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秋天教案(精选21篇)

时间:2024-03-31 02:03:03 作者:灵魂曲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掌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范文八:这个教学工作计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注重素质教育。

《认识秋天》教案

秋天挂图 、室外摘来能有代表性的树叶。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难点是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从室外摘来秋天的枝叶有红叶子、黄叶子、绿叶子。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茅盾的。

认识秋天幼儿园大班教案

设计意图:

丰收而美丽的秋天来到了,小朋友们又有了新的玩具,那就是飘落的树叶、成熟的种子、美丽的风筝等。秋天真美丽啊,选用综合活动教材中散文欣赏活动"秋天真美丽",让幼儿在优美的散文中,感受浓浓的秋意,丰富对秋天的认知。为了让幼儿充分享受散文优美的语句和意境,我选用了童易课件《秋天真美丽》。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大叔、小河,不仅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增强对优美语句的记忆,同时也避免了语言课光说不动的枯燥,能更有效地达成活动的目标。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优美的语句和意境,培养幼儿喜欢听读散文的兴趣。

2、初步尝试创编散文诗。

3、陶冶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秋天真美丽》。

活动过程:

一、看图导入。

幼儿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二、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内容。

三、组织幼儿朗诵散文。

师:秋天多美呀,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大声朗诵他呢,我们试试吧。(幼儿跟着朗诵散文)。

四、评析散文,创想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篇散文吗,为什么?

师:小结:散文语句优美,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形象地描述了秋天美丽的景色。

师:秋风姐姐那么高兴,她还会对谁吹口气,她又会怎么样?请个别幼儿说说。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幅《美丽的秋天》。

附:散文:秋天真美丽秋天,秋天,真美丽。

天高了,地宽了,秋风姐姐快乐得到处跑......

秋风姐姐对着大树吹口气,大树摇啊摇。一会儿抖落一只金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花蝴蝶。

妈妈说,大树落叶了,送给小树作肥料,盼它快长高。

秋风姐姐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笑啊笑,一会儿抖动披着的纱巾,一会儿掀起一个浪花花,一会儿抱着白鹅摇啊摇。

妈妈说:小河高兴了,它养的鲜鱼、螃蟹肥又壮,宝宝吃了有营养。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幼儿注意听,大胆表达。根据《纲要》中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就从想和敢这两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首先,在导入后,提问:“你们见到的秋天是怎样的?谁能用好听的句子说一说?”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认真倾听。借助图片,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敢说。这节课让幼儿体会了语言美,达到会用优美语言的目的,这节课下来,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说话有点??嗦,语言不够精炼,以后我一定多注意语言的精炼,多积累精炼、优美的词语。后面的游戏时间也有点仓促。

《认识秋天》教案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描述了秋天的景象,整理了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3、合理想象,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写具体,练习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起步教学阶段,对于很多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件苦恼的事,他们经常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该如何下笔。我们做教师的看到干巴巴的语言,一篇篇“流水账”更是头疼。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想法设法引导孩子善于观察,乐于表达,把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当然,在课堂上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学写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让他们轻松地写作,让写作文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重点:引导学生用心地仔细地观察秋天的景物。

难点: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合理想象,按一定的顺序写。

:ppt图片展示

课前准备:1、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秋天,并用自己的画笔画一幅秋天的画。2、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3、老师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制作ppt。

点评:你们心中的秋天真美!

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

师: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从课前谈话中,陈老师仿佛看到了无数个秋的形象。今天老师也带了很多有关秋天的图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吧。(出示一组秋天的图片、配乐)

边出示图片边用一个词形容: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层林尽染 红叶似火

落叶纷飞 金桂飘香瓜果飘香 五谷丰登

师:是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它美妙的声音。

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走进秋天,去感受它的美好。有一位小朋友运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他心中的秋天。

c、引导把内容说清楚。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孩子抓住颜色、形状说一说。相机板书:形状、颜色.....

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课件)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思考下它写的怎样?说说理由。

点评:你真会思考。

小结:是呀,抓住了事物的颜色、形状,我们可以展开不同的想象,把它们想成人或物,或者给它们打个比方,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板书)可以使我们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板书:写具体)

说一说:发挥你的想象,你还可以怎样介绍这些景物,先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点评:你的想象力真强。哇,它都似乎有了生命。

红彤彤的苹果多可爱呀,那你闻到苹果散发的香味没有,还可以怎么说?(相机板书:气味)

点评:哇,真香啊!

d、引导按顺序观察图画,师生共同评价。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图上的景物说得都很美,很具体。那图上那么多的景物,我们怎样才能有条理地介绍给大家呢?你有没有好办法。生:按顺序。(板书:按顺序)

哪位小朋友可以试着有顺序地讲一讲呢?

你真了不起,你们听清楚了吗,他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相机板书:上——下,近——远……)

陈老师有个小建议,要是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就更好了,比如说天空、地面、近处、远处

谁再来用上这些表示顺序的词,又具体地给大家介绍这幅图。(你真能干!)

