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致辞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明宣传标语(优秀6篇)

时间:2023-10-12 11:27:41 作者:LZ文人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致辞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明宣传标语(优秀6篇)

了解岗位职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工作和合理安排时间。需要一些个人简历的写作指导吗?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致辞篇一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长沙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暨第三届中国·雨花非遗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在雨花非遗馆举行。现场,长沙童瑶、古琴太极和花鼓戏联唱等独具湖湘风韵的非遗节目让人流连忘返。6月1日起至30日,主办方设置八场不同的子活动,市民可通过学剪纸、学竹编、学棕编、学弹词、学茶道、画脸谱、做陶艺等,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启动仪式上,长沙童谣《月亮粑粑》原汁原味,长沙快板《闹酒席》欢快上口,古琴太极表演《阳关三叠》亦柔亦刚,花鼓折子戏联唱《洗菜心》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非遗节目连连上演,一幅老长沙的生活图景徐徐展开。

在活动现场,扎染技艺展位人气旺盛。活动期间,雨花非遗馆将招募1000名市民共同完成一幅长96米,以“中国梦非遗情”为主题的扎染作品。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这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献礼,1000人所扎染的1000颗心寓意着在党的领导下,众人齐聚一心,让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湖湘大地蔓延开来。”

本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由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雨花区委宣传部及雨花区文体新局承办。从6月1日至30日,主办方共设置了“非童一班亲子体验”“非遗大戏台”“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等八场不同的子活动。

湖南荣智文化创意管理有限公司飞艺宝首家线下文创店也于当天在长沙市雨花非遗馆盛大开业。

剪纸、湘绣、蜡染……走进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雨花非遗馆,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目前,雨花非遗馆已聚集349个非遗项目,其中世界级10个、国家级55个,非遗传承人多达200余位,是中国首个由企业运作的聚集非遗项目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场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审美和经济价值。经过近两年的运营,雨花非遗馆首创了“创建平台+非遗传承人+博览展销+体验学习”四位一体的模式,通过整合非遗资源、搭建市场平台、开发衍生产品、拓展教育方式等,打造一个“吃非遗”“玩非遗”“买非遗”“赏非遗”的全球性非遗文化经济综合体,促进了非遗的保护、传承,加强了文化的交流,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非遗、欣赏非遗、爱上非遗。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致辞篇二

1、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2、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3、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4、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5、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6、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7、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8、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9、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10、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11、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12、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13、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

14、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15、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16、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17、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18、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19、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20、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21、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22、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23、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24、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25、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26、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27、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28、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29、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30、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31、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

32、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33、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34、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35、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36、你出力,我出力,保护文化遗产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37、文化遗产,民族的根。

38、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39、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40、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41、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42、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

43、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44、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45、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46、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47、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

48、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

49、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50、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致辞篇三

为深入贯彻《中国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认真落实《甘肃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甘文厅明电发〔〕45号)精神,甘南州文广新局将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加大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宣传力度,主会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主题活动,分会场开展好各种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6月――7月

二、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

(一)开幕式

时间:6月9日早9:30

地点:敦煌小镇

展演内容:藏族民间弹唱(责任单位:玛曲县文化馆)

(二)传统工艺项目展览

时间:6月8日―19日

地点:敦煌小镇内街南广场“《丝路记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心”

展览内容:甘南藏医药、甘南藏族唐卡、卓尼洮砚制作技艺、夏河金属饰品制作技艺、舟曲织锦带、藏族服饰、迭部青稞酒酿造技艺。

6月属敦煌旅游旺季,游客众多,敦煌小镇的每个展位上、下可展、可挂,展柜空间可存放大量展品,建议参展单位携带足够的展品进行布展,便于游客了解和购买。

(三)传统戏曲会演

时间:6月13日晚20:00

地点:敦煌小镇内街南广场“《丝路记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心”

会演内容:藏鹰笛演奏技艺(责任单位:玛曲县文化馆)。

三、分会场开展全州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一)全州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具体内容:举行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启动仪式及主题宣传活动(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板展览,包括项目简介、传习活动、保护成果)。

(二)锅庄舞展演活动具体内容:随着锅庄舞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藏族文化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走进艺术舞台。锅庄舞带着民族文化的符号,与中国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着更高层次的融合。

