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心得体会(通用8篇)

时间:2023-10-15 16:07:32 作者:笔舞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通用8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提炼学习中的经验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篇一

人为本,质做基,企业大厦平地起!质量之于企业,犹如健康对于人的生命一样重要,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发展,乃至生死存亡;同时更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正所谓质量体现素养,素养决定质量,质量决定生存!

质量在我心中——表明质量是人控制的。我就从“人的责任心”来论述质量在我手中这个观点。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人是工程质量的主体,人决定质量,而非材料决定质量。质量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培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工程质量是我们每一个员工干出来的,而不是质检员检出来的!因此应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把工程质量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严把质量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我就是一名质检员,上一道工序在我这里验收不合格,就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为。我项目积极响应开展“质量月”活动号召,决定在我项目部范围内全面开展“质量月”活动。

一、围绕质量月活动主题、加强质量教育与管理

1、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宣传活动: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技术总共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同时为了让“质量月”活动能深入人心,我项目部加强了宣传活动,利用标语横幅板报等形式,大力贯宣“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安全质量零容忍”活动,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在员工中得到了加强。

2、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促进质量管理:

在开展质量月活动过程中,注意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按照局里及公司的指示下从严要求,严格贯彻落实“质量月”活动要求,并以红线管理、六查五防排查以及部分规范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了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理念的改变。

二、建立完善质量规章制度,夯实基础

质量月期间,我项目部针对工程目前实际情况,根据局、公司以及规范要求,对施工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夯实我项目部的安全质量基础工作,为以后创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环保工程施工提供保障服务。

三、从深化认识和提升质量上求得实效

质量月活动,由于准备充分,领导有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活动期间营造了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质量观念深入人心;我项目部对质量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质量工作更加重视。质量月活动实现了传播质量文化、宣传质量知识、普及质量法规、强化质量意识、树立质量形象、提高质量水平的预期目的。

四、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开展一两个月的质量活动能够产生的,好的作风与高素质的队伍是通过长期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逐步锻炼养成的,我们有了这方面的思想准备,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总之,质量是企业之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只有把讲究质量放在整个企业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为企业的生命来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保持优质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篇二

首先,半导体质量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半导体行业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客户的信任,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进而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利益。因此,半导体质量管理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亟需吸取经验教训,总结经验,进行专业归纳。

其次,要强调半导体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半导体是高度精密的产品,因此制造过程应该严格遵守一系列质量标准。在实践中,这些标准需要根据国际性和行业性的规范来制定。尤其是国际性的标准,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还要解决跨国贸易带来的技术壁垒和相互信任的问题。因此,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收集、分析和评估数据、与成员和客户沟通和验收,以及监测质量标准的整个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三,要重视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反馈意见。众所周知,半导体制造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复杂的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往往只会在验证和测试阶段被发现。在此之前,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反馈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这些反馈意见的处理,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因此,在半导体质量管理中,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意见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第四,要建立最佳的实践环节。半导体质量管理的成功建立,无法仅靠理论和标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注意实际情况,并针对各种细节制定最佳的工作流程。这包括从材料采购、存储、制造、测试、运输、提交质保报告等重要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也需要定期进行项目评估,及时调整流程,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最后,要强调质量意识的重要性。质量意识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更像是每个人在工作中意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半导体质量管理中,质量意识应该贯穿质量管理和制造全过程。每个员工都应该时刻关注产品质量,积极研究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此外,质量意识也需要通过培训和考核等形式得到集体认可,以便团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遵循相关标准和流程。

综上所述,半导体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动,它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高度注意。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际情况,注重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反馈,建立最佳实践环节,强化质量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半导体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篇三

半导体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在半导体制造的过程中,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节。制造高质量的半导体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增强竞争力,并确保客户信任。在这个行业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降低不良率是每个从业者都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本文将分享我的一些半导体质量管理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质量意识

制造高质量的产品需要加强质量意识。在公司中,我们始终坚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要有“质量至上”的理念,从上到下执行,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例如:不良品控制在规定标准范围内,管理人员制定每天的质量周报、质量班会等举措都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质量。

第三段:涉及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定,确保制造的产品满足技术规格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检验体系,严格按照各项检验标准,将产生的不良率降至最低,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四段:建立规范体系

