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大全(19篇)

时间:2023-11-28 06:02:57 作者:温柔雨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总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请大家参考借鉴。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轻松快乐的学到技术,这也正是做为信息技术教师所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发现与探索问题这些年龄及心理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课更确切的说是一门“技术”课,而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轻松快乐的学到技术呢?这也正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所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发现与探索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学生的这些年龄及心理特征,决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对来说,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加灵活、自由,但是,这种灵活与自由并不是漫无目的任学生我行我素,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寻快乐。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爱动,爱问个为什么,爱探究个所以然,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更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灵活性也正是学生喜欢这门课的原因所在。喜欢这门课的同时,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呢?这也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要追求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了,是很难让他做好这件事情的。同样,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学习兴趣之上。我在讲授flash“逐帧动画”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看了一个小动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来了,开始询问是如何做出来的,很迫切的希望自己也动手去做,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做好引导,虽然学生刚一接触会感觉比较吃力,但是,决不能让学生丧失信心。既然有了学习兴趣,再大的困难也要让学生想办法去克服。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这种乐趣。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可是,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只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整个结果的呈现却体现在学生的“学”上。信息技术这门课,更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信息技术课素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美誉,所以,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至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复习“图文的混合编排”这一章的时候,我让学生为二十年后的自己设计一张名片。此话一出,学生积极性突增,马上开始动手设计了起来,一节课下来,我看到了学生的作品有公司经理,有房地产老板,有演员,有it总裁……而设计的版面更是丰富多彩。我设计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复习一下图像的插入、艺术字的插入以及文字的编排与修饰。

通过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复习了本章的相关知识点。这就比教师一直强调,学生反复练习效果要好的多,相对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这样的设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课的乐趣。而在整节课中,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出学生所做设计中的不足和建议,当然,仅仅是建议而已,更大的自由性还在于学生自己。

通过这一节课,我发现了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一些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制作的名片相当漂亮,而学生这些能力的挖掘与呈现是其它课程所难以发现的。一节课的时间,学生自己为自己设计了名片,并在小组内互相做了交流、展示与学习,最后我们评出了“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实用奖”等多个奖项,不仅鼓励了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并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规划。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课更多体现的是一门“技术”,既然是技术,一个问题就有多种方法解决。在讲授word中改变字体的时候,学生滔滔不绝,班里一个活泼好动的学生一口气说出了三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对话框来完成;一种是通过格式工具栏上的相关按钮来完成;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快捷键,选择“字体”命令。正是由于计算机的灵活性、计算机的特点,才使学生善于探索与研究,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并且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也正是计算机的神奇之处。条条道路通罗马,信息技术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也更容易让学生牢记知识点,有利于这门技术课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思索、探究、实验、证明的基础上,学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使这门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在思考与学习的基础上,感受到了计算机的强大性与趣味性。

四以形象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的去操作,去练习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可是,这样下去,会使信息技术课变得比较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如果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能够穿插进一些实际的内容,就比单纯的讲授知识容易理解,学生也更愿意听,更愿意去思考,去操作。例如,我在讲授如何完成文件夹中文件的移动与复制的时候,我以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对学生说:“问大家一个问题: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学生一边笑着,一边回答我的问题:“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去,关上冰箱门”,学生可能都看过赵本山曾经演的这个小品,所以,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了,于是,我赶紧引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然后又问学生:“既然大家都知道把大象放进冰箱的步骤,那大家一定也知道如何在文件夹中移动与复制文件的步骤,请大家先想一下,然后试着做一下!”于是,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开始在小组内探讨,如何打开“冰箱门”,如何把“大象”放进去或是拿走……不一会儿,已经有学生成功的完成了“大象”的转移,在学生的互相帮助下,大部分的学生都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

最后,我只是对本节的知识点做了个总结与强调。看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高兴劲儿,我也体会到了本节课的乐趣。信息技术课本身也是一门很抽象的课程,如果能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就能使学生很容易的接受,更加形象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五以竞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课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之一,因为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一种活动课,把微机室当成了活动室,这种放松方式学生固然喜欢,那又如何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学到知识呢?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以至于每个同学之间的竞争。在讲授photoshop中“图像的合成”这一节的时候,学生一开始就被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站在了一起所深深吸引,迫切的想知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时候,我充分利用了学生急于求成的这一特点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余地,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讨论与实验、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在小组内带动其他的学生,也让学生明白了合作的力量。竞争激励制度也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意识,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竞争激励、优胜劣态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如此变化多端的社会,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理想,也是每一位学生应该拥有的一种生活。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作者:范成英单位: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小学。

参考文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摘要: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学工作者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来辅助学生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初中必修课,在学生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处于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地位。大体来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是十分感兴趣的,他们都非常期待和积极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但是,这种积极性绝对是一种假象,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吸引他们的是游戏、qq聊天、看动漫和听音乐等。若没有这些吸引学生的因素存在,他们就不能很好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去。针对这种情况,教学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动进行潜心设计和研究,抓住学生的心理,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主要是指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让学生由“躁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主动”的学习状态。这种做法对于开展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型课程,课堂涉及的绝大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充分的课堂准备作为铺垫。

1.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

教学工作者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和探究教材,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和实践操作。否则,将导致学生操作的结果和教学工作者预期的目标发生较大偏差。假如教学工作者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那么教学工作者安排的教学内容将易于被学生接受。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躁动”现象,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

2.充分了解学生状况。

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落脚点是充分了解学生状况,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工作者想要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实效,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知识水平、学习状态和操作习惯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教学工作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才能够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做到因材施教。

二、多重勾兑。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所谓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是学生能够持之以恒进行学习的助推剂。如果想帮助学生摆脱因为爱玩游戏而爱上信息技术课的状态,使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就必须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出发点,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潜心安排教学活动,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构建起有效的学习过程。

1.从兴趣入手开展教学。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动画导入信息技术课程的主题,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提升教学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要尽量做到课堂活动的开展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食物导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开展电脑绘画的教学课程时,教学工作者可以先用电脑为学生展示精美的动画,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看到教学工作者插入在电脑屏幕上的字:“同学们,这些图画是不是很美呢?这些都是用电脑勾画出来的,你们在学习本节课后,也可以画出如此精美的'图片哦!”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激发。因此说,从兴趣入手,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借境生情。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要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工作者的帮助下,运用所学知识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和创新的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使得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例如,在开展“word自选图形的设置”的教学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两张对比图片,让学生找出差异,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来开展,使得学生尽可能快地找到两张图片间的差异。在学生完成操作后,鼓励学生对怎样通过自选图形的工具功能将两张图片变得一致,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发对word自选图形的设置进行摸索,从而使得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3.寓学于乐。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涉及的一些专业名词术语和学科理论知识是较为单调无趣的。教学工作者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得学生较为容易地接受这些专业词术语和理论知识,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学工作者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恰当地安排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将电脑具备的人机交互性以及多媒体的多样性特点结合到游戏中,充分做到在玩耍中开展教学活动,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掌握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多元反馈。

