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工作总结

时间:2023-08-11 15:01:31 作者:李Y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流感防控工作总结篇一

(1)继续加强项目工作规范管理,项目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2)做好疑似结核病人及结核病人的发现、转诊、督导及管理工作。

(3)全年力争发现治疗涂阳病人及重症涂阳病人45例,转诊病人10例。

(4)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覆盖率100%,治愈率达到85%以上。

(5)加强结核病知识宣传工作,提高全民防痨意识。

(6)进步加强网络追踪,fidelis项目管理及督导。

(1)疑似病人的转诊及病人发现

发现和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疫情最重要措施。卫生院及各区卫生室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江苏省结核病归口管理办法,抓好疑似结核病人、结核病人的发现及转诊工作。认真开展痰检工作对发现的结核病人及疑似结核病人开展痰检后,及时对病人进行转诊。卫生院及区卫生室要按照网络追踪要求和fidelis项目要求,对病人开展追踪工作,督促病人就医提高病人治愈率。卫生院各科室及各村卫生室对结核病人的转诊必须按照县cdc慢性病科要求,开转诊单并做好相关记录以被查。

(2)结核病的管理

1、加强结核病控制项目督导工作,去防疫站对各区医院定期进行督导,每月督导2—3次,每个区每年不少于24次,区卫生院重点对涂阳病人的管理情况、疑似病人及结核病人的转诊情况、各项资料的完整性及上报情况进行督导。区卫生院督导要求:隔日督导病人1次,每月15次。督导内容包括:督导病人服药,做到看服到口,服下再走,督导病人按时复查,了解病人服药情况,有无副反应,如有副反应要及时处理上报,向病人及家属宣传结核的相关知识。

3、区督导员每督导一次完成一次督导报告,要求内容详细、数据真实准确,能反应被督导单位及各人对病人实施治疗管理的具体情况,找出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以利于更好的实施项目工作。

(3)资料管理及信息工作

加强对结核病人资料登记、收集、管理工作,做好登记本、卡使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按时统计和上报结核病控制项目月报、季报及年报表,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不迟报不漏报,加强结核病信息交流。

(4)结核知识培训

加强对全区结防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拟于3月份对院结防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培训内容:如何预防肺结核及肺结核病人的隔离措施。

(5)结核病知识宣传

加强结核知识宣传,增强全民防痨意识,区卫生院及防疫人员要围绕“3.24”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采取专栏及其它宣传方式加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徐州市防疫站全年对各区开展2次结核病防治工作检查,平时不定期检查,检查情况纳入各区年终评比考核,同时也是下发结核病防治各项经费的依据。

流感防控工作总结篇二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文件精神以及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关于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结合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而制订的职业卫生三年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第二部分:历史和现状分析

我国职业病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受害人数多,形势日益恶化;行业分布集中;发病企业分布不均,区域分布由东部向中西部扩散等。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存在防治监管不到位;预防效果不佳,危害严重;诊断与鉴定能力有待提高,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职业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以治促防,寓防于治;既需要政府、企业、个人更新理念,又需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当前要重点加强职工中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三部分: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规划目标: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及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降低职工劳动紧张度和减轻压力及厌倦情绪,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的营养膳食,注重工作期间的休息效果以减缓疲劳。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加强企业卫生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知识水平。

基本原则:

第四部分:配置标准和主要任务

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

5、作业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病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不发生重大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流感防控工作总结篇三

我县艾滋病疫情仍存在逐年上升趋势;艾滋病在我县的流行值得关注产,其防治工作力度依然需要不断加强,其防治水平及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总体目标

艾滋病防治仍以健康教育、业务培训为先导,扩大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面,提高疫情报告和疫点处理质量,全面落实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主要目标及指标

5.开展学校防艾宣传活动,全县所有中学均开展1-2次防艾知识讲座;

6.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条例》等相关法规培训率100%;

10.加强疫情报告,报告及时率、流调率、个案随访率均达100%;

11.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到位率100%,对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给予免费抗病毒治疗,治疗率达100%,感染者和病人结核筛查率100%,cd4检测率100%,配偶及子女检测率100%。

四、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治“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强化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职能,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防艾办协调管理力度,及时安排部署和总结各镇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定期对各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二)加强政策宣传

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家与省艾滋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基层领导的政策培训,全面提高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宣讲的主要内容是艾滋病防治的知识及国家防治艾滋病的策略。县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继续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党校课程,开展对党校学员的艾滋病宣讲活动。

(三)加强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防制专业队伍,县疾控中心有专门科室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并调整充实业务素质好的专业人员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有关人员要积极参加省市艾滋病防治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专业人员对艾滋病毒职业暴露预防与应急处理、艾滋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hiv检测规范及检测技术、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艾滋病防治条例》等防治法规的培训学习。各镇(街道办事处)在社区中针对大众、妇女、青少年、吸毒等人群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流感防控工作总结篇四

1、建立学生视力检查制度,每学期为学生测查视力,详细记录,及时统计,分析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对不同程度视力不良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对视力正常的学生要积极预防近视眼发生。并把视力结果告知家长。

2、学校要建立用以保护学生视力的相关措施,并且保证认真执行。

(1)学生在教室内进行上课、游戏时,室内光线要充足,尽量采取自然光,室内照明符合要求;定期粉刷教师和黑板。

(2)配齐和调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桌椅。

(3)学生读书、写字时应该保证光线从学生的左侧射入,不能在过强或过暗的灯光下阅读、写、画。

(4)为了防止学生眼睛疲劳,每天按时做眼保健操,严格按照以下要求:

每天上下午做两次眼保健操,专时专用不得做其他事情。

要求当堂课老师应在场监督并予以辅导。

每班有1-2名领操员。

做眼操前应洗手。

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做操,穴位准确。

教室内应该安静。

每天由卫生委员进行检查,以此为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出评比。促进学生做眼保健操的积极性。