小结:所以说学习按顺序来写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清晰,更有条理!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能说了,拿出我们昨天发的习作纸,根据自己的图画既具体又按一定的顺序向同桌说一说。昨天没画到的,现在想到的也可以。

指生说。

(10分)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今天我们就来写写秋天的画,可以写自己画的那幅图,也可以写老师出示的图。可以用上这些表示顺序的词,并把景物写具体,你也可以用上你平时积累的词句。

师:开始动笔,注意第一行空两格写,书写要工整,注意写字姿势。(配乐)

(10分)

1、写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先读一读,或在小组内交流、成员之间互评互改。

2、选一篇优秀作品及需改进的作文上台展示,全班共同欣赏、点评。

(1)优秀的,我们来看看他是否写具体了、按顺序来写了?

抓描写的优美的词句表扬,按照了从上到下的顺序。

(2)没写具体的或没按顺序的可以怎样改?师生共同修改

如果再叫你画,你还可以画什么?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他画的图画,你还可以补充说什么?

3、同桌相互欣赏、修改

4、再次点评刚修改的文章,肯定其成效。

预设2:再请一位优秀的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点评:你把秋天描绘的实在太美了。

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笔描绘了心中美丽的秋天,陈老师深深地被你们描绘的美景吸引住了。课后也请大家把习作念给自己的父母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在教室里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习作和图画贴出来,创办一个“秋天的画”图文展览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好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小朋友!

幼儿园认识秋天的教案幼儿园认识秋天美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重点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

难点是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活动过程。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5、教学反思。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茅盾的'。

小班科学认识秋天教案

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秋天教案吧。

秋天挂图、室外摘来能有代表性的树叶。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

难点: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从室外摘来秋天的枝叶有红叶子、黄叶子、绿叶子。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茅盾的。

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设计认识秋字

一、导入新课。

1、师:我国著名女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但是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2、板书课题,作者。

3、简介作者。

二、检查字词。

三、朗读诗歌。整体把握。

1、师:相信大家已经都预习过了,那现在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呢?大家认真听听,注意从语气、语速、停顿等方面揣摩。

2谁愿意来给老师点评一下呢?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你觉得一共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试试看能不能用比较优美精练的语言把它归纳出来。

明确:1、农家丰收图,2、霜晨归渔图,3、少女思恋图。

4、师:第三幅图画要归纳稍微难了点,老师提醒一下,这一节的主人公是谁呀?

生:牧羊女,是秋天牧羊女图。

5、师:预习提示上说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生:有“镰刀”,“瓜果”,“稻香”,“渔船”,还有“牧羊女”“牛”“草野”“蟋蟀等。

生:对秋天的喜爱。

生:赞美秋天。

四、重点研讨。

1、师:看来大家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和把握都还不错,那么现在我们来讨论解决一下文章中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只“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大家就近讨论一下,究竟捞起来的是什么?先就近讨论一下。

(生讨论)。

生:我认为收起是乌桕叶,因为前面加了一个“似的”,所以说乌桕叶只是很像青鳊鱼。

师:这里用的是比喻句是吧?

生:都收起来了,因为它们十分相象。你们看注释上说乌桕的叶子形状略呈菱形,还有秋天会变成红色,在水里看应该很像鱼。

师:有道理。

生:我认为渔夫什么都没有打起来,但是却被秋天那种淘气喜悦的心情所感染。

师:哦,他打捞上来的原来是一种好心情。

生:鱼和乌桕野都没有打起来,因为是鱼后面有“似的”二字,叶后面有“影子”二字。

师:你的观点很现实,是啊,先解决的是生计问题。

生:我从“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中的“游戏”看出渔民捕鱼,他们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而是只有一份闲适自在的心情。

生:我还是觉得渔夫什么都没打到,他来打鱼就是因为心情好,他不在乎打了多少鱼。

生:有,诗的最后一句说“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可以看出,还有“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中的“轻轻”也能表现出渔夫这样的心情。

生:我同意,他打鱼不求非要打到鱼,只求一种愉悦的心情,劳动中娱乐一下放松一下。

师:好了,刚才那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这样几种意见:打到的是鱼,打到的是叶子,二者都打到了或者二者都没打到,但是心情愉悦。老师觉得大家答的都对,因为不管哪种意见,都是你自己理解的,诗歌的理解就应该是开放性的。

(讨论,师巡视。)。

生1:秋天像和船在游戏嬉戏,把小船吹来吹去,像小孩在和大人闹着玩儿。

生2:我觉得“游戏”是娱乐的情景,写的.是渔民不求打到鱼,只求愉快的心情。

生3:秋天吸引人,写的是渔民十分的快乐、轻松的情景,从“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就可以知道。在秋天里,走到那里几乎都会看见一两条渔船,似乎是被渔船弥漫着,所以秋天的景象最能在这里找到。

师:哦,有的同学认为游戏的是小船,而在小船上则满载着丰收,秋天就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同意大家的意见,这里的“游戏”这个词语用得很生动,把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在和人和船在游戏。

(生讨论,时间稍长)。

生:要结合上一句理解,“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肯定夏天有人吹笛子,到了秋天笛子声消失了,牧羊女开始怀念,夏天的记忆是很美好的,所以是香的,热的。写夏天就是要表明牧羊女的思念,而秋天紧接着夏天而来,依然很美好,牧羊女就陶醉在其中了。

师:理解得很好啊,要相信自己!

