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汇总6篇)

时间:2023-09-05 01:25:29 作者:QJ墨客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汇总6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总结篇一

本项目部自20xx年3月中旬进场以来,前期工作以驻地标准化建设和生产场地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自5月中旬来,取料场、碎石场、冷拌场已具备生产能力。热拌场还在紧张的建设之中。为了提前做灾害的预防工作,防范于未然我部于5月10日起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具体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灾害隐患排查相关活动。

一、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安全灾害隐患有:

1、取料场挖砂料形成的高边坡,存在局塌陷和地质下陷的安全隐患。

2、在施工过程中有部分村民到现场观看,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3、施工车辆机具在临边行走易发生坍塌事故。

4、在雨节时,取料场边坡易发生滑坡或泥石流。

5、在碎石场,因地界狭小,运转机械安装紧凑,作业区域通道狭窄,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6、车辆在施工通道与村道平面交叉道口区域行驶,易发生交通事故。

7、粉尘、烟尘污染环境。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灾害和安全隐患我部主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建立营双高速公路路面六标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从组织、施工作业过程管理、规章制度、经济四个方面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控制和预防。

2、成立各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根各保证体系的要求落实具体责任,在项目部范围内建立了群防体系。

3、在灾害隐患存的区域进行了标识,通过项目部各类安全会议对班组和项目全体人员进行了传达。

(1)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设立了警示牌,划定危险区,并采取防护措施。自4月下旬开工生产以来第一、二取料筛料场相继开工建设,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了高边坡,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在临边3米线外设置安全警戒线,防止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发生安全事故。在距筛料场100米范围内设立地质塌陷观测点,预防发生地质塌陷灾害。

(2)合理利用群防网络,开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给相关的保证机构,保证机构组织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3)项目部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安全巡查小组,每天对施工区域进行巡逻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解决。

(4)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现场的应对工作,若出现大雨预报时,提前通知保证机构组长,将深坑内的机械设备,最大限度移到平地安全地带。避免因大雨出现塌陷造成事故。

(5)在进行高边坡防护过程中,共消耗警示带(三角旗)3652米,竹杆755根;在施工边界或局部危险部位上用印有公司标识的彩旗作标识,共消耗彩旗552面。

4、对施工通道与村道平面交叉的道口,我部根据实际危险情况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在显眼部位加贴反光标志。共设置指路标牌及相关告示牌85块。

5、加强施工作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在第一碎石场和热拌场的污染源产生部位安装了布袋式除尘器,有力地防止在碎石和热拌作业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在施工通道运行过程根据情况,合理安排洒水车值班洒水,有效地防止了因汽车产生扬尘造成的环境污染。

6、在生产区域内,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作业设备的危险部位进行标识,按要求设置安全围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7、在安全巡检过程中多次发现有村民进入施工危险区域观看,施工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将村民驱赶出生产区域。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总结篇二

为确保排查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局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副局长任组长、地震办主任任副组长、地震办干部为成员的科技局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及各个阶段步骤。月22日,科技局召开了会议,及时传达了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并要求各股室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工作,根据排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开展了工作。

一是加强地震监测台站运行情况检查。对西河村庙嘴山地震监测台的供电、网络进行了检查确保确保地震监测设施正常运行。及时维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

二是加强农村地震安居工程建设。组织对示范村进行了检查。

三是继续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共印制2万分地震科普宣传单张免费发放给群众。

四是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检查工作。5月22日至6月17日,联合住建局对我县教育系统的83所中小学校、8所幼儿园的198栋单体建筑物、对全县13所乡镇卫生院的35栋单体建筑物进行了全面的排查。为了便于获取风险隐患信息,科技局依靠群众,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健全风险隐患监测体系。加强全县地震宏观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异常落实制度,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大宣教力度,提高群众地震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科技局对存在和的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明确责任,把风险隐患的治理整改和排查工作贯穿于排查的全过程,对可在短时期完成治理整改的,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治理排除的,制订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落实治理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责任人和期限等,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事件发生,确保能够妥善处置、减少损失。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总结篇三

