至目前,全县近__0师生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越来越规范,学生小手牵大手的法制教育活动影响着家长和周围的邻居、朋友。

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雅安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的指导下,荥经县各中小学校结合地震灾后学生心理辅导,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请相关心理学教师为学生作心理教育讲座,使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

案例3荥经中学由心理学专职教师陈诗瑞老师在初中部各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通过学校心联小屋、承办荥经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和邀请川大心理学师生到校举办心理讲座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学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5.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管理。

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考核机制。教育局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列入学校工作目标,加强检查考核。学校和班级每学期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进行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路子;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工作业绩;加强留守儿童的考核表彰,对各方面表现好和进步大的留守儿童利用“六一”和每期散学典礼进行单项表彰。

6.创新家长学校机制。

(四)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

1.落实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

各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积极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一名好学生帮助一名学习有困难或行为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学校要求每位学科教师要经常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无偿补课、“开小灶”等进行转差提高工作。

案例4严道四小是一所城镇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级13个班,学生579人,留守儿童195人,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33.6%,留守儿童问题正日益凸显。学校落实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大力开展“结对子”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学习、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同时,学校发动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一个或几个教师负责一个村(居委)的留守儿童,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家访和生活上的一些关心和照顾,做到定点、定人联系。

荥经中学、严道一中、严道二中、花滩中学、泗坪中学等学校专门为住校的留守儿童开设晚自习,选排教师进行辅导,宿舍管理人员对住校留守儿童关爱呵扶,严格管理。

为了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各校均成立了兴趣活动小组,让留守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相应的兴趣小组。

2.开展人文关爱活动,真情关爱留守儿童。

除了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外,各学校还要求师生不得歧视留守儿童,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的能力,不断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县教育局号召师生为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捐衣物、捐学习用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各学校依托社区优势,发挥“五老”作用,让社区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如:帮助留守儿童落实解决低保,共同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严禁上网吧等,积极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3.建设并充分利用爱心书屋和爱心之家。__年,我县建成爱心之家7个、爱心书屋6个;__年已建成留守学生爱心书屋和留守学生爱心之家28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利用爱心书屋和爱心之家,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学校留守学生之家、留守学生书屋暑期为留守学生开放。

案例5民建彝族乡双语寄宿制小学是荥经仅有的两个彝、汉双语学校之一。学校现有学生3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111名,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县教育局、民建彝族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雅安市教育基金会的援助下,学校准备在乡政府内建立民建彝族乡建乐村“留守儿童之家”,目前正在进行物资采购,预计于__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4.大力开展各类资助和慰问活动。

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勤工助学为辅,奖助学金、困难资助等资助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的“奖、贷、助、补、减免”等资助政策,以“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为工作目标,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__年我县资助留守儿童在内的贫困学生6220人,资助金额达625万余元;__年上半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学生数14744人,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提供教科书学生数14744人,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1115人。

案例6__年4月,关爱留守儿童“恒源祥”品牌向全县100名留守、孤残儿童发放100件爱心毛衣;章浩龙先生自__年起,长期资助我县贫困留守学生,4年来先后捐资30余万元,共资助我县贫困留守学生260余人,__年又为胡长保小学50名贫困留守学生带来360元/人的关爱助学金。今年上半年,“女市长教育基金”、“自贡市对口资助荥经县困难学生”、“章浩龙基金”、“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等11项国家、爱心企业和慈善基金已经发放到位,资助总额为134.11万元,受惠学生为2082人次;“育英助学计划”、“微尘基金”、“蓝天春蕾女童班”、“音乐之声我要上学”、“扶贫移民局资助”、“共青团委寻找帮助困难青少年群体”6个资助项目已按照上级要求完成资料收集、上报工作,待资金发放到位,届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人次将增加约415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部分留守儿童学科检测成绩只有40、50分,逃学、厌学现象比较普遍。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长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逃学、早恋、抽烟、喝酒、说谎、打架,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成为了“问题儿童”。

3.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大多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

案例7严道四小对10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上课常常发呆,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经常独自一人躲在一个角落。

4.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出现偏差,教育和关爱力度不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监护人,乡(镇)政府、村社、社区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教育和关爱力度不够。

(二)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

2.监护管理力度不够。隔代教育徘徊于溺爱的误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年纪较大的人。天凤小学对本校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进行调查,监护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占56%;无人监护占26%;监护人是其他亲戚占18%。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重“养”轻“教”,过分迁就,甚至放任自流,只“养”不“教”;其次,是托管(新型产业),同时监护几十个小孩,也只能让孩子们吃饱,按时上学,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够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不够了解,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的帮助、指导,不能在学习上、心理上予以辅导。

3.教育方法简单。一部分留守家长有溺爱和偏爱的倾向,把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看待。出了问题又是简单粗暴,动辄拳脚,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教育,或者干脆放纵与不管。他们中一些人早出晚归与社会上闲杂人员来往,沾上小偷小摸恶习或痴迷于电子游戏,光顾不良网吧,整天神智恍惚。

4.沟通难度大,家校联系少。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学校老师很难见到孩子父母面对面交流,即便是了解孩子父母的联系电话,基于学生的数量和学生问题的复杂性,教师也很难做到长期坚持与家长沟通并电话反映学生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少主动了联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导致家庭和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的信息沟通不畅。

5.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完全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非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教师对他们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

三、对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扩大寄宿制学校的覆盖面。让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学习和生活,一是可以解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不力的问题;二是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利于留守儿童发展积极向上、开朗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四是可以基本排除留守儿童在往返途中的安全隐患。

