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01:29:58 作者:温柔雨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大全8篇)

编写教案模板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机衔接和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份优秀的初二教案范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练习中,提高试商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初步感知前一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一起除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形式多样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要学的知识(首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作铺垫。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课本第21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2.课本第21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错在哪里。

二、综合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47

47÷5=()……()

(2)()×7+()=47

47÷7=()……()

你是怎样填的?

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2.出示()×8+()=52

()×6+()=52

(1)先在()填上适当的数,再像上一题一样写出与它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2)你还能自己举一组这样的例子吗?

3.出示75×3=()+15=()

74×4=280+()=()

(1)你会填写吗?试一试。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填法。

(3)说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应用

1、课本第21页第3题。

分组活动:从第问题中题中选一题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课本第21页第4题是应用题,你们自己能解决吗?

反馈:谁能说说完成第3题时自己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二

2.培养同学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协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考虑?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考虑,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学习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算理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一是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二是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逐级而上的知识台阶,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去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如下教学思想和教学措施:

一是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笔算除法”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例6时,考虑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课堂教学引导中继续渗透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和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是勤于思考,有效学习。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提示:说说,“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8减6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是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笔算除法”例1时,我置换设计一个问题:“过新年时,家长把52元钱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多少元零花钱?”使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进入课题的主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四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听课,借助听课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听课报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听课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拿起听课本走到同年级的赵老师班上去听课,赵老师是教学丰富的一位老师,想听完后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帮助。听完后很受启发:

1、先复习旧知,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借助18÷2对旧知进行复习,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数位怎么对?横线用小尺画。我想正是有这样细致的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动手操作,感知深化。

三年级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以前也教过,回想一下,我的教学是注重算理的讲解,而赵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借助小棒让学生摆分的过程,再结合摆的过程讲解竖式的过程,学生理解的很好,算理知识的讲解就迎任而解了。是啊,三年级毕竟还小,有时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贴近学生的思维,要低下身和孩子们一同学习。

3、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到好处。

作为一名中老年教师,能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而且应用的恰到好处,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更要下定决心上好每一节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页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60÷3=40÷2=150÷3=270÷9=

160÷4=2700÷3=900÷3=1000÷2=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三、补充练习(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1)独立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2)互相交流算法。

(3)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明白算法。

四、巩固练习

出示问题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出示课本练习题。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界上的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80÷568÷498÷7

864÷4936÷2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三、作业

1、第21页第4题。

2课本第22页教学内容:例3

教学目标:

1、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再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再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2、出示74×4=29652×7=364

296÷4=364÷7=

你能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写除下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吗?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284÷4=350÷7=

16÷4=14÷7=

296÷4=364÷7=

边填边想这两题上下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

2、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39

6238

18

58

54

4

238÷6=39……4

4、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计算。

378÷6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二、练习

1、做一做

156÷3434÷8605÷5863÷7

2、计算。

176÷2456÷4

381÷3495÷5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七

核心提示: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由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想一想、辩一辩、动手分一分、试一试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同时通过。。。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由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想一想、辩一辩、动手分一分、试一试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同时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中,将学生数感的培养和估算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哪种运算,教材中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地评价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让交流和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主要的目的不是如何去估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先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八

大多老师不喜欢上计算课,有的认为计算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有的认为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没上头。要上好一节计算课确实不容易。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十位上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不同解决办法、竖式的书写等,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十位有余数算理的理解有困难,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下体会:

1、利用口算经验学习笔算。

在教学本节课前,进行个别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不会,会写的也写错。课堂中解决“平均每人捐几本?”时,出现的情况与课前调查的一致。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2、直观用在刀口处。

42÷2,52÷2,同样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什么后者要借助小棒图理解算理呢?42÷2,十位没有余数,借助口算经验,对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不会有困难。而52÷2,,对于要把“十位余下来的1”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再除理解有困难时,演示课件,让学生借助更形象、更直观的手段帮助理解。

3、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4、做、说、评、改相结合。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5、困惑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