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骆驼教案幼儿园(实用6篇)

时间:2023-10-03 10:47:12 作者:翰墨 2023年骆驼教案幼儿园(实用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骆驼教案幼儿园篇一

1、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并能针对课文的主旨进行探究。

2、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并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秒界的语段。进而挖掘课文的主旨。

3、了解作者的写作时代和个人的经历,以文本为依据,分析文章的主题。

两课时

1、导入

2、学生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3、教师补充介绍,提问激趣。

1、组织接力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交流探究:

(1)文章的主要人物、事件

(2)文章的情节和结构

(3)文章的主旨

3、选择重点段落精读,进一步分析探究:

(1)勘探队的任务是什么?他们遭遇哪些恶劣条件?

(2)葛队长、老向导为什么作出舍弃骆驼的决定?

(3)如何理解范介民“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并且义无返顾地踏上

寻找骆驼的行动?

1、课文最打动人心的是什么?

2、品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出最形象、生动、最能打动人的语言并作简要分析。

1、以物喻人的写法:

2、如何看待骆驼的`生命与人的生命?(范介民行为的价值)

3、文章为什么要写范介民的上衣兜里“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

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的细节?

4、本文为什么以《骆驼赋》为题目?

1、为什么作者“听说了这个故事”,就认为“他足以让我铭记终生”?

我们今天如何评价范介民的选择?

骆驼教案幼儿园篇二

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自然段的方法,读懂课文,明白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个道理。

3、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及以图促进理解语言的能力。

4、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在预习时能找出本课生字的形近字。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讲的道理,看懂图画。

2、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理解词句,理解老牛的话,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难点)

这是一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共有三幅图。课文的第二、三、四段分别与之对应,显得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首先可从图入手,了解故事梗概。接着,边读边思,理解第一自然段。然后,图文对照,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加以理解。最后,观察图画,突出重点段。通过看图、学文,思考提问,理解课文含义,并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1、挂图三张。

2、剪画,骆驼、羊(两面可用,骆驼腿能弯曲脆下)。

3、生字、词卡片。

4、小黑板。

三课时。

一、导入谈话。

我们在第六课曾经学过了《坐井观天》,它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回答,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骆驼和羊》(板书课题)也是讲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场争论,明白了一个道理的故事。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看图的内容分别是由哪几个自然段叙述的。

2、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完评议。

3、三幅图各讲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精读,分段理解。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骆驼和羊为什么事争论起来?画出有关句子,指名答(板书:好好)。

(2)这两句和第一句有什么关系?(因为骆驼长得高,他就说长得高好……)

(3)他们要各做一件事证明自己说得对,他们说这些话时语气是怎样的?读一读,读出来。

3、指导读出重音。

4、这一自然段写什么?

五、作业:自学骆、驼、俩三个字,注意读准“俩”的音,给生字找形近字。

一、继续精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他们各自怎么证明的呢,读二、三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讲什么?(骆驼做了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不服输。)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出示小黑板)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怎样做、怎样说。

(1)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板画围墙、墙头伸出茂盛的树叶。)

(3)他们怎么说?争论有结果了吗?

(4)指导读自然段,读出重音。

3、自读、画重点词、学习第三自然段。这自然段讲什么?

(1)他们来到什么地方?板画围墙的另一段。

(2)他们怎么做?读句子,移动翻转骆驼和羊的剪画,贴在相应位置。理解汇报重点词:“大模大样、怎么也”(我画的重点词是大模大样,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明……)(我画的重点词是怎么也……)(结合图对比理解)。

(3)他们怎么说:结果怎样?

(4)有语气读,评议。

(5)小结:他们各自证明了自己的看法,但都不肯认输,怎么办呢?(去问老牛)。

4、看图3,再读第四自然段。老牛怎么说:出示字条“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2)请自己理解“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3)为什么说“这是不对的”?

二、作业:自学情、围、枝三个字,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一、熟读全文,思考: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想?指名背课文最后一段。

二、学习生字。

1、读词卡、字卡,检查是否认识。

2、听写六个自学的生字。检查:写得对不对?2。写得好不好(有没有按田字格写)。

3、重点指导字教学:

(1)“事”,看老师怎样写(板书在田字格中),边写边说:“一”,下。

(2)“事”字怎样记?答后在本上书写。

(3)“墙,茂盛、腿”逐一教学,过程同“事”。

4、课堂自学“摇”,汇报。

5、用卡片开火车给本课生字组词口头造句。

三、完成作业:课后二、四题,默写最后一段。

四、总结:学《骆驼和羊》这课,我们明白了“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学习课文时,我们是图文对照,找出骆驼和羊是怎样做的、说的,老牛是怎样说的的句子,通过重点词理解。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学习写人物故事的课文中。

五、作业:

自读《自读课本》第14课,画出天鹅、梭子鱼和虾是怎样做的句子,读一读。

骆驼教案幼儿园篇三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2、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老牛的话。

课件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课件:观看课文动画。边看边想:他俩到底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呢?

