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热门15篇)

时间:2023-12-01 10:45:44 作者:文锋

情况报告需要准确、详尽地呈现所描述的情况,以确保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问题的实质。在这些情况报告范文中,不同情况和问题得到了清晰的陈述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x书记、各位领导: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特出问题之一是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与人才队伍的相对滞后。基层和农业部门反应很大,进一步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根据这次主任会议议题,我局进行了专题调研,召集部分乡镇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和基层农业服务单位同志进行座谈,并赴浙江学习先进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经过多年摸索、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公益性、经营性和帮扶性三种推广模式,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农技推广的针对性,也兼顾了新技术应用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发动、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活动,推广了适用于我市的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水稻新品种及其机插高产载培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新品种及其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穴盘育苗技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技术,在畜禽、水产新品种及其集约化饲养技术、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奠定了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这其中,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通过包村联户、“一村一品”,技术培训等扎实工作,有效推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存在问题应该看到,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仍然是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薄弱之处,从市、镇、村,农技人员呈倒金字塔形,基层农技人员严重缺乏。一是镇(街道)农技人员编制偏少,同时,非农专业人员占编超编情况较为普遍。二是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不稳,存在随意抽调农技人员从事其它工作,事实上忽视了农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专业性。三是基层农技人员逐步老化,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结构老化,约**%农技人员超过45岁。四是农技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基层农技单位要兼顾经营创收,人心不稳,精力不够集中。五是农技推广机制也不够完善和灵活,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三、

几点建议i.定编,定岗,定责,职责到位,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人员落实开始,人员不落实,一切都是空谈。一是人员落实,定编定岗。疏理一下各镇(街道)农技人员编制情况,尽快恢复和落实到位,做到定编定岗、在编在岗,落实到位后,人员岗位上墙公示。做到这一点,首先市里要有明确意见,明确要求,其次各镇(街道)要有明确态度,明确观念。人员落实是检验各级政府是否真正重视农业的一杆标尺。二是明确职责,职责到位。农技人员岗位职责一定要明确,岗位的技能要求一定要明确,做到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规范,有效履行职能。三是明确服务内容,强化绩效考核。明确岗位农技员的服务责任区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并量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岗位续聘等挂钩,有效激发农技人员积极性。

2.特点、特色、特出,统筹服务。由于农业的多样性,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以实行各镇(街道)特出重点,彰显特色,统筹服务。一是各镇(街道)根据自有农技人才专业特长和本地农业产业特点,特出一至两个农业技术重点,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农技服务特色。二是统筹农技服务资源,实现跨区域农技服务。市级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农技服务面向全市,提高服务能力,综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能。三是形成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按照“提高市一级、强化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延伸户一级”的总体思路,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条件、完善运行机制、畅通技术渠道、强化队伍建设等措施,建立起市级主导、镇级主体,村级配合,户级参与的“四级联动”农技推广体系。

3.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以政府构建为主体,以强化公益职能为主导,以开展多元化服务为宗旨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是不断提高和完善上述“四级联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能力与水平,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业技术优势,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专业生产组织进行农业技术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倡导成立合作联社、产业联盟、公司+农户等联合联营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专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技术服务,可以极大完善、覆盖和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第三是推进示范园区和标准化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推进农业技术进步,通过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创新和实现高品质、高效益、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4.强化人才政策保障,为农业科技进步奠定坚实基础。拓宽思路,完善政策,营造良好氛围,让农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一是镇(街道)农技推广部门运行经费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证农技人员工资、福利和办公设施,实现基层农技人贝留得住。用得上,稳得住,做到爱岗敬业,经费落实是检验各统政府是否真心重视农业的块试金石。

二是实行农业科技学培养农技人才,人才定向养策略。通过高考体制规范操作,邦优录取,吸引一本优秀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领城,收到极好效果。三是强化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工作。即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推广,关健是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5.务实创新,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点很多,科技创新是重要一环,其中,互联网+时代的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和农业组织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各种服务于农业农村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于提高农业的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十分重要,对于全面推广农业技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产品销售和增强农业核心竞争能力都十分重要。要善于开发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实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形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想格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目前,根据党中央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基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重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908个行政村,904个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3753名,农村党员24226名,村级后备干部2306名。从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全市2306名后备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达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职一备的标准。

(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其中,受过党务及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的1637名,占71%;致富带头人1038名,占45%。

(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镇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30岁以下的有461名,占xx年居多。学历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的1406名,占61%,大专学历的15名,占5%。党员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年轻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村“两委”换届时,能够为选出精干有力的班子提供充足的人选;在平时班子调整时,也能够及时充实进来,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如宁家埠镇荐家村的后备干部王士金,工作扎实,作风硬朗,甘于奉献。在村集体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个人为村民铺风化石路近千米。xx年5月以绝对优势当选村委会主任,他与支部密切配合,认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xx年6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像这样的优秀干部,各乡镇都有十多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村的发展经验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刁镇的刁西村、普集镇的普东村、白云湖镇的郑码村等,多年来一直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不仅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而且后备干部素质较好,数量充足,初步形成了村级干部梯次结构,实现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年年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已初具规模,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其中有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倾向性,不容忽视。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平时大都忙于种植、养殖或务工、经商,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务时才抽上来从事村务工作。由于平时参与少,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思路窄,办法少。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退伍军人,接触农村实际不多,不能结合具体情况、从村情民意出发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出作用。半数以上后备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但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受过培训的多以乡镇党委组织的政治培训为主,参加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不多,在农民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中还不能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缺乏政治素质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三是部分乡镇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培训流于形式。有的仅有名单和档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后备干部只满足于有,而不着力于用,不在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导致不敢用、不会用、不能用,不利于后备干部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在认识上有偏颇,不想去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各地普遍实行村委会直选的形势下,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与村级直选的现实不吻合,培养了也不一定选上,费力大而成效小,不能从农村发展长远大计的角度出发去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仅把主要精力以及人力、物力重点放在经济工作上,从而放弃了抓发展关键、抓农村人才的主动权。二是个别村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不愿培养后备干部。部分现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是少数村主要干部统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不敢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的不稳定,只好放着人才不用或不能有效使用,贻误了人才的成长。客观方面,一是村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级工作包括结构调整、引进引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以及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村级负担重,压力大,令年轻人望而却步。二是村干部职位吸引力差。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正常工作开展不起来,干部工资常年挂在帐上,导致状态低迷,成效不高,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三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力量分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农村青年中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不少村只留下一些老弱者“守摊”,后备干部人选缺乏。机制方面,不成熟,不定型。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少数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机制制约,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

三、对策及建议。

面对新的形势和加快发展的任务,要着眼于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从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三个基础:更新思想观念、壮大村级收入、规范村级管理;做好三篇文章:落实责任、增强吸引力、健全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一)明确责任主体,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落实责任。

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引起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重视。要从教育引导、典型宣传和示范带动入手,以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和具体典型的说服力,使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为指导,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原动力,落实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从而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工作的开展。抓落实,就要明确责任。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明确要求,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这一责任自然包括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党委要按照村干部一职一备的要求和年轻干部“四化”标准,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建工作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一是完善档案,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二是实行定期考察、动态管理,既要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村党组织要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具体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每年结合民主评议工作推出三名以上后备干部,指定专人培养,分配具体任务,严格管理考核,确保后备干部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村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环境,在壮大村级收入的基础上增强吸引力。

有稳定而雄厚的经济收入作基础,才有可能把村级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以生机蓬勃的事业吸引优秀青年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工作步骤,让青年人在壮大村级经济中唱主角,抓好引导、帮扶和激励,把越来越多的既有办事能力、又有良好品质的青年人吸引过来、汇聚起来。一是启动“创业工程”,把村级经济搞活。我市在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把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评选“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主要标准。乡镇党委要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团员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发家致富、实现理想不只是外出打工一条路。比如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搞活物业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等,使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创造有利于后备干部成长的环境氛围。我市相公庄镇桑园村大胆启动村办企业改制,将8家集体企业全部改为民营企业,建起了1xx年在集体及私营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既经受了锻炼,也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如年轻的村委委员翟建龙就是从中脱颖而出的。全村工业总产值xx年达到3亿元,xx年可实现3。5亿元,成为全市经济首强村。二是启动“帮扶工程”,为村干部创业引好路。在这一方面,我市探索实行了农村党建特派员制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1277名党建特派员构筑起三级帮扶工作网络,25名市级领导干部下到22个乡镇驻村蹲点,310名市直部门下派干部派驻到109个后进村,942名乡镇党建特派员包驻全市908个行政村,强班子,抓发展,促稳定,形成了帮扶基层的.强大合力。在帮扶主体上,采取市直部门帮、乡镇政府帮、经济强村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形式;在帮扶手段上,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帮扶等多种方式。一年来,三级党建工作队共帮扶贫困户327户,帮扶资金、物资计10万元,帮助修路、打井、改造电网的投资达到530万元,新建和扩建奶牛小区6个,引办项目5个,总投资10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后备干部的理论素养、科技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更新的活力,从而加快了农村发展速度。三是保障财力支持,建立激励机制。要结合农村实际,给予村干部相应的经济待遇,以有效的形式保障其工资略高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并健全村干部退养安置机制,解决其后顾之忧。今年,章丘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对村党组织书记从职责条件、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工资待遇、退养待遇等方面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市财政承担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津贴,做到按月发放,持卡领取。并实行工资待遇最低保障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每人每月260元,村级收入不能予以保障的由乡镇(街道)财政予以支持。对于连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xx年以上或年满55岁的,按照一定程序办理退养手续,享受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待遇。这一举措,激发了村干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市委下发了《关于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实行定额补助的通知》,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80元,确保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从根本上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充分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青年党员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三)创新工作措施,在规范村级管理的基础上健全机制。

规范选拔程序。一是扩大“选”的范围。按形势发展要求和班子实际需要,把致富能手、站所工作人员、复退军人、回乡学生、企业骨干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遴选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落实“推”的办法。我们提出了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两个基本条件和年龄40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两个参考条件,并指导基层组织根据班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放表格或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广纳意见,推出群众满意的后备干部。三是实行“考”的制度。通过考试确定人选,并通过日常跟踪考察、工作考核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真正使敢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完善推选、公示、考核、使用“四步”选拔程序。多种方式培养。一是以乡镇党校为基地,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觉悟和驾驭村级工作的能力。二是以乡镇站所为基地,进行挂职培训,让村级后备干部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社会、参加实践,提高科技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以村级日常工作为阵地,主动交任务、压担子,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加快成长步伐。四是建立培训基地,进行专项培训,强化后备干部的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增加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增强创业本领。今年,我们根据形势发展要求,从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情出发,建立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章丘市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以6处示范基地作为现场教学示范点,从山东农业大学和知名企业聘请了6名科研人员,从市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聘请了16名科技人员定期从事技术指导和教学。现在的规模每期可培训xx年轻后备干部的欢迎。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后备干部建档立卡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杜绝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健全了后备基本情况、实绩档案等基础资料,更注重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包括完成任务、建功立业、致富及帮带情况、外出管理等内容,把监督、管理贯穿于选人、育人、用人的各个环节。文祖镇以“注重公认、规范管理”的原则为指导,每年结合民主评议村干部,发动群众公开推荐后备干部,村支部严格考察、研究后确定人选,并报镇党委备案,每半年对村后备干部进行一次鉴定,一年一次考核,及时调整补充人员。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定期考察,坚持优胜劣汰,保持了后备干部队伍鲜活的生机。做好备用结合。要坚持递进培养的原则,建立备用结合制度。通过实践加强锻炼,使其逐步积累丰富的经验,尽快成熟起来,全面增长才干,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然后再按班子要求和各自特长,通过推荐和选举逐步走上两委干部岗位,形成村级干部合理的梯次结构。刁镇实行了村支书储备制度,制定选拔标准,履行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通过、党委考察确定三项程序,落实了跟踪联系、参政议政、定期培训三项制度,今年换届后,“能人”书记已占到70%以上,增强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力量。全市各乡镇党委、街道工委也正在探索实行“双培”机制,即把农民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把党员和后备干部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总结

