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审计书读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7 11:25:58 作者:梦幻泡 2023年审计书读后感(优秀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审计书读后感篇一

看了这部电视剧给我的感觉是严肃,冷峻的画面,作为审计师的为难与高风亮节,任何人在这个时候都无法保持独立性,所以审计显得更加神圣。背景:日本拥有总计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在这东京证券交易所,日平均交易额超过2兆日元.在判断要买卖哪支股票时,投资家判断依据是财务决算报表.而对财务决算报表进行审计的是会计事务所(具备5人以上注册会计师才能成立会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即注册会计师团体,进入公司现场审计,对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彻底调查,核对决算报告是否属实,如果发现做假帐即要求公司进行更正.如果企业不履行的话,甚至可以使企业退市.。这就是日本的审计师,拥有无上的权利,在中国或许没有这样的审计师。

这部剧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太压抑了,六集都没笑过一分钟,在这个这么混乱的世道说他存在与现实并不为过,那些事情其实一般的人是不太会接触到的.看这个片子,就会觉得原来剥削就是这样环环相扣,黑暗无处不在...顺应还是反抗...只能感叹力量的薄弱呀.其中的有些人是善是恶根本就无法分辨,还得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看似邪恶的人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

够手下留情。知道帐本内有猫腻,所以吉野犹豫片刻后直接交给了若杉。若杉翻开第一页居然就是飞鸟屋的资料,虽然很疑惑但还是埋头开始工作.。深夜,看到还在埋头苦干的吉野他们,须贺以上有老下有小希望吉野能放过东都银行。但吉野却很正直的拒绝了,这让众人刮目相看,若杉表示东都其实已经破产了,吉野表示要乐观一点,不然一旦东都破产,那整个经济就崩溃了,所以还是要得出一个结论。篠原理事直接就做出出具无保留意见.可是若杉却并不同意,提出反对意见,虽然有小野寺帮忙,但却遭篠原理事抵制,而此时吉野做出了正直的判断,同样篠原理事对此抗议,可是吉野却拿出了当初若杉他们交给他的飞鸟屋帐外帐。因此,会议最终做出不能出具无保留意见。国友社长得知这个消息深受打击,要求须贺去背这个黑锅.须贺因此自杀身亡。这里让我很纠结,就是这样的严格审计让很多人失去了很多,有时候想想是不是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是不是要衡量一下生命与原则的重量。

这部电视剧让我思考很多,有的人为了地位,为了金钱,成为了陈规旧套的老古董;有的人为了理想,为了幸福,却不得不挣扎在正义的冷漠和世俗的压力之间。剧中的主人公若杉健司在经历了忧郁和徘徊的同时也经历了成长,找回了遗失的信任和希望,恢复了会计师和企业客户之间微妙的平衡。这也是让我最终的结论,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作为一个审计师多么的艰辛但是只要我们热爱我们的职业,作为一个审计师是要付出很多的,同样也会得到很多,比如自身的荣誉感。所以这也是我们就业的一个方向,我们要努力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因为知识远远学不完。

审计书读后感篇二

莫言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我对这件事没有丝毫的触动,因为我对中国文学所持有的态度是,“当下中国的文学家并未达到诺奖的高度”,当然,我并不是说莫言的小说写的并不好,而是,其作品的影响度远未达到我所以为的高度,我翻阅《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书中以中短篇为主)竟然没看到一篇莫言的文章,也许会有人说,莫言以写长篇著称,可莫言本人说“一个善于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并不一定非要走短――中――长的道路,尽管许多作家包括我自己走的都是这样的路。”既然,莫言本人也走了一条这样的路,其撰写的中短篇小说应该会有吧,可是我迄今为止未在收录中短篇小说的书籍中读到过。

当然,莫言对中短篇小说的贡献没有他对长篇小说的贡献大,就其《红树林》而言,其全篇采用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在中国文学的著作中寥寥无几,而通观世界文学,也就法国作家布托尔的《变》有评论价值。但是,《红树林》的高度远未达到《变》的高度。

同事送我《红树林》这本书时,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莫言有这样一本书,既然是同事所赠,自己想着,一定得读完,趁着工作闲暇,我花了8个小时将其读完,读完后,第一感觉就是其作品,凌乱、松散而不紧凑,加之过多的色情描写。当然,文章的叙事方式是莫言先生的个人意愿,而本人在读完之后,有一点个人见解。