生:我觉得这里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师:哦,能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来分析诗句真不错,那你具体说说看。

生:夏天本来就热,至于香,可以是花香,夏天植物都长得很茂盛,然后牧羊女回忆的时候连笛子的声音也是热的香的。写夏天是为了突出秋天,夏天辛勤劳动很辛苦,秋天可以丰收了,心情愉快。

(生小声交流意见,教师巡视提醒)。

生:牧羊女沉醉在秋天里,她看到了秋天在农家和渔船上。

师:哦,牧羊女是被美丽秋景,丰收喜悦的巨大幸福陶醉了。

生:秋天是一个让一切生命都喜爱的季节,所以对牧羊女来说也是盼望已久的。好不容易才盼到秋天,牧羊女感到很美好,就说是“梦寐”。

生:少女还在想念吹笛子的人,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

师:嗯,很多参考书上对这个“梦寐”理解都说是牧羊女在思恋人,而今天我们的同学解读的过程中读出了她对美好秋天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的心情,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

五、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中学生写的作文《校园的秋天》,请同学们在听完后,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校园的秋天。

如今已经是秋天了,校园的秋天格外美丽,校园的秋天从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开始。树上的叶子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得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些果树上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他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校园里充满了成熟的秋的气息。

早晨,花草树木上的露珠闪耀,秋风有些凉意,仿佛树上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树木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校园里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校园里的一切披上了金甲,阳光在草地上跳跃,校园也变得热起来了,像一个大蒸笼似的。校园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校园里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校园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有的同学在校园里玩耍、嬉戏。

夜,终于来了。有些教室和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连同它们在操场上映出的白色光晕,使校园的操场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圆圆的月亮挂在高空中,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那月亮,从空中到地面上,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地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高空中挂起。

3、你也能写写秋天的美景吗?

《认识秋天》教案

小班科学认识秋天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秋天教案吧。

秋天挂图 、室外摘来能有代表性的树叶。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

难点: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从室外摘来秋天的枝叶有红叶子、黄叶子、绿叶子。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茅盾的。

认识秋天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秋天的主要特征,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2、在谈论感受中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有关“秋天”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2、“走进”秋天,表述、感知秋天的特征。

(1)秋天的树林。

以游戏形式,带幼儿“走进”秋天的树林。

反思:这里为幼儿创设了游戏情境,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但是这类“想象”游戏,需要孩子们在完全静下心来的时候才能顺利开展。活动开始我有些操之过急,有些孩子没能完全过渡到游戏中。

师:来到树林里,你看到了什么?

反思:提问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有话可说,所以孩子们能用很多美好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如:像蝴蝶一样飞下来、像小船飘下来、地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踩在上面软软的等。

(2)秋天的田野。

师:踩着松软的的树叶,我们往前走,来到了田野上,你在田野上看到了什么呢?

反思:让孩子运用已有经验开始,激发了幼儿“说”的兴趣。但这里,我用你看到了什么来提问,孩子们就用“我看到……”来回答,所以,在幼儿刚能用简单的语句说一说看到的事物时,我就让他们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完整讲述,孩子们被前面的提问所影响,说出的完整句式就是“我在田野上看到了__、__还有__”,其实,这也是种句式,孩子们能说出,也是一种完整讲述的能力,但当时由于我自己紧张,一个劲地将孩子往“有……有……还有……”上面引,但是适得其反,场面一时混乱。

(3)秋天的果园。

师:来到果园里,你看到什么?水果像什么?尝一尝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反思:此环节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能完全融入到游戏情节中,充分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在果园里看到的景象,特别是在让他们“尝”水果的时候,天真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但是由于上个环节出现的错误,一是我没能及时调整,二是又增加了难度,所以,完整讲述的目标仍然没能达成。

(4)秋天的花园。

师:你在秋天的花园里,看到了什么花?

反思:既然要让孩子们能够跳一跳就能“摘”到,教师就应该先让孩子学会“跳”,前面没有让孩子“跳”稳,是没能达到活动目的的主要原因。在活动中,我既纠结在丰富幼儿词汇上,又跟句式杠上了,所以最后“猴子扳玉米”,什么也没捞着。应该让幼儿先从简单的“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此次活动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句式,能够完整说出,已经是提高了能力。

(5)秋天的小动物。

刚才我们一起出去转了一圈,你们知道秋天这个时候,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吗?