目前,县住建局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缺少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管理人才方面。掌握经济运行规律的综合性人才匮乏,没有城市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没有城市发展大规划、大繁荣,懂策划、擅管理方面的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住建事业的发展。

全局编制数为22人,其中行政编制9人,事业编制12人,工勤岗位1人。现有人员19人,空编3人,其中领导班子还缺少一名副局长。

----从年龄结构上分析,30岁以内2人,占10%;30-40岁以内4人,占21%;40-50岁以内5人,占26%;50岁以上8人,占43%。2020年环保、国土、城管从我局独立出去,带走了一部分人员,而我局缺少编制无法再引进人员,造成目前人员老化情况非常严重,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

----从学历层面看,本科毕业5人,占26%,但其中4人都非第一学历,不少人是因为职称晋升等需要通过在职进修获取的,较多人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对业务提升的帮助不是很大。专科毕业14人,占74%。学历层次整体不高。

----从职称及专业分布看,高级职称2人,占11%;中级职称2人,占11%;初级6人,占32%。专业领域分布不均。专业人才稀缺的同时还急需财会、计算机、文秘专业的人员。档案室没有专门档案管理人员,随着档案的不断增加,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二)财政投入不够,人才流失快。

尽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增加了对房地产市场、规划建筑领域的扶持力度,但是对住建行业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人才方面的财政投入相对偏少,住建系统人员福利待遇总体较低,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也难以留住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人才队伍的稳定。

(三)制度不完善,队伍缺少活力。

现行事业单位制度(如岗位设置、分配制度、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制约和影响了住建人才的培育、引进,同时也导致人才队伍活力不足。

1、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目前,住建事业单位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用人方面是进也难、出也难。一方面,优秀专业人才难以进来,另一方面,不能胜任新形势下住建行业管理要求的从业人员又无法安置。这对住建人才的培养、流动、交流使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缺少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目前普遍存在吃大锅饭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一些特殊专业人才和一般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没有明显差别,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一部分人员不钻业务、不思进取和高级人才难留住的现象。

3、专业岗位设置不尽合理。目前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不尽合理,中高级职称岗位数受到严格限制,直接影响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直接导致部分中低级人员不思进取和高级人才进不来、难留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影响了队伍建设的步伐。因受专业技术岗位数量的限制,评聘职称就得等前人退休、自然减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天祝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7149平方公里,辖8镇11乡172个行政村,是一个有着17.8万农业人口、5.46万贫困人口和5.48万返贫人口的国扶贫困县,全县现有农村实用人才1713人,其中农民技术员130人。农村实用人才的学历结构上,大专1人、中专及高中317人、初中及以下1395人;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362人、36—45岁951人、46—55岁368人、55岁以上32人;行业分布上,种植业721人、养殖业678人、其他行业314人。

(一)各级政府重视,加强舆论引导。天祝县十分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宣传,着力打造适宜实用人才成长和创业的氛围。一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使农民认识到在农村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二是充分发挥特色农业发展尤其是高原无公害夏菜和日光温室建设中典型乡镇、典型村、典型户的示范作用,通过宣传“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以组织观摩、外出考察、举办人才工作座谈会的形式,推荐他们的成功经验,借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立志成才的积极性。三是政策和政治上支持和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近年来县上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重奖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先进乡镇、先进村和示范户,完善了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二)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县委组织部成立了人才办,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通过“双培双带”“三建一促”、“互联共建”和“十百千”争先创优活动,建起协会党支部13个,创建党建示范点和党员培训产业示范基地56个,配备大学生村官12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50名,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和乡镇村站点191个,覆盖了全县所有的乡镇村组。人事、农业、畜牧、科技、林业等有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与发展天祝特色农业、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相结合,坚持开展了农民技术员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近三年类全县共举办农村各类培训338场(次),共计培训乡村干部和农牧民21000多人(次)。

(三)扶持重点产业,促进技术应用。全县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将大田无公害蔬菜、日光温室、舍饲育肥等确定为重点扶持产业,采取提高补助标准、加强技术服务、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户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全县坚持“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菌则菌、宜畜则畜”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力推进日光温室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加强技术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不仅使日光温室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而且培育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带动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劈山建棚创奇迹,斩断穷根奔小康”,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松山镇的日光温室建设得到上级肯定,、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日光温室建设先进乡镇。该镇结合山旱地特点和本地气候条件,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牧民积极探索,创造出了菇菜轮作的日光温室种植模式,大幅提升了日光温室效益,培育了一大批日光温室方面种植养殖能手。在阿岗湾村,马德银是群众公认的日光温室种植能手,他带头尝试成功了一棚两茬“菇菜轮作”日光温室种植模式。为降低农业新技术应用风险,提高结构调整的实效,全县各乡镇非常注重培植典型示范户,对调整积极性高、调整效益好的农户因势利导重点扶持,如华藏寺镇树立了日光温室种植能人景文章、养殖能人拜德宽等农户为“现身说法”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先后多次组织农户到永登、赛什斯镇等地学习典型,开阔调整思路,增强调整信心,加大调整力度。全县建成了以2592亩果蔬食用菌日光温室,4500.3亩养殖暖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培育了以哈溪人参果、赛什斯食用菌、金强川高原无公害夏菜为品牌的天祝特色农业。

(四)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各乡镇以农科站、畜牧兽医站为主,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轮流培训,逐步实现每名农民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努力使更多的农民从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每年轮训农牧民5000多人(次)。在此基础上,各乡镇通过“公推直选”共产生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科技助理员50名,建立了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上下联动,开展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成立了日光温室、大田蔬菜、舍饲育肥等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科技应用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作用,及时传递各种农业科技信息,推广农业新科技,强化服务、贴近服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重视不够,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上力度不大。一方面各级政府没有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组织、人员、经费保障不力。另一方面,农民对待人才,特别是那些稀缺的技术人才,缺乏风险共担意识,有利则皆大欢喜,失败则要科技人员独担风险,缺乏培养本地实用人才的土壤,致使实用人才的积极性不断降低。各乡镇虽然每年按计划开展了培训工作,但由于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水平,且从事专业杂乱、技术种类繁多,培训专业的设置很难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致使对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举步维艰,只能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家政、建设等方面培训力度仍不够大。

二是小农观念尚未真正破除,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帮扶中也仅局限于“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占少数,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普通。

三是缺乏有效扶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政府用于实用人才扶持培养的经费有限,对实用人才的开发缺乏配套的政策扶持,农村实用人才仅靠自我发展是不能够发展壮大的。其一,管理机制滞后。人才管理机制滞后。农村实用人才比较分散,他们有各自的经济利益,既是合作主体又是竞争对手,人员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组织协调难,对其管理的思路、办法、方式严重滞后。其二,激励机制滞后。群众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新的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业产业化调整工作的主要载体和主力军,但因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激励机制,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能动性。其三,人才总量偏少。从调查数据来看,全县17.8万农村人口中,获农民技术员证书的农村实用人才只有130人,占0.073%,农村急需的技术人才短缺,较大的人才总量缺口,严重影响了农村新技术、农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延缓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其四,文化程度偏低。在统计出来的1713名实用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人,中专及高中以上317人,初中及以下的1395人,占总数的84%;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民技术员只有130人,不到现有农村实用人才的1/10。农村实用人才多数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自学成才的,这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专业培训较少的情况,既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也影响实用人才示范作用的发挥,制约着现代农业的深度发展。其五,年轻人才偏少。相对于城市,农村是一个发展严重滞后的区域,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城市培训高素质的人才,现在农村回乡初中、高中毕业生大多不愿务农而选择出外打工,另外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青年学生也都选择了到外地打工就业。全县35岁以下的农村实用人才为362人,占总数的21.13%;36岁至45岁的农村实用人才为951人,占总数的55.52%,46岁以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为400人,占总数的23.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实用人才中青年人较少,中年人较多,偏大的年龄构成,影响了实用人才作用的持续发挥,也不利于对其进行的再培训,再提高。其六,人才结构失衡。农村实用人才中生产技能性人才最多,而对于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提升农民素质的经营人才和能工巧匠,比例较小。

四、原因分析。

(一)观念陈旧,对人才内涵理解狭窄。好多人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是人才,只有那些在行业领域领先的才是人才,认为农村是有人无才,忽视了对农村人才的教育培训,致使农村需要的对农村熟悉,掌握农业实践技术的人才严重缺乏。

(二)渠道狭窄,对农村人才培训不力。目前,在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途径中,通过上学、参加各类培训成才的只占少数,多数是靠自学成才的,据有关数据表明,一个农民如果参加15-90天的培训,各项费用支出将达到1000元。这对于现阶段的农民来说,依然是难以承受的。

(三)宣传不足,对农村实用人才尊重不够。对农村实用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农村实用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先进典型缺少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人才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不够浓厚。

(一)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对人才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只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要善于从农村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看高一点,看远一点,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既要立足本土,激活现有人才,又要面向外界,吸引外来人才,切实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培养造就“永久性”农村实用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要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往往既是技术能手,又是农村社会活跃分子,他们既承担着农村实用技术传播的重任,又承担着传播农村致富信息、带动农民观念更新和协助乡村有关工作的重任。这支队伍既是农村普及科学的骨干,也是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宣传实用人才在促进农业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宣传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人才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让人才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重视,从而使他们扎下根来,尽展其能,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再创佳绩;农村实用人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带领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三)加强培训,提高人才素质。一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以提高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为主的服务上。将实用人才的培育纳入农村党员干部整体培训规划之中,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培训内容要突出新知识和新技术,区分对象,分类、分层设计培训内容和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培训最好在种养殖等龙头企业或示范实训基地进行,使理论知识灌输与实际操作示范相结合,充分发挥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改变以往在固定地点“摆张桌子发资料”的简单方式,将课堂“前移”,把握农产品种养、储藏等关键时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零距离指导。二是创新培训形式。要依托有关学校和培训机构,多方培训各类农村急需实用人才。推行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培训券”制度,由政府向有培训要求的农民发放培训券,由县农业、畜牧、科技、林业等部门编写《天祝农产品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天祝县牲畜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之类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资料,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单位、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果。探索依托天祝党员远程教育网开设“农技110”,实现农民“电脑上找专家、面对面来咨询、学技术零距离”。三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各级农业广播学校、劳务输出中心、职校等培训基地的建设,改进办学条件,完善培训设施,提高教育培训水平。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星火科技培训、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项目,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类教育资源在实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四是注重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各类新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技术指导、技术交流、科技示范和成果展示,在农村生产经营实践中培养实用人才,着力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乐于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近日,我们组织有关人员采取走访座谈、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结合我县现状,就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苏石县地处苏东部,距市城20公里,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与安徽省铁乡和固县方镇、段集乡相邻,黄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92.3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154个居民组,农村人口1.38万人,耕地面积7847亩。

(一)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村基层人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层人才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对基层人员的管理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也带来负面影响.部分人才流失,大量农村基层人才外流,造成我县基层人才短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县农村基层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基层人才流失问题的客观原因。

1、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部分人才外流,造成人才流失。我县平均每乡每年有1500人常年在外务工,在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有近人掌握一至二项专业技术,他们怀揣过硬技术到沿海城市或内地较发达城市务工经商,给所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却给家乡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失。

2、部分在外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刻苦钻研,学到了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这些人有可能带着技术和方法回乡发展。因家乡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交通、场地、劳力、税费等,不愿回乡创业,回归工程十分艰难。

3、一些学有所成的大中专毕业生,追求大中城市的优越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不愿回乡搞家乡建设。家乡的住房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生活单调、小孩入学难等诸多因素,对其没有吸引力。再者公务员身份难以解决,凡进必考,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4、由于费税改革,县乡村两级收入较少,特别是村级“三提五统”取消后,每村仅靠25000多元的财政补贴,村干部工资发放困难,部分40岁以下的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干部难以坚守清贫,辞职外出经商或务工,不同程度上造成人才流失。

5、乡镇七所八站工作人员,他们各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对乡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工资难维持/家属下岗,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岗位,抛妻别子,远走他乡。