2.学校应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继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二是针对留守学生特点,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四是大力开展各类资助,竭力帮助贫困留守儿童。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重视对留守子女的教育。社会各方面应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在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探亲时,组织他们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召开家长会,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注重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关爱网络。各乡镇、村(居)委会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和学校、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更切合实际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建立社区帮扶中心,并组织干部到留守儿童家里慰问,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农村基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农村党员调研报告

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重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党的农村全部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激发农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内在活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我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苦干实干、求真务实、崇尚创新、争创一流”的“状态”,奋力建设发展高地、休闲胜地、民族团结福地”的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创新,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党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紧跟发展步伐,从夯实基础入手,不断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我乡现有基层党支部10个,党员1名。大致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党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在现有的10个党支部中,机关支部1个,农村支部9个。由于党员文化程度的差异,这就对所在支部的工作,乃至对我乡如何开展党建工作了新的课题。

二是党员分布面广。在1名党员中,机关党员仅为23名,农村党员人数多,且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农村党员均为家中主要劳动力,时常外出务工,居无定所,导致管理困难。

三是藏区基层党支部中,大多数成员也为家中劳动力,为保全家生活有所依,往往注重发展经济,精力有所分散,抓经济工作多,抓党建工作少,对支部建设工作责任心有所松懈,有应付工作的现象,无法充当好基层组织活动“领头雁”角色。

二、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管理的力度。

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支柱,党员意识的强弱决定着支部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是推进支部建设,服务发展的人文力量。我乡结合系统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教育管理,不断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为加强和创新党建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我乡党委经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了不同的考核管理办法,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二是要坚持党员珉主评议制度。对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的,党组织应及时按照正常程序,作为自动脱党处理。对珉主评议中群众反映问题比较多、经教育帮助后思想上又不认识、行动上不改正的,应劝其退党;对工作中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在群众中影响极差,根本不像党员的,应坚决劝其退党。

四是结合我乡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根据全乡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并对支部了明确要求,实行年度考核,坚持月通报、年考核制度,做好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督促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健康发展。加强对支部工作和支部班子的考核力度,提高支部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党员群众评议监督,在我乡基层党组织中推行述职考评制度,从工作实绩、服务意识及办事效率、廉洁自律及遵章守纪、内容真实程度等四个方面现场进行评议和测评,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和反馈,并与支部工作评优评先挂钩,对评议较差的支部班子进行诫勉谈话,及时提高,推进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今年,我乡党委根据实际情况从各个党组织中挑选出了比较有典型性的一个基层党组织作为重点党建示范阵地,其他支部同步推进。

五是明确乡机关支部管理制度,力求从行为的规范上着手,彻底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维护机关支部和机关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从而带动全乡的各项工作。

三、我乡党员作用发挥状况和分析。

目前,我乡农村党员队伍大约170名,在党员作用发挥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这部分党员主要集中在村组干部队伍中。他们有着较高的个人自身综合素质,在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精神等方面上保持先进性。能够认真完成党的任务,工作勤恳,有争创一流的意识,工作实绩突出;能够做到公道正派,敢于弘扬社会正气,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作风踏实,群众关系好,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

(二)能正常发挥党员作用的。这部分党员大多数都能在思想上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个党员,他们会自觉参加党组织的生活,在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表现较好,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有所体现,比一般群众强,从总体上维护和维持了党组织的形象。

(三)不能发挥党员作用的。这类党员主要是老弱病残,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他们由于受到自身能力和条件的限制,事实上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

针对以上存在的党员管理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问题,我乡党委对机关和农村党组织的管理和作用的发挥了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科学有效推进基层工作健康规范发展。

四、党员管理与作用发挥方面的建议。

1、干部管理方面。

乡、村两级干部是基层工作中的血液,在繁琐的工作中,乡党委要注重培养干部思想素质,提高干部办事能力,规范干部管理制度,要求干部讲修养、讲管理、讲政策,细化工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特别是在对村干部的管理上逐渐摸索出一套独树一帜的管理方法。如我乡根据九个行政村不同的村情制定了相关村规民约,使村两委的工作有章可循。一是要求村干在工作中凡事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特别是在农村低保、医疗救助等惠民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谁符合资格谁享受”的工作原则,“珉主投票”、“调查核实”、“大会通过”等形式切实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杜绝一切“讲人情”、“走后门”的事情发生,充分体现了“公生严、严生威”的深刻含义。二是要求无论村干的文化水平处于哪种层次,在实际工作中都必须要有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能力和事事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以“事必躬亲,亲必见效”为工作原则。经过不懈努力,村干部观念转变较大,积极性提高较快,改变了以往陈旧的工作模式,从机械的执行命令到能主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成为了有新的工作理念、有新的工作思路、有新的工作方法的“三有新人”。三是搭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平台是建立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的重要途径。

2、干部引导方面。

充分引导村干部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于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来,奖惩分明,公平对待。一是积极鼓励干部积极参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对表现良好,能积极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给予奖励;二是对以各种形式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给予处罚;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是具体的,要通过各自的岗位和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基层组织要构建好这个平台,扎实开展工作,提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

3、重视干部方面。

基层党组织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上,往往要求党员要为集体事业做出奉献。只有在感情上重视、关怀、爱护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是要切实帮助农村党员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做好贫困党员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事情。二是要组织党员之间相互谈心,了解他们思想、生活、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三是要充分利用党员的生日、入党纪念日、重大传统节日等时机,开展座谈、上门走访活动,送去党的关怀,体现组织的温暖。四是建立党内结对帮扶制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