如果教学活动不能及时开展教学评价反馈,则教学活动的开展毫无意义。若是能够选择恰当的时间来对学生的“躁动”和“主动”课堂表现作出合适的评价,则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反馈的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客观和公正,只有做到客观和公正,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反馈。在进行教学反馈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那些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于那些反应速度较慢的学生,也需给予肯定,通过“有进步、提高了、有创意”等鼓励性的词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的反馈评价能够为学生的操作提供及时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要将课堂作为主要阵地,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注重各种教学手段和设计的运用,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此同时,还要重视鼓励学生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信息技术和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反馈评价,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扬长避短,真正做到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计算机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出家门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相关信息,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时下的意义已经由纸质的书本转换为电脑科技的支撑。通过上网,可以搜集我们想知道的大部分信息,可以查阅和锁定各地的美食城、电影院等相关的位置。这些目标的达成离不开电脑这个媒介的支持,那么,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文学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得我们必然要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刮目相看”。新课改的推广和实施,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通过计算机这个平台,初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更方便地传递更多的有益信息,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

当然,通过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加顺畅的制作课件,制作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还可以为学生搜集到世界各地关于某些课程的相关信息,极大地便利教师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以在学好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方便而熟练地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阅相关的知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等等。其次,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工作的关系。除了专门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业内精英人才之外,多数人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都是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和部分与工作内容相关的软件,需要应用计算机与其他人员联系,写工作计划和总结,制作ppt展示等等。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那么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变得比较被动,与其他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差距,这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来讲是不利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初中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再次,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必然联系。计算机的使用和普及,使得世界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亲密,远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可以通过msn、qq、人人网、微信群等各种方式进行联系,而这一系列联系的建立,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掌握和了解这个前提。再比如说,通过电脑我们可以直接在网络购物、交话费、订车票、打车等等,对于一个不会使用基本软件,不懂信息技术基本功的人是很难达成这个目标的。纵然计算机信息技术用途如此广泛,且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是,在初中校园内具体地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却没有收到该有的礼遇,这主要源自于学校及其广大师生的普遍不重视。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很多教学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学生在进行上机操作的实践练习时,很难做到人手一部电脑,很多学生不得不几人合用一台电脑;而且,有的电脑还存在部分软件不能使用,鼠标等硬件设施失灵等问题,这些设备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由于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接受情况没有很好地认知,导致学校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存在教材难易度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阶段不符合等问题,教师在配置上也难以有专门的专业化出身的教师任教。这些问题的堆叠,使得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变低,整体的教学环境较差。在新课改的新环境下,要想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我们首先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最后,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存在各自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蔓延直接成为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降低的关键性因素。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态度不积极,因为计算机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只需要学生懂得基本的操作技能即可,而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很多学生家庭中都有电脑,因此教师也疏于对学生这方面教学的关照。而且,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老套,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计算机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和练习的机会,而非教师一如既往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课方式陈旧,不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懂得如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教学互动,这些问题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却因为学校电脑资源不足的问题,因为教师配置非专业出身的问题,使得我们的计算机上机演示教学变得难以进行,这直接促成了学校计算机教学不够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而学生本身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远远不足,却对电脑游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衷,在上课的过程中把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等等,这些问题也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信息继续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2]王为杰.浅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荥阳三中,河南荥阳450100。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全面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技术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材的必备素质之一。而要想学好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不可忽视的基础。下面是本人就几年来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一些经验心得,对如何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动力源泉。

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自发探索信息技术科学,培养信息技术素质,打好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基本操作技能。所有学生能熟练进行信息技术基本操作,对常用软件熟悉。使部分学生将来能成为信息技术专家性人才。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我们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要注重激发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老师则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联系实践,切忌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完全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状态。如果说理论教学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教学的实践性。那么教师就应该使所教的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践。并且能够指导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可行性。在初中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基础理论教学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但实践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十分重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上机实习。掌握操作技巧,增强操作技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巩固和深化。

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与前几年一些书籍中曾提到过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将几种媒体加以简单的.组合(如把幻灯、投影、表格、声音、录像加以组合)。今天的多媒体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把语言、图像、视听等技术集成在一起,而且能双向传送,使同一信息通过用图形、文字、数据、表格、声音等多种方式显示出来。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可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习内容、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预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这个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教程中,学生的学习是在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对话中完成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技术能按照学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时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判断、调整或修改学习方案,提供适用的教学内容。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媒体很难做到的。

四、联系实际设置悬念。

上课时,教师可先提出―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悬念,让学生具有想解决问题的驱动心理,且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比如:在excel中,教统计、排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问学生:“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就在我们电脑里,现在要求将各科成绩汇总,还要排出名次,你们该如何应用excel处理这些问题呢?”引出excel应用的统计、排序方法,通过excel应用软件来完成任务,轻松又准确。又如:在讲word操作技巧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word设计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同时展示给学生一个图文并茂的纸质板报。能带着这一问题听讲更能激起学习热情。教师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信息技术确实有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学生之间有着各不相同的个性差异,对于同一本教材,学生的兴趣点也是有差异的。在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的基础上,有的学生表格做得特别漂亮,有的学生设计的网页特别有个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有的放矢的给学生提供多个作业项目,并不要求全部做,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给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机会,并把教材中没要求讲解的,应用软件能够支持的操作,作为附加分,鼓励学生用心地学习和制作。当他们如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把有些同学的特色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出来,激发学生互相学习。竞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向别的班级和下一届学生展示,以鼓励其他学生学习,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不能够完全按照常规科目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跟上信息技术软硬件发展,尤其是软件的发展。教学方法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以其是否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为标准。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最后,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面临各类问题时,要以学科思想为主线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能力及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并不缺乏对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但缺少一种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指导方法。因此,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学科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更应引导学生形成以信息技术学科特有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没有形成较成熟和系统的学科思想,尤其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更是难以寻觅规范和权威的学科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方式主要以技术传授和操作为主,而忽视了不同章节中的某些教学内容,它们有可能是相关联的学科概念,割裂了整体学科概念的系统性,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术相对分散和孤立,因而对学科整体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难得到提高。通过对本问题的剖析,期望改变“用什么、教什么”的教学形态,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就成为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问题之一。利用学科思想来贯穿教学内容,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对学科思想的探寻如此重要,而现阶段信息技术学科并没有规范的、系统的学科思想,在教学中如何寻找、发现并应用这样的思想,任课教师可以边实践、边总结,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初步尝试。

