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汇总11篇)

时间:2023-10-16 12:47:12 作者:琴心月 2023年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汇总11篇)

理想是我们内心的向往,将我们的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动力。要写出一篇精彩的理想总结,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理想有清晰的认知。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它让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首先,写一篇较为完美的理想总结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理想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一

近期,气温下降,区救助管理站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给流浪乞讨人员、困难群众提供救助,让他们安全、温暖过冬。

专项救助行动期间,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夜间街面巡查时,发现男子朱某在城区街头露宿,经询问,得知朱某家住湖北,因琐事与家人产生摩擦,赌气离家来到江都打工,可是没找到工作,他又身无分文,便露宿街头。“这几天天冷,到我们站里去住吧。”站长赵文喜劝他入住救助站。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后,朱某入站接受救助,并在近期返回家乡。

据悉,此次行动重点对车站、桥梁涵洞、在建工地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集中活动区域和可能露宿区域进行巡查,加大极端天气的巡查时间和巡查频率,扩大巡查范围,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发放足量食品和御寒被服等物资,做好后续跟踪劝导;对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和站内服务保障,把关爱传递到每个受助人身上。

区救助管理站通过江都融媒呼吁,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如发现流浪人员,请及时拨打110或0514—86533730救助电话,并告知具体位置,方便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救助。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二

20xx年2月22日上午,自20xx年12月份开始,为做好今冬明春寒冷天气下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区救助站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采取有力有效应对措施,切实保障南海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权益,坚决杜绝流浪乞讨人员冻死冻伤的极端事件,坚决守住“民政服务对象不挨饿受冻”的工作底线。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区救助站加大街面巡查频次,每周一次巡查,增加夜间巡查;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协作联动,加强与民间志愿者团队协作,增强巡查力量,扩大巡查范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早救治、早保护、早处置。至今出动车辆16辆、人员81人次,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入站接受求助,并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食品和就医帮助、解决临时生活困难,帮助有返乡意愿的人员购票返乡,充分发挥救助管理机构“兜底线、救急难、惠民生”的职能,让流浪乞讨人员以及临时遇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让他们在严寒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三

凛冽的寒风挡不住送关怀的.脚步,为落实资助育人,切实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过冬难”问题,11月30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学生发放防寒物质。

老师精心为同学们挑选防寒物质,这堆叠如山的棉被,就是冬日里的暖阳,明媚且温暖。

学院党支部书记曹斌、副书记蒋波、学院副院长马赛以及辅导员们,深入学生宿舍,为同学们送上棉被,叮嘱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

棉被虽小,爱却很满,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资助,更是对困难学生的关爱和鼓励,受关怀学生倍感温暖。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四

为进一步做好冬季恶劣天气下街面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救助工作,不断扩大“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市民知晓度,全力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救助站党支部结合党员活动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于12月7日下午,组织全站在职党员赴田家庵区商贸文化广场等繁华地段开展街头宣传和街面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市救助站党员志愿者分赴商贸文化广场几个路口,向市民宣传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救助政策,号召市民积极向救助管理机构提供救助线索,同时志愿者们还特别向周边商铺店主、环卫工人、交通协管员等发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相关宣传折页,引导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中,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

在街面宣传和巡查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积极劝导街面职业乞讨人员早日回家,不要继续在街面行乞,如果有什么困难要向政府反映,政府会解决的,长期流浪行乞不是长久之计。同时,叮嘱他们要注意保暖,做好防疫措施。后续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将会继续跟踪服务,希望取得他们的'信任,劝导他们尽早走上回家的道路。

据悉,当天下午共发放宣传单页500余份,成功劝导街面职业乞讨人员1人,有效宣传了我市救助管理机构开展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活动虽然结束,但是救助站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将一直持续,工作人员仍然会不定时到街面开展巡查救助,24小时热线救助电话也随时待命。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如果发现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拨打110或救助站24小时救助电话0554—6418887,也可以引导或护送他们到市救助管理站,给流浪乞讨人员一个温暖的家。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五

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全市在20xx年11月-2023年3月,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

强化生活保障,严格落实救助政策,准备、更换受助对象冬季衣服和床上用品,提供24小时热水,供应有营养、有温度的餐饮,满足受助对象冬季生活需求。强化安全保障,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安全巡查制度,重点加强冬季干燥火灾隐患排查,确保机构安全。强化服务保障,根据温暖过冬需要,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救助对象提供洗漱护理、饮食照料、心理疏导等人性化服务。

