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术活动神奇的树教案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6 08:39:16 作者:QJ墨客 2023年美术活动神奇的树教案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美术活动神奇的树教案反思篇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后能通过线传递声音,学会制作传话筒的方法。

2、能用各种线和纸杯制作传话筒,并能对传话筒进行添画装饰。

3、通过动手制作传话筒,感受进行科学小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图片,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你们有没有玩过呀?是不是还可以传送声音?”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电话铃响“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呀?(这时小兔子打来电话)我请一个小朋友去帮老师接一下电话”听完电话请那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门铃响起,签收小兔研究所寄来的快递,并和幼儿一起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教师:“那现在我们来帮小兔研究所制作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传话筒,介绍制作材料。

2、讲解神奇传话筒的制作方法:先取两个纸杯,用剪刀将纸杯的`底部中心戳一个洞。将线的两端从两个纸杯底部的小洞穿过,并且各打一个结加以固定。两人一组,完后试着用神奇话筒对话。

3.交代要求,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材料:纸杯、剪刀、线等,幼儿可以自由调配材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戳洞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并调适绳子的长度。

4、给传话筒制作一件漂亮的衣服

(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请小兔研究所的所长进行检验评价。

结束活动,和小兔子一起庆祝六一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传话筒,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做传话筒,看看效果有什么区别。

美术活动神奇的树教案反思篇二

神奇的蜡笔

江西省赣州市西津路小学五(1)班牛田雨

“老奶奶,买蜡笔!”

小熊兴冲冲地跑进了杂货店。

“呀,蜡笔卖完啦,一盒都没有了,真对不起!”老奶奶说。

“那怎么办呀,我还想画幅画送给妈妈当生日礼物呢。”

看到小熊失望的样子,老奶奶很不忍心。忽然,她想起了什么。

老奶奶在一个旧木头箱子里翻了半天,找出一盒旧蜡笔。

“这是我小时候用过的,”老奶奶对小熊说,“很旧了,但应该还能用,就送给你吧。”

小熊谢过老奶奶,一口气跑回了家,他迫不及待地想试试老奶奶的蜡笔好不好用。

他先试着画了一个苹果。

没想到他刚一画完,苹果竟然“骨碌”一下从纸上滚了下来。

小熊大吃一惊:天哪,难道老奶奶给他的`是一盒神奇的蜡笔?

小熊又画了一个橘子,橘子立刻从纸上滚了下来。

小熊高兴极了,心想:果然是一盒神奇的蜡笔,太棒了!

于是,小熊画了一个大蛋糕,蛋糕马上呈现在小熊眼前。这个蛋糕可漂亮了,上面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边上还有用糖果做成的花呢!

小熊把蛋糕递给妈妈,熊妈妈感动极了。她对小熊说:“宝贝,你送我这么漂亮的蛋糕,你真是懂事了。谢谢你!”小熊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关于神奇蜡笔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也传到了坏蛋大灰狼那里。

大灰狼想:“如果我弄到这盒蜡笔,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了。”

于是,大灰狼趁熊爸爸和熊妈妈出去逛街时,偷偷地溜进了小熊的家。

小熊正在看电视,忽然听见背后有声响,它扭头一看,吃了一惊:“大灰狼,你为什么会在我家?”

大灰狼笑眯眯地对小熊说:“小兄弟,听说你有一盒神奇的蜡笔。这么好的东西,请一定要给我,那样我就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小动物了。”

小熊说:“坏蛋,我才不会给你呢!给了你,你就会去做坏事。”小熊把神奇蜡笔紧紧地抱在怀里。

“那可由不得你!”见小熊没有上当,大灰狼猛地扑了上去,一下就把蜡笔抢了过来。

“哈哈,蜡笔是我的了,我要发财啦。”大灰狼狞笑着。

怎么办啊?小熊傻了眼,但他马上急中生智地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装着被吓呆了的模样,小声地自言自语:“幸好我把真正的蜡笔藏在了外面的草坪里。”

耳尖的大灰狼正要出去,一听,觉得也对:“这么旧的蜡笔,怎么可能是神奇的蜡笔呢?”

一想到这儿,大灰狼立刻跑出去到草坪里找那盒真的蜡笔。

趁大灰狼去外面找蜡笔的空档,小熊马上捡起神奇蜡笔,立刻拿了张纸,飞快地把狮子警官画了下来。

正在吃饭的狮子警官发现自己突然出现在小熊家,奇怪极了:“我怎么会在这里?”

