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实用16篇)

时间:2023-11-20 15:17:41 作者:影墨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实用16篇)

活动方案是对活动所需资源、时间、地点等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的一份计划,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可行的活动方案。以下是一些文化艺术活动的方案范文,可以提供一些创意和文化交流的思路。

幼儿园立夏节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二、活动准备:

茶叶蛋、各色线、剪刀、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大家说立夏(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附内容)。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蛋、海狮、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各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备了果品饼饵,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

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米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鼻。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茶叶蛋:鸭蛋1000克,拣青壳蛋,壳无破损的,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红茶末25克,旺火烧沸持续5分钟,小火再煮15分钟—20分钟即可。茶叶蛋还是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食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年轻母亲还可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

“脚骨”笋:取大拇指粗的乌笋或野山笋1000克(雷笋也可),剥壳削泥洗净,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轻轻将笋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脚骨”笋重在形状,其制作过程与油焖笋煮法相同。立夏吃“脚骨”笋有“脚骨健健过”之意,也是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菜羹:菜叶200克,洗净切成半厘米宽的细段;鲜毛笋肉50克,切成约1厘米见方的薄笋片,在沸水中煮3分钟—5分钟后沥掉水;山粉2食匙,加入100毫升水。在锅内放2食匙食油,起火待冒烟时倒入菜和笋片,缓翻至脱水,颜色转深绿,即加入水600毫升,至煮沸时按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盐和味精,再将山粉搅拌后缓缓倒入锅中,用铲缓翻几下,待锅内汁转浓即可装盆。菜性凉,宁波人传说立夏吃了,一个夏季可保持皮肤光滑,不生疮疖。

罗汉豆:拣淡绿色(深绿色次之)、没有浸过水的罗汉豆50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盐,在旺火上急煮10来分钟,待豆颜色转黄时即成。

蚕豆糯米饭:糯米500克,鲜蚕豆肉150克(也可用罗汉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笋肉25克。糯米洗净,鲜蚕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笋肉切成黄豆大的丁,将糯米、鲜蚕豆、咸肉和笋丁放入电饭煲内,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饭减少20%,煮熟后,再用饭勺把糯米饭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搅拌一下即成香气四溢的蚕豆糯米饭。

(二)编织蛋套(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编织蛋套,把茶叶蛋装里面挂在脖子上是立夏小孩过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编织蛋套,看谁的手最巧,编织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2、做法:一名学生和老师合作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一名学生拉稍长的线,另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织。

把茶叶蛋装在编好的蛋套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三)斗蛋比赛(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周婧同学的大鹅蛋获胜,周婧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回味无穷(附后)。

快乐立夏主题班队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稚嫩的笔写下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五)班主任活动总结并宣布活动结束。

“斗蛋”比赛。

陈凡儿。

上午的第一节课,我们班举行了班级斗蛋比赛。因为大家都知道5月5日是立夏节要吃茶叶蛋。

斗蛋比赛开始了,教室里充满了热情。一开始我们先是同桌比赛。我感觉有点紧张和担心,因为我的蛋破了怎么办?比赛开始了,经过一番较量,我赢了,我眉开眼笑的看着他,他用会说的目光瞅着我,好象在说:“你的蛋真能干。”

最后,周婧成了我班的斗蛋大王,我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她,希望她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步。

今天,教室里一片欢呼。

幼儿园立夏节气活动方案

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对传统立夏节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并锻炼队员的动手能力。

美术老师在五一假期前教学生编织蛋网及蛋艺创作。各年级队员在五一假期按年级项目练习编织蛋套及蛋艺创作。一二年级各中队分别挑选位选手参与“蛋艺创作”现场竞赛。三四年级各中队分别挑选位选手参与“巧编蛋套”*场竞赛。

各班请将选手姓名于月日中午12点前告知大队部。

每项竞赛将评选一等奖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若干名及“最佳人气奖”1名进行表彰。同时将在立夏节期间对优秀作品进行展出。