(三)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具体内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展演、邀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展演、讲课、捐赠藏戏道具及服饰等形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

四、各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展示活动

全州各县(市)按照文化厅通知精神,参照省、州举办的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具体工作方案由各县(市)文广局自行制定,报州文广新局备案。

各县(市)活动开展情况需拍成照片和活动总结,于7月5日前上报州文广新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致辞篇四

1、祖先留财富,我们留良心,子孙留恩情。

2、文化遗产在我心,中华文明放光明。

3、文化遗产不可以复制,但可以珍藏。

4、世界的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

5、拥抱文化遗产,感受人文关怀。

6、保文化,护遗产,共和谐,齐发展。

7、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谐社会需要融入。

8、保护文化遗产,珍惜祖先留下的财富。

9、保护一份文化遗产,享受千年和谐生活。

10、文化遗产见证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1、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文化遗产。

12、人人宣传保护遗产,个个构建和谐社会。

13、保护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

14、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文化遗产。

15、中华根脉源远流长,文化遗产承扬辉煌。

16、文化遗产根脉相传,和谐发展文明共建。

17、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续写华夏和谐新篇。

18、守护共同的历史,开创美好的明天。

19、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社会。

20、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21、让和谐留存历史,让历史见证未来。

22、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中华。

23、文明国度文化根深,和谐社会和平共处。

24、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世代传扬。

25、文化遗产精神财富,薪火相传人类之福。

26、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27、文化遗产属于国家,维护安全全靠大家。

28、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教育子孙再铸辉煌。

29、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保护新机制。

30、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您的参与。

31、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扞卫的灵魂。

32、文化遗产,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33、引精神遗产之源,灌和谐社会之花。

34、记住文化遗产日,享受文化遗产美。

35、历史文明活见证,精神家园新窗口。

36、保护文化遗产,人人尽职尽责。

37、一项文化遗产,一部不朽史书。

38、你我牵手同心呵护,文化遗产留传万古。

39、珍惜保护、继承发扬、共建和谐。

40、文化遗产齐保护,和谐社会共添彩。

41、为了子孙后代,请保护文化遗产。

42、保护遗产责任大,和谈社会靠大家。

43、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未来。

44、呵护千年华夏文化,共建和谐精神家园。

45、保护文化遗产,让历史见证未来。

46、携手同护文化遗产,齐心共建和谐家园。

47、文物维系文脉,文脉关乎国脉。

48、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49、文化遗产凝聚国魂,精神财富昌盛国运。

50、让和谐传承民族魂,让民族魂感动中国。

51、倾听悠久历史,从保护文化遗产开始。

52、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文明渊源。

53、文化遗产是人类不可再生的'精神资源。

54、和谐开辟康庄道,文化熔铸民族魂。

55、我们在传承历史,也被历史传承。

56、五千年的珍藏,每代人的责任。

57、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再铸辉煌。

58、留世代文化遗产,记先人智慧精髓。

59、珍视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

60、保护文化遗产,情系爱国之心。

61、遗产世代相传,文明绵延不息。

6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遗产见证辉煌。

63、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必须永远珍惜。

64、构筑和谐社会,从保护文化遗产开始。

65、共同的文化遗产,共同的精神财富。

66、保护文化遗产,你我刻不容缓。

67、与文化零距离,与遗产面对面。

68、心系文化遗产,情牵华夏文明。

69、保护文化遗产,是你我的责任。

70、文明需要沉淀,未来需要信仰。

71、留住我们的根,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72、历史的重托,现实的使命,未来更繁荣。

73、中华文明真灿烂,文化传承永不断。

74、保护文化遗产,体现现代文明。

75、提倡饮水思源思想,倡导保护文化遗产。

76、遗留岁月财富,优化现代生活。

77、保护希望在心头,守护责任在肩头。

78、文化遗产千古颂歌,和谐中华代代传唱。

79、中国的文化遗产,世界的精神财富。

80、心中一堵防盗墙,胜似千张保护网。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致辞篇五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xx〕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xx〕18号)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决定于xx年4月中旬至6月底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流传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推进我县“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以县文化局局长王应战为组长,副局长董文为副组长的修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四、普查范围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