反思:此环节与前面的环节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并没有让幼儿用语言去表达什么。因为说得太多,像科学活动的认知。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感受秋天的“趣味性”,对秋天有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我只是简单地让孩子们了解了一下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与设想的一样,孩子们对动物的各种过冬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可以引申出另一个科学活动《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小结提升: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对秋天的认识。

师:你认为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为什么?

反思:最后这个环节,让幼儿学习归纳经验,这对幼儿来说是个挑战,前面的活动是此环节的铺垫,但是我并没有在这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在田野上感受“丰收”,在各种颜色上感受“金色”等,由于我对教案的把握不够深入,缺乏教学机智,对孩子的引导不够,致使孩子不能展开“谈”、深入“说”。

延伸活动:

画出秋天。

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设计认识秋字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描述了秋天的景象,整理了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3、合理想象,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写具体,练习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起步教学阶段,对于很多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件苦恼的事,他们经常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该如何下笔。我们做教师的看到干巴巴的语言,一篇篇“流水账”更是头疼。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想法设法引导孩子善于观察,乐于表达,把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当然,在课堂上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学写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让他们轻松地写作,让写作文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心地仔细地观察秋天的景物。

难点: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合理想象,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工具:ppt图片展示。

课前准备:1、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秋天,并用自己的画笔画一幅秋天的画。2、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3、老师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制作ppt。

课前谈话:

点评:你们心中的秋天真美!

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

一、导入(20分)。

师: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从课前谈话中,陈老师仿佛看到了无数个秋的形象。今天老师也带了很多有关秋天的图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吧。(出示一组秋天的图片、配乐)。

边出示图片边用一个词形容: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层林尽染红叶似火。

落叶纷飞金桂飘香瓜果飘香五谷丰登。

师:是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它美妙的声音。

二、看图说话。

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走进秋天,去感受它的美好。有一位小朋友运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他心中的秋天。

c、引导把内容说清楚。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孩子抓住颜色、形状说一说。相机板书:形状、颜色.....

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课件)。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思考下它写的怎样?说说理由。

点评:你真会思考。

小结:是呀,抓住了事物的颜色、形状,我们可以展开不同的想象,把它们想成人或物,或者给它们打个比方,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板书)可以使我们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板书:写具体)。

说一说:发挥你的想象,你还可以怎样介绍这些景物,先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点评:你的想象力真强。哇,它都似乎有了生命。

红彤彤的苹果多可爱呀,那你闻到苹果散发的香味没有,还可以怎么说?(相机板书:气味)。

点评:哇,真香啊!

d、引导按顺序观察图画,师生共同评价。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图上的景物说得都很美,很具体。那图上那么多的景物,我们怎样才能有条理地介绍给大家呢?你有没有好办法。生:按顺序。(板书:按顺序)。

哪位小朋友可以试着有顺序地讲一讲呢?

你真了不起,你们听清楚了吗,他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相机板书:上——下,近——远……)。

陈老师有个小建议,要是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就更好了,比如说天空、地面、近处、远处。

谁再来用上这些表示顺序的词,又具体地给大家介绍这幅图。(你真能干!)。

小结:所以说学习按顺序来写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清晰,更有条理!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能说了,拿出我们昨天发的习作纸,根据自己的图画既具体又按一定的顺序向同桌说一说。昨天没画到的,现在想到的也可以。

指生说。

三、尝试习作(10分)。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今天我们就来写写秋天的画,可以写自己画的那幅图,也可以写老师出示的图。可以用上这些表示顺序的词,并把景物写具体,你也可以用上你平时积累的词句。

师:开始动笔,注意第一行空两格写,书写要工整,注意写字姿势。(配乐)。

四、交流作品、修改(10分)。

1、写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先读一读,或在小组内交流、成员之间互评互改。

2、选一篇优秀作品及需改进的作文上台展示,全班共同欣赏、点评。

(1)优秀的,我们来看看他是否写具体了、按顺序来写了?

抓描写的优美的词句表扬,按照了从上到下的顺序。

(2)没写具体的或没按顺序的可以怎样改?师生共同修改。

如果再叫你画,你还可以画什么?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他画的图画,你还可以补充说什么?

3、同桌相互欣赏、修改。

4、再次点评刚修改的文章,肯定其成效。

预设2:再请一位优秀的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点评:你把秋天描绘的实在太美了。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笔描绘了心中美丽的秋天,陈老师深深地被你们描绘的美景吸引住了。课后也请大家把习作念给自己的父母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在教室里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习作和图画贴出来,创办一个“秋天的画”图文展览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好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小朋友!