建立规范体系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规范,例如:产品制造技术规范、产品测试技术规范和产品品质标准等,严格执行各项规范,始终保持工作的一贯性,增加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我们建立了垂直、横向的流程标准化管理,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流程的协调配合。

第五段: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提高半导体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不断地优化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流程。因为只有持续经营和不断改进才能实现半导体产品的优质制造,让产品更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

结语

以上是我的一些半导体质量管理的心得体会。在半导体行业中,制造高质量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加强质量意识,做好质量保证,建立规范体系,并持续改进质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和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为半导体行业的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篇四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学习很有必要,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执行。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

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

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学习质量管理。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于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

管理就是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管理学同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会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计划”这个词学习质量管理。大到美国政府的火星探测计划,小到我们身边的一次周末旅游计划。由此可见,计划几乎无处不在。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自己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

计划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组织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一个组织适应未来技术或竞争方面变化能力的大小与它的计划息息相关。

总之,管理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并且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学科,虽然形成学派的时间较短,但是他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门学科,短短的几段文字表述或只是看书是远远不足的,只有深入的学习、实践,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的改进、创新、积累和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实践才能完整的去体会,感受这一伟大而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篇五

应公司学习文件建议,我__x项目部于20__年12月05、06日两天晚上,组织学习了《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__。通过学习,了解了目前施工质量的现状,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技能,对今后的学习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建筑施工质量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和企业对建筑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行业自身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和建设速度,对质量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二是建筑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质量意识存在问题,有的企业为投标而取得认证,有的甚至花钱买证,这样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根本落实不到位;三是涉及标准问题,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

面对这些复杂的质量问题,作为施工单位我们树立了“质量重于泰山”的质量目标,从施工第一线开始,严把质量关,做好现场质量检查监督,做好质量检查整改的相关资料,做到有活动、有记录、有成效、有资料。通过学习,我们对施工质量管理有了更很入全面的了解,施工中的过程检查有了更强的针对性,施工中更注重细节监督、资料备案,施工结束注重总结归纳,使质量管理技能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

随着社会的成长,人流和物流的急聚增加,工程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企业施工过程中推行企业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了管理的人性化,企业化,让企业管理更高层次的发展。通过本次学习,主要总结有三点:

一、加强企业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

搞好企业质量管理且参加施工全体人员的一同职责,要对施工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管理的认识,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学习小组后,针对施工队伍中,文化素质低,质量意识淡薄,技术素质差的现实情况,编制了一系列的学习资料,以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对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概念有了广义理解,认识到施工企业质量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尽可能满足顾客规定为前提(这里的顾客指下道工序,或设计文件,验收规范),施工企业质量管理问题不仅仅是工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检查人员的事,而且包括全生产过程的每个成员、每道工序、每项工作的质量。每道工序都是为下道工序服务都应在满足下道工序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质量管理含意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至充分满足规定的条件下开展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管理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设计文件,国家有关行业规定规定的条件下开展施工,把施工、自检、监督等各部门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这样就需要调动各部门人员全体参加,做到“上面有人抓、中间有人管、下面有人干”,这样就应该建立相应的品质管理体系,以保障这一工作的实施,在开工以上组建施工机构的同时,建立了一系列的全面质量管理组织,成立管理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质量标准、检查实施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在项目部开展日常的质量管理活动。

三、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

搞好企业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整个工程管理的核,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是推行全面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根据生产过程,把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人员的身上,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尤其是工人、收料员、等直接控制质量管理的人员要各负其责,各级管理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和职责范围。另外抓住几个影响工程品质的关键工序,确定明确的职责,如制定了“进场材料验收制”,对一切原料、半成品进场都要开展检验收,对材料质量不过关的杜绝进场。

通过本次的学习,对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得到了较深的认识。通过讲师细致入微的分析,对以后工作当中发生的问题可以妥善的去处理。把本次学习的内容应用到今后的管理当中去。

通过近段时间的体系学习、讨论,对质量管理体系又有如下的认识:

一、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我认为目的应该是通过它的运行,致力于“使与公司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当地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里所说的“与公司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体现在公司的产品质量、产品服务等方面。