(三)存在的问题。

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较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市场的配置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人才纳入竞争之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相对较好人才,包括部分干部、职工、农民,往往以此为资本,居功自傲,与政府讲条件,要位置,稍不如意,便以此相要挟,炒了政府的鱿鱼。其二,别的单位,如上级单位或其他的企事来单位,当其内部人才出现空缺时,便对我单位人才虎视端端,以高薪厚禄等手段,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将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挖走。第三,县以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局委,经常招收公务人员,人往高处走,一些符合条件的拔尖人才,勇跃报考,一考就成,谁也不敢阻拦,无可奈何被上级钓走。

2、用人机制的弊端影响人才队伍的健全。

政府的用人机制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明朗的阳光也有其阴暗的一面,用人唯亲或用人失察时而有之。一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员,往往不被重用,千里马无缘伯乐。相反,一部分纨绔子弟、绣花草包,不学无术之人,利用其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不良优点,往往赢得上级的青睐,被安排在重要工作岗位。这样一来挫伤了真才实学者的积极性,愤而走之,二来贻误了工作,给县乡村两级组织带来不利后果,形成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1、以情感人,留住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县村两级组织,应扑下身子,拿出一颗真诚的'心,留住人才。一是实事求是告知人才对象,家乡条件虽苦,但要以艰苦朴素的精神,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舍弃他乡他单位优厚的条件,留下来一块共同奋斗。二是尽最大努力改善现有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留住人才。三是给现有在乡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能力空间,解决其身份,给其适当位子,人尽其才,配套其工作环境、工作所需资金、器材等,发挥其最大潜能。四是提供平等竞争平台,能者上,庸者下。上者给以相关位子和待遇,下者给以重新竞争机会,让其感动,为我效力。

2、利用政策,招来人才。

一是利用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涉农人才政策,招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发挥优势,协助村“两委”发展村域经济,搞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优化环境,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吸才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吃亏,敢于让利,谋求“双赢”,树立安才、亲才、护才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别人图利益,我们图发展。三是多措并举,让现有人才招来人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边远穷地区,条件虽苦,但苦中有乐,扎根山区,也能实现人生的理想,有些现有人才已深深感受到这一点。让这些思想已认识到位的人才,多方联络,跟踪追击,让他们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来。

3、改善条件,稳住人才。

年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增效三大主题,紧扣“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强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基层人才队伍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我县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一、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近年来,x县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主要有4支技术人才队伍。

一是政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x县共有农业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x个,分别是x、x等,专业技术人员x人,涉及农业、林业、畜牧等。按行业分,农业x人,林业x人,畜牧x人。按职称分,高级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人才队伍。x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蔬菜x个,共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

三是高校专家教授队伍。x县与x大学等x个高校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教授x人,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按职称分:教授x人,副教授x人,讲师x人。

四是农民自身队伍。现有懂技术、善经营、精管理、富经验的本地“土专家”“田秀才”x人,职业农民x人。

二、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领导重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加强全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x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重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人才机构、人才资源、人才利用等重要事项,围绕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工作重心等方面研究部署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建立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是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机构队伍。近年来,x县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不断完善机构建设,适应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先后成立了县x站、县农业科研中心等农技推广机构,为壮大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奠定了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不受毕业生青睐的工作,为破解这个难题,x县主动出击,通过到定向招聘、绿色通道、快速补充紧缺人才等方式,不断充实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年来共引进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研究生学历x人,高级职称x人。在补充人员力量的同时,突出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重,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取经”,沉下来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省、市技能大赛舞台来检验水平,让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战场上得到历练。

三是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吸引技术人才。近年来,x县持续落实农业优惠政策,加大社会农业组织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建设者,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才格局。如:位于x乡的x农资公司在短短3年时间内,延伸服务链条,从单一的销售业务逐步发展为集农资销售、技术服务、农产品销售、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连锁企业,与该公司长期合作农业教授x人,高级职称人才x人,常驻专家x人,为提升科级含量、发展壮大当地农业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成为了当地的“农民之友”“致富之源”。

四是注重发挥政府职能,不断增强队伍建设。x县以职业农民培育为重要抓手,以将农民就地转化成技术员为目标,不断壮大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三年,举办开展各类培训班xx余期次,培训农民xx人次,其中农业类x次,林业类x次,畜牧类x次。其中,参训龙头企业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种养大户x户。按照贴近主导产业、贴近农时季节、贴近服务对象的原则,选取x栽植、蔬菜种植、x养殖技术为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传统。

教学。

与现代媒体教学相结合、农业专家培训与种田能手示范相结合等培训模式,认定职业农民xx人。通过培训,传统农民就地转化为农技推广员,大大提高了“职业农民”的造血功能,壮大了技术人员队伍。

五是注重搭建沟通平台,不断加强人才交流。为解决农业专家匮乏问题,x县积极与高校加强技术合作,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模式,利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资金、人员、资源优势,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专家库和科研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农资、培训和技术服务。目前,专家库涵盖农、林、畜、果、菜五大产业,吸纳专家x人,其中教授职称x人,高级职称x人。我们还将干部职工、种养殖能手、社会技术人员“送出去”,到高校和其他科研示范基地“取经”,学习引进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水平。

三、

取得成效。

经过不懈努力,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近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这些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技术推广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x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才作用,利用农技队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扎实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如x镇的x合作社通过引进滴管、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化管理技术,x作物种植规模从x亩发展到现在xx亩,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效益3年内翻了2番。农业技术人才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该合作社通过邀请x大学教授现地指导、选派技术员到山东等地学习,在生产过程中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田间土肥水管理等技术,在品种选育上引进了x、x等x个新品种,x品质和产量得到极大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入社种植户人均种植面积x亩,年人均收入x元,已形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极大提高。通过人才队伍建设,x县县、乡、村三级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不断扩充,中、高级职称人才大幅增加,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科学种养殖和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土地生产效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20x年全县新发展x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亩,x畜禽养殖数量达到xx头(只、羽),年增长量达到x%。

(三)人才带动作用明显发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x县突出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并重的原则,加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增强管理能力,积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将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以实实在在的收益激发周边群众学技术、学管理的欲望,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生产、一起致富,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农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例如,x镇x村养殖户x通过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发展x养殖,在专家的指导下,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x只达到现在的xx只,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xx元。

四、存在问题。

近年来,x县致力于人才强农、科技兴农、技术富农,在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使全县农村看到了希望、农业看到了前景、农民尝到了甜头,但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仍然不足,还满足不了农业蓬勃发展的需求。二是实践水平需要提高,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较高,但实践技术操作水平偏低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不足。三是经费投入还需加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x县还存在农业创新方面经费投入不够,技术人员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x县将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一)加强人才队伍自身建设。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为技术干部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打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培育农村乡土人才,健全乡土人才评聘机制,将农村中更多的“种养大户”、“流通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吸纳进来。三是加快农民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继续加大职业农民、农民技术员培育力度,扎实开展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资格认定,确保农民技术人才队伍逐年发展壮大。(二)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引人机制。采取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建立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外来人才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二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制度和工作业绩与绩效工作挂钩制度,合理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有序化、健康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机构,明确各级工作职责,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理念。(三)持续加大人才投入。一是着力改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改善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让技术人才留得住、展才智。二是营造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氛围。对农业科技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的优秀事迹,要善于挖掘,善于推介,并对其中德才兼备的予以优先提拔。三是加大对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激励技术人才创新,让创新成为引领全县农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农业农村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增效三大主题,紧扣“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强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基层人才队伍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我县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

近年来,x县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主要有x支技术人才队伍。

一是政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x县共有农业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x个,分别是x、x等,专业技术人员x人,涉及农业、林业、畜牧等。按行业分,农业x人,林业x人,畜牧x人。按职称分,高级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人才队伍。x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蔬菜x个,共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

三是高校专家教授队伍。x县与x大学等x个高校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教授x人,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按职称分:教授x人,副教授x人,讲师x人。

四是农民自身队伍。现有懂技术、善经营、精管理、富经验的本地“土专家”“田秀才”x人,职业农民x人。

二、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领导重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加强全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x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重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人才机构、人才资源、人才利用等重要事项,围绕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工作重心等方面研究部署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建立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是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机构队伍。近年来,x县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不断完善机构建设,适应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先后成立了县x站、县农业科研中心等农技推广机构,为壮大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奠定了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不受毕业生青睐的工作,为破解这个难题,x县主动出击,通过到定向招聘、绿色通道、快速补充紧缺人才等方式,不断充实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年来共引进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研究生学历x人,高级职称x人。在补充人员力量的同时,突出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重,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取经”,沉下来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省、市技能大赛舞台来检验水平,让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战场上得到历练。

三是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吸引技术人才。近年来,x县持续落实农业优惠政策,加大社会农业组织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建设者,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才格局。如:位于x乡的x农资公司在短短x年时间内,延伸服务链条,从单一的销售业务逐步发展为集农资销售、技术服务、农产品销售、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连锁企业,与该公司长期合作农业教授x人,高级职称人才x人,常驻专家x人,为提升科级含量、发展壮大当地农业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成为了当地的“农民之友”“致富之源”。

四是注重发挥政府职能,不断增强队伍建设。x县以职业农民培育为重要抓手,以将农民就地转化成技术员为目标,不断壮大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三年,举办开展各类培训班x余期次,培训农民x人次,其中农业类x次,林业类x次,畜牧类x次。其中,参训龙头企业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种养大户x户。按照贴近主导产业、贴近农时季节、贴近服务对象的原则,选取x栽植、蔬菜种植、x养殖技术为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相结合、农业专家培训与种田能手示范相结合等培训模式,认定职业农民x人。通过培训,传统农民就地转化为农技推广员,大大提高了“职业农民”的造血功能,壮大了技术人员队伍。

五是注重搭建沟通平台,不断加强人才交流。为解决农业专家匮乏问题,x县积极与高校加强技术合作,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模式,利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资金、人员、资源优势,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专家库和科研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农资、培训和技术服务。目前,专家库涵盖农、林、畜、果、菜五大产业,吸纳专家x人,其中教授职称x人,高级职称x人。我们还将干部职工、种养殖能手、社会技术人员“送出去”,到高校和其他科研示范基地“取经”,学习引进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水平。

三、取得成效。

经过不懈努力,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近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这些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技术推广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x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才作用,利用农技队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扎实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如x镇的x合作社通过引进滴管、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化管理技术,x作物种植规模从x亩发展到现在x亩,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效益x年内翻了x番。农业技术人才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该合作社通过邀请x大学教授现地指导、选派技术员到x等地学习,在生产过程中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田间土肥水管理等技术,在品种选育上引进了x、x等x个新品种,x品质和产量得到极大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入社种植户人均种植面积x亩,年人均收入x元,已形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极大提高。通过人才队伍建设,x县县、乡、村三级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不断扩充,中、高级职称人才大幅增加,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科学种养殖和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土地生产效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x年全县新发展x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亩,x畜禽养殖数量达到x头(只、羽),年增长量达到x。

(三)人才带动作用明显发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x县突出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并重的原则,加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增强管理能力,积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将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以实实在在的收益激发周边群众学技术、学管理的欲望,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生产、一起致富,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农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例如,x镇x村养殖户x通过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发展x养殖,在专家的指导下,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x只达到现在的x只,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

四、存在问题。

一动力。x县还存在农业创新方面经费投入不够,技术人员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x县将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

(一)加强人才队伍自身建设。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为技术干部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打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培育农村乡土人才,健全乡土人才评聘机制,将农村中更多的“种养大户”、“流通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吸纳进来。三是加快农民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继续加大职业农民、农民技术员培育力度,扎实开展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资格认定,确保农民技术人才队伍逐年发展壮大。

(二)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引人机制。采取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建立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外来人才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二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制度和工作业绩与绩效工作挂钩制度,合理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有序化、健康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机构,明确各级工作职责,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理念。

(三)持续加大人才投入。一是着力改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改善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让技术人才留得住、展才智。二是营造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氛围。对农业科技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的优秀事迹,要善于挖掘,善于推介,并对其中德才兼备的予以优先提拔。三是加大对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激励技术人才创新,让创新成为引领全县农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区委组织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围绕发展需求,坚持管服并重、引育并举、质效并行的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版)》,以高质量人才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聚力增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管服并重,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大人才”观念,扎实推进**英才计划和《**区人才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区优化企业人才发展环境助推“三区”建设(试行)》等文件落地落实。召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会议,细化各人才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工作机制。

