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心理成长报告参考文献 个人成长心理文献(优质5篇)

时间:2023-10-06 00:36:23 作者:文锋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参考文献 个人成长心理文献(优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参考文献篇一

我已经踏入人生第19个年头了,借心理健康课的这次作业,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这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我认为此次自我分析非常的有必要。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而去?家庭、学校、教会生活的体验,形成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下面介绍一下我是怎样走过这十几二十年的。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下着雪,我就在这样一个瑞雪丰年的季节出生,那个时候我是家里面还有亲戚家最小的女孩,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宝贝。父母宠着我,姥姥姥爷惯着我,叔叔阿姨喜欢我。从小我虽然说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当时家庭条件不是特别的好,父母能给我的只有他们对我无限的爱,这就够了,至少我的童年里没有像有的孩子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可能因为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所以六七岁的我不会和同龄人去比较,哭着喊着要这要那,不会缠着爸爸妈妈买新衣服新鞋子,虽然只要我想要,他们都会给我,但是在那个时候的我有比同龄人的懂事,比同龄的人乖巧,比同龄的人的成熟。

爸爸妈妈对我的家教很严厉,从小我就有很多事不能做,现在也是,小时候不能到处跑,现在已经成年的我还是不能到处跑;小时候的我不能和男孩子到处玩到处疯,现在已经成年的我还是不能到处跑;小时候的我不可以超过六点不回家,现在已经成年的我还是不能超过六点不回家;还有很多很多。

我身边的朋友很多,我有几个闺蜜,我有几个特别爱我我也爱的闺蜜,每个人身边总会有几个会对你不离不弃的人,哪怕你怎么不好,怎么又缺点,就是会有人在你身边。我和她们的友情会长长久久下去,而我要说的是现在和我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不同的班的闺蜜,她叫江荺,当初高考的我所有志愿全部滑档,我不知道去哪,我感觉我的生活没有光彩没有意义,她在这个学校,我想和她在一起,于是我就来了这个学校,报了和她一样的专业,她虽然表面不说但是我知道她还是很爱我的,我们一起做过很多事,高中的我们每天都在一起,到了大学,生活圈子开始不一样了,我们有了新同学新圈子,可至少我们还是会一直在一起,我们还是会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去别的学校。至少她还在,天真岁月不可欺,青春荒唐不负你。

友情过后是什么,是爱情,懵懵懂懂的我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暗恋,从初一到高二,五年的时间,我喜欢一个人,并且一直喜欢着,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他一回头就可以看到我,因为我一直站在他看到的地方等着他,只要他需要我,我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决定要放弃的那天,那天,下着雨,似乎也在为我哭泣。暗恋几年有过开心,失落,绝望,哭泣,一直没有放弃只是觉得等一等我在放弃,或许就有结果了,但是那天我真的是绝望了,他一次一次次的让我失望,他抹掉了我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慢慢消磨了我的喜欢。但最后哭的最凶的是他,他或许喜欢我,我想这就是失去后才组织者知道开始珍惜。而现在的我已经没有精力那样毫无保留的去喜欢一个人了。那只是曾经的年少轻狂。现在的我不会随随便便的就会喜欢一个人,就算会喜欢,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不顾一切的喜欢了。现在的我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了,过了那个喜欢一个人就感觉是一辈子的年纪了。

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喜欢哈哈大笑,喜欢蹦蹦跳跳,活泼开朗,爱玩,爱闹,热情似火,似乎没什么烦恼的事,在别人心里,用现在的话说我就是女神经。但我只做我自己,我知道其实那只是别人眼里的我,现实的我是一个很脆弱很差劲的人。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脆弱,所有假装坚强,没有人看到的时候,我就会自己一个人偷偷的抹眼泪,然后擦干眼泪告诉自己我可以,在我的生命中没有做不到,只有我不想做的,我很好强很爱面子,我不喜欢我喜欢的朋友和别人关系特别好,我会吃醋,我不喜欢被别人欺骗的感觉,我不喜欢被别人拒绝,可是有些时候你不喜欢的的东西你也会去做,因为你成长了。

到了大学的我,身边有了新的朋友,新的环境,还有最爱的室友,我看到了很多别人看不到的,看到了身边很多人一直在,我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微笑,学会了坚强,因为我在成长中长大。因为天真岁月不可期。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参考文献篇二

