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嫦娥奔月教学反思(优质10篇)

时间:2023-10-14 17:47:16 作者:文锋 最新嫦娥奔月教学反思(优质10篇)

请示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用于向上级或相关部门寻求指导和决策。在请示前,可以向身边的同事或专家请教,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请示的成功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请示范文,供大家参考。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一

《嫦娥奔月》这篇课文述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使老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雅,情节动人。在教学中我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始终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品、去说、去发挥,进而走进文本,最终实现文本之间的对话。

本文描写了三个人物:力大无比、为民造福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为民造福的嫦娥,人物性格鲜明,形象迥异。在教学时,我以这三个主要人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词语并圈画下来,品读感悟,最后进行交流。如:在体会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学生一下子就说到了“力大无比”这个词语,并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抓住“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词语感悟他的力大神勇,以及受到乡亲们敬重的原因。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嫦娥如何机智地和逢蒙周旋”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周旋”一词时,虽然课前预习学生已查过词典,但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周旋”这个词语的意思,我设计了一个师生对话表演,引学生“上路子”了,才放手让他们自己发挥。学生参与比较积极,也在趣味表演中理解了“周旋”,并体会了嫦娥的机智勇敢。

回顾整堂课,我觉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堂后半截内容安排不够紧凑,教学语言缺乏渲染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够娴熟等。我想,作为语文老师今后还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品位,多去钻研学术类的著作,还要注意对课本的挖掘,综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二

1、时间把握不强,有些前松后紧。在学习第六自然段时,比较“飘飘悠悠”与“飘悠”,“碧蓝碧蓝”与“碧蓝”这两组词语上太浪费时间了,在学生能找到这两个词语来感受画面的美丽后就可以放手了,继续下面的学习的话就可宽裕两三分钟。而在学生说到“嫦娥心灵很美,常常接济老百姓”时马上出示填空理解接济,而非在全找完后再回过头填空的话,也能省出一分钟吧。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三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主要写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文字优美,情节生动感人,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材料。

一、插图导入,感受画面美。

导入时,我借助多媒体出示“嫦娥奔月”图。在感受画面美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嫦娥奔月”这幅画面的文字,通过朗读感受文字的美。再以问题“嫦娥奔月仅仅是画面美、文字美吗?”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精读故事,体会心灵美。

叙事性作品,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吸引、感染、打动读者。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剖析人物形象,感悟内在品格。

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嫦娥的心灵美,我挖掘文本中的空白,多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如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的?”来体会嫦娥的心地善良;教学第四自然段时,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嫦娥是如何机智地与逢蒙周旋的”,体会嫦娥的机智勇敢、舍己为民。

三、创设对话情境,升华情感。

在学生感悟人物品格的基础上,我通过创设对话情景,引导学生走入人物内心。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在这月圆之夜,后羿有多少话想对嫦娥说……

嫦娥又有多少话想对后羿说……

家人欢聚一堂的乡亲们,想到了后羿和嫦娥,千言万语不禁涌上心头……

这样的对话,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使嫦娥的优秀品质不知不觉中进入孩子内心。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读、想、议”展开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学习3—6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圈画有关语句并说说逢蒙和嫦娥的特点。学生能准确地概括出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品质。另外,在最后让学生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这是个开放性较强的问题。课后习题中设计了这个题目,目的就是对文本主旨的挖掘。这个题目学生的答案很多样,但都能围绕课文中对嫦娥的描写来说。学生们有的说“嫦娥这么善良,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她心肠多好啊,所以乡亲们想念嫦娥”;有的说“嫦娥机智勇敢,她巧妙地和逢蒙周旋,为了不让逢蒙得到仙药害人,她吞下仙药和后羿永远分开了,她令大家敬佩,因此乡亲们都非常想念她。”……学生这些多元的解读,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让人物的内心更加丰富、更加饱满。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这是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同学们很喜欢,我也很喜欢,所以组里的小教研我决定还是上这一篇。备课时,我参考了严老师的教案,从画面导入,让学生感受嫦娥奔月的画面美,再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感受嫦娥的正直、善良、机智的一面,中间再感受逄蒙的奸诈贪婪,最后再次回到嫦娥奔月,感受其凄美的一面。这是重点段的一个教学过程,重点就是体会嫦娥与逄蒙的人物特点,那关键就是理解“接济”和“周旋”,前者简单,一个补充填空就能理解的,而后者我选择让学生同桌来表演理解,不过心里也挺没底的,不知他们会想出什么招来应对逄蒙?(此时我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语言)自己人来听课嘛,也就不多想了,决定让他们试试。

虽教案有了,也有了一定的思考,只是有些渲染氛围的语言还是不熟悉,总担心师生不进去,没有感觉。

结果也确实有些汗颜,现在回顾整个课堂,除了之前的担心外,还总结为以下几点:

1、时间把握不强,有些前松后紧。在学习第六自然段时,比较“飘飘悠悠”与“飘悠”,“碧蓝碧蓝”与“碧蓝”这两组词语上太浪费时间了,在学生能找到这两个词语来感受画面的美丽后就可以放手了,继续下面的学习的话就可宽裕两三分钟。而在学生说到“嫦娥心灵很美,常常接济老百姓”时马上出示填空理解接济,而非在全找完后再回过头填空的话,也能省出一分钟吧。

2、自己的专研还不够深入,思考不够成熟,以至于把握课堂不够灵活,受教案牵制,而教案上的语言又未全记得住,自己的底气也不足,显得有些慌而语言零碎了。

有些遗憾,这么美丽的一个故事就被我给破坏了,再接再厉吧,不断总结进步吧!恳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四

《嫦娥奔月》是一个流传上千年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故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告诉人们要做一个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人。

在备课时,我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虽然很想一步到位,在每要讲解一篇新课文时,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找准切入口,构思出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组织出生动简练,丝丝入扣的过渡语,深入学生内心,紧紧抓住他们情绪的精准评价语,在与学生心灵共舞的过程中,享受一种艺术创作的幸福与满足。但就目前为止,这种境界还只能是一种追求,因为每设计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教案,在我都要经历一个较为艰涩的过程,虽然我渴望高山流水一气呵成的感觉。

教材不过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所要传递给学生的东西却很广博,怎样在短短的一节课之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相信他人的智慧可以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所以备课之前,我习惯查阅大量的资料,备课时,既可以高屋建瓴,又希望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备本节课时,我查阅了神话的定义,特点,世代广为流传的原因,试图抓住题材的精髓。我阅读了大量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寻找打动自己的共鸣点。我请教教过本节课的老师,听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与设计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头脑慢慢丰富起来。

在阅读了大量的资料之后,我便开始在心里反复琢磨设计思路总希望有所突破与创新。他人的设计再好,总有剽窃的感觉,不愿再用。我最初的想法是,作为故事题材,强调它的情节连贯性,学完课文之后,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流利地复述课文,并在情节的不断深化与矛盾的升级中,让人物形象逐渐在学生头脑中丰满起来。但根据这个思路设计教案,却并不顺畅。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课文不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展开的叙述,而是以前言、主体、后续来组织的课文。这样以情节为线索来设计教案,就显得不够自然流畅。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也许因为查阅的资料太多,对教材理解得很透,所以觉得课文处处是训练点,舍不得遗漏任何一处,容易陷入繁琐的讲解,无法突出重点,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案设计出来之后,自己感觉并不满意。

在教研组集备时,我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我的困惑。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觉得课文内容浅显生动,应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更适合于探讨人物形象,不应该因为已经有以探讨人物形象为线索的设计而弃之不用。当我打电话给纪老师时,纪老师认为以分析人物特点为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设计会比以情节串联的设计上起来更简单,更舒服。在此基础上,我对教案又进行了再创作,再修改。

经过这样三个阶段的备课,在上这节课时,我的确感觉挥洒自如,学生也兴致高昂,思维活跃。正赶上纪老师来校听课指导,他对这堂课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虽然一步步走来并不轻松,可我甘之若饴,我相信,只要我这样继续走下去,离我的目标一定会越来越近。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五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成仙的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感人,文字优美,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教材。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文字,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美丽善良、舍己为人等品质。

3、感受神话的独特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年级的孩子对于神话故事并不陌生,曾经学习过《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等多篇文章。本文语言文字优美动人,通俗易懂,学生阅读起来难度不大,并乐于从中感受到意境美。但如何让学生从故事本身走入故事背后,感受神话人物的内心,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一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情景。想到嫦娥奔月你的眼前出现什么画面?让学生一边读第六自然段,一边想象画面。欣赏奔月之美。第六小节与课文的其他自然段有所不同,它是写景的,文字优美,加上插图,给人无限遐想,我是通过让学生感悟两个叠词“飘飘悠悠、碧蓝碧蓝”的妙用来读好这段优美的文字。由嫦娥的心情引起大家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在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人物特点,重点研读文本,剖析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感受嫦娥的美丽善良,舍己为人等品质。人物是故事的要素,体会人物形象是领会故事意蕴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抓手。这篇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后羿、逢蒙、嫦娥,教学时,我通过对“接济”、“周旋”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朗读、同桌表演逢蒙步步威逼、嫦娥如何周旋,讨论嫦娥是“吃还是不吃这丸仙药”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后让学生吐露心声,水到渠成。第七自然段后羿的深情呼唤,后羿对嫦娥的一往情深,升华了文章的情感。

三是拓展延伸,《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也和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就在这个环节设计了让孩子们一起吟诵关于月亮的诗句,让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后再回到整体,总结全文,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能力层次。

