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导游词(8篇)

时间:2023-06-24 08:22:01 作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音岩导游词(8篇)篇一

观音山(kuan-yin mountain),旧称新宜山,别名八里坌山(淡水厅志载)。位于中国台湾新北市五股区、八里区交界,海拔标高616米,由淡水河北岸向南遥望,全区有十八连峰,区内有多座古刹,更增添观音山的灵性,其中有数间供奉观世音菩萨的观音寺。亦有不少纳骨塔及墓园错落其间,该山西临中国台湾海峡,东北隔淡水河远望关渡,昔日的“坌岭吐雾”为淡水八大景之一,山顶又称“硬汉岭”,全山属北海岸及观音山“国家”风景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中国台湾观音山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中国台湾观光旅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观观音山,并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

观音山是台北近郊名山,山形犹如横卧的观音像,庄严地矗立在淡水河南岸八里地区,与北岸的淡水市镇、大屯火山群相望,为淡水河口的著名地标。

观音山的海拔不高,却相连着18座小山峰,最高的硬汉岭也不过612公尺,山区步道密布穿梭,为台北市西郊最热门的登山去处之一。山上座落着不少名刹古寺,并可溯溪观瀑、观鹰赏鸟、眺望半个台北和壮丽的大屯山列,是一处丰富的自然观赏去处。

观音山上的山径溪谷四通八达,登山路线林林总总、难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拣挑适合自己体力的山径上山。其中最大众化的路线是从五股的观音山站牌出发,沿山阶上登凌云禅寺,再由寺后的牌楼往上走,约1小时可抵硬汉岭。在此登高眺览,视野辽阔,整个台北市自新光大楼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对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壮观。

白天上观音山,可隔着门墙老树感受楞严阁、开山院的古朴庄严,远眺淡水八景之一的“坌领吐雾”;傍晚时分坐观落日晚霞,淡水暮色最令人心动;或于夜幕低垂时看淡水河畔夜景,万家灯火闪烁明灭,另有一番扰攘人间之美。

好,观音山到这里就参观完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这次中国台湾之行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回忆,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欢迎各位再次光临,再见!

观音山(kuan-yin mountain),旧称新宜山,别名八里坌山(淡水厅志载)。位于中国台湾新北市五股区、八里区交界,海拔标高616米,由淡水河北岸向南遥望,全区有十八连峰,区内有多座古刹,更增添观音山的灵性,其中有数间供奉观世音菩萨的观音寺。亦有不少纳骨塔及墓园错落其间,该山西临中国台湾海峡,东北隔淡水河远望关渡,昔日的"坌岭吐雾"为淡水八大景之一,山顶又称"硬汉岭",全山属北海岸及观音山"国家"风景区。

观音山在淡水河河口南畔,东与大屯山群峰隔河相峙,西南毗接林口台地。形似仰卧之观音,山顶空旷怡人,立足其上可俯瞰河口及淡水镇、台北市郊景色,为淡水八景之一。凌云古刹坐落山腰,后另建新庙于古刹后方约数百公尺处(即观音山腹),名曰凌云禅寺,是游人休憩处。

观音山为一锥状火山,是大屯火山汇最西的一部分,其北侧以火山熔岩为主,南侧以火山碎屑流为主,火成岩以安山岩为主,另外含有一些早期喷发的玄武岩,越晚期的喷发则形成含角闪石的安山岩。淡水河沿著观音山麓流入中国台湾海峡,因两侧的火山熔岩与碎屑物漫流入海,而形成火山海岸。

山上坐落着不少名刹古寺,并可溯溪观瀑、观鹰赏鸟、眺望半个台北和壮丽的大屯山列,是一处丰富的自然观赏去处。 观音山上的山径溪谷四通八达,登山路线林林总总、难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拣挑适合自己体力的山径上山。其中最大众化的路线是从五股的观音山站牌出发,沿山阶上登凌云禅寺,再由寺后的牌楼往上走,约1小时可抵硬汉岭。在此登高眺览,视野辽阔,整个台北市自新光大楼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对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壮观。

白天上观音山,可隔着门墙老树感受楞严阁、开山院的古朴庄严,远眺淡水八景之一的"坌领吐雾";傍晚时分坐观落日晚霞,淡水暮色最令人心动;或于夜幕低垂时看淡水河畔夜景,万家灯火闪烁明灭,另有一番扰攘人间之美。