一二三等奖由评委打分,取平均分评选。

最佳人气奖由每班2位观众交叉投票产生,一二年级评选三四年级,三四年级评选一二年级。

董xx。

张xx。

吕xx。

李xx。

xx(0张)。

郑xx。

郑xx。

郑xx。

叶xx。

幼儿园节气立冬节气活动方案

能了解冬季的特征和人们在冬天的生活以及动植物在冬天的变化。感受冬天的寒冷,探索冬天的奥秘。会自我保护皮肤。能不怕寒冷,克服困难,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乐观、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建议1——2周。

1、本主题围绕冬天展开,除预设的主题外,还可生成许多三级活动。如冬姑娘、我和冬天一块玩等。

2、早操活动、体育游戏、数学活动、自我保健等将在生活活动中开展。

3、对动植物怎样过冬的观察、操作、阅读、装饰等将在环境创设中开展。

4、本主题还需家长的积极配合,坚持让幼儿冬练,日常观察,自我保健等可在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开展。

重点领域。

语言科学艺术。

1、养成倾听的习惯,感知语言艺术的美。

2、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冬季的主要特征。

1、选择具有典型冬季刮风的天气进行活动。

2、故事磁带一盒,冬季故事挂图一幅,北风爷爷头饰一个。

1、体验感知法:到户外真实感受北风爷爷的到来,从而导入课题。

3、情景展示法:运用挂图,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小河、树林、小鸟及小朋友的变化,风爷爷的好办法。

4、游戏表演法:师幼分别担当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幼儿园立夏节气活动方案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习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习俗,我园特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立夏活动,让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茶叶蛋、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四、幼儿经验准备:

先带领幼儿去参观各班的区域角,再让幼儿观看有关立夏的一些图片,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及立夏的习俗。

活动形式:中班段集体举行拼蛋比赛。

五、活动流程:

主题渗透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展示分享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主题渗透阶段:

1、向家长和孩子传达本次我们中班段的大主题为“立夏拼蛋”。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及区域角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及立夏的食俗。

3、请家长配合渗透一些有关拼蛋的知识。

(二)、经验积累阶段:

1、了解什么时候是立夏节。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了解立夏的来历。

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三)、活动实施阶段:

1、教师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附内容)。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蛋、海狮、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各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备了果品饼饵,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米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鼻。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茶叶蛋:鸭蛋1000克,拣青壳蛋,壳无破损的,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红茶末25克,旺火烧沸持续5分钟,小火再煮15分钟—20分钟即可。茶叶蛋还是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食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年轻母亲还可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

“脚骨”笋:取大拇指粗的乌笋或野山笋1000克(雷笋也可),剥壳削泥洗净,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轻轻将笋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脚骨”笋重在形状,其制作过程与油焖笋煮法相同。立夏吃“脚骨”笋有“脚骨健健过”之意,也是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罗汉豆:拣淡绿色(深绿色次之)、没有浸过水的罗汉豆50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盐,在旺火上急煮10来分钟,待豆颜色转黄时即成。

蚕豆糯米饭:糯米500克,鲜蚕豆肉150克(也可用罗汉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笋肉25克。糯米洗净,鲜蚕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笋肉切成黄豆大的丁,将糯米、鲜蚕豆、咸肉和笋丁放入电饭煲内,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饭减少20%,煮熟后,再用饭勺把糯米饭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搅拌一下即成香气四溢的蚕豆糯米饭。

2、斗蛋比赛(附照片)。

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叶科文同学的大鸡蛋获胜,叶科文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活动展示阶段。

视频播放斗蛋的全过程供幼儿欣赏。

(五)、活动总结阶段。

快乐立夏主题班队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幼儿园立夏节气活动方案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的立夏是汉民族传统的立夏节,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我校少先队决定在月日组织开展“感受传统·特色立夏”主题活动。

“蛋王p赛”

全体队员。

以p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活动的乐趣,加强竞争意识,提高对传统立夏节的直接感受。