(二)坚持引育并举,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一方面,求贤若渴引才。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启动开展**区2023年人才工作“八项行动”,邀请**学院专家教授到**区开展“先进制造业·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参观企业、交流座谈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地产学研合作,汇聚优秀专家人才助力**创新发展,上半年培育辅导高新技术企业12家(已完成资料初审),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申报省重点研发专项1项,申报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举办稳就业百日攻坚暨就业援助线下招聘会,目前已有21家企业提供400余个岗位,吸引求职者420余人;积极联系**英才港等人才中介机构以及驻京办、驻沪办、驻深办,设立“**人才工作站”,主动对接人才项目;以智慧岛建设为契机,提供人才政策,吸引集聚大批人才到**区创业;关注校地共建人才工程、省派服务我区的校地人才共建工程挂职、兼职人员,每季度走访了解困难需求,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多管齐下“育”才。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上半年围绕九大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和重点行业,开展技能培训8312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595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210人次,拓宽劳动者就业空间;采取培训机构与企业联合培训形式,开展专项能力培训10班次378人、职业技能资格培训696人,涵盖养老、托幼、家政、餐饮等行业,并分别在街道、社区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挖掘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企业选才用才的市场主体作用,引导支持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上半年共培育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并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49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数26家,研发活动覆盖率53%;做好全市优秀专家初步人选推荐工作,注重**人才梯队,在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医疗卫生、企业经营、社会工作等领域进行推荐,并通过“传帮带”方式培育人才,打造全区名师、名医、名企业家工作室,其中名师工作室16个、名班主任工作室3个,充分发挥专家人才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三)坚持质效并行,涵养人才“蓄水池”。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行动,领导干部不定期通过信函、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分包专家联系,深入生产、教学、科研一线看望专家,多渠道解决人才关心的人才就医、税收奖励、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各项问题,切实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良环境。组织全区拔尖人才、优秀专家,开展“名师讲堂”“公益课堂”“公益剧场”“送法律进企业”“送卫生、送技术下乡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精心打造“科技人才进企业”“法律专家进社区”“科普专家进校园”“农业专家进田间”“文化专家公益行”“糖豆妈妈讲故事”等**服务品牌。讲好新时代**人才故事,采取视频和图文形式,刊发15期专家人才风采,宣传爱国奉献、创新创造的专家人才,营造识才、爱才、用才、容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亮点。

(一)打造服务企业“生力军”。开展“人才服务专员挂职服务企业”专项行动,从科工、人社、发改、商务、财政、税务等职能部门,遴选**名优秀干部担任人才服务专员,组建人才志愿服务队到区属企业挂职,专门服务企业招才引智,着力搭建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桥梁,为企业人才提供“管家式”“全流程”“零距离”一对一服务,帮助人才解决创新创业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人才在**工作和生活更加安心、更加舒心。

(二)打造招才引智“金名片”。开展“招才引智创新发展”“云端就业网络招聘”等引才行动,发动**区企业积极参加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组织人才、项目对接洽谈,并围绕我区高端装备、数字经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发展需求,梳理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及时编制发布需求目录,每月通过政府网、**人社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技能人才招聘公告,清单式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目前已网上发布10期、招引人才**名。

(三)打造产业工人“先锋队”。开展**工匠推荐选树活动,通过逐级推荐、联合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党委研究等程序,从45名申报人员当中,最终评选出10名**工匠,涉及建筑业、制造业、护工护理、手工业、医疗卫生、数字经济、新材料、餐饮服务等8类行业,圆满召开**区第二届**工匠表彰大会,隆重表彰10名**工匠,并为每人颁发5000元奖金和荣誉证书。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虽然我区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才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我区大个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少,利用产业、项目引才用才留才的渠道有限,与发达地区相比福利待遇偏低,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易流失。二是人才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目前我区出台的一些好的人才政策受资金、土地等因素制约,在落实上有所延迟,影响了一些优秀人才的创业积极性。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因评审难、门槛较多,一些优秀团队和创业项目享受不到优惠政策。三是服务产业发展不够深入。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经济发展整合不够,围绕我区产业发展、依托我区企业平台引才用才力度需要加大,搭建我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主动性不高,引导人才智力向产业一线流动的办法不多,激励专家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接下来,我们将紧扣“三区”建设发展目标,锐意创新,克难奋进,深入谋划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人才工作与营商环境互融共生,让人才在**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以用为本,在集聚高素质人才上出实招。实施“**英才计划”,依托五大园区和北理工两个国家级分中心,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人才引进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在打造高质量平台上重创新。开展“**区优秀本土人才培育”行动,制定《**区优秀专家选拔管理办法》,在全区选树一批首届**区优秀专家,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人才队伍。

三是完善服务保障,在优化高发展环境上见效果。完善《**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常态化,推进人才奖励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待遇落实,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服务生态体系。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在新形势下,县级烟草企业尽管不再是一级企业法人,但所肩负的市场监管和两烟生产经营任务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县级烟草企业是国家专卖法规、政策的执法主体,是国家税利实现的主要力量,是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烟草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如何加强烟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对于保证烟草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应该成为县级烟草企业领导班子面临的重要课题。

1、企业普遍重视员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整体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随着烟草体制的改革,县级局在上级烟草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广泛开展了多种载体如“创优评差”、“两个至上”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大讨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的进步,企业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模范党员干部和先进员工,不少县级局荣获市、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青年文明号标兵单位等称号。

2、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广泛开展,员工初步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一般需要。

按照业务分工,企业内部普遍建立了岗位业务技能学习制度,开展了必要的业务技能的学习、竞赛、测试、知识演讲、实地训练等活动,使员工普遍能够掌握岗位业务技能知识,可以应对一般工作的需要,基本上能够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任务,这是应该肯定的主流。

3、员工自觉严格规范,对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助推效应。

这些年来,国家局组织大批力量,针对县级企业的实际需要,深入调研,区分不同职能、不同岗位研究制定了生产经营管理规范标准,形成了较全面的管理规范体系。通过县级局的贯彻落实,严格要求,逐步使规范变成员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行为准则,无疑对于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建立了生产经营业绩考核、督察体制,待遇与业绩相联系的薪酬激励机制初步推开。

县级烟草企业在市局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要求,已经建立了生产经营业绩考核、督察机制,尽管还在探索完善过程之中,但毕竟显示了一定程度上待遇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意向,为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当前,县级烟草企业通过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锤炼,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观察,还是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烟草经营市场的挑战,深感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已经成为制约烟草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1、认识浮浅,综合素质教育处于低水平运作。

县级烟草企业在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面并没有少做工作,但是从本质上来分析,多数属于一种临时需要的短期行为,或应景某种政治形势,或装潢门面之作罢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失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深化教育,不能够正确处理业务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互关系,普遍重业务而轻思想道德教育,其从事的教育活动只能是低水平的运作,因而收效微薄。

2、培训机制陈旧,难以适应新时期烟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

目前县级人才队伍建设的培训机制大多依然沿袭过去几十年来的老做法,历史的原因导致培训机制陈旧老化。具体表现在: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层次及相关培训任务不严谨;培训手段及条件相对落后;培训经费计划没落实;培训结果与业务技能考核、等级待遇相脱钩;培训体系没有形成,培训师资缺失;培训方式简单粗放,缺乏吸引力等等。

3、后备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企业科学发展后劲。

分析县级烟草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形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人才逆向流动,加之一些业务骨干职工逐步到令离岗,现有员工中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越来越显得匮乏。特别是企业搞文字综合工作、有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的企业中层管理人才、专业技能骨干奇缺,从事专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人才更是风毛麟角。面临当前这样的人才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重影响企业科学发展后劲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后备人才的匮乏,已经是县级烟草企业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种局面应该引起各级烟草主管部门的高度注意和重视。

4、人才管理体制滞后,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瓶颈。

一是人才管理链条相对脱节。自从烟草体制改革以来,县级烟草在人才队伍管理体系中只有用人和管人的职能,而对员工的引进、选聘、录用、处置权已经集中到市局。这就使人才管理的链条相对脱节,给县级烟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是业绩考核、劳动贡献与薪酬待遇、职级晋升脱勾,难以全面反映多劳多得和有贡献就应享受相应政治待遇的激励政策,影响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三是一些单位用人制度的不民主,削弱了人才平等竞争的政治优势,挫伤了有一定潜能人才的发展。四是一些员工在职学历教育,自我要求起点低,有的弄虚作假,其综合素质与学历既不匹配。五是县级企业员工特别是聘用人员工资待遇偏低,没有实行同工同酬。凡是稍有一些技能专长的人才,大多被上级企业调走。员工反映强烈,亟待通过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以消除负面影响。

县级烟草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立足企业员工实际,顺应形势,应对挑战,科学创新,使县级烟草企业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康庄之路。

1、深刻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提升企业综合素质的紧迫感。

加大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问题的力度,打造高素质烟草团队,关乎着县级烟草企业在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烟草经济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重大课题,关乎着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真正实现的大事,关乎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循序推进的历史使命。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成败。只有端正对人才队伍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了深化,才能解放思想,坚决摒弃那些过时的、迂腐的、错误的思想观念,自觉克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做法,端正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明确新时期县级烟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从战略角度研究、探索和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长期坚持下去,为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为烟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积蓄强大的后劲。这是县级烟草企业在新形势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对策的首要环节,绝不可忽视之。

企业综合素质,说穿了就是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整合。所谓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其基本面在于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这一客观要求,反映了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夯实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

当前,应该注意抓好以下四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的大讨论,帮助各级特别是县级烟草企业领导班子正确认识加强素质教育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作用,统一大家的意志,从而增强搞好综合素质教育的信心和紧迫感。二是推进创新,焕发综合素质教育的活力。三是健全完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确保人才队伍建设的教育、培养、培训、管理、使用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四是落实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改善综合素质教育条件,努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水平。

3、创新培训机制,开辟提升综合素质的正确途径。实践证明,培训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最有效、最持久、最直接的教育途径。作者以为培训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务必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开辟出提升综合素质的正确途径。

在培训机制创新方面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确定培训内容前,要深入基础搞好调研,真正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照有关规范拿出切实可行、适宜对路的培训教育方案,使员工经过培训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培训内容要分层次、多结构,彻底改变吃大锅饭、一揽子培训方法,使员工做到干啥、爱啥、学啥、精啥,成为业务技能的行家里手。

创建培训教育平台,实行县级企业培训职能共享。建议市级局以现在的培训中心为基地,建立新型培训平台,充实师资力量,编制培训教育规划,细化精化培训内容,落实培训经费,研究适应实际的培训方式,实行培训达标管理,形成培训实力,上下互动,左右兼顾,相互借鉴,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培训教育的质量,使培训工作由过去的难事、烦事、乱事,转变为实事、真事、好事。

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受训员工的吸引力。在培训方式上要下功夫,在抓好系统培训的同时,一定要搞活,反对过去那种吃大锅饭的培训,提倡多样化;反对形式主义的培训,提倡分门别类,因岗制宜;反对单一面授培训,提倡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技术创新攻关相结合,增强吸引能力,加大吸收消化能力、拓宽适用操作能力。

培训与考核、激励机制挂钩,使培训工作的双方赋予责任压力,催生培训工作动力。

4、突出后备干部培养,拓展人才队伍建设后劲。要坚决克服县级烟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培养后备干部工作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纠正在用人上的短期行为,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对待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考察一个班子,特别是一个企业的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快慢,更重要的是要看人才队伍建设是不是上了新的水平。后备干部的培养应该是必备的考核指标,否则就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首先要规范选拔管道。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规划,制定后备干部选拔、培养、配备、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相应的制度。其次要学习伯乐精神,胸怀宽阔,对有潜能的后备人才及时发现,排除干扰,大胆使用,多岗位锻炼,使后备人才在民主公开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在第一线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5、推进用人市场化管理,开发培育人才智能发挥的激励平台。

用人市场化管理,标志着企业融入到了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中。自觉应用市场规律进行人才配置、人才管理,做到人尽其才,对于充分开发人才智能、培育人才素质,逐步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激励机制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打破现行员工管理体制,逐步推行市场化用人模式。当前主要是集中解决好“进”的问题,补充新鲜血液,增强企业活力。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坚持严格考试考核制度,适当招聘录用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或复退转业军人;实行新进人员合同制、试用制,适之大胆使用,不达标的及时清退,减少企业包袱。