一、对小说章节及描写的个人见解

第一章,开篇的描写明显属于故意,如果作者在第一段写完之后,戛然而止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当代影视作品中,有很多剧情或是情节描写了女主角的伤心难过后会冲进浴室,本人感觉莫言是想打破这种效果,想用语言来描写一下女主角在进入浴室之后的一些情节,可作用恰恰相反,以至于开篇就让读者感觉到作品带有色情描写。

第二段,“我拧开了花洒……”,这段描写,很容易将当代读者引入歧途和歪路,本来,作品是以第二人称写的,读这段,会有一种误解,这个“我”是不是贴身服务林岚这位常务副市长的男优呢,倒不如作者不去描写这些,直接删掉,就接第一段写“浴缸之中,早已为你备好了水,你躺在哪里,看着四壁镶贴着的白色瓷砖,你的眼泪不由的流下了,哭声也像波浪一样,在墙上来来回回碰撞着,你一边哭一边抓,珍珠护肤液被你甩了出去,乳液溅满了墙壁和地面,顿时,卫生间里香气扑鼻,你连连喷嚏,止住了你的哭声。你拿了一条浴巾,披在身上,又用一条毛巾擦干了头发,走出卫生间,瘫在你那张夸张的大床上。”接着第12段写“你拖着疲惫的思想,开始在床头柜里摸香烟……”这样就慢慢的将金大川、马叔和你的经历带出,不会让人觉得冗长,且与主题无关。

在章节的最后描写吕超男送你的东西,也可有可无。加入吕超男,无外乎想将常务市长的权利在第一章节小试身手,可是,读完全书,吕超男送的东西显然与全书无关,亦不能突出本书想展示的性欲描写,倒不如将第十三章那个财政局副局长的小女送礼的情节提至此处,以突显林岚拥有的权利。而对于性欲的描写,可以将第四章开头放在此处,就从第四章的“林岚,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开始描写,到“……就是她陷入痛苦的往事中不能自拔的时候。”紧接将第六章末尾“你从半是幸福半是痛苦的,半是清醒半是迷糊的状态中挣扎出来……”直到你将马叔喊至红荔大酒店1418房间后发生的事情全部提到第一段,这样,就更能在第二章中,彰显出马叔那种表面看似平静,内心却很爱你的人物性格。

第三章,纯属是为了表现大虎、二虎、三虎几个人的游手好闲和混乱生活,而那位“一个身披红色轻纱、足瞪红色高跟鞋的妙龄女郎”,以及将椰奶鱼翅汤送到她的嘴边是想突出大虎对待女人有种怜香惜玉之情,也好为后面大虎爱上珍珠做铺垫。只是,那几道风流宴“清蒸贵妃奶头”、“江南采莲,荷叶田田”并非色情描写。所以,本章叙述,作者完全可以精简,既表现了大虎的人物性格又不至于太过。

第四章,可以将提至第一章剩余的内容和第六章提至第一章剩余的部分合起来,全书在描写中现实生活时风格明快,回忆部分则连绵不绝,这种现实与回忆的夹杂,即使合起来,也不会在阅读的时候显得牵强。

本文的对另外一个主人公珍珠的描写知道第七章才出现,其实完全可以将第七章提前至第五章前边。第七章末尾,大虎对珍珠的外表所吸引,如果将第五章放在其后,再去描写大虎几个找卢面团斗蟋蟀,才能更好的展示大虎性格的贪熏利欲和鄙陋。

读至小说第十章中段“为了帮你回到现实――尽管这很残酷,我不得不把这半年里发生的事情一件件地对你复述。”就是这45条复述将全书的大致情节和发生的故事全然展示了出来,让读者猜到了后面章节的一些内容和结局。我也是读到这一章节的时候就有了放弃读下去的意愿。因为书籍是同事所赠,自己深知,一本书籍,不论别人谈论该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

第十二章中对于洪秀全和少妇的描写,作者的本意恐怕是想对万奶奶的神秘给出一个解释,“提起这位万奶奶,村里人谁也弄不清楚她到底多大岁数……”既然没人知道,也没人清楚,那作者就更不需要弄清楚了,不描写反而更显得神秘。在叙述的最后“她如果愿意,说一声:我的爸爸是洪秀全!就可以让那些貌似高大无比的官儿们渺小下去。”万奶奶那种对待世俗的态度不是因为她与洪秀全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她的经历和她所看所悟的东西让她对待世俗拥有一种超脱的心态,而作者这样一描写反而把万奶奶的形象给毁了,放到作品中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浪费笔墨。

第十八章和尾声之间总感觉作者还有内容要写,却不知道为何而草草结束,或许这是留给自己的一点小小的遐想吧!