(三)学习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两种动物的对比图。(让学生感受骆驼的“高”和羊的“矮”。)骆驼和羊到底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起来了?请同学们读课文回答。

(2)指导学生朗读。

两只动物都想要用一件事情来证明自己所说的是对的,他们分别会怎样去做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2)指导朗读。(骆驼——得意洋洋,羊——很不以为然。)

山羊虽说是比输了,可它不肯认输。心里想:矮就是要比高好,我会证明给你看的,于是他也做了一件事。

3、学习第三自然段

(2)指导朗读。读出怎样的语气?(羊——得意的语气;骆驼——很费劲,也很不服气)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课件,理解老牛说的话。

(2)指导朗读老牛的话。

(3)讨论: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以后,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呢?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全文。

通过羊和骆驼比高矮这件事情,让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更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才能不断的进步!

(六)拓展: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学过这篇课文以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七)作业:课后练习第1题、第2题。

板书:

骆驼和羊

高矮

(长处)一抬头,吃到举、扒、伸,吃不着(短处)

(短处)跪、低、钻,进不去大模大样,走进(长处)

骆驼教案幼儿园篇四

1、能独立认识本课“骆驼跛驮忿哄啃”7个生字。积累词语10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3、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教学难点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出示骆驼图片,说说你对骆驼的.了解

2、出示课题:37找骆驼学习生字: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老人问了商人哪三个问题?用直线划下来。

5、各种方法读课文19节,体会商人的心情变化

三、总结讨论,感悟内容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朗读(全班作点评)

2、分角色读

3、师生合作读文

4、讨论:老人为什么没有看见过骆驼,却能准确地说出骆驼的特征?

四、师总结板书

骆驼教案幼儿园篇五

教学时我遵循了语文应回归文本的教育理念,力图融教路、学路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儿童情感...

1、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

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

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中心人物,在集体生活中也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哪儿都好,谁也不如自己。通过教材以及教师的引导,再加上课件、等辅助手段的教学,不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向学生渗透:看问题要全面,在欣赏自己的同时还会欣赏他人。即: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

理解老牛的话。

5.1第一学时

新设计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骆驼和羊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带上动作齐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出示动画,请学生配音读课文。

(分小组配音读、分男女生配音读、师生搭档配音读)

骆驼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来证明自己比对方强的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

生回答。

2、这么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自己来感受。

3、分别进行个别读,比赛读。

4、出示课件:

(骆驼一 ,就 ,说明了 。而羊却 前腿 墙上,脖子 ,还是吃不着。骆驼一看,心里想: )

带着上面的问题,边读边思考,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

5、学生汇报。(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强调“说明和心里想”有很多答案)

6、学生朗读出骆驼的骄傲。

7、配乐加上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9、读出羊的洋洋得意。

10、同桌分角色朗读,读出羊的洋洋得意,读出骆驼的狼狈不堪。

11、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里面的一组反义词,说说他们要怎样做才是对的?

(三)拓展练习

1、如果骆驼和小羊来找你评理你该怎么做?

2、续编故事《骆驼和羊》

6 骆驼和羊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6 骆驼和羊

1第一学时 新设计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骆驼和羊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带上动作齐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出示动画,请学生配音读课文。

(分小组配音读、分男女生配音读、师生搭档配音读)

骆驼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来证明自己比对方强的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

生回答。

2、这么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自己来感受。

3、分别进行个别读,比赛读。

4、出示课件:

(骆驼一 ,就 ,说明了 。而羊却 前腿 墙上,脖子 ,还是吃不着。骆驼一看,心里想: )

带着上面的问题,边读边思考,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

5、学生汇报。(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强调“说明和心里想”有很多答案)

6、学生朗读出骆驼的骄傲。

7、配乐加上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9、读出羊的洋洋得意。

10、同桌分角色朗读,读出羊的洋洋得意,读出骆驼的狼狈不堪。

11、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里面的一组反义词,说说他们要怎样做才是对的?

(三)拓展练习

1、如果骆驼和小羊来找你评理你该怎么做?

2、续编故事《骆驼和羊》

骆驼教案幼儿园篇六

1、读懂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

通过理解xx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

录音机、磁带、挂图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各自朗读,解决难字、难词。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义。

3、用“--”线把老人说的话画出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4、按照“找骆驼--顺着脚印找--果然找到”的线索,把自然段归并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人根据所见和商人对话,商人认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

第二部分:(10自然段)老人告诉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出示挂图)

1、走失了一只骆驼,商人的表现怎样?找出重点词语。

2、老人怎样回答?读读老人说的话。(出示“骆驼”的挂图)

3、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又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大家讨论讨论。(提示:看课文第一幅插图)

老师:老人所说的骆驼和商人丢失的骆驼一模一样,他看见过丢失的骆驼吗?肯定是没有。

4、老人为什么能说得这么详细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老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认真读了课文,说得都很好。老人不仅仔细观察,以看见的现象为依据,而且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所以说得很详细。老人告诉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商人是怎样找到骆驼的?你从中有些什么体会?请大家自由发言。(提示:看第二幅插图)

老师:同学们谈的不错。“指点”的意思是:指出来使人知道。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关键是:遇到问题,根据看见的现象能动脑筋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此时,教师可以放音乐磁带)

三人为一小组。(旁白、老人、商人)要读出各自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

五板书设计

找骆驼

指点

老人(不紧不慢)果然商人(忿忿)

看见分析

右边深左边浅(跛)着急赶上去问

右边米左边蜜(驮的东西)别哄我

牙齿印(缺一颗牙)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把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多读几遍。

2、写出反义词

前--()深--()详细--()

左--()紧--()失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