对一时无法确认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在入站后24小时内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人”、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人脸识别、公安机关协查等形式开展寻亲服务,按要求发布寻亲公告,对需要安置的受助对象报请市民政局妥善安置。

会同公安、城管部门,安排专车专人,准备棉服、方便食品、防疫用品等救助物资,深入城区大街小巷、桥梁涵洞、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巡查,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入站接受救助,对不愿入站的发放御寒物资,帮助他们温暖过冬。

分别开展“关爱弱势群体,爱心服务送到家”“寒冬送温暖,同心护未来”两个主题活动,针对性实施救助。组织干部职工入户追踪回访,邀请精神病医院专科医生,到村(社)入户开展义诊,对近年来救助过的80名特殊困难救助对象或因病、因困存在流浪隐患的精神病人,并赠送温暖包;通过到村(社)入户,对活动对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讲、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座谈交流、互动游戏、赠送爱心物资等方式,对全市120名(户)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其家庭开展救助。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六

近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为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洪山区民政局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采取有力有效应对措施,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权益。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区民政局与各街乡和公安、城管等部门协作联动,每日对辖区内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加大街面巡查频次,以火车站、公园、桥梁涵洞、主要交通路口、大型商超、农贸市场、中小学周边为重点,保障白天巡查,增加夜间巡查,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确保早发现、早救助。

专项救助巡查中,共发现5名因务工不着,生活困难露宿街头人员,区民政局及时联系所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为救助对象送去了口罩、食物、棉衣、棉被等救助物资并提供了救助联系方式。下一步,区民政局将会同各街乡继续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七

针对气温断崖式下降,为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安全,萧山区救助管理站于11月30日启动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夜间主动救助,为流浪乞讨人员送政策、送物资、送关爱,将温暖送到救助对象的`心坎上。12月1日晚,救助小分队正依次在建筑工地、繁华地段、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地开展拉网式巡查。他们顶着风雪,认真巡查桥洞、车站、废弃房屋等地,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劝告、引导入站进行救助。特别是加强了对流浪未成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流浪乞讨人员的保护性救助服务,做到发现一人救助一人,尽最大努力避免他们露宿街头,防止遭受严寒威胁,及时联系其家属。

当救助小分队来到萧绍路818号爱心大药房门前时,发现一名露宿人员正躺在大药房附近,用一床被子紧紧地裹住头和身体。经了解到,对方姓韩,今年58岁,来自云南,长期露宿于此,平时主要以拾荒为生,不太愿意跟人交流。

“大哥,今晚太冷了,跟我们一起去救助站吧。”萧山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上前劝说。“谢谢,谢谢,我就不去了”露宿人员微笑着说到。无奈,工作人员只好为韩师傅送上了军大衣、食物和防疫物资,以及一张写有救助联系方式的小卡片。“需要我们帮助,一定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来接你去救助站。”临走时区救助站工作人员再三嘱咐。

为开展“寒冬送温暖”救助活动,区救助管理站备足了御寒、食品和防疫物资,确保专项主动救助工作有序开展。站内加强了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及时响应各类求助线索,确保“应救尽救”,并与城管、公安等部门点线结合,实现救助巡查范围无缝隙、无死角。

文档为doc格式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八

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帮助其安全过冬、温暖过冬,连日来,贵阳市花溪区民政局协同各乡(镇、街道),认真开展20xx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救助行动中,花溪区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区域和可能露宿场所进行重点巡查,花溪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对车站、桥梁涵洞、在建工地、废弃厂房等进行重点巡查,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劝告、引导入站救助,对不接受救助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食品、衣物、保暖用品等救助物资,并劝其及早返乡。同时,工作人员还积极向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沿街店家、夜间安保人员等宣传救助政策、救助措施,鼓励他们主动提供救助线索,持续提高市民对救助工作的知晓率,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温暖氛围。

为确保此次“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取得实效,本着“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的原则,花溪区民政局加大冬季救助物资储备和极端天气巡查工作,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积极处置求助线索,确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

在救助过程中,花溪区民政局积极协调公安等部门快速查询,及时开展寻亲服务,妥善安置滞留人员,特别是对精神障碍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人员群体予以重点关注,及时提供有效的救助帮扶,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九

