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风的幼儿活动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16:53:30 作者:ZS文王 最新风的幼儿活动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风的幼儿活动篇一

1.掌握音乐节奏x—x—lxxl,并能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节奏。

2.在有趣的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节奏信号表现相应的节奏动作。

3.乐意与教师、同伴一起快乐地做游戏,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乐趣。

经验准备:看过“米奇妙妙屋”动画节目,熟悉《闪烁的小星》音乐旋律。

物质准备:自制ppt(绿草地、各种动物、两座大山图),《闪烁的小星》音乐,指示牌两块(两种不同的节奏型:x—x—|x—x—|和xx|xx|),米奇玩具。

幼儿座位排成半圆形,座位后面布置“米奇妙妙屋”的场景。

一、和米奇打招呼

1.向幼儿介绍米奇。

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米奇是谁吗?我把米奇请来了,怎样跟他打招呼呢?今天我们来点特别的,用有节奏的语言来和米奇打招呼。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和米奇打招呼。

(1)教师引导幼儿用xx|x—x—|节奏和米奇打招呼(米奇米奇你一好一)。

(2)教师扮米奇,用xx|x—x—|节奏和幼儿打招呼,并要求幼儿用同样的节奏回应。

二、玩游戏,学本领

教师导语:米奇有个妙妙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本领,你们想不想去见识一下呢?一路上我们会经过一些有趣的地方,遇到一些可爱的朋友,千万跟紧老师,我们出发啦。

1.听一听:在音乐伴奏下,初步感受玩节奏的快乐。

播放音乐《闪烁的小星》,幼儿跟着音乐声走。提问:刚才一路上,我们是怎样走的?

2.看一看:学习看指示牌,掌握两种不同的节奏。

教师导语:我们现在到哪里了?(播放ppt,出现绿草地画面。)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要走过这片绿草地,我们得跟着指示牌走。

(1)出示指示牌a(x—x—|x—x—|),提问:上面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呢?(每小节拍两下手,走两步。)

幼儿练习巩固。

(2)出示指示牌b(xx|xx|),提问:这个又代表什么意思呢?(每小节拍四下手,走四步。)

幼儿练习巩固。

(3)交替出现两张指示牌,幼儿交换节奏走。

教师导语:在过草地时两张指示牌会轮流出现,看你们能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哦。

幼儿跟着《闪烁的小星》音乐,看着两种不同节奏指示牌走出绿草地。

3.说一说:和小动物打招呼,巩固对两种节奏的认识。

教师导语:我们顺利走过绿草地,现在遇到了谁?(播放ppt,出现各种动物。)一起问个好吧!

提问:你们会不会有节奏地问好呢?

请幼儿有节奏地和动物打招呼,如:高飞高飞|你一好一|,教师用各种身体动作做节奏提示。

4.做一做:玩“爬山”的游戏,感受节奏游戏的乐趣。

教师导语:走了这么多的路,我们到哪儿了?(播放ppt,出现大山的画面。)

(1)提问:把我们的身体当成一座山,怎么爬山?

教师弹奏《闪烁的小星》,请幼儿按音乐节奏“上山”(节奏1:x—x—|x—x—|)。到了“半山腰”,再用快一点的节奏爬,更快到达“山顶”(节奏2:xx|xx|)。

(2)提问:到“山顶”了,感觉怎样啊?现在我们要“下山”了,怎么下去呢?我们一起数三、二、一,听钢琴滑音滑下去。

(3)幼儿听钢琴伴奏爬自己的身体,体验“上山下山”的乐趣。

三、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节奏

1.观看“米奇妙妙屋”动画节目。

2.幼儿尝试模仿,初步学习动作。

提问:刚才他们是用身体哪个地方打节奏的?用脚打了几次节奏?(重新看一次确认)

3.幼儿跟着米奇共同表演两遍。

4.拓展经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节奏。

提问:除了用脚打节奏,还可以用什么地方打节奏呢?

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打节奏,集体表演和分组表演相结合。

结束语: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今天我们知道了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打节奏的方法,时间不早了,本领也学到了,我们回家吧!记得要跟好朋友说“再见”哦!(引导幼儿边走边有节奏地跟小动物们道别,如:黛西黛西再见。)

风的幼儿活动篇二

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一、复习歌曲

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二、集体学习《泥娃娃》律动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动作,请大家看老师来表演一遍。老师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学一学。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请表演动作优美到位的幼儿大单的表演给大家看。

风的幼儿活动篇三

1、学习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教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习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1、回家观察家长烧菜。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若干。

3、幼儿会场歌曲《杀鸡宰鸭》

——教师:过年了,大家快乐看戏吧!