二是实行阳光用人,竞争上岗。这是企业用人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它不仅体现了选人用人的民主公开,更从体制上排除了用人上的弊端,从源头上遏制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人才智能的展现提供了有益的平台。

三是建立烟草人才信息库机制,实现人才合理配置。市级烟草企业在员工管理上,要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摸清各县级企业员工基本状况,收集人才需求情报,定期发布人才供求信息,为基层人才的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撑,达到人尽其才,合理配置,尽可能的节约人才资源,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四是加快市场化分配制度的打造,建立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和业绩与待遇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当前要结合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调查研究,解放思想,打破桎酷,为县级烟草企业建立起适合科学发展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多想、常谋、善断。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的发展进步,事业兴旺发达需要人才的支撑,人才问题是事业发展之基石,更是兴“档”之本。当今,虽然重视人才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然而作为档案工作这样一个工作单调枯燥又相对清贫的岗位,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县乡两级档案工作部门,大学生、研究生不想从事档案工作,档案创新工作过程中所需的专业人员、实现档案信息化所需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更是难觅难求。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展档案工作就将成为空话,更谈不上落到实处。正因如此,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关键在于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当前档案工作实际,以我县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为例,对县乡两级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粗浅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xxxx毗邻广东,是xxxx的南大门,素有“楚尾粤头”之称,是沿海进入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全县辖15个乡镇,358个行政村,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总人口39.06万。其中6个瑶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6万。二广高速、厦蓉高速贯穿全境,省道216、322、324线在县内交汇。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名南平,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其境“山岭重叠,荟蔚苍翠,浮空如蓝”而改今名,具有2xxxx多年的悠久建县历史。中国共产党曾经于xxxx26年在xxxx建立地方组织并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群众运动,经军长征经过xxxx时,xxxx人民积极为红军带路,主动救护伤员,从物资、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红军,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和宝贵的档案资料。xxxx94年,xxxx县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xxxx3年5月20日,国务院权威机构认证,xxxx县是xxxx母亲河湘江的源头。目前,全县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个,馆库有档案密集架260立方米,馆藏档案50380卷,12380件,档案保管保护设施齐全,馆藏档案以文书档案为主,馆藏资料主要以党报党刊为主,藏量万余册。全县有乡镇场、县直机关档案工作部门153个,管理各单位在xxxx0年以后形成的文书档案和各单位历年专业档案、实物档案、荣誉档案、照片档案、基建档案、声像档案及各种资料,管理档案资料多,内容丰富。

二、目前全县档案人才队伍的现状。

目前,我县现有专兼职档案工作者169人,其中县档案局档案工作者16人,部门专职档案员6人,兼职档案员14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4人,中共党员46人,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总体结构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无档案专业毕业人才。现在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资料收集管理工作,对于如何拓展资源建设,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无从下手,工作限于满足现状,保稳定保安全,只要不出事而已。

三、目前县乡两级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影响档案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目前,档案工作在服务上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利用者的满意,相当一部分人真正认识到“档案看起来是纸,用起来是宝”,档案工作已经在社会上“热”起来,让社会认可了档案的价值。但是到基层一级部门,有相当一部分县直单位、--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乡镇场一级政府的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特别是对村级档案工作的管理更是置之度外。他们重视的是“一票否决”的帽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以及实惠项目工作,甚至还有少数领导干部脑海里无一丝档案工作观念,对档案工作只讲不抓,或放任不管,手中掌握的档案资料常常一丢了之,严重挫伤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影响档案队伍的健康发展。

2、档案工作地位不强,影响档案事业发展。

由于档案产生的效益有限且时限长,相当一部分人的档案意识观念不强,在他们的眼中,档案工作至多只是一种资料整理保管工作,忽视了档案服务的社会价值,造成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使得档案工作边缘化,管理档案流于形式,单位和社会散存的档案资源损失严重,严重影响档案事业健康发展,有时出现档案干部队伍断层的不良现象。3、档案工作岗位待遇差,造成工作队伍缺乏动力。

作为档案工作岗位,相当一部分领导的眼中是养老休闲岗位,他们不了解目前的档案工作是信息化与资源型及社会服务型的专业工作,档案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可是由于档案工作岗位存在经济待遇差、政治待遇也差以及提拔调动的机会少的现状,特别是目前仅有的一点保健津贴也被取消,档案工作者静不下心来、流动快、调换频繁,调配进档案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年龄偏大的就是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员,现在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只能做一些档案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如何丰富档案资源,创新档案资源结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感无从谈起。工作限于满足现状,至于如何发展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后者的事,开拓创新精神全无,谈何创造性开发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造成档案工作队伍缺乏动力。

4、档案事业发展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大,档案资源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我县县乡两级现有153个机关档案室,可是80%以上的单位档案室投入小,保管保护的设施不全,档案工作没有摆上日常工作议事日程,特别是档案工作经费更没有摆上议题。大部分单位档案室只加强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对专业档案、实物档案、荣誉档案、照片档案、基建档案缺乏归档管理,特别是各单位、各部门对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要人物、地方特色等“三重一特”的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没有安排专门经费,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档案保管在股室,甚至有些保管在个人家中,没有进行专门收集、立卷、归档,有些档案资料已经出现霉、虫现象,档案资源收集不齐全,特色档案损失严重。档案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主要领导过问档案工作少,档案事业发展经费投入力度不大,档案资源的管理得不到保障,档案干部队伍的思想得不到解放,使得我县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跟不上新时代对档案工作的要求。5、档案的利用服务功能欠缺,档案工作队伍的社会形象边缘化。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得不到拓展,他们的思路使得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形象边缘化,档案工作部门的人才队伍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

针对目前县乡两级档案工作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的现实情况,为切实改善档案工作条件,提高档案工作社会地位,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加大档案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切实提高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县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笔者认为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档案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档案工作社会知名度。

档案工作从大的角度涉及到整个国家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工作,小的角度涉及到“家庭档案”、个人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工作,涉及面广,资源丰富。然而,由于我们大部分人没有从事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工作,意识不到档案对国家、对社会管理乃至个人及子孙后代富民强国的重要性,加强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工作的宣传及国家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法规宣传迫在眉睫,提升档案工作社会知名度越显重要。加拿大档案学家特里·库克曾说过:“在普通公民看来,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而且更多的还要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档案的重要和目前我县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宣传的重要性和提高档案工作社会知名度的迫切性。首先,领导干部必须重视档案工作,要将档案工作的宣传纳入单位日常议事日程,要树立起档案资源管理和建设意识;其次,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强档案业务和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进行档案工作网络化建设宣传;同时要利用各个部门的宣传媒体开展不同形式的档案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和开展档案资源建设的紧迫性,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知名度。

2、加强档案队伍思想建设,改变档案队伍自身定位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门不可能造出“原子弹”,它不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但档案事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记录着人类社会重要活动,承担着为党委政府提供档案服务的特殊责任,是促进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没有档案资料记录,“无档可查”,任何机构、组织都难以保证其决策、管理上的连续性、正确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每一项好的决策中,都必须借助档案资源,只有真正了解了过去,才能把握好现在,更好地预见未来。

3、加强档案资源管理和编研工作,提高档案服务民众的力度,增强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

档案资源是本钱,没有本钱一切都是空谈。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资源紧缺的时代,资源意识普遍觉醒,档案资源坐等上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要想有所作为,一是要有“抢抓”的意识,各单位、各部门不仅要做好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的管理,还要加强对专业档案、实物档案、荣誉档案、照片档案、科技(基建)档案及电子声像新型载体档案等方面收集、整合管理力度,特别是要对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要人物、地方特色等“三重一特”的档案资料加强收集整合工作,扩大档案资源渠道;二是要有创新和突破意识,各机关档案室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提供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不断挖掘档案的价值,努力把“死档案”变“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更好地为单位领导决策、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利用档案资料加强编研工作,积极为广大民众提供各种资料。要加强档案服务民众力度,档案工作部门要紧紧围绕维护民众权益积极开展工作,及时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开放档案的利用,为解决人事、土地、房产、待遇、矛盾纠纷等提供合法的档案依据,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积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平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要利用网络平台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整合档案资源,全面打造文档管理和现行文件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速各级档案馆、机关档案室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开辟现行文件利用的新途径,不断增强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4、加强档案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增强档案工作队伍的自信心。

社会的发展进步,事业的兴旺发达需要人才的支撑,档案工作者因“档案”相聚,事业唯“专业”而兴。档案队伍专业化程度决定着档案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特别是档案资源的建设更需要专业化人才。过去我们的档案人做到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档案工作的要求。目前,我县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虽然有169人,但是我们队伍的结构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职工身份人员偏多,创新档案工作意识不强,拓宽档案资源建设的水准不高。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第22项,特别指出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档案干部培训、交流、使用列入干部培养和选拔任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为档案干部学习培训、下基层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为档案部门配备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关心档案干部成长,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保持档案干部队伍稳定。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档案干部头脑,鼓励他们埋头苦干、乐于奉献、锐意进取;建立科学的引才育才机制,引进和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积极运用远程教育开展档案干部继续教育,让广大档案干部接受专业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正因如此,加强档案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一是需要组织人事部门站在快速发展我县档案工作的角度考虑,围绕“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加强高素质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公开招考或引进一些年轻朝气的大学生充实到档案工作岗位上工作;二是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加强县乡两级档案工作者的培训、交流、使用力度,为档案工作者交流任职创造条件,不断拓宽档案工作者工作阅历和知识视野,提升档案工作地位,对档案工作成绩优秀的人员要表扬,要奖励,要重用和提拔,激活档案工作者的自信心;三是档案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年轻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多组织档案工作者开展短期异地交流工作培训,多岗位锻炼,熟悉档案工作的多个环节,为他们创造更多学习、交流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早日培养成学术带头人和业务专家能手,不断壮大档案工作队伍;四是切实改善档案工作者的待遇。目前各部门、各单位从事档案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是职工身份,他们提拔调动的机会少,不少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工作岗位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几年。他们默默无闻、不图名利,单位领导班子要关心他们,特别是主要领导更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他们排忧解难,认真关注和主动关心他们的待遇,包括政治进步、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更加安心、静心、潜心致力于档案工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三中队在大队行政及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大队的工作目标,结合单位实际,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以“加快推动新一轮发展、实现队伍发展新跨越”为主题,以“更新队伍发展观念、创新应急服务机制、抓机遇构建服务新体系、打造高素质救援队伍”为主要内容,切实把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技术一流、装备一流、服务一流、作风一流救援队伍建设”实践载体,积极应对当前形势任务,中队全年杜绝轻伤以上事故,确保实现了安全救援。

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努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三中队年轻的队员比较多,结合中队实际情况,中队采取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方法对队员严格进行管理,同时坚持“以人为中心”,依据共同价值观和精神文化等人性化管理,中队指挥员深入到小队,与队员交流谈心,帮助队员消除矛盾,统一思想,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及时了解队员的本人思想动态,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让队员各抒己见,对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中队认真整理分析并采纳。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队员心目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激发了每个队员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把强制管理转化为队员的自觉意识,从而形成内在的驱动力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使队员的思想素质大幅度的提升。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提高班子素质。

我们紧紧围绕“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创新”的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强化劳动纪律和工作作风,制定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量化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做到压力均摊,风险共担,完善岗位责任制。听从领导安排,决不违章作业和指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在遵守各项制度上做到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做到,要求别人完成的,首先自己完成。特别加强业务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战术运用水平。

3、深化军事化管理理念,驻外值班塑造良好形象。

今年来三中队顺利完成了驻xx、xx、xx三个煤矿驻矿值班,驻矿小队能够做到保持良好的救援队伍军事化形象,与矿方密切配合,服从管理,搞好优质服务,驻矿指挥员严格要求,带头落实了大队《驻矿管理规定》和《禁酒令》,以身作则、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了救护大队在外界的优良形象。在值班期间,认真组织学习、训练,并积极开展预防性检查,为服务矿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在开展预防检查工作中,制定熟检制度,积极参与服务矿井的安全检查,组织人员到采、掘工作地点进行检查和熟悉巷道。提高救护队员对服务矿井的熟悉程度。查隐患、堵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十月份在驻xx矿期间,褚正月完成了地方和矿方应急救援小队的培训工作。同时,中队按照大队要求,对司机制定了行车管理规定。由于驻外出车数量的增加,为了保证路上的行车安全,中队采取了限速、及时做好车辆的.维护与保养等措施。加强对司机的行车安全教育,强化交通法规的学习。