二、只要我们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到了真正满足或达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就能够向外界证实,我们公司有能力可以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三、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整个环节中,过程的概念一直贯穿其中。所以理解、识别、管理过程,对我们有效运行体系和持续改进体系有很大益处。

例如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输入为: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相关资源,输出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而这其中的活动有:管带牵头负责的策划、编写文件工作及体系运行中各部门的测量(验证)、分析(建议)和改进活动。

对单个过程的管理,基本思路是采用pdca的方法

1)过程的策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一级活动计划的制定。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和计划。

2)过程的实施。

实施就是具体运作,按照策划要求组织实施,使过程正常运转起来。在实施中,应当对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

3)过程的检查。

对过程的结果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过程进行确认。所谓验证,就是对过程输出进行某种方式的测量,然后对照输入的要求,看其是否符合。如果符合要求,说明过程是成功的,如果存在问题,就应该采取纠正措施。

4)过程的改进。

过程经过检查,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改进。也就是对过程的结构、输出、输入、活动、人员及其它资源进行改变,甚至可能导致对过程的重新策划。

对企业内各种过程或部门内各种过程的管理,当然是采用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要求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关注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的应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过程的识别

识别过程可能会遇着两类情况。一是过程已经存在,则仅是过程的识别;二是过程尚未存在,那么此时的识别即为对该项过程的策划。

2)理出关键过程

企业的过程网络非常错综复杂,不管是对于哪一级管理者来说,理出关键过程,并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对质量管理来说尤为重要。

3)简化过程

过程越复杂,过程的结果、运行成本、管理难度、失控可能性等各个方面就越容易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过程进行简化,我认为是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功。所谓简化,一是将过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小过程,二是将不必要的过程取消或者合并。

4)按优先次序排列过程

由于过程的重要程度不同,管理中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将资源尽量用于重要过程。当然,这并不代表对次要过程可以放弃管理,可以不给予资源保障。

5)制定并执行过程的程序

要使过程的输出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必须制定并执行程序。没有程序保障过程就会混乱,结果是过程要不未能完成,要不输出达不到要求。我认为程序的类型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已形成文件的书面程序,一种是以工作习惯形成的一些潜规则。一个公司的潜规则不能太多,应受到控制,有所节制。

6)严格职责

任何过程都需要人去控制才能完成。因此,必须严格职责,确保人力资源的介入。

7)关注过程接口

所谓接口,是上一个过程的输出和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之间的连接处。如果接口不相容或不协调,过程的运作就会出问题,而这可不是影响一个过程那么简单。

8)过程的监控

过程一旦建立、运转,就应对其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异常。控制可通过了解过程的信息,当信息反映有异常倾向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

9)过程的改进

任何过程都存在着改进的可能性。对过程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其效率或效益。我们所谈的持续改进,其对象主要就是过程。

近日,新时代的来到了我厂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审核,作为一名内审员,在外审期间全程陪同李双喜老师进行了审核,在配合外审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自己在以前内审过程中很多遗漏的之处,也发现自己在标准的理解上的不足,经过此次外审,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新东西,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很多不足之处。

就iso9001体系而言,它的确能起到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的目的。尤其是pdca(过程方法)在企业中越来越得到有效地贯彻,体系运行的绩效越来越明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毋庸置疑,还存在着好多企业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面貌依旧,产品质量平平的`现象,究其原因,除认证本身的客观原因外,主要还是企业自身的原因。这大大阻碍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管理体系认证的公信力,就我厂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的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一我们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全员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

企业的领导者往往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出发,高度重视管理体系的建立。从管理体系建立之初到运行,在人力资源、财务支出、运行环境上都给体系的建立打好了坚实基础。他们对体系建立适用的标准和体系文件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都有意识地按照体系要求有效地管理企业。但仅有上层领导这些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企业,领导的这些前瞻性的意识和做法,需要中层领导并通过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广大职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质量管理标准与规范,较好地运行管理体系。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看,恰恰我们没有把对体系精神的领会及对自己所辖职能范围内按体系要求进行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殊不知,管理体系是在总结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体系,用于规范各层机构和日常工作,使之科学化、条理化、系统化、高效化、规范化,可以提升企业各层次的管理水平。

