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实用8篇)

时间:2023-10-12 22:43:36 作者:字海 2023年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实用8篇)

绿色是最美的颜色。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环保标语,首先需要明确传递的环保信息和目标受众。走近这些环保标语的世界,感受它们背后蕴含的环保意义和价值。

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篇一

大地震也许可以瓦解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却绝对无法撼动师魂铸就的长城;战死救灾前线的小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却竖起了一座“最可爱的人”的永恒丰碑……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明证了人性的至善,没有被废墟深埋地底,没有让恐惧淹没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灾面前,它像广袤的黑夜里的一颗明星,指引了无数人前行。

逝者已逝,长歌当哭。汶川地震不仅让我们为人性深深感动,同样让我们意识到,具备一定的防震知识的重要性。灾难往往是没有预兆的,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提高防震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各界举办的抗震减灾科普活动;面对真正地震来袭时,要保持高度冷静,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习时预定的路线撤退,把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群芳休歇的五月,十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关于生命最好的诠释。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4篇2019纪念汶川地震11周年的感悟感想,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汶川地震十一周年纪念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篇二

11年前的今天,14时28分04秒,一个无法被忘记的时间;汶川的那场地震突然席卷而来,近7万人遇难、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

据说,汶川地震所释放的破坏力,约等于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长崎那种原子弹252颗爆炸的总和。

曾经的家园毁于一旦,一切的美好瞬间化为乌有。民族之痛,国家之殇!

汶川地震11周年祭:我们从未遗忘!

灾难电影《2012》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坏力前,我们都是无力的。

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天性中光辉灿烂的人性,是为了亲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

生命逝去的悲痛,相互扶持的坚强,灾难面前的大爱,废墟上的重新站立。山川抚平伤痕,汶川走向重生。

汶川地震十一周年祭,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奋进,

愿世间再无灾难!

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篇三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可经历过那场地震后,尤其是家国在同一时间撕裂的记忆叠加,让人不禁唏嘘感慨。

十年前,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地震撕裂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天府四川,首当其冲的汶川,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甚至有人来不及喊叫、逃离,在墙倒房塌中永远失去了生命。

那年的我,在宁强二中就读高三。当来地震来袭时,全班40余名同学自发逃窜楼下空地,当时的我出奇的冷静,文科班班长薛惠中拉着我往楼下逃。楼道剧烈震动,楼梯像波浪一样层层起伏,平时平坦的地面竟然站不稳脚,我们夹杂在拥挤的楼梯被裹挟着人群带下楼。幸好,教学楼未坍塌,我们幸存地集合在操场上。而后学校中断了高考前的冲刺,让学生全体休假回家。在老家,我们就在彩条布搭建的简易帐篷里看书做题,高考前去学校复习也断断续续、停停上上,一直坚持到帐篷中高考结束。

翻出高考前的毕业照,时常在想,假如没有那场突来的地震,没有高考前失利的借口,假如家国完整,不受外界影响,自己会不会多考几分?会不会走得更顺一些?毕竟,在那场劫难来临前,一切皆有可能。十年前,地震犹如警钟,敲醒了许多考生的梦想,让我们那批考生及早接触到社会,感受到冷暖。

雪中送炭的事,回想起来总是很暖心。地震后,时任阳平关镇镇长胡安红第一时间对我们进行了慰问、鼓励;学校接受外界的捐助,每天给学生发“三鲜伊面”、纯净水;大学还为我们减免了一学期学费;天津政府帮宁强、勉县无偿援建学校、医院,天津市大中企业特地来汉中进行灾区对口招工就业……回想起那场人人自危的地震,在灾难面前,总会出现暖心的一幕。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天崩地裂后的汶川,逐步迎来新生,催生了繁荣。经过了重建发展,经历了新旧更替,曾经千疮百孔的汶川已经是四川乃至西部发展的生力军。中国也在那场地震后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成为全世界第三个能预警地震的国家。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对于那些需要抚平伤口的幸存者而言,足够煎熬,足够漫长。毕竟,故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成为一道抚不平的伤口。那份伤痛不会因为物质、感情的补偿而稀释。而活着的人,更知生命的敬畏,更应不忘来时路。

历时十年,那场“5.12”汶川大地震的记忆,依然清晰如画。惟愿时间继续抚慰人心,还生命以尊严,还家园以安宁。

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篇四

大地震也许可以瓦解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却绝对无法撼动师魂铸就的长城;战死救灾前线的小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却竖起了一座“最可爱的人”的永恒丰碑……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明证了人性的至善,没有被废墟深埋地底,没有让恐惧淹没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灾面前,它像广袤的黑夜里的一颗明星,指引了无数人前行。

逝者已逝,长歌当哭。汶川地震不仅让我们为人性深深感动,同样让我们意识到,具备一定的防震知识的重要性。灾难往往是没有预兆的,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提高防震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各界举办的抗震减灾科普活动;面对真正地震来袭时,要保持高度冷静,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习时预定的路线撤退,把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群芳休歇的五月,十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关于生命最好的诠释。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篇五

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突然袭击了四川的汶川地区,整个汶川县城在几分钟内被夷为平地,包括汶川、北川等周边地区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整个灾区处于川北山区,由于地震突然,很多乡村城镇和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甚至对于整个灾情都无法作出有效的判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规模的地震救灾活动,全面展开。