在荷兰人统治时代,观音山叫淡水山(出现在1654年荷兰人'淡水与其附近村社暨鸡笼岛略图'中编号37的tamswijse berch),但汉人习称八里分(坌)山,系因山边的原住民部落八里坌社而得名。

康熙年间,乃延用八里坌山的地名(康熙二十四年蒋毓英"中国台湾府志")。

清朝雍正年间(西元1720xx年代)也曾改为"兴直山",但在各地方史籍中仍以"八里坌山"称之。

后来改为观音山的说法有二:一说是乾隆20xx年(西元1752年)客家籍贡生胡焯猷(福建汀州永定人)在山路西云岩筹建大士观(今五股区西云岩寺)而得名,一说是由于山棱起伏变化,从关渡一带眺望时,山型起伏貌似观音菩萨的面容仰天的侧面而得名。

据中国台湾著名的地名学者-陈国章教授所著的中国台湾地名辞典,认为该地的地名是因"形似观音菩萨的山"而得名。

1937年12月27日,日本殖民当局以中国台湾宝岛山水风光秀丽筹划成立大屯观音山、次高山太鲁阁和新高阿里山三座"国立"公园,并于1941年3月10日发行纪念邮票、小全张及中国台湾"国立"公园集,可惜因战争而延宕。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台湾回归中国,观音山优良的屏障、视野的宽阔好山好水,为国人所认为风水宝地,滥挖滥葬,一片零乱有碍视野观瞻。相较之下,景观资源大不如往昔,已失去了成为"国家"公园之基本要件,十分可惜。

观音山自古便有登山活动,目前八里登观音山的路线共有四条主要路线,其中以乘车至观音山风景区管理处,由凌云禅寺旁铁汉步道经硬汉岭拾阶而上登顶为最热门路线。硬汉岭为1961年宪兵学校300名学员开辟了一条直达山顶的登山步道,为鼓励学员学硬汉而来作硬汉而去,而名硬汉岭。硬汉岭为火山碎屑岩与凝灰角砾岩所构成,1992,1993年来时有豪雨山崩土石滑动,步道毁坏并危及凌云禅寺安全。寄望能有效妥当的维护整修以保持灵山古刹之原有古朴韵味。

由于季风吹来中国台湾海峡的水汽,遇到观音山岭的阻挡,便降下化为云雾,有如飘绵滚絮、变幻无常,蔚为奇观.被文人雅士命名为"坌岭吐雾",名列清代淡北八景之一。同治年间大龙峒举人陈维英曾题诗赞曰:"坌岭微茫八里间,连朝吐雾罩鸦鬟,此中定有深藏貌,未许分明见一斑"。

观音山是中国台湾北部火成岩区中最西北侧之火山单元,以淡水河与大屯火山群遥遥相望,基本上为单一中心喷发的火山碎屑、凝灰岩与熔岩交替组成之复式火山。观音山火山之主体可能是一中央喷发之锥状火山,锥体半径约1~2公里,喷发中心在观音山主峰之东南方。在凌云山一带之半环形之连峰可能是火山口壁之西侧。在此以东,于石壁坑附近之地形,呈马蹄状之半圆形凹陷(图4)可能是火山口所在,但火山口之东壁已经爆破或熔岩溢流岩浆库匮空塌陷而崩塌,其部分碎屑构成分布于凌云山以东地区之集块岩或原先之火山碎屑流与火山砾岩。

观音山火山活动时可能不猛烈,因而出露之主体并未含有可观的火山碎屑岩,仍以厚层的岩流为主。观音山喷出熔岩流也和大屯火山群相似,均以安山岩为主。一般安山岩常呈灰或灰黑色,且多呈斑状结构,由结晶较粗大之斑晶散布在石质细密之石基中(图5)。斑晶矿物以镁铁矿物为多,包括橄榄石、辉石、紫苏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此外还有灰白色的斜长石。石基以斜长石和一些镁铁矿物的微晶(肉眼不能分辨的)和无结晶的火山玻璃所组成。