近日,寒潮来袭,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全市救助管理站系统启动低温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加大街头巡查力度,实施精准救助,做到巡查广覆盖、无死角,用心用情守护流浪乞讨人员生命安全。

11月29日,泰州市救助管理站巡查小组对车站枢纽、桥梁涵洞、建筑工地、废弃厂房、商圈周边等流浪乞讨人员可能露宿的`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并向防疫人员和交警了解流浪乞讨人员相关情况。

连日来,泰兴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公安、城管、社区等多部门组成联合救助小组,对城区桥梁涵洞、地下车库、废弃房屋、在建工地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开展全天候街面巡查行动,力争做到“抓重点、全覆盖、无遗漏”。

在泰兴市吾悦广场附近,联合救助小组发现一名流浪人员居住在鼓楼桥地下停车场,经询问了解,该流浪人员姓郑,原籍泰兴,入赘到山西后户口也迁到山西,妻子过世后便回了泰兴,现在无处居住,身份证也丢失了。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为其送上水、食品、棉衣等物资,后期将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持续关注其身份证补办、户口迁回等情况。

泰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钱力立介绍,各地救助管理站纷纷加大了街面巡查力度。目前,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已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广大市民朋友若发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可拨打110或各地救助管理站24小时服务热线。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十

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帮助其安全过冬、温暖过冬,连日来,贵阳市花溪区民政局协同各乡(镇、街道),认真开展2022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救助行动中,花溪区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区域和可能露宿场所进行重点巡查,花溪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对车站、桥梁涵洞、在建工地、废弃厂房等进行重点巡查,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劝告、引导入站救助,对不接受救助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食品、衣物、保暖用品等救助物资,并劝其及早返乡。同时,工作人员还积极向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沿街店家、夜间安保人员等宣传救助政策、救助措施,鼓励他们主动提供救助线索,持续提高市民对救助工作的知晓率,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温暖氛围。

为确保此次“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取得实效,本着“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的原则,花溪区民政局加大冬季救助物资储备和极端天气巡查工作,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积极处置求助线索,确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

在救助过程中,花溪区民政局积极协调公安等部门快速查询,及时开展寻亲服务,妥善安置滞留人员,特别是对精神障碍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人员群体予以重点关注,及时提供有效的救助帮扶,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十一

连日来,北京出现大风、强降温天气,夜间最低气温降至-9℃。12月1日晚,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巡查组“兵分两路”,赴东城、丰台开展“寒冬送温暖”夜间巡视,全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受本轮寒潮影响,北京气温骤降。当晚,工作人员先后来到长安街沿线地下通道、古观象台小花园、六里桥北地下通道、莲花池公园东门等点位巡视,未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据了解,为应对本轮降温天气,全市民政救助系统备足防寒衣物、食品、开水和口罩等物资,联合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发挥网格救助体系作用,加大昼巡夜查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了解,入冬以来,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已组织开展4次集中性“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联合巡视巡查,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对地下通道、公园绿地、建筑工地、废弃房屋、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留宿聚集的95个重点点位增加巡视频次,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劝导护送其进站避寒取暖。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宣传救助政策,发放必要的棉被、棉衣、食品和必要防疫物品,并留下联系方式,安排专人定时巡视,实现重要区域流浪乞讨及露宿问题“动态清零”,严防冻死冻伤等极端情况发生。

今年“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救助巡视车900余台次,巡查重点点位1000余个次,组织开展市区级集中救助行动80余次,救助劝导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700余人次,发放防疫及御寒等物资共计2200余份。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帮助协调下,全市民政救助系统还加大与外省市沟通协调,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快速返乡。入冬以来,民政救助部门已帮助百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快速返乡。

为动员社会力量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帮助,民政救助部门还制作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指南,广泛向求助人员、社会大众、餐饮门店发放,鼓励社会各界提供救助线索。同时,构建福利彩票销售点、超市发门店等临时救助场所,鼓励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社会力量,呼吁广大市民发现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时,第一时间通知救助站为其提供及时救助服务。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各救助机构物资准备充足,可以保证站内受助人员吃得饱、穿得暖。为做好疫情防控,减少感染风险,救助机构将严格核查进站人员身份信息及行动轨迹,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并隔离观察,减少人员流动感染风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