2、培训不到位

管理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结构清晰、权限明确、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全员参与的原则,体现了管理不漏项、事事有人管、管事有绩效、时时在提高的原则,因此管理体系的运行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必须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培训,人人养成经营、管理、工作离不开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时时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及其他工作的自觉意识,这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第一保证。但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开始,不重视过程和结果,也不重视一线职工的培训;只重视标准的学习,不重视企业体系具体文件的培训;只重视集中时间、地点的学习,不重视分散多层次的培训;只重视管理体系形式的内部审核,不重视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持续改进。凡此种种即可证明培训的层次、深度、持续性不够,进而更谈不上不良工作习惯的克服和质量意识的培养。

3、过程分析和持续改进不够

企业在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仅仅做到“形”似,往往是好的做法得不到很好的推广,不当或错误的做法得不到有效的改正,致使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停滞或缓慢。我们在体系内部审核的过程中,对p、d、c三个环节审核较为细致,对a的审核还不深入。但a环节才是前三者的收获和目的,是体系运行的最终关键,是体系螺旋上升的动力和源泉。要做到管理体系实践和标准的统一,真正实现有效运行,必须做好过程分析的各个步骤与环节,才能真正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4、考核指标不细化

管理体系建立之初,必要的考核是促使标准与实践融合的催化剂。根据职责清晰、权限明确的要求,制定细化的考核标准,并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罚,将是体系运行的有力保证。现我厂对质量尚无实质性考核指标,除了对部门的指标,对个人的质量方面的考核指标更是缺少。

二、我们管理体系运行中应采取的措施

1、要加强宣传力度,创造运行环境,强化运行的意识。

强化体系运行意识,必须要求领导层和员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管理体系将会给企业及其各个岗位带来怎样的好处。正确看待传统管理方式和新管理体系的异同;从工作上正确处理习惯做法与新体系要求准和体系文件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都有意识地按照体系要求有效地管理企业。但仅有上层领导这些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企业,领导的这些前瞻性的意识和做法,需要中层领导并通过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广大职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质量管理标准与规范,较好地运行管理体系。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看,恰恰我们没有把对体系精神的领会及对自己所辖职能范围内按体系要求进行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殊不知,管理体系是在总结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体系,用于规范各层机构和日常工作,使之科学化、条理化、系统化、高效化、规范化,可以提升企业各层次的管理水平。

2、要强化监督考核力度

这里的监督考核不单纯是体系上的自我完善机制,更重要的是一种强制管理措施,这是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必要手段,应该纳入体系的范畴。要做好监督与考核,制定切实细化可行的考核标准,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

管理体系运行一定要坚持一个全员参与的原则,细化一个宣传过程,把握培训一个环节,编制一个可行的文件系统,养成一个“勤”的良好习惯,制定一个详尽的考核指标,严格一个公平考核,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的管理走上一个科学的、理性化的轨道上来,早日见效,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要始终一贯地对自己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改进,不断地通过内部检查和监督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系在认证并获取证书后对我们的企业更有效。

质量是什么?质量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如果说一个企业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失去了质量,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市场,注定会在这个历史舞台上黯然倒下。可谓成也质量,败也质量,质量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这一点似乎公司每个人都有共识。但是,如何改善公司的产品质量,如何提升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如何让全体员工都具备这种质量意识,却是每一个公司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本学期我们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开设了项目管理这门课,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我对项目管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综合的认识。再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对项目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我真正认识到项目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项目管理是管理在项目领域的应用。它结合了行业特点并且运用了项目管理技术、理念和方法,包含着多个知识领域(如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交流管理及采购管理等)。现将我对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的认识总结如下:

质量是“使实体具备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各项特征之总和”,明确或隐含的需求是指按项目需求制定的基础性文件。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执行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使用一些基本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保证信息系统的质量。时间、成本、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如果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即使进度再快,成本再节省,项目也没有意义。我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有两个最为核心的思想:一是以顾客为中心,使产品满足顾客要求;二是不断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获得创新。

有人说质量管理体系约束了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阻力,认为它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没有任何的实际用处,无论公司组织的学习也好,还是培训也好,包括各种管理程序文件的建立都只是为了获得国家质量体系认证,这很显然违背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建立,并不是为了统一文件。在标准引言中,有个总则,是这样描述的: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的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很多企业或公司管理人员歪曲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原意。我们必须对它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不然,公司或企业的产品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误解了其目的,那么我们自然领会不到其核心思想了,更加不会把顾客利益放在第一位,也不会加大投入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创新也就失去了动力。

