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学期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10-05 20:15:08 作者:笔舞 二年级学期教学反思(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学期教学反思篇一

1、识字12个,写字10个。

2、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想象雨中兄妹的心理、行为。由此感知生活,激发孩子热爱自然、热爱生    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用不同的体会朗读、背诵这首诗歌,感悟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带。

2、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夏天的雨后,一道彩虹出来了。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看完课件,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

瞧!夏天的雨后,水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啊!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趣的诗《雨后》(板书,齐读课题)。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小诗时,它使我仿佛一下回到了童年,赤着脚在水中走路时至今难以忘记。今天,把这首小诗带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感受雨后的那种快乐吧!

二、新课

(一)自学

1、试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自学生字。

2、分小组交流、汇报自学生字情况。

(二)交流

1、找三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

师:在他们朗朗读书声中,感受孩子们在雨后的快感,体会兄妹的不同行为和心理。

三名学生读后,生评论。

学生评论后,回答“兄妹的不同心理和行为”这个问题。

2、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3、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小节。

4、喜欢同一小节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在起学习。

(1)朗读小节。

(2)说出自己对本小节的感受,可结合自己喜欢的词语向同学介绍。

(3)有感情朗读本小节。

(4)小组选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三)诵读

通过诵读,分享雨后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快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评,评后再读,使朗读的水平逐步提高。

2、配乐朗读。

要求:全班同学哪个同学喜欢哪个小就随着音乐读这个小节。

(四)背诵

1、课文读得这么有感情,愿意把它背下来吗?选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背背看。

2、背诵全文。可再次播放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升华情感。

(五)编诗

课文延伸、发散。

1、师:多美的雨后,充满了生机和快乐。来,以雨后为题目,拿出你们的笔写写你所向往的生活吧!

2、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编写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识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雨后》,并和许多生字交上了朋友,你们还认得它们吗?

1、读词语。

2、读生字。

3、生字扩词。

(二)写字

揣摩字的形体结构,体会感受汉字形体美。

1、独立书写、自评。

2、交流反馈、互评。

3、当堂检测、互检。

(三)交流

1、配乐朗诵或背诵课文,指名一学生诵读。其余学生闭目想象,使其陶醉其中。

2、四人活动,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写雨的资料。

(四)练习

1、读一读,你能说与画线的词语意思相反的词来吗?

他通红欢喜的脸上,放射出兴奋和骄傲。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2、雨后赤脚玩耍的孩子多快乐啊!你想和他们一起玩吗,请你和其中的小哥哥或小妹妹说一说自己想说的话,并写下来。

二年级学期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虫图片,让学生比较认识。

2.小蝴蝶和毛毛虫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2)出示并学习生字词。

二类生字词:趴在 惊讶 认识 糊涂 委屈 骗人 爱抚 产卵 孵出

脱去 一段

一类生字词:漂亮 引起 惊讶 认真 回答 认识 相信 产卵

三、再读课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2.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并汇报交流:(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四、小结

师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毛毛虫还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来昆虫世界里也有许多奇闻怪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二、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妈妈的一番话,揭开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团,也使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发育过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指名读、齐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变化的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书推荐

《丑小鸭》

《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设计: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蝶

二年级学期教学反思篇三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10个生字;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2.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

3.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5.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树立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掌握两组半包围结构的字。

2.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导游

1.同学自由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桌检查读词语,互相评价校音。

2.读句子,巩固认字。

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湖心亭公园游玩。妈妈带着我,先到管理处买票,然后到咨询处问路线。我们还登上了宝塔,满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下了宝塔之后,我们去了露天剧场,从露天剧场出来,已经十二点了,我们就来到公园的餐厅吃午餐。

3.“我来当小导游”游戏,再次复习词语。

4.小结:这张图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经常见到的导览图,以后我们去公园就能明白公园各处的功能和位置了,游玩就会更方便了。

二、读读写写

1.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说说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件出示春天的田野图,请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事物的特点填空。

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微风的柳条的草坪

3.拓展语言:你能用几组短语,说一段赞美春天的话吗?

