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蒙氏数学配对教案反思(实用5篇)

时间:2023-09-23 02:04:27 作者:QJ墨客 2023年蒙氏数学配对教案反思(实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蒙氏数学配对教案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发现纸桌的牢固和桌腿的高矮、粗细有关。

2、鼓励幼儿将自己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的经验大胆地发表出来。

3、能自主地探究纸桌的制作方法,体验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现成的纸桌、操作纸(桌腿纸和桌面纸)、剪刀人手一份,浆糊,抹布,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二、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总结。

a、刚才在“吹桌子”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因为桌腿粗细、高矮的不同)

b、总结:原来纸桌里还有这么多的秘密呢,桌腿粗的、矮的纸桌站得比较稳,不容易吹倒;桌腿细的、高的纸桌站得不够稳,容易吹倒。

三、幼儿再次操作,尝试制作站得稳的纸桌。

1、你们想不想再做一张纸桌?这一次,我们要做一张又稳又牢的纸桌,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的纸桌才能站得又稳又牢?(桌腿要又矮又粗),请1-2名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2、(出示操作纸)下面请小朋友到桌子旁边去试试,想想用什么方法做出的纸桌又稳又牢。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指导语: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怎样让桌腿又矮又粗?)

四、游戏,结束活动。

1、纸桌做好了吗?好,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在纸桌上放积木块,看谁的纸桌放的积木最多,说明他的纸桌站得最稳!老师做裁判,请小朋友仔细听好规则:

(1)比赛时手不可以碰纸桌;

(2)要听好口令,我说“1”就放一块积木,我说“2”就放第二块积木;

(3)如果你的桌子倒下了,你就停止比赛,看旁边的小朋友,并为他们鼓励加油!听清楚了吗?请你从桌子下面拿出积木篓,准备好了吗?(放满五块后,鼓励幼儿给自己鼓掌欢呼)

2、游戏。

3、总结、评价。

谁来说说看,你是用什么方法把桌腿变得又稳又牢的?

五、结束活动。

蒙氏数学配对教案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美术活动能力的差异,要求幼儿选择一种或多种颜色调色。

材料名称:玻璃瓶、水彩颜料、装饰纸、彩带、小金属棒

制作方法:

1、玻璃瓶消毒,洗净后装入清水。

2、将各色颜料分别滴入装水清水的瓶内,然后盖上瓶盖。

3、根据需要在瓶身上作适当的装饰。然后用彩带在瓶口系上一个蝴蝶结。

操作方法:让幼儿用金属捧根据数字卡片中的点数来敲击玻璃瓶。

指导建议:

1、可鼓励幼儿选择多种同一色调的色彩,或用二种或更多种颜色进行调色。

2、应尊重幼儿意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调色。

扣子游戏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扣扣子。

2、通过操作让幼儿学会数扣子

材料名称:扣子、布、弹力絮

制作方法:

1、用彩色布剪成底边、边长、下底、直径分别为3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各两个。

2、在两个相同的图案之间铺薄薄一层弹力絮,然后将两层布不露毛连缝合好。

3、将一种流行色的扣子给三角形的边缝上,每边8颗,共缝21颗扣子。

4、再将另一种颜色的扣子以金字塔状缝在中间,具体做法为:第一行一颗,第二行两颗,逐行递增,共六行21颗扣子。

5、圆形、梯形、正方形的扣子排列

操作方法:

1、让幼儿进行点数扣子。

2、比较同一种图形中两种颜色扣子的多少。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能否手眼协调地扣扣子。

2、幼儿能熟练操作后点数扣子数量。

瓶娃娃喂食

材料名称:可乐瓶、皱纸、毛线、即时贴、彩色卡纸、剪刀

活动目标:1、幼儿能正确感知图形,能按嘴形给娃娃喂食。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

制作方法:

1、将可乐瓶清洁后擦干。

2、在可乐瓶的上半段处贴上即时贴剪成的眼睛,再用剪刀剪出各种嘴巴,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

3、用皱纸、毛线加以装饰,做成娃娃。

4、用彩色卡纸剪成“饼干”有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操作方法:

1、让幼儿给瓶娃娃喂食,正方形嘴巴的吃正方形饼干,圆形嘴巴吃圆形饼干。

2、两人一组,一人说要求,一人喂饼干。如:一人说吃红色圆形饼干,另一人取红色圆形饼干喂给娃娃吃。

指导建议:

1、提醒幼儿注意不撒掉图形饼干。

2、幼儿按娃娃嘴巴的形状,喂宝宝。

多用台历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实物。

材料名称:旧台历、图形卡片若干、数字卡片若干

制作方法:

1、先将台历卡三等分或四等分裁开。

2、将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粘贴在旧台协卡上。

操作方法:

1、幼儿根据小动物找食物或根据食物找出相匹配的动物。

2、翻动台历卡进行数字和图形数量的一一对应。

指导建议:

1、增加图形的品种,让幼儿更多地了解动物的属性。

2、可几个小朋友进行比赛,看谁算得最快。

蒙氏数学配对教案反思篇三

1、乐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测量在生活的应用。

2、在探索比较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判断能力。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长短不一的学具如:尺子、绳子、小棒、积塑、纸条等;笔、测量记录表等。

3、布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动场景:小床若干、桌子等。

2、幼儿尝试用相同的工具测量。

3、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的结果,探讨发现测量的正确方法。

讨论:选择相同的工具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用笔(拇指)画个记号,首尾相连。

1、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怎么知道床套的宽度和长度?

2、教师介绍测量记录表。

3、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

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4、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积累测量经验。

讨论:量相同的位置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种测量工具给周围生活中的物品测量,积累测量经验。

蒙氏数学配对教案反思篇四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xx排xx座"的纸、笔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2、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蒙氏数学配对教案反思篇五

1.学习看图按口头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探索交换加号前后两位数的位置而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一棵大树的图片,各种小动物教具各七个。

3.布袋一只,内装有各种7以内加减法的算式题(题目要做成各种礼物)。

1.师:(出示大树图片,教师拿出5只猴子爬到树上)老师这里有一棵大树,有5只调皮的小猴子爬到了树上,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来代表小猴子们呢?(请一名幼儿操作)师:是的,我们可以用数字卡片5来表示。

2.师:(再拿出2只猴子爬到树上)又有2只猴子爬到了树上,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来代表它们呢?(请一名幼儿操作)

3.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猴子?我们可以怎么来表示?(师幼共同摆出5+2=7的算式。)谁来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请个别幼儿讲一讲)

4.师小结:小朋友讲的真不错,5表示先爬到树上的5只猴子,+2表示后来树上又来了2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的一共,我们可以用=来表示,7表示树上所有猴子的总数。

1.师:谁愿意来试一试,调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会变成怎样的一道算术题?算一算,得数是几?(2+5=7)

2.师:(同上形式请全班幼儿练习3+4=7、4+3=7;6+1=7、1+6=7;)咦?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交换加号前后两位数的位置而得数不变的规律,我们叫做加法交换律。

1.师:小朋友们很能干,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它们有一袋礼物想送给你们。

2.(出示装礼物的布袋)但是,他们说,摸到“礼物”后必须先回答对写在“礼物”背面的算术题,才能真正得到“礼物”。(请幼儿逐个上来摸“礼物”)

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五页“学习7的加法”,幼儿按要求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运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