本文通过介绍我的成长、我大一的心理感受、我该拥有怎样的心理素质,来浅谈我从开始的迷茫、无知知、堕落现状,到逐渐认识现状,逐渐为自己找到目标,找到自己的路,并沿着自己找到的路坚定的走下去。

我来到人间已经渡过了20个春秋,我的出生给家里增添了许多欢乐。在温暖的家庭里慢慢地成长,从一个不懂事的幼儿变成了一个有礼貌守纪律的少年。听妈妈说过,婴儿时的我胖乎乎的,好聪明,刚到了九个月就会说话了,把妈妈叫得很开心;10个月就会学走路了,摇摇晃晃,东倒西歪但不让我扶,有一次从床上掉下来至今脸上还留有伤巴一眨眼的功夫,时间老人已把婴儿时期带走了,小学时期缓缓走来,我对小学很不喜欢,妈妈送我去小学很不甘愿,有一次下课后,想回家了就去爬铁栅门,被老师和妈妈批评后才慢慢地安下心来。小学毕业后,我进入了我们那的中学读书,这座优美的校园里,我对学习有比较大的变化,表现比较积极,在学习上能多看课外书籍,,同时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坚持每个星期写一扁日记,因此语文成绩比较理想,对作文比有兴趣,作文经常被老师表扬;数学成绩还算可以,进入中学以后,已使我渐渐懂事起来,我也不再贪玩了,;我也再不会抱怨作业的多少了,学会了化压力为动力,学会挤海绵似地挤时间了,遇到困难总会坚持下来。一直到高中,我一直就是这样的性格。

我一直认为大学是一个人真正步入社会的“入口”。大学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人力资源为根本目的,而这些中高级人力资源可以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大学生即将踏上社会之前,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体系都还在生产“过程”之中:知识可以积累,能力可以培养,道德可以修正——这种一切还“有待完成”的特征,使得大学教育担负国家现代化工程之重大责任。大学是吸收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大学的竞争力可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可是当我步入大学以后我大失所望,我发现我国的大学教育无论是在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还是在道德体系的教育上,都存在诸多的漏洞。

尽管大学是进入社会的入口,但没有想到,大学在我国居然成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滋生的温床,并造成“象牙塔”一定程度的与世隔的状态。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民众,还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高人一等的意识,“我们是天之骄子”,“我们是注定要干大事”这些意识非常地害人。现在,一说大学生就业难,矛头就直指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实际情况本来也是如此!因为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当然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工作啊!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当我从大学里走过,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我很困惑。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大学相对于高中来说,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而不是全部了,想要使得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有意义,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全方位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做事情才不会盲目,读书交友还是参加活动都会下意思的往这方面靠拢。其次,不要拒绝经历。多参加些活动,多认识些人,多读些书,大学里面形形色色的活动,比赛,社团,志愿服务等非常多,如果认准了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踏踏实实投入进去做,用心去体验,到了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现你之前所用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认识人会让我的眼界开阔,尤其是比我身份高的人,等我认识他们之后,才会体味到什么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关于读书那就不必说了,读书多的人涵养深厚,谈吐举止都会跟浅薄的人不一样。多出去走走,不要等到后来才后悔。我的大学同学肯定分布在神州大地各个地方吧,大学四年至少我是一年会去一个远地方,旅行会让人忘却烦恼,心情舒畅,大学课程不是很紧张,出去走走,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大,努力在某一方面做到优秀,获得大家的尊敬。大学不必社会,要获得认可不一定非要多么有钱,可以学习很好,或者是学生会领导,或者某一方面很有才能,再或者是电脑高手,不管怎么样吧,在某一方面做到优秀绝对会让你拥有乐观自信的心态,这是战胜颓废的最好办法。

目标和我们的眼光和我们目前的能力极其相关,或许我不能主宰自己的眼光,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那我们的眼光自然地就会得到提升。

在确立了目标以后,我们仍然可能感到迷茫,因为目标就像一条辽阔的大海,而我们是一艘帆船,即使我们天天看着这条大海的尽头,但只要不使出所有的力气划桨,所有一切精彩的故事将不会发生,一路上所有的风景将跟我们无缘。当我们向尽头迈出一步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生命的过程,我们将会遇到生命的种种机遇与挑战,我们生活的内容从此展开,而目标也已悄悄沉睡在了我心灵的某个角落,只有当我迷失方向时才清醒过来。因此,目标的确立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让我们有了人生奋斗的方向,而且会在我们失败时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光有端正的态度、明确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我还得有明确的行动。关于在大学四年到底应该怎样做得问题,我想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谈谈。