质量管理体系除了对产品提出要求外,同时还注重领导决策,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5。0管理职责,毕竟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代表,是一个企业各种行为的最终决策者,产品的质量有没有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领导的作用。作为一个公司领导,首先要不断更新经营思想,强化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督促各级领导认真学习质量管理理论,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技能;同时还应重视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其次要清楚地确定正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并为全体员工所理解和贯彻实施;重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奖惩分明,激发职工重视质量、生产优质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质量应该是一个综合全面的概念,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应只局限于生产产品,还应该考虑服务、设备运行、材料供给、测量等行业,也不能局限于某一职能部门,应属于公司整体范围全员参与。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应该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公司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有关质量的责任;要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而是应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及实现的全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

只有全员参与,全员全面提高质量意识,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才能不断持续向前发展。在质量管理方面有八大原则,其中一条便是“全员参与”。因此,公司必须注重整个公司内部员工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对中层干部进行管理体系的培训,而是要把这样一种思想从上至下贯穿到整个公司。

大家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举个例子,美国惠普公司有个质量口号叫“宁愿不当第一,但是质量要第一”。“宁愿不当第一,但是质量要第一”口号的意思是说,在产品开发上,可以不争先,不超时髦,但是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保持优良。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产品的质量是赢得信誉、提高竞争力、占据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该公司一切都围绕质量这一主题出发,把质量管理从产品的设计、研制阶段开始抓起,贯彻到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中去,并反馈回设计部门。惠普公司在世界60多个国家设有80多个经销处,公司规定必须定期报告对产品质量的反映,提供有关质量分析报告,这些信息很快反馈回设计部门,使新型号产品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何想方设法提高我们自己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在这次质量管理学习中,我意识到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应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还应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自觉自愿的全员参与,使质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从而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如果全体员工都能这样自觉自律自愿投入其中,那么我相信,整个公司的产品质量将会有更大的突破,我们将会取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中国有个成语叫“愚昧无知”,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涵养而思想闭塞保守封建的人。无知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进而演化为愚昧,其实”愚昧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懒惰——一味无知下去。思前想后,我们还是得认真学习,有句话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感觉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给我们讲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也给我们留了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更能发挥我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篇六

在工程领域,质量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在生产线还是在开发过程中,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领域,质量管理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保证产品的高质量、生产流程的顺畅以及团队的协作都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个人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质量管理员的职责

在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和服务领域中,质量管理员的职责是确保标准满足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为此,他们需要监督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确保产品通过测试、减少缺陷率并持续改进流程。借此,他们可以验证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并提出相关的推荐和改进意见。

第二段:质量管理员的工作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在大多数公司中,质量管理员是确定和管理所有质量流程的关键角色。他们强调并使企业理解质量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高质量水平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现质量管理策略方面,质量管理员需要与生产、销售和营销团队等多个部门紧密合作,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保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

第三段:通向成功的质量管理

作为质量管理员,确定质量流程并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技术对产品进行评估,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基于产品特性,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供应商和其他利益攸关方的需求,以及关注团队成员的必要性,对于这些要素需要进行清晰详细的分析。

第四段:质量管理员的角色和职责

质量管理员最基本的职责是制定并执行质量计划。这包括定期检查和评估质量管理计划的进展,推动改进,识别潜在问题,收集数据和进行分析。此外,质量管理员还需要培训、指导、激励和监督团队成员、建立并维护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和推出新的品质控制方法。

第五段:结论

保证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让团队成员以及客户满意是质量管理员的最终目标。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计划,以及与多个团队紧密协作,成功的质量管理员可以将质量文化贯穿企业,并推动它迈向成功。通过选择具备卓越技术和领导能力的优秀质量管理专业人员,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资源,企业必将成功地构筑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实现真正的客户和员工满意。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篇七

