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元宵节活动方案格式 虎年元宵节活动方案(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10:30:05 作者:紫薇儿 最新元宵节活动方案格式 虎年元宵节活动方案(优质5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元宵节活动方案格式篇一

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xxx小学为营造元宵佳节喜庆、祥和、团圆、美好的节日气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加强爱国、爱乡、爱家的思想教育和亲情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系列活动。

在20xx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为贯彻落实金坛区文明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通知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学校德育处根据区文明活动方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准备,制定好适合自己本校的活动方案,认真布置,落实到实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元宵节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的节日。我校围绕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了解传统、凝心聚力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四项工作。

1、热热闹闹知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春回大地的日子,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我校将开展“热热闹闹知元宵”的主题班队会活动,要求每班利用少先队活动课程开一节中队活动,让全体队员更深刻地了解元宵节的传统文化。

2、欢欢喜喜画元宵

结合“元宵节”主题,开展了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全校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元宵节由来的资料、积极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四年级学生制作“节日小报”,各班评选优秀作品5份上交德育处参加年级评比。

3、变废为宝庆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元宵灯文化,我们必须发动家长和学生,一起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废弃塑料瓶、红包袋、吸管、糖果盒、丝袜等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制作出富有创意的花灯……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加上奇思妙想,让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既红火又环保的创意佳节。五年级学生制作一盏花灯,每班择优上交。

4、开开心心诵元宵

要坚持诵读与经典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诵读活动的主课堂,把经典融入日常教学,六年级可开展“猜灯谜---诵诗情”元宵主题活动,与经典为友,为精神打底,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人文校园。班主任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留取互动照片和相关灯谜资料形成一篇活动报道(图文并茂)上交德育处。

1、活动时间:2月26日-3月6日

2、各班深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收集学生的花灯、手抄报及时上交。

3、六年级班主任上交一活动报道,要求图文并茂。其他各年级班主任积极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活动中闪光点,形成学校节日文化特色,为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借鉴。

元宵节活动方案格式篇二

一、活动主题:

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业主和员工的生活,增进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公司的情感交流;体验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二、活动地点:物业办公室前木亭和湘府东苑小区

三、活动时间:正月十五

四、活动负责人:

五、参加人员:各小区业主及公司员工

六、活动安排及布置

1、场地布置:在亭子四周绑上铁丝,将灯谜吊在上面

2、准备各种奖品

3、配置节日音乐并拍照留念

七、猜灯谜活动说明:

在湘府华城悬挂300条灯谜;在湘府东苑悬挂200条灯谜;灯谜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难、中、易),猜对灯谜后按照三个等级兑换不同的奖品(奖品为洗衣粉、牙膏、水性笔等)。第1-100条灯谜到1号桌对答案;第101-200条灯谜到2号桌对答案;第201-300条灯谜到3号桌对答案。

八、兑奖原则:

每猜中一灯谜获得一份奖品,猜灯谜者在兑奖处确认答案正确后才能亲自取下灯谜谜题交给兑奖处并填写谜底及签名后方可领取奖品。

九、活动注意事项:

1、猜谜要有秩序,不要大声喧哗。

2、谜底未猜中,不得将谜语取下来

3、对答案要排队守秩序,违反者取消猜谜资格。

元宵节活动方案格式篇三

以春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主题。

丰富小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时间:20xx1月17日—20xx年2月26日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操场、家庭

活动形式:围绕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开展活动。

1、利用寒假,让学生在家读一本好书、学一首好歌、干一天家务、一件好事。

二)学一首好歌:学生自己学唱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

三)做一件好事:学校印发

2、合理分配压岁钱:结合各班班队会开展

1)传统节日知多少:假期让学生自主的了解有关春节、元宵节的历史典故和名族风俗,收集春联和灯谜等。

2)文明礼仪我知道: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使学生懂得健康文明的餐桌文化,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推广餐桌文明。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我校20xx年元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圆满成功,特成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一)部署动员阶段(20xx年1月

各年级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根据学校活动实施方案作出全面部署,组织指导学生全

面开展活动。

二)普及推进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

1、开展

2、开展假期学习交流,分享看的好书,参加的实践活动等。

三)成果展示阶段(20xx年2月

结合本班主题班队会组织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推动全校

2、营造氛围。各年段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班会课、学习园地,朗读、摘抄中华经典篇目,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讲求实效。各班要结合实际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元宵节活动方案格式篇四

大祖国的悠久历史,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美德,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这次的元宵节活动,来树民俗文化之根,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协作精神,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一)找一找、做一做:1月29日——2月18日(寒假期间)