2.1学科思想的收集和整理。2.1.1收集问题,按照规律分类。学科思想是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思维方式解决生活问题的高级工具,它的根基必须是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而问题必须来源于真正的教学实践。所以,研究的第一阶段应收集相关的教学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甄别和分类。有很多分布在不同章节的教学问题,实际上是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如果从思想层面上予以整体把握,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与之相关的解决同类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1.2通过发散探求类似问题。对比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发现在初中阶段的四个教学模块中,均涉及与此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具体教学单元及内容归纳为:a.信息的.获取。搜索:在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字搜索时,呈现的都是相关的地址链接。b.信息的管理。管理:桌面快捷图标,引用的是一个存储路径。c.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文档处理:文字处理、演示文稿中出现的书签、热点等各类超链接。通过引用自动生成和更新目录及题注信息,使用标题格式,可以建立文稿索引结构。d.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网页制作:插入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均是引用了某个地址的内容。将以上内容标注在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表格中,发现其涉及面相当广泛,尤其是信息加工与表达模块,几乎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从中挖掘出有关引用的能力目标教学线索。可见,信息技术教学在多个教学内容上涉及与“引用”相关的教学,但是由于教材的章节结构所限,学生未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而教师也忽略了对类似概念的总体把握。如果能在更高的学科思想层面给学生以指导,通过对各章节的不断演示和分析,对信息技术中使用“引用”的意义,在什么场合、怎样使用“引入”的讨论和实践,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在今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它的理解更高效地使用技术,则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1.3通过收敛,抽取核心要义。在获取以上与“引用”相关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便需要将上述内容与“引用”的理解相结合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不断通过对学科思想的再现,逐步深化学生的理解。而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则需要提前预设好,需要教师对问题本身有深入的理解。因此,要抽取出对该学科思想研究的要义,可以从“引用”概念、应用意义、应用需求、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引用”概念的探讨。引用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中信息存储的优势和方法,对某个事物的另一种简单表述和使用,以解决原表述或相对复杂、难于表述、需要复用等需求,而现实中,信息技术的引用最常见的方式是对存储地址的管理和使用。第二,应用意义的探讨。a.使用简单,提高打开效率。在传统生活中查找一样东西,即使分类规范,仍然需要一定的查找时间与步骤。计算机硬盘中存有相当多的文件,而使用“引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更快捷地寻找某些文件,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文件。b.灵活智能,提高复用效率。计算机的作用不仅是把数据和信息电子化,当进行深入研究时会发现,如:大型软件,它会为程序化工作、协同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只是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样的目标存在。在讲解演示文稿时,通常从设计开始到收集素材、进行编辑、直至测试发布。可是,信息化的高效率体现在哪里?演示文稿的模板、文档处理的目录和题注等“引用”,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这样的引用,不仅可以让使用变得更简单更灵活,由于“引用”的内容有日期、页码等,这样还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即时修正所引用的内容。c.优化存储,提高阅读效率。在网页制作中,也常常遇到引用和效率的问题,引用帮助我们提高了研读速度。首先,在浏览网站时,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视频的加载方式不同,文字和页面结构嵌在整个网页文件里,而图片、视频、动画等通过链接的方式加载进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软件的运行负载。从另一个角度讲,可以先读快速加载的文字,不必等页面中所有元素全部加载完成,提高了阅读效率。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通过“引用”可以让工作更高效。其次,无论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信息,还是自己制作的网站主页,超链接是常见的技术,当然,它也是一种引用。搜索到的信息,通过引用的方式呈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不同指向的内容供进一步筛选,主页上的信息,通过引用的方式呈现,可以让观众更快速地到达自己的选择,这些都体现了信息时代高效阅读的特点。第三,应用需求的探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尝试用“引用”来解决问题。a.需要快速调用某个文件或文件夹。b.需要复用相关位置(单元格、占位符)内的不同数据。c.需要减少软件运行资源。第四,应用方法的探讨。a.确定引用者的表达方式与存储位置。b.确定被引用者的位置或内容。c.确定建立引用与被引用两者间关系的方法,学习不同引用的规则。2.2学科思想的教学应用。初步接触某种学科思想时的教学案例,可对它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结论必定是文本化、概念化的,从具体抽象而来的规律,但这并不适用于教学。若只是把结论简单陈述给学生,将起不到思想建构的作用。学科思想这条暗线只能把握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而不能体现在学生显性的学习内容中。若成为明线,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于理论化,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在给学生初步埋设学科思想这条暗线时,正确的做法是只做设问与思考,不做归纳与总结,避免理论空泛,从而对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3结语。

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可提高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进而成为可以融于信息化社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绵羊带领的狮子队永远胜不了狮子带领的绵羊队。”这一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领导的决策机制,一些学校领导,尤其是农村中学较为突出,为了一贯追求升学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只是挂在嘴上,其实质是背道而行之。具体体现在师资的不合理分配方面,一些基本功扎实,具有计算机专业的高素质教师专业特长得不到充分展示。相反,安排一些非专业的教师上信息技术课,这些非专业教师基本是身兼另职的中层领导,由于忙于处理政务,导致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实施。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二、精心准备,删繁就简,适当调整,合理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教学工作也如此,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巧妙构思,绝对不能上没有准备的课。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结构,对七到九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删繁就简。绝对不能照本宣科,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授课方式。要做到查缺补漏,即夯实基础,又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向标,没有明确的目标,信息技术教育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计划,目标体系,认知结构,评价方法,软、硬件设施要根据时代特征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前辅后、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论文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给所有教育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变化。目前网络技术的飞快的普及,最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形成,为当下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一些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基本能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不可替代的,计算机、教育是信息技术课题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计算机教育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

1.引导式教学,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加之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說本来就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授“认识计算机”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并没有事先就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给学生讲解,而是先从计算机的功能入手,向学生提问:你们心中的计算机都能够做些什么?这时候学生们都积极的举手回答,“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看网页”……之后我再利用计算机为学生播放了一些有趣的动画,演示了他们刚才提到的种种功能,学生们都对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顺势将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动态图片在多媒体上播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还讨论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容转变为生动直观的知识,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到了知识。

2.任务驱动式教学,所提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表达的是在教授知识点前,老师安排一些和学生平常学习生活有关的一些作业,从而让学生能在实际学习当中更方便掌握学习内容。比如说笔者在讲授word文档这一内容之前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作业,要求学生每个人或者每两个人为一组制作电子报纸,报纸内容可以是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一节内容学习完之后进行评比并颁发奖励。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时,我又将这个任务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例如学习到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其中包含了图片插入、艺术字等方面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电子报纸上加入这些内容。正如我所愿,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将学习当成了一种乐趣,不断的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对于我所教授的内容也能很快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快的掌握计算机技能,真正的让学生学到了东西。

3.组织引导式教学,在某些时候,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组织和引导教学能力比实际教学能力还要重要得多。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式的教学方法,必须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能任由学生玩游戏、聊qq、上网页,如果教师无法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课堂就是涣散的,是无法顺利展开教学活动的;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例如将信息技术知识理论做成一个网页,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点击相关链接进行学习。这一点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好,绝大多数初中信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自己去网上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所占的课时并不是很多,学生能够自己去学习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因此将涣散的知识点做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我们的主要教学任务并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和理解知识,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4.作品展示,学习成果评价,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应用软件的.使用,因此,作品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学习成果之一。如,“电脑发展简史”这个活动就是通过制作一份介绍电脑发展史的电子杂志,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和电脑发展历程。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本组的作品后,各组的发言人在全班介绍作品制作过程及其特点,介绍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最大本组成员最大的收获,同时,也要指出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其余组的同学对作品进行打分评比,评比时必须要求指出作品好的地方与不好地方,对于不好地方必须给出纠正意见。最后,每小组分别讨论,评比“最好作品”,命中率高的小组可以获得“优秀奖”。教师为获奖小组颁发奖品和加分。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他人。当他们公正地评价别人时,自己也可以得到应该的奖励。

与初中其他课程比起来,信息技术还没有系统完善的教学经验供我们直接使用,如果我们要发挥出初中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就必须要从教师自身出发,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善于借鉴其他课程的好的教学经验,将一些可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加以利用,同时按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1]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j].教育探索,1996(1).