在做任何事之前,我首先应当正确地认识自我,这样才能防止走弯路,作出正确的决定,做到事半功倍。比如说我们应当分析一下自己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的,内向型的适合做自己喜欢的专心致志的工作,外向型的可能适合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对自己的判断下错了,可能造成一辈子的痛苦和折磨。大学的大在于它的博大,这里容纳了无数人才,我们在这种环境中定要快速地自我定位,尽快地认识新的自我,接受新的挑战,走向成熟。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参考文献篇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成长分析论文,主要是就本人的成长经历,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认识、自我成长分析、自我完善。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一跃而过,转瞬即逝。虽未留下什么痕迹,但却带来了微风拂过的平静,那般温暖。时间亦是如此,他没有留下什么,却留下了生活上和心理上的丝丝变化。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看待爱情、亲情、友情,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因此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了分析。

(一)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19xx年xx月xx日出生在xx省xx市xx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我的到来,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庭。在温馨家庭中长大的我,勇于承担责任,勤劳刻苦,因由哥哥的照顾和家人的爱护下未受过多大的挫折,故养成了外向开朗的性格。现在我就读于xxxx大学xxxx学院,是一个刚刚经历了大学第一学期的大学生。

(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

5岁以前的我,处于懵懂之中,我记事是从6岁开始。不过经常听妈妈说起。我小时是一个怎样顽皮的孩子。不过,尽管如此,在我家里父母对我要求很是严格的。8岁的我,被父母送到了永州冷水滩的一个学校,爱听话的我深受老师的喜爱,经常得到表扬。

(三)小学阶段

成绩一向比较优异的我,一直担任我们班的班委,从未间断。为了让我更好地接受教育我和哥哥一起住宿,在这里,每天和哥哥一块儿上学、休息。因初次离开家乡来到外地读书,记得刚开学时父亲帮我们报完名要离开时怕我们兄弟俩会不肯,父亲在交代好生活上的事和给了我们一笔钱就匆匆躲着我们走了,父亲离去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就这样我们带着迷茫离开家人温暖的怀抱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异地生活,虽只有8岁但在宿舍的生活中我学会开始学习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生活的磨练下意志逐渐得到成长,从刚开始一想家就哭着打电话回家到默默在心里想念。正值少年的我们却流露着老道。后来,我以较好的成绩顺利考上xx的一所重点中学——xx中学。

(四)初中阶段

很听话,很爱学习的我,很受老师的喜欢。初二的时候,却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茫然,我也不知怎的从那时起,我不怎么爱学习了,有时还逃课。没有多长的时间,就被老师发现了我的异常。当时京华还没有寄宿的宿舍,在父母的关系下我就住在了我们教导主任王老师的家里,班主任向王老师反映了我的情况,记得那晚王老师狠狠的骂了我一顿,我重新拾回信心开始了学习。后来进入我市重点的高中永州市第四中学。

(五)高中阶段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参考文献篇四

姓名:

学号:

班级:

上篇 回忆过去

上篇 回忆过去

我的出生就是一个奇迹,奇迹,不是因为有先天的疾病,也不是因为我妈妈生我的时候难产,而是因为现在已经写入历史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有两个姐姐的我,一出生就加入了超生游击队的行列。也许别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就想生个男孩,这归根于中国的传统观念……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观念修炼淡出了人们的思想,但是在农村,却依然没有……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农村的人对一家没有男孩的家庭是看不起的,所以说,农村人就是要生男的。当然,我的出生也给家庭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负担。但父母一直认为,读书是我们的出路,是我们走出农村的重要途径,所以不管怎样,都在供我们三个孩子上学,每个人都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

由于地域落后,我六周岁才开始上幼儿班,应该算是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幼儿班,学前班一天天过着同样的生活,每次期末都能捧一个奖状回家,算是对我学习的认可和鼓励,这是当时幼小的心灵中最期待的一件事,心理并没有成长,直到一年级,到了期末,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奖状,幼小的心灵顿时崩溃,回到家,看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瞬间哭成了泪人,后来在他们的安慰下,让当时的我明白,奖状并不能代表的优秀与否,只要自己努力,有家人的赞许,就继续向前走!直到四年级,一路风平浪静,没有一丝的波澜。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参考文献篇五