五、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

普查应包括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类别,不应有任何遗漏,要注重吸纳以往调查成果,对已调查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认真复查和核对。要兼顾城镇和乡村,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调查地区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化载体,均需进行调查。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从而改变它本来的生存面貌。

(二)代表性

在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注重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六、普查方法

(一)组织人员和开展培训

(二)进行田野实地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必须以实地调查为主,普查人员要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种类”地调查。要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的数据。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调查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要撒大网、细摸查、定准位。撒大网就是要广泛发动群众,搜集所有的项目信息。仔细摸查就是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可重点走访,确定调查范围,进行田野访问作业。定准位就是要注重调查资源蕴藏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注重选择那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特别要抓住当地的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采访。

(四)用多种手段采录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七、时间安排

(一)全县发动(20xx年4月13日-4月20日)

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市文化局相关部署及我县实际,普查时间安排如下:

1、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对“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组织人员开展培训。

2、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构,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队伍,落实相关经费,着手有关准备工作。

(二)实施普查(20xx年4月21日-6月1日)

1、4月21日――5月10日为全面普查,摸清线索

我县在先行培训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一次各乡镇有关单位碰头会,通报“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检查和指导乡镇“普查工作”,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对工作滞后和进程缓慢的单位及时通报。

2、5月10日――5月底前为重点调查,做好登录

各乡镇、有关单位每五天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一次普查进度。凡是普查后报告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乡镇,要上报有主要领导签字的书面报告。

(三)6月1日――6月10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总阶段

“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分级汇集“普查工作”成果,对普查到的线索进行分类筛选,指导各乡、镇填写相关表格。要统一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录音、录像,形成完整的项目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普查办公室要严格对照上级要求,逐条严格把关,争取以扎实的工作迎接市非保中心的检查验收。

(四)6月10日――6月30日迎接市非保中心验收

市非遗普查办于6月10日至20日将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的,于6月20日至25日进行查漏补缺,及时整改,6月底前此项工作将全部结束,迎接省厅检查验收。

八、普查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提到当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组织领导、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并制定本乡镇的普查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二)保障经费。县政府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专项资金,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电脑、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必需的普查设备,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三)落实责任。本次普查工作采取县级负责制,以县为主,抓好培训,全面实施。为确保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本次普查工作将纳入年底各有关单位的'目标考核。

(四)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政府将给予表彰。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致辞篇六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指引,切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

本着“非遗传承,人人参与”的宗旨,通过深入社区、乡村、校园,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展演、讲座、咨询等活动,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让人民群众了解、认知xx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人民群众自觉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识。

20xx年6月6日—6月15日

(一)非遗成果图片展: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版面,“文化遗产日”期间在部分社区巡回展出,用文字、图片的形式立体地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二)非遗保护宣传:“文化遗产日”期间在市文化活动中心和主要广场向群众发放文化遗产宣传资料和科学普及读物,让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三)媒体宣传:“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在xx信息港、《今日xx》和xx电视台开辟专版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四)“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题讲座:组织非遗专家针对全市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保护知识讲座。

(五)xx市剪纸传承人培训班:邀请xx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对全市剪纸爱好者进行培训。

(六)非遗传承人报告会:组织“舜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苑凤廷、“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李治国分别到诸冯学校、南湖中心校进行传承主题报告会。

(七)非遗传承人讲座:组织xx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姜燕到明诚学校讲授古琴知识,xx东路大鼓传承人王桂东到百尺河中心校进行xx东路大鼓表演讲座。

(八)迎接全国文化遗产日——xx派古琴雅集。组织xx派古琴传承人和古琴爱好者举办古琴雅集,提升古琴弹奏技巧。

(九)征文评比:“我眼中的'非遗”xx市中小学征文比赛评比和颁奖。

(十)xx剪纸优秀作品展:征集xx剪纸传承人、爱好者的剪纸作品,在“文化遗产日”期间集中展示。

(十一)xx茂腔《非常妈妈》展演:利用“文化遗产日”前后各五天时间,在青少年宫剧院举办xx茂腔《非常妈妈》展演活动。

各镇街、市属重点园区文化站要积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宣传和展示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讲座、报告会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