六、板书设计。

《认识秋天》教案

秋天挂图、室外摘来能有代表性的树叶。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

难点是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从室外摘来秋天的枝叶有红叶子、黄叶子、绿叶子。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矛盾的。

认识教案

活动安。

星期三。

教学内容。

数学《认识圆形》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1、播放dvd,故事欣赏。2、问题解决。(1)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活动过程(2)让幼儿在教室找一找圆形的物,:找到后,和幼儿一起总结圆形的特征:圆形是圆滚滚的,光滑的,没有角的。(3)用圆形泡棉和圆形印章进行操作,再次感受圆形的特征。3、巩固拓展。4、集体检查操作结果。5、表扬能找到圆形物品和说出圆形特征的小朋友,结束课堂。

活动延伸。

园内活动:游戏:圆形变变变。

教学反思。

认识教案

活动目标1.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并能与其它图形区分开来。

2.能正确寻找周围生活中类似的圆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1.自制的圆形蛋糕,小兔、小猪、小猫的头饰图片各一张,各种图形的饼干若干。

2.教室的四周摆放各种圆形的物品。

活动流程。

一、引题,引发幼儿兴趣。

1.今天小兔要过生日,有两个朋友来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吧。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并请幼儿向小动物问好。

噢,原来是小猪和小猫来啦。

2.朋友们送来了一个蛋糕还有各种美味的饼干。出示自制的圆形蛋糕和饼干。(通过教具吸引幼儿的眼球,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认识图形。

1.宝宝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吗?可以提问个别幼儿。回答圆形。然后讲解圆形的特征:边不是直的,没有角,摸一摸是光滑的。

2.因为小兔喜欢吃圆形的蛋糕。看看美味的饼干里有没有圆形,小兔还喜欢吃圆形的饼干。请幼儿在各种形状的饼干里找到圆形的饼干,并检查幼儿是否拿对。

3.现在宝宝们来告诉老师小兔、小猪、小猫的哪个部位是圆形。

4.请宝宝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苹果,西瓜,篮球,碗,盆等)。

活动结束。

认识教案

这是一节小班认识圆形数学课,刚开始我准备了圆形教具,孩子们只在刚开始很好奇,整节课效果不好。课后经过反思我发现小班年龄很小,对图形的概念完全没有。所以我选择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领着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圆形,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教具吃的、玩的、用的、穿的。因为是孩子们了解的,所以他们兴趣很高。领着他们发现所有圆形物品共同的特点。等他们了解以后,再带领他们寻找圆形,这时孩子们就能准确的找到生活中的圆形。整节课孩子们兴趣很高,从中我发现,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接受起来比较快的,记得比较牢。

小班认识图形《图形食品品尝会》教学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有许多小朋友对于图形的形状搞不清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他们能够分辨清楚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难以区分,后来我一一给他们讲解,他们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许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一个多月,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

对于这次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次活动前前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锻炼才会更好的成长。

小班认识图形《玩手帕》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是认识图形的延伸课,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加以巩固,教具学具是孩子们熟悉的小手帕,天天与孩子们做伴的小手帕,还能变出其他图形,这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也是本节课亮点。平常的小手帕在孩子们手中会变出各种不同的图形,随着折叠的方法、折叠次数不同,可以把手帕变成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在我的启发下幼儿又变出了其他图形,孩子们边变边说兴趣很高。从而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个别幼儿还不能顺利折出其他图形,在我的提示下最后可以完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识比教案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计数器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万位在第( )位。千位在第( )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的最高位是( )位,是( )位数。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数、写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1)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间有1个或者2个0)

(2)你读了几个0?又写了几个0?

(都只读了1个零。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

(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教师补充:0在这里占据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以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写的时候,不管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维训练做一做 第1题

(1)学生试做,小组讨论。

(2)汇报情况。

这3个数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前面两个数不仅中间有0,而且末尾也有0,最后的一个数末尾有4个0)

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

(学生小声读,慢慢体会,在试着举例读。结论:没有读)

也就是说末尾的0不读。

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 8007 9500 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要弄清0所占的数位。

认识比教案

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6。2~6。8的土壤。宜适期早播,条播为主。需肥较多,需氮量比同产量水平的禾谷类多4~5倍。结荚期注意适时灌溉和排涝。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些地区仍采用纯系育种法。回交法对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效果良好。中国大豆育种以品种间杂交为主要方法。采用系谱法选育后代。

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饲料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叶子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1、帮助幼儿认识黄豆及制品,知道豆制品主要是用黄豆加工制成的,价廉物美。

2、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习惯。

1、图片:豆腐一块,黄豆一把(可事先浸泡好一部分)。

2、黄豆爷爷头饰一个。

3、幼儿操作材料黄豆爷爷找宝宝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营养很好,做菜做汤。

2)出示豆腐,讨论豆腐是用什么作成的。(出示黄豆,让幼儿知道用黄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东西叫豆制品)

2、游戏“黄豆爷爷找宝宝”,认识其他豆制品。

老师戴上“黄豆爷爷”的头饰,问:我的宝宝在哪里?幼儿答:你的宝宝在这里!(让幼儿从操作材料中找出“宝宝图”,如干丝、百叶、豆腐乳、面筋、油炸豆腐果等)

3、帮助幼儿认识豆制品的价值。

引导幼儿讨论:豆制品可以怎样吃?