[2]张卫平.江苏省金坛市河头小学[j].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的新取向.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是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全新学科,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当代人才的必备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沿用应试教育下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法,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是不适用于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的。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在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21世纪这个经济、科技都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是人才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必要前提。相比其他学科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以训练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新兴学科。在高中阶段学习当中,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但是当前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沿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本来由于经常上网聊天、打游戏,高中生对计算机学习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调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了知识的难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首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做到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操作的结合,教师示范和学生观摩、练习的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提高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精讲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观摩练习、综合练习、游戏比赛等多种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动手操作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任务完成的成就感。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借用一些健康益智类的游戏软件辅助自己的教学,并且将游戏软件当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揭示给学生,如指导学生玩《三国演义》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让学生了解三国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如关云长的'忠勇仁义、孔明表现出来的神机妙算等,在游戏当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成功地激发了高中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望。并且,在游戏当中,学生见识到千变万化的游戏界面,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类型软件、界面的操作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各种不同“界面元素”进行点拨、分析、归纳,并顺势进行总结,学生的操作经验在游戏当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也被充分激发出来。教无定法,贵在得当,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最重要表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当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避免那种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做法,应该给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学科当中不同学术思想的机会、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的过程当中,他们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出来,这是他们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例如演示文稿的制作,采取传统的讲解加练习的方法是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练习转化为让学生用演示文稿做一个自我介绍,学生一方面有自主选择相册、图片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在突出自己独特性、优点方面各显其能,在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这种开放式的练习给了高中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激发,他们思维能力当中的独特性和求异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练习当中他们既有了创造欲望,也逐步发展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是终结性评价,以人才甄别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激发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以及应用能力的考查,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自主完成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主动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建立手段多样化、目标多元化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级体系,既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又要结合对他们的结果性评价,既要考查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重对他们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总之,教师要通过多元化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的广度、深度,让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

总而言之,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有着无穷活力的新兴学科,教师要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以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促进高中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能力发展。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现代社会,教师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多样化的有效措施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小惠.采用多手段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高效化[j].科教导刊(下旬),(12):53.

[2]季霞.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新课程导学,(32):34.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教师是创造“理想”“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的关键,学识和修养以及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理解是教师的魅力来源。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理想以及和谐的定义是这样回答的:喜欢那些技术高超、语言幽默、讲课有趣、有超强的教学能力、最好是一位良师益友的等等。讨厌那些总是批评学生、埋怨学生、自身却没有很好的教学能力的教师。教师是一个需要与学生、家长打交道的职业,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是与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哪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重视,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更想得到教师的抚慰与关心。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时时刻刻关注科学信息的发展动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求知者,这样才会与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才能有机会打造出理想、和谐的课堂。

二、构建开放课堂,营造自主氛围。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地方是课堂,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地方。信息技术课堂营造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空间。我在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反映:“我们需要的是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和谐的课堂,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对和谐信息技术课堂的理想建构,教师必须关注生命的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愉快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有关的理论知识上,教师往往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难以理解、不知所措。例如,在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时候,软件和硬件和电脑机箱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打开电脑,告诉学生主机是什么、外围是什么、硬件是什么。然后将这些零件组装,打开电源,然后学生发现计算机有了硬件还不工作,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软件和硬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又对电脑有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形象直观又易懂,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四、总结。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社会,想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信息知识,把握更多的操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努力创造理想、和谐的教学课堂,并创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的关系,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教学过程变得通俗易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规律,而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而信息技术,具有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优势,将其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在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概念定义进行讲解时,单纯的语言描述会让学生觉得复杂、难以理解,所以,这时我们就可用动画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表示出来,如此,学生就能对垂直平分线的特点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起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事物理解的良好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教材内容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展示出来,并同时插入一些优美的背景图片、悦耳的背景音乐等,从而创设一种直观式的教学情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从而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轴对称”这节内容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在电脑的投影屏幕上出示了多张形状的图片,如天安门、蝴蝶、窗花、脸谱等等,然后让学生观察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学生回答出具有对称特征之后,我继续说道:“对称现象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妙,既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现在,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去探索对称的奥妙吧!”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顺利地引出了本节课课题,为下面内容的讲解奠定了基调。

三、总结。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的优势作用,并大力探索、研究将二者进行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在这一教学工具的辅助下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精彩纷呈的信息时代,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就要加快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就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一种新思路、新观念的有信息意识和能力的人。

关键词:兴趣操作能力互帮互助。

当今,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因此,信息技术这门课就被列入必修课之一,这也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那么对于信息技术老师来说,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好老师”,教育学家们经常把兴趣两字挂在嘴边来说教家长及学生,可见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所有教师的共识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兴趣就被更好地体现出来了。例如在学习flash时,一上课就给学生讲些专业术语、图层、背景等时,学生会有很茫然、不理解。于是我为了让学生对flash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新课前先用flash做了一个漂亮的水滴波纹、把正方形变成圆形及小鸟越飞越高的动画,上课时先给大家播放,只见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背投上,个个满怀着好奇、喜悦、兴奋的表情看着动画,这时我告诉他们这是老师通过flash软件做出来的,从现在开始老师要教会你们做动画,你们也能做出美丽、漂亮的动画,学生们一听个个兴奋起来,对flash产生了兴趣,大家都静静地、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每一个环节,跟着我学习每一个步骤,最后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都理解和掌握了基本要领。从这节课中,我深深感受到兴趣的重要性,更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一说。

二、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书中理论性的东西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点难度,不易理解,于是课程中主要是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重在让学生上机动手练习,但盲目地上机练习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边讲边练,每节课的内容一般在25分钟左右讲完,同时做到讲解一步演示一步,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同步操作一下,然后再布置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等学生掌握后再讲下一个新内容,最后再布置一些综合的练习让学生操作。这种方法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能把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巩固操作,最终达到熟练的效果。还可根据学生的操作能力适当地调整讲课的内容,做到精讲重、难点,把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去多多练习,多多发挥。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准确操作的能力,我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这种直观、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激发了他们自我尝试的兴趣,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操作的效率。

三、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上机操作是较轻松、易懂的,但有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对于难理解的我就把每节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任务,然后分派到每个小组中,让每个小组来完成不同的任务,接下来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和信息从书中找到正确的讲法,然后由小组派人讲解,同时我会对学生不理解的专业术语进行讲解。通过这种具体的任务,我发现学生很轻松地掌握教学中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还提高了教学质量,也督促并提高了学生从课本中自学的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能力。

在给初中生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时,别看他们的年龄小,大多数的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荣誉感和好胜心,对老师的表扬和评价尤为重视。因此,每学完一种新的章节及内容时,我都会把学生操作的一些好的'作品用多媒体教学网在班里展示,同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当然对一部分还未掌握的学生我会让一些学会的、学懂的并且操作熟练的学生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耐心地去教其他学生,认真负责地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这样既教会了一部分学生,同时又让能这些“小老师”们的知识得到了巩固与复习。经过这种互帮互助的模式,大家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很多学生为了要体会一下“小老师”的感受,认真学习,努力做好老师交给的作业,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有部分学生还提前看书预习,这样大大减少了老师的辅导时间,提高了教学进程,学生个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在以上四项达到后,学生能制作出令老师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作品,他们想象丰富,对计算机兴趣浓厚,喜欢钻研、操作,完全成为计算机的“小主人”,这也给老师带来很大的鼓励,师生互相促进,共同为信息技术教育做出贡献。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精彩纷呈的信息时代,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就要加快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就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一种新思路、新观念的有信息意识和能力的人。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论文