1、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安全文件的学习。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了省局、集团公司和大队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强了形式任务教育和安全教育,使每一名指战员明确了思路,鼓足了干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了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了全体指战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了指战员的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意识,使“安全第一,施救第二”的安全救援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并认真组织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新版《煤矿救护规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矿井水害事故处理与避灾自救》、《救护大队安全技术措施》等一系列安全法规,使每名指战员得到了全面掌握。同时中队坚持每月召开安全学习。带领队伍学习专业业务、技术来不断提高自身和队伍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水平。

2、加强战备值班,提高战备观念,保证闻警即出,速战能胜。

加强战备值班,提高战备观念,保证闻警即出,速战能胜,按照“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护原则。

一是进一步培养指战员战备观念,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主保安意识。

二是中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强化了值班纪律,完善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保证了值班质量、人员数量。根据日常训练计划要求,针对队员的弱项,制定日常训练措施严格考核,从各个方面增强队员的实战能力,实现了安全救护。

三是为做好矿井安全优质服务,保证抢险救灾的需要实现自身安全,认真坚持仪器装备抽查制度,使各类仪器装备完好率达到了100%,安全、精确、可靠。

全年训练情况如下:设备操作484队次,军事化队列390队次,安装高泡88队次,装检96队次,抽查装备288人次,业务学习559队次,体质720队次,砌4㎡专闭88道,安装局扇接风筒74队次。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宣区人才[2013]1号文件要求,我委对全区农业从业人员进行了综合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xx区辖26个镇乡办事处,177个村,42个社区。总人口8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2万人,农业劳动力45万人。现有各类实用人才1.55万人。

(一)开展多种培训,努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1、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根据我区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需求安排新型农民培训内容,授课方式多样,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操作性强,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培训面、增大培训力度,2012年共组织农民培训910场次,培训农民达8万多人次。

2、开展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系统的专业培训。每年市区农委都举办农技人员培训班,请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的教授为农技人员集中培训。分析讲解当前最新的农业生产形势、种养殖技术。通过培训,让农技人员学习了解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为农服务的本领。

3、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广大农技人员按照包村联户制度要求,每人联系10个大户和一个村,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大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培养他们成为种、养殖能手。今年参加包村联户的农技人员219人,联系服务2184户。

4、组建农业科技人才咨询服务团。根据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各类咨询服务活动。通过专家答疑、播放光盘、散发科技资料等现场培训形式,为农民解疑答惑,每年发放技术资料20余万份。

(二)树立典型,带动发展农村实用人才。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注意发掘先进典型人物,树立一批科技素质高、"双带"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及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专业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实用人才科技致富、艰苦奋斗的事迹,表彰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热情。通过"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实现"树立一批典型,带动一方群众,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效应。

(三)依托协会,发展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积极引导实用人才创办各种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将同行业实用人才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搞好联合经营,改变实用人才分散状态,发挥群体优势,实现农村科技资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形式,为人才发挥用武之地搭建舞台。目前,我区建立粮油、植保、畜牧、蔬菜、茶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70个,集聚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扩大了技术辐射半径。另外,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已达16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在品种更新、产销对接、优质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如我区朱桥乡种植大户吴本生,成立了建成粮油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种植,建立自己的稻米加工企业--本生米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已成为我区粮油生产龙头企业。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业活力。

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多元化激励机制。中国共产党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农户、农村经纪人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凡被评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当年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5万元、2万元;对当年被评为全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一次性奖励1万元。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统筹安排15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式扶持2-3家规范化程度高、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核心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区级优秀实用人才、种养大户、农村科技经营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激发实用人才创业的热情。利用专栏、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重点宣传一批优秀实用人才带动周围农民致富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实用人才荣誉感。

(一)取得经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才培养,从外界强化各种措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型引导使培养对象从主观上形成一种强烈愿望,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成才的氛围。抓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论采取何种模式,典型示范的作用不能忽视。

(二)存在问题。

随着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一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

一是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我区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相对老化,生产操作是传统技术,老法老样偏多,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继续教育。同时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头人才的数量很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基本上外出打工或就地从事其他非农行业,在家从事农业的实用人才年龄大部分都在四十岁以上,缺乏创新精神。

二是农业从业人员水平较低。农村分布面很散,普通农民多,水平较低,多为分散型作业,且生产品种多样。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但目前培训经费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大。

三是农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较高,而大中专、高中级职称人员少之又少,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加之视野狭窄,小农意识强,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环保型、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激活存量,扩大总量,完善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完善教育培训网络,着力培养一大批高学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2、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增强,基本建立与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培养体系。

3、更新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创业人才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完善扶助机制,创建良好环境。一是服务上支持。建立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开放式农技推广服务协作新机制。二是技术上支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打造"技术+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院校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三是资金上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实用人才倾斜,给予资金扶持。

2、完善聚才机制,扩张人才总量。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工作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撑。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重才用才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认真组织人才工作宣传报道,及时报道我区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流动等环节以及在人才环境营造、人才激励和保障等方面采取的新举措、新成效,大力营造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模版]

按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对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和综合分析。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校人才队伍的现状。

到2010年10月,我校共有各类人才110人。从结构上来看,管理人才有10人,占人才总数的9%;专业技术人才92人,占83.6%;技能型人才8人,占7%;从学历来看,研究生1人,占0.9%;本科学历98人,占89%;大专学历8人,占7%;中专学历2人,占1.8%;高中学历1人,占0.9%。从年龄来看,管理人才36至40岁3人,占30%,41至45岁2人,占20%,46至50岁5人,占50%;专业技术人才35岁以下42人,占45.7%,36至40岁37人,占40.2%,41至45岁6人,占6.5%,46至50岁2人,占2.2%,51至55岁3人,3.3%,55岁以上2人,占2.2%;技能型人才41至45岁3人,占37.5%,46至50岁3人,占37.5%,51至55岁1人,占12.5,55岁以上1人,占12.5%。

1、管理人才10人中,正科级2人,副科级5人,其他3人。本科9人,专科1人。

2、专业技术人才92人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33人,未聘1人;研究生1人,本科89人,专科2人。

3、技能型人才8人中,高级工8人,专科学历5人,中专学历2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人。

1是人才队伍的结构合理。从职业构成上来看,专业技术人才占绝大多数,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只占少部分,符合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要求。从年龄构成来看,中青年人才占了绝大部分,人才队伍充满活力。从职称构成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现有27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现有40人,高级工8人,高层次人才占的比例大。现在学校形成了以高级教师为学科带头人、中级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五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活力逐步增强,作风更加扎实,服务意识更强,党政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在逐步提升;全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立足本职成就事业,在促进全校教育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凸现,产生了不少科研成果、出现了一些突出人才:近五年来,学校在国家、省、市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有390多篇次,获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学比武一获奖有136人次;有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物理教学比武国家一等奖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

从总体上来说,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校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才总量有较大的增长,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人才队伍的结构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绩效比较明显,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我校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重视人才。近几年来,学校在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快学校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领导人关于人才的论述,学习有关人才的政策和法规,不断提高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切有利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指定一名副校长分管人才工作。

2、依托载体培养人才。近六年来,我们针对不同的人才队伍,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教育。对管理人才,通过校长岗位培训进行培养。每年都选派校长、副校长参加省级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对专业技术人才,重视他们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每年都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的教师培训,参加“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培训,经常进行教学业务竞赛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未达到本科学历的老师通过各种聚道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这几年,未达到本科学历的老师陆陆续续拿到了本科学历,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老师未达到本科学历。

3、利用政策引进人才。近六年来,市人事局、市教育局都有政策允许市直学校过公开招聘引进人才。学校抓住机会,陆续公开招聘了优秀教师60人,有12人来自省、市级示范性中学,学校师资力量大大增强。

4、创造机会使用人才。推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度。2009年,学校各处室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一批年富力强、有管理经验的教师脱颖而出,加入了学校的管理行列,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管理才能。

三、我校人才队伍及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缺乏拔尖人才。科研型教师缺乏,在教育科研上缺乏带头人和引领者,使教育科研上不去。

2、缺乏名师。在学校里缺乏很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在社会上缺乏有名气、有影响力的老师。

3、科级非实职干部问题。我校是粮校改制过来的。改制后,原粮校科级干部已无实职了。原粮校正科级干部有:曹满光、李一凡。这些科级非实职干部现在都不享受科级干部待遇了,因为改制后上面没有相应文件。而现在这些同志对这个问题很有意见。上面没有政策,学校没有资金,于是科级非实职干部待遇成了一个矛盾。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客观上,由于资金缺乏,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因此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虽然每年都有一些老师能够培训学习,但相对而言还是远远不够,能够得到培训学习的老师不多。老师外出交流学习机会也不多。主观上,由于由于学校发展艰难,也顾不及对名师的培养。除了上数相对于人才的外部原因以外,人才自身的种种问题也是形成我校人才队伍现状、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能忽视的原因。如对自身估价过高,相互比较中只看待遇不看贡献,对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牢骚多、建设性意见少,积极争取少、消极对待多等。而在上述原因中,资金问题是主要问题,观念问题则是根本问题。

四、今后的工作设想。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全新理念,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在各种人力资源中,人才资源更为宝贵、更为重要、更为关键。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并使这些人才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人才工作。通过加强学习和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站在学校发展、学校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用战略的眼光看待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植于全体教职工的头脑中。

2、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规范人才培养行为。学校要有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和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才能有计划的进行,有序地进行,否则只能是随意的,乱的。

这种走一步是一步的做法是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的。因此学校今后首先要建立健全全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这是学校出人才的保证。

3、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人才队伍的培训和提高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因此,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有一个长远的、全面的规划,特别是拔尖人才、名师的培养要有一个长远的、全面规划,今后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加强培养。

4、加大投入,保证经费。人才培养投资是最耗资的,需要巨大的投资。但是,站在长远看,回报也将是巨大的。因此学校领导要有狠心和决心,舍得下本,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

5、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党政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学校党政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上自己的议事日程、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负责人由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副职负责此项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郴州市第十五中学2010年10月18日。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模版]

我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甘肃xxx公司重组而成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员工都是从原国有企业职工转变身份而来,现有员工xxx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xx人,专业技术人员xx人,技术工人xx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竞争。我公司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制度,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开辟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公司从完善《xxx公司劳资人事制度》、制定《甘肃xxx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办法》、《甘肃xxx公司技工管理办法》和《xxx公司学习培训制度》着手,健全培训教育设施,加大员工培训投入,提高管理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激励员工学知识、学技术,组织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安排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管理和专业知识,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适应公司生产需要,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度,也为了积极稳妥地使我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工作转入正常化,全面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建立健全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档案,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细则。通过对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对本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个人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综合评估,客观、全面、有效的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全年工作业绩,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状态,并根据聘用结果给予相应的待遇,激励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来,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骨干作用,进行技术创新,全面推进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由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和平时考核结果择优提出推荐名单,报公司专业技术考核聘用小组考评,考评合格者报总经理聘用。各单位考核要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原则,单位领导和员工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照不同专业系列、岗位的职责,确定各类人员的考核内容和细则。考核结果要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作为聘用、续聘、缓聘、低聘和解聘的主要依据,要充分体现奖优罚劣、鼓励竞争、优上劣下和按劳分配原则。聘用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要德才兼备,遵纪守法,讲究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是公司进行聘任的依据,聘用专业技术职称要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在任职资格具备的情况下,根据工作需要择优聘用,聘用后即可享受相应的待遇。聘用技术职称,要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优先聘任本职工作优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搞论资排辈。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原则上应当由低向高逐级晋升,个别业绩特别突出,符合破格条件者,由单位写出破格报告,经专业技术考核聘用小组考核通过,报总经理同意后,方可申报高一级职务,破格晋升。

