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一分钟小学生演讲比赛(精选5篇)

时间:2023-10-05 16:58:25 作者:碧墨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一分钟小学生演讲比赛(精选5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一分钟小学生演讲比赛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

去年的暑假,爷爷奶奶从老家过来照顾我。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场买回来好多菜来招待爷爷奶奶。中午妈妈烧了一大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有爷爷奶奶爱吃的红烧肉、糖醋排骨、牛柳炒洋葱、清蒸鲈鱼、盐水河虾、芹菜炒香干、山药炒木耳、蒜蓉西兰花、还有紫菜鸡蛋汤。我帮忙准备了杯子、筷子、椰汁,爸爸开了一瓶红酒,我们全家人一起举杯庆祝爷爷奶奶的到来。爷爷奶奶品尝着满桌的饭菜,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夸妈妈的厨艺越来越好了,夸我爸爸是个孝子,我是个孝顺的大孙子。饭后,我和爸爸陪爷爷奶奶聊天,妈妈收拾洗刷餐具。

我认为发扬美德是一种提升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养的形式。我向老人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却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次帮同学拿衣服,一次帮助妈妈洗脚,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家里孝敬父母老人,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们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

美德之所以称之为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真理,一种内在的'美。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一分钟小学生演讲比赛篇二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小学六(1)班的王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根》。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文化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当我们在追求外来文化时,却冷落了传统文化。

华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孕育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孕育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创新理念;孕育了“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孕育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社会美德……这些无不是前人心血与思想的结晶,无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无不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标志。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成为连接各族人民精神的纽带;成为振奋各族人民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延绵精神的支柱。

同学们,挽救中国传统文化刻不容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仔细挖掘提炼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互相结合,有益的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互相结合,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国文化烙印,形成中国现象,中国风格,使中国文化始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在瑰美“国宝”的熏陶下努力学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承复兴而奋斗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一分钟小学生演讲比赛篇三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庸》对文化的定义,虽然中西文化有差异,但是文化的这种属性亦是用之万世而不变,抛之四海而皆准的。

文化不同于文明,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文化”就我微不足道的见解,其侧重点在于文化的社会性,说到这难免会提及文化的社会性,简而言之,就是人是主宰,一切社会活动都要由会独立思考的人来付诸实施之。也就是说,人类的活动不是单纯的生存,而是生活,生存是基于物质而存在的,生活却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是在生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活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并且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那么,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当你呱呱坠地的时候,妈妈躺在床上看着你胖胖的身躯,也沉浸在爸爸抱着你欢笑的快乐中;当你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一个在左边牵着你的手,一个在右边摇着你纂紧的小胖手,教你如何走路;当你胡嚼蛮咽、手舞足蹈、天真烂漫的时候,妈妈在一旁督促着你多看会书,不让你和伙伴多玩一会,而奶奶却摸着你的头,抱你到她的腿上,替你说好话,爷爷也趁势说那么几声,让你多玩会……当你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你是真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不想离开你的亲人,不想离开身边的一切,于是心里会想着却又没力气说出的话:“活着,真好!”

说这么多,并不是废话连篇,之所以说的这么多,这么细,我的本意是要每个人自己读完之后就能将一个人的一生浮现在眼前,也并不是多么苛刻,要求你如何如何,让你有所触动,然后引起共鸣,知道我究竟是什么立意,而现在水到渠成了,只欠东风了。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从老庄到孔孟,从理想国中的乌托邦到大同世界,无处不闪耀着中西文化的结合点,然而,中华文明相较之下,有其难以启及的地方,更有其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传承人类发展是毋庸置疑。然而,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正统思想一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以至于到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其的认识陷入了一个极端,那就是绝对的否定,什么打倒孔家店,反对旧文学,反对封建文化。