二、对人物的把握

通过《红树林》,可以知道林岚、金大川、马叔三人经历了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这几个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年少时,活泼开朗而又家世优越的林岚和外表看似邋遢可内心倔强的马叔互有爱意,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分道扬镳,金大川年少时是位公子哥,对秦岚充满了好感,总想得到秦岚的爱,可秦岚爱的确是马叔,他想了一生,也丝毫没有得到一点点秦岚的爱,三人的情感直到小说结尾才明了,马叔爱的是秦岚,却因金大川的戏言而悔恨。林岚和金大川在面对钱欲,权欲时禁不住诱惑最终跌进深渊,而马叔却是两袖清风,正义凛然。

年轻一代的主角珍珠姑娘。她美丽淳朴,以采野野珍珠为生,可是,面对现实生活的窘迫,与自己的哑弟弟小海过着艰难的生活,为了有钱吃饭为了有钱给弟弟治病,她把小海托给未婚夫大同,只身来到了南江市。来到城市之后,因为自己淳朴的美丽,被大虎看上,而珍珠保留着的纯真让她多次拒绝了大虎的追求,可是在和大虎以及自己未婚夫的相处过程中,发现未婚夫大同是一个表面看似老实,内心却贪婪无耻。自己被大虎等几人糟蹋后,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去找大虎,在林岚的操作下,成了珍珠节的珍珠小姐,林岚为了自己的儿子大虎,与珍珠一番谈话后,劝其嫁入林家,而这些都是在珍珠的痛苦中完成的。“作为小说中最完美的形象,珍珠不仅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她始终没有抛弃自己的清纯没有堕落,她是那样的出于污泥而不染。她由始自终都是那样的美好,让人为她心疼为她惋惜。”但是,珍珠并未堕落下去,这与林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岚的不幸是面对权欲、钱欲、性欲等现代生活的阴暗时自甘放弃自己,而珍珠姑娘的内心美犹如珍珠那样洁白无瑕。

莫言本人在3月7日《北京晨报》上叙述《红树林》是这样说的,“一位美丽纯朴的渔家姑娘从红树边来到现代化都市,经历了迷惘而凄楚的人生,终于昂起不屈的头颅……两个青梅竹马,共同经历了几十年磨炼奋斗的老干部子女,深陷于恩怨情仇的碰撞与纠葛中……三名同窗好友,面对权欲、钱欲、情欲交织的罗网,有的经不住诱惑,跌进深渊;有的出污泥而不染,两袖清风……”所以本书的主线个人认为并非一条,作品的现实意义是通过珍珠、林岚、马叔三位不同性格的人物展现出来。

小说《红树林》通过对珍珠在海底的生成以及采珠描写象征人生的无奈,珍珠的美又象征了完美的女性。而红树林不管经历历史沧桑,依旧挺立,见证着历史,见证着岁月。

我读完这本书,内心之中开始同情珍珠的遭遇,也同情林岚的爱情悲剧和遭遇,亦同情像大虎这样的地痞无赖,正如莫言在序言之中写到的“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审计书读后感篇三

这部专著由国内八家知名企业审计部长联手打造,由全国内审标杆单位——武钢集团审计部原部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丽丽主笔。书中字里行间传递着作者对内审职业由衷的热爱,以及对内审工作深入的思考,各位大家联手分享一手工作经验,不仅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理念、视野和工作技能,还详细介绍了营造内部审计环境、编制审计计划、舞弊审计、大数据运用、审计报告的撰写和审计沟通以及团队建设等重要事项,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丰富的途径和方法。而在内容编排上该书又并非以通常的内审的意义、内审的职能、内审工作程序等作为框架,而是通篇带着内审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认真记录实实在在的内审工作,用心提炼部门和人员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无私分享各种成功的案例和经验,甚至毫不掩饰地谈论曾经的错误与失败,给内审同仁们作前车之鉴,读来受益匪浅。最令我会意欣赏的,是它用别开生面的语言风格所营造的一种科学精神、审美意境和人文理念的艺术氛围。审计之于艺术,就像“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凝固的建筑”一样,只有心领神会,才能触动人们的通感。这部专著的语言,亲切、生动、形象,读去读来,仿佛有“好一朵茉莉花”的旋律从文中涌出,余音绕梁,掩卷不去,引人入胜。它表述的是企业管理的理念,畅谈的是审计的思维和方法,归结起来不外乎一个“法”字。而谈法,它没有声色俱厉,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润物无声,亲切感人。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式的娓娓道来;又有宏阔而冷静的论述,让人有“江潮连海平,明月共潮生”般的舒畅动颜,令人回味无穷。