摘要:文章基于当前发展形势,从学生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层设计、课堂分层设计、教学评价分层设计四个方面对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践。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经济条件、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自身兴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效果。分层教学能将学生的个性考虑在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层目标的设计强调以学生主体,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性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若干层次。教师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阶段考核成绩、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例如,将学习成绩较差的、自制能力较低的、对基础技术的把握和理解有所欠缺的划为基础组;学习成绩良好的、基础能力处在中等水平的、有积极主动和自觉性的划分为提高组;将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具备对知识有良好把握能力的、接收能力强的学生划分为拓展组。同时,每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周期性测验,对状况发生改变的学生进行调整,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和位置。

教师在备课期间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基础组来说,可以采用强化基础知识练习的方式,达到独立操作的目标;针对提高组的学生,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拔高训练,不仅要求把握基础知识,还要求学会对一个类型题延伸扩展,学会举一反三;对于拓展组来说,教师可以对其严格要求,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对延伸知识进行讲解,强调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课堂分层设计是基于对场地和班级人数的考虑,对课程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度较高的学科,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可以先进行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把握后进行实际操作,利用合理化的课堂时间分配,对不同组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1]。对于基础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运用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并做强化练习,巩固知识;对于提高组来说,对基础知识熟练把握的同时,要求进行一定的变化训练,提升能力;对于拓展组的学生,可以为其准备一些特殊的、具有提高意义的难题,用来开阔思维,锻炼能力。

由于进行了分组教学,评价标准自然也不能相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避免采取统一的标准。评价标准的设置既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考虑学生课堂的实际表现和作业完成状况的'因素。在活动中,针对基础组的学生,以激励式的鼓励为主,肯定他们的能力,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和支持,激发信心,调动兴趣。对于提高组来说,要在给予正面评价的同时,指出他们能力的不足,敦促其改正缺陷,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进一步提高;对于拓展组的同学要采取高标准严格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更加谨慎和仔细的运用技能,不断打磨他们的能力,激发竞争性,提高自身素质。

第一,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时,要遵循公平原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教师对层次的划分要依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和日常表现等因素制定,并不断地依据课堂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2]。

第二,学生层次的划分需要有流动的变化,教师要密切注意小组人员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分组情况调整,将学生安排到适当的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依据不同的小组设置差异化评价标准,另外,不要进行隔离教学,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第三,分层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并不意味着将教学活动完全交给学生,教师需要实时注意学生间的交流,对反馈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指导,给出中肯的意见,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建立良好师生的关系。同时,在正确看待学生性格和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上,利用他们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资源整合,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实现班级内部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喜悦。

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务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因而,教师必须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进行资源合理化分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2]杨晓宁。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j]。学周刊,20xx(9):49—50。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为主的基础课程,在初中阶段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广大教师必须做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从新的角度出发,研究出适合当代学生的一套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

1引言。

当前,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技术走进了学校,成为了一门必修课。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还能学会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更有利于拓宽视野,提升信息素养。因此,要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然而,长期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低效化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2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完全控制着课堂,根本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要转变角色,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扮演着知识传授和灌输的角色,这种单一的角色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角色,变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者为学生学习的启发和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二是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互动过程,尤其是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以学生为主体,确保学生的自主空间和时间充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的空间与时间。四是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操作体验。尊重是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的必要条件之一。

3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倡导愉快式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初中信息技术的内容更新快、实践操作性强,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兴趣仅仅围绕在玩电脑这方面,并未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深层次兴趣。那么,如何挖掘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趣味因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是巧妙利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新颖的导入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相反,平淡的开场白根本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别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导入方式,如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二是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好胜心是学生的一大特点,教师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指法输入比赛、绘图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三是适当安排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为了避免因枯燥的操作练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结合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电脑上自带的游戏软件,开展一些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玩乐中轻松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4围绕新课程改革,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先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然后由教师机控制学生机为学生演示操作步骤,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发展的空间,他们的积极性不高,主体作用无从发挥,根本不可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鉴于此,教师要围绕新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下面简单介绍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要精讲多练。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操作,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分配讲解、演示和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变多讲为精讲,将节省出来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利用,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通过不同途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从而使自己的各方面都获得一定发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有趣、实用的任务,并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与时间,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熏陶。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要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开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4]刘妮娜.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4(04)。

信息技术下电影艺术的写作教学意义论文

【】在“新课标”的倡导之下探讨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电影艺术对初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组织学生看电影写影评、参与电影片段主题研讨和电影沙龙活动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写作语言,力求在学生的写作中渗透真正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审美倾向主流化,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彰显真实而有积极意义的主题。

【】电影艺术;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而传统的写作教学多倾向抽象的语言指导和训练,对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缺乏研究和指导,久之负责欣赏音乐、绘画等艺术,长于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右脑得不到充分锻炼,致使学生感知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低下,也就无话可说了。此外,现代初中生学习写作致命的问题就是没有积累和生活,也就是没有创作所必需的写作范例和情感经验。他们没有系统时间进行书本阅读,无法积累更多的语言符号,也没有活动空间进行情境体验,无法获得更广阔的参与经验,但他们却是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代,以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为主的观察经验,成了最有效的思维训练模式和学习方法。于是笔者思考电影艺术在学习上的有效性能否移植于写作教学,对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电影艺术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做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和探索,希望为写作教学创造出万亩“金色池塘”。

现代初中生对于命题写作和随笔写作都兴趣不大,前者即使真的有话可说,学生也认为是为老师和考试而无病呻吟,而后者,绝大多数人是真的无生活而无话可说。看电影写影评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写作的心理,电影首先为学生提供生活经验,使学生有感而发,变写作被动为主动;而电影的艺术综合性和多样性也为学生拓展写作思维创造了可能性,使学生有话可写,变单一枯燥为丰富多样,借助电影“引水入渠”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对比某个38人的班级一个月四次写作的数据,同一时期内学生对影评的写作兴趣更大,写作欲望更强烈,写作效果更好。以写作《战马》影评为例,学生自拟题目可谓用尽心力、精彩纷呈:《如果还有明天》《那么骄傲》《金戈铁马》《我们一直很幸运》《如果》《一匹马的独白》《平安归来的勇气》《飞越战场的不只是信鸽》《朋友,敌人》《人马情未了》。而对于《战马》主题的探讨层面,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爱、勇气、人性、人道主义等等,充分展示了学生基于电影经验之上的个人体悟。同时,影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联想个人经历,引导学生从评价电影到感悟生活,更加有助于学生写作思维和联想力的培养。爸爸,如果我们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样?——我对和我一起看电影《美丽人生》的爸爸发问,当然我相信爸爸只会“残忍”的告诉我事实,他才不会管我的心灵呢,这不,爸爸起身丢下一句“这么大的人还做游戏,幼稚死了!”一晃而过的却是爸爸湿了的眼眶。大人是不是永远会在我们未经发觉下把黑暗从我们身边带走?脸上的不关心是不是一种伪装?(《聪明爸爸和幸运儿子——《美丽人生》影评)中国是全世界琴童数量最多的国家,遗憾的是,像“海上钢琴师”1900那样纯粹、执着的人太少了,我从5岁开始学琴,可是我早已忘记钢琴的纯净与圣洁,我的脑海中充斥着特长加分、成名赚钱,此刻我又坐在琴旁弹起最喜欢的《水边的阿狄丽娜》,但愿你也如我一般,抛开功利的目的,感受你所爱的事物的内涵和真谛,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海上钢琴师”。(《无限的琴键》——《海上钢琴师》影评)借助于电影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最后到感觉,从感性最后形成理性的认识,学生们都很喜欢写影评和围绕电影展开活动,不停地给自己爱好电影和写作的心理暗示,形成以“电影”为核心的写作模式。