豆制品如果和鱼肉放在一起烧,营养就更丰富、更全面了,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吃到的豆制品是怎样烧的?(千张卷肉、豆腐鱼头汤、豆腐果烧肉等)

让幼儿知道经常吃豆制品,身体会更健康。

认识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从观察情景图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情,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人民币的用处;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近,他们在学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接着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认识、交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再从分类、换钱等活动中深化人民币的认识,从中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目标:

1、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换钱的游戏活动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及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人民币票样、零钱。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了解人民币的历史,体会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

二、说说人民币的用处。

1、同桌互相认。

2、考眼力,指名认识人民币。

3、交流你是怎么认的。

4、仔细观察,你还能看到哪些主要的图案。

四、分类。

1、同桌合作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2、在实物投影下汇报。

五、猜价钱。

出示一些文具,猜猜它们的价钱,再出示实际应付的钱,让学生认一认。

六、在换钱过程中体会1元=10角,1角=10分。

1、师用1角换学生手中1元,在活动中体会1元=10角。

2、唱歌《一分钱》。

七、小小银行,模拟换钱。

(1)师生换钱。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八、摸袋游戏。

九、全课小结。

课堂实录: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现在在买东西的时候用什么付帐?(钱)可是,古时候还没有出现货币之前,人们是怎么购买东西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课件播放故事)。

老师带着学生回顾这个故事,故事中的这个人想买什么?(船)卖船的人让他用什么买才肯把船卖给他?(羊)他又找卖羊的人,卖羊的人需要什么?(斧头)还好他身上带有斧头,这样他用斧头买了羊,又用羊买了他想要的船。你觉得他这个买法怎么样?(很麻烦)还是现在有了钱便利多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说人民币的用处。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用到人民币?

生1:买吃的东西的时候。

生2:买衣服的时候。

生3:买车,给车加油用到钱。

生4:妈妈发工资。

师:老师这也有些例子,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1、上车投币;

2、到超市购物;

3、到柜元机提款。

师:刚才我们说了人民币有这么多用处,那你认识它们吗?

1、同桌互相认人民币。

师:老师给你和同桌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和同桌一张一张的往外拿,每拿一张就互相认一认。(老师巡视并提醒边认边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2、汇报交流。

(1)师:老师这也有一套人民币,想考考你的眼力,你能快速认出他们吗?

课件依次出来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学生认。

(2)师:你们可真厉害,是怎么认的?

生1:我是根据颜色认的,我知道100元是红色的。

师:你说得很多,那是不是只有100元是红色的呢?只根据颜色认行吗?

生2:我是根据大小认的,大点的是100元的,小点的是1元、2元的。

师:那差不多大的怎么区分?

生3:我是根据上面的数字认的?

师:只看数字行吗?那1元和1角都写着1。

生4:除了看数字还要看上面的汉字。

师:数字后面都有哪些汉字?

生:有圆、角、分。

师板书:圆(元)角、分,这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一齐读一下。

(3)你们静静地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生1:我发现上面有毛主席的头像。

生2:我发现上面有花卉。

生3:我发现上面有国徽。

师:“国徽”你找到了吗?它是什么?(它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所以我们在使用人民币时一定要爱护它,不要乱写乱画)。

四、分一分。

师:你们看,这些人民币这么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咱们给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吧。

(1)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再和同桌商量商量,一起在桌子上把它整理好。

(2)集体交流(实物投影演示)。

生1:是按钱上的数字的位数。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

生2:是按纸币和硬币分的。

生3:是按元、角、分分的。

师:同学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因为人民币有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会留下病毒和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们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好习惯。

五、猜价钱。

课件依次出示:一支铅笔、铅笔盒、书包让学生猜,再出示钱让学生认。它们分别是3角、6元5角、35元。

师: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些文具的价钱,又认识了钱,以后再买文具时我们就可以不用爸爸妈妈带着了。

六、兑换人民币。

1、1元=10角。

师:咱们又认钱又换钱一定很累了,一起唱首歌休息一下吧。课件放《一分钱》。

七、小小银行,换钱游戏。

(1)师生换钱。

师:您好,我有一张5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1:好的,我用5张1元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我这有一张2元钱谁愿意换给我?

生2:我用两张1元钱换给你。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生1:您好,我有一张1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2:好的,我用2张5角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这个小营业员不仅称职还很有礼貌,这1元钱还可以怎么换?