在阅读中,我得到诸多启发。比如,关于内审营销的理念,即成功的内部审计一定会把自己的审计理念和成果像产品一样营销于外界。这点对我的触动很大,内审部门通常给人一种神秘感、距离感,这首先是与内审独立性、揭示问题和落实责任的特殊职责有关,但同时也与内审部门长期以来低调做事有关。延伸这个理念,我们将内审工作作为一个产品,若想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就需要从市场调研(审计需求)、产品设计(审计计划&目标)、产品开发(资源配置&审计实施)、质量控制(报告复核&质量评估)、产品营销(卖点&渠道)等各环节严密把控,最终实现产品价值。在理清这个产品链条后,就会对内审的系列创新理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确改进方向。

理念之后便是方法论。书中将内审比作企业的良医,确切地说是中医。那么每个内审人都需要系统掌握望、闻、问、切的本领。虽然作为内审人员,大家可能都已经很熟悉这些技能,甚至天天都在运用,但阅读的过程中仍然会感到其中大有玄机,值得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比如,望就要求不仅要观察,更要洞察,练就火眼金睛,方能找出病灶及时医治,甚至做到上医治未病;而闻则要求内审人员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既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和思考,又能做出恰当的归纳和引导,既能获得审计线索,又能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再到问,大家可以借鉴书中介绍的苏格拉底连“是”法,从双方能够共同认可的问题切入,展开访谈,让被审计单位有机会认识到我们追求的是同一个目标,争取最大的理解和配合;至于切,则是要求这位经济良医能够号对脉,开对药,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有些时候我们基于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问题,但给出的建议是否真正贴近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有效推进,还需要进一步推敲和提升。其实,这部分的观念正和我们领导所阐述的审计人员应是具有高情商的情报员有异曲同工之处。

另外书中还涉及了大数据与it审计的内容,这也是每个内审人必须面对和需要做出改变的领域。这要求我们具备创新的审计思维、识别和管理新型风险、运用新型审计方法,事半功倍地完成审计工作。关于这点,我们的内审工作尚存在的不足,需要重点关注并不断提升,内审工作的质效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和业务进步。

《内部审计工作法》一书读下来,给我很大的触动,一方面是它以全面的视角、务实的态度、生动的内容来描绘内部审计,而这些却又都十分贴近或源于我们的日常工作,让每个内审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不禁联系到自己的工作,边阅读边思考,随时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这本书可称作是内审人的心灵鸡汤,内审工作并不是枯燥无味、无所作为的,而恰恰相反,内审是企业的经济良医、文化使者、诚信名片,不可替代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内审人坚定决心,努力提升,不懈地为之奋斗!

审计书读后感篇四

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瑞典文学院认为他的获奖理由是通过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获奖时我也跟风看了《蛙》,犹记当时我正在哺乳期,一边抱着孩子喂奶一边看,每看十行就要停下休息。因为那里面对怀孕,婴儿,哺乳等的描写,是当时的我无法接受的。

其实这本《丰乳肥臀》也是当时我看的,但当时我只看了一半。这是我很少有的一本精彩的书却读不下去的。当时我的孩子极小,我看到母亲为了养活儿子而放弃给女儿哺乳,真的看的很难过。所以看到大约1/3时放弃了,我觉得写得很好,但当时的我不适合看。几年过去了,突然又拿起了这本书,才终于看完。