以中队为单位,在日大间活动进行蛋王p赛,每中队产生4名蛋王(鸡蛋王、鸭蛋王、鹅蛋王和特种蛋王各1名)。在活动过程中,请中队辅导员拍照留念,挑选优秀照片用于宣传。

各班4类蛋王决出4名年级段蛋王(鸡蛋王、鸭蛋王、鹅蛋王和特种蛋王各1名),具体地点各年级自行安排。在活动过程中,请年级组拍照留念,挑选优秀照片用于宣传。

请年级主任将4名蛋王姓名、中队及蛋种于12:1分之前上报大队部。

16位年级组蛋王于日中午在多媒体教室集合,按次序进行校园蛋王争霸赛,产生本年度海二外校园蛋王争霸赛的冠、亚、季军。

每班安排名学生到现场观摩,为保证赛场秩序,名学生其中名为“蛋艺创作·巧编蛋套”活动的参赛人员,2名为“蛋艺创作·巧编蛋套”活动的大众评审。

董xx。

张xx。

吕xx。

李xx。

郑xx。

郑xx。

叶xx。

丰xx。

沈xx。

蛋艺创作(一二年级)。

幼儿园立夏节气活动方案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的立夏是汉民族传统的立夏节,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我校少先队决定在月日组织开展“感受传统·特色立夏”主题活动。

活动一:“蛋王p赛”

活动对象:全体队员。

活动时间:月日。

活动目的:以p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活动的乐趣,加强竞争意识,提高对传统立夏节的直接感受。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班级蛋王p赛。

以中队为单位,在日大间活动进行蛋王p赛,每中队产生4名蛋王(鸡蛋王、鸭蛋王、鹅蛋王和特种蛋王各1名)。在活动过程中,请中队辅导员拍照留念,挑选优秀照片用于宣传。

第二阶段:年级段蛋王p赛。

各班4类蛋王决出4名年级段蛋王(鸡蛋王、鸭蛋王、鹅蛋王和特种蛋王各1名),具体地点各年级自行安排。在活动过程中,请年级组拍照留念,挑选优秀照片用于宣传。

请年级主任将4名蛋王姓名、中队及蛋种于12:1分之前上报大队部。

第三阶段:校园蛋王p赛。

16位年级组蛋王于日中午在多媒体教室集合,按次序进行校园蛋王争霸赛,产生本年度海二外校园蛋王争霸赛的冠、亚、季军。

活动对阵表:

观众安排:每班安排名学生到现场观摩,为保证赛场秩序,名学生其中名为“蛋艺创作·巧编蛋套”活动的参赛人员,2名为“蛋艺创作·巧编蛋套”活动的大众评审。

现场秩序:董xx。

场地布置:张xx。

现场计分:吕xx。

奖状书写:李xx。

活动主持:郑xx。

现场ppt及评分表设计:郑xx。

摄影、报道:叶xx。

裁判员:丰xx。

公证员:沈xx。

活动二:“蛋艺创作·巧编蛋套”

活动对象:蛋艺创作(一二年级)。

巧编蛋套(三四年级)。

活动时间:月日下午第一节。

活动地点:二楼多媒体教室。

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对传统立夏节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并锻炼队员的动手能力。

活动方式:

美术老师在五一假期前教学生编织蛋网及蛋艺创作。各年级队员在五一假期按年级项目练习编织蛋套及蛋艺创作。一二年级各中队分别挑选位选手参与“蛋艺创作”现场竞赛。三四年级各中队分别挑选位选手参与“巧编蛋套”*场竞赛。

各班请将选手姓名于月日中午12点前告知大队部。

每项竞赛将评选一等奖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若干名及“最佳人气奖”1名进行表彰。同时将在立夏节期间对优秀作品进行展出。

一二三等奖由评委打分,取平均分评选。

最佳人气奖由每班2位观众交叉投票产生,一二年级评选三四年级,三四年级评选一二年级。

人员安排:

现场秩序:董xx。

场地布置:张xx。

现场计分:吕xx。

奖状书写:李xx。

美术卡片准备:xx(0张)。

活动主持:郑xx。

现场ppt及视频准备:郑xx。

校园环境布置:郑xx。

摄影、报道:叶xx。

幼儿园立夏节气活动方案

立夏绳、五彩蛋套可以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疰夏。幼儿园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立夏蛋”,拿到美好祝福的立夏蛋,孩子们爱不释手,开心极了!