整个教学思路我都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学生的主体性,朝着“理想课堂”的目标在不断努力着。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六

周益民千年明月寄相思――《嫦娥奔月》教学谈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周益民在祖国久远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在百姓民众口耳相传的'接力晕染中,神话传说是其中颇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叫人感动的一种。《嫦娥奔月》(苏教版第9册)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却又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事。故事叙说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免于百姓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象优美,情节动人。

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力求通过语言的品味,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动人的故事记心间像《嫦娥奔月》这类的神话传说早已成为中华古文明的有机组成,早已成为浸润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源。因此,指导学生较为熟练地讲述故事,既是一种整体性的语言训练,又是一种文明传承的手段,同时也是深入体验人物内心世界的必要前提。

1、理清脉络教学中,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对课文脉络的梳理,帮助学生了然故事情节的发展,即:后羿射日――勇斗逢蒙――嫦娥奔月――遥祝嫦娥,以促使故事复述的高效率进行。

2、练习复述建筑于整体感受之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两个片段自行练习讲述故事、同桌互述互评,这既保证了课堂参与的全员性,又由于有了“听”“说”“评”角色的多重变换,强化了练习的有效性。他们都是怎样的人人物是故事的要素,体会人物形象是领会故事意蕴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抓手。这篇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后羿、逢蒙、嫦娥,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研读文中描写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的语句,体会三个人物的不同特点,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对人物的认识。

譬如:后羿的“勇”。其射日时的一系列动作“登上、运足、拉满、一口气射下”等,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无比神勇。逢蒙的“奸”。其人心怀叵测,混在门徒之中,偷取仙药时“假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闯、威逼、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充分暴露出阴险、贪婪的嘴脸。嫦娥的“美”。不仅外表美丽端庄,飘飘悠悠飞行姿态美丽,更兼内里正直善良,心底无私纯正。故事流淌怎样的“美如果说研读人物的个性特点属于部分条块的深究,那么在此基础上就应将条块融成整体,走进文字想象故事描绘的意象了。

这是一个开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会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壮美――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英雄后羿神勇无比,为民除害,给人阳刚之感。即便是对嫦娥的描写,也能捕捉到这样的体验。面对逢蒙提剑威逼,她毫不畏惧,机智周旋,弱女子显壮举。凄美――嫦娥吃了仙药飞往月宫。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嫦娥在月宫每日里只玉兔相伴,行只影单。后羿嫦娥四目相视,可无缘再聚。后羿“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有情人从此天上人间难聚首,此情此景,怎不叫人一掬同情之泪。甜美――后羿嫦娥从此离隔,可以想见思念总比那日头长。

月圆之际,便是那嫦娥悄然伫立桂花树下,深情凝望丈夫后羿之时。身虽不能至,心已相印天荒地老。这等情感确乎让人心生甜蜜。柔美――嫦娥美丽善良,心地纯洁,是个典型的东方女性形象。优美――“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出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景物纯净、明澈,画面诗情画意,充满遐思。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感受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内心视象,这时教师应当适时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要注意的是,指导一定要从开掘心理体验的角度着手,要注重个体体验的差异与多样,不宜过分强调技巧。月亮代表我们的心每一个优秀的文本都会留下一定的阅读空白,使得读者能够借助自己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积淀积极参与文本的二度创作。《嫦娥奔月》的故事同样也有这种“疏可走马”的自由空间。

教师在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整体内涵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并试着外化其心理。不要表层地将此理解成单纯的“读写结合”,这其实是为了进一步体验人物的心灵世界,探究美好的栖息之地,是一个通过“立言”以“立人”的平台。这一板块同样应该赋予学生个性展示的自由。可以指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相关部分,各自想象后羿、嫦娥或者乡亲们的内心活动,而后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加以文字物化。这是一个蒙罩着“美”的纱衣的故事,学生的想象应该协调于文本的整体风格,为此,教师也可以设置几个“范围题”,让学生情有所依。譬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嫦娥)”、“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后羿)”、“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乡亲们)”等等。哪个嫦娥叫人爱嫦奔月的故事历来有几种“版本”,课文所叙只是“一家之言”。

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介绍另外的传说“版本”。

“版本”一:根据《淮南子》记载,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乘后羿不在家时,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结合这一材料还可以补充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版本”二:有一年,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后羿决心拯救百姓,天天苦练射术。可是,河伯对他恨之入骨,不断骚扰。后羿十分烦躁。一位大仙给了后羿一丸仙药,告诉他河伯报仇心切,他将面临大祸,吃了这药,便可摆脱人间一切磨难,升入月宫。嫦娥非常痛苦。她想到丈夫肩负射掉九个太阳的重任,乡亲们需要他。为了让河伯对她死心,为了让丈夫排除杂念,全心为民服务,她决心牺牲自己。主意打定,她找出仙药吞了下去,飞上月宫。后羿把痛苦、惆怅化作了力量,终于战胜河伯,射掉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