众所周知,我们湘重公司是一家获得了国家质量认证的高科技企业。这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正常的,健康的,符合国家要求的,但获得了认证并不代表我们公司的产品就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了。有个成语叫居安思危,不要自以为安全了,稳定了,其实危险就在你眼前。因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并不是一年或两年这样一个阶段性的事情,而是要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的”一生”,除非企业自己不想再对产品进行改进,不想再满足顾客。我认为我们公司领导在质量管理方面抓的比较严,比较到位,至少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湘重公司的质量方针是”精细管理,精心制造,精诚追求顾客满意”,由此可见,公司始终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正是质量管理体系最为核心的思想,无论是管理还制造,我们追求完美、精细的最高目标都是为了达到顾客满意。有人会说企业只是追求顾客满意吗?那利润呢?不是说企业是以利润为最终目的吗?没错,可是,你要明白,这个利润是谁给的!利润来自于顾客所购买的产品,产品质量达不到顾客要求,你说还会有利润可言吗!湘重公司有个使命是这样描述的,“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所有顾客在重型设备和相关领域的需求,成为顾客的首选供应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壮大,为股东和员工提供合理的回报”。其中,提到了“不断改进产品”,这正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另一个核心思想。综合起来,我们湘重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这一方面,始终是围绕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在运作与执行,如我上面所说的一是追求顾客满意,二是不断持续改进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除了对产品提出要求外,同时还注重领导决策。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管理职责。毕竟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代表,是一个企业各种行为的最终决策者,产品的质量有没有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领导的作用。作为一个公司领导,首先要不断更新经营思想,强化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督促各级领导认真学习质量管理理论,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技能;同时还应重视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其次要清楚地确定正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并为全体员工所理解和贯彻实施;重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奖惩分明,激发职工重视质量、生产优质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质量应该是一个综合全面的概念,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应只局限于生产产品,还应该考虑服务、设备运行、材料供给、测量等行业,也不能局限于某一职能部门,应属于公司整体范围全员参与。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应该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公司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有关质量的责任;要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而是应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及实现的全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只有全员参与,全员全面提高质量意识,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才能不断持续向前发展。在质量管理方面有八大原则,其中一条便是“全员参与”。因此,公司必须注重整个公司内部员工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对中层干部进行管理体系的培训,而是要把这样一种思想从上至下贯穿到整个公司。

尤其是我们特钢分公司,才刚刚成立不久,无论是制度,还是管理,都存在诸多的不完善,包括各个体系的运行,大部分都只停留在表面。比方说在质量管理方面,我们出现了几起质量事故,究其原因都在于细节处没有做到位,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术语说就是没有对过程进行监控。因此,特钢分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真正领略其精华,而不要只流于形式,虽然考试成绩不错,但如何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的工作才是我们应该所要追求的。

大家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举个例子,美国惠普公司有个质量口号叫“宁愿不当第一,但是质量要第一”。“宁愿不当第一,但是质量要第一”口号的意思是说,在产品开发上,可以不争先,不超时髦,但是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保持优良。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产品的质量是赢得信誉、提高竞争力、占据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该公司一切都围绕质量这一主题出发,把质量管理从产品的设计、研制阶段开始抓起,贯彻到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中去,并反馈回设计部门。惠普公司在世界60多个国家设有180多个经销处,公司规定必须定期报告对产品质量的反映,提供有关质量分析报告,这些信息很快反馈回设计部门,使新型号产品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何想方设法提高我们自己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在这次质量管理体系学习中,我意识到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应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还应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自觉自愿的全员参与,使质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从而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如果全体员工都能这样自觉自律自愿投入其中,那么我相信,整个公司的产品质量将会有更大的突破,我们将会取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中国有个成语叫“愚昧无知”,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涵养而思想闭塞保守封建的人。无知,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进而演化为愚昧,其实”愚昧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懒惰—————一味无知下去。思前想后,我们还是得认真学习,有句话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湘重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质量管理体系吧,万万不能一直愚昧下去。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篇八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技术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在此分享培训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技术质量管理培训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3天的质量检验专业技术培训,使我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及质量管理相应工具方面的差距;这次培训主要讲解了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质量检验依据,质量检验机构及质量检验工作,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工作中统计技术的应用,主要结合gb2828.1-20xx、gb2829-20xx、学习了抽样检验的管理基础知识、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连续批抽样检验、孤立批抽样检验、监督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要害、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国家标准gb与国际标准iso的区别与衔接等内容,主要把握的内容涉及到制定抽样方案前所考虑的综合因素、抽样方案的制定方法、严格度选择、抽样类型、方案的评价、生产方和使用方风险比较、各方接收概率分析、oc曲线、数据统计中直方图、排列图、控制图的应用等等。参加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作为公司品控主管,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自己及品控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是自己这次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试机工作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彻iso9001:20xx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即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结合我司目前状况主要体现在抓基础工作上做的不细、不实、不严,与先进企业比,与时代要求比,我们的差距还非常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质量理念支持。二是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三是企业的执行力度低。我认为:

(一)只有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才能从客户的角度开展质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户驱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系。但要树立这样一种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当然在这方面领导作用就显得异常的重要,需要我们的领导不断地给员工去灌输质量思想,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大力打造质量管理的战略系统。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

(二) 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可以以部门及个人为单位来分解,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以往的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技术现状综合确定。目标值应该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要将质量目标值夸大或不切实际。针对每一项质量目标,应制定实在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并落实负责人,并且应制定衡量质量目标实现状况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同时要策划好一个监督考核体制,贯穿于整个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制定每一阶段的考核方法。以用来考核部门及个人的目标达成率以及为达到目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体现出部门、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平时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

(三) 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是内涵广泛、包括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新标准要求全员参与,但如何让全员积极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呢,这就要各级领导来动员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规程来办事。执行力不是仅仅要求员工按公司的规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的规程下做事的同时,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执行力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力,不如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是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够有效的运行,所以我们需要着手解决执行力度低下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 制度贯彻不够,虎头蛇尾。 b. 管理制度不严谨

c. 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 d. 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程不合理。 e. 工作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导方法。 f. 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体制。

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的几点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

以上为本人此次培训后的个人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最大,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公司安排本次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是为了提高我们公司员工管理能力,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无偿的行为。但对我们员工自身来讲时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通过本次培训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对全面质量管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学会应用了统计技术分析方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的控制与质量的改进是企业的原动力。而企业要持续发展,应该遵循一个科学的管理程序。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含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我以前认为全面管理就是判定产品的好与坏,是检查的工作。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员工的工作,是所有一切工作的质量的提高。我们要成立一整套方法和体系,并能不断完善与提高。

现阶段,我车间的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产量也有显著的提高,如何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如何去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怎样去维护保养好设备,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次学习,结合我车间设备品种多,设备总量大的特点,为保证设备长周期、稳定、安全运行,开展设备质量管理很有必要性。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了全面质量管理建设与方案提升体系,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有效的贯彻落实全面质量管理建设方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品质及产品的品质,成为持续的工作要求。联系自身实际工作中,应进一步着力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建设方案,专业性上持续加强,这是提高自身工作品质和产品品质的根本,工作上不断精细化,这是提高工作品质和产品品质的有效方法,要整合完善相关信息的收集,不断完善管理系统,这是提高工作品质的必然要求。

通过本次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我学会了应用统计技术来分析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1.首先要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工作逐步细化无论是设备的日常管理还是遇到紧急情况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遇事不慌。更要有信心来做好每项工作。

2.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思考问题,遇到不懂得要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

3.通过有效的正确的途径来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来找到一个号的解决办法,将导致问题的原因罗列出来,用统计技术分析方法来,针对影响因素确定如何去改善问题,如何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我车间由于离心泵有近300台,并且损坏较为频繁,我们用过因果分析法中的鱼骨图法,对机封损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鱼骨图分析法找到了影响机封寿命的主要原因是物料对机封o型圈的腐蚀和个别机泵有质量问题。而导致机封损坏较为频繁。

4.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任何的方案不去实践也只是空谈,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的阶段,通过实践能够更好的验证我们提出的方案的准确性。并能够发现前期方案的不尽完善的地方。我车间大型设备就是利用控制图原理来分析机组的运行情况。

5.事后善于总结,总结是一种很好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当你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某种方式将问题处理这就是一个过程就有总结的必要,总结的目的就是根据一个事情的过程给自己和他人做出的一种借鉴。并能够提高自己工作能力。通过这次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的总结能够体会到工作中的不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