小熊说:“狮子警官,坏蛋大灰狼想要抢我的神奇蜡笔,他在外面,快把他抓起来吧!”

狮子警官马上冲了出去,把大灰狼抓住了。

第二天,小熊来到杂货店,把神奇蜡笔还给了老奶奶,对老奶奶说了昨天的经历。

老奶奶说道:“是啊,无论是什么好东西,都只能给好人。好人会用它来做好事,坏人就会用它来做坏事。”

(指导教师王慈香)

美术活动神奇的树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在认识靴子的基础上,夸大、缩小或任意变化靴子的部分。

2、引导幼儿大胆地想象和创造性作画,提高审美能力。

3、体验参与画神奇靴子的快乐,继续培养幼儿大胆想象作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实物靴子一只。

2、幼儿人手一份已画好靴面的画纸。

3、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引起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靴子,请幼儿观察。

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介绍他是一只神奇的`靴子。请幼儿观察它有哪些外形和结构。

2、出示并观看课件。

教师小结:靴子有长长的靴筒、尖尖的靴面和靴底组成。

二、观看课件,大胆想象

1、这是一只神奇的靴子,他会变,当他听到咒语:“靴子,靴子,变变变!”他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2、教师出示各种相同靴面不同靴筒的图画让幼儿进行想象。

三、教师讲解,幼儿示范

1、出示已画好靴底的画纸,请幼儿说说能变出什么?可以怎么变?并请一名幼儿画出来。

2、出示完整范画。

四、幼儿想象作画,教师观察

1、介绍作画要求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自由想像创作。

3、及时表扬画得好的小朋友。

五、作品展示

提问:你喜欢哪张画?说说他像什么?

六、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到教室后再想想神奇的靴子还能变出什么奇怪的形状?

活动反思:今天黄老师的这节美术课中间穿插的游戏“靴子靴子变变变”更是激发了幼儿对这节美术课的兴趣。使每位幼儿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品尝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在设计靴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让幼儿观察到不同靴筒的变化,从而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也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思路从变靴筒到靴面到鞋跟。教师在每个环节的讲解比较紧凑,使幼儿的想象空间缩小。

美术活动神奇的树教案反思篇四

早晨,小伊达在桌子上看到了一盒蜡笔。蜡笔的外盒上是彩色的上面还写了四个大字“神奇蜡笔”。小伊达用了一根红色蜡笔画了一个太阳,忽然,那个太阳不见了,小伊达感到很奇怪。这时小伊达面前出现了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没有改变,小伊达进去了是一个没有太阳的世界,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雪中躺着。小伊达又去了另一扇门,另一扇门上写着改变后。小伊达进去了,这个世界是有太阳的世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家中睡觉。小伊达明白了。她以后天天帮大家画需要的东西。

实验小学三年级:朱思雅

美术活动神奇的树教案反思篇五

教材分析:

《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结合我们本学期的美术特色---线条画,而波洛克的部分作品也包含着线条和色块。因此,本次活动从欣赏波洛克的抽象画作品入手,在对波洛克的作品的观察解读中,再次感受线条和色块的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滴撒法,并尝试用滴撒法进行大胆表现,体验不同绘画方式所带来的乐趣。最后,借助对幼儿作品的欣赏和点评,梳理幼儿的实践经验,使幼儿对这种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有更深入的体验。

活动目标:

1、欣赏波洛克的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感受“抽象绘画”的艺术魅力,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

2、初步尝试用滴流的方法在快乐的、自由的、忘我的状态中以波洛克式的作画方式大胆创作。

3、体验不同绘画方式所带来的乐趣。活动重点:欣赏波洛克的画,感知线条与色块组成的抽象画的艺术魅力。活动难点:尝试用“滴流”的方法进行大胆创作。活动准备:波洛克的画ppt、纸张、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波洛克作品

1、教师:宝宝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很特别的图画,想看吗?

3、教师:你还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线条和色块)

4、教师:你觉得他画的是什么呢?像什么?