显而易见,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我真搞不懂那些被公认的大文豪,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或许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毕竟那时候还没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大旗在中国这片大地上还没有竖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时的产物,五四以后才传到中国的。就算是这样,他们那能一点也不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白话文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么,《狂人日记》不是第一片白话文文章么,鲁迅先生扬言要打倒孔家店,其实他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这样的做法就比如盖楼房,他站在楼房的中间说要把地基拆了,在他上方接着重起炉灶。他也不是提倡拿来主义么,关键是权衡轻重,哪些应该拿,哪些不应该拿,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试问,难道这一块块由文字所组成的砖不能算是中国传统文化?再问,伦理道德难道他们没有用吗?接着问,文人所使用的语言以及理解语言的能力难道不是传统文化所赋予的……当然,传统文化的弊端他们否定,这是无可厚非的,在这不再讨论,更不鞭辟入里了。

胡适不是推崇世界主义么,主张走向世界,也是极力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就拿《尝试集》来说,虽说是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产物,却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如何理解,且想一想,尝试是要有老底来尝试的,不是空说尝试就尝试的,而尝试的老底说白了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话说到这,不免让我愤愤不平,凭什么说不要就不要,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位置,譬如,文化革命的人站在竹筏上,振振有词地说,我要造一艘新的船,这样的人也不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是在茫茫苦海,是没有着陆的地方的,谈什么创造。换言之,说成是修补还行,还说得过去,还算得上是批判的继承,算得上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身为终身反动派的陈独秀,纵观其一生,少年反科举,青年反清廷,再到反军阀,反孔教,反旧文学,反国民党独裁专治,再到反共产国际肆意干涉,反对由自己亲手创建的党,他的一生是反对的一生,从未屈服。不论是对的错的,他都反对,不愧是大家。

我已从反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可传承性,并论证了这几个大文豪的不足,而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然我也没有那个胆子对其指手画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相当有用的成份,无论是对过去,还是现在,以至于将来,都很实用,当今世界,“和谐世界”已深入人心。又如伦理纲常这些方面,成为道德约束的规范,除却法制法规,道德便是约束社会的另位一只手。所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丢不得的。

人类要生存,就需要文化,中国人则需要中国传统文化,适当的吸收西方文化也是有相当必要的,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世界其他文化所无法比腻的,比如说,诗词歌赋,就是难以用别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又如,书法这门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特产,其他国家却很难理解,纵然是摆在其面前。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一分钟小学生演讲比赛篇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爸爸从小就告诉我要有自己的梦,他说有梦的人才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爷爷提出的“中国梦”,我虽然不大清楚它的意思,但通过听广播、看电视、听老师讲,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那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了实现它要不断努力奋斗。

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祖国花朵,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喷香的饭菜,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但听老师和爸妈说,以前的中国并不强大,帝国主义强国的入侵、封建主义的压迫让中国人民抬不起头来,饱受欺凌。那时的中国人就是做梦也想着让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这就是执着追寻的中国梦啊!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有梦的人很美,实现梦想的人更美!甘肃女孩完玛草的梦想是跳出美丽动人的舞蹈,走出草原,通过刻苦训练,她终于和她的伙伴们实现了在中央电视台舞台跳舞的梦想;双手截肢的刘伟却对钢琴音乐“一见钟情”,钢琴是手弹的,而刘伟凭着坚持的信念克服了困难,奇迹般得用脚趾弹琴;从小失去双臂的杨孟衡,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参加了残奥会夺取冠军,虽只取得第七名的成绩,但他没有灰心,又把目标用在努力学习上,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以优异的文科成绩取得县文科状元!我觉得他们都很捧,要向他们学习追梦的精神和勇气。

看着我们的航母开始起航了,舰载机起飞了,海监船执法钓鱼岛了。我们都热血沸腾,我想大声告诉全世界的人,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保卫祖国的军人。但我深深知道要实现这个梦想,必须从小苦练健康强壮的体魄,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本领,特别是掌握那些领先的高科技技术。

中国有雄伟的万里长城,华丽的水立方,古老的丝绸古道和伟大的京杭大运河等,这就是中国的博大精深,我们只有变大变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人。

中国人加油,中国梦更要腾飞!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一分钟小学生演讲比赛篇五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本站小编为你分享了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到你。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一班的。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是《弘扬民族文化,争当美德少年》。

在这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争当“美的少年”的活动。这是爷爷在给少先队的一封信中提到的争当四个好少年的要求。胡爷爷的号召是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关心关爱。他要求少先队员们人人努力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这次,我校开展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全校同学都要积极参加。争当“美德少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