活动形式:蛋套diy。

准备材料:8根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立夏蛋套编织图解。

步骤1:找个能拉绳的,比如椅子扶手,或者找朋友双手拉开。

步骤2:把一条绳子系在拉绳上,留出一段距离,可以滑动即可,打个结。

步骤3:根据需要大小系上绳子根数,我们这里就系八根绳子,大小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蛋套大小而定。

步骤4:相邻的绳子系在一起。

步骤5:两端的绳子系好后再一起收口。

步骤6:最上面的一圈系好后,以此类推,下面也继续这样。

步骤7:编织到足够长度,下面收口,就是普通打结方式。

立夏蛋套就编织好了,这里用的蓝色线编织的蛋套,老师和孩子可以选择不同颜色,这样编织的蛋套更好看了,将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由孩子们相互馈送,或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教室展览区。

幼儿园立夏节气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通过和家长共同编织网袋、装饰蛋、和同伴碰蛋、剥蛋比赛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

准备带三个蛋宝宝来幼儿园:

一个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创意蛋宝宝”。

第二个熟的蛋放在与家人一起编制网袋里,进行宝宝一日护蛋活动;

第三个熟的蛋宝宝是准备要与同伴碰蛋用的。

教师准备:有关立夏节的知识,给幼儿的奖状和奖品表示鼓励。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意蛋宝宝》。

活动时间:5月4日—5月6日。

活动目标:能用剪、贴、粘等多种手段,进行蛋宝宝创意活动,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活动二:《我是蛋宝宝的妈妈(爸爸)》。

活动时间:5月6日一日活动。

活动目标:能带着自己的蛋宝宝游戏、活动、吃饭和睡觉,并有意识地、轻轻地保护自己的蛋宝宝,不让蛋宝宝磕了、碎了,体验爸爸妈妈带宝宝的辛劳。

活动三:《班级集体活动——在幼儿园过立夏》。

活动时间:5月6日早上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2、学会碰蛋和剥蛋的游戏,提高小肌肉的灵活性。

活动过程:

1、欣赏彩色丝线编织成的小网袋,装饰好的蛋宝宝。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蛋宝宝是什么蛋?被装饰成什么样子等?

推选出最具有创意装饰奖的蛋宝宝。

2、碰蛋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幼儿进行淘汰制比赛,推出最最硬的蛋宝宝。

3、剥蛋比赛。

每个幼儿一个蛋,看谁剥得最快。

4、品尝蛋宝宝。

幼儿园大班冬至节气活动方案

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我们特举行了本次集体活动。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3、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冬至日,12月22日

小班9:40开始

中班9:50开始

大班10:00开始

大大班10:10开始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三天通知家长)

3、班级准备:洗手、带好围裙

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

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顺序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动结束。

幼儿园春分节气活动策划方案

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知识。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一、课题导入。

关于日出和日落时间提问,引出春分。

二、了解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

春分趣话:

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四、诗词欣赏。

《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踏莎行》、《清平乐春晚》、《蝶恋花》。

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幼儿园中华文化系列之二十节气活动方案24节气活动方案

社会活动:

各地小学。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小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小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2.一起学习几个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3.户外实践:到户外帮助树木保暖。

4.室内实践:串山楂活动。

活动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习惯的幼儿家庭,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腊肉,并带来幼儿园观察腊肉的变化。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节气中第20个节气。

2.了解简单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3.理解小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第二十节》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点击蓝字查看详细故事内容)。

2.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老师们可依照图片自己画,然后打印多份给幼儿)。

活动过程。

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雪的节气特点。

(1)小雪的天气是怎样的?