“合伙人”优秀电影一般来自于经典文学,其台词和艺术语言同样来自于生活体验和文学创作的灵感,具有凝练性、哲理性和高度的思想性。这样的语言同样也可以运用于文学写作的再创作,如果学生能够在观影过程中关注语言艺术,教师在点评和研讨活动中引导学生鉴赏和积累电影台词,借助于电影进行相应的“南水北调”,进行记忆和再创造,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浅而言之为学生习作增添亮点,深刻地讲可以成为学生习作思想性的标志。学生写作文《,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自己参加舞台表演的经历作为素材,选材平常,而文章的结尾是这样:“有人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当舞台拉上帷幕,我听见前方传来的喝彩,背过身去迸发出的自信,我坚信以后的生命充满鲜花与阳光,我无惧的微笑……”恰当议论和抒情的结尾点亮了整篇平平的文章,他所引用的话出自于哲学家卢梭,本是八年级学生无法涉猎的,其实这段话也来自奥斯卡电影《春风化》,是电影中那群读诗、演话剧、不断为梦想和文明奔跑的少年们的心声。学生的习作《爱其实很简单》开头这样写:“爱其实很简单,有时可能就简单成一句话,就像《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对露丝说——你跳,我跳;就像《海上钢琴师》中1900对钢琴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看见的,而是因为看不见的;就像《美丽人生》中爸爸对儿子说——我们做个游戏,100分的人会得到坦克;就像妈妈对我说——头发一定要吹干,头痛了怎么办。”运用电影中或标志性的,或经久不衰的,或具有思想性,或感人肺腑的台词,作为引子,大大增加了习作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百万富翁”电影的导演艺术是把还不错或很普通的故事安排得一波三折从而打动人心,因此教师在主题研讨电影沙龙活动中,更多的是针对电影片段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解读。对电影片段的分析和在写作上的移植,“他池之水”足以灌溉学生的写作。奥斯卡电影《战马》安排场景颜色的'变化十分有深意,研讨时,学生关注到绿油油的苏格兰草原,黑色焦土弥漫的战场,夕阳染红的归家之路,无不与情节相关,而每一欢乐场景之后必然伴随更深切的哀痛,从而体悟到写作中的对比反衬、乐景衬哀情及环境烘托等方法,于是学生尝试去做蓄势,哪怕是些环境描写也会使得文章更真实可感。伊朗电影《天堂的孩子》有大量穿插艺术的运用,如跑步时哈里沉重的呼吸与过往的艰难反复闪现,电影结尾脸盆里绕脚而游的金鱼和回家路上爸爸身后的鞋子不断交替,分析之后学生觉得这些使得电影在表现伊朗人民艰难生活和乐观精神上有极大的震撼力。而运用到写作中就是插叙等结构的安排,于是学生在写参加800米比赛时做了尝试,“我的脚步越来越沉重,仿佛我的呼吸其实是远远地传来,真奇怪,我又听见出发前老师叮嘱我系紧鞋带注意安全。视线模糊,周围摇晃的树影就像一张张怪脸,真奇怪,我又看见过去半个月朋友在操场上不肯离去的陪伴。”这样处理之后内容更丰富,情感也更真挚。学生感叹于《罗马假日》结尾安妮公主那回眸一笑,在电影特写中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细节;而安妮公主最后的那句“罗马,当然是罗马”让他们无限怅然的同时,也学会了写作结尾需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生们看着贴在肖申克监狱墙壁上的海报越来越大张,看着阿甘的腿越跑越快越跑越长,看到了电影对于时间和事件的艺术化处理,从而在写作中更加重视材料详略得当。

春风化雨”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但现代初中生身边充斥着太多套着真相外衣的黑暗消极信息,就会出现大量看似真情实感,实则主题黑暗、立意消极的习作。而经典电影中弘扬的爱、坚持、勇敢、相信、希望等等美好的事物是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的,可以给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立场“镀金”。1.电影可以培养写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倾向主流化。多元的社会的多种意识形态夹击之下,学生很难为自己的写作内容找到审美方向,比如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中有习作练习,而学生们多数以韩流明星为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则是“亚洲首帅”“人气爆棚”等等。于是笔者结合学校“艺术节”,推荐《勇敢的心》《孔子》《更好的世界》三部电影,让学生看电影,然后进行“与美同行”的主题写作练习。“前几天还在与小伙伴们津津乐道,偶像鹿晗为了保护歌迷而大声呵斥保安,而今天看着电脑屏保上那个稚嫩的脸庞,我却掀不起半点狂热。我的心在此刻被一张画满蓝色油彩的脸填满,威廉华莱士,就是你,刽子手的铡刀下你喊的还是那句‘自由’,苏格兰风笛响起,勇敢弥久弥新。”(《美的秉性叫勇敢》)“华莱士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还说“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夺不去我们的自由’;安东说:‘上次你在我的孩子面前打了我,现在请道歉’,当又一次被打时他只是告诉孩子自己没事。我见到了真实意义上的内心强大,最近因为同学推荐看了《悲伤逆流成河》,心情一直很糟,觉得世界怎么是黑色,青春怎么是灰色,却原来是自己不知道我们可以有更好的世界。”(《更美的世界:你的心灵如此强大》)学生在电影鉴赏和主题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净化心灵,去粗取精,使得审美逐渐走向主流化。2.电影可以引导写作内容的道德情感具有辩证性。随着学生升入高年级,除了黑白,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灰色区域,借助于电影的戏剧性和争议性,对写作内容进行道德和情感两方面的客观辩证性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选择具有争议性的电影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道德和情感中选择一个平衡点,使得学生在确立立意和主题时更加客观与辩证。看《肖申克的救赎》,讨论为什么“越狱”不是罪大恶极,看《楚门的世界》,思考为什么安逸生活下楚门要逃离,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问问学生成为百万富翁的弟弟是正面人物的话,走上不归途的哥哥真的只是个坏人吗。“哥哥是个默默付出的人,有种愿负天下也要为弟的感觉。最后,哥哥在一堆钱中永逝了,永远地堕落了,弟弟在一堆钱中重生了,就像凤凰浴火般展开一段崭新的人生。我没有资格去说两者中哪一个活得更值得,我只能说没有哥哥的永逝怎能换取弟弟的新生。”(《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观影交流会议记录)还会选择同一题材的不同电影,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并最终达成对写作内容的兼容并包,使得学生在确立主题时可以坚持原则性和宽容性。比如九年级第四单元结束后,推荐学生去观赏三部电影完成对“爱情”主题的诠释,分别是《泰坦尼克号》《罗马假日》《剪刀手爱德华》。学生在主题研讨会议上针对“爱情”做出如下的讨论:“爱情可以如杰克般轰轰烈烈赔上性命,也可以像露丝般看尽风景后相忘江湖。”(《泰坦尼克号》)“爱情在一辈子的人生责任和24小时的终身幸福间见了分晓,也同情也赞赏,不得不承认安妮公主与记者乔的离别哀而不伤,因为爱情结局在最美的一个点上,即使永远不见。”(《罗马假日》)“我选择的爱情是你需要拥抱时我告诉你我不能,因为我的剪刀手会伤害你;我选择的爱情是你需要陪同看雪时我不在你身边,因为我要用剪刀手来制造你所看到的雪景。”(《剪刀手爱德华》)(摘自“电影教我定义爱情”主题研讨会议记录)在这样的引导和训练之下,学生明白每一个主题都是多角度多方面有多种可能的,而自己的写作只写自己理解的生活就好。学生的习作选材避免了千篇一律,写作内容也不再是假大空,人物也不再是高大全,学生会试着去讲一个平常人的普通小事,却是有血有肉的,可以触碰到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新课标”倡导语文课程资源应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提到了“电影”这一资源,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笔者实践中,利用电影及其艺术特色和手段,对于激发写作兴趣,拓展写作方法,深入辅助文学理解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但是因为其艺术性与生活有距离,加之单一性和非系统性,无法达到对写作的全面指导,笔者认为可以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将电影艺术与写作的教程不断优化,探究其二者根本性的联系,在现实的写作生活中有效延伸,从而形成更系统更具有指导性的拓展性课程。