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品德优良,尊老爱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学习雷锋精神,要牢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者亘古不变的真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挽起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攀登。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勤奋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要知道丰富的知识才是我们翱翔的翅膀。我们张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孝敬父母,在家帮妈妈做家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遵守小学生守则,时时刻刻记住,我是一名少先队队员,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经历把建设祖国的重任扛在双肩。

同学们,要真正能做到美德少年是很难的,可有时很简单的,只要我们从小做起认真做好每件事、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美德少年”,同学们,行为成就美德,从现在起为自己订下一个目标,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在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中更加全面的发展。

今天,我们是一棵幼苗,在学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的成长。明天,我们将是根根栋梁,撑起祖国的大厦,让它更加繁荣富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少年》。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难看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发芽、生长。

君不见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丽,用无私大爱谱写着人生的赞歌。

君不见在死亡旅途的汽车上,肝胆破裂的吴斌,危急关头,强忍剧痛。你用生命中的最后1分16秒完美的诠释了作为一名普通司机的责任与担当,用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光辉榜样。

君不见航空报国英模”罗阳,铁肩担起报国志,用生命诠释航空情怀!

……

然而,在传承美德的路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难堪与困惑。

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

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是不能忘记的”。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的坛序为我们描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风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而中华文化走了几千年也是历经风雨,“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但不变的是中华文化始终如大河般流淌,从未停息。文明的圣火亦从未熄灭。

当新中国进入21世纪,新的发展机遇使中国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经济由简单的温饱向小康迈进,政治更加民主,国际话语权更加给力。然而,当今的人们却仿佛忘了中国一些本质的东西。中国的经济条件在变,无论是在什么经济政策下;中国的社会生活在变,无论社会改革有什么变化,但总有一种变化,总是使人难以忘记,是整个中国有着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里面记载着中国的历史,从三皇五帝的创世传说,到秦始皇励精图治在战国烽火中统一全国,继承大统,再到唐宋之际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万朝来贺。这里历史长河,始终是华夏儿女的记忆中抹不掉的。所以,我们针对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传统,是不能忘记的我们必须继承传统。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一提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就会想到江南的烟雨朦胧,想到那个落魄的诗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寻找他的心灵归宿;一提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就能想到明月之下多少离别、多少泪,希望月亮那一头的家人、朋友一切安好;当提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有多少人真的望望远方的月,千里的家。而这些都丝丝牵动着我们的神经。这就是因为,传统文化中有着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这记忆中有憧憬、有希冀、有梦想、有未来。即使“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传统文化都跨过了千年的山高水低,牵动着我们的情丝。

传统文化更是血脉联系。辛弃疾在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曾经谴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种忘记国家耻辱的祭祀行为。我们自古就有祭炎黄,封孔庙的习俗,正是由于我们奉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才被称为“炎黄子孙”,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行为恰恰是我们血脉联系的象征。东南沿海自古就有祭祀妈祖的习俗,而随着华人的迁徙,东南亚各地都有了妈祖的印记,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血缘的联系。有了传统文化的支持,我们才有了对彼此从血缘上的高度认同感,即使身处异乡,有着黄皮肤、黑眼睛的陪伴,到哪里都是自己的家!

所以,无论当今的社会如何,欧洲快餐、韩国泡菜是如何麻痹我们的感官,美国大片、日本文化是如何迷惑我们的灵魂。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本,不能丢掉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每一个后来者的责任!

对于我们更是如此,我们是中国的年轻的一代,我们如何青春,如何放荡,都不能怠慢中华文化,更不能成为“垮掉的一代”。同时还是未来教师的我们,用教育的种子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梦,我们的青春梦,真希望未来站在讲台上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畅谈,畅谈青铜铭文激扬的乾坤,青花瓷里婉约的神韵,敦煌壁画靓丽的彩绘,还有神奇太极里与日月同辉天人合一的永恒。我想语文课堂上也应该是朗朗的读书声,虽不能“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却可以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占据学生眼球的可以是秦时明月,而不是x战警、盗梦空间!

著名作家张洁说过:爱是不能忘记的,对于我们来讲,责任是不能忘记的,而传统文化更是不能忘记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