5、教师:像这种看不懂画的是什么,但是小朋友又觉得它像这个像那个的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叫什么呢?(引导幼儿再次认识抽象画)(让幼儿从色彩上去感受,以及色彩与线条、色块组合在一起的美。从局部到整体的欣赏)

二、介绍美国画家波洛克

1、教师:这幅抽象画是一位美国著名的画家波洛克叔叔画的,看这就是波洛克叔叔。(ppt2)他还画了很多抽象画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波洛克作品ppt3、4)

2、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教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画得像什么?

3、教师(ppt5):这些也是波洛克叔叔的抽象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出示很多波洛克的作品,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和好朋友说说,给孩子一个美丽完整的感受。因为抽象画里肯定会有些“什么”,但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理解和体验,有共性的东西,也有非常“个性化”的看法。所以让幼儿自由发挥,即使是不知如何去表述自己的想法的孩子,其实他也已经完成了一种体验。)

4、教师:波洛克叔叔真厉害,那你们想知道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5、教师:(ppt6)看,波洛克叔叔在画画呢,你看到他是怎么样画画的?

6、教师:波洛克叔叔,他喜欢用很大很大的纸或者画布画画,因为画布实在太大了,所以他只好把画布铺在地上,直接从罐中倒颜料到画布上,或者用木棒、笔沾颜料滴到画布上,他是非常随意的把颜料滴撒在画布上,这样从桶里流出的各种颜料、油漆就洒在画布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效果,人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滴流”。

7、教师:现在你知道波洛克叔叔是用什么来画画的?

8、教师:那今天我们也来学学波洛克叔叔,用滴流的方法来画画。(让幼儿了解波洛克的作画方法。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三、教师示范用“滴流”的方法作画

1、教师:这是什么?(瓶子)这个瓶子里装着一个秘密呢。这个瓶子里装的是颜料,当你把瓶子倒过来拿的时候,颜料会从这个尖尖的地方滴出来,如果你轻轻的挤一挤这个瓶子,颜料就会从瓶子里流出来。

2、教师:你可以上下撒,也可以转圈撒,当然你也可以随意的撒。(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示范。老师用快、慢滴,让幼儿发现速度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3、教师:如果你想形成色块,你可以用这个尖尖的嘴在画纸上来回的涂一涂。

四、幼儿作画、放音乐

1、教师:小朋友,波洛克叔叔说过颜料都是有生命的,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起舞吧。请大家自由的选择颜料。

2、幼儿开始作画。

3、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不要用力捏,滴画时人要蹲下来,不能用力甩。(让幼儿尝试用滴流的'方法作画,这是整堂课的兴奋点,虽然时间短,但孩子们乐在其中,也感受到了一种成功感。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否则纸张再大一点,幼儿的感受会更强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准备的材料(颜色)非常重要,每组都有一个主色调,因为不是所有的颜色配在一起都好看。颜色的组合,要让人感觉受到一种美。)

五、展示、评价

1、教师:小画家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画?

2、师幼一起绕着画欣赏。(评价是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教学反思:《神奇的线与色》,是在幼儿欣赏抽象名画的基础上,用线条和色块来进行大胆的创作。名画欣赏作为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教师经常会很难把握。而波洛克的作品更是以抽象画著称,抽象画与幼儿的欣赏水平相差甚远,孩子不能理解,无法与作者取得共鸣。在这节课的活动来看,孩子更多的关注的是抽象画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而对于深层次的挖掘画中的含义时,孩子们往往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这种种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缺乏指导的方法。其次就是孩子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少接触抽象画。因此,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们多多的欣赏各种各样形式的名画,尤其是抽象画。让幼儿经常能和艺术产生共鸣,欣赏美、感受美,从而更好的表现美。其次,在经过和孩子们开展的这节活动之后,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第一环节,欣赏波洛克的抽象画时,在课前我要多多的预设孩子们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孩子们会怎么说,而我应该怎么来总结孩子们的话,同时也对孩子们的话进行一个提炼。我可以适当的运用语言来提示孩子们,让孩子们对抽象画能有更进一步的感受与表达。在孩子们操作的时候,出现的一些比如孩子往往都会把颜料滴撒在图画纸的中间,边上空白,那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来引导孩子们观察画,让孩子们注意到波洛克的作品都是铺满整张画纸的。以后我们可以在大班组更多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名画欣赏活动,通过对名画的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进而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的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并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与大师对话、学做小画师,使得幼儿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