本区安山岩熔岩依喷发之先后,由下而上可分别为三层,各层岩石在组织上和成分上都有多少不同。

底层(或第一层)是粗粒普通辉石玄武岩或玄武岩质安山岩熔岩。主要露出于火山锥体之中心地带,包括石壁坑及其东侧之米仓村、乌山头,至福隆山等地。安山岩颜色深灰,呈斑状结构有许多黑绿色之普通辉石斑晶,散布在灰色细晶之石基中,斑晶大者可达 5公厘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这些斑晶多成双晶或丛晶(由数个晶体结集而成),辉石之外还有多数斜长石和少数橄榄石。

中层(或第二层)的熔岩是由两辉安山岩构成。岩石外观灰色,普通辉石之斑晶虽粗大易见但甚稀少,细长之紫苏辉石晶体颇多但均细小。本岩石之石基占量较多,由斜长石和紫苏辉石细晶以及火山玻璃所组成。本层是观音山中露出面积最广的熔岩,主要分布于观音山主峰北侧之山坡。第二层斑晶稀疏之两辉安山岩,常含第一层辉石斑晶多而聚集成丛的普通辉石安山岩之捕获岩块,根据年代对比的包裹定律,即可知其发生之先后顺序,乃辉石安山岩(第一层)早于两辉安山岩(第二层)。

顶层(第三层)紫苏辉石安山岩与一部分角闪石紫苏安山岩为其特征,颜色淡灰色或灰紫,斑晶细小不显著。有时可见有细长之紫苏辉石或角闪石之小晶,石基较多包含微晶与玻璃质。本层主要分布在火山中央之顶部,由观音山主峰至崩山一带。

在本地区内除上述之三层熔岩流之外,还有两处独立之小规模火山岩体,一是在观音山站北侧公路旁出露之黑云母角闪安山岩脉,为一厚约20~40公尺之脉状小侵入体(或称观音坑岩脉),穿入观音山层之粉砂岩之中。另一处是突出于成子寮附近低地上之万年塔小山,岩石是橄榄石玄武岩,可能是一火山侧喷发之岩体。万年塔所产出者,其橄榄石含量较普通辉石为多,与福隆山玄武岩略有不同。

根据结晶分化的效应,玄武质岩浆经由橄榄石、辉石与斜长石的结晶分化可以产生安山岩。同样的由混染作用,也就是由基性的岩浆与酸性的岩浆混合,或是由玄武质岩浆,混杂了沈积物或地壳物质都可能衍生成安山岩。在观音山地区安山岩或玄武岩中,常含有火山体基底的砂岩或硅质片岩,显示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角色。

观音山各火山体的喷发时代,根据钾-氩法定年的结果来看,观音山火山之活动盛行于第四纪。由六十余万年前开始;接着是五十余万年前底层辉石玄武岩或玄武岩质熔岩之喷发;其次则为四十余万年前,第二层两辉安山岩;再依次为三十余万年前第三层紫苏辉石与紫苏辉石角闪安山岩之喷发;最后以二十余万年前橄榄玄武岩落幕。由火山喷发年代与塌陷破火山口地貌看来,观音山非为活火山,有可能是座休眠火山或死火山。

台北观音山位于我国台湾台北县五股乡、八里乡交界,山形犹如横卧的观音像,庄严地矗立在淡水河南岸八里地区,与北岸的淡水市镇、大屯火山群相望,为淡水河口的著名地标。

台北观音山的海拔不高,却相连着18座小山峰,最高的硬汉岭也不过612公尺,山区步道密布穿梭,为台北市西郊最热门的登山去处之一。山上座落着不少名刹古寺,并可溯溪观瀑、观鹰赏鸟、眺望半个台北和壮丽的大屯山列,是一处丰富的自然观赏去处,观音山上的山径溪谷四通八达,登山路线林林总总、难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拣挑适合自己体力的山径上山。其中最大众化的路线是从五股的观音山站牌出发,沿山阶上登凌云禅寺,再由寺后的牌楼往上走,约1小时可抵硬汉岭,在此登高眺览,视野辽阔,整个台北市自新光大楼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对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壮观。

是台北近郊名山,山形如同横卧的观音像,肃穆地耸立在淡水河南岸八里地域,与北岸的淡水市镇、大屯火山群相望,为淡水河口的有名地标。

观音山的海拔不高,却相连着18座小山峰,最高的硬汉岭也不外612公尺,山区步道密布穿梭,为台北市西郊最热点的登山去处之一。山上座落着不少名刹古寺,并可溯溪观瀑、观鹰赏鸟、远望半个台北跟绚丽的大屯山列,是一处丰盛的天然欣赏去处。