示例:我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

4.出示句子“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指名根据教师的提问读句。(根据提问的侧重点不同,读的过程中,重读的地方也不一样,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问所问的要点)

5.合作实践: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同学想强调的内容。

6.出示生字课件,请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并分类。

7.课件出示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半包围部分的书写特点。

“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写的时候注意撇画要写得伸展;“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捺画要写得伸展。

8.教师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书写。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公园的导览图。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增加自己的识字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1.导入: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课文后,我们发现了许多春天的景象,如: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小草的古诗。

2.自由朗读古诗,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再读古诗,画出朗读节奏,了解大致的意思。

(1)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观察:“离离原上草”,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看到插图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惊讶,舒服,心旷神怡)

(2)(出示春、夏、秋、冬小草图)让学生讲这几幅图的不同,从而理解诗句“一岁一枯荣”。

(3)看春、秋小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到此句诗时,大家心中有了什么感觉?说一说。(野火无情地摧残着小草,小草枯萎衰败;春天一到,小草又恢复了生机。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4)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应该怎样来读?

(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之情。第三句“野火烧不尽”语调上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烧不尽”读重音;第四句“春风吹又生”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吹又生”读重音。)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录音,请学生仔细听录音,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画出来,不理解的句子画上波浪线。标注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边听边想,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评总结。

5.指名回答,教师点评。(分角色再读课文)

6.小结:笋芽儿在大家的帮助下长成了健壮的竹子。

[教学反思]

在第一课时,我创设导游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在第二课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地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朗读的形式,边读边想象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合作交流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二年级学期教学反思篇四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雨后》教学片段赏析

江苏省宝应县水泗潘舍小学 陆友松 225809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师:(面带微笑)读了这首小诗,我又忆起了童年的往事

生:(迫不及待)老师,能说给我们听一听吗?

生:说说看嘛

生:(小声议论)老师的童年一定很有趣……

师:那年我七岁,记得那天下了一场大雨,家前屋后都成了水的世界。我和几个小伙伴打起了“岸上水仗”,结果弄得一身泥浆,害得我被母亲狠狠批评了一顿,但我心里却觉得挺高兴的。

生:(不解)既然受了批评,为什么还高兴呢?

生:是呀,为什么呢?

生:一定是开心过了头

生:大概是找到了生活中的乐趣

生:他们(小伙伴)一定是你的“铁哥们”

……

生自发地积极交流,气氛和谐、活跃。

师:文中赤脚的孩子们(小哥哥、小妹妹)也捕捉到快乐了吗?

生:(齐声说)捕捉到了

生:小哥哥滑了一跤,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生:他一定很自豪

生:他是最快乐的

生:他以关心小妹妹为乐

生:他还会以关心他人为乐的

生:小妹妹也快乐呢,她希望自己也摔痛快的一跤

生:她太喜欢雨水了,即使摔一跤,她也觉得高兴

生:她觉得这样做很有趣

生:她为自己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快乐

……

师:是啊,小兄妹俩既喜爱这夏季的雨水,又相互关心对方。多好啊!真心祝愿咱班也能涌现出这样的“兄妹俩”。

[评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者在教学《雨后》时,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在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激发出师生的勃勃生机,焕发出课堂的青春与活力。同时,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绪(学会关心他人),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真正再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二年级学期教学反思篇五

作者:闫会荣    

6月6日,《前驱》教师协作体在铁西区育才小学举行了“合作教育课例研讨”活动,会上育才小学教师郑丹为大家上了一节语文课——《雨后》。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古诗题目)

很好的体现了合作教育学理论,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从认识需要出发,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夏天的有趣、夏天的美好。能够很好诠释合作教育学的两大原则——相信学生的原则和师生合作的原则。不论是字词的学习,还是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善于创造生生、师生交流的时机,使学生在与教师和文本的互动中实现了本课的三维目标。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       

3、       

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腹有诗书气质华”――郑丹老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贯穿全课始终,运用丰富的语言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舍弃。能够合理地运用文本,并适时使用图片和音乐等课外资料,将色彩之美、韵律之美巧妙地融汇于一体,颇有画龙点睛之笔的韵味。注意培养学生倾听、勾画、争辩、评价等习惯,“学贵有疑,不动笔墨不读书”就在这点点点滴滴的培养中萌芽生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