(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

(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

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小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延伸。

美工区,制作节节虫;阅读区,自制绘本;建构区,搭建节节虫。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立冬活动方案

1、观察毛衣摩擦产生的现象。

2、激发幼儿喜欢做小试验的兴趣。

3、尝试作记录。

活动准备。

1、纸屑、记录纸。

2、毛衣、塑料尺、塑料棒、铅笔、木筷子、记录表、木梳子、塑料梳子、木棒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教师:冬天来了,天空上飘下了美丽的雪花(白纸屑)!

小朋友,想不想把小雪花拣起来玩啊?

教师:可是,小雪花一碰到我们的手,就化成水了。

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我们不用手,就能拿起这些小雪花呢?

2.启发小朋友想出各种方法。

1、教师:老师手里面有一把尺子,老师用尺子能不能拿起小雪花呢?

2、看看老师的魔法:神奇一擦,芝麻开花。(在毛衣上擦)。

再用尺子去吸引小纸屑。

看看,有什么变化?

教师:小纸屑被吸引过来了,轻轻一擦,神奇不神奇啊?

3、教师:这里还有一支铅笔,让我来试一试,看能不能产生魔力。

神奇一擦,芝麻开花,能不能吸引啊?(不能)。

4、教师:这还有一把梳子,让我看看能不能产生魔力。

老师这里还有木筷子,木棒,这些东西擦了以后还能不能产生魔力呢?

我想请小朋友来做试验,老师有个要求,把能产生魔力的的东西和不能产生魔力的东西都在纸上记录下来,小朋友分组做试验的时候,一定要一个人一个人做,其他的小朋友要仔细观察。

统计的时候引导幼儿如何做记录。

教师:原来塑料尺、塑料棒、塑料梳子这些东西擦了毛衣以后,能吸引小纸屑。

其实,在冬天,很多东西因为摩擦而互相吸引,看当我们梳头的时候,梳子和头发也会互相吸引。

小朋友,如果以后你发现更多的东西能摩擦后互相吸引,就告诉老师,好不好。

看看谁有一双最善于发现奥秘的眼睛。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立冬活动方案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对于小朋友们来说,立冬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立冬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我们有义务让幼儿们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让幼儿们知道立冬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立冬有着怎样的气候,有着怎样的风俗,要让幼儿们真真切切的理解立冬并且真正认识立冬。

1、认识了解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2、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3、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4、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两天通知家长)。

2、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11月7日上午9:40之前准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3、班级准备:洗手、带好围裙。

4、幼师们提前做好不织布手工饺子。

1、准备立冬相关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

2、提问:看看图片上有什么。

3、给幼儿讲解立冬的来历及习俗,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者11月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但是我国幅员辽阔,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以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4、习俗:吃饺子,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源于过去的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下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

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立冬的活动在品尝饺子中接近尾声啦,老师们为大家准备了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手工饺子。让这个活动在礼物分发中画上完美句号。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顺序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动结束。

3、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幼儿园清明节气活动方案

1、让孩子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美景,感受生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2、培养亲子之间的情感。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照相机、手机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开始了。

春天的诗很美,春天的梦很甜,春天的脚步更快。倾听春天的声音,是天籁般的深邃,追逐春天的影子是微笑的期盼,在清明节让我们一起踏青、放风筝、寻找关于春天的景色吧。

1、利用清明节假期,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去到大自然,踏青、放风筝、寻找春天等等。

2、任选一种(可踏青,可放风筝,可寻找春天的事物)叙事型留下美好瞬间,将照片在假期前一天上传到班级qq群。

3、教师制作ppt幻灯片

4、教师借助幻灯片进行活动

(1)回忆春游情景,让幼儿总结一下假期和爸爸妈妈外出踏青的事迹

(2)学习古诗

小暑节气幼儿园活动方案

2.让幼儿认识荷花、荷叶、莲蓬、莲藕,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自主涂色,培养审美能力。