观音山上的山径溪谷四通八达,登山路线林林总总、难易不同,登山客能够拣挑合适本人膂力的山径上山。其中最民众化的路线是从五股的观音山站牌动身,沿山阶上登凌云禅寺,再由寺后的牌楼往上走,约1小时可抵硬汉岭。在此登高眺览,视线广阔,全部台北市自新光大楼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对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气象更是壮观。

白天上观音山,可隔着门墙老树感触楞严阁、开山院的古朴庄严,远眺淡水八景之一的“坌领吐雾”;薄暮时候坐观落日晚霞,淡水暮色最令人心动;或于夜幕低垂时看淡水河畔夜景,万家灯火闪耀明灭,另有一番扰攘世间之美。

观音山是山寺的代表,座落在蜀岗最高的东峰,是扬州的自然制高点。

构寺者在山顶随山势筑殿,山上古树蔽日、红墙高耸、山庙一体,建筑都与平原寺严谨的对称构造不同,楼殿参差,曲折幽深,继承了隋炀帝在此所建迷楼的风格。

寺院里辟有紫竹林,漫步其间,清爽异常。观音山寺的佛像不同于一般寺院以“释迦牟尼”为主像,而以“菩萨”为主佛像,其中又突出观音菩萨,面容慈善、秀丽妩媚、温柔娴静、已世俗化。观音山的香市极盛,特别是阴历二月十九日的观音诞日。

现寺内还供有缅甸仰光市政府赠送的玉佛。山顶池塘称“天池”。此山被誉为“第一灵山”。

观音山是中国台湾北部火成岩区中最西北侧之火山单元,以淡水河与大屯火山群遥遥相望,基本上为单一中心喷发的火山碎屑、凝灰岩与熔岩交替组成之复式火山。观音山火山之主体可能是一中央喷发之锥状火山,锥体半径约1~2公里,喷发中心在观音山主峰之东南方。在凌云山一带之半环形之连峰可能是火山口壁之西侧。

在此以东,于石壁坑附近之地形,呈马蹄状之半圆形凹陷可能是火山口所在,但火山口之东壁已经爆破或熔岩溢流岩浆库匮空塌陷而崩塌,其部分碎屑构成分布于凌云山以东地区之集块岩或原先之火山碎屑流与火山砾岩。

观音山火山活动时可能不猛烈,因而出露之主体并未含有可观的火山碎屑岩,仍以厚层的岩流为主。观音山喷出熔岩流也和大屯火山群相似,均以安山岩为主。一般安山岩常呈灰或灰黑色,且多呈斑状结构,由结晶较粗大之斑晶散布在石质细密之石基中(图5)。斑晶矿物以镁铁矿物为多,包括橄榄石、辉石、紫苏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此外还有灰白色的斜长石。石基以斜长石和一些镁铁矿物的微晶(肉眼不能分辨的)和无结晶的火山玻璃所组成。

本区安山岩熔岩依喷发之先后,由下而上可分别为三层,各层岩石在组织上和成分上都有多少不同。

底层(或第一层)是粗粒普通辉石玄武岩或玄武岩质安山岩熔岩。主要露出于火山锥体之中心地带,包括石壁坑及其东侧之米仓村、乌山头,至福隆山等地。

安山岩颜色深灰,呈斑状结构有许多黑绿色之普通辉石斑晶,散布在灰色细晶之石基中,斑晶大者可达 5公厘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这些斑晶多成双晶或丛晶(由数个晶体结集而成),辉石之外还有多数斜长石和少数橄榄石。

中层(或第二层)的熔岩是由两辉安山岩构成。岩石外观灰色,普通辉石之斑晶虽粗大易见但甚稀少,细长之紫苏辉石晶体颇多但均细小。本岩石之石基占量较多,由斜长石和紫苏辉石细晶以及火山玻璃所组成。本层是观音山中露出面积最广的熔岩,主要分布于观音山主峰北侧之山坡。

第二层斑晶稀疏之两辉安山岩,常含第一层辉石斑晶多而聚集成丛的普通辉石安山岩之捕获岩块,根据年代对比的包裹定律,即可知其发生之先后顺序,乃辉石安山岩(第一层)早于两辉安山岩(第二层)。