天灾,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应对天灾的能力,却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政府的决心和组织体制。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全球没有哪个国家比我们中国更加出色!汶川地震后,当时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停止一切其他活动,在第一时间组建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总理温家宝则直飞灾区现场部署指导工作,整个国家机器瞬间开动。当时成都军区在灾后2小时即组织了第一批救援队伍3000人,由成都向汶川进发,5小时内,一万人的解放军救灾部队已经准备就绪。去年发生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山火,美国总统特朗普既没有终止其正常的政事活动,仅仅是在一天后宣布加州进入“紧急状态”,而随后就开始发推特指责现场人员指挥救援不利,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在汶川救灾中,最让外国人不能理解的是,几万人的解放军部队,放下枪支、扛起铁锹镐头、背着食品饮水和药品、开着挖掘机卡车前往灾区。而近百万人的灾区,随处可见的救灾物资和从废墟中挖出的财物,没有人维持秩序,但却没有发生一起骚乱和哄抢事件。2005年飓风“卡特琳娜”过境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在风灾过后,持枪的美国平民把当地的超市、商店等等抢劫一空,很多要钱不要命的平民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挥舞着手中的枪支,高喊“这是我们大家的商店”!而更多无辜平民在遭受风灾后,又遭遇了抢劫这样的人祸。整个新奥尔良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当时开进灾区的美军都开着坦克装甲车,手持各种长短武器,而抓捕闹事的暴民,成为美军“救灾”的第一项任务。

汶川地震过去已经11年了,当年已经一片废墟的汶川和北川等城镇也已经获得重建,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提升。繁华的街道、热闹的人群,当年地震留下的痕迹几乎已经被完全抹去,不过相信5·12会埋藏在每个人的心中,逐渐融合为我们这个历经风雨的古老民族砥砺前行、奋勇向前的原动力之一。因为天灾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国家强大了,才能够更好的为我们每个人遮风挡雨,并且保护我们和平安宁的美好生活。

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篇六

汶川大地震整整十年了,想来真得不可思议,那猝然间的地动山摇,那么多同胞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孩子的哭与痛,那么多人类不忍直面的场景,一切似乎就在昨天。

时间的沉淀或许可以抚慰伤痛,但那段想起便泛泪光的记忆,却不曾褪色。

灾难的记忆里,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也有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十年弹指一挥间。当被大地震摧毁的汶川以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目睹废墟上崛起的重建奇迹,汶川地震后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汶川人们从灾难走向辉煌的必胜信念。

3600多个日日夜夜,我和全国人们一样时时刻刻关注着汶川的重建和发展,今天看到汶川大地震后气壮山河的图景,我被激励,我要发扬汶川精神,珍惜生命,善待家人,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祭奠逝去的人,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篇七

这是一个充满哀悼、充满坚强、充满骄傲、充满伟大的祖国,在我们心中永远不倒。当我们看到灾区的同胞们被废墟深深埋在地下时,我们的心碎了;当我们看到他们从废墟中救出来,坚定的脸庞挂着笑容时,我们肃然起敬---灾区人民你们太伟大了、救援人员你们太伟大了。

我们观看了汶川等地受灾的情景,了解到以前的汶川繁荣富强,是个旅游盛地,而现在的汶川已成为一片废墟。5月12日2点28分,汶川等地所有的楼房和学校都倒塌了,正在上课的同学们,被压在了废墟之中。有的幸免于难逃了出来。当他(她)们看到自己的学校倒塌了;当他(她)们失去了好朋友、好同学、好老师、好弟弟妹妹们;当他(她)们双膝跪地,跪在那片带有玻璃渣的地上,尽管手都被玻璃扎破,还是一直手使劲扒那废墟中所埋的遇难者;当他(她)们看到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家里的亲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他们心中更是悲痛不已。他们漂亮的家、美丽的校园没有了,亲人一个又一个地失去了,这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

5月17日早晨,一名12岁的小学生将雨航,被成功解救出来。当时他正在睡午觉,突然,一场突如袭来的地震把房屋震塌了,他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被压在废墟中。将雨航非常有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被救出去的。在废墟之中他靠吃纸和泥坚持了5天5夜。有一位救灾人员走到这里,听到有喊叫声,他非常喜悦,“又有奇迹出现了,快来人又听到有人求救了”。经过二三个小时的奋战,小男孩被成功地救了出来,这时小男孩脸上带着微笑和悲伤。

我相信,救援的叔叔阿姨们在这次地震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他们救出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当救援队员们正在救一位妇女时,这位妇女双膝跪地,而保护一个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当婴儿救出时,衣服袋里有一个手机,手机还有一条未发出的短信,短信上写着“孩子,当你被救出时,我已离你远去了,希望你在今后好好学习,把家乡重建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我想高声喊道“中国的同胞们,我们四川灾区的同胞被压在废墟之中,请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哪怕为婴儿买一个奶瓶,哪怕为孩子买一瓶矿泉水或一包方便面,让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回到以前的快乐中吧!”我们祝福“祝四川灾区人民平安,祝祖国人民平安”。

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的感悟感想篇八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波及范围之大,30多年来罕见。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就抗震救灾作出部署。总书记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总理在当天即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灾区各级党政干部要在抗灾第一线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抗震救灾工作,并对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当天下午,刘奇葆和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地震局、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成都军区等紧急行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正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这一切充分表明,党和政府与灾区人民心连心;这一切充分表明,党和政府抗击灾害、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力量;这一切充分说明,我们的应急保障能力正在增强。

地震是一种常见自然灾害,破坏性地震会对震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伤害。30多年前的河北唐山、四川松潘大地震,至今令人们记忆犹新。同样令人难忘的是,在唐山的废墟上,崛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唐山;一度千疮百孔的松潘,也早已旧貌换新颜。是什么力量使被当时的一些舆论认为已经死去的地方在更高的层次上新生?是党和政府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强决心,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是非灾区人民无私支援灾区的团结协作风尚,是灾区人民不屈不挠、奋起自救的自强不息精神。在30多年前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下,我们尚且能战胜巨大的灾难,在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综合国力有了历史性提升的今天,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导方针的发展新阶段,还有什么样的难关不能越过、什么样的灾难不能战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