2、技术工人管理方面。

为了加强公司技术工人的管理,准确反映技术工人的实际技能水平,使技术工人的劳动报酬与职业技能相适应,以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xxx公司劳资人事制度》,制定了《xxx公司技工管理办法》。

建立技术工人管理制度,使技术工人的培训、考核、使用等情况和其待遇相结合,逐步实行技术工人凭《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凭《职业资格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上岗。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设置技术工种岗位,按照所设定的技术岗位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择优3使用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只有在技术岗位工作时方能按技工对待。公司对技术工人实行技术等级制,分为学徒、初级、中级、高级四个等级,技术工人的技能级别以员工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依据,并结合公司内部技术考评情况确定相应的技术等级。考评小组评定的技术等级仅在本技术岗位工作时适用,有效期为一年,技工技术等级考评工作每年考评一次。现已在技术岗位工作的已经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须经公司技术等级考评小组考评确定其技术等级后按相应的技术等级对待。

从社会招收录用的新员工,具有本工种大专、中专、技、职校学历,或经职业技能培训已经取得本工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可在试用期满后申请认定和考评定级,其他人员从事技术工种须经三年学徒期,学徒期间岗位工资为相应技术岗位初级级别的80%,学徒期满经职业技术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经公司技术等级考评小组考评合格后方可定级,首次定级从初级开始。技术工人取得本技术等级一年以后,可参加高一级的技能鉴定。对平时进步快、表现突出、成绩优秀并提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徒工,可以提前转正定级,提前转正的时间不得超过学徒期的一半。

技术工人定级以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依,同时还要与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平时的劳动态度、工作质量、有无安全事故等因素相结合进行确定。技术工人改变技术工种时,须先经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办理。对改变技术工种的员工在取得新技术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后,经公司技术等级考评小组考评合格后方可按新技术工种对待;对离开原技术工种岗位一年以上,又回到原技术岗位的,应有三个月的熟练期,期满后经考评合格方能按原技术等级对待,熟练期间按低一级技术等级对待。

公司成立了技术等级考评小组,负责公司内部技术工人技术等级的考评工作,考核小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经营管理部及用人单位会同相关部门指定有关人员组成,考核小组的日常办公地点设在人力资源部。内部技术等级考评以日常业务考评为主,主要考评技术工人平时的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为了鼓励员工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试期间,工资正常发放。

3、培训学习方面。

为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规范公司理论学习的组织与管理程序,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变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个体学习为团队学习,加强沟通,增强学习实效,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加快信息经验在团队内部的交流共享,实现团队智商的最大化,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打造高效团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推动公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愿景,制定了《xxx公司学习培训制度》。

学习形式采取专题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专题学习由人力资源部组织,集中学习由人力资源部会同公司办公室组织,分散学习由各单位根据情况和需要组织或个人自学。学习时间分定期学习和不定期学习,周六定为公司学习日,每周六上午为固定学习时间,除生产工人外,其他人员必须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不安排其他工作。集中学习以党支部为单位,每月组织至少一次,每次学习不少于3.5小时,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40小时,领导干部带头学。集中学习的对象主要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集中学习建立签到制度,因故不能参加学习的应提前向人力资源部履行请假手续,事后及时补上学习内容。集中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教育;企业管理知识;公司经营理念;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企业文化建设等。每次集中学习后,参加学习人员要结合本人或本单位的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感悟学习感受,反思工作得失,检验学习效果,交流本人认为在工作学习生活方面最有价值的经验有,同时也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予以及时反馈,建立信息资讯的共享渠道,学习心得于学习后一周内交人力资源部。分散学习指各单位每周六上午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的部门学习或班组学习,由各单位负责人组织,本单位一般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参加学习。分散学习实行点名考勤制度。分散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生产经营目标计划;绩效考核相关指标;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思想观念;业务知识及内部管理知识;生产工艺流程及经营管理流程;岗位知识;安全知识;团队精神及爱岗敬业精神教育;员工行为规范教育;员工责任感、忠诚度、大局意识教育;员工创新精神教育;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分散学习由各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切实可行月度学习计划,各单位于每月30日前将次月将学习计划报人力资源部,分散学习由本单位负责人组织学习,学习要有学习记录和考勤记录,记载清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参加学习人员、学习笔记、意见建议等,由人力资源部监督检查学习情况。为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果,人力资源部不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对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前沿知识做专题辅导讲座。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还不够新;年轻技术骨干流失率较高;专业技术人才适应性差,成长缓慢,后继乏力;专业技术人员缺少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的动力;专业技术人才创新的主动性不强,才队伍建设还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缺少尖子人才和高素质的综合管理人才。以上这些问题是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

1、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首先要明确我公司发展的定位问题。要按照建设技术管理型企业的目标,做好发展规划。针对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动态,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发展目标。在技术发展上,以专业化大公司为目标,并体现自身特色。各专业要根据全公司总体发展目标和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既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又符合我公司工作实际的发展思路,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2、进一步推进工资绩效考核制度。积极推行岗位管理的模式,明确岗位职责和机构设置,强化岗位责任,并落实生产单位第一责任人负责制,不断完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体系,并逐步推行与之配套的岗位工资制,从而更有效地调动职工积极性。为人才引进和交流创造灵活的机制。

3、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根据全公司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技术培训的宏观管理,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对那些工作表现出色,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同志进行重点培养,并在全公司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学术氛围。

4、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改革科研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好经营生产和科研工作的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公司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技术人员大胆创新,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引进新工艺,开展新业务,及时把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公司的发展积攒后劲,保证企业持续、良性地发展。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五日。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用!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1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要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我们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主要采取听取情况和下发调查问卷两种形式进行。期间,重点调查了磐石市、高新区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走访了北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中油**石化公司、中油吉化集团公司、**化纤集团公司、市中心医院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工作座谈,并分别由市人事局、中小企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下发了调查问卷,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9%、科研方面占3%,其他人才占6%。

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4866人,占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26%,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5%。

其中,国有企业2394人,民营企业2472人。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5850人,占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总数的9.8%,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8%,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积极强化措施、创新制度,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并且打破常规,构筑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绿色通道,营造了良好的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几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人才意识显著提高。大多企事业单位都能把人才工作同单位自身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狠抓培养、引进和使用几个环节,突出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效能,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员可以生活、工作在北京,为企业效力,有效解决了北方城市引人难的问题。市中心医院几年来引进十几名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来医院安家落户,使心内科、心外科、骨科、烧伤科、消化科等科室迅速壮大,业务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为了促进吸引、引进人才,磐石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的若干规定》,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政策、服务、待遇、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保障措施。该市设立了一站式人才引进窗口,实行人才引进限时办理制度。几年来,配合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努力构建人才高地,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区创业发展。他们除了建立大学科技园、归国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民营科技园等孵化器,为高层次人才进区提供发展空间和载体外,还制定实施了许多激励举措,如给到高新区企业工作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以特殊贡献津贴;给在国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带国际先进科研成果进区领办、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以资金支持等。几年来,高新区吸引了近千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进区工作。

针对内陆城市引才困难的实际,一些企事业单位创新观念,实施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高层次智力柔性引进办法。**石化公司通过组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进站研究,提高对高、新、尖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目前几项国家863重点技术攻关项目都取得可喜成果,有的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中心医院规定所有的业务科室都要与国内、省内知名医院的对口科室或知名专家建立广泛的、长期的、稳定的业务协作关系,定期与他们进行沟通和联系,定期请上级医院知名专家来院进行现场手术示教、学术讲座、专题讲课、技术答疑。通过实施这样的举措,该院不仅解决了棘手的针对疑难病症和重大手术缺少专家的难题,同时智力引进带动该院一大批人才的快速成长。

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要求相比,目前**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问题。

1.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例偏低,尤其企业家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少。从数字上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3.3%,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能人才方面也是这样。我们一直自认为技能人才资源丰富,但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仅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明显低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

高层次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从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只有一少部分在企业。据**市人事局今年开展的人才调查数据表明,**市所属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3.23%在事业单位,而在企业的仅占177%。

此表由市人事局提供。

企业是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有16在企业这种结构显然对建设创新型**极为不利。

7.7%。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还仅仅是一个大体的人才范围和数字上的把握,即数的概念,而不是质的概念。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卓越企业经营管理才能和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家微乎其微。

次人才达220余人,其中多数是各单位的中青年骨干,包括各类专家近30人。流失的人才中,从专业分布上看,医疗卫生、中小学教育和工程技术专业流失量相对较多,分别占流失总量的50%、32%和12%。

综上,目前**市高层次人才队伍突出表现为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短缺;另一个是即使以往认为储备比较多、目前相对占有份额比较大的人才也正变得越来越少,比如卫生类、教育类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失。

障碍性因素客观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弱。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其开发和配置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就人才培养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的地区,人才培养投入也就相对要少,那么产生的功效也势必要小。就人才流动来说,受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流动规律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下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不易留住人才而往往要成为人才的主要流出地。显而易见,**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客观上不利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主观方面:人才工作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

1.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调查发现,一些单位缺乏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意识,对人才重视不够,在选人、用人上感情用事多,重才、惜人、爱才不够。因不能被有效使用而导致的人才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脱节。一些单位虽然比较注重培养人才,但挖掘人才潜能、发挥人才长处不够,培养和使用脱节。从整个社会上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也缺乏有机的结合,人才培养不是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定向培养,而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几年来,我市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都存在很大的高层次人才缺口。但目前没有一套针对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学工作机制。

3.人才开发的意识不强,开发投入少,作用小。主要表现在基层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意识普遍还不够强,没有树立起人才投资为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基层企事业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投入很少。人才工作的投入主要靠政府投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上没有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格局。

4.人才评价和激励措施不能有效落实。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和单位习惯于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致使一些政策措施得不到实际落实。

1.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树立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意识。要通过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通过宣传,引导各单位树立人才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和事业发展关键要靠人才的意识,把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变成一种自觉。

强化培养,完善结构,提升高层次人才素质。一方面要根据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搜集数据,了解掌握全市各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订单培训和人才培养,解决当前高层次人才缺口和人才能力、素质与现实需求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本着提升高层次人才层次、素质、能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3.5万人,其中培养新技师不少于5000人。要实施城镇和农村创业人才及技术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00名具有一定创业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城镇、乡村创业小老板和一大批扎根农村,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实施的高层次涉农技术人才。

点领域、重点方面人才培养上的资金支持、倾斜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用才和育才两个主体作用。同时让人才本身分摊培养成本,并且广泛吸收社会支持、捐助资金。

4.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以科学的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的热情。要继续推行并完善鼓励各类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及领办、创办企业的人才政策;要建立并完善以技术或创新成果入股的相关制度;要大力倡导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企业以股权、期权奖励给有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要加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突出贡献人才、实际应用人才、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奖励力度;加大对处于爬坡阶段、攻坚阶段和起支撑作用的人才支持、扶持力度;要针对不同类别、层次人才采取不同手段,实施有效激励;要充分发挥政策杠杆、导向作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

5.完善绿色通道,加大急需高层次人才及智力的引进力度。要围绕全市汽车、化工等五大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积极吸引海外、域外人才;要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引才引智制度,以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吸引人才;要发挥海外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域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作用,让域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我所用。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2近年来,我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实施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战略,使我县拥有了一大批有知识、有实力、有作为的科技人才,为的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