[1]肖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2011,湖北教育出版社.

[2]张文俊.《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m].2003,学林出版社.

[信息技术论文]初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新谈信息技术论文字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面临各类问题时,要以学科思想为主线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能力及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科思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1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并不缺乏对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但缺少一种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指导方法。因此,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学科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更应引导学生形成以信息技术学科特有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没有形成较成熟和系统的学科思想,尤其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更是难以寻觅规范和权威的学科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方式主要以技术传授和操作为主,而忽视了不同章节中的某些教学内容,它们有可能是相关联的学科概念,割裂了整体学科概念的系统性,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术相对分散和孤立,因而对学科整体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难得到提高。通过对本问题的剖析,期望改变“用什么、教什么”的教学形态,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就成为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问题之一。利用学科思想来贯穿教学内容,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对学科思想的探寻如此重要,而现阶段信息技术学科并没有规范的、系统的学科思想,在教学中如何寻找、发现并应用这样的思想,任课教师可以边实践、边总结,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初步尝试。

2以学科思维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策。

2.1学科思想的收集和整理。2.1.1收集问题,按照规律分类。学科思想是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思维方式解决生活问题的高级工具,它的根基必须是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而问题必须来源于真正的教学实践。所以,研究的第一阶段应收集相关的教学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甄别和分类。有很多分布在不同章节的教学问题,实际上是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如果从思想层面上予以整体把握,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与之相关的解决同类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1.2通过发散探求类似问题。对比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发现在初中阶段的四个教学模块中,均涉及与此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具体教学单元及内容归纳为:a.信息的.获取。搜索:在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字搜索时,呈现的都是相关的地址链接。b.信息的管理。管理:桌面快捷图标,引用的是一个存储路径。c.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文档处理:文字处理、演示文稿中出现的书签、热点等各类超链接。通过引用自动生成和更新目录及题注信息,使用标题格式,可以建立文稿索引结构。d.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网页制作:插入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均是引用了某个地址的内容。将以上内容标注在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表格中,发现其涉及面相当广泛,尤其是信息加工与表达模块,几乎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从中挖掘出有关引用的能力目标教学线索。可见,信息技术教学在多个教学内容上涉及与“引用”相关的教学,但是由于教材的章节结构所限,学生未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而教师也忽略了对类似概念的总体把握。如果能在更高的学科思想层面给学生以指导,通过对各章节的不断演示和分析,对信息技术中使用“引用”的意义,在什么场合、怎样使用“引入”的讨论和实践,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在今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它的理解更高效地使用技术,则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1.3通过收敛,抽取核心要义。在获取以上与“引用”相关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便需要将上述内容与“引用”的理解相结合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不断通过对学科思想的再现,逐步深化学生的理解。而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则需要提前预设好,需要教师对问题本身有深入的理解。因此,要抽取出对该学科思想研究的要义,可以从“引用”概念、应用意义、应用需求、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引用”概念的探讨。引用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中信息存储的优势和方法,对某个事物的另一种简单表述和使用,以解决原表述或相对复杂、难于表述、需要复用等需求,而现实中,信息技术的引用最常见的方式是对存储地址的管理和使用。第二,应用意义的探讨。a.使用简单,提高打开效率。在传统生活中查找一样东西,即使分类规范,仍然需要一定的查找时间与步骤。计算机硬盘中存有相当多的文件,而使用“引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更快捷地寻找某些文件,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文件。b.灵活智能,提高复用效率。计算机的作用不仅是把数据和信息电子化,当进行深入研究时会发现,如:大型软件,它会为程序化工作、协同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只是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样的目标存在。在讲解演示文稿时,通常从设计开始到收集素材、进行编辑、直至测试发布。可是,信息化的高效率体现在哪里?演示文稿的模板、文档处理的目录和题注等“引用”,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这样的引用,不仅可以让使用变得更简单更灵活,由于“引用”的内容有日期、页码等,这样还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即时修正所引用的内容。c.优化存储,提高阅读效率。在网页制作中,也常常遇到引用和效率的问题,引用帮助我们提高了研读速度。首先,在浏览网站时,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视频的加载方式不同,文字和页面结构嵌在整个网页文件里,而图片、视频、动画等通过链接的方式加载进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软件的运行负载。从另一个角度讲,可以先读快速加载的文字,不必等页面中所有元素全部加载完成,提高了阅读效率。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通过“引用”可以让工作更高效。其次,无论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信息,还是自己制作的网站主页,超链接是常见的技术,当然,它也是一种引用。搜索到的信息,通过引用的方式呈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不同指向的内容供进一步筛选,主页上的信息,通过引用的方式呈现,可以让观众更快速地到达自己的选择,这些都体现了信息时代高效阅读的特点。第三,应用需求的探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尝试用“引用”来解决问题。a.需要快速调用某个文件或文件夹。b.需要复用相关位置(单元格、占位符)内的不同数据。c.需要减少软件运行资源。第四,应用方法的探讨。a.确定引用者的表达方式与存储位置。b.确定被引用者的位置或内容。c.确定建立引用与被引用两者间关系的方法,学习不同引用的规则。2.2学科思想的教学应用。初步接触某种学科思想时的教学案例,可对它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结论必定是文本化、概念化的,从具体抽象而来的规律,但这并不适用于教学。若只是把结论简单陈述给学生,将起不到思想建构的作用。学科思想这条暗线只能把握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而不能体现在学生显性的学习内容中。若成为明线,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于理论化,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在给学生初步埋设学科思想这条暗线时,正确的做法是只做设问与思考,不做归纳与总结,避免理论空泛,从而对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3结语。