一、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地质自然灾害事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要求领导小组成员提高认识、认真开展好本单位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项目部对施工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质自然灾害危险源辩识活动,认真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对重大自然灾害危险源编制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资金投入。项目部还制定了危险源监控体系。每日领导带头值班,加强排查、巡查,对各个部位加强地质安全监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三、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挂帅组织各部门、协作队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承建施工区域进行全方位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排查生活区、施工区、高边坡、施工便道、冲沟等各种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防汛自然灾害隐患划分责任人、督改人,并限期整改、复查。对未整改、整改不彻底的部位,责令继续整改至隐患排除为止。

四、进一步加强防汛与自然灾害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地质灾害意识

项目部在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对员工进行防汛与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同时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工作,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响应、解除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再通过应急演练加深应急预案的各项程序。确保每一名员工知道防汛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为进一步规范项目部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增强应对、防范地质自然灾害事故风险和事故灾害能力,提高抢险救灾的应变能力,达到上传下达、应急响应快捷化的要求。对各类防汛自然灾害事故处理人员联系方式集中管理,实现电话直拨,发生灾害事故时按事故处理成员定位定人,大量提高了应急救援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事故救援节省时间。切实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防汛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职工、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总结篇四

根据上级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要求,加强消防安全建设,提高防控火灾的整体能力。加强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及时有效的扑救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让全体员工碰到火灾时忙而不乱,能各司其职。

完善消防安全机制,建立以石峰石诚石材有限公司为领导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公司高层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成立意味着消防安全建设组织机构得到完善,切实落实消防安全工作是公司当前的重中之重。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消防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根据消防监督部门的要求,建立消防组织,制定履行本单位的防火安全制度和措施;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各部门、各工种、各岗位的防火安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把防火安全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委员会会议,及时布置、总结消防安全工作,解决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险隐患,改善防火安全条件,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组建义务消防队,制定火警火灾处置程序,定期组织灭火演练。在火灾情况下,积极组织员工扑救火灾,疏散员工和重要物资,保护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做好事故查处工作。

根据消防支队整改要求,结合石峰石诚石材有限公司自身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新增各个部门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重点部位防火要求”、“消防控制室上岗制度”、“义务消防员职责”、“巡逻巡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张贴和发放到各部门进行大力宣传,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并与各部门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

并在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让每一位员工了解阻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危害性;让各个部门自查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木材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于安全位置,了解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情况。让每位员工能够认识到“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建立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计划。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切实维护本公司、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安全生产法》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通过上级消防队不定期对我公司的指导和检查,完善了公司消防安全设施设备,整改了一部分消防安全的不安定因素。在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警示标识,消防设施器材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并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更换了一部分损坏的应急灯、灭火器、水带,将老式的疏散标志更换为新式常亮的。各项总投入近6000余元。

只有加强管理,做到责任到人,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这是我们摸索出来的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明岗明责,检查评比,是强化管理力求实效的重要举措。具体说来,我们在以下七个方面加强了规范管理:确定重点防火部位,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负责人。我们根据办公环境、岗位变动、公司规划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了重点部位防火责任人;经常性地检查疏散通道和应急灯;加强对库房、加工房、财务室和厨房的管理,不定期检查安全情况。在事故易发地,我们对有关人员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我们并不因为这些器具平时闲置无用就放弃管理,而是注重保养保证随时可以应急使用,对公司重要部位消防器材的进行了保障;加强对员工宿舍用电安全的检查。每周检查,及时公布,如有违纪,立即收缴有关电器。屡教不改者,劝其退宿。执行情况良好,未有事故发生。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总结篇五

目前,我镇辖区内共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500余家,重点监管单位219家。其中学校14家,网吧4家,休闲娱乐场所6家,超市百杂21家,其他174家。安全监管对象种类繁多,任务繁重。今年以来,我镇始终把消防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为抓手,坚持推进消防安全“三分六定”网格化管理模式。

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为加快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我镇成立了网格化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xxx任组长,副镇长xxx、司法所长xxx、综治办专职副主任xxx、稳定办专职副主任xxx为副组长,派出所、安监所、工商所、群工办负责人及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消防中队,由镇消防中队长xxx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xx镇辖区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具体职责分工是:

xx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辖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

xx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指导各村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

镇其他班子成员为分管责任区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村村委主任为所在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消防安全监管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出台实施方案,收集相关信息,划分各级网络,对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等问题进行排查登记,建立台账和档案,确定各级网络、各个责任区职责。通过建立三级网络,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把网格化管理科学涵盖到整个辖区,力争实现“无缝隙、无缺口”的消防安全监管格局。

