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下语文学弈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18:25:27 作者:GZ才子 2023年六下语文学弈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六下语文学弈教学反思篇一

填表,说一说表中两个量的关系。

一个数012345678910

这个数的5倍

(1)学生填表。

(2)学生汇报。

(3)谁能说一说这两个量的关系。

这两个量在不断变化,并且一个数增大,它地5倍也不断增大,但他们的比值不变。所以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带领学生看懂图,明确图上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明确各点所表示的含义。为下一步在表格上描点,扫清障碍。)

六下语文学弈教学反思篇二

【课前慎思】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思明辨,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有舍才有得,一课一得足矣!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1.课件创设问题情景。

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追问中初识“圆”

1.结合学生作品,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2.课件动画演示。

3.研讨圆的特征。学生说,古人说。

4.质疑古人说法。“大方无隅”。

三、画圆中感受“圆”

1. 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并标上半径、直径。

2.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3. 追问“为何这样做?”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3.探讨大圆的画法。

4.追问大圆的画法。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1.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2.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追问研究。

【试教后的反思】

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已经拖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

师父张兴华满意地对我们几个徒弟说:“应龙的这节课,我就七个字——浑然大气铸成圆!”

认识决定行为。已有的会成为包袱。备课时,我就觉得半径、直径不要像原来那样教,一问学生“这是一个多大的圆”,学生就会说出“半径、直径”。课堂事实也是这样,就让自己不再思考了。试教后一反思,才发现“宝物在哪儿呢?”是个更妙的问题,首先是回答了探讨的问题,其次是凸显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现在想来,这样问,味道好极了!

正像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对阿甘说的:“要想往前走,就得甩掉过去。”是啊,我今天的教法不就是想“甩掉过去”吗?但甩掉别人的过去容易,甩掉自己的过去就难了。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我是这样,听课老师会不会也是这样,而不肯接受我这节课呢?应该坦荡荡,何必长戚戚,“我的地盘我作主”,30年后再说吧。哦,我不该这样想,数学研究者往往是孤傲的,认为只有自己发现的“1”才是对的,我应该再思考,再否定自己,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顿悟:几何画板上显示“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应该从正六边形开始,这样暗合了刘徽割圆术也是从正六边形开始的,并且解决了几何画板上正三角形不正、看着不舒服的问题,还解决了与前面研究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一中同长”重复的问题。哈哈,反思真好!

课上学生画出的“不圆”的资源化运用,感觉真好:有方法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善意、借走橡皮的回应,那意境真有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

…………

整体感受——在学生需要教的时候再教,效果就是好。看来我说“教是因为需要教”,没错!

自己以前也教过《圆的认识》,为什么没有今天这么享受呢?莫名地,我想起《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完全做成的东西,看上去好像缺了些什么,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差。完全装满水的容器,看上去好像是空的,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少。非常直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弯的,大的机巧看上去倒好像很笨拙,特别善辩的人看上去倒好像不会说话。

那,我“成”在哪呢?在没有增加新知识点的情况下,上得学生不愿意下课。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让学生体验到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圆的“规矩”的同时感受了研究问题的“规矩”,让学生体验到追问“为什么”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

哈哈哈,现在的我真是在理想“圆”里!

为什么今天的我能这么上、敢这么上?课程改革的深入,百花齐放的氛围……大抵还源于自己对自己和他人教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和价值的哲学之思。

“花未全开月未圆”,大成“有”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拖课了,总是不好,如何在40分钟内和学生交流?要舍什么?

华应龙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整理:云山 雪燕子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

生思考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 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生思考。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生:3米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个圆可以无限延伸。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生:对

生:不行,那样圆的位置就可以无限延伸,。

师:除了说“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还可以怎么说?生活中听说过吗?

生:也可以说直径是6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可以说:以左脚为圆心,直径为——”

生:6米

师:对。这个“直径:也能表达圆的大小。[板书:直径]

师:为什么 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

生:因为在一个圆内,所有的 半径都相等。

师:哦,他说了这个。什么 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

生:因为以他的左脚为圆心,他可以随便走一圈,就变成圆了。

生:我觉得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生:它既没有棱也没有角。

师:同意吗?同意的请点点头,她说圆没有棱也没有角,对吗?

生:对

师:没有棱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棱是说它没有边,它不象正方形有4条边。

师追问:那它是没有边吗?

生:不是,有边。

师:有边,几条边?

生:1条。

师:那你们说圆的边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图形的边是直线,而圆的边是曲线构成的。

师:同意?

生:同意。

师:看来我们从角来看,圆是没有角的。从边上来看,圆有没有边?

生:有!

师:有,几条边?

生:一条边。

生:是曲线的。

师:是曲线的。其他的是直线或者说是线段围成的。

生:圆心

师:同长,什么同长?

生:半径

师:半径同长,有人说直径也同长。同意古人说的话吗?

生:同意。

师:“圆,一中同长也”。难道说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行不是“一中同长”吗?

认为是的举手,认为不是的举手 。为什么不是呢?

生:这些图形中心到角的距离比到边的距离要长一些。上前面指着说。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一中同长?