在呈现了相关材料后,组织学生比较、鉴别、讨论:你们喜欢哪个嫦娥,为什么?这既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比较阅读能力,训练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更领略到人们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讲述、诵读、想象、体验、比较,就这样,嫦娥为民着想、牺牲个人幸福的美好形象将久驻心间,八月十五的企盼更会让人生发对美好的无尽追忆与感怀,古老的神话必成为民族共同的记忆。相关链接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七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学习本文,故事情节固然吸引人,但是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才是最主要的。

文章的第一主人公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她不仅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甚至不顾一切吞下仙药以阻止蓬蒙害人。在学习这个部分时,我先出示学习单,让学生默读课文的三到六自然段,圈画出表现嫦娥性格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当问到嫦娥是个怎样的人时,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美丽善良”,学生的体会是丰富的,有的说:“嫦娥真是一个好人,为了救老百姓,宁愿牺牲自己。”有的说:“嫦娥难道在吞下仙药的一瞬间就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后羿吗?”还有的说:“嫦娥虽然很舍不得后羿,但是为了老百姓的安危,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让坏人得逞。”……虽然学生的理解千差万别,但都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这时,需要的是老师的正确引导,把嫦娥为民着想、牺牲个人幸福的美好形象驻扎在学生的心间。

既然是神话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想象也是很重要的。课堂上,我适时安排了相关的想象练习:“读一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想象练说:当美丽善良的嫦娥升天成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嫦娥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还飞过了哪里?”等说话练习。课堂上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发挥,体会人物情感,然后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八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成仙的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感人,文字优美,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教材。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文字,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美丽善良、舍己为人等品质。

3、感受神话的独特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年级的孩子对于神话故事并不陌生,曾经学习过《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等多篇文章。本文语言文字优美动人,通俗易懂,学生阅读起来难度不大,并乐于从中感受到意境美。但如何让学生从故事本身走入故事背后,感受神话人物的内心,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一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情景。想到嫦娥奔月你的眼前出现什么画面?让学生一边读第六自然段,一边想象画面。欣赏奔月之美。第六小节与课文的其他自然段有所不同,它是写景的,文字优美,加上插图,给人无限遐想,我是通过让学生感悟两个叠词“飘飘悠悠、碧蓝碧蓝”的妙用来读好这段优美的文字。由嫦娥的心情引起大家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在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人物特点,重点研读文本,剖析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感受嫦娥的美丽善良,舍己为人等品质。人物是故事的要素,体会人物形象是领会故事意蕴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抓手。这篇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后羿、逢蒙、嫦娥,教学时,我通过对“接济”、“周旋”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朗读、同桌表演逢蒙步步威逼、嫦娥如何周旋,讨论嫦娥是“吃还是不吃这丸仙药”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后让学生吐露心声,水到渠成。第七自然段后羿的深情呼唤,后羿对嫦娥的一往情深,升华了文章的情感。

三是拓展延伸,《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也和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就在这个环节设计了让孩子们一起吟诵关于月亮的诗句,让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后再回到整体,总结全文,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能力层次。

整个教学思路我都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学生的主体性,朝着“理想课堂”的.目标在不断努力着。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九

1、以神话故事导入。《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齐读第一小节。

2、每让学生个别读或齐读时,都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既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提高学生阅读与听读时的针对性。这个是在阅读中一直贯彻的一个原则——带着问题阅读。

4、学生概括如下:后羿是一个力大无穷、为人造福的人;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机智的人;逄蒙是一个奸诈贪婪、心术不正、心怀鬼胎、人面兽心的人。

需要注意的地方:多一些学生的朗读。本堂课更多地引导学生概括与寻找相应的句子来支撑,忽略了学生的朗读指导,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

课后零零碎碎的反思,旨在记录,促进思考。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篇十

推荐这是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同学们很喜欢。在《嫦娥奔月》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想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真诚地欣赏学生尚为幼稚的叙述方式。师生在交往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读、想、议”展开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整堂课主要围绕“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这道课后习题来对文本主旨进行挖掘。对这个题目学生都能围绕课文中对嫦娥的描写来说。学生们有的说“嫦娥这么善良,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她心肠多好啊,所以乡亲们想念嫦娥”;有的说“嫦娥机智勇敢,她巧妙地和逢蒙周旋,为了不让逢蒙得到仙药害人,她吞下仙药和后羿永远分开了,她令大家敬佩,因此乡亲们都非常想念她。”……学生这些多元的解读,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让人物的内心更加丰富、更加饱满。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就是体会嫦娥与逢蒙的人物特点。在整个过程中,我一边不断地赞赏学生独特性并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一边引导学生将叙述完整化、准确化。师生之间弥漫、充盈着一种精神氛围,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