分层分级建立责任区。以镇政府为单位建立一级大网格;以24个行政村为单位建立24个中级中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200个三级小网格。

落实责任区包片领导。一级大网格明确1名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设置5名专职安检人员;二级中网格按照分工包片到各村,并明确主要负责人,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设置1名消防安全管理员;三级小网格由各村按照分工包片到各村民小组,各组明确主要负责人。

明确各级责任区职责

召开了各村支部书记、安全员、各相关站办所负责人会议,宣读了告成镇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实施方案,签订了消防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三级网格的工作职责。要求各村、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安全检查,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监督隐患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抓好责任区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实行检查巡查制度。各级网格分包领导每月至少组织检查一次;各村支部书记、安全员每周至少检查小网格消防安全工作一次;巡消防队员每天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

实行层级负责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实行专人专管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

坚持宣传培训制度。镇消防中队每月5日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安全员及相关部门主管消防安全的负责人进行培训并通过彩页、宣传栏、橱窗、安全警示牌等形式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坚持联席会议制度。每两个月由镇消防安全网格化领导小组组织工商所、派出所、综治办、安监办、消防中队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通报辖区消防安全工作形势,分析当前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

实行督办移交制度

实行网上监管制度和奖惩问责制度。按照登封市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网上监管和奖惩问责制度,对隐患排查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按照xx镇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位设置和工作流程,实行分级处置、层层分解。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消防安全问题,按照自身职权,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整理上报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上报的问题实行综合分析、分类处置,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及时报告镇党委政府,由党委政府牵头,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实行联合处置。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总结篇六

本项目部自20_年3月中旬进场以来,前期工作以驻地标准化建设和生产场地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自5月中旬来,取料场、碎石场、冷拌场已具备生产能力。热拌场还在紧张的建设之中。为了提前做灾害的预防工作,防范于未然我部于5月10日起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具体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灾害隐患排查相关活动。

一、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安全灾害隐患有:

1、取料场挖砂料形成的高边坡,存在局塌陷和地质下陷的安全隐患。

2、在施工过程中有部分村民到现场观看,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3、施工车辆机具在临边行走易发生坍塌事故。

4、在雨节时,取料场边坡易发生滑坡或泥石流。

5、在碎石场,因地界狭小,运转机械安装紧凑,作业区域通道狭窄,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6、车辆在施工通道与村道平面交叉道口区域行驶,易发生交通事故。

7、粉尘、烟尘污染环境。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灾害和安全隐患我部主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建立营双高速公路路面六标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从组织、施工作业过程管理、规章制度、经济四个方面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控制和预防。

2、成立各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根各保证体系的要求落实具体责任,在项目部范围内建立了群防体系。

3、在灾害隐患存的区域进行了标识,通过项目部各类安全会议对班组和项目全体人员进行了传达。

(1)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设立了警示牌,划定危险区,并采取防护措施。自4月下旬开工生产以来第一、二取料筛料场相继开工建设,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了高边坡,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在临边3米线外设置安全警戒线,防止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发生安全事故。在距筛料场100米范围内设立地质塌陷观测点,预防发生地质塌陷灾害。

(2)合理利用群防网络,开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给相关的保证机构,保证机构组织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3)项目部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安全巡查小组,每天对施工区域进行巡逻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解决。

(4)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现场的应对工作,若出现大雨预报时,提前通知保证机构组长,将深坑内的机械设备,最大限度移到平地安全地带。避免因大雨出现塌陷造成事故。

(5)在进行高边坡防护过程中,共消耗警示带(三角旗)3652米,竹杆755根;在施工边界或局部危险部位上用印有公司标识的彩旗作标识,共消耗彩旗552面。

4、对施工通道与村道平面交叉的道口,我部根据实际危险情况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在显眼部位加贴反光标志。共设置指路标牌及相关告示牌85块。

5、加强施工作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在第一碎石场和热拌场的污染源产生部位安装了布袋式除尘器,有力地防止在碎石和热拌作业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在施工通道运行过程根据情况,合理安排洒水车值班洒水,有效地防止了因汽车产生扬尘造成的环境污染。

6、在生产区域内,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作业设备的危险部位进行标识,按要求设置安全围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7、在安全巡检过程中多次发现有村民进入施工危险区域观看,施工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将村民驱赶出生产区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