3、定期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各种形式对师生进行保护视力的宣传,定期对红十字少年进行防治近视眼的业务知识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4、每学期开学对学生进行身高测量,并根据标准对学生桌椅进行调试。

5、各班班主任:

(1)掌握本班学生视力变化情况,积极配合校医做好学生视力检查、教师采光检查、桌椅配套和学生座位调整工作。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读、写姿势和握笔方法正确,眼睛距书本之间保持30--35㎝的距离,书与桌面应成30-40度角。写字一个小时要休息片刻,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行进的车中看书,不在暗弱或强光下看书、写字。

(3)督促学生课间休息时到室外去活动或远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证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

(4)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控制随意多留课外作业或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的现象发生。

(5)定期与家长联系,并督促家长配合做好子女的视力保护工作。

(6)组织班级干部、红十字青少年、卫生委员,分工负责,共同做好班级的视力保护工作。

6、课任教师: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的规律组织教学,按时下课,并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2)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指导学生注意读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板书的字体要粗大,字迹规范化,使用左右两边学生均能看清。

(3)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按照规定布置课外作业量。不任意增加课时或在节假日补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随时纠正学生读写姿势。

(4)教育学生不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使用刺激性物品的时候要及时洗手以防异物进入眼睛。

1、建立健全学生口腔卫生检查制度,保证每间隔两年对学生口腔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龋齿要及时通知家长进行矫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教育学生三餐后要立即漱口,培养学生早晚刷牙的习惯。

(3)保健医与各班老师配合,教给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刷牙时要顺着牙缝刷,咬合面前后来回刷。每个部位反复刷10次,每次刷牙 2-3分钟。

(4)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要随时纠正学生吮指、吐舌、咬唇、口呼吸、偏侧咀嚼等可以导致牙齿畸形的不良习惯。

3、学校负责每间隔半年请教育局为学生局部做防龋齿治疗。

(1)加强卫生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育学生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减少传染机会。

(4)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

(5)中度以上沙眼,通知家长去医院治疗。

(1)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对学生进行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的健康教育活动。 (板报、广播、展览、幻灯等)。

(2)为学生提供安全饮用水。

(3)保证学生用水、洗手方便。

(4)集体服药。

(5)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买不是正常渠道进货的食品。

(6)利用多种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家长会、板报、广播等)。

(1)宣传教育改善学生营养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 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偏食。

(3)每1----2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去医院就诊。

(4)对患有肥胖的学生要进行个体膳食指导,并鼓励其多参加体育活动,在医生得指导下进行减肥。

(1)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

(2)利用各种形式向家长、老师、炊事人员进行宣传指导,加强平衡膳的意识。

(3)如果查出本校有贫血的学生,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消除病因,及时到医院就诊。

(4) 对集体就餐的学生要实行营养午餐,非集体就餐的学生提倡课间加餐,强化食品。

(5)指导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流感防控工作总结篇五

学校将成立“六病防治工作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组员有教导主任、各班主任,明确防治工作的各项内容、要求,健全防治工作的各项制度,做好防治工作的资料积累。

“六病”防治作为学校卫生与保健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面广量大,任务重,为此,学校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六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以提高学生的“六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另一方面,学校还将通过向家长发放“六病”防治宣传资料,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家庭氛围。

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学校将针对“六病”的每一个病种制订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明确使“六病”防治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一)预防近视眼:

(1)合理安排作息制度。

(2)讲究用眼卫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

(4)改善学习环境。

(5)教室采光符合要求。

(6)消除眼调节紧张,认真做好每天两次眼保健操。

(7)定期检查视力

(二)预防龋齿:

(1)注意口腔卫生,要求学生做到早晚刷牙,养成饭后漱口习惯。

(2)注意营养、锻炼身体、增强抗龋能力。

(3)定期口腔检查,并治疗。

(三)预防肠道寄生虫病: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2)定期检查,阳性者督促其驱蛔虫。

(3)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四)预防沙眼:

(1)加强宣传教育流水洗手,提倡一人一巾、一人一盆,教育学生不用脏手擦眼。(2)建立定期普查普治、复查复治制度。

(五)预防贫血:

(1)注意营养,饮食要注意各类营养素的平衡和合理搭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给孩子提供各种营养的摄入注意各种营养的平衡,搭配合理。

(2)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养成不偏食、不挑食、少吃烘烤食品等饮食习惯。积极开展贫血治疗。

(六)预防营养不良与肥胖:

平时加强宣传,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给学生提供适量、丰富的膳食,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肥胖:合理营养、锻炼身体、少吃油炸脂肪食品

营养不良:合理营养、锻炼身体、不挑食、不偏食

流感防控工作总结篇六

1、继续加强项目工作规范管理,项目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2、做好疑似结核病人及结核病人的发现、转诊工作。

3、加强结核病知识宣传工作,提高全民防痨意识。

1、疑似病人的转诊及病人发现:发现和治愈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疫情最重要措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结核病归口管理办法,抓好疑似结核病人、结核病人的发现及转诊工作。

2、开展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结合结核病防控工作需要,针对技能薄弱问题,定期开展各种类型不同培训工作。

3、对流动人口进行结核病防治

加强对结核病人资料登记、收集、管理工作,做好登记本,按时统计和上报结核病控制项目月报、季报及年报表,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不迟报不漏报,加强结核病信息交流。

加强结核知识宣传,增强全民防痨意识,我社区医务人员要围绕“3.24”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采取专栏及其它宣传方式加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加强对流动人口中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建立好病案,了解病人流向,防止病人丢失,使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全程治疗率至少达到60%。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