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回顾自己这二十年的成长历程,远离亲人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亲情的重要,形成了我独立、倔强、敏感的性格;不服输、重拾自信的少年生活造就了我热情、感性、坚强的个性;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青年使我感受快乐、走向自信。特别是,小学的那一段痛苦的学习时光造成了我心里潜在的自卑情结和人格的改变。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还是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与心理学的第一次接触可能谁也说不清吧!因为自从懂事开始我们就似乎开始揣摩大人们的心思,而与它近距离接触源于我在高中学校读书的时候,那时的我比较喜欢看各种小说,而小说中就不乏对各种人物的性格心理的描写啦,从那以后我就对这门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学科充满了好奇甚至到大学的时候还成像过自己能不能辅修心理学呢!自从上了老师您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所学的根本就上不了台面,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明白啦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也让我对它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时光与微风一样一而吹过,它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却只留下风吹过后的平静,那一股温度。时间亦是如此,它没有留下什么,却只留下生活的丝丝变动。此时此刻它是如此,下一秒它是那样。留下的是上一秒的回忆,和这一秒的点点滴滴,有人曾经计算过我们现在所生活了7000多个日子,倘若用秒计时,那么我们现在存活的时间将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但是每一秒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学会的什么,我们又放下了什么。这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不是留下自己的悔恨。过去的那段有我们的伤痕的记忆,也有我们快乐的日子,那一幕幕如电影一般总是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再次回眸过去,想永远停留在那一秒,但是又想永远忽略那一段。回眸过去的自己只是为了让我再次认识了自己,清楚地了解自己。

为了更好的活出自己的价值,就必须冷静的分析自己。

年华逃走得悄无声息,像窃取我们懵懂的贼,只一个转身就带走了我们一半的稚气,留下若即若离的成长,光阴也无痕,转眼间就从那个小小的我变成了一个大学生。一直都不曾找时间梳理一下自己的心理成长历程,今天趁此机会回顾这十八年来的人生路。

作为一个出生于农村家庭的90后,虽然我从小就没有体验过很富丽堂皇的生活,但我却为我又一个温馨的家庭而感到幸福!同时也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亲,感谢他们含辛茹苦的默默付出!小时候,由于家里面很穷,爸爸妈妈经常就得在外忙碌着工作,每天陪伴我的就是奶奶与姐姐,后来到上学的年龄就是我跟姐姐两人每天一起大老早就爬起来去上学,由于路程远,因此每天也就是晚上才能回家那时候天都黑了!每当想起那段灰色的时光自己内心深处总会泛起一阵阵涟漪,久久不能自已。

小时候的我是个腼腆害羞的孩子,得到的最多的评价就是——这孩子挺老实听话的,但另一方面,老师也觉得我胆子不够大。记得我在读幼稚园的时候转过一次学,原本就不太爱说话的我在新的环境里变得更加沉默,不敢和新同学交朋友,上课也不敢回答问题,后来想和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同学成为朋友也都只是成为了空想。后来我进了小学,一开始时因为我没有参加学校的培训班因此成绩很差,考试经常只是在及格边缘徘徊,为此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这其中不仅是同学之间的嘲笑,因为在那个年代以及我们那个农村县城小学,有的老师们甚至都是经常上课打骂学生,甚至体罚侮辱学生,而我在那时候又很不荣幸的刚好撞在枪口上来了!除此之外,班上有一名留级生,他体格健硕高大威猛,班里人称小霸王!无人敢惹,而我却又不幸的跟他做在一起!从此,学校就成了我的地狱般的生活,那时候真的非常的无奈与痛苦!在一年级第二个学期不久就听说班里的一位女生因为与家里面闹别扭而自杀,当时听见这样的消息无疑就是在我们头顶放啦一颗重磅炸弹!心里面除了迷茫无知外更多的是恐惧!在那时候的我却也从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消极心理,也许这与我的家庭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吧!而对于学校发生的事我也从来不敢跟家里面说,后来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到三年级的时候,记得那一次班里的小霸王独占了板凳不给我做,那次也不知道怎么了当时自己就像孙悟空附体一样,不管他天王老子来了都要与他拼一番!结果我就直接冲上去狠狠地跟他打了一架,而他却完全被我给镇住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敢找我麻烦啦。而且到了四年级,我的成绩开始提高了,老师也开始对我改观啦,从此我的生活没有那么痛苦无奈了,不过却任然过着煎熬般的生活,相信大多数人都深有体会吧。