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可提高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进而成为可以融于信息化社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庞丽存.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张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视觉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信息技术论文]初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新谈信息技术论文字

但是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同时结合医学信息系统的教学经验,对临床医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究。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中,计算机是最为理科化的专业。

据调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仅招收理科学生,而对于文科生来说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更加感兴趣,同时也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比理科生还大。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综合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临床医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农村医疗、城市社区医疗、医疗保健、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和医药等方面的工作,相比其他专业来说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很广阔。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

如今电子信息已经深入发展到各个行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大中型医院都广泛应用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时限预约挂号、划价、药房发药、收费、处方管理、统计报表、核算及库房管理等信息的共享和网络式管理。

例如某市的中心医院使用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能够实现病人在网上预约挂号,这样患者可以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既不用拥挤也使医院的压力大大降低;患者在预约成功之后在到了预约时间后,只需要拿着就诊卡去医院,医生根据就诊卡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直接看到电子版的病历,这样不仅能看到以往的病历,还能实现跨医院、跨省市的就医;医生为患者开的处方也都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实现。

然后通过医院局域网直接将处方传递给划价和收费处;划价和收费处接收到处方信息后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计算所需缴费的数额,患者直接拿着就诊卡就可以完成缴费;患者缴费完成后缴费成功的信息就会通过信息系统传递到药房管理处,患者到达药房时,药房会将患者的药准备好,只要患者提供就诊卡就可以直接取药。

这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后医院的就医流程,将整个就诊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对医生和患者都节省了很多时间。

因此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要在学习好医学类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医院所使用的就诊流程的相关软件和信息系统。

二、综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并合理制定教学方案。

目前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教材不仅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而且也能满足学生在毕业后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教材中在讲授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介绍了目前医院使用的几种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核心,将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通过医院工作流程为向导,并演示多种医院工作任务,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对知识体系和技能平台进行组合,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教学和时间紧密结合,保证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掌握整个知识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先学会操作再学习理论,学掌握技巧再掌握思想的路线进行编写的一本教材。

教材中是与最新的医学类软件相结合设计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和其他现代化方式、技术对数据进行检索和管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为计算机操作技能考证提前做出准备,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规划和教学方面都更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保证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熟练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

因此目前大部分的临床医学专业的'考试和测评都采取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知识占据的比例为40%,实践课程占50%,剩下的10%是综合考核。

三、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1.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所以教学环境也要随之不断变化才能满足其需求,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资源的改变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依照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不同教学方式。

2.依靠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离我们而去,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已经普及,教学方式也变得丰富多样,目前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实现信息化技术基本概念的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构成、计算机基础知识、分类、参数、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计算以及计算机网络相关概念的学习,还能更好的介绍医院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方法。

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匮乏,真实的案例也较少,如果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无法让学生对此感兴趣,最终无法实现教学目的。

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图片、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使教学课件更加直观、形象,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过去计算机上机操作教学,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通常是几个人使用一台计算机,甚至是只有教师使用计算机教学,学生只能观看却不能实际操作,造成学生都会说但是不会操作的现象。

而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高校的计算机机房已经能够确保人手一台计算机。

目前计算机发展条件也基本成熟,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所以可以利用教师管理系统进行教学。

在最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是通过投影实现的,但是坐位较远的学生会看不清楚,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而利用教学管理系统就可以直接将教学内容同步到学生使用的电脑上。

4.在学习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办公软件时,可以利用实例法教学,例如在word中插入表格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管理系统将每一步操作都展现在学生眼前。

关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使用方法来让学生掌握操作流程。

在正常的讲授完成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上机操作。

四、制定科学的考核模式。

考核模式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是以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实用型人才,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考核要包含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可以采取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

通过笔试测试学生对软硬件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上机考试测评学生的操作能力。

而且考核不能只有期末考核,要在每章节学习完成后进行章节测试,章节测试重视每章节的重点,而期末测试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学生积极的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不仅能验收自己学习计算机的成果,还能为以后的就业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富华.《现代医院计算机系统教程》[m].天地出版社,2013.01。

[2]李斌.《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研究》[m].中国电子出版社,2012.9。

[3]刘强.《医学院计算机教程与改革方案》[j].中国医学院,2013.6。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明确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

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受遗传和。

后天环境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上课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六、信息技术教学课采用学生辅导学生,减轻教师辅导压力。

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时间是在机房上课,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能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然后运用广播功能展示他们的成绩,予以表扬,并宣布由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一人或两人负责辅导一组同学。这样做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可以问同学,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问的友谊,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得到了提高。

还有待于我们去摸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避传统教育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信息技术的普及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2]《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浅谈》.十堰市郧县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郑兴安.。

[5]《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乔志强.。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教师是创造“理想”“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的关键,学识和修养以及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理解是教师的魅力来源。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理想以及和谐的定义是这样回答的:喜欢那些技术高超、语言幽默、讲课有趣、有超强的教学能力、最好是一位良师益友的等等。讨厌那些总是批评学生、埋怨学生、自身却没有很好的教学能力的教师。教师是一个需要与学生、家长打交道的职业,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是与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哪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重视,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更想得到教师的抚慰与关心。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时时刻刻关注科学信息的发展动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求知者,这样才会与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才能有机会打造出理想、和谐的课堂。

二、构建开放课堂,营造自主氛围。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地方是课堂,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地方。信息技术课堂营造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空间。我在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反映:“我们需要的是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和谐的课堂,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对和谐信息技术课堂的理想建构,教师必须关注生命的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愉快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有关的理论知识上,教师往往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难以理解、不知所措。例如,在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时候,软件和硬件和电脑机箱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打开电脑,告诉学生主机是什么、外围是什么、硬件是什么。然后将这些零件组装,打开电源,然后学生发现计算机有了硬件还不工作,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软件和硬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又对电脑有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形象直观又易懂,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四、总结。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社会,想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信息知识,把握更多的操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努力创造理想、和谐的教学课堂,并创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的关系,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教学过程变得通俗易懂。

信息技术教学初中英语的论文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结果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转变这种模式。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帮助教师开拓更多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实现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同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还要掌握适度原则,在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还要把握学生不能完全放纵。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扩展教学内容。

英语课本知识词汇量有限,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和熟练运用英语的技能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的集中性和暴发性的运用,另一方面,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只是注重英语在写作和阅读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听和说的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备课中选取一些好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或者让学生观看,对于一些好的英语电影,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删除字幕让学生观看,以此来拓展学生英语知识面和英语视野。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象直观的冲击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是教学难点变得不再困难,对于重点单词和句型进行生动形象的解析,使得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变得更加优化。英语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关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锻炼自己的听和说的能力。在课下布置作业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课堂讲授内容,自己查找资料,搜集资料,开展相关调查进行研究,以此来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写成英文报告,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对学生英语整体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帮助作用。

四、结语。

综上,我们只要有目的地去挖掘和发挥多媒体的诸多优势,就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它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仍仅仅是一种媒体。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课题、例题,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都依赖于电脑来完成,把电脑变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可能还会使教学效率降低。因此,我们要尽量排除多媒体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努力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