顶层(第三层)紫苏辉石安山岩与一部分角闪石紫苏安山岩为其特征,颜色淡灰色或灰紫,斑晶细小不显著。有时可见有细长之紫苏辉石或角闪石之小晶,石基较多包含微晶与玻璃质。本层主要分布在火山中央之顶部,由观音山主峰至崩山一带。

在本地区内除上述之三层熔岩流之外,还有两处独立之小规模火山岩体,一是在观音山站北侧公路旁出露之黑云母角闪安山岩脉,为一厚约20~40公尺之脉状小侵入体(或称观音坑岩脉),穿入观音山层之粉砂岩之中。另一处是突出于成子寮附近低地上之万年塔小山,岩石是橄榄石玄武岩,可能是一火山侧喷发之岩体。万年塔所产出者,其橄榄石含量较普通辉石为多,与福隆山玄武岩略有不同。

根据结晶分化的效应,玄武质岩浆经由橄榄石、辉石与斜长石的结晶分化可以产生安山岩。同样的由混染作用,也就是由基性的岩浆与酸性的岩浆混合,或是由玄武质岩浆,混杂了沈积物或地壳物质都可能衍生成安山岩。在观音山地区安山岩或玄武岩中,常含有火山体基底的砂岩或硅质片岩,显示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角色。

观音山各火山体的喷发时代,根据钾-氩法定年的结果来看,观音山火山之活动盛行于第四纪。由六十余万年前开始;接着是五十余万年前底层辉石玄武岩或玄武岩质熔岩之喷发;其次则为四十余万年前,第二层两辉安山岩;再依次为三十余万年前第三层紫苏辉石与紫苏辉石角闪安山岩之喷发;最后以二十余万年前橄榄玄武岩落幕。由火山喷发年代与塌陷破火山口地貌看来,观音山非为活火山,有可能是座休眠火山或死火山。

观音岩导游词(8篇)篇二

观音山的海拔不高,却相连着18座小山峰,最高的硬汉岭也不过612公尺,山区步道密布穿梭,为台北市西郊最热门的登山去处之一。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台北观音山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是台北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近郊名山,山形犹如横卧的观音像,庄严地矗立在淡水河南岸八里地区,与北岸的淡水市镇、大屯火山群相望,为淡水河口的著名地标。

观音山的海拔不高,却相连着18座小山峰,最高的硬汉岭也不过612公尺,山区步道密布穿梭,为台北市西郊最热门的登山去处之一。山上座落着不少名刹古寺,并可溯溪观瀑、观鹰赏鸟、眺望半个台北和壮丽的大屯山列,是一处丰富的自然观赏去处。

观音山上的山径溪谷四通八达,登山路线林林总总、难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拣挑适合自己体力的山径上山。其中最大众化的路线是从五股的观音山站牌出发,沿山阶上登凌云禅寺,再由寺后的牌楼往上走,约1小时可抵硬汉岭。在此登高眺览,视野辽阔,整个台北市自新光大楼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对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壮观。

白天上观音山,可隔着门墙老树感受楞严阁、开山院的古朴庄严,远眺淡水八景之一的“坌领吐雾”;傍晚时分坐观落日晚霞,淡水暮色最令人心动;或于夜幕低垂时看淡水河畔夜景,万家灯火闪烁明灭,另有一番扰攘人间之美。

台北观音山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观音山位于台北盆地淡水河口西侧,火成岩构成,由18小峰连绵而成,因其山型如观音卧像而得名,又名八里贫山、类直山或新直山。风景区的范围包括观音山群峰、八里海岸、林口台地、五股治泽区、淡水河等地、山形秀挺,林木耸翠,风景极佳。

观音山的主峰为硬汉岭,四周诸峰拱卫,似十八罗汉,当云雾笼罩山腰时,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很早就有“岔岭吐雾”之景名,乃古淡水八景之一。风景区内还有石雕景观公园,古刹宝寺等。凌云禅寺(内岩)、拥云庐、观月台、达摩洞、拾得庵、西云寺(外岩)、开山园、台阁园等名胜令游人赞叹人绝。其中内外岩为台湾省四大佛教胜地之一,是福建沿海开台称民留下的古迹。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观音山的海拔不高,却相连着18座小山峰,最高的硬汉岭也不过612公尺,山区步道密布穿梭,为台北市西郊最热门的登山去处之一。山上座落着不少名刹古寺,并可溯溪观瀑、观鹰赏鸟、眺望半个台北和壮丽的大屯山列,是一处丰富的自然观赏去处。