犹豫了两天,不知道该怎么写这篇书评。很多人拿它和《白鹿原》来做比较,(《白鹿原》我到现在都没写书评,实在是觉得书太大不好下笔。)两本书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大框架是完全不同的。先说相似之处吧,两本书的时间跨度都很长,都描述了中国社会变革最快的几十年;涉及的人物都很多,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都是亦真亦幻,只是《白》的夸张手法不明显,《丰》则完全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相比而言,《白》应该更符合中国普通人看书的审美观,而《丰》显然更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口味。一般中国人爱读的风格都是《平凡的世界》那种写实类型的。(顺便说我认为《巨人的陨落》就是英国版的《平凡的世界》,所以在中国大卖是应该的。)

莫言驾驭语言的能力实在是鬼斧神工,实在是我辈凡人所不能想象之精妙。前二三百,随便翻开一页,至少有十句话是你想象不到的比喻等形容。这种感觉是我从未有过的。我认为一般作者是一本书都未必有一句能打动我的话;严歌苓是每本书一定有几句特别打动我的话,而莫言是每页书都有很打动我的话。原谅我是个普通人,我无法形容莫言给我的震撼和动容。我只能说,他的看上去平凡的语言,总是能从最刁钻的角度刻进我的骨髓。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有那么多瑰丽的想象,也许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别吧。

再说我认为的这本书的缺点吧。当然,优点缺点是相对不同读者的眼光所言。我不喜欢的地方也许是别人很喜欢的。我一直以为《丰乳肥臀》是指这一类的女性,她们养育孩子,她们吃苦耐劳。应该是泛指,而不是特指。我一直以为上官鲁史生了那么多的女孩,她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但一定有这种丰乳肥臀的中国女性的韧性和精神。可是上官家的这些女孩子,再没有一个自己照顾了自己的孩子。她们的全部爱心都扑在了丈夫身上,却把孩子都扔给了老母亲。而丰乳肥臀如果是特指,就丧失了它的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几个女儿当中,大姐来弟应该是着墨最多的,最生动最形象的。她跟过四个男人,有她极爱的,也有她极恨的。她幸福过,也受过折磨。她在家庭需要她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带着全家迁徙,也在家庭需要的时候私奔出逃,丢下女儿不管。她不是好人坏人,她只是一个女人。而也有几个女儿则太轻描淡写。六姐念弟和八姐金童的人生仿佛没开始就死去了,甚至连生死都不那么被人确定。仿佛没来得及绽放就凋谢了的鲜花,仿佛没来得及灌溉就结束了的春雨,一切都没来得及。没来得及让我们读者琢磨叹息,就宣布此龙套已退场。就像我们的人生啊,有多少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没来得及体会就消失不见的,就再也回不来的。也许这样的感觉,才更真实。

我对能看懂这本书的外国读者表示佩服,上官家的女婿们几乎个个有不同的身份,沙月亮、司马库、鸟儿韩、鲁立人、巴比特、孙不言,个顶个哪个不是英雄好汉,可惜在那个时代他们没有走到相同的道路上去。很怀疑外国读者看到这个女婿打跑了那个女婿,那个女婿又打跑了另一个女婿的时候,能不能真的明白中国的时代变迁风云跌宕。

再说这个全书贯穿的恋 乳情节,其实是对母亲给予的安全感的依赖。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情感,但像作者这样用魔幻的手法夸大之后我们却觉得看不起金童这个一事无成的男人。我们崇拜自己的母亲,从懵懂无知的时候,母亲是我们的世界,是我们的粮食,是我们的摇篮。她会洗净我们的屎尿,会擦干我们的泪水,会抚摸我们的创伤,会提供需要的一切。可是母亲会老,会不再能够提供那一切。而有的孩子会依然不愿长大,我们管他们叫做巨婴。巨婴背后的母亲,那么悲哀,那么坚强,那么伟岸。

审计书读后感篇五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审计风暴》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审计风暴》读后感

文/路遇新声

通过主人翁身上那种刚正不阿的精神,严格执法,公证执法,先是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上级打压,社会抛弃,打到人生的低谷。他不屈不挠仍认真履职,做自己,扑下身子,战斗在一线,赢得同事的赞扬和肯定,这是种从心底的佩服和认可。这种认可的力量是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对自己来说也是底气十足,踏实安心的。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太久,多调动,包括分管领导也应多变动。

我的启发:

1、忠诚担当传万世,两袖清风留人间。

2、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做精做细,做到人人认可,领导第一个想到的是你去做。

4、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弃不馁。处理同事关系要谨慎、大度。

5、坚定原则,坚守底线,一心为民,无愧于心。,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