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新学期开学时制作手抄报。

2.用在学校《风俗纸文化》自主拓展课程中学到的纸艺技能技巧,与父母、长辈一起动手制作元宵灯。

(二)诵一诵、说一说:2月20日

1.召开主题班会,各班级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元宵节的来历,讲讲关于元宵节的故事,朗诵一些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水平的学生参加学校“我们的节日——元宵节”诵读大赛。

2.学生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学生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制作方法及特别之处等;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水平的花灯参加学校元宵花灯“纸艺小能手”评选。

(三)猜一猜、玩一玩:2月20日

下午第1节课学校组织开展“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每个年级选出30个花灯和灯谜参加活动,上午布置在操场上。)

(四)尝一尝、写一写:

1.2月24日(周四,元宵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起做元宵、品尝汤圆,观赏电视元宵庆祝晚会,让学生感受一下渐渐淡去的年味,体验元宵节的快乐,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中来。

2.2月23、24日(双休日)以“我的元宵节”为主题,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来记录难忘的元宵节,抒发自己的感受。

(四)诵读我们的元宵节:2月27日

下午第一节课每班出一个节目举行”我们节日——元宵节”诗

歌诵读大赛,从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1.学生评价

学生参加本次活动后,教师就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成长记录册》,认真进行自评和他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思(可在日记中体现)。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应以激励为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3.学校评价

活动结束时,结合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奖和表彰。

元宵节活动方案格式篇五

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集中展示多姿多彩的传统民间艺术和近年来我校纸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着力营造新春佳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将元宵节庆祝活动安排如下:

1、让学生体验、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活动的热闹氛围,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树起民俗文化之根。

2、在元宵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元宵节活动的新鲜事,有趣事;学习收集与元宵节活动相关的资料,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3、培养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学习在人多拥挤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4、根据学校《民俗节庆》的活动主题,展示我校风俗纸文化教育风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间艺术精品,激发全体师生热爱田小、建设田小的热情,构建“和谐田小”,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

1、动员:召开班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办好这次活动。归纳总结活动方法,鼓励大家积极筹备,简单分工。(比如哪些同学重点搜集跟“牛”有关系的词语,哪些同学重点搜集喜庆的词语,或是跟元宵节有关的知识等。)指导学生通过寒假时间搜集资料,制作灯谜、灯笼。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准备活动,在筹备过程中,锻炼能力。为了落实活动中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一方面做好引导,一方面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去、可以参与设计制作一些灯谜。

3、家长:充分调动家长这支好帮手队伍。请所有家长积极参与孩子收集、制作的活动,以便让家长从中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是民俗节庆活动能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认同,获得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民族文化、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所要求的基本品质。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为温馨教室的进一步建设奠定基础。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1月17日——2月15日

一、找一找、做一做:1月17日——2月8日(寒假期间)

1、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从“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诗歌”3个方面了解元宵节的来历、演变过程以及相关习俗(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等),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新学期可通过小报、日记、绘画等不同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2、用在学校《风俗纸文化》自主拓展课程中学到的纸艺技能技巧,与父母、长辈一起动手制作元宵花灯。(新学期可参与全校元宵花灯“纸艺小能手”评选。)

二、诵一诵、说一说:2月9日(周一)

1、班队会课上每个班级学生交流元宵节的来历,讲讲关于元宵节的故事,朗诵一些关于元宵节的诗词。

2、学生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学生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制作方法及特别之处等;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水平的花灯参加学校元宵花灯“纸艺小能手”评选。

三、猜一猜、玩一玩:2月13日(周五)

下午第1节课学校组织开展“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每个年级选出30——45个花灯和灯谜参加活动,周五上午布置在操场上。)

四、尝一尝、写一写:

1、2月9日(周一,元宵节)学生与父母、长辈一起做元宵、品尝汤圆,观赏电视元宵庆祝晚会(或游览上海豫园传统元宵灯会),让他们感受一下渐渐淡去的年味,体验元宵节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中来。

2、2月14日——15日(双休日)以“今年的元宵节”为主题,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来记录难忘的元宵节,抒发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评价

学生参加本次活动后,教师就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成长记录册》中“限定拓展活动记录”,认真进行自评和他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思(可在日记中体现)。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应以激励为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3、学校评价

活动结束时,结合学校自主拓展课程推进工作进行元宵花灯“纸艺小能手”评选,结合“温馨教室”建设工作进行年级“最佳组织奖”评选和班级“最佳文化墙”评选;并及时进行表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