观音山上的山径溪谷四通八达,登山路线林林总总、难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拣挑适合自己体力的山径上山。其中最大众化的路线是从五股的观音山站牌出发,沿山阶上登凌云禅寺,再由寺后的牌楼往上走,约1小时可抵硬汉岭。在此登高眺览,视野辽阔,整个台北市自新光大楼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对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壮观。

白天上观音山,可隔着门墙老树感受楞严阁、开山院的古朴庄严,远眺淡水八景之一的“坌领吐雾”;傍晚时分坐观落日晚霞,淡水暮色最令人心动;或于夜幕低垂时看淡水河畔夜景,万家灯火闪烁明灭,另有一番扰攘人间之美。

观音岩导游词(8篇)篇三

水观音亭位于江西省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水观音亭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院内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湖石点缀、曲径通幽。在喧嚣繁华的闹市中,在湖光水色的怀抱里,杏花楼轻巧恬静。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昌市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平方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合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年),宁王朱宸濠在此为其妻娄妃修建"梳妆台"。娄妃,上饶人,明代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尤以书法精湛。相传她能以秀发蘸墨书写,杏花楼前两块巨石牌上的"屏"、"翰"二字,就出于她的青丝所书。

朱宸濠谋反失败后,万历年间(公元1537~1620xx年),相国张位将此辟为别墅,改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曲大师汤显祖,以及刘应秋、吴应宾等文人在此与师对弈吟诗,著书立说,成立"杏花楼社",著有《闲云馆集》等,时为文人墨客休憩相聚之所。至清初年间,因祀娄妃,居民在其西侧募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改称"观音亭",又因择水而居,俗称"水观音亭"。解放前,著名老艺人范庆云、画家傅抱石、徐悲鸿等都曾在此居住或雕刻、作画。

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杏花楼与观音亭逐渐倾圮。1920xx年,以张嘉猷、包发鸾为首的南昌同德善堂开始筹划重修观音亭,并于1920xx年修葺完成。1920xx年,南昌八一起义时,杏花楼和观音亭成为了起义军攻打驻守贡院(今八一公园)敌军的一个战斗点。

据史料记载,杏花楼先后是陶英小学、省文管会的教学、办公场所。"文革"时期,观音亭被毁。1983年,杏花楼划归南昌画院管理。经过全面整修,南昌书画界创作、交流和展出的重要场所。20xx年底,杏花楼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南昌画院办公室主任周静韦介绍,早在20xx年南昌拟推市内公交旅游精品专线时,就向南昌市公交公司提出过建议,希望将此站牌上标注的"水观音亭"更改为"杏花楼"。与此同时,还向市地名办作过反映,可惜最终未能如愿。至今,途径南湖畔的33路和229路公交车的站牌上,仍是"水观音亭"几个字。

"《补城名迹记》中诗云:'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由此可见,杏花楼和观音亭建造年历不一,前者是明代以前,后者为清代以后,方位也分东西以墙相隔,各自立门户。既然后者不复存在了,就应彰显前者历史熠辉。"周静韦坚持地认为。观点二:先有观音亭 对于南昌画院的说法,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处长宗九奇发表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宗九奇说,从历史资料推断,"杏花楼"原"因是庵"都是"观音亭"建筑的一部分,唐代始建时就是这样。而且,那时的杏花楼叫闲云馆,是后来被改称为杏花楼的。也就是说,此处叫观音亭的时间比叫杏花楼要早,南昌画院还未搞清这段历史。如今,南昌知道此处叫"水观音亭"比知道叫"杏花楼"的人多得多。基于这两点,水观音亭不必改称为杏花楼,为尊重历史,也不能改。

观音岩导游词(8篇)篇四

水观音亭位于江西省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江西水观音亭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别墅,称“杏花楼”。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1983年底重加修缮。现南昌画院设在此地。

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水观音亭位于南昌市南湖湖畔,现南湖路34号,始建于唐代。

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曾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为杏花楼,内设用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因祀娄妃,在此募建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的改称泛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泛音阁”。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