转眼就升到了初中,由于六年的灰色时光早已在我心里面埋下了深深的种子,那种自卑的心理被我在初中生活中表现得淋漓精致。直到有一天,班主任找到了我,她跟我进行了一次可以说是醍醐灌顶般的谈话,同时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期望,虽然自卑没有消除,但却让我从此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指引着我不断去努力!从这以后我的人生似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改变,我慢慢变得有点活泼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害羞,不敢与女孩子说话,不敢回答问题,甚至我还经常像老师们提问呢!从此,我的生活开始有了更多的阳光,而这也注定是我人生的最大转折点,因为是它彻底的结束了我那一段灰色的童年时光,带我走进了另外一条道路。在此,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班主任以及当年给予我无数关怀的老师与同学们,谢谢你们的陪伴。

后来,三年过去了,虽然没有去到市里面的重点高中但也达到了县里的最好的高中了。一开始的时候,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不一样,随着我们班转来几名新同学,他们是市里一所高中老师的孩子,虽然是转学生,但是完全没有我以前转学时表现出来的沉默和不适应。他们活泼开朗、学习积极?很快和班上同学打成一片。有一次数学考试,他们都考得很出色,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他们。但当时数学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心灵久久不能平静——“同样是学生,还是××学校过来的厉害一点啊。”当时似乎听到心里有什么东西破裂了,但又有新的东西正在生成?我回家后不断问自己,别人能做到为什么我就不能呢!老师一句无心的感慨却激起了我的斗志,从那以后我试着改变自己,对待学习依旧一丝不苟,但对于班集体的活动变得积极了,开始主动竞选班委,向优秀的同学学习,策划班会活动,参加学校各类竞赛,热心帮助别人,将那个胆小孤独的身影藏在了内心深处,很快便和班上同学成为好朋友。

会后别人对我的评价在我看来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经历过那件事后,我学到了很多,班主任身上那些我艳羡的品质与性格不是遥遥不可及的梦想,我欣赏它们,更要使自己一点一点地进步,拥有那样的品格。接下来的三年是我这十八年来最艰辛的三年。学习上的优势止步于分科前?选择理科后我发现自己并不精于理科学习,就算自己再怎么奋斗也都找不到初中时学习的劲头与效果了。当希望一次次落空,当努力一次次白费,我的自信城堡渐渐崩塌,陷入了痛苦与迷茫中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也浮现出来,我在抱怨父母管我管得太严时也懊恼自己不争气,我初中与高中表现的强烈反差也让别人议论纷纷,我那时候想了很多事儿,曾计划辍学,但十多年的生活里我唯一能感到骄傲的就是学习了。辍学后能干什么呢,曾想过做心理咨询,看是否患有忧郁症,但父母一直拖延去的时间,甚至想过自杀来解脱,但心里总有一丝不甘,觉得就那样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太不值得就在这时,不经意邂逅了米兰〃昆德拉,理性开始拔节。原来“在永恒轮回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在现实之重中,更需要一种从容的态度,举重若轻,痛并快乐着这才是生命和谐的平衡。我仿佛看见了一丝曙光,我决定靠自己的力量将自己从这种困境中拔出来,很庆幸我遇到了毕淑敏,她本人既是作家又是心理学家,通过看她的书,我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次的精神洗礼。

她的书告诉我只要是从心底流出的对世界的真情感,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经得起岁月风雨的推敲值得我们久久珍爱。而我以前一直隐藏心里负面的情感,它们在未被释放的情况下并未像露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渗透到地下销声匿迹。它们埋伏在我心灵里的一个角落悄悄的发酵膨胀着自己的体积,积攒着自己的压力,让我心力交瘁。我试着找到那些负面情绪的源头,一点一点地清理。当然,那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此期间我又读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书,慢慢给心灵减压?让自己的灵魂喘口气。我懂得了我那时负面情感的源头是个体对于失落的反应。当时?发生的真实与外在的失落便是我感到我失去了自信,而深刻挖掘便会发现,忧郁其实还源自自我发展的早期便被剥夺,或严重的失望经验导致内在深刻的失落感觉,那常常是潜意识的。可能与我童年时期的某些遭遇有关,而更潜在的忧郁应该是我为自己立下了不可达到的高标准——每次考前五,由此产生了难以满足的沮丧感。明白了这些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焦躁的心灵冷静下来,让月辉能照到心中的那一泓清泉。用一种从容的态度面对自己、悦纳自己。毕竟对人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