生3:5张2角。

生4:10张1角。

八、游戏:摸袋。

师:我这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想不想玩?仔细听规则。

我这有两个袋,一个上面写着1,里面装着带有数字1的钱,一个上面写着5,里面装有带有数字5的钱,咱们男一组,女一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各从袋子里摸一个钱,大者为胜。

利用课件分别从两个袋子里随机抽出5分、1角;5角、1元;5元、1分。

九、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会独立到使用人民币了,但我们还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课后反思:

课程改革赋予我们很多新思想和新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正是用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的,力争体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这节课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始的故事引入,使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发展历史,从中体会人民币的优越性以及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猜价钱的游戏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巩固人民币的认识,培养他们的估计意识,在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摸袋的游戏是让学生在深化人民币认识的同时,在比较过程中体会到辨认人民币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后边的单位。这些知识都渗透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学习中来。

在这节课上学生有三次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分别是认钱、分钱、换钱。为了使他们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首先为他们创设合作的氛围,课前我让他们与同桌交朋友,握握手,为合作创造条件。学习前我让他们明确内容和要求,使他们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学习时我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后来模拟换钱游戏时学生不够熟练,主要是因为为学生提供的时间不够充分,为他们准备的学具不太好辨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除了要让他们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倾听交流,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更要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认识教案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四中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及时鼓励。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这道题就藏在数学书中36页,谁能找到它,快速的练一练。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快速的找到37页练一练第二题,看谁涂得又快又漂亮。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看谁的动作最轻画的又快又好。

4、数一数。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

5、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认识猫》教案

1、通过实物观察,了解猫的外形特征(主要是脚部分与脸部)及相应的生活习性。

2、在视频录像中了解其生活习性、感受猫的各种趣事,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视频、小猫、手套、猫粮。

1、幼儿对猫已有经验的反馈。

教:今天有只小猫来我们中二班做客,你知道小猫的一些事吗?谁来介绍一下。

教师把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板画形式给予展示记录2、出示小猫(提醒小猫怕生,怕噪音,小朋友别发出很大的声音)

2、观察小猫脚部特征(同时对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验证)老师戴上手套抱出小猫。

教:老师为什么要戴上手套?

(小猫有爪子)小猫的爪子是怎么样的?幼儿先说再验证,教师抱着小猫给幼儿近距离看爪子,尖尖的、弯弯的象什么一样?(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说说),你知道小猫尖尖的爪子有什么作用呀? (幼儿学学爪子抓老鼠的样子,教师配音帮助幼儿感受其厉害之处)(补充:尖尖的爪子不用时是缩在里面的,所以我们刚才不太看得清楚。用了才露出来)

教:小猫的脚上除了爪子还有什么?再次近距离给幼儿看看脚,说说那块肉垫,引申到已学儿歌的词(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小猫为什么走路要静悄悄。(把猫放下来让它走走,大家倾听其走路无声。)

3、通过喂食观察其脸部特征回忆一下猫爱吃的食物,再出示猫粮,这是小猫的食物,老师进行喂食(根据情况是否能请幼儿尝试喂食)

教:看,小猫在干嘛?看看她的嘴巴有什么特别吗?(三瓣嘴)瞧,它边吃嘴边还有什么在动啊?(胡子)谁也长胡子的啊?怎样的胡子?(细细长长)小猫的胡子有什么本领你知道吗?这些都长在小猫的哪里啊?(脸上)教师勾画猫脸,画上嘴巴胡子,小猫像了吗?还少什么?添画眼睛、耳朵(谁来说说小猫眼睛、耳朵的事情)随意说说即可看看黑板上的小猫还少什么?添画长长地身体和尾巴。简单表示小猫全身的毛。

欣赏碟片(分段看、三段内容)

接下来有一段小猫和小狗的录像(看时间进行)你猜它们在一起会是好朋友还是要打架?如果打架谁会先动手呢?观看录像(边看讲述小猫的动态)知道结果了吧。

5、小结:

小猫可以做我们的小伙伴,我们都要保护爱护它们,不要伤害它们,只有你去伤害它它才会攻击你。小猫还有很多品种,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种类的小猫是怎么样的?(看照片)

大班健康绘本《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公开课视频+原版ppt课件+教案反思中班歌唱活动《拯救大蛀牙》公开课视频+教案+ppt课件+音乐(第11届幼儿园音乐优质课)

《认识角》教案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角的符号,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白板课件。

揭示课题:认识角(用白板上的聚光灯)。

1、看一看(出示白板课件)找出剪刀、

三角板、闹钟上的角。

2、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上还藏有角?

3、指一指(白板上的资源库学校大楼图)学校大楼上的角在哪里?

数学家也给角的各部分起了名字,这个尖尖的点就叫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白板课件)演示角的画法。

3、教师示范角的画法(白板上的直尺和笔盒)。

4、标记角(白板笔)。

1、(出示白板课件)比一比三个钟面上角的大小。

2、教师演示(白板上的学科工具平面图形),得出结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3、(白板课件演示)蓝角和红角比大小,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判断(看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找一找(数一数平面图形内各有几个角?)。

3、说一说:(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

4、小小歌谣:《小小角》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的特别认真,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用白板上的插入功能出示五角星)请大家课后讨论研究五角星上藏有几个角。

认识角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1、引出角

谈话:同学们,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学生纷纷举手。)

指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摸出后,加以激励。随后提问:如果让你们来摸你也能摸出来吗?(生齐答:能!)