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平方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合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水观音亭位于江西省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水观音亭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院内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湖石点缀、曲径通幽。在喧嚣繁华的闹市中,在湖光水色的怀抱里,杏花楼轻巧恬静。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昌市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平方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合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年),宁王朱宸濠在此为其妻娄妃修建"梳妆台"。娄妃,上饶人,明代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尤以书法精湛。相传她能以秀发蘸墨书写,杏花楼前两块巨石牌上的"屏"、"翰"二字,就出于她的青丝所书。

朱宸濠谋反失败后,万历年间(公元1537~1620xx年),相国张位将此辟为别墅,改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曲大师汤显祖,以及刘应秋、吴应宾等文人在此与师对弈吟诗,著书立说,成立"杏花楼社",著有《闲云馆集》等,时为文人墨客休憩相聚之所。至清初年间,因祀娄妃,居民在其西侧募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改称"观音亭",又因择水而居,俗称"水观音亭"。解放前,著名老艺人范庆云、画家傅抱石、徐悲鸿等都曾在此居住或雕刻、作画。

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杏花楼与观音亭逐渐倾圮。1920xx年,以张嘉猷、包发鸾为首的南昌同德善堂开始筹划重修观音亭,并于1920xx年修葺完成。1920xx年,南昌八一起义时,杏花楼和观音亭成为了起义军攻打驻守贡院(今八一公园)敌军的一个战斗点。

据史料记载,杏花楼先后是陶英小学、省文管会的教学、办公场所。"文革"时期,观音亭被毁。1983年,杏花楼划归南昌画院管理。经过全面整修,南昌书画界创作、交流和展出的重要场所。20xx年底,杏花楼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南昌画院办公室主任周静韦介绍,早在20xx年南昌拟推市内公交旅游精品专线时,就向南昌市公交公司提出过建议,希望将此站牌上标注的"水观音亭"更改为"杏花楼"。与此同时,还向市地名办作过反映,可惜最终未能如愿。至今,途径南湖畔的33路和229路公交车的站牌上,仍是"水观音亭"几个字。

"《补城名迹记》中诗云:'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由此可见,杏花楼和观音亭建造年历不一,前者是明代以前,后者为清代以后,方位也分东西以墙相隔,各自立门户。既然后者不复存在了,就应彰显前者历史熠辉。"周静韦坚持地认为。观点二:先有观音亭 对于南昌画院的说法,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处长宗九奇发表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宗九奇说,从历史资料推断,"杏花楼"原"因是庵"都是"观音亭"建筑的一部分,唐代始建时就是这样。而且,那时的杏花楼叫闲云馆,是后来被改称为杏花楼的。也就是说,此处叫观音亭的时间比叫杏花楼要早,南昌画院还未搞清这段历史。如今,南昌知道此处叫"水观音亭"比知道叫"杏花楼"的人多得多。基于这两点,水观音亭不必改称为杏花楼,为尊重历史,也不能改。

观音岩导游词(8篇)篇五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江西水观音亭,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江西水观音亭的概况: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别墅,称“杏花楼”。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1983年底重加修缮。现南昌画院设在此地。

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观音岩导游词(8篇)篇六

观音寨位于邢台市西南45公里处,是小西天奶奶顶的姊妹峰,海拔1052米。该景区身后高山呵护,左右低坡回环,山石沟贫间长满了高低粗细、千姿百态的野生林木,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山林中有野鸡、山兔、短尾雉等野生动物。

传说从前此处有一小白龙经常兴风作乱,扰民不安。小西天碧霞宫宫主碧霞神三月初一从明山回来,正在楼上梳妆更,童子来报,前殿一善人叫屈。碧霞元君一算,知是小白龙作怪。便命灵官速 去解救被小白龙掠走的善人的新娘。灵官与小白龙大战30回合败下阵来。恰在此时,南海观音到北海路过此处,用手一指,一座山从正中裂开一条大缝,灵官且战且退,把小白龙再也不能胡作非为了。现在如遇刮风下雨,观音寨壁上还经常银光闪闪呢。

观音岩导游词(8篇)篇七

观音山是台湾北部火成岩区中最西北侧之火山单元,以淡水河与大屯火山群遥遥相望,基本上为单一中心喷发的火山碎屑、凝灰岩与熔岩交替组成之复式火山。观音山火山之主体可能是一中央喷发之锥状火山,锥体半径约1~2公里,喷发中心在观音山主峰之东南方。在凌云山一带之半环形之连峰可能是火山口壁之西侧。