荷花、莲藕的图片,有条件可以准备一盆藕片或一节藕,莲子。

1.教师介绍小暑知识。

小暑时节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开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笔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而从食物本身来说,六、七月份,正是鲜辣上市的时候,而食藕则以七月前期为佳,正是小暑时节。藕也有健脾开周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宋代李流谦写的《食藕》中有:“君看入口处,一片疑嚼雪。”可知人对藕的喜爱。

2.认识莲。

——今天莲藕知道了小朋友们要过小暑,它就来拜访大家了。

教师出示莲藕,请小朋友观察。

——小朋友们看莲藕长得是什么样子呀?(一节一节的,外皮看起来脏,里面是白的,有孔)。

——真是奇特的长相啊,那有没有小朋友吃过莲藕呢?你喜欢吃吗?是什么味道的?(脆,有点甜)如果教师准备了藕片可以发给小朋友尝尝。

——在咬断莲藕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有一根一根细丝)。

——那么小朋友们知道莲藕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吗?它是果实吗?

——不是哦,其实它是茎,是莲的地下茎,每一节中间的须状物就是它的根啦。那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它的花和果实呢?其实你们一定都见过。

教师展示荷花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是荷花,也就是莲藕的花,如果你在小暑时节去公园转转一定就能看到它们啦,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一下荷花是什么样的?(从水中长出,花朵很大)。

——荷花旁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呢?(绿色,圆形的,叶片很大)。

——有没有小朋友注意到花瓣中间的是什么呀?它是荷花的果实,也就是莲蓬。莲蓬里一粒一粒的就是莲的种子,叫做莲子,长得是什么样子?(外面有绿色的硬皮,里面是白色的)——大家吃过莲子吗?它是什么味道的(清甜,或者微苦)。

——小朋友们真棒!莲这种植物一身都是宝,各个部位都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在小暑时这样的炎热天气里,具有清热生津、止血散瘀的功效。

3.动手画一画。

(1)——我们来动手给莲涂上颜色吧。

(2)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幼儿自由创作。

(3)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今天我们知道了小暑时节莲藕是一种很好的食物,也知道了莲藕是莲的茎,认识了莲这一种植物的花、叶、茎、果、种子,还动手为莲花涂了色。周末的时候不妨去公园里转一转,赏赏莲花,吃吃莲藕,感受夏天的气氛。

幼儿园春分节气活动策划方案

俗话说“春分至,蛋儿俏”,时在三月,节气春分。老师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孩子们对“春”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呢?可是对二十四节气是陌生的。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和情趣。

竖蛋大比拼“春分到,蛋儿俏”,自古民间就有春分竖蛋的习俗。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莫过于“竖鸡蛋”: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它竖起来。

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鸡蛋呢?

据说,这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其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据专家介绍,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也易于竖蛋成功。

最后,春暖大地,万物生长,“立蛋”除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亦有“马上”、“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意。

打扮蛋宝宝“竖蛋”游戏后,可以教孩子为蛋宝宝穿上新衣服啦!

用彩色画笔在鸡蛋上画出的美丽的图案,寄托着孩子们心中对美好春天的希望。

护蛋行动蛋宝宝穿上新衣服之后,小朋友们就好守护好这个鸡蛋。全天内鸡蛋不离身,孩子们必须时时刻刻把鸡蛋携带在身边,尽心尽力地保护这个鸡蛋,不让它破损。

护蛋行动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贴心呵护和辛勤付出。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父母,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制作风筝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如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表达对新春的祈盼。

老师可以教父母在家做亲子手工,和孩子一起制作风筝,制作完成后可以挑个好的天气去空旷的户外放风筝,记得出门戴好口罩哦,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节气儿歌古人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事耕作,运用很多的方式记忆和传播二十四节气,童谣儿歌就是其中方便又具有很大传播力的一种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春分。

(一)。

到了春分忙备耕,马拉大车去送粪。

果农剪枝勤浇水,家家户户无闲人。

(二)。

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

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二十四节气民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幼儿园老师可以“春分”节气为契机,帮助孩子们了解春分习俗,体验时令节气的趣味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