师:你们都这么确定能摸出圆来,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答:因为别的图形都有角,可是圆边上都是滑滑的,没有角。)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国里的一个成员。(板书:认识角)

2、找角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除了圆,其余的图形中都有角,那么我们就先拿出三角形,请你把角找出来。

指名学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学生找角只摸顶点。)

教师示范指角:刚才同学们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确的摸角方法应该是这样的:(教师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个角。

师:现在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1、 抽象角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进行交流。)

师:将这些物体面上的角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从剪刀、三角形、闹钟上抽象出角。如图:)

2、画角

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下面看一看老师怎样画角?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以上三个角。)

3、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画的三个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教师板书:如图)

边 边

顶点 顶点 顶点

边 边 边

4、练习

判断: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判断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在追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操作,指名到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况。

1、认识角有大小

(1)谈话:我们的这个新朋友真的很调皮,它还会变化呢!

教师再转动分针和时针,使夹角变小。

提问:现在这个角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角怎么样?(板书:角有大小。)

(2)课件出示例题2中的三个钟面。

让学生比较那个角最大,那个角最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可能是观察边叉开的程度,也可能数格子,都肯定鼓励学生。)

2、 做角活动

(1) 谈话:角有大小,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用准备好的材料做活动角。

(2) 同桌每人做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角,让这两位学生上台全班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用重叠法比较。

多媒体课件演示用重叠法比较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4)引申

a、“想想做做”第3题。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角?(剪刀、扇子)引导学生把扇子和剪刀慢慢打开或合拢,观察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的变化。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b、“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明确题意。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发现折出的角中,那个最大?那个最小?指给同桌看。

1、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个图形?

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指名学生作角的自述。

3、实践作业: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找一找,摸一摸。

游戏的导入引出“角”,然后教师点题说明本节课就来认识“角”,从生活实际引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做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

认识角教案

本单元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包括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二段,第66~6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学习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1.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直观认识。

学生对角的已有认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动物头上长的坚硬的骨状凸起物,如牛角、羊角;二是物体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如墙角、眼角。这些经验既是建立角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也可能成为理解角的数学概念的障碍。教学时,要注意四条:第一,选取典型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上的角要尽可能符合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教材中选择的张开的剪刀、五角星、三角形纸片、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等。第二,及时从物体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并明确指出:角是图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的。第三,利用对角的初步认识在生活情境中找角时,要指导学生从顶点起依次指明角的两条边。第四,在找角的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学生明确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概念的区别。如,牛角不是数学上所讲的角,眼角也不是数学上所讲的角。

2.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这部分内容安排的三个“试一试”都是动手操作做出一个角。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认图形的个体经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为学生必要的操作材料,或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如,你能用纸折出一个角吗?你能用小棒摆出一个角吗?你能用老师给你的两根硬纸条钉成一个角吗?此外,教学时还要通过及时的交流,让学生指一指做出的角,并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3.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角的大小认识上的难点。

由于学生没有学过有关射线的知识,所以在比较角的大小时,不容易正确把握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进而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教学时,可以按以下两个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明晰认识:第一,通过观察实物或图形,知道角是有大小的;第二,通过进一步的活动,使学生体会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如,每人分别准备两根长短不一的硬纸条,要求做一个活动角,同桌两人比一比,谁做的角大,谁做的角小;进一步要求学生想办法,使同桌两人所做的角变得一样大;最后要求同桌两人把所做的角再变一变,使边短的角大,边长的角小。

4.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正确表象。

认识直角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作准备。有没有借助工具判断直角的意识,能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是检验这部分内容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有次序地经历如下的过程:第一,从典型物体上抽象出直角的图形,介绍名称和直角标记;第二,根据对直角的初步认识,鼓励学生找出更多的有直角的物体,以丰富感知;第三,动手折直角,在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直角的特征;第四,比较不同直角的大小,使学生认识到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第五,根据获得的认识,想办法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5.与直角比大小是辨认锐角、钝角的基本方法。

教材第67页,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的基础上,安排对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主要应借助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形成关于锐角和钝角的正确表象,而不涉及对相关概念的定义。教学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去认识:第一,观察教材的三个钟面,提出:哪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直角?第二,让学生比较:剩下的两个角,哪个比直角大,哪个比直角小?第三,结合图形,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含义。第四,组织判断练习,如第68页第4题。第五,让学生按顺序排列直角、锐角和钝角,并简要说明理由。

6.瞻前顾后,在练习中拓展已有知识,并为后续学习服务。

第66页第2题,让学生数一数给出的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通过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认识相关的平面图形。第68页第45题,让学生在一组四边形中,找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些孕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