作来抓,打破传统人才观念,重视人才价值,创新人才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壮大人才实力、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使我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素质培训,积极开展任职和初任职培训,对经政府党组批准任命的股级以上干部及新录用的公务员、新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招聘的各类学校毕业生,根据不同单位、不同职务、不同需要,分别进行为期不等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协调、拒腐防变和办事能力。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县处级、科级和股级干部528人次,培训新录用公务员67人次;定期开展更新知识培训,以县电大为基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每年都对全县公务员进行新知识、新理论的培训,参训率达100。十五期间累计开展计算机、英语、电子政务、依法行政、《公务员法》等8个项目5598人次;指导各行政机关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业务培训,根据各单位公务员的意愿和工作特点,采取实地参观、接受教育、考察学习等方式,使全县广大公务员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到了知识,而且进一步推进了县直单位创建学习型机关进程。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开展专门业务培训3498人次。二是开展正规化学历教育,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履行单位申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的程序,有重点、有步骤的组织有素质、有潜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机关公务员到高等院校接受正规、脱产的学习深造。十五期间,我县组织了3名专科学历的在岗人员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脱职进修法律本科学历,1名本科学历人员到燕山大学参加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班进修。三是严把选人用人关口。选人用人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通过公开报名、层层把关,严格筛选,公开选拔,为我县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近几年来,我局先后为财政、县委县政府两办、县纪检会、街道办、县公安局、县畜牧局等部门招聘了190名工作人员;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范选拔程序,坚持用人标准,严格任命政府管理的单位股级干部。目前,全县568名股级干部全部是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的骨干力量。正是经过我们一手抓选人用人渠道,一手抓学习培训,我县广大公务员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成为一支的群众信赖、为民办事的党政人才队伍。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1304名党政机关公务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人,大学本科学历562人,大专学历554人,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77人。职称评聘的激励约束作用成为经济建设的助推器。专业技术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在我县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做好职称改革工作。一是严格申报。细化、量化申报评审条件,实行申报单位、主管部门、县职改办逐级审报制度,尽可能的把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骨干为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二是严格聘任管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优胜劣汰的职称改革原则,实行聘任政策、数额、结果三公开,真正把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选拔上来。对受聘人员实行聘任合同管理,明确具体岗位职责、权限,同时采取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等措施,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续聘、解聘、晋升的重要依据,督促专业技术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稳定基层人才队伍,对聘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要求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进一步保证了专业技术人员有良好的实践工作能力。三是严格开展继续教育。将继续教育作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和知识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来抓。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述略》等新政策、新理论,指导农业、教育、卫生等部门围绕本行业特点,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严格落实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制度,使每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都在80学时以上,每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都在96学时以上。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845人,其中:按级别分正高职5人,副高职344人,中职3362人,初职3134人;按专业分,农、林、水、畜牧技术类196人,卫生技术类1003人,工程技术类450人,教育。

教学。

类4817人,其它类379人;按学历分,研究生以上1人,大学本科2282人,大学专科3379人,中专及高中以下1183人。通过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激励约束作用,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围科技人才促进**发展近年来,我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实施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战略,使我县拥有了一大批有知识、有实力、有作为的科技人才,为的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打破传统人才观念,重视人才价值,创新人才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壮大人才实力、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使我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素质培训,积极开展任职和初任职培训,对经政府党组批准任命的股级以上干部及新录用的公务员、新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招聘的各类学校毕业生,根据不同单位、不同职务、不同需要,分别进行为期不等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协调、拒腐防变和办事能力。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县处级、科级和股级干部528人次,培训新录用公务员67人次;定期开展更新知识培训,以县电大为基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每年都对全县公务员进行新知识、新理论的培训,参训率达100。十五期间累计开展计算机、英语、电子政务、依法行政、《公务员法》等8个项目5598人次;指导各行政机关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业务培训,根据各单位公务员的意愿和工作特点,采取实地参观、接受教育、考察学习等方式,使全县广大公务员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到了知识,而且进一步推进了县直单位创建学习型机关进程。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开展专门业务培训3498人次。二是开展正规化学历教育,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履行单位申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的程序,有重点、有步骤的组织有素质、有潜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机关公务员到高等院校接受正规、脱产的学习深造。十五期间,我县组织了3名专科学历的在岗人员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脱职进修法律本科学历,1名本科学历人员到燕山大学参加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班进修。三是严把选人用人关口。选人用人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通过公开报名、层层把关,严格筛选,公开选拔,为我县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近几年来,我局先后为财政、县委县政府两办、县纪检会、街道办、县公安局、县畜牧局等部门招聘了190名工作人员;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范选拔程序,坚持用人标准,严格任命政府管理的单位股级干部。目前,全县568名股级干部全部是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的骨干力量。正是经过我们一手抓选人用人渠道,一手抓学习培训,我县广大公务员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成为一支的群众信赖、为民办事的党政人才队伍。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1304名党政机关公务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人,大学本科学历562人,大专学历554人,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77人。

职称评聘的激励约束作用成为经济建设的助推器。专业技术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在我县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做好职称改革工作。一是严格申报。细化、量化申报评审条件,实行申报单位、主管部门、县职改办逐级审报制度,尽可能的把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骨干为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二是严格聘任管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优胜劣汰的职称改革原则,实行聘任政策、数额、结果三公开,真正把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选拔上来。对受聘人员实行聘任合同管理,明确具体岗位职责、权限,同时采取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等措施,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续聘、解聘、晋升的重要依据,督促专业技术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稳定基层人才队伍,对聘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要求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进一步保证了专业技术人员有良好的实践工作能力。三是严格开展继续教育。将继续教育作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和知识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来抓。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述略》等新政策、新理论,指导农业、教育、卫生等部门围绕本行业特点,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严格落实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制度,使每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都在80学时以上,每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都在96学时以上。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845人,其中:按级别分正高职5人,副高职344人,中职3362人,初职3134人;按专业分,农、林、水、畜牧技术类196人,卫生技术类1003人,工程技术类450人,教育教学类4817人,其它类379人;按学历分,研究生以上1人,大学本科2282人,大学专科3379人,中专及高中以下1183人。通过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激励约束作用,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积极开发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企业生产经营领域,有力的帮助了农民增收、企业增产增效,推动了***的经济发展。十五期间,共研究开发了《***》、《****》等***项科技成果,获得了***省创业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励。

在**、***的工作的外地大学生纷纷表示将落户**、根扎***干事业,努力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截目到目前,我县企业人才累计达1932人,其中国有企业252人,非公有制企业1680人,全部在****等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土拔尖人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一是完善优秀乡土人才选拔办法。采取个人申报、乡镇、县直单位联合评审等方法,真正把我县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等乡土人才选拔了出来。近两年,我们先后向省人事厅申报了*******等一批先进拔尖人才,有效地鼓励其发挥了致富带头人作用。二是着力提高乡土人才技能水平。今年我们将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农办、县科协等单位,邀请中国农业大学9名专家教授来我县开展食用菌及设施果菜栽培、奶牛奶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淡水鱼养殖等实用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全县种养大户的科学种植、养殖水平。三是引导涉农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发挥专长,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择业。今年我们出台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对他们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制订了优惠政策,即帮助他们实现了就业,又弥补了农村实用人才不足的缺陷。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农村乡土拔尖人才65人,其中种植类8人,养殖类19人,加工类38人。

制订科技人才发展长远规划与专项基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分别确定人才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制订十年远景规划。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拔款、用人单位自筹等渠道,建立专门的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训、突出贡献奖励、攻读深造补贴、支持贫困大学生等,为人才成长、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强各类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走出去,用人单位与高等院校取得联系,建立人才培养协作关系,选送一批初、中级人才去学习深造,培养***急需的学科技术带头人;近期应着重培养冶金、机电、高效农业和农林牧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急需人才。同时还要组织企业家赴高校、科研机构各知名公司考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另一方面要请进来,继续聘请两院院士、省内外专家教授来讲座授课,为服务,聘请博士、硕士开展经济技术交流,提高我县现有人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着力在引进人才上做文章。在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外出参加人才交流会,引进急需人才的同时,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地吸引人才的的政策措施,在编制、工资、职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在住房、配偶等方面给予妥善解决,特别是农、林、水、畜牧等涉农专业的双学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只要回***就业,尽最大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切实增强***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通过假日博士、双休日研究生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一批候鸟型人才,为***的经济开新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做好高中级资格申报和初级资格评审认定工作,坚持重业绩,看成果的原则,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不唯学历资历,综合审查其工作经历、工作能力、业绩成果材料,确实把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骨干选拔出来,树立一批专业技术领域领军人物。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根据省市安排部署,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训考核工作,采取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在十一五前三年将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轮培一遍,使他们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活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业绩,为我县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大力开发乡土人才。制定有关乡土人才兴办科技实体和开发技术项目的优惠政策,多方面促进乡土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组建面向市场、灵敏度高的信息网络,帮助和引导乡土人才接轨市场,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充实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合理安排公务员流动,鼓励县直单位35周岁以下公务员到基层工作。扎实做好乡镇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从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公开选拔一批有能力、有素质的人员补充到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中去,缓解人员年龄老化问题,提高乡镇机关公务员的生机和活力。

加强人才的后续管理。每半年召开一次人才座谈会,选出优秀人才代表出席会议,面对面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配合组织部门做好人才组织发展工作,特别是对人才较为集中且人数较多的的大型私营企业建立人才党支部,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3工业经济是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工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区社会稳定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局。只有大力抓好工业经济,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两个率先,才能牢牢确立我区在苏南经济板块中第一集团军的地位,才能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实现富民强区的宏伟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区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我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养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人才开发、人才引进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对引进人才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养老保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营造人才流动的宽松环境,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逐步形成。特别是《关于加快构建教育、卫生、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化工新材料、纺织、建筑、农业八大人才高峰的实施意见》文件的制订,明确了我区十五期间构建八大行业人才高峰的目标,全区上下对人才意识的重视程度得到空前提高,加强人才环境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良好的创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正在我区形成。

高和更新现有人才的知识水平;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委以重任,高学历、年轻化的专业人才已经在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新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关键岗位上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人才上还存在一定的门槛,例如养老保险等方面。

2、经营管理人员队伍综合实力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缺乏战略眼光,缺乏现代企业运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从总体上看,我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理论功底扎实、管理能力高超、国际视野开阔、实践经验丰富、经营业绩卓著的企业家数量不多,企业经营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我们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只有少数企业推行了职业经理人和现代企业制度等一些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而更多的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则仍然实行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的产品推销方式,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策划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尚未推开;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以家族式经营为主,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很少考虑通过引进一些经营管理人才来管理和发展企业。大部分企业引进人才时仅考虑专业技术人才,而轻视了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此,如再不切实重视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我们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要谋划更长远的发展将会缺乏后劲,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影响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3、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短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谈及人才,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才是人才。但事实上,即使是最富创造性的发明、最先进的设计,也只有经过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手才能最终变成完美的产品。随着我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类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职业技术人才的紧缺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是观念问题,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仍然有不少人轻视职业技术教育,不愿当一线技术工人。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结合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企业之间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实习培训等方面都有加强合作的要求,但由于受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息沟通、合作办学的途径和方式。

三、进一步加强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根据武政办发70号文件,明确了我区支柱产业在十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大四大行业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使四大行业人才资源总量以高于其他行业的速度稳步增长,质量显著提高,结构明显改善,效益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在四大行业聚集起具有一定规模、综合实力较强、在常州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形成我区产业人才高峰。到201x年,四大行业人才资源总量争取达到3万人规模,年均递增5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争取达到1000人,年均递增14以上。根据这次调查的现状,同目标任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为了实现区委提出的武进要做两个率先的先行区,三年再造一个新武进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定加紧人才队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实行经济发展、人才先行的方针,确保经济发展拥有足够的人才保障。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加快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产业人才群体,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产业。我区应把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大力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术人才以及各类紧缺人才,营造产业人才集聚效应。、创新和完善现有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确立人才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的主体地位。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遵循价值规律,按市场价位合理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以业绩考核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分配水平。进一步完善技术入股等要素分配办法,实现多种分配激励措施的优化组合。、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力度,要认真做好省333工程、常州市831工程和我区515工程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电子信息业认真实施it高层次人才工程,机械冶金行业实四个5工程和1252工程,化工新材料行业实施产学研联合人才开发工程,纺织行业实施3521人才开发工程。确保四大行业有足够的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力度,大力倡导学习型企业活动,全面推行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高级人才。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举办高层次人才研修班,邀请企业界知名人人士作专题讲座,鼓励现有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大的投入的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企业后备人才队伍的系统培训,通过开办mba等各类研究生班、送高等院校深造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后备人才的成长。、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加大现有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切实改变一些企业家族式经营、家长式管理的状况,全面推行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3、利用优势,加大力度,吸引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我们要抓住大学城建在武进城区的机遇,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利用这一优势,为我区培养和输送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协调职能,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企业和学校间的合作,明确对我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方式,建立企业、学校、政府三方面联系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