在此以东,于石壁坑附近之地形,呈马蹄状之半圆形凹陷可能是火山口所在,但火山口之东壁已经爆破或熔岩溢流岩浆库匮空塌陷而崩塌,其部分碎屑构成分布于凌云山以东地区之集块岩或原先之火山碎屑流与火山砾岩。

观音山火山活动时可能不猛烈,因而出露之主体并未含有可观的火山碎屑岩,仍以厚层的岩流为主。观音山喷出熔岩流也和大屯火山群相似,均以安山岩为主。一般安山岩常呈灰或灰黑色,且多呈斑状结构,由结晶较粗大之斑晶散布在石质细密之石基中(图5)。斑晶矿物以镁铁矿物为多,包括橄榄石、辉石、紫苏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此外还有灰白色的斜长石。石基以斜长石和一些镁铁矿物的微晶(肉眼不能分辨的)和无结晶的火山玻璃所组成。

本区安山岩熔岩依喷发之先后,由下而上可分别为三层,各层岩石在组织上和成分上都有多少不同。

底层(或第一层)是粗粒普通辉石玄武岩或玄武岩质安山岩熔岩。主要露出于火山锥体之中心地带,包括石壁坑及其东侧之米仓村、乌山头,至福隆山等地。

安山岩颜色深灰,呈斑状结构有许多黑绿色之普通辉石斑晶,散布在灰色细晶之石基中,斑晶大者可达 5公厘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这些斑晶多成双晶或丛晶(由数个晶体结集而成),辉石之外还有多数斜长石和少数橄榄石。

中层(或第二层)的熔岩是由两辉安山岩构成。岩石外观灰色,普通辉石之斑晶虽粗大易见但甚稀少,细长之紫苏辉石晶体颇多但均细小。本岩石之石基占量较多,由斜长石和紫苏辉石细晶以及火山玻璃所组成。本层是观音山中露出面积最广的熔岩,主要分布于观音山主峰北侧之山坡。

第二层斑晶稀疏之两辉安山岩,常含第一层辉石斑晶多而聚集成丛的普通辉石安山岩之捕获岩块,根据年代对比的包裹定律,即可知其发生之先后顺序,乃辉石安山岩(第一层)早于两辉安山岩(第二层)。

顶层(第三层)紫苏辉石安山岩与一部分角闪石紫苏安山岩为其特征,颜色淡灰色或灰紫,斑晶细小不显著。有时可见有细长之紫苏辉石或角闪石之小晶,石基较多包含微晶与玻璃质。本层主要分布在火山中央之顶部,由观音山主峰至崩山一带。

在本地区内除上述之三层熔岩流之外,还有两处独立之小规模火山岩体,一是在观音山站北侧公路旁出露之黑云母角闪安山岩脉,为一厚约20~40公尺之脉状小侵入体(或称观音坑岩脉),穿入观音山层之粉砂岩之中。另一处是突出于成子寮附近低地上之万年塔小山,岩石是橄榄石玄武岩,可能是一火山侧喷发之岩体。万年塔所产出者,其橄榄石含量较普通辉石为多,与福隆山玄武岩略有不同。

根据结晶分化的效应,玄武质岩浆经由橄榄石、辉石与斜长石的结晶分化可以产生安山岩。同样的由混染作用,也就是由基性的岩浆与酸性的岩浆混合,或是由玄武质岩浆,混杂了沈积物或地壳物质都可能衍生成安山岩。在观音山地区安山岩或玄武岩中,常含有火山体基底的砂岩或硅质片岩,显示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角色。

观音山各火山体的喷发时代,根据钾-氩法定年的结果来看,观音山火山之活动盛行于第四纪。由六十余万年前开始;接着是五十余万年前底层辉石玄武岩或玄武岩质熔岩之喷发;其次则为四十余万年前,第二层两辉安山岩;再依次为三十余万年前第三层紫苏辉石与紫苏辉石角闪安山岩之喷发;最后以二十余万年前橄榄玄武岩落幕。由火山喷发年代与塌陷破火山口地貌看来,观音山非为活火山,有可能是座休眠火山或死火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