——带领幼儿拿出椅子下面的乐器,引导幼儿一起演奏《小看戏》

——教师:快过年了!咱们杀鸡宰鸭,快乐地在一起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歌唱《杀鸡宰鸭》

——请个别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动作元素,练习表演相应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在表演动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关注老师的动作和提示,表演杀鸡宰鸭的动作。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和演示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杀鸡宰鸭》

附动作建议: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xxxx|xxxx|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里。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鸭)。

(12)小节:做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风的幼儿活动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资料,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

2、探索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明白关心他人,萌发爱心。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资料,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潜力大小都能够帮忙别人。

教学准备:信封一个(内装蜗牛微笑卡片)、微笑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天老师个性高兴,因为这天有好多老师和我们一块儿上课,你们高兴吗?而且我收到了一封很个性的信,看:是小蜗牛寄来的,收信人是大班的小朋友,小蜗牛给我们写信会写些什么呢?你们想明白吗?让我们打开看一下。

小蜗牛为什么会寄微笑卡片给我们呢?你们必须很想明白吧,那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了,故事的名字就叫叫微笑。(出示生字卡:微笑)教师引导幼儿一齐朗读故事名称"微笑"。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二)故事后提问:

1、小动物们都为朋友做了些什么?

2、小鸟为朋友们--?(唱歌)

3、猴子为朋友们--?(摘香蕉)

4、小兔子为朋友们--?(送信)

5、小蜗牛送给朋友们--?(微笑)

6、小蜗牛为什么要寄微笑卡片给大家呢?

(三)微笑传递快乐,探索多种带来快乐的方法。

(出示课件,幼儿观看)

1、图片上的人们都怎样啦?(都在笑)

2、你们猜猜他们为什么都在微笑呢?

3、师:微笑能使人快乐,此刻请你们把微笑送给班上的好朋友和老师们吧!

刚才我们把微笑送给了好朋友和老师,他们很开心。除了微笑还有什么办法也能让朋友快乐呢?(幼儿讨论让朋友快乐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1、幼儿绘画

师:小朋友们想了好多让朋友快乐的办法,此刻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笑脸画出来,送给自己的朋友,为他们送去欢乐,好吗?(播放《歌声与微笑》)

2、教师小结

风的幼儿活动篇五

【教材分析】

饺子是幼儿喜欢吃的主食,大班幼儿多数看过成人包饺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音乐游戏《包饺子》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喜庆且有趣。游戏选用经典管弦乐曲《喜洋洋》,乐曲轻快活泼,热情洋溢,富有民族特色,表现了人们喜气洋洋的精神风貌,极易将幼儿带入节日氛围,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本活动通过创编动作、观看视频、合作游戏等途径,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皮、包馅、煮饺子的过程,在包饺子的游戏中体验大家一起表演的快乐。在游戏最后环节,教师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姿态的饺子,激发幼儿对社会生活中的美的体验,再现劳动生活的魅力与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欢快、热闹、喜庆的特点,在音乐表现中初步了解包饺子的过程。

2.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创造性地表现擀面皮、包馅、煮饺子等动作。

3.积极参与“包饺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自制漏勺,包饺子过程图,下饺子的视频,平整的场地。

2.活动前引导幼儿了解包饺子的过程。

【活动建议】

2.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主创编面皮、包饺子、煮饺子等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a段:引导幼儿结合儿歌掌握制作饺子皮的动作,随a段音乐节奏表演。

(1)引导幼儿回忆并创编制作饺子皮的过程。

提问:包子都要做哪些事情?

若幼儿说到搓条,教师追问:你是怎样搓条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

(2)在幼儿模仿动作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做动作。

(3)鼓励幼儿随a段音乐表现制作饺子皮的过程。

b段: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随b段音乐创编不同的饺子造型。

(1)启发幼儿自主创编不同动作,表现校子的造型。

(2)引导幼儿随b段音乐包不同造型的饺子。

a段:结合煮饺子视频,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煮饺子的过程。

(1)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煮饺子的过程,自由创编煮饺子的动作。

(2)请幼儿随a’段音乐表现煮饺子的情景。

幼儿扮“饺子”,教师扮“大漏勺”到锅里捞“饺子”,“饺子”边做动作边躲避“大漏匀”,凡是被“大漏”碰到的“饺子”,要安静地待在大盘子中并摆出优美的造型,表示“饺子”熟了。

3.幼儿随音乐玩“包饺子”游戏,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欢乐的情绪。

(1)师幼听音乐共同游戏,鼓励幼儿听音乐看图片用身体动作表现包饺子的游戏过程。教师可跟随幼儿,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进行简要的提示,重点关注个别幼儿。

(2)幼儿随音乐玩“包饺子”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听音乐在锅外包饺子,水开后才能跳到锅里。

(3)根据幼儿游戏的熟练程度,可请1-2个幼儿扮演“大漏匀”,提高幼儿再次游戏的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