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利息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利息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19:32:01 作者:曼珠 2023年利息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利息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利息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一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本节课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几次的教学,我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认为学生只要能正确计算利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次教学我努力做到把新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设计教案前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没有到银行存(取)过钱,对储蓄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效果还是可以的。

1.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篇不仅很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的开始,我通过让学生观看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录像,了解储蓄的`知识,从而引出课题,使他们感到要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首先通过看书学习,使学生对存款中的有关知识和常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接着让学生结合学习中的体验开展交流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观察,大胆交流,不但对存款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存款中的有关专用术语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理解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练习中,首先,让学生帮助小朋友计算利息和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学生通过运用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息的练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在实际运用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填写存款凭证,实际计算应得利息,获得了存款的实际体验。

利息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二

1000×2.7%×2=54(元)1000×2.7%×2=54(元)

54×20%=10.8(元)1000+54×(1-20%)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2年,到期利息54元,应缴纳利息税54×20%=10.8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43.2元。

4、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

活动三、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三第6、7、9题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

活动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

利息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三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本节课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过去的教学,我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认为学生只要能正确计算利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次教学我努力做到把新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效果还是可以的。

1、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课的开始,我就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情境,从“老师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回忆有关储蓄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的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在充分感知“储蓄”的益处之后,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2、联系实际重组教学内容。本节课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重组教学内容,将课前调查、课后实践、怎样填写储蓄凭条、怎样设置密码等知识和本节课教学内容“利息”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历了储蓄的过程,充分理解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并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中,相应地获得了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练习中,首先设计了学生到到工商行开平支行去实习的练习题,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我又设计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让学生探索选择哪一种存款方式所得利息多。

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出利息的'计算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的开始用的时间较多,学生在谈有关储蓄知识时,有部分学生不会倾听,不会组织自己的语言。概念把握不是很到位,思考的时间不足;出示的利率表格发挥不了作用,没能通过比较让学生分析清楚;在讲税后利息=利息税×(1-5%)时,没有作进一步的分晰说明,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清楚。

在利息是否应该纳税这一块,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请各位同行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利息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四

本节教学设计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有关参考书籍,认真备好课。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教师引导讨论,小结性的评讲等达到教学目的。上完新课,自以为这一课上得还可以。谁想到学生进行作业时,对于实际问题的练习,很多人没有考虑到:1、提前支取,2、延后支取,3、扣除个人所得税等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费了很大力气才让学生基本理解。

如果这节课设计教学时,教师考虑到课本滞后性的弱点,让学生到银行实调查,了解营业员计算利息时与书本上讲的有哪些相同情况?哪些不同情况?这样学生就会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缩短课本与生活中的数学的距离,丰富学生的储蓄知识,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这样设计。

一、学生调查实际,提出问题。

二、小组协作,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讨论、交流、辩论、探讨小结出:1、提前支取。2、延后支取计算复杂的情况,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大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三、学以致用,实践巩固。

这一环节设计两种类型的应用题1、“我当银行小职员”帮大爷算利息。2、设计开放题,让学生设计怎样存,获得的利息最多。

利息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五

关于利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运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思考方法解决有关纳税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教学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有关储蓄的`知识,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课上,通过小组内,相互的交流加深了对储蓄知识的再认识和理解。并且对数学书上没有的知识作了了解。比如:储蓄的种类有活期、定期、整存整取……,课后在家长的指导下把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亲自到银行去存起来,真正体验一下自己储蓄的感觉。从储蓄的过程中去增加对储蓄知识的了解。整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获多多。

当然,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疑问:。

1、计算成了孩子们的绊脚石。这部分内容的计算的量比较大,尤其是有些同学小数乘法学得不踏实,导致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小数点点错了,比如:5000×3.24%×2,有学生把3.24%化成了0.324,还有学生3.24%化成了0.0324没有错,但与5000乘的时候有发生错误。我发现这些情况后,对计算及时做了一点指导,先把5000先与2相乘的10000,然后用%与两个0相约,就变成的100与3.24相乘,基本思路能简算的要简算,这样计算的正确率会稍有提高。

2、对公式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如利息税后所得实际得到的是利息的80%,学生往往计算时不能很灵活的计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