生:不是。

生:3条。

师:正方形呢?

生:4条。

师:正五边行呢?

生:5条。

师:正六边行?

生:6条。

师指圆:

生:无数条。

师:无数条?[板书]为什么是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半径都相等。所以有无数条。

师: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相等的半径有无数条。

师:为什么有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

师:圆周上有多少个点?

生:无数个。

生:无数个。

生:认同。

生读。

师:圆有什么特点?

生:一中同长。

师:我们来看小明的宝藏在什么范围?我们第2个问题解决完了吗?

三、 画圆中感受“圆”

1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师:孩子们,想自己画一个圆吗? 画圆用什么?

生:用圆规。

师: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看,规就是圆规、矩就是带着直角的尺。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

师:既然大家都回会画?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

(生自己画圆)

师:画好了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此时的作品都不怎么标准)

师:从这些圆里,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它们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师:看来画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小组里交流一下,怎样画圆才能标准?

(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交流完了,好了。那现在你们说一下是怎么画的?

生:用圆规

师:了解圆规的发展,现在圆规的优点在哪里?

师:用这样的圆规画圆,手必须拿着哪,圆规就不动了?

生:拿着圆规的头,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师:对,就是拿住圆规的头,而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课件出示:再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生画,师巡视

师:哎呀,老师在巡视时,我发现你们画的较规范的圆,大小不一样,为什么?

生:这里要我们画的是直径4厘米的圆。

师:你知道什么是直径吗?顾名思义,它和半径是什么关系?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订好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师:孩子们,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这个机会老师留着了。

师:展示画圆,故意出现破绽一:没有“圆”上?破绽二:没有画完?

生:两脚之间距离变化了;粗细不均匀;

师:你们真仔细,我把汗都画出来了。

2标上半径、直径。

师:学生标直径和半径;你说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什么?

生: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对齐圆的圆心,画完后表上字母r;

师:半径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在(圆)上,另一个端点呢?

生:圆心;

师:再画一条直径;刚才他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应该特别注意什么?那位戴眼镜的小伙子。

生:一定得通过圆心。

师:直径用字母d表示,数学上就是这么规定的。d和r是什么关系?

生:2倍,d=2r。

师:画圆是怎样画的?

生:圆规画长是半径

师:为什么这么做呢?先确定圆心,半径长度。

生: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就不相等了

师:圆的特点:圆一中同长。知道圆的特点太重要了。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师:是什么?中间是什么?中间为什么是个圆?不知道篮球比赛是怎么开始的,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师:为什么中间要是个圆呢?

生:刚开始比赛要往对方场地传球,这样中间画圆比较公平。

师:队员在圆上,球在中心。圆一周同长,比较公平。

3.探讨大圆的画法。

师:这个圆怎么画?

生:先找到圆心,两点间距离固定好,再画

师:大圆,再大,超大呢?没有圆规可以画?

生:用大拇指当圆心,用食指画

师:画大圆?

生:确定圆心半径再画。

师:这个大圆,没有圆规怎么画?

生自由交流

4.追问大圆的画法。

师:不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怎么没有圆规也能画圆?

生:规矩不一定单独指圆规,指的应该是画图的工具。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工具来画。

师:我们这句话还是对的。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生:地下。

师:拿西瓜说事。我们就想到球了,球也是一中同长。圆和球有什么不同?

生:圆是平面图形,球是立体图形。

六、 课后延伸研究“圆”

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六下语文学弈教学反思篇三

1、在下图中描点,表示第20页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

2、思考: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所有的点在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设计意图:学生会很形象的看到所有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进一步体会当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直线。)

六下语文学弈教学反思篇四

1.课件出示路线图。

2.师:这是老师上下班走的路线,从这幅路线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角。

生2:线。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平面图形中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一)线的回顾学习。

1.回顾学过的线有哪几种。

(直线、射线、线段)

2.判断下面各是什么线。

(课件出示一组直线、射线和线段)

3.思考并交流: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

直线

射线

线段

长度:

无限

无限

有限

端点:

1个

2个

与直线的关系

是直线的一部分

是直线的一部分

4.填一填。

(1)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完成)

5.追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6.指导学生完成教材91页“巩固与应用”1题。

7.讨论: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互相平行?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作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8.想一想,过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六下语文学弈教学反思篇五

同学们做了一张贺卡,准备母亲节的时候送给妈妈们,这张贺卡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笑笑、淘气、小斌分别在方格纸上画了贺卡的示意图,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谁画的像。

1、出示图。

2、观察图,同桌互相交流。

3、汇报。

5、小组汇报

笑笑:我画的图,宽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4厘米,长1.5厘米相当于实际的6厘米。

淘气:卡片的长和宽的比是6:4、也就是3:2,所以,我画的图长和宽的比也是3:2。

小斌:只要长比宽长一些就行。

6、画的图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得出:只要长和宽都按相同的比(可以有两个意思,一是图中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和图中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相等,二是图中的长和宽的比与实际的长和宽的比相等)来画,画的图才像。长方形画成较小的长方形,首先可以量出原来的长和宽,再将